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曾仕豪 |
---|---|
論文名稱: |
船山《易》學天道論研究 |
指導教授: | 林安梧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
論文出版年: | 2015 |
畢業學年度: | 103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23 |
中文關鍵詞: | 王船山 、易 、天道 、張載 、神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03 下載:12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論文主要針對王船山(1619-1692)以《易》學為主,所建構而出的天道論及其相關發展、概念作一探討,試圖展現船山如何透過天道論的立論,建構出一與過往注《易》家以及宋明儒者有別的,以「儒家義理」為主的,對形色世界採取全盤肯定思維之理論架構。
關於船山《易》學的立場,船山信奉「四聖一揆」的《易》書撰注傳統,這是船山對於《易》的基本信念。這個意義在於,它不僅為船山思想的價值觀取得一立論的判準與衡量《易》學史上眾多注《易》家的標的,更為《易傳》思想的合理性取得了一道統地位上的神聖性,為其天道觀的論述紮下了一穩固的立論基地。甚至,他「彖爻一致」、「錯綜合一」、「占學一理」等諸多解經方式以及觀點其實也都是以「四聖一揆」為核心所開展而出的。
將此信念落實到船山對《易》的詮釋,可以發現船山以此信念為立論基地,加上「〈乾〉、〈坤〉並建」的觀點以及對歷史的觀察,得出了一種「兩端而一致」的思維模式。事實上,透過船山對於「太極」、「陰陽」、「理氣」、「道器」等議題的論述,可清楚看到船山都是以此「兩端而一致」的思維模式在思考問題,並以此發展出一套與過往注《易》家以及大部分宋明儒者有別的天道論內涵。
船山的思想雖然形成甚早,但他晚年因為《易》學觀點上的分歧由宗「朱子」(1130-1200)轉向宗「張載」(1020-1077),並為《正蒙》作注。透過此注,船山的思想也得到了一次重新的發展與建構。本文主要針對船山吸收了張載言「神」之概念與自身原有的「氣論」相結合後所產生的面貌作一論述,更在此為基礎上論述了船山「存神盡性」的修養觀點及相關之工夫論。
於「善惡問題」的討論上,其實船山定調甚早。他透過《易傳》「繼善成性說」保證了人性「善」的來源。同時,船山言善並不是「一受成侀,不受損益」的,他認為「性」乃是「日生日成」且「可成可革」的,人若是不能持續地「繼善成性」、「存神盡性」的話,那麼「不善」就有可能興起。基於這樣對「善」的理解,船山認為「氣質」並非不善,不善之所以產生在於人不能「奉性治情」、不能「以道心主統人心」、「不能存神盡性」所致,是「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說到底,他基本上乃是一「全體肯定」的儒者,這也是船山以《易》為核心所建構而出的天道論關懷所在。
參考文獻
一、古籍(依年代先後)
﹝魏﹞王弼著,樓宇烈校釋:《王弼集校釋》(臺北:華正書局,2006年)。
﹝晉﹞葛洪:《神仙傳》(臺北:廣文書局,1989年12月)。
﹝唐﹞李鼎祚:《周易集解》(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67年10月)。
﹝唐﹞孔穎達等:《周易正義》(臺北:新文豐,2001年)。
﹝宋﹞周敦頤:《周敦頤集》(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2月)。
﹝宋﹞張載:《張載集》(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6月)。
﹝宋﹞程頤:《易程傳》(臺北:文津出版社,1990年10月)。
﹝宋﹞朱熹:《易本義》(臺北:世界書局,1982年)。
﹝宋﹞朱熹:《四書章句集註》(臺北:鵝湖出版社,2005年11月)。
﹝宋﹞朱熹:《朱子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12月)。
﹝明﹞王夫之:《船山全書》(長沙:岳麓書社,2012年6月版)。
﹝明﹞黃宗羲:《黃宗羲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1月),
冊7、8、9。
﹝明﹞來知德:《易經來註圖解》(臺北:惠文出版社,1976年4月)。
﹝清﹞徐世昌編纂:《清儒學案》(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二、近人著作(依姓氏筆畫)
王孝魚:《船山學譜》(臺北:廣文書局,1975年)。
王邦雄等著:《中國哲學史》(臺北:里仁書局,2009年2月)。
方東美:《生生之德》(臺北:黎明文化事業,1985年2月)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臺北:聯經出版事業,2003年),冊5、6、7。
牟宗三:《中國哲學的特質》(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8年5月)。
牟宗三:《周易的自然哲學與道德函義》(臺北:文津出版社,1988年4月)。
朱伯崑:《易學哲學史》(臺北:藍燈文化事業,1991年9月)。
朱迪光:《王船山研究著作述要》(長沙:湖南大學出版社,2010年)。
余英時:《中國知識階層史論─古代篇》(臺北:聯經出版事業,2010年3月)。
汪學群:《王夫之易學─以清初學術為視角》(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 年5月)。
屈萬里:《先秦漢魏易例述評》(臺北:聯經出版事業,1984年7月)。
林安梧:《王船山人性史哲學之研究》(臺北:東大圖書,1991年2月)。
林安梧:《契約、自由與歷史性思維》(臺北:幼獅文化事業,1997年1月)。
林安梧:《中國宗教與意義治療》(臺北:文海基金會,1996年)。
林安梧:《儒學轉向:從「新儒學」到「後新儒學」的過渡》(臺北:學生書局,2006年2月)。
林安梧:《當代新儒家哲學史論》(臺北:文海文教基金會,1996年)。
林安梧:《存有、意識與實踐》(臺北:東大圖書,1993 年)。
林聰舜:《明清之際儒學思想的變遷與發展》(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0 年10月)。
韋政通主編:《中國思想史方法論文集》(臺北:水牛出版社,2006年)
侯外廬:《船山學案》(重慶:三友書店,1944年)。
胡元玲:《張載《易》學與道學──以《橫渠易說》和《正蒙》為主之探討》(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4年8月)。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4年4月)。
徐志銳:《周易大傳新注》(臺北:里仁書局,2003年10月)。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導論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0年)。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教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0年)。
孫振青:《知識論》(臺北:五南圖書出版,1982年7月)。
陳來:《詮釋與重建─王船山的哲學精神》(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11月)。
陳來:《朱熹哲學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0年12月)。
陳來:《宋明理學》(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6月)。
陳來:《古代宗教與倫理》(北京:三聯書店,2009年4月)。
陳遠寧:《中國古代易學發展第三個圓圈的終結─船山易學思想研究》(長沙:湖南大學出版社,2002年10月)。
陳贇:《回歸真實的存在─王船山哲學的闡釋》(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2年12月)。
張西堂:《王船山學譜》(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2年)。
張其成主編:《易學大辭典》(北京:華夏出版社,1992年2月)。
張立文:《宋明理學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7年6月)。
張立文:《正學與開新─王船山哲學思想》(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12月)。
張立文:《中國哲學範疇發展史》(天道篇)(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8年1月)。
張永儁:《二程學管見》(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88年1月)。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臺北:三民書局,2005年4月)。
曾昭旭:《王船山哲學》(臺北:遠景出版事業,1996年5月)。
曾春海:《易經哲學的宇宙與人生》(臺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4月)。
曾春海:《王船山易學闡微》(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9年9月)。
嵇文甫:《王船山學術論叢》(臺北:谷風出版社,1987年)。
楊儒賓:《儒家身體觀》(臺北:中研院文哲所,2008年9月)。
楊儒賓編:《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及身體觀》(臺北:巨流圖書公司,1997
年)。
楊儒賓、祝平次編:《儒學的氣論與工夫論》(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5年9月)。
鄭吉雄、林永勝主編:《易詮釋中的儒道互動》(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2年6月)。
鄭吉雄主編:《周易經傳文獻新詮》(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0年1月)。
劉又銘:《理在氣中》(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00年11月)。
鄧輝:《王船山歷史哲學研究》(長沙:岳麓書社,2004年)。
錢穆:《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9年10月)。
錢穆:《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八)(臺北:東大圖書,2006年8月)。
戴璉璋:《易傳之形成及其思想》(臺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2月)。
戴景賢:《北宋周張二程思想之分析》(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79年6月)。
戴景賢:《王船山學術思想總綱與其道器論之發展》(上)(下)(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12年4月)。
戴景賢:《明清學術思想史論集》(上)(下)(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12年)。
蕭漢明:《船山易學研究》(北京:華夏出版社,1987年1月)。
蕭箑父、許蘇民:《王夫之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4月)。
蕭箑父、:《船山哲學引論》(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12月)。
羅光:《王船山形上學思想》(臺北:輔仁大學出版社,1993年5月)。
三、學位論文(依姓氏筆畫)
杜保瑞:《論王船山《易》學與氣論並重的形上學進路》,(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3年)。
吳龍川:《王船山乾坤並建理論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05 年)。
李恆源:《王船山歷史哲學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林文彬:《船山易學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4年6月)。
周芳敏:《王船山體用相涵思想之義蘊及其開展》,(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
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年)。
黃忠天:《宋代史事易學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5年)。
陳啟文:《王船山「兩端而一致」之思維的辯證性及其開展》,(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06年6月)。
康自強:《王船山周易系譜學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賈承恩:《存在的張力──王船山哲學辯證性之詮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
文學系博士論文,2009 年)。
劉榮賢:《王船山張子正蒙注研究》,(東海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5年)。
戴景賢:《王船山之道器論》,(國立臺灣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82年6月)。
四、期刊論文(依姓氏筆畫)
王汎森:〈「心即理」說的動搖與明末清初學風之轉變〉,《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5:2,1994年6月。
王開府:〈思想研究法綜論—以中國哲學為例〉,《國文學報》第27期,1998年6月。
杜保瑞:〈牟宗三以道體收攝性體心體的張載詮釋之方法論反省〉,《哲學與文化》第37卷第10期,2010年10月。
林安梧:〈王船山「經典詮釋學」衍申的一些思考─兼論「本體」與「方法」的辯證〉(上),《鵝湖月刊》第37卷第11期總號第443,2012年5月。
林安梧:〈王船山「經典詮釋學」衍申的一些思考─兼論「本體」與「方法」的辯證〉(上),《鵝湖月刊》第37卷第11期總號第443,2012年6月。
林安梧:〈明末清初關於「格物致知」的一些問題─以王船山人性史哲學為核心的宏觀理解〉,《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15期,1999年9月。
林安梧:〈從「以心控身」到「身心一如」─以王夫之哲學為核心兼及於程朱、陸王的討論〉,《國文學報》第30期,2001年5月。
林永勝:〈惡之來源、個體化與下手工夫─有關張載變化氣質說的幾個思考〉,《漢學研究》第28卷第3期,2010年9月。
邱黃海:〈船山《易》學的原理與方法─〈周易內傳發例〉的解析〉,《鵝湖學誌》第28期,2002年6月。
許冠三:〈王船山的宇宙觀〉,《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香港中文大學),第10卷,1979年。
陳贇:〈王船山理氣之辨的哲學闡釋〉,《漢學研究》第20卷第2期,2002年12月。
陳贇:〈形而上與形而下:以隱顯為中心的理解─王船山道器之辨的哲學闡釋〉,《清華學報》(新)第31卷第12期合刊,2001年3月。
陳祺助:〈論王船山陰陽觀念的本體論意義〉,《中國文化月刊》第281期,2004年5月。
陳祺助:〈王船山「乾坤並建」理論的基本內容及其天道論涵義〉,《鵝湖月刊》第30卷第11期總號第359,2005年5月。
陳祺助:〈從「陰陽」觀念的用法論王船山哲學方法的理論涵義〉,《興大人文學報》,第36期,2006年3月。
曾昭旭:〈王船山兩端一致論衍義〉,《鵝湖月刊》第21卷第1期總號第241,1995 年7月。
楊儒賓〈兩種氣學,兩種儒學〉,《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總第6期,2006年12月。
楊自平:〈王船山《周易內傳》解經作法析論〉,《鵝湖學誌》第39期,2007年12月。
董金裕:〈王船山與張橫渠思想之異同〉,《哲學與文化》,第20卷第9期,1993年9月。
劉述先:〈從發展觀點看《周易》時間哲學與歷史哲學之形成〉,《臺大歷史學報》,第27期,2001年6月。
五、外文譯作
韋伯(Max Weber)著,簡惠美譯:《中國的宗教:儒教與道教》(臺北:遠流,1996年)。
本杰明‧史華茲(Ben jamin I.Schwartz)著,程鋼譯:《古代中國的思想世界》(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3年12月)。
西田幾多郎著,何倩譯:《善的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1981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