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王絲涵
Wang, Ssu-Han
論文名稱: 原創音樂劇《鏡》劇本創作與作曲
《Mirror》The Musical Writing And Music Composing
指導教授: 梁文菁
Liang, Wen-Chi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表演藝術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Performing Arts
論文出版年: 2019
畢業學年度: 107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46
中文關鍵詞: 原創音樂劇繩縛綑綁變態心理學
英文關鍵詞: Musical, Bondage & Discipline, Dominance & submission, Sadism & Masochism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1900102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08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文將針對筆者所創作的音樂劇《鏡》進行劇本與音樂的創作詮釋與分析, 會將創作的發想、創作過程的取材、資料蒐集與研究,角色的詮釋分析,舞台、 道具等預設,為本劇的實際演出提供理論探討與解析。
    故事的開端,是一起時泛藝術大學女學生跳樓命案,女學生患有憂鬱症,不 太與朋友親近來往,死前也未留下任何遺書與任何訊息,於是警方即判定為自殺, 但在案發多日後,女學生的雙親在其抽屜裡搜出多張不雅私密照,父母開始懷疑 女學生是受到脅迫。
    維寧是一個嚮往轟轟烈烈戀愛的音樂系女學生,而最好的朋友程杰好像喜歡 自己,這幾乎是已經可以想像到結局的美好愛情故事,然而,在程杰的高中好友 謝浩偉轉學來時泛大學後開始有了變化,原本一切看似正常,但就在謝浩偉開始 和維寧越走越近時,程杰卻越來越不對勁。
    本劇使用的素材與議題上的討論有社會的八卦輿論所造成的影響、特殊攝影 癖好的剖繪,以及「夢境」的探討,故在第二章第二節中,筆者會討論劇本涉及 的議題,以及在議題裡面所做的資料研究以及調查,並加以反映於劇本的創作撰 寫當中,在對與錯、真相與正義,又或是因為一己之私而說服自己的正義,也是 本文中想要去探討的研究論點。
    除了取一些真實人物來作為角色的形象參考以外,筆者也參考了一些犯罪心 理學、新聞媒體宣染事實主題之相關叢書與電視、網路影集,來作為腳本的對話 與真實性的參考,並佐以心理學與犯罪實錄作為較實際的分析與詮釋申論。
    筆者認為,這個世代的傳播媒體蓬勃發展,讓現代人對此有非常嚴重的依賴, 無論是受到大眾美學與道德的影響,又或是對於各種資訊的快速吸收,都讓人們 越來越被被資訊擁有者控制,而在這面資訊之網下的人們,又該如何在對與錯、 真實與虛假之間取得平衡,而選擇什麼樣的方式生􏰀呢?這是筆者非常想要探討 的提問。

    This paper will interpret and analyze the musical “Mirror”, created by the researcher, in terms of the writing of script and music. Including the story’s prototype, materials, info gathering and interpretations of characters, stage and props, in order to launch the intact performance of the play.
    The story begins with a suicide case committed by a female student in Shi-Fan University of the Arts. The girl is a patient of depression and does not have a good relationship with her classmates. Without a will or any message before she dies, police deems the case as mere suicide. However, a handful of indelicate photos are found in her drawer after few days, her parents are starting to suspect the real cause of their daughter’s death.
    On the other hand, Wei-Ning is a music major girl, craving for a vigorous relationship, who finds out her best friend, Cheng-Jie, has a thing for her. The two love birds could’ve turned out together until Hao-Wei, Cheng-Jie’s high school buddy, shows up. The seemingly plain situation has taken a turn since Hao-Wei and Wei-Ning start to develop chemistry.
    The issues in the musical discuss the influence of public opinions, photography fetish and “dreams”, which would be mentioned and researched in chapter 2 section 2. Such issues also reflect on the writing of plotline that provides a point of view on right or wrong, truth and justice, or false justice of self-interest.
    Other than taking real persons as characters references, researcher also seeks counsels from books and TV series of criminal psychology, press exaggeration etc. as the model and the dialogue reference in the play, conducting with psychological and criminal evidence to reinforce the asserting analyzations.
    Researcher believes that modern society largely relies on social media in a rather unhealthy way, either influenced by the public standard of morality and aesthetics, or the fast-food consumption on various news feed, people are slowly controlled by the one who manipulates these information. As for everyone who trapped in this ivory tower of gossip, how can we balance in between right or wrong, truth or false, and manage to lead a life out of free will? This is exactly what the researcher is after.

    第一章、緒論 1 (一)創作目的與動機 1 (二)創作背景 6 (一)研究方法 11 第二章、創作方法 13 (一)劇本與創作 14 (二)劇本使用元素-群眾心理、社群網站成癮、繩縛、夢 25 第三章、音樂劇《鏡》作品實際結合與應用 37 (一)主要角色人物性格塑造與分析 38 (二)劇本與歌曲架構和故事情節 47 (三)音樂風格參考與編排 54 (四)戲劇動作與討論 83 第四章、論文口試呈現 92 (一)場次與曲目表 92 (二)導演以及表演詮釋 93 (三)舞台設計概念 97 第五章、結論 100 (一)檢討與建議 100 (二)資料搜集與創作過程 104 參考書目 109 後記 144

    一、專書
    翻譯著作
    參考書目
    羅洛梅(Rollo May)。2001。《愛與意志》(Love and Will)。彭任郁譯。新北: 立緒文化。
    西蒙 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2010。 《夢的解析》 (The Interpretation of Dreams)。孫名之譯。新北:左岸文化。
    河合隼雄。2017。《童話心理學:從榮格心理學看格林童話裡的真實人性》(昔 話の深層 ユング心理学とグリム童話)。林仁惠譯。台北:遠流。
    海慕特 班尼須(Hellnuth Benesch)。2009。《dtv 心理學百科(一)- 總論、方 法與生理範疇》。江雯娟、羅珮菁譯。台北:商周出版。
    ---。《dtv 心理學百科(二) - 臨床、應用與社會範疇》。林敏雅譯。台 北:商周出版。
    荒木經惟。2012。《荒木經惟 寫真=愛:直到生命盡頭,我依然相信寫真》。黃 亞紀譯。台北:原點出版。
    中文著作
    高行健、方梓勳。2010。《論戲劇》。台北:聯經出版。 高行健。2008。《論創作》。台北:聯經出版。 林逸鑫。2016。《圖解佛洛伊德與精神分析》。易博士出版。 姚一葦。2004。《戲劇原理》。台北。書林出版。 康謳。1993。《大陸音樂辭典》。大陸書店。 游洹山。2015。《圖解變態心理學》。台北:五南。 陳書凱。2004。《一次讀完 15 位心理學大師經典講義》。台北:靈活文化事業
    有限公司。
    二、訪談資料
    王志偉。2018 年 8 月 6 日,於台北接受王絲涵訪問「繩縛攝影等創作相關。 Maya。2018 年 8 月 10 日。於台北接受王絲涵訪問「繩縛」等創作相關問題。
    109
    三、戲劇作品
    《無差別日常》。台南人劇團。2016。劇作家趙啟運。導演為廖若涵。 《解》。狂想劇場。2015。劇作家為陳建成,導演為廖俊凱 《枕頭人》。仁信合作社。2012。 。 《叛徒馬密可能的回憶錄》。四把椅子劇團。2017
    《Dear Evan Hanson》。百老匯音樂劇。2016。劇作家 Pasek、Justin Paul
    劇作家馬丁麥多納
    劇作家簡莉穎。導演許哲彬。
    Steven Levenson。詞曲 Ben

    無法下載圖示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