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張瓊安
Chang, Chiung-An
論文名稱: 動補結構「V+好」與「V+完」完成語義之異同 ——以語料庫為本的研究
A Corpus-based Study of Chinese Verb-Result Compound “V+ hǎo” and “V+wán”
指導教授: 洪嘉馡
Hong, Jia-Fei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華語文教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論文出版年: 2020
畢業學年度: 10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02
中文關鍵詞: 動補結構V+好V+完動作完成語料庫
英文關鍵詞: verb-result compound, V+hǎo, V+wan, action complete, corpus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001190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92下載:132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探查動補結構「V+好」與「V+完」於完成語義表達的異同,為了從客 觀的角度討論台灣地區的使用情況,以中央研究院的平衡語料語料庫作為語料來 源,從語義分析探討動補結構,並且應用 MARVS 理論(Huang et al., 2000)進一 步探討動補結構的內部事件。
    本研究以中央研究院平衡語料語料庫查詢所有動補結構「V+好」和「V+完」 的組合,應用中文詞彙網路查詢所有「好」和「完」的語義,為了囊括所有詞彙 語義,也於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查詢詞義。
    在探討動補結構「V+好」和「V+完」時,先討論與之結合的動詞成分,再分 析動補結構的語義以及內部的事件類型。研究結果發現,能夠與補語成分「好」 使用的動詞除了表達一般的動作行為,其動作本身還可能帶有製造某物或達成某 個狀態,動補結構「V+好」在表達完成語義的同時,通常也都帶有新狀態的產生; 動補結構「V+完」中的動詞種類多元,但主要是表達一般的動作行為,所以在動 補結構「V+完」表動作完成時,並無強調新狀態的產生,僅說明動作的結束。最 後,從語法、語義和語用三個方面討論兩者的使用情況。
    根據研究結果,動補結構「V+好」與「V+完」的使用差異極大,動補結構 「V+好」更多時候是用來表達動作狀態,且兩者在表達動作完成的語義方面往往 帶有不同的語用功能。

    This research discusse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verb compound "V+hǎo" and "V+ wán" in the semantic expression of the verb-complement, we analyzed verb semantic, and applied MARVS theory(Huang et al., 2000) to further explore the internal events.
    In this study, we used Sinica corpus to query all the combinations of verb- compound "V+hǎo " and "V+ wán", and in order to include all the semantics of words, we used Chinese network and The Chinese Dictionary of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to search all the semantics of "hǎo" and " wán".
    When discussing the verb-result compound "V+hǎo" and "V+wán", we discussd the verb components in "V+hǎo" and "V+wán" first, analyzing the semantics of the verb-compound and the eventive information.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found that, the verbs that can be used with the "hǎo" may involve the creation of something or the achievement of a certain state. The verb-result compound "V+hǎo"can express the semantics at the same time, usually with the generation of a new state; the verbs in the verb-result compound "V+wán" indicates the completion of the action, there is no emphasis the generation of a new state, only shows the end of the action. Finally, we discussd the usage of the two from three aspects: grammar, semantics and pragmatics.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results, the use of the verbal complement structure "V+hǎo" and "V+wán" are very different. The verbal complement structure "V+hǎo"is more often used to express the state of action, and "V+wán" often express the semantics of the completion of the action.

    表目錄 VII 圖目錄 IX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及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2 第三節 研究議題 3 第四節 研究架構 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5 第一節 現代漢語動詞相關研究 5 第二節 動詞詞義表達模式 14 第三節 現代漢語動補結構相關研究 18 第四節 動補結構「V+好」相關研究 24 第五節 動補結構「V+完」相關研究 26 第六節 動補結構「V+好」和「V+完」對比研究 28 第七節 小結 30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3 第一節 研究工具介紹 33 第二節 語料來源與研究範圍 37 第三節 研究流程 40 第四章 動補結構「V+好」 43 第一節 動補結構「V+好」的動詞成分 45 第二節 動補結構「V+好」的語義表達 51 第三節 小結 59 第五章 動補結構「V+完」 61 第一節 動補結構「V+完」的動詞成分 62 第二節 動補結構「V+完」的語義表達 67 第三節 小結 72 第六章 「V+好」和「V+完」的比較 75 第一節 兩動補結構的動詞比較 75 第二節 動補結構「V+好」與「V+完」的比較 78 第三節 小結 93 第七章 教學建議與結論 95 第一節 教學建議 95 第二節 結論與未來發展 96 參考文獻 99

    Li, C. N. & Thompson, S. A.,黃宣範譯(2014)。漢語語法(修訂版)。台北:文鶴出版有限公司。
    丁萍(2012)。從情貌特徵看動結式「V 好」的句法表現。漢語學習,2012(6),45-54。
    丁萍(2015)。論動結式「V 好」與「V 完」句法語義差異。蘭州大學學報,43(6), 61-68。
    王錦慧、何淑貞(2015)。華語教學語法(修訂版)。台北:文鶴出版有限公司。
    朱德熙(1982)。語法講義。北京:商務印書館。
    呂叔湘(1999)。現代漢語八百詞(增訂本)。北京:商務印書館。
    宋鵬(2008)。淺談動結式「V 好」中的 V。現代語文,21,54-56。
    沈家煊(1995)。「有界」與「無界」,中國語文,248,367-380。
    沈家煊(2003)。現代漢語「動補結構」的類型學考察,世界漢語教學,65,17- 21。
    沈家煊(2015)。詞類的類型學說和漢語的詞類,當代語言學,17(2),127-145。
    屈承熹(2010)。漢語功能篇章語法——從認知、功能到篇章結構。台北市:文鶴出版有限公司。
    邱湘雲(2012)。漢語身體動詞義素分析——以「眼、口、手、足」語義子場為例,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學報,43(2),25-56。
    洪嘉馡、張瓊安(2020)。初探動補式「V 完」及 「V 好」之異同— 以語料庫為本的研究。載於徐長安(主編)。鍵聲玉振 餘韻得傳:葉鍵得教授榮退紀念文集(頁267-277)。台北市:萬卷樓。
    夏文靜(2013)。結果補語語義指向分析,語數外學習,(7),52-54。
    徐文嫻、陳鑫(2014)。程度副詞「好」的語義分析及語法化研究。現代語文,12,46-47。
    袁毓林(2003)。一套漢語動詞論元角色的語法指標。世界漢語教學,65,24-36。
    馬真、陸儉明(1997)。形容詞作結果補語情況考察(一)(二)(三)。漢語學習, 1-4、6。
    馬婷婷(2017)。語義雙向選擇視閾下結果補語的語義指向對象。漢語學習,2017 (6),31-40。
    高韜(2011)。「V 好」的語義類型與「好」的語法化。成都紡織高等專科學校學報,100,25-27、31。
    崔廣華(2007)。「V+完」動補結構在現代漢語中的句法和語義表現。文學語言學研究,4,74-75。
    張帆(2011)。基於語料庫的結果補語認知與教學研究。山東:山東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麗麗、陳克建(1999)。動詞詞構與語法功能互動初探,第十二屆中華民國計算語言學研討會論文集,67-85。
    張麗麗、陳克健、黃居仁(2000)。漢語動詞詞彙語意分析:表達模式與研究方法,中文計算語言學期刊,5(1),1-18。
    曹逢甫(2017)。台灣華語「V 掉」的語法化。清華學報,47(2),203-230。
    陳玄恩(2019)。漢泰動補結構之對比分析及華語教學建議。台北市:國立臺灣
    大學華語教學碩士學位學程論文(未出版)。
    陳忠(2008)。「V 完了」和「V 好了」的替換條件及其理據——兼談終結圖示的調控和補償機制。中國語文,323,120-128。 陳俊光(2007)。對比分析與教學應用(修訂版)。台北:文鶴出版有限公司。
    陳浩然(主編)(2017)。語料庫與華語教學。台北市:高等教育。
    稅昌錫(2005)。動詞界性分類試說,暨南學報,116,95-100。
    趙元任著,丁邦新譯(2002)。中國話的文法(增訂版)。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趙靜雅(2009)。從構式語法看現代漢語動補結構的論元體現。華語文教學研究,6(2), 23-43。
    劉月華、潘文娛、故韡(2001)。實用現代漢語語法(增訂本)。北京:商務印書館。
    劉洪超、黃居仁、侯仁魁、李洪政(2018)。基於語言學特徵向量和詞嵌入向量的漢語動詞事件類型預測,中文信息學報,32(1),26-33。
    鄧守信(2005)。Verb Classification and Its Pedagogical Extension。載於鄧守信。漢語語法論文集(頁79-86)。台北:文鶴出版有限公司。
    鄧守信(2010)。對外漢語教學語法。台北市:文鶴出版有限公司。
    鄧守信(主編)(2015)。當代中文課程課本2。台北市:聯經出版社。
    戴雪梅(2000)。論動詞重疊的語法意義以及其表達功能。首度師範大學學報,增刊,15-22。
    鍾友珊、陳克健(2011)。動補結構的及物性及修飾對象。Proceedings of the 23rd Conference on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nd Speech Processing (ROCLING
    2011),139-150。
    魏冰(2014)。泰國學生學習結果補語「完」、「好」、「成」的偏誤研究。黑龍江
    省:黑龍江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羅蘭京子(2011)。基於語義的動補結構分析對比,雞西大學學報,11(5),129-130。
    關玲(2003)。普通話「V 完」式初探。中國語文,3,230-233。
    Chuang, Y. S. & Chen, K.J. (2012). Transitivity of a Chinese Verb-Result Compound and Affected Argument of the Result Verb.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 Chinese Language Processing, 17(2), 1-19.
    Gao, H. (2001). The Physical Foundation of the Patterning of Physical Action Verbs: A Studyof Chinese Verbs. Lund, Sweden: Lund University.
    Hong, J. F. & Huang, C. R. (2015). Ontology-based event relation prediction: A SUMO based study of Mandarin VV compounds. 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 43, 170-195.
    Hong, J. F., Huang, C. R. & Ahrens, K. (2007). The Polysemy of Da3: An ontology-based lexical semantic study. In the Proceedings of the 21st Pacific Asia Conference on Language, Information and Computation (PACLIC 21). November 1-3, 155-162.
    Huang, C. R., Ahrens, K., Chang, L.L., Chen, K.J., Liu, M.C., Tsai, M. C. (2000). The Module- Attribute Representation of Verbal Semantics: From Semantics to Argument Structur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 Chinese Language Processing, 5(1), 19-46.
    Tai, H. Y. (1984). Verbs and times in Chinese: Vendler’s four categories. Parasession on lexical semantics, 20, 289-96.
    Yao, T. C. (2008). Integrated Chinese(3re ed.). Cheng & Tsui. Boston, America.
    Tsao, F. F. (1996). On verb classification in Chinese. 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 24(1), 138-191.
    Vendler, Z. (1957). Verbs and Times. The Philosophical Review, 66(2), 143-160.
    Wang, L. Y. (2005). The Polysemy and Grammaticalization of 'Hao' in Mandarin Chinese. Unpublished Master’s thesis,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Taipei.
    網路資源
    中央研究院現代漢語平衡語料庫4.0版
    http://asbc.iis.sinica.edu.tw
    中文詞彙網路
    http://lope.linguistics.ntu.edu.tw/cwn2/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
    http://dict.revised.moe.edu.tw/cbdic/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