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蔡介倫 Tsai, Jie-Luen |
---|---|
論文名稱: |
畫我臺灣—日治時期新美術中臺籍畫家的繪畫題材 |
指導教授: |
蔡淵洯
Tsai, Yuan-Chieh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歷史學系 Department of History |
論文出版年: | 2018 |
畢業學年度: | 106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72 |
中文關鍵詞: | 日治時期 、臺灣美術 、繪畫題材 、臺府展 、鄉土特色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THE.NTNU.DH.011.2018.A04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362 下載:9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文主要以臺、府展為中心,並輔以台籍畫家參與的日本官辦美展、民間畫會與美術團體,探討日治時期台籍畫家的繪畫題材選擇。從日治時期台灣新美術發展以來,台灣的美術創作者,在創作過程中就不斷的面臨題材選擇的問題。而日治時期引入臺灣的新美術除了水彩、油畫等西洋繪畫,還有在臺、府展中佔有一席地位的東洋畫,同樣以現實生活為題材,提倡更為貼近現實景物的描繪,而在幾位學校老師在石川欽一郎、鹽月桃甫、木下靜涯、鄉原古統等人推薦下,臺灣總督府文教局台灣教育會,於1927年舉辦了具有一定教導與教育意義的臺灣美術展覽會,並隨之帶動了台灣民間美術團體與展覽會的蓬勃發展。此時期台灣美術展覽會中的繪畫作品的題材提倡並表現臺灣「鄉土特色」是學界普遍的共識,但是在眾多的題材類別中,要認定哪一種題材最能夠做為表現「臺灣」的題材卻是相當困難的。本文希望透過宏觀的歷史文獻比較研究,以及針對日治時期展覽會中台籍畫家的題材進行分類與量化統計,並分析其表現出的現象,並解釋日治時期台籍畫家在不同時空環境與背景下,用何種題材來表現臺灣,以及這些作品中的臺灣題材對於台籍畫家的意義。
畫冊
1.文部省編集,《帝国美術院展覧会図録》〈第1回 第1, 3部・4部〉,東京:美術工芸会,1926年。
2.賴明珠編輯,《郭雪湖畫集》,臺北:郭雪湖七十年作品展籌備委員會,1989年。
3.臺北市立美術館,《石川欽一郎 : 早期畫家作品展》,臺北:臺北市立美術館,1992年。
4.臺灣省立美術館,《臺灣美術三百年作品展》,臺中:臺灣省立美術館、雄師美術月刊社編印,1990年。
5.何政廣主編,《臺灣美術全集》(1-22冊),臺北:藝術家出版社,1992年。
6.國立歷史博物館編輯委員會,《顔水龍畫集》,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1992年。
7.國立歷史博物館展覽組,《陳進畫譜》,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1996年。
8.國立歷史博物館編輯委員會,《真善美聖─藍蔭鼎的繪畫世界》,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1998年。
9.蘇啓明編,《淬光連斗 : 陳慧坤畫集》,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1998年。
10.杜正勝編撰,《景印解說番社采風圖》,南港: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8年。
11.徐國芳,戈思明主編,《觀物之生 : 林玉山的繪畫世界》,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2006年。
12.王行恭編,《日據時期臺灣美術檔案(壹)(貳)臺展、府展臺灣畫家西洋畫圖錄》,臺北:人人出版,2008年。
13.臺灣創價學會,《日治時期臺灣官辦美展圖錄與論文集》,臺北:臺灣創價學會,2010年。
14.財團法人陳澄波文化基金會,《陳澄波全集》,臺北:藝術家出版社,2012年。
專書著作
日文著作
1.山本三生等編輯,《日本地理大系11臺灣篇》,東京:改造社,1931年。
2.河北倫明 高階秀爾著,《近代日本絵画史》,東京 : 中央公論社,1977年。
3.森美根子,《臺湾を描いた画家たち_日本統治時代画人列伝》(東京:産經新聞出版),2010年。
4.金英那著;神林恒道監訳,《韓国近代美術の百年》,東京:三元社,2011年。
中文著作
1.佐倉孫三,《臺風雜記》(《臺灣文獻叢刊》第107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年。
2.《美術大辭典》,臺北:藝術家出版社,1981年。
3.汪大淵,《島夷志略》,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
4.钜鹿赫太郎,《臺灣慣習記事》,臺中:臺灣省文獻會,1984年。
5.Denis Diderot著;陳占元譯,《狄德羅畫評選》,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87年。
6.白雪蘭,《李石樵繪畫硏究》,臺北:臺北市立美術館,1989年。
7.片岡巖,《臺灣風俗誌》,臺北:眾文圖書,1990年。
8.林川夫編,《民俗臺灣》,臺北:武陵出版,1990年。
9.劉文三,《臺灣宗教藝術》,臺北:雄獅美術,1990年。
10.李既鳴編,《臺灣地區現代美術的發展》,臺北:臺北市立美術館,1990年。
11.林柏亭,《花鳥畫技法123》,臺北:雄獅美術,1990年。
12.蕭瓊瑞,《臺灣美術史研究論集》,臺北:伯亞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91年。
13.郭繼生,《當代臺灣繪畫文選 1945-1990》,臺北:雄獅圖書,1991年。
14.謝里法,《日據時代臺灣美術運動史》,臺北:藝術家出版社,1992年。
15.李欽賢,《臺灣美術歷程》,臺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1992年。
16.臺灣大學歷史學系,《民國以來國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論文集》,臺北:臺大出版中心,1992。
17.江文瑜,《山地門之女:臺灣第一位女畫家陳進和他的女弟子》,臺北:聯合文學,1992年。
18.李欽賢,《日本美術的近代光譜》,臺北:雄獅圖書出版社,1993年。
19.李進發,《日據時期臺灣東洋畫發展之研究》,臺北:臺北市立美術館,1993年。
20.Reynolds.D.等著;錢乘旦/等譯,《劍橋藝術史(三) : 19世紀 20世紀 繪畫欣賞》,臺北:藝術家,1994年。
21.臺灣省美術館編輯,《膠彩畫之淵源、傳承及其影響學術研討會》,臺北:臺灣省立美術館,1995年。
22.王秀雄,《臺灣美術發展史論》,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1995年。
23.林柏亭,《嘉義地區繪畫之研究》,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1995年。
24.吳文星,《日治時期臺灣社會領導階級之研究》,臺北:正中書局,1996年。
25.施梅珠編,《何謂臺灣?近代臺灣美術與文化認同論文集》,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7年 。
26.蕭瓊瑞,《島嶼色彩---臺灣美術史論》,臺北:東大出版,1997年。
27.顏娟英編著,《臺灣近代美術大事年表》,臺北:雄獅圖書出版社,1998年。
28.高階秀爾著;潘幡譯,《法國繪畫史:從文藝復興到世紀末》,臺北:藝術家,1998年。
29.陳景容,《構圖與會畫分析》,臺北:武陵,1998年。
30.三浦真一著;李聰明譯,《日本繪畫史》,臺北:中國文化大學華岡出版部,1998年。
31.楊孟哲,《日治時期臺灣美術教育》,臺北:前衛出版,1999年。
32.杜正勝,《番社采風圖題解-以臺灣歷史初期平埔族之社會文化為中心》,臺北:中央研究院史語所,1999年。
33.黃琪惠,《臺灣美術評論全集 陳春德‧吳天賞卷》,臺北:藝術家,1999年,頁138。
34.羅秀芝,《臺灣美術評論全集 王白淵卷》,臺北:藝術家,1999年。
35.陳淑玲編,《臺灣東洋畫探源》,臺北:臺北市立美術館,2000年。
36.王秀雄,《日本美術史(下冊)》,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2000年。
37.周文主編,《劉錦堂、張秋海生平及藝術成就硏討會論文專輯》,臺中:國立臺灣美術館,2000年。
38.陳英德,《法蘭西學院派繪畫》,臺北:藝術家,2000年。
39.廖陽,《中西美術題材比較》,河北:河北美術出版社,2000年。
40.顔娟英譯著;鶴田武良譯,《風景心境 :臺灣近代美術文獻導讀 (上下冊)》,臺北:雄獅美術,2001年。
41.江文瑜,《山地門之女 : 臺灣第一位女畫家陳進和她的女弟子》,臺北:聯合文學,2001年。
42.矢內原忠雄著;周憲文譯,《日本帝國主義下之臺灣》,臺北:海峽學術出版社,2002年。
43.郭繼生,《藝術史與藝術批評的實踐》,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2002年。
44.Charles Baudelaire著;郭宏安譯,《1846年的沙龍 : 波德萊爾美學論文選》,桂林市: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年。
45.施世昱,《臺灣當代美術大系媒材篇-膠彩藝術》,臺北:藝術家出版,2003年。
46.國史館臺灣文獻館,《臺灣早期書畫專輯》,臺北: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03年。
47.施慧明,《清末至日治時期臺灣女書畫家群像》,臺北:尚昂文化,2003年。
48.白雪蘭,《礦城‧麗島‧倪蔣懷》,臺北:雄獅美術,2003年。
49.白雪蘭,《蘇秋東創作七十年回顧展:彩繪鄉土.歌頌自然》,基隆市立文化中心,2003年。
50.施慧明,《清末至日治時期臺灣女書畫家群像》,尚昂文化,2003年。
51.陳國棟,《臺灣的山海經驗》,臺北:遠流,2005年。
52.許佩賢,《殖民地臺灣的近代學校》,臺北:遠流,2005 年。
53.謝里法主編,《臺灣美術地方發展史全集》(1-15冊),臺北:日創社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5年。
54.Stephen Little著 ; 吳妍蓉譯,《西洋藝術流派事典》,臺北:果實,2005年。
55.廖瑾瑗,《背離的視線:臺灣美術史的展望》,臺北;雄獅美術,2005年。
56.荊子馨著;鄭力軒譯,《成為「日本人」:殖民地臺灣與認同政治》,臺北:麥田出版,2006年。
57.張俊傑,《山水繪畫思想之發展》,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2006年。
58.倪再沁,《臺灣美術的人文觀察》,臺北:藝術家,2007年。
59.林明賢編,《閩習臺風─明清時期臺灣美術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美術館,2007年。
60.張京媛,《後殖民地理論與文化認同》,臺北:麥田出版,2007年。
61.國史館臺灣文獻館,《臺灣早期書畫專輯 二》,臺北: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08年。
62.劉益昌、高業榮、傅朝卿、蕭瓊瑞,《臺灣美術史綱》,臺北:藝術家,2009年。
63.游惠遠編,《臺灣膠彩畫的過去現在與未來研討會論文集》,國立勤益科技大學文化創意事業系,2009年。
64.李進發編,《美麗新視界─臺灣膠彩畫的歷史與時代意義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立臺灣美術館,2009年。
65.劉學穎,《臺灣色彩幻覺研究》,臺北:南天出版社,2010年。
66.劉學穎,《日治時代臺灣美術史系統源流》,臺北:南天出版社,2011年。
67.蕭瓊瑞,《豐美.彩繪:潘麗水》,臺北:藝術家,2011年。
68.E.H.Gombrich著;雨云譯,《藝術的故事》,臺北:聯經出版社,2012年。
69.豐子愷,《豐子愷藝術隨筆》,上海市:上海藝文出版社,2012年。
70.李淑珠,《表現出時代的「Something」:陳澄波繪畫考》,臺北:典藏藝術,2012年。
71.Wassily Kandinsky著;余敏玲譯,《點線面》,臺北:華滋出版社,2013年。
72.許萬里,《名畫中的建築》,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13年。
73.張繼文,《臺灣水墨畫》,臺北:藝術家,2013年。
74.陳奕愷,《典雅.奔放:張啟華》,臺北:藝術家,2013年。
75.曹永和 ,《臺灣早期歷史研究續集》,臺北:聯經,2014年。
76.賴明珠,《優美.豪壯:許深州》,臺北:藝術家,2014年。
77.謝世英,《日本殖民主義下的臺灣美術:1895-1945》,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2014年。
78.林振莖,《探索與發掘:微觀臺灣美術史》,臺北:博揚出版,2014年。
79.潘桂芳,《殖民與再殖民的認同困境: 李石樵(唱歌的小孩)與(市場口)研究》,臺北:稻香出版,2014年。
80.柳宗悅著 張魯、徐藝乙譯,《柳宗悅 日本民藝之旅》,臺北:遠足文化,2014年。
81.Malcolm Andrews著;張翔譯,《風景與西方藝術》,上海人民 ,2014年。
82.W・J・T・Mitchell,《風景與權力》,北京:譯林出版社,2014年。
83.白適明,〈南臺珠光-春萌畫會的始創及其在臺灣美術史上的意義〉,《春萌畫展》,嘉義市政府,2015年。
84.李承機、李育霖主編,《「帝國」在臺灣:殖民地臺灣的時空、知識與情感》,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5年。
85.劉小鈴,《日治時期日臺傳統文人書畫研究》,臺北:文津出版,2015年。
86.Vincent Willem van Gogh;蔡旻峻譯,《炙熱的星空,孤寂的靈魂—梵谷書信選》,臺北:八旗文化,2016年。
87.史內原忠雄,《帝國主義下的臺灣》,臺北:人間,2017年。
88.駒込武,《殖民地帝國日本的文化統合》,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7年。
89.林滿秋,《供桌上的自畫像:陳澄波與他的妻子》,臺北:小典藏,2017年。
學位論文
1.蔡淵洯,〈清代臺灣的社會領導階層(一六八四-一八九五)〉,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究所碩士論文,1981年。
2.林育淳,〈進入世界藝壇的先驅:日據時期留法畫家研究〉,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年。
3.高永隆,〈近代中日繪畫變革及其關係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年。
4.黃琪惠,〈戰爭與美術--日治末期臺灣的美術活動與繪畫風格(1937.7-1945.8)〉,國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
5.姚郁珊,〈楊三郎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6.施世昱,〈「臺、府展」裡的東洋畫-「臺展型」、「灣製畫」、「南畫」的形成與風格探釋〉,私立東海大學美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7.方瓊華,〈美術概念的形成-以日治時期臺灣美術展覽活動為中心〉,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8.羅秀芝,〈石川欽一郎:日本殖民帝國的美術教育者,創造臺灣異己意象的水彩畫家〉,私立東海大學美術學系碩士論文,2002年。
9.吳景欣,〈臺府展畫家-蔡雲巖之藝術研究〉,國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10.蕭文杰,〈顏水龍的藝術研究〉,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11.黃莉珺,〈顏水龍原住民題材畫作研究〉,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12.鄭惠美,〈日本浮世繪美人畫對陳進膠彩畫風之影響〉,國立屏東師範學院視覺藝術教育學系碩士論文,2003年。
13.中西美貴,〈挪用現代─大正時期臺灣人民的不同殖民地經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14.蔡炘玲,〈臺展與府展時期臺灣東洋畫地方色彩之探討〉,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藝術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15.鄭桂枝,〈膠彩畫大師-郭雪湖繪畫藝術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美術組碩士論文,2004年。
16.林晉如,〈戰後「臺展三少年」畫風發展比較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視覺藝術教育學系碩士論文,2004年。
17.鄭宇航,〈展示與觀看:1927-1930年臺灣美術展覽會活動研究〉,國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18.劉方瑀,〈被選擇的臺灣—日治時期臺灣形象建構〉,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5年。
19.黃瑩慧,〈真實與想像之間—郭雪湖《南街殷賑》的創作思維 〉,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20.廖丹鳳,〈日治時期東洋畫的地方色彩探研-以林玉山為例〉,國立屏東教育大學視覺藝術學系碩士論文,2008年。
21.陳美靜,〈日治時期臺灣風景畫中廟宇主題繪畫作品之研究〉,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史與藝術評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
22.羅淑慧,〈日治時期的臺灣留日美術家-以東京美術學校為研究中心〉,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
23.金希真,〈殖民美術官辦美展之研究-以鮮展、滿展為對象〉,東海大學美術學系碩士論文,2009年。
24.李承遠,〈近代韓國彩色畫與臺灣膠彩畫之差異研究(1910∼)〉,國立師範大學美術學系碩士論文,2010年。
25.張宴菖,〈日治時期臺灣的新社會文化─以美術活動為觀察對象〉,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10年。
26.陳美靜,〈日治時期臺灣風景畫中廟宇主題繪畫作品之研究〉,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史與藝術評論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
27.許峰瑞,〈1922年至1945年臺灣高等女學校圖畫教育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藝術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年。
28.謝蔆霠,〈東京美術學校畢業生自畫像研究--以1936年前作品為主〉,國立中央大學藝術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年。
29.鄭惠美,〈日本浮世繪美人畫對「陳進」膠彩畫風之影響〉,國立屏東師範學院視覺藝術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30.黃琪惠,〈日治時期臺灣傳統繪畫與近代美術潮流的衝擊〉,國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12年。
31.鄭孟喬,〈日治時期臺籍西洋畫家圖像中的產業轉變探討〉,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碩士論文,2013年。
32.詹凱琦,〈現代美術建設新鄉里:日治時期李梅樹美術活動及人物畫研究〉,國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3年。
33.徐金丹,〈陳進繪畫歷程與風格研究〉,國立臺南大學美術學系視覺藝術教學碩士班論文,2014年。
34.戴妙如,〈現代性在東亞的塑成:以陳澄波城市風景畫為例〉,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史與藝術評論研究所碩士論文,2014年。
35.許惠雯,〈日治時期臺府展入選作品中的牛畫圖像探討〉,國立臺北大學古典文獻與民俗藝術研究所民俗藝術組碩士論文,2015年。
期刊文章
1.郭雪湖,〈我初出畫壇〉,《臺北文物》,第三卷第4期,1955年3月,頁70-73。
2.雷驤,〈廖繼春訪問記〉,《雄獅美術》,30期,1973年7月,頁64-73。
3.雷驥,〈五十年繪画經驗談—訪林玉山〉,《雄獅美術》,30期,1973年8月,頁73-81
4.郭為美,〈父親的繪畫與教育〉,《雄獅美術》,38期,1974年4月,頁29。
5.碩之,〈心專志堅的畫家郭柏川〉,《雄獅美術》,38期,1974年7月,頁5。
6.廖雪芳,〈炭坑画家洪瑞麟〉,《雄獅美術》,第40期,1976年6月,頁78-85。
7.謝里發,〈臺灣東洋繪畫的第五度空間〉,《雄獅美術》,第72期, 1978年2月,,頁28-42。
8.施叔青,〈典雅‧艷麗—訪林玉山談東洋畫〉,《雄獅美術》,72期,1978年2月,頁73-76。
9.潘元石,〈薛萬棟二三事〉,《雄獅美術》,第72期, 1978年2月,頁77-79。
10.江聲,〈珍貴的陳舊畫稿—談呂鐵州的生平及作品〉,《雄獅美術》,72期,1978年2月,頁60-69 。
11.呂理尚,〈由臺展、府展圖錄整理出來的幾個問題〉,《雄獅美術》83期,1978年,頁52-75 。
12.廖雪芳,〈寫實浪漫的老畫家—楊三郎〉,《雄獅美術》, 94期, 1978年12月,頁75-81。
13.林錦鴻,〈舊文新刊 林錦鴻美術評論選譯〉,《雄獅美術》,83期,1979年1月,頁76-81。
14.林玉山,〈與陳澄波先生交遊之回憶〉,《雄獅美術》,106期, 1979年12月,頁60-65。
15.廖雪芳,〈到泥土和勞動中會見藝術的畫家——洪瑞麟〉,《雄獅美術》,101 期,1979年7月,頁6-54。
16.張義雄 述 陳崇光 執筆 ,〈張義雄口述陳澄波老師與我〉,100期,1980年6月,頁125-129。
17.謝里法,〈林玉山的回憶〉,《雄獅美術》,100期,1980年6月,頁53-63。
18.林惺嶽,〈保守殿堂的守護神—記楊三郎的繪畫生涯〉,《雄獅美術》, 1980年6月,頁30-55。
19.李欽賢,〈臺灣東洋畫與日本近代美術〉,《雄獅美術》, 181期,1986年,頁90-96。
20.韓秀蓉,〈陳進的膠彩畫藝術〉,《臺北市立美術館館刊》,12期,1986年,頁34-40。
21.林柏亭,〈臺灣東洋畫的興起與臺、府展〉,《藝術學》,第3期,1989年3月,頁91-116。
22.林玉山,〈追憶老畫友郭雪湖—兼記其舊作與新畫〉,《藝術家》173期,1989年,頁254-262。
23.賴明珠,〈郭雪湖的繪畫歷程與畫風的演變〉,《現代美術》26期,1989年,頁2-14。
24.郭禎祥,〈「臺展三少年」與臺灣膠彩畫的黃金時代〉,《現代美術》,26期,1989年,頁15-21。
25.賴明珠,〈日治時期的「地方色彩」理念--以鹽月桃甫及石川欽一郎對「地方色彩」理念的詮釋與影響為例〉,《視覺藝術》,3期,1990年,頁43-74。
26.柳悅孝,〈臺灣早期美術發展的契機—臺展〉,《藝術家》,199期,1991年,頁246-249。
27.李欽賢,〈林玉山的京都畫派因緣〉,《現代美術》34期,1991年,頁33-41。
28.李進發,〈日據時期臺灣官辦美術展覽會實施背景的探究〉,《現代美術》,45期,臺北市立美術館,1992年,頁54-59。
29.柳悅孝,〈日據時代臺灣美術運動的尾聲府展〉,《藝術家》,200期,1992年,頁316-317。
30.柳悅孝,〈臺展作品中的本土畫風〉,《藝術家》,202期,1992年,頁232-235。
31.林惺嶽,〈日據時期官展對臺灣美術之影響〉,《藝術家》,200期,1992年,頁314-315。
32.顏娟英,〈殿堂中的美術:臺灣早期現代美術與文化啓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4:2,1993年,頁469-610。
33.黃才郎,〈精煉而美麗的感情-論郭柏川的生平與繪畫藝術〉,《臺灣美術全集 10‧郭柏川》,藝術家,1993年,頁321-331。
34.賴明珠,〈日據時期臺灣東洋畫的啟蒙師─鄉原古統〉,《現代美術》,56期,1994年,頁56-65。
35.李欽賢,〈黃土水在東京美校〉,《雄獅美術》,281期,1994年,頁13-17。
36.李欽賢,〈解讀黃土水的「帝展」光環〉,《雄獅美術》,281期,1994年,頁31-36。
37.李進發,〈日據時期官辦美術下臺灣繪畫發展中的鄉土意識〉,《現代美術》,61期,1995年,頁56-57。
38.蕭瓊瑞,〈“臺灣人形象”的自我形塑-百年來臺灣美術家眼中的臺灣人〉,《成功大學歷史學報》,21期,1995年,頁143-197。
39.石川欽一郎著;林皎碧譯,〈臺展概觀〉,《藝術家》,253期,1996年,頁342-345。
40.廖瑾媛,〈木下靜涯與臺灣近代畫壇─以臺展、府展東洋畫部為中心〉,《藝術家》,253期,1996年,頁320-344。
41.白雪蘭,〈由倪蔣懷與葉火城學生時代作品淺談國語學校與臺北師範之圖畫教育〉, 《藝術家》, 252期,1997年5月,頁294-299。
42.應大偉,〈被遺忘的臺灣早期水墨、攝影家-羅訪梅〉,《藝術家》,256期,1997年6月,頁408-410。
43.賴明珠,〈「日治時期圖畫教育散論選輯」序〉,《藝術家》,266期,1998年7月,頁460-462。
44.堀部一三男記,邱彩虹譯,〈鹽月畫伯畫論抄〉,《藝術家》1998年1月272期,頁447-449。
45.江間常吉文 邱彩虹譯,〈圖畫教育新思潮之批判及最新圖畫教授法〉,《藝術家》,266期,1998年7月,頁463。
46.龜井和著 邱彩虹譯,〈新竹州學校美術展覽會〉,《藝術家》,267期,1998年8月,頁429-431。
47.廖新田,〈日據時期臺灣美術發展中社會意識的探討〉,《臺灣美術》,43期,1999年,頁24-43。
48.陸蓉之:〈世紀回眸〉,《藝術家》,295 期,1999 年12 月,頁296。
49.顏娟英,〈展覽會上的畫家-呂基正〉,《藝術家》,279期,1999年8月,頁272。
50.顏娟英,〈近代臺灣風景觀的建構〉,《國立臺灣大學美術史研究集刊》,第9期,2000年,頁270-274。
51.詹前裕,〈日據時期臺灣東洋畫的師承與風格〉,《現代美術》,91期,2000年,頁2-16。
52.賴明珠,〈近代日本關西畫壇與臺灣美術家--一九一0至四0年代〉,《藝術家》,312 -316期連載,2001年,頁258-265。
53.林皎碧譯 板倉贊治口述,〈圖畫教育縱橫談--從編纂「初等圖畫帖」談起〉《藝術家》285期,2000年,頁406-409。
54.林皎碧譯 相澤鐵五郎文,〈皇民化與圖畫教育〉(臺中州教育第七卷第四號 昭和十四年5月)《藝術家》291期,2000年,頁438-442。
55.澤村專太郎文;邱彩虹譯,〈觀臺展所感〉,《藝術家》,313期,2001年6月,頁319。
56.佐藤農塊(左藤曲水)文;邱彩虹譯,〈東洋畫印象記〉,《藝術家》, 313期,2011年6月,頁316-318。
57.郭繼生,〈真實性的問題--日治時期臺灣日本畫/東洋畫的地方色彩〉,《藝術家》,320期,2002年,頁322-327。
58.林皎碧譯,〈東洋畫審查雜感〉,《藝術家》,324期,2002年5月,頁391-392。
59.白雪蘭,〈蘇秋東的繪畫與人生〉,《藝術家》,338期, 2003年7月,頁302-315。
60.林美容,〈殖民者對殖民地的風俗紀錄--佐倉孫三所著《臺風雜記》之探討〉,《臺灣文獻》55卷3期,2004年,頁7-23。
61.顏娟英,〈日治時期畫家的臺灣意識問題——從「水牛」到「家園」系列作品〉,《新史學》,15卷 第2期,2004年,頁113–141。
62.黃琪惠,〈再現與改造歷史-1935年博覽會中的「臺灣歷史畫」〉,《國立臺灣大學美術史研究集刊》,第20期,2006年3月,頁109-173。
63.吳文星,〈京都帝國大學與臺灣舊慣調查〉,《師大臺灣史學報》,1期,2007年,頁29-49。
64.賴國生,〈十八世紀至十九世紀中葉臺灣“閩習”水墨畫風格之源流〉,《成大歷史學報》,第32期,2007年,頁81-138。
65.林芊宏,〈臺灣早期美術中的女性意象研究回顧〉,《婦研縱橫》,84 期,2007年10月,頁53-58。
66.廖瑾瑗,〈臺灣畫家郭雪湖的「在地」情懷〉,《國立歷史博物館館刊》,18卷4期,2008年,頁48-63。
67.蕭文杰,〈日據時期臺灣美術繪畫中之原住民圖像〉,《環境與藝術學刊》,6期,2008年,頁1-16。
68.楊永源,〈石川欽一郎臺灣風景畫中“地方色彩”概念的建構〉,《藝術學研究》,3期,2008年,頁73-119。
69.謝世英,〈妥協的現代性: 日治時期臺灣傳統廟宇彩繪師潘春源〉,《藝術學研究》,第三期,2008年5月,頁131-169。
70.楊永源,〈石川欽一郎臺灣風景畫中“地方色彩”概念的建構〉,《藝術學研究》,第3期,2008年5月,頁73-129。
71.賴明珠,〈召喚山岳-從臺灣山岳畫的發展脈絡看張啟華的壽山圖像〉,《藝術家》,403期,2008年12月,頁239-249。
72.黃光男,〈文人畫在臺灣評述〉,《書畫藝術》,第6期,2009年6月,頁3-4。
73.陳怡茹,〈上村松篁對臺灣膠彩畫家林之助花鳥畫風的影響〉,《藝術論壇》,第6期,2009年 7月,頁150-184。
74.神林恒道,〈張啟華的畫業-從日本與臺灣近代美術接納的脈絡探討起〉,《文資學報》,5期2009年,頁101-127。
75.黃光男,〈文人畫在臺灣評述〉,《書畫藝術學刊》,6期2009年,頁1-16。
76.李知灝,〈權力、視域與臺江海面的交疊—清代臺灣府城官紳「登臺觀海」詩作中的人地感興〉,《臺灣文學研究學報第十期》,2010年4月,頁9-43。
77.顏娟英,〈自畫像、家族像與文化認同問題─試析日治時期三位畫家〉,《藝術學研究》,第7期,2010年 11月,頁73-77。
78.蔡承叡,〈清代臺灣八景的演變〉,《北市教大社教學刊》,第11期,2012年12月,頁1-30。
79.蕭怡姍,〈異域風土的觀察—日治時期日籍畫家臺灣名所繪〉,《臺灣美術》,94期,2013年,頁42-57。
80.黃冬富,〈日治時期臺灣水墨畫風之變革與發展〉,《臺灣水墨畫》,藝術家,2013年,頁34-59。
81.謝忠恆,〈從謝琯樵影響的清代臺灣水墨畫家論起〉,《書畫藝術》,第14期,2013年7月,頁179-211。
82.薛燕玲,〈林玉山歷史人物畫創作發想探析─以《周濂溪》與《林和靖》為例〉,《臺灣美術》,94 期,2013年10,頁28-41。
83.廖瑾媛,〈視覺/思維/紀錄 陳澄波素描研究〉,《藝術家》,2013年11月,頁212-219。
84.莊凱惟,〈日治時期臺灣東洋畫中的人物畫家畫風剖析薛萬棟與林之助之比較初探〉,《視覺藝術論壇》,第8期,2013年7月,頁42-81。
85.邱函妮,〈創造福爾摩沙藝術-近代臺灣美術中「地方色」與鄉土藝術的重層論述〉,《國立臺灣大學美術史研究集刊》,7期, 2014年,頁123-236。
86.盧建成;陳國川,〈清代初期臺灣方志的風景選擇〉,《地方與環境》,第28&29期,2014年6月,頁55-74。
87.陳夢帆,〈日治時期裸體畫公開化的社會爭議—以第二回臺陽展(1936)李石樵〈橫臥裸婦〉撤回事件為例〉,《雕塑研究》,15期,2016年,頁1-25。
88.蔡雅蕙;徐明福,〈1920-30年代臺灣民宅彩繪中的當代圖像〉,《民俗曲藝》,196期,2017年6月,頁237-298。
電子資源
1.中央研究院數位典藏〈臺灣美術展覽會(1927-1943)〉作品資料庫
http://ndweb.iis.sinica.edu.tw/twart/System/index.htm
2.国立国会図書館デジタルコレクション
http://dl.ndl.go.jp/
3.雄獅美術知識庫
http://km.lionart.com.tw/
4.臺灣日日新報資料庫
http://tbmc.nlpi.edu.tw/twhannews/user/index.php
5.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臺灣舊照片資料庫
http://photo.lib.ntu.edu.tw/pic/db/oldphoto.jsp
6.臺灣研究古籍資料庫
http://rarebooks.ith.sinica.edu.tw/sinicafrsFront99/index.htm
7.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臺灣日記知識庫
http://taco.ith.sinica.edu.tw/tdk/%E9%A6%96%E9%A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