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林秀娟 Lin, Xiu-Juan |
---|---|
論文名稱: |
動態評量結合試題反應理論在空間視覺學習潛能評量之研究 study of measurement on spatial visualization learning potential by the dynamic assessment procedure associating with the item response theory |
指導教授: |
林清山
Lin, Ching-Shan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nd Counseling |
畢業學年度: | 81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33 |
中文關鍵詞: | 動態評量 、試題反應理論 、空間視覺 、學習潛能評量 、教育 、心理 、輔導 |
英文關鍵詞: | EDUCATION, PSYCHIATRY, COUNSELLING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709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以動態評量模式評量學生空間視覺學習潛能,並以試題反應理
論來估計試題參數及受試者的能力,藉以了解動態評量結合試題反應理論的可行性
。
本研究動態評量包括「前測-中介-後測」三個階段。前測和後測為空間視覺測驗
,均採用標準化程序施測。空間視覺測驗以青年性向測驗空間關係分測驗為依據。
經預試後,刪除不符合試題反應理論二參數模式以及訊息量太低的試題,剩下五十
題,分別做為本研究空間視覺測驗前測和後測的題目。前測和後測各有三十題,其
中有十題為共同試題,做為受試者前測和後測能力值等化的定錨試題。本研究的中
介階段以電腦來展示試題並控制中介階段的進行程序。在這個階段裡,電腦的主要
角色是:提供語文原則提示和三度空間的摺疊示範。
本研究受試者為中國工商專校、木柵高工、及大安高工一年級的學生,共525人
,受試者以班為單位隨機分派為動態評量組和控制組。前測階段之後一個星期,動
態評量組接受電腦化中介,隨即進行後測;控制組不接受中介,也於前測階段之後
一個星期進行後測。根據受試者在前測和後測的答題反應,以PC-BILOG程式估計出
所有受試者的前測能力和後測能力,然後以特徵曲線法進行受試者能力的等化。刪
除資料不全的受試者後,以混合設計二因子變異數分析和χ統計法考驗本研究的
三個假設。
研究結果如下:(1)傳統標準化測驗可評估受試者目前的發展水準,而動態評量
還可評量出受試者的學習潛能。(2)電腦在動態評量的中介階段也可如同教師或
評量者在評量過程中扮演楷模示範和社會支持的角色。(3)試題反應理論在估計
受試者的能力參數和試題參數時,還提供每一位受試者的能力估計標準誤以及每個
試題參數的標準誤。在解釋時,確實較傳統的測量理論更具精確性。(4)將試題
反應理論與動態評量相結合以評量學生的能力,似乎是有可能的。
根據研究結果,本研究者建議未來的研究應可著重認知歷程的評量、研究動態評量
與適性測驗的結合、評量時所用試題的難度應提高、以及採用多向度潛在性質理論
進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