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何紀瑩
論文名稱: 中輟生整合服務方案學生立即與延宕效果研究
指導教授: 陳秉華
學位類別: 博士
Doctor
系所名稱: 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nd Counseling
論文出版年: 2004
畢業學年度: 92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67
中文關鍵詞: 青少年中輟生整合服務方案成效
英文關鍵詞: adolescents, dropout students, Integrating Service Project, effect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67下載:79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本研究以提供中輟青少年多元化的服務,整合個人身心靈及家庭、學校、社會系統的理念,課程設計涵蓋了靈性、心理、活動、技藝、生活等五種導向的課程,形成了「中輟生整合服務方案」。並對七名中輟青少年實施此方案,方案服務的對象包括中輟學生及其家長。本研究的目的為(1)探討高職學生及其家庭接受「中輟生整合服務方案」後之成效(2)接受「中輟生整合服務方案」後「成功復學」與「不成功復學」的兩類高職學生的立即與一年後成效差異(3)影響「成功復學」與「不成功復學」兩類高職學生在方案結束一年後所知覺之有效與無效因素(4)了解研究者建立的「中輟生整合服務方案」之執行與當初設計理念之差異,並提出修正的方案,作為日後的參考。研究發現方案介入過程中,成功與不成功復學之學生在自我功能的提升上同樣具有效果,但一年後不成功復學學生成效變少。成功復學學生在認知上具有持續的進展,但不成功復學之學生則無此發現。方案介入期間,成功復學與不成功復學學生在均在生涯規劃上有所改變,而方案結束一年之後,成功復學學生獲得最多幫助的部分為成績進步。能否化解同儕衝突是成功復學與不成功復學學生在人際關係上的主要差異。能否對行為產生自悔的態度,影響日後能否持續產生行為改變。方案介入過程中,成功與不成功復學學生均能從瞭解情緒的家庭經驗來源及反省與家人的關係獲益,但方案結束回歸家庭生活後,不成功復學者其經歷到的正向家庭經驗較成功復學者少。方案結束一年之後,成功復學的五個學生,在學校適應各面向上皆獲得正面的幫助。整體而言,成功復學生比不成功復學學生出現更多的正向改變因素,而負向改變因素則比不成功復學學生少很多,顯示兩組學生有相當不同對於改變因素的認知。研究者所設計之「中輟生整合服務方案」,對所服務的學生在個人、家庭關係、同儕關係、回歸學校等面向所出現的改變效果,透過五類課程之實際實施,可謂成效良好。家長團體成效為促進家長自我成長,在管教態度上較有彈性,建立清楚界線,親子關係中有所突破並且獲得社會支持。家長團體可提高親子知覺之一致性。唯獨針對學校的工作,在具體幫助學生回歸學校的困難上,未能達到預期效果。

he present study provides dropout students a multiple service which integrates the physical, mental, and spiritual aspects of individuals. The system view of family, school, and social was also taken into account. An “Integrating Service Project for Dropout Students” (ISPDS) was therefore formed including spiritual, mental, active, artistic, and living dimensions. Seven dropout adolescents and their parents were enrolled in the ISPDS. The aims of this study were: (1)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of the ISPDS among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s and their parents; (2)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differences between “successfully go back to school” and “unsuccessfully go back to school” students after conducting ISPDS; (3) To investigate the perceived effective and ineffective factors for “successfully go back to school” and “unsuccessfully go back to school” students one year after the end of the ISPDS; and (4) To understand the executive and ideal discrepancies of the ISPDS and propose a modified version for future works. During the period of ISPDS’s intervention, self-function for “successfully go back to school” students promoted as well as “unsuccessfully go back to school” students, but the effect decreased for the latter at the one year later evaluation. “Successfully go back to school” students had continuously progress on cognitive ability but “unsuccessfully go back to school” students did not. During the intervention period, students in both successfully and unsuccessfully go back to school groups had changes on their profession plan, and students in “successfully go back to school” group obtained the most progress on academic performance one year later. The main difference between successfully and unsuccessfully go back to school groups was the ability to deal with the confliction on their peer relationships. Whether the adjusted behaviors continued depends on students’ existing self-regret. During the intervention period, students from both successfully and unsuccessfully go back to school groups could reap benefit from understanding the emotional sources of family experience and rethinking the relationship with their family members. However, when the ISPDS ended, students of unsuccessfully go back to school had fewer positive family experiences than those of successfully go back to school. One year after the ISPDS ended, five of the successfully go back to school students obtained positive helps on all dimensions of school adjustment. In general, successfully-go-back-to-school students had more positive factors for changing and much less negative factors than unsuccessfully-go-back-to-school students, which indicated there was considerably different cognition on changing factor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The author-designed ISPDS had good effects on individual, family relationship, peer relationship, and going back to school areas for participate students through five dimensions of course. The effects of the parent’s group were on parents’ having self improvements, having more flexible parenting attitude, setting a clear line between parents and children, having progress on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and receiving social support. The parent’s group promoted the consistence of perception between parents and children. The only work without expected effects on helping students going back to schools was the cooperation with schools.

中文摘要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6 第三節 研究問題 7 第四節 名詞釋義 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0 第一節 中輟問題之成因與復學因素之探討 10 第二節 中輟服務系統之發展與介入服務之探討 23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4 第一節 研究方法 34 第二節 研究架構 36 第三節 研究參與者 37 第四節 資料蒐集 40 第五節 資料分析方法與步驟………………………….………………..…46 第六節 資料的檢核 51 第七節 研究倫理 54 第四章 「中輟生整合服務方案」之內容與實施………………………………….55 第一節 本研究所建構之「中輟生整合服務方案……………….…….55 第二節 中輟生整合服務方案之實施……………………………….……88 第五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95 第一節 學生背景及復學狀況 95 第二節 改變成效的類別系統 119 第三節 方案介入期間與方案結束後一年,對成功、不成功復學學生及家長之成效比較 140 第四節 成功復學與不成功復學生方案結束後一年認知的改變因素及差異比較 168 第五節 中輟生整合服務方案的實施成效與方案設計理念比較….177 第六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190 第一節 研究結論 190 第二節 對未來方案與研究的建議 198 參 考 書 目 203

一、中文部份
王麗雯(2001)。國民中學中輟生復學模式之分析研究-以中途學校與高關懷班為例。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李冠蓉(2002)。個案管理中輟預防方案。台東師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世智(2002)。九十年度台北市高職學生中介輔導成效之研究。台北科技大學。
何紀瑩(1994)。基督教信仰小團體對提高大專學學生生命意義感的團體歷程與效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何紀瑩(1997)。教會青年營會的輔導模式-以真理堂為例。發表於「全人輔導研究會」之「信仰與行為矯治論文集」。基督教宇宙光出版社。台北。
何紀瑩(1999)。青少年身心靈整合的輔導模式。發表於浸信會之「信仰與行為矯治論文集」。台北。
何紀瑩(1999)。東區少年服務中心外展工作。台北市少年輔導委員會主辦。「你我關心、少年開心」台北市少年犯罪防治更生研討會。2000年台北市少年外展工作成果發表會會議手冊。
何紀瑩、楊浩然、陳為堅(2000)。台北街頭少年就學因素與心理態度之調查。八十九台北市少年外展工作成果發表會會議手冊。
何紀瑩(2000)。台北外展經驗報告:東區少年服務中心。
何紀瑩(2001)。ㄧ個全人整合之青少年工作模式的介紹。測驗與輔導,167期。
何雪鳳(2000)。「國中中輟生接受社會福利服務過程之因應型為探討」。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台中。
吳其鴻(2003)。復學路迢迢-中輟生教育的迷思與展望,載於師友431,頁50-53。
吳芝儀(1998)。中輟學生的另類選擇學校,執教園地第22期。
吳芝儀(2000)。國中階段中輟學生經驗與危機因素之研究,當前青少年犯罪問題與對策研討會論文集,嘉義:國立中正大學,頁201-35。
吳芝儀(2000)。中輟學生的危機與轉機,嘉義:濤石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吳美枝(2001)。中輟學生問題與輔導之行動研究。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
周玉慧、吳齊殷(2001)。教養方式、親子互動與青少年行為:親子知覺的相對重要性。人文及社會科學及刊。13:頁439-476。
周愫嫻(1999)。中輟學生的問題、原因與影響:檢驗社會結構、輟學率與少年犯罪的共變與因果關係,台北:中輟學生的服務與輔導學術研討會。:中華兒童福利基金會,頁103-25。
法務部(1995)。犯罪狀況及其分析。
林治平主編(1996)。全人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基督教宇宙光出版社。台北。
林秀真(2001)。復學生的學校適應--以花東地區為例。慈濟社工所。花蓮。
林家興(1997)。親職教育的原理與實務。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洪文惠(1998)。原住民中途輟學生問題探討--以新竹縣尖石鄉為例,中途輟學問題與對策,台中:中華兒童福基金會。
高琦玲(1995)。高職補校學生輟學請向危險群之研究。台灣師大社教所。台北。
徐惠媜(2001)。三角休閒諮商模式對中輟學生團體輔導之行動研究--榮耀之役。高師大輔研所。台北。
涂靜宜(2000)。台北市自願中途輟學國中少年生活形態相關因素之探討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兒福利研究所。
許文耀(1998)。中輟學生輟學因素之探討,《中途輟學問題與對策》P63-73,中華兒童福利基金會。
彭懷真(1995)。輔導工作網路的建立與策略:以關懷受虐兒童與中輟學生為例,載於輔導季刊31:2,頁14-17。
陳秋儀(1999)。國民中學中輟復學生所知覺的問題、因應方式與學校生活適應之分析研究。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玉玫(2001)。我是問題學生~兩位中輟學生的學校經驗與自我認同~。花師多元文化研究所。花蓮。
陳秉華、何紀瑩(1998)。信仰與心理的整合歷程-一個默觀祈禱的經驗。「1998世界心理衛生與輔導研討會」。台北。
陳秉華、鄭玉英、何紀瑩(1999)。基督教信仰與心理鄭和研究-一個「心靈醫治」的治療歷程。科技整合下的專業諮商工作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中央大學。
陳昭華(2000)。高雄市中途輟學學生家庭之探討。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
陳碧芬(2001)。高職復學學生的學校生活經驗。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陳智達(1996)。以整合介入手法處理校內黑色會群黨問題。青少年服務的挑戰、蛻變與發展。香港社會服務聯會兒童及青年部編。頁285-298。
曹光文(2000)。我國親職教育輔導在少年福利暨司法保護推行成效的檢討與展望。載於新世紀少年福利暨司法保護制度展望學術研討會會議手冊(24-47頁)。台北市,中華民國觀護協會。
黃軍義合著(2001)。「青少年輟學與犯罪行為之研究」。犯罪學期刊,第七期。
翁慧圓。(1995)。影響國中少年中途輟學因素之探討。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台中。
翁慧圓。(1996)。從家庭系統理論探討國中少年中途輟學行為,社區發展季刊第73期,頁63-72。
張永翔(2002)。台北市高職設立中途學校之研究。國立台北科技大學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英陣、彭淑華(1999)。台北市青少年服務網聯絡之建構。市政建設專題研究報告第384期。台北市政府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委託。
張坤鄉(1997)。原住民學生中途輟學相關因素研究-以高雄市為例。台南師範學院輔導教學碩士論文。台南。
張淑瑩(1997)。偏差行為國中生復學契機之研究。私立東海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台中。
程秋梅(2000)。慢慢復學之路--中輟生復學適應之探討。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黃政傑(1987)。課程評鑑。台北:師大書苑。
黃俊偉(2000)。國中中輟復學生科學學習之個案研究。高雄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春枝(1979)。侵子關係適應量表。台北市,正昇教育科學社。
黃德祥(1996)。高中學生輟學、休學與逃學的問題與討論,輔導措施實務手冊,台中:台灣省政府教育廳。
黃韻如(1999)。巡迴迷途的羔羊從社會工作觀點談中輟生問題,訓育研究第38卷第2期,頁2-15。
葉光輝(1995)。社會化歷程中的父母教化方式與子女的行為發展。中華心理學刊。37、頁149-167。
葉高芳(1995)。全人關懷與輔導。發表於「基督徒輔導與人關研究會」。基督教宇宙光全方位關懷中心主辦。台北。
曾華源、郭靜晃(2000)。建構社會福利資源網策略之探討-以兒少福立書送服務為例。社區發展季刊第八十九期。
溫怡雯(2000)。台東縣原住民國中中輟復學生之歸因歷程研究。台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台東。
楊文雄(1980)。教育鑑定之理論與實際。台中:台灣省政府教育廳。
楊奇芬(2001)。合作是中途學校課程與教學之個案研究。台北師範學院課程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宜音譯(1989)。宗教心理學。桂冠圖書公司。台北。
楊瑞珠(1998)。從高危險行為之初期徵候看中輟學生的辨識與輔導。中途輟學與問題對策。台中:中華兒童福利基金會。
楊國樞(1978)。中學生的問題行為及學校引響因素。社會變遷中的青少年問題研討會論文集,業33-55,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賴秀玉(2002)。中輟復學生適應歷程之探討--以台北市一學園型中途學校為例。東吳社會工作研究室。
蔡依君(2003)。中輟服務過程學校社會工作人員面齡的衝突、困境與楚育方式探討。東海社會工作研究所。
蔡德輝(1993)。學校教育與犯罪防治。文化變遷與教育發展。嘉義。國立中正大學成人教育中心。
蔡德輝、吳芝儀(1998)。中輟生輔導策略之轉向-跨世紀的另類選擇教育。中途輟學問題與對策。台中:中華兒童福利基金會。
蔡德輝、吳芝儀(1999)。中輟學生的輔導與服務方式:美國選替性教育之另類觀點,訓育研究第38卷第2期,頁34-47。
蔡德輝、吳芝儀(2000)。中途輟學危機青少年選替性教育方案--以歐美先進國家為例,當前青少年犯罪問題與對策研討會論文集。
劉上民(2001)。國中學生中途輟學與復學力成的認知評估與因應策略分析研究。國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寶貴(2000)。「香港中途學校之探討及啟示」。台北市教育局。
劉秀汶(1999)。國民中學中輟生問題及支援系統之研究,訓育研究第38卷第2期,頁63-80。
鄧煌發(2000)。輟學少年之家庭與社會學習因素的比較分析,當前青少年犯罪問題與對策研討會論文集,嘉義:國立中正大學,頁237-71。
鄧煌發(2001)。國中生輟學成音及其偏差行為關係之研究。中央警察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博士論文。
鄧煌發譯(1998)。高中生輟學對後續犯行之影響,新知譯粹第13卷第6期,桃園:中央警察大學,頁35-41。
蕭文(1996)。白毫學園中輟學生輔導成效研究。台北:台北市教育局。
鄭瑞隆(2000)。學校社會工作處理中輟問題之探討,中輟學生與青少年犯罪問題研討會論文集,嘉義:國立中正大學。頁247-63。
鄭夙芬(1988)。國中傅學學生之學校適應初探---以台北縣某國中八位復學學生為例。私立東吳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台北。
鄭崇趁(1998)。輔導中輟學生權責與方案,訓育研究第38卷第2期,頁48-56。
蔡元雲(1988)。全人健康與輔導。載於林治平主編「心理健康與輔導」(P11-34)。
教育部訓育輔導委員會(2002)。八十八學年度至九十學年度中輟學生統計分析。
萬育維(1984)。社區處遇在青少年犯罪防治體系運用之研究--以台北市社服中心與少輔會為例。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羅國英(1996)。青少年前期的親子關係與同儕關係:期比較及關聯研究。國科會專題計畫成果報告。
羅國英(2000)。母親教養期望與親職壓力及青少年親子關係知覺的關聯-兼談學業成就於其中的角色。東吳社會工作學報。6:頁35-72。

二.英文部分

Adams,J.E.(1973).The Christian Counseling Mannual.Grand
Rapids:Raker.
Agan,J.L.(1989).An analysis of school-related dropout
factors an reported by Georgia general education
development students. Ann Arbor, Mich.:UMI.
Allem-Meares,P.,Washimgton,R.O.,& Welsh,B.L.(1996).Social
work service in schools(2nd ed.).Boston,CT:Allyn and
Bacon.

Anderson,N.(1990).Victory Over the Darkness.Rosemead:Glint.
Angold,A.,& Costelo,E.J.(1993).Depressive comorbidity in
chilldren and adolescents: empirical, theoretical,
and methodological issues.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150(12):1779-1791.
Anthony,E.(1974).The syndrome of the psychologically
invulerable child. In E. Anthony et al.(Eds.).The
child in his family:Children at Psychiatric Risk. New
York:Wiley.
Aquilino,W.S.(1999).Two views of one relationship:Comparing
   parents' and young adult children's reports of the
quality of intergenerational relation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61(4):858-870.
Balentine,V.M.(1997).Priority one:developing and
implementing a model for comprehensive district-wide
dropout prevention:(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ED409656)
Barber,J.G.& Delfabbro,P.(2000).Predicors of adolescent
adlustment:parent-peer relationships and parent-child
conflict. Child andAdolescent Social Work Journal,17
(4):275-288.
Barr,R.B.(1988).An essay on school dropout for the San
Diego Unified School District:(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ED279733).
Barr,R.D.,&H.,P.W.(1997).How to create alternative, magent,
and carter schools that work: National Educational
Service.
Barrera,M.,Jr.,& Stice,E.(1998). Parent-adolescent conflict
   in the context of parental support:families with
   alcoholic and nonalcoholic fathers.Journal of Family
   Psychology, 12:195-208.
Bergin.(1992). Three Contributions of a Spiritual
Perspective to Counseling.
Bronfenbrenner,U.(1979).The ecology of human
development:experiments by nature and
design.Cambridge,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Butchart,R.E.(1986).Dropout prevention through alternative
high schools: a study of the national experience:(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ED273872).
Capaldi,D.M.(1992).Co-occurrnce of conduct problems and
depressive symptoms in early adolescent boys:II.A 2-
year follow-up at grade 8. Development
Psychology ,4:125-144.
Garlo,G.,Roesch,S.C.,&Melby,J.(1998).The multiplicative
relations of parenting and temperament to prosocial
and antisocial behaviors in adolescence.Journal of
Early Adolescence, 18:266-290.
Carter,G.V.(1973).Dictionary of Education(3rd.ed.).New
York:McGraw Hill.
Carter,J.d.,& Narramore,B.(1979).The Integration of
Psychology and Theology.Midrigan:The Iordervan
Corporation Grang Rapids.
Catalano,R.F.,Arthur,M.W.,Hawkins,J.D.,Berglund,L.,&Olson,J.
J.(1998).Comprehensive Community-and School-based
Interventions to Prevent Antisocial Behavior.In R.
Loeber&D.P.Farrington(Eds.),Serious and Violent
Juvenile Offenders.Thousand Osks:Sage.
Chandler,W.,Freiberg,M.,Stinson,A.D.,&Nslson,M.
(2002).Alternative teaching/alternative
learning:preparing in-service teachers for alternative
education settings.American Secondary Education 30,33-
48.
Cheng,M.,lARTER,s.(1989).Study of Returning Students:Part II The Attiude of principals, Guidance Counselors,Teachers and Students to Returning Students.Toranto: The Board of Education for the City of Toranto Research Department.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