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黃立惠
Li-hui Huang
論文名稱: 清季臺灣吏役之研究
A Study of Shu-li and Ch'ai-i in Taiwan in late Ch'ing
指導教授: 呂實強
Lu, Shih-Chia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歷史學系
Department of History
論文出版年: 1999
畢業學年度: 87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67
中文關鍵詞: 吏役書差三班六房陋規司法案件淡新檔案丁日昌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50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文所探討者,為晚清時期臺灣吏役之種種現象。清代,中國專制集權達到高峰,但皇帝之統治,仍要透過各級政府組織才能落實到一個個的人民身上,而實際貫徹執行政令者,即是與人民接觸最為頻繁的吏與役。因此,本文以檔案、地方志與官書為主,將與此相關之問題加以分析整理,期能由了解吏役這個群體出發,進而對清季臺灣之地方政治情況做不同角度的詮釋。
    本文除緒論與結論外,計分為四章。臺灣地區的吏役居於各級地方衙門之中,故第一章先介紹清代臺灣行政區域之演變,再介紹吏役的基本職務,以及就國家體制、地方政府、人民等層面而言,吏役所扮演的角色。第二章則以實際案例為基礎,對吏役所呈現出的各種行徑加以分類說明。
    第三章承續前章,探討吏役產生弊端之原因。分別由吏役本身之問題、吏役與地方官的關係、吏役所面對的環境及體制等幾個面向,來加以論述。說明吏役之舞弊,除了本身因素之外,其實也牽涉整個社會環境及國家體制的問題,而非由單一因素所造成。第四章說明清代官員面對吏役不法的問題時,所提出各種可能的整頓方式,包括地方官處事之態度、對文書案牘之處理,以及對官員任用之安排與行政區域之調整等。然而,由史料所呈現者來驗證,清季臺灣吏役之問題,如同其他地區,並非短時間或少數人所能整頓。但我們也由此可知,在吏役弊端不絕的情況下,卻又無法裁廢吏役之設置,顯見吏役之存在仍是有其必要性的。

    緒論.................................................................................1 第一章 清代臺灣之行政單位及吏役......................9 第一節 清代臺灣行政單位之劃分.......................9 第二節 吏役之職務與角色...................................15 第二章 吏役瀆職所產生之現象..............................31 第一節 吏役挾制官長或與官長勾串.................34 第二節 吏役之瀆職枉法.......................................42 第三節 吏役藉司法案件訛索..............................57 第三章 吏役產生弊端之原因..................................73 第一節 吏役所受之待遇.......................................73 第二節 地方官與吏役之關係..............................80 第三節 臺灣一地之自然、人文環境.................89 第四節 清代制度上之缺失.................................106 第四章 官員對吏役行為之檢討............................117 第一節 地方官治事之態度及方式....................117 第二節 避免案牘之積壓.....................................131 第三節 人事的安排與政區之調整....................138 結論..............................................................................155 徵引書目.....................................................................159

    壹、官書、檔案、奏摺、方志
    丁曰健,《治臺必告錄》,臺北:大通書局,1987年。
    方大湜,《平平言》,清光緒十三年常德府署刊本,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藏線裝書。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編,《教務教案檔》第一輯,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4年。
    余文儀,《續修臺灣府志》,臺北:臺灣銀行,1962年。
    沈茂蔭,《苗栗縣志》,臺北:臺灣銀行,1962年。
    沈葆楨,《福建臺灣奏摺》,臺北:臺灣銀行,1959年。
    沈景鴻等編,《清宮月摺檔臺灣史料》,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94-1995年。
    李鴻章,《李文忠公選集》,臺北:大通書局,1987年。
    周元文,《重修臺灣府志》,臺北:臺灣銀行,1960年。
    周鐘瑄,《諸羅縣志》,臺北:臺灣銀行,1962年。
    林豪,《東瀛紀事》,臺北:臺灣銀行,1957年。
    林豪,《澎湖廳志》,臺北:臺灣銀行,1963年。
    林衡道主編,《臺灣使槎錄等九篇》,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75年。
    胡建偉,《澎湖紀略》,臺北:臺灣銀行,1961年。
    徐珂,《清稗類鈔》,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徐棟輯,《牧令書》,庚午年春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據清刊本影印,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藏線裝書。
    陳衍,《臺灣通紀》,臺北:臺灣銀行,1969年。
    陳淑均,《噶瑪蘭廳志》,臺北:臺灣銀行,1963年。
    張榮錚、劉勇強、金懋初點校,《大清律例》,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3年。
    清宣宗敕修,堵煥章增補,《欽定六部處分則例》,清光緒十八年上海圖書集成印書局活字排印本,中央研究院 歷史語言研究所藏線裝書。
    清高宗敕撰,《清朝文獻通考》,臺北:新興書局,1958年。
    盛康輯,《皇朝經世文編續編》,臺北:文海出版社,1972年。
    連橫,《臺灣通史》,臺北:臺灣銀行,1962年。
    屠繼善,《恒春縣志》,臺北:臺灣銀行,1960年。
    葛士濬輯,《皇朝經世文續編》,臺北:文海出版社,1972年。
    溫廷敬編,《丁中丞(日昌)政書》,臺北:文海出版社,1980年。
    臺灣大學圖書館藏,《淡新檔案》。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臺灣省通志》,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72年。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安平縣雜記》,臺北:臺灣銀行,1959年。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新竹縣采訪冊》,臺北:臺灣銀行,1962年。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清季申報臺灣紀事輯錄》,臺北:臺灣銀行,1968年。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清光緒朝中日交涉史料選輯》,臺北:臺灣銀行,1965年。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清奏疏選彙》,臺北:臺灣銀行,1968年。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清會典臺灣事例》,臺北:臺灣銀行,1966年。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道咸同光四朝奏議選輯》,臺北:臺灣銀行,1971年。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福建通志臺灣府》,臺北:臺灣銀行,1960年。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中部碑文集成》,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4年。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南部碑文集成》,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4年。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通志》,臺北:臺灣銀行,1962年。
    穆翰,《明刑管見錄》,清光緒二十八年京都榮錄堂刊本,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藏線裝書。
    寶鋆等纂,《大清穆宗毅(同治)皇帝實錄》,臺北:華聯出版社,1964年。
    貳、今人論著
    一、專書
    王亞南,《中國官僚政治研究》,臺北:谷風出版社,1987年。
    尹章義,《臺灣近代史論》,臺北:自立晚報,1986年。
    伊能嘉矩原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編譯,《臺灣文化志》,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85年。
    李治安主編,《唐宋元明清中央與地方關係研究》,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1996年。
    李國祁,《中國現代化的區域研究:閩浙臺地區,1860-1916》,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2年。
    李喬,《清代官場百態》,臺北:雲龍出版社,1991年臺一版。
    呂實強,《丁日昌與自強運動》,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2年。
    林再復,《閩南人》,臺北:三民書局,1984年。
    翁仕杰,《臺灣民變的轉型》,臺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1994年。
    徐炳憲,《清代知縣職掌之研究》,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1971年。
    陳玉貞,《清代臺灣吏治研究-以刑名、錢糧職責為例》,成功大學歷史語言研究所碩士論文,1988年。
    陳秋坤,《清代臺灣土著地權-官僚、漢佃與岸裡社人的土地變遷,1700-1895》,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 所,1994年。
    郭廷以,《臺灣史事概說》,臺北:正中書局,1996年重排本。
    黃昭仁,《清代臺灣知府之研究》,東海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
    張勝彥,《臺灣史研究》,臺北:華世出版社,1981年。
    張勝彥等編著,《臺灣開發史》,臺北:國立空中大學,1996年。
    戚嘉林,《臺灣史》,臺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1985年。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編印,《臺灣近代史.社會篇》,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5年。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編印,《臺灣近代史.政治篇》,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5年。
    趙世瑜,《吏與中國傳統社會》,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4年。
    劉妮玲,《清代臺灣民變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1983年。
    戴炎輝,《清代臺灣之鄉治》,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79年。
    魏秀梅,《清代之迴避制度》,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2年。
    魏秀梅編,《清季職官表:附人物錄》,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1年。
    二、論文
    王世慶,〈臺灣之名稱與行政區域之建置〉,《臺灣風物》,第二十六卷第三期,1974年9月,頁117-146。
    任道斌,〈清代嘉興地區胥吏衙蠹在經濟方面的罪惡活動〉,收於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清史研究室編,《 清史論叢》,第六輯,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6月,頁123-134。
    李榮忠,〈清代巴縣衙門書吏與差役〉,《歷史檔案》,1989年第1期,頁95-102。
    汪榮祖,〈吏治問題-試論清季自強運動成敗的一個關鍵〉,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編,《清季自強運動研討 會論文集》下冊,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8年6月,頁897-919。
    吳吉遠,〈試論清代吏、役的作用和地位〉,《清史研究》,第十一期,1993年9月,頁47-55、75。
    吳愛明、夏宏圖,〈清代幕友制度與文書檔案工作〉,《歷史檔案》,1993年第4期,頁79-86。
    施添福,〈清代臺灣「番黎不諳耕作」的緣由〉,《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期刊》,第69期,1990年,頁67-92 。
    宮崎市定,〈清代的胥吏和幕友〉,收入劉俊文主編,欒成顯、南炳文譯,《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 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9月,頁508-539。
    陶希聖,〈清代州縣衙門刑事審判制度及程序(一)〉,《食貨月刊》復刊,第一卷第一期,1971年4月,頁2-14 。
    陶希聖,〈清代州縣衙門刑事審判制度及程序(二)〉,《食貨月刊》復刊,第一卷第二期,1971年5月,頁 34-50。
    陶希聖,〈清代州縣衙門刑事審判制度及程序(三)〉,《食貨月刊》復刊,第一卷第三期,1971年6月,頁 26-38。
    陶希聖,〈清代州縣衙門刑事審判制度及程序(四)〉,《食貨月刊》復刊,第一卷第四期,1971年7月,頁 22-35。
    陳秋坤,〈清代前期對臺少數民族政策與臺灣土著的傳統土地權利,1690-1766〉,收入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 所編,《近代中國初期歷史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8年,頁1023-1038。
    張炎,〈臺灣反清事件的不同性質及其分類問題(上)〉,《臺灣文獻》,第二十六卷第二期,1975年6月,頁 83-102。
    張炎,〈臺灣反清事件的不同性質及其分類問題(下)〉,《臺灣文獻》,第二十六卷第三期,1975年9月,頁 4-13。
    張偉仁訪問,俞瑜珍記錄,〈清季地方司法-陳天錫先生訪問記(上)〉,《食貨月刊》復刊,第一卷第六期, 1971年9月,頁33-53。
    許嘉明,〈彰化平原福佬客的地域組織〉,《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三十六期,1973年,頁165-190 。
    詹德隆,〈清代臺灣各級衙門之書吏與差役〉,《史聯雜誌》,第十六期,1990年6月,頁2-27。
    劉敏,〈清代胥吏與官僚政治〉,《廈門大學學報》,1983年第3期,頁75-82。
    劉德鴻,〈清代官府中的幕客和書吏〉,《社會科學戰線》,1890年第2期,頁44。
    鄭喜夫,〈清代臺灣文職表(一)〉,《臺北文獻》,直字第十九、二十期合刊,1971年6月,頁144-308。
    鄭喜夫,〈清代臺灣文職表(二)〉,《臺北文獻》,直字第二十一、二十二期合刊,1972年6月,頁191-342。
    繆全吉,〈清代胥吏概述(上)〉,《思想與時代》,第一二八期,1965年3月,頁3-9。
    繆全吉,〈清代胥吏概述(下)〉,《思想與時代》,第一二九期,1965年4月,頁14-17。

    無法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