研究生: |
白瑩潔 |
---|---|
論文名稱: |
學生的課程詮釋--以建中人文社會科學資優班學生為例 |
指導教授: | 甄曉蘭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08 |
畢業學年度: | 96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35 |
中文關鍵詞: | 學生主體 、發聲 、課程詮釋 |
英文關鍵詞: | students as agency, voice, student’s interpretations of curriculums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308 下載:164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參加人文社會科學資優課程的學生對於課程的詮釋與看法,因此,本研究之研究目的有三:了解學生如何詮釋「人文社會科學資優課程」的課程經驗、了解學生對「人文社會科學資優課程」之看法與想法以及從學生的課程詮釋中探討人文社會科學資優課程。
本研究採取質性研究中的個案研究法,首先閱讀學生課程詮釋的相關文獻,建立本研究的理論基礎後,再以台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之人文社會科學資優班為探究脈絡,選擇第二屆人社班的學生作為探究學生課程詮釋的對象。而在資料蒐集方面,本研究運用訪談、觀察以及文件分析等方式,藉由傾聽學生的聲音,瞭解學生對於人文社會科學資優課程的看法,並從學生對課程的回應中,探討人文社會科學資優課程之實施意義。
本研究發現如下:
一、人社課程有助於提升學生對人文社會科學的興趣並發展多項能力。
二、學生喜愛具實用性、衝突性的課程材料。
三、教師適時引導與同儕討論在課程活動中同等重要。
四、學生課程詮釋受到社會價值觀的影響。
五、在人文社會科學課程中,學生獲得發聲的機會,但其聲音仍然是較微弱的,且學生的發聲權還是掌握在課程設計者,或是教師的手中。
六、在人文社會科學課程中,確實能看見學生能動性的開展,然而這樣的開展仍是在課程結構的束縛下所實現的。
針對發現結論,以此對於人文社會科學資優課程之規劃以及未來研究提出相關的建議。
This study aims to explore the interpretations and views of students who participated in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Curriculum” toward the courses they took. Thus, this study has three purposes: to understand how students interpret their learning experience of the courses they took, to understand students’ interpretations and viewpoints toward the courses, and to explore more about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Curriculum” through students’ interpretations.
This study is a qualitative case study design. It started with reading literature related to students’ interpretations of courses to set up the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is study. The Advanced Placement Class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in Chien-Kuo High School is taken as the context for the research. As for data collection, interview, observation and document analysis methods were applied in this study.
The research findings are as follows:
1.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curriculum helps to enhance students’ interest in humane-social science and to develop various abilities.
2. Students like pragmatic and controversial materials.
3. The teacher’s timely guidance is as important as discussions with peer students.
4. Students’ interpretations of courses are affected by social values.
5. In humane-social science project for gifted students, students’ voices are heard, but their voices are still weak, and the right of voice is controlled by course designers or teachers.
6. In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curriculum, students can develop their self-autonomy as an independent agency, but the development is still carried out within the limitations of the structure of courses.
Based on the findings, this study also provides suggestions about the organization of humane-social science project for gifted students and for future studies.
壹、中文部分
王瑞賢(2001))。課程知識社會學─聲音與差異政治之外。論文發表於課程與教學論壇。嘉義: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
王文科(2001)。教育研究法。臺北:五南書局。
王勇智、鄧明宇譯(2003)。Riessman, C.K.著。敘說分析。臺北:五南。
王瑞馨(1999)。國小一年級兒童之生活經驗在社會科課程中的角色。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成虹飛〈1999〉。報告書寫的困境與可能性—寫給愛好質化研究的朋友。新竹師院學報,12,27-42。
朱少麟(1996),傷心咖啡店之歌。臺北:九歌。
余安邦(民88)。夢中情人─九年一貫課程。研習資訊,16(2),19-21。
周珮儀(1999)。從社會批判到後現代:季胡課程理論之研究。臺北:師大書苑。
周淑卿(2004)。課程發展與教師專業。臺北:高等教育。
李昭瑩(2003)。主題課程下幼兒經驗課程之個案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吳明清(1991)。教育研究。臺北:五南。
吳芝儀、李奉儒譯(1995)。質的評鑑與研究。臺北:桂冠。
林明地(2000)。質的研究實例舉隅:校長領導的參與觀察。載於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頁51-87)。高雄:麗文。
林美珠(2000)。敘事研究;從生命故事出發。輔導季刊,36(4),27-34。
林佩璇(2000)。個案研究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載於中正大學(主編),質的教育研究方法(頁239-262)。高雄:麗文文化。
林泰月(2003)。蝶變--一位國小教師課程自主實踐的敘事探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姿君(2004),國小學童對「模範生」及「模範生選舉活動」經驗之敘說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輔導所,未出版。
林姿慎(2006)。學校體制中的規訓與抗拒--一個國小教師的現場探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論文集,未出版。
尚榮安譯(2001)。Yin, R. K.著。「個案研究」。臺北:宏志。
邱惠群(2001)。國中學生經驗生命教育課程之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洪塘忻(2003)。喧嘩劇場-國小女性教師聲音之敘說性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建中人文及社會科學資優班籌備小組(2004)。臺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人文及社會科學資優班成班計畫。臺北市:臺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未出版)。
夏林清(2002)。尋找一個對話的位置:基進教育與社會學習歷程。應用心理研究,16,119-156。
高淑清譯(2001)。質性研究設計。載於黃光雄(主編),質性教育研究:理論與方法(頁69-104)。嘉義:濤石文化。
唐維敏譯(1998)。Turner, G.著。英國文化研究導論。台北:亞太圖書。
陳伯璋(1983)。課程研究的「第三勢力」-美國「再概念化」學派課程理論的評介。教育研究所集刊,25,179-224。
許智媖(2002)。國中學生生活科技課程經驗之性別分析:一個教室的個案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許美華(2004)。從「結構行動理論」看教學中師生的能動性。國民教育研究集刊(臺中師範學院),12,91-103。
歐用生(1995)。質的研究。臺北:師大書苑。
歐用生(2000)。教師是轉型的知識份子—聲音的政策與教學。國民教育,41(2),2-10。
歐用生(2001)。課程發展的基本原理。高雄市:復文。
歐用生(2004)。課程典範再建構。台北:麗文文化。
歐用生(2004)。課程領導—議題與趨勢。台北:高等教育出版社。
張銀富譯(1989)。Kneller, G. F.著。當代教育思潮。台北:五南。
張文黛(1998)。探索文憑的社會性意義─從台灣企業員工甄選模式論之。南華管理學院教育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錦華(2002)。女為悅己者瘦?媒介效果與主體研究。臺北:正中。
張瑜真(2006)。高中人文社會資優班課程實施歷程及其相關影響因素分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馮朝霖、薛化元(1997),主體性與教育權,載於林本炫(主編),教育改革的民間觀點,臺北,業強。
畢恆達(1996)。詮釋學與質性研究。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27-46)。台北:巨流。
莊采珂(1999)。多元文化課程方案的實施─學生經驗課程之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湯仁燕(2005)。Paulo Freire 批判解放導向的課程觀點及其啟示。課程與教學季刊,8(4),57-76。
黃瑞琴(1991)。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心理。
黃月嬋(1998)。師院生體育經驗課程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黃庭康(2002)。葛蘭西、霸權、與教育社會學。刊載於南華大學社會研究所期刊。取自http://www.nhu.edu.tw/~society/e-j/11/index11.htm
黃俊儒(2003)。傅柯主體觀對課程理論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未出版。
黃鴻文、湯仁燕(2005)。學生如何詮釋學校課程?。教育研究集刊,51(2),99-131。
曾慶豹(1994)。存有與時間的語言觀。哲學雜誌,10,182-197。
鄭青青(2002)。幼兒經驗課程之個案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
鄭又嘉(2003)。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教室層次課程實施之經驗課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劉美慧(2000)。多元文化課程方案的實施,不同文化脈絡的運作課程與經驗課程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成果報告(編號:NSC 89-2413-H-026-005),未出版。
蔡敏玲(1994)。教育質性研究請在本文中現身:兩項重要思慮。國民教育,37(2),21-30。
蔡其蓁(2003)。幼稚園遊戲課程之研究--一個課程知識社會學的探究途徑。臺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蕭昭君(2006)。教室中的主人與客人─花蓮鄉下學童經驗課程觀察研究。偏遠地區的教育診斷理論與實務的探究研討會論文集。偏遠地區的教育診斷理論與實務的探究研討會,國立臺東師範學院初等教育學系。
蕭昭君,陳巨擘譯(2003)。McLaren, P.著。學校生活:批判教育學導論。臺北:巨流。
貳、英文部分
Apple M. W. (1996). Cultural politics and education.: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Erikson, F., & Shultz, J. (1992). Students’ experience of the curriculum. In P. W. Jackson (Ed.),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curriculum: A project of the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pp. 465-485). New York: Macmillan.
Giroux, H. (1997). Pedagogy and The Politics of Hope: Theory, Culture, and Schooling: a Critical Reader. Boulder: WestviewPress.
Giroux, H. A. (1988). Teachers as intellectuals: toward a critical pedagogy of learning. Massachusetts: Bergin & Garvey.
Gilligan, C.(1982).In a Different Voice, M. A.:Harvard.
Freire, P. (1989). Education for critical consciousness. New York, NY: Continuum.
hooks, b.(1994).Outlaw Culture: Resisting Representations. N. Y.: Routledge.
Jackson, P. W.(1968). Life in classrooms. New York: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Kincheloe, J. L.(1998). Pinar’s Currere and Identity in Hyperreality: Grounding the Post-formal Notion of Intrapersonal Intelligence. In W. Pinar(Ed.), Curriculum Toward New Identities(pp. 130-142). New York: Garland.
Klein, M. F. (1991). The politics of curriculum decision — making : issues in centeralizing the curriculum. NY: Albany.
Klein, M. F., & Goodlad, J. I. (1978). A study of curriculum decision making in eighteen selected countries.(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206 093).
Rodriguez,L.J.(1995).Voice and empowerment the struggle for poetic expression.In A. Darder,(Ed),Culture and difference-critical perspective on the bicultural experience in the United States.:Bergin & Garvey.
Rogers, V. (1989). Assessing the curriculum experienced by children. Phi Delta Kappan, May 1989, 714 —717.
Slattery, P. (1995).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n the postmodern era. New York: Garland
Stake, R. E. (1995). The art of case study research. Thousand Oaks, CA: Sage.
Wexler, P.(1982).Structure, text, and subject:A critical sociology of school knowledge. In Apple, M.(ed.),Cultural and Economic Reproduction in Education:Essays in Class, Ideology and the State(pp.1312-1388).London: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