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孫連成
Lian-Cheng Sun
論文名稱: 客家義民形象及義民爺信仰的建構──文獻與影視的交融互證
指導教授: 陳登武
Chen, Den-Wu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歷史學系
Department of History
論文出版年: 2011
畢業學年度: 99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68
中文關鍵詞: 義民客家劄付義民爺信仰分化說孤魂說影視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641下載:36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清代臺灣移墾社會的特質,以及清廷對臺控制的低效,造成變亂叢生,以泉州和客家為主的義民團體乃應運而生,成為民變和會黨的一大剋星,在歷次民變中扮演輔助性的平亂角色。
    不少學者根據歷來民變的閩粵漳泉對抗現象提出「分化說」,強調清廷對待義民的採取的是「分化利用」的態度,有意的區隔漳人和泉粵兩籍人民。大致而言,分化政策雖非清廷治臺的一貫政策,而且部分治臺大吏如孫爾準等對分類現象採試圖化解的態度,然而也不乏皇帝及治臺官員將分化策略視為社會控制或平亂的手段,甚至採積極鼓勵的態度,只是在實際運作及時機拿捏上以巧妙的方式遮掩,避免露餡造成相關族群的疑慮或反彈。從清廷對於歷來分類械鬥事後的種種處置觀之,也只是在避免事端擴大動搖統治根基,而非積極化解分類械鬥現象,更遑論在處理民變等重大統治危機時,放棄分化策略的運用。
    此外,義民選擇和官方合作「相聚保境」,乃是立基於族群及地方意識的的務實選擇,而非基於國家意識或國家認同。即使其中少數出任官職的義民首可能有國家意識,但不宜擴大解釋。
    清領以來生產關係的緊張,加之客家人的義民角色以及朝廷有意的分化,過去民變時結下的仇怨,像一道伏流暗潮,不時啃嚙撕扯族群傷口。1981年拍攝的《大湖英烈》電影中,即出現福佬人吳覺民認為閩粵是對立的,所以一直無法接受客家人羅福星的邀請一同加入抗日行動,堅持靠自己力量抗日等情節,反映日治甚至《大湖英烈》編導所處時代,閩客族群心結仍深的情事。
    有關義民爺是否為孤魂野鬼的論爭,筆者認為孤魂說除立論破綻遠大於非孤魂說外,其主要爭議之處在於局限在「本質論」的角度,忽略義民爺信仰神格不斷提升的動態發展事實,陷入僵化凍結的「文化」觀。基本上文化是流動的,可被建構,更非一成不變,義民爺的屬性亦可作如是觀。就義民爺信仰的源起及演變過程而言,「功烈英靈說」顯然較「厲鬼說」更接近實際歷史情狀。簡單的說,義民爺乃是生前有功績,死後有顯靈的正神,並非厲鬼。
    十九世紀以來,義民爺神格地位不斷上升,香火甚至已凌駕拓荒時期的原鄉守護神三山國王。客家祭祀圈轉換過程(尤其臺灣北部)過程透露了對客家族群而言,捍衛鄉土的土著化意識已凌駕原鄉意識,以致捍衛鄉土有功的義民爺神格不斷上升,聯庄祭典規模也越來越大,隨著政經社會變遷而原本日漸疏離的客庄社區意識及宗族意識也重新被喚起及強化。十九世紀中葉以來客家祭祀圈競逐過程牽動的絕不只是宗教信仰層面,也涉及地方家族的盛衰及在地意識的深化。
    此外,義民及義民爺信仰的「忠義」正面論述不斷被重構及強化、凝塑成為義民精神(客家精神)的背後似乎也突顯集體的歷史記憶乃是選擇性的形塑或再建構,在某種程度上呼應民族或族群乃是「想像的共同體」(Imagined Communites)之說。

    緒 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文獻回顧與探討 ……………………………………………………2 第三節 研究方法 ……………………………………………………………8 第一章 義民的歷史背景、組織結構及功劄 ………………………………9 第一節 義民興起的歷史背景 ……………………………………………10 第二節 義民和義民首的組成結構分析 …………………………………27 第三節 六堆之起源及組織 …………………………………………………42 第四節 義民識別標誌及獎勵:義民旗、腰牌、劄付 ……………………57 第二章 義民平變表現與客家義民形象的建構 …………………………71 第一節 義民動機與義民平變的本質 ………………………………71 第二節 義民在作戰上的限制性:自保重於攻略 ……………………94 第三節 清代臺灣客家義民形象的建構 ………………………………99 第三章 義民的歷史評價………………………………………………………105 第一節 義民的行為功能與清廷的策略運用………………………………105 第二節 分化說的再議 ……………………………………………………135 第三節 清廷對義民的籠絡與防範…………………………………………147 第四節 義民的歷史功過評價………………………………………………153 第四章 義民爺信仰的源起與建構 ………………………………………159 第一節 臺灣義民爺信仰與義民廟的源起…………………………………159 第二節 客家義民爺奉祀的歷史與現實因素………………………………167 第三節 義民爺孤魂說之商榷………………………………………………186 第四節 義民爺的神格析辨…………………………………………………199 第五章 義民爺信仰的轉變與客家認同形塑 ……………………………207 第一節 從影視與文本看義民爺信仰分殊化與土著化現象………………207 第二節 義民爺信仰與客家認同的形塑……………………………………226 結 論……………………………………………………………………………233 附 錄 附表一:日治初期六堆戶數人口表(1897) ………………………………53 附表二:義民爺廟宇及事件背景一覽表……………………………………163 附表三:枋寮義民廟十五大庄各庄總爐主一覽表…………………………194 附表四:枋寮義民廟廟產與祀典雙元管理體制……………………………221 附圖一:被圍困的客家聚落,1896 …………………………………………18 附圖二:客家七營守備戰的屏東平原 ………………………………………45 附圖三:賞給義民戴華元金頂戴(七品)的劄付 …………………………65 附圖四:義民首證……………………………………………………………140 附圖五:義民爺藥籤簿─花蓮吉安永興褒忠義民堂幫人看病的藥方……215 附圖六:枋寮義民廟十五大庄分布圖………………………………………223 參考書目 ………………………………………………………………………238

    一、中文資料
    (一)一般史料
    (民國)林獻堂等修輯,《臺灣霧峰林氏族譜》,臺灣文獻叢刊第298種,臺北:臺銀經濟研究室,1971。
    (光緒)沈茂蔭,《苗栗縣志》,臺灣文獻叢刊第159種,臺北:臺銀經濟研究室,1962;1893年原刊。
    (清)李瀚章等纂,《大清律例彙輯便覽》,臺北:成文出版社,據清光緒29年刊本影印,1975。
    (清)林百川、林學源纂輯,《樹杞林志》,臺灣文獻叢刊第63種,臺北:臺銀經濟研究室,1958。
    (清)孫承澤等撰,《臺灣關係文獻集零》,臺灣文獻叢刊第309種,臺北:臺銀經濟研究室,1972。
    《大清文宗顯(咸豐)皇帝實錄》356卷,(臺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78。
    《明清史料》,丁編第八本,臺北:中研院史語所,1997 再版。
    《明清史料》,己編第十九本,臺北:中研院史語所,1972再版。
    《明清史料》,戊編第一本,臺北:中研院史語所,1972 再版。
    《明清史料》,戊編第二本,臺北:中研院史語所,1972 再版。
    《明清史料》,戊編第三本,臺北:中研院史語所,1972 再版。
    《明清史料》,戊編第四本,臺北:中研院史語所,1972 再版。
    《屏東縣志》(中國方志叢書,臺灣地區81),臺北:成文出版社,1983,據1954-1974年油印及排印本影印。
    《皇朝兵志》,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清內務府朱絲欄本。
    《敕封粵東義民祀典簿》,道光十五年至光緒十九年(1835-1893),褒忠亭義民廟收藏。
    《清中期五省白蓮教起義資料》第3冊,江蘇人民出版社,1981。
    《清代大租調查書》第四冊,臺灣文獻叢刊第152種,臺北:臺銀經濟研究室,1963。
    《清代臺灣農民起義史料選編》,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
    《清史資料叢刊──天地會(一)》,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合編,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0.11。
    《清史資料叢刊──天地會(二)》,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合編,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0.11。
    《清史資料叢刊──天地會(三)》,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合編,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2.12。
    《清史資料叢刊──天地會(五)》,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合編,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6.5。
    《清史資料叢刊──天地會(六)》,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合編,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7.9。
    《清史資料叢刊──天地會(四)》,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合編,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3.3。
    《清奏疏選彙》,臺灣文獻叢刊第256種,臺北:臺銀經濟研究室,1968。
    《清宣宗實錄選輯(一)》,臺灣文獻叢刊第188種,臺北:臺銀經濟研究室,1964。
    《清高宗實錄選輯(一) (二) (三) (四)》,臺灣文獻叢刊第186種,臺北:臺銀經濟研究室,1964。
    《清會典臺灣事例》,臺灣文獻叢刊第226種,臺北:臺銀經濟研究室,1966。
    《清聖祖實錄選輯》,臺灣文獻叢刊第165種,臺北:臺銀經濟研究室,1963。
    《清穆宗實錄》,臺灣文獻叢刊第190種,臺北:臺銀經濟研究室,1963。
    《碑傳選集(4冊)》,臺灣文獻叢刊第220種,臺北:臺銀經濟研究室,1966。
    《道咸同光四朝奏議選輯》,臺灣文獻叢刊第288種,臺北:臺銀經濟研究室,1971。
    《嘉慶實錄》,臺北:華文書局,1964。
    《臺灣私法人事編》,臺灣文獻叢刊第117種,臺北:臺銀經濟研究室,1961。
    《臺灣私法物權編》,臺灣文獻叢刊第150種,臺北:臺銀經濟研究室,1963。
    《臺灣私法商事編》,臺灣文獻叢刊第91種,臺北:臺銀經濟研究室,1961。
    《臺灣私法債權編》,臺灣文獻叢刊第79種,臺北:臺銀經濟研究室,1960。
    《臺灣通志》,臺灣文獻叢刊第130種,臺北:臺銀經濟研究室,1961;1895年原刊。
    《褒忠義民祀典簿》,枋寮義民廟收執,光緒二十年,1894。
    《禮記正義》(標點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丁日昌,《丁中丞政書》,(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續輯762,臺北:文海出版社,1945)。
    丁曰健輯,《治臺必告錄》,臺灣文獻叢刊第17種,臺北:臺銀經濟研究室,1959;1867年原刊。
    丁紹儀,《東瀛識略》,臺灣文獻叢刊第2種,臺北:臺銀經濟研究室,1957;1848年原刊。
    不著撰人,《平臺紀事本末》,臺灣文獻叢刊第16種,臺北:臺銀經濟研究室,1958;1786-1788間原刊。
    不著撰人,《安平縣雜記》,臺灣文獻叢刊第52種,臺北:臺銀經濟研究室,1959;1895年原刊。
    不著撰人,《清一統志臺灣府》,臺灣文獻叢刊第68種,臺北:臺銀經濟研究室,1960;1811年原刊。
    不著撰人,《清史列傳選》,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4。
    不著撰人,《福建省例》,臺灣文獻叢刊第199種,臺北:臺銀經濟研究室,1964。
    不著撰人,《福建通志臺灣府》,臺灣文獻叢刊第84種,臺北:臺銀經濟研究室,1960。
    不著編人,《嘉慶朝方本上諭檔》,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77。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光緒宣統兩朝上諭檔(十)》,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
    文慶,《籌辦夷務始末》,臺北:國風出版社,1963。
    王大魯修,賴際熙纂,民國《赤溪縣志》,中國方志叢書56,台北:成文出版社,1967;1920年原刊。
    王世慶輯,《臺灣公私藏古文書影本》,臺北: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藏,1977-1984。
    王必昌,《重修臺灣縣志》,臺灣文獻叢刊第113種,臺北:臺銀經濟研究室,1961;1752年原刊。
    王瑛曾,《重修鳳山縣志》,臺灣文獻叢刊第146種,臺北:臺銀經濟研究室,1958;1764年原刊。
    左宗棠,《左文襄公奏牘》,臺灣文獻叢刊第88種,臺北:臺銀經濟研究室,1960。
    必麒麟撰、陳冠學譯,《老臺灣》,臺灣研究叢刊第60種,臺北:臺銀經濟研究室,1959。
    朱壽朋、周憲文選,《光緒朝東華續錄選輯》,臺灣文獻叢刊第277種,臺北:臺銀經濟研究室,1969。
    佚名,《兵部處分則例》,光緒抄本,北京國家圖書館分館藏。
    吳子光,《臺灣紀事》(《一肚皮集》節本),臺灣文獻叢刊第36種,臺北:臺銀經濟研究室,1959;1875年原刊。
    吳文星等主持,鹿港鎮志纂修委員會編纂,《鹿港鎮志》,鹿港:鹿港鎮公所,2000年。
    吳德功,《戴施兩案紀略》,臺灣文獻叢刊第47種,臺北:臺銀經濟研究室,1959。
    宋九雲纂輯,《臺南東粵義民誌》,1885,手抄本。
    李丕煜,《鳳山縣志》,臺灣文獻叢刊第124種,臺北:臺銀經濟研究室,1961;1717年原刊。
    李祖基點校,《巡臺錄‧臺灣志略》,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1735年原刊。
    沈葆楨,《福建臺灣奏摺》,臺灣文獻叢刊第29種,臺北:臺銀經濟研究室,1959。
    周元文,《重修臺灣府志》,臺灣文獻叢刊第66種,臺北:臺銀經濟研究室,1960;1710年原刊。
    周凱,《內自訟齋文選》,臺灣文獻叢刊第82種,臺北:臺銀經濟研究室,1960;1840年原刊。
    周鍾瑄,《諸羅縣志》(臺灣文獻叢刊第141種,臺北:臺銀經濟研究室,1962;1719年原刊。
    周璽,《彰化縣志》,臺灣文獻叢刊第156種,臺北:臺銀經濟研究室,1962;1835年原刊。
    明亮,《欽定中樞政考》,台北:廣文書局,1972。
    林柏燕主筆,新埔鎮誌編輯委員會編,《新埔鎮誌》,新竹:新埔鎮公所,1997。
    林振翰編,《淮鹽紀要》,商務印書館,1928。
    林豪,《東瀛紀事》,臺灣文獻叢刊第8種,臺北:臺銀經濟研究室,1957;1862-70年間原刊。
    林豪,《澎湖廳志》(南投:臺灣省文獻會,1993;1893年原刊。
    林繩武、魏源、楊廷理、趙翼等撰,《海濱大事紀》,臺灣文獻叢刊第213種,南投:臺灣省文獻會,1997。
    邱維藩彙整,邱炳華抄錄,《六堆忠義文獻》手稿影本,年代不詳。
    姚瑩,《中復堂選集》,臺灣文獻叢刊第83種,臺北:臺銀經濟研究室,1960;1821-41年間原刊。
    姚瑩,《東溟奏稿》,臺灣文獻叢刊第49種,臺北:臺銀經濟研究室,1959。
    姚瑩,《東槎紀略》,臺灣文獻叢刊第7種,臺北:臺銀經濟研究室,1958;1829年原刊。
    恠我氏著,林美容點校,《百年見聞肚皮集》,新竹:新竹市立文化中心,1996。
    洪安全主編,《清宮廷寄檔臺灣史料(一) (二) (三)》,臺北:故宮博物院,1998.10。
    洪安全主編,《清宮宮中檔奏摺臺灣史料(二)》,臺北:故宮博物院,2001.11。
    胡傳,《臺東州采訪冊》,臺灣文獻叢刊第81種,臺北:臺銀經濟研究室,1960。
    范咸,《重修臺灣府志》,臺灣文獻叢刊第105種,臺北:臺銀經濟研究室,1961;1747年原刊。
    軍機處檔摺件,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影印原件。
    郁永河,《裨海紀遊》,臺灣文獻叢刊第44種,臺北:臺銀經濟研究室,1959;1700年原刊。
    徐宗幹,《斯未信齋文編》,臺灣文獻叢刊第87種,臺北:臺銀經濟研究室,1959。
    徐宗幹,《斯未信齋雜錄》,臺灣文獻叢刊第93種,臺北:臺銀經濟研究室,1960;1841-56年間原刊。
    徐珂,《清稗類鈔》,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6。
    乾隆敕編,不著撰人,《欽定平定臺灣紀略》,臺灣文獻叢刊第102種,臺北:臺銀經濟研究室,1961。
    國學文獻館主編,《臺灣研究資料彙編第一輯,第四冊》,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93。
    張本政主編,《清實錄臺灣史資料專輯》,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
    張茂炯等編,《清鹽法志》,民國九年鹽務署鉛印本)。
    張嗣昌著,李祖基點校,《巡臺錄》,香港:香港人民出版社,2005,1736年原刊。
    淡新檔案校註出版編輯委員會,《淡新檔案(三):第一編行政∕民政類》,臺北:國立台灣大學,1995.10。
    淡新檔案校註出版編輯委員會,《淡新檔案(四):第一編行政∕民政類》,臺北:國立台灣大學,1995.11。
    莊吉發譯,《孫文成奏摺》,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78。
    連橫,《臺灣通史》,臺北:眾文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79再版。
    陳文達,《臺灣縣志》,臺灣文獻叢刊第103種,臺北:臺銀經濟研究室,1961;1720年原刊。
    陳國瑛等撰,《臺灣采訪冊》,臺灣文獻叢刊第55種,臺北:臺銀經濟研究室,1959。
    陳培桂,《淡水廳志》,臺灣文獻叢刊第172種,臺北:臺銀經濟研究室,1963;1871年原刊。
    陳淑均,《噶瑪蘭廳志》,臺灣文獻叢刊第160種,臺北:臺銀經濟研究室,1963;1852年原刊。
    陳盛韶,《問俗錄》,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7;1834年原刊。
    陳朝龍著,林文龍點校,《合校足本新竹縣采訪冊》,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9。
    陳壽祺,《重纂福建通志》,台北:華文書局,《中國省志彙編》之九,1968。
    陳璸,《陳清端公文選》,臺灣文獻叢刊第116種,臺北:臺銀經濟研究室,1958。
    賀長齡等人,《清經世文編選錄》,臺灣文獻叢刊第229種,臺北:臺銀經濟研究室,1966。
    黃卓權採集,《臺灣南部碑文集成》,臺灣文獻叢刊第218種,臺北:臺銀經濟研究室,1966。
    黃叔璥,《臺海使槎錄》,臺灣文獻叢刊第4種,臺北:臺銀經濟研究室,1957;1722年原刊。
    黃旺成纂修,《台灣省新竹縣志》,新竹:新竹縣文獻委員會,1957。
    黃袞、廖芳,《邀功紀略》,載六堆客家鄉土誌編纂委員會編,《六堆客家社會文化發展與變遷之研究(第一篇:歷史源流篇)》(屏東:六堆文化教育基金會,2001),頁92-106。
    黃逢昶,《臺灣生熟番紀事》,臺灣文獻叢刊第51種,臺北:臺銀經濟研究室,1960;1885年原刊。
    楊廷理著,劉漢忠編校,《知還書屋詩鈔》,臺灣歷史文獻叢刊,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6。
    翟灝,《臺陽筆記》,臺灣文獻叢刊第20種,臺北:臺銀經濟研究室,1958。
    臺南縣志編纂委員會,《臺南縣志》(中國方志叢書,臺灣地區第261號),臺北:成文出版社,1985;1899年原刊。
    臺灣史料集成編輯委員會編,《明清臺灣檔案彙編》,臺北市:國立歷史博物館、遠流出版公司、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2006。
    臺灣史料集成編輯委員會編,《清代臺灣關係諭旨檔案彙編》,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4。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主編,《臺灣省通志稿》,臺北:捷幼出版社,1999。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編,《重修臺灣省通志》,南投:臺灣省文獻會,1991迄今。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編,《臺灣省通志》,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68-1973。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清奏疏選彙》,臺灣文獻叢刊第256種,臺北:臺銀經濟研究室,1968。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雍正硃批奏摺選輯》,臺灣文獻叢刊第300種,臺北:臺銀經濟研究室,1972。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案彙錄丁集》,臺灣文獻叢刊第178種,臺北:臺銀經濟研究室,1963。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案彙錄己集》,臺灣文獻叢刊第191種,臺北:臺銀經濟研究室,1964。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案彙錄丙集》,臺灣文獻叢刊第176種,臺北:臺銀經濟研究室,1963。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案彙錄甲集》,臺灣文獻叢刊第31種,臺北:臺銀經濟研究室,1959。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案彙錄辛集》,臺灣文獻叢刊第205種,臺北:臺銀經濟研究室,1964。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案彙錄庚集》,臺灣文獻叢刊第200種,臺北:臺銀經濟研究室,1964。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選編,《續碑傳選集》,臺灣文獻叢刊第223種,臺北:臺銀經濟研究室,1967。
    臺灣總督府臺灣史料編纂委員會編纂並刊行,《臺灣史料稿本》第12卷,明治30年(1897)。
    趙爾巽主編,《清史稿》,北京:中華書局,1977。
    趙翼,《陔餘叢考》,北京:中華書局,2006。
    趙翼著,李解民點校,《簷曝雜記》,北京:中華書局,1997。
    劉仲如、苗學孟編,《臺灣林爽文起義資料選編》,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
    劉良璧,《重修福建臺灣府志》,臺灣文獻叢刊第74種,臺北:臺銀經濟研究室,1961;1741年原刊。
    劉家謀,《海音詩》,收入《臺灣雜詠合刻》,臺灣文獻叢刊第28種,臺北:臺銀經濟研究室,1958。
    劉家謀,《觀海集》,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7。
    劉銘傳,《劉壯肅公奏議》,臺灣文獻叢刊第27種,臺北:臺銀經濟研究室,1958。
    劉璈,《巡臺退思錄》,臺灣文獻叢刊第21種,臺北:臺銀經濟研究室,1958。
    慶桂等編纂,《大清高宗純(乾隆)皇帝實錄》,臺北:華文書局,1964。
    潘承焯重修,《重修鎮平縣志》,海口:海南出版社,故宮珍本叢刊第175冊,廣東府州縣志第10冊,2001。
    蔡青筠,《戴案紀略》,臺灣文獻叢刊第206種,臺北:臺銀經濟研究室,1964。
    諸家,《臺灣詩抄》,臺灣文獻叢刊第280種,臺北:臺銀經濟研究室,1970。
    鄭兼才,《六亭文選》,臺灣文獻叢刊第143種,臺北:臺銀經濟研究室,1962。
    盧德嘉,《鳳山縣采訪冊》,臺灣文獻叢刊第73種,臺北:臺銀經濟研究室,1960;1894年原刊。
    臨時臺灣舊貫調查會,陳金田譯,《台灣私法》,臺中:臺灣省文獻會,1990。
    謝金鑾,《續修臺灣縣志》,臺灣文獻叢刊第140種,臺北:臺銀經濟研究室,1962;1831年原刊。
    藍鼎元,《平臺紀略》,臺灣文獻叢刊第14種,臺北:臺銀經濟研究室,1958;1723年原刊。
    藍鼎元,《東征集》,臺灣文獻叢刊第12種,臺北:臺銀經濟研究室,1958;1721年原刊。
    羅大春,《臺灣海防並開山日記》,臺灣文獻叢刊第308種,臺北:臺銀經濟研究室,1972。

    (二)私文書
    永鎬公祠重建委員會編,〈永鎬公事跡〉(1972),收錄於屏東縣邱氏宗親會編印,《十五世來臺祖邱永鎬公派下族譜》,屏東:編者,年代不詳。

    (三)專書
    Bronislaw Malinowski(馬凌諾夫斯基)著,李安宅譯,《巫術科學宗教與神話》,北京:中國民間文藝出版社,1986。
    Hobsbawm(霍布斯邦)等著,陳思仁等譯,《被發明的傳統》,臺北:貓頭鷹書房,2002。
    J. W. Davidson著,蔡啓恒譯,《臺灣之過去與現在》,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硏究室,1972。
    Mircea Eliade(依利亞德)著,楊素娥譯,《聖與俗—宗教的本質》(臺北:桂冠圖書公司,2000。
    Nigel Barley(奈吉爾‧巴利)著,何穎怡譯,《天真的人類學家之重返多瓦悠蘭》,臺北:商周出版,2003。
    Paul. Russell Katz(康豹),《臺灣的王爺信仰》,臺北:商鼎文化,1997。
    Peter Burke(彼得‧伯克)著,許綬南譯,《製作路易十四》,台北:麥田出版社,2005。
    Peter Burke(彼得‧伯克)著,楊豫譯,《圖像證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Steven Bach(斯蒂文‧巴赫)著,程淑娟、王國棟譯,《極權製造(萊妮‧瑞芬斯塔爾的一生)》,北京:新星出版社,2010。
    丁光玲,《清代臺灣義民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
    仇德哉,《臺灣之寺廟與神明(四)》,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83。
    尹章義,《臺灣客家史研究》,臺北:臺北市客委會,2003。
    尹章義,《臺灣開發史研究》,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3初版4刷。
    方豪,《方豪六十自定稿》,臺灣:學生書局,1969。
    王甫昌,《當代臺灣社會的族群想像》,臺北:群學出版有限公司,2006。
    王明珂,《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臺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2005。
    王東,《客家學導論》,臺北:南天書局有限公司有限公司,1998。
    石萬壽,《臺灣的媽祖信仰》,臺北:臺原出版社,2000。
    伊能嘉矩著,江慶林等譯,《臺灣文化志》(上、中、下三卷),臺中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1;1928年原刊。
    何池,《陳元光〈龍湖記〉校注與研究》,福建鷺江出版社,1990。
    吳文星,《日據時期臺灣社會領導階層之研究》,臺北:正中書局,1992。
    吳密察導讀,許佩賢譯,《攻台見聞──風俗畫報‧臺灣征討圖繪》,臺北:遠流出版公司,1995。
    吳學明,《金廣福墾隘研究(上)(下)》,新竹:新竹縣立文化中心,2000。
    李文良,《清代南臺灣的移墾與「客家」社會》,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1.02。
    李亦園,《宗教與神話論集》,臺北:立緒文化,1998。
    李國祈,《中國現代化的區域研究,閩浙臺地區,1860~1916》,南港:中研院近史所專刊44,1982。
    李豐楙等,《東港迎王:東港東隆宮丁丑正科平安祭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8。
    杜正勝,《從眉壽到長生──醫療文化與中國古代生命觀》,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5。
    卓克華,《清代臺灣的商戰集團》,臺北:臺原出版社,1990。
    周婉窈,《臺灣歷史圖說》,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7。
    周憲文,《清代臺灣經濟史》,臺灣文獻叢刊第45種,臺北:臺銀經濟研究室,1957。
    孟森,《明清史講義(上)(下)》,臺北:臺灣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6。
    林正慧,《六堆客家與清代屏東平原》,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8。
    林玉茹,《清代竹塹地區在地商人的活動與網絡》,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0。
    林秀昭,《臺灣北客南遷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2009。
    林桂玲,《家族與寺廟:以竹北林家與枋寮義民廟為例(1749-1895)》,臺北:新竹縣文化局,2005。
    林偉盛,《羅漢腳:清代臺灣社會與分類械鬥》,臺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1993。
    林衡道,《臺灣勝蹟採訪冊》第二輯,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78。
    邱彥貴、吳中杰,《臺灣客家地圖》(臺北:貓頭鷹出版社,2001),頁84。
    姜義鎮,《台灣的民間信仰》,臺北:武陵出版社,1985。
    姜義鎮,《臺灣的鄉土神明》,臺北:臺原出版社,1995。
    施添福,《清代在臺漢人的祖籍分布和原鄉生活方式》,南投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9再版。
    施添福,《清代臺灣的地域社會──竹塹地區的歷史地理研究》,新竹:新竹縣文化局出版,2001。
    柯志明,《番頭家-清代臺灣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臺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2001。
    柯佩怡,〈臺灣南部客家三獻禮之儀式與音樂〉,臺北: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2005。
    胡巨川,《臺灣逸史附言》,高雄:春暉出版社,2001。
    范振乾,《存在才有希望-臺灣族群生態客家篇》,臺北:前衛出版社,2002。
    范振乾,《客裔族群生態之深層解析:歷史的記憶與未來》,臺北:南天書局有限公司有限公司,2009。
    范振乾,《臺灣族群新生態之建構:從吳濁流論義民爺精神與臺灣主體性說起》,臺北:南天書局有限公司有限公司,2009。
    徐正光主編,《徘徊於族群和現實之間:客家社會與文化》,臺北:正中書局,1991。
    徐正光主編,《第四屆國際客家學研討會論文集:聚落、宗族與族群關係》,南港: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2000。
    徐正光主編,《臺灣客家研究概論》,臺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07。
    翁仕杰,《臺灣民變的轉型》,臺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1994。
    翁佳音,《臺灣漢人武裝抗日史研究(1895-1902)》,臺北:稻鄉出版社,2007。
    高木桂藏著,關屋牧譯,《日本人筆下的客家》,臺北市:譯者發行,1991。
    張世賢,《臺灣客家前世今生來時路》,臺北:草根出版事業有限公司,2008。
    張仲禮著,李榮昌譯,《中國紳士-關於其在十九世紀中國社會中作用的研究》(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1。
    張炎憲、李筱峰、戴寶村主編,《臺灣史論文精選(上)(下)》,臺北市:玉山社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7。
    張振岳,《臺灣後山風土誌》,臺北:臺原出版社,1994。
    張珣,《媽祖:信仰的追尋(續編)》,臺北:博揚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9。
    張菼,《清代臺灣民變史研究》,臺灣文獻叢刊第104種,臺北:臺銀經濟研究室,1970。
    梁宇元,《清末北埔客家聚落之構成》,新竹:新竹縣立文化中心,2000。
    第一屆《歷史與中國社會變遷研討會論文集(下冊)》,臺北:中央研究院三民主義研究所,1982。
    莊吉發,《清代秘密會黨史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
    莊吉發,《清代臺灣會黨史研究》,臺北:南天書局有限公司,1999。
    莊吉發,《清高宗十全武功研究》,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82。
    許雪姬,《清代臺灣的官僚體系—北京的辮子》,臺北:自立晚報社,1993。
    許雪姬,《清代臺灣的綠營》,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專刊54,南港:中研院近史所,1987。
    許毓良,《清代臺灣軍事與社會》,北京:九州出版社,2008。
    陳孔立,《清代臺灣移民社會研究》,北京:九州出版社,2006。
    陳其南,《臺灣的傳統中國社會》,臺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2006初版9刷。
    陳炎正主編,《台中縣岸裡社開發史》,豐原:臺中縣立文化中心,1986。
    陳政三,《翱翔福爾摩沙:英國外交官郇和晚清臺灣紀行》,臺北:臺灣書房出版有限公司,2008初版。
    陳炳宏編著,《義民!?》,臺北:作者自行刊印,2007修訂一版。
    陳國棟,,《臺灣的山海經驗》,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6。
    陳捷先,《清代臺灣方志研究》,台北:學生書局,1996。
    陳紹馨,《台灣的人口變遷與社會變遷》,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79。
    陳登武,《歷史與人生》,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8。
    陳運棟,《臺灣的客家禮俗》,臺北:臺原出版社,1991。
    陳運棟等《新个客家人》,臺北:臺原出版社,1995。
    陳運棟編,《枋寮褒忠亭丁卯歲義民節專輯》,竹北:第十二屆六家聯庄祭典委員會,1987。
    陳漢光,《臺灣抗日史》,臺北:海峽學術出版社,2000。
    喜安幸夫著,廖祖堯譯,《臺灣武裝抗日史》,臺北:海王印刷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4。
    曾彩金總編輯,《六堆忠義祠人文與歷史》,屏東:六堆忠義祠,2008。
    渡邊欣雄著,周星譯,《漢族的民俗宗教》,臺北:地景出版社,2000。
    游淑珺,《女界門風:臺灣俗語中的女性》,臺北:前衛出版社,2010。
    湯錦臺,《千年客家》,臺北:大雁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0。
    黃子堯,《台灣客家與三山國王信仰-族群、歷史與民俗文化變遷》,臺北:客家臺灣文史工作室,2005。
    黃秀政,《臺灣史志新論》,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7。
    黃秀政,《臺灣史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2初版。
    黃卓權,《義魄千秋:2005褒忠亭義民節大隘聯庄祭典專輯》,新竹北埔:2005褒忠亭義民節委員會,2005。
    黃美英,《臺灣媽祖的香火與儀式》,臺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1994。
    黃富三,《霧峰林家的中挫(1861-1865)》,臺北:自立晚報社,1992。
    黃富三,《霧峰林家的興起:渡海拓荒到封疆大吏(1729-1684)》,臺北:自立晚報社,1987。
    黃朝進,《清代竹塹地區的家族與地域社會-以鄭林兩家為中心》,臺北:國史館,1995。
    黃華節,《關公的人格與神格》,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200
    黃榮洛,《渡臺悲歌──臺灣的開拓與抗爭史話》(臺北:臺原出版社,1994)。
    葉倫會,《臺灣義民廟的故事》,臺北:博客思出版社,2008。
    董芳苑,《臺灣人的神明》,臺北:前衛出版社,2008。
    種村保三郎著,譚繼山譯,《臺灣小史》,臺北:武陵出版有限公司,2000。
    臺灣客家公共事務協會主編,《臺灣客家人新論》,臺北:臺原出版社,1993。
    臺灣客家公共事務協會主編,陳運棟等,《新个客家人》,臺北:臺原出版社,1995。
    臺灣藍色東港溪保育協會調查;日創社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執行編輯,《客庄祭事-屏東縣竹田鄉祭祀文化》,臺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09。
    劉妮玲,《清代臺灣民變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專刊(9),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1983。
    劉昌博,《臺灣搜神記》,臺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1。
    劉還月,《臺灣民間信仰小百科(廟祀卷)》,臺北:臺原出版社,1994。
    劉還月,《臺灣的客家族群與信仰》,臺北:常民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4。
    劉還月,《臺灣客家風土誌》,臺北:常民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2。
    劉還月,《臺灣客家族群史‧民俗篇》,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2001。
    劉還月,《臺灣客家族群史‧移墾篇(上、下)》,南投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2001。
    潘英,《臺灣拓殖史及其族姓分布研究》,臺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1992。
    賴玉玲,《褒忠亭義民爺信仰與地方社會發展:以楊梅聯庄為例》,新竹:新竹縣文化局,2005。
    賴福順,《乾隆重要戰爭之軍需研究》,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84。
    賴澤涵主編,《客家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行政院客委會,2002。
    賴澤涵‧傅寶玉主編,《義民信仰與客家社會》,臺北:南天書局有限公司,2006。
    戴炎輝,《清代臺灣之鄉治》,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5。
    戴浩一、顏尚文主編,《臺灣史三百年面面觀》,嘉義:國立中正大學臺灣人文研究中心,2008),頁1-132。
    謝國興,《官逼民反:清代臺灣三大民變》,臺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1993。
    鍾仁嫻主編,《義民心鄉土情:褒忠義民廟文史專輯》(新竹:新竹縣文化局,2001。
    鍾壬壽纂修,《六堆客家鄉土誌》,屏東:常青出版社,1973。
    鍾義明,《臺灣地理圖記》,臺北:武陵出版社,1988。
    簡炯仁,《屏東平原的開發與族群關係》,屏東:屏東縣文化局,2001。
    簡炯仁,《臺灣開發與族群》,臺北:前衛出版社,1995。
    顏尚文、潘是輝,《嘉義賴家發展史》,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2000。

    (四)學位論文
    王雲洲,〈清代臺灣北路理番同知研究(1766~1888)》,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江金瑞,〈清代臺灣義民爺信仰與下淡水六堆移墾活動〉,臺中:國立中興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
    江淑美,〈清代臺灣客家子弟教育研究(1684-1895)〉,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2002。
    江瑞昌,〈臺灣客家族群民間信仰之研究──以新竹縣新埔鎮枋寮義民廟為中心〉,臺北: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利天龍,〈屏東縣前堆地域的社會空間結構與變遷〉,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2007。
    吳青霞,〈臺灣三大民變書寫研究──以古典詩文為主〉,臺南:國立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系碩士論文,2006。
    吳素萍,〈屏東縣新埤鄉糞箕湖地區的拓墾與聚落發展之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客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巫育山,〈消極治臺論之商榷──清帝國治臺政策再審視〉,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
    林吉洋,〈敘事與行動:臺灣客家認同的形成〉,新竹: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林竹貞,〈六堆忠義祠與六堆客家社會文化發展之研究〉,屏東:國立屏東育大學客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
    林聖芬,〈清代臺灣之團練制度〉,臺北:臺大歷史所碩士論文,1978。
    范玉玲,〈義民信仰在頭份地方社會脈絡下的轉變〉,國立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客家社會與文化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9。
    范國銓,〈褒忠義民爺信仰調查〉,新竹:玄奘大學宗教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8。
    徐啓智,〈新埔褒忠亭義民爺的神格屬性〉,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
    張正田,〈從族群關係看清代臺灣桃竹苗地區義民信仰區域差異──以清代苗栗堡為觀察中心〉,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10。
    張舜華,《臺灣官制中道的研究》, 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79。
    連慧珠,〈「萬生反」-十九世紀後期臺灣民間文化之歷史觀察〉,臺中:東海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
    陳世榮,〈清代北桃園的開發與地方社會建構,1683-1895〉,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
    陳立武,〈從「罪人」到「義神」--臺灣民間對抗清領袖的崇祀〉,臺中:中興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2008。
    陳嵩明,〈清代臺灣界外武力拓墾:噶瑪蘭、水沙連、與竹塹東南山區之比較研究〉,臺北:國立臺北大學社會系碩士論文,2010。
    曾金玉,〈台灣客家運動之研究(1987-2000)〉,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
    黃如鎂,〈客家電影《一八九五》在不同族群青少年閱聽人下的解讀研究〉,新竹:國立交通大學客家社會與文化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10。
    黃建德,〈萬巒鄉客家聚落嘗會之研究〉,臺南:國立臺南師範學院臺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黃盈璋,〈奉天承運VS.順天行道--林爽文事件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11。
    黃清漢,〈新埔義民廟祭祀圈結構之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地學研究所地理組碩士論文,1987。
    黃煥堯,〈清代臺灣番人與地方治安之關係──義番與番患之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5。
    黃瓊儀,〈從《敕封粵東義民廟祀典簿》看清代竹塹地區的米價變化(1835-1893)〉,臺南: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10。
    葉淑雅,《清領時期彰化秀水地區的開發》,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10。
    劉憶芳,〈義民爺的神格多樣性—以苗栗市義民廟為例〉,苗栗:國立聯合大學經濟與社會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
    潘孟玲,〈屏東萬巒開發的研究〉(臺南:成功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
    潘是輝,〈清代嘉義地區村際組織之研究〉,嘉義: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
    蔡淵洯,《清代臺灣的社會領導階層(1684-1895)》,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0。
    薛雲峰,〈臺灣客家史觀:以義民與1895乙未抗日戰爭為例〉,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博士論文,2009。
    謝宏武,〈清代臺灣義民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
    謝錦綉,〈義民信仰與族群互動─以嘉義褒忠義民廟為例〉,嘉義:南華大學建築與景觀學系環境藝術碩士論文,2011。
    鍾皓如,〈論電視新聞中客家「義民」之建構〉,臺南:臺南藝術學院音像藝術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羅烈師,〈臺灣客家之形成:以竹塹地區為核心的觀察〉,新竹: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5。
    羅榮明,《林爽文事件與臺灣社會變遷》,花蓮:東華大學鄉土文化學系碩士論文,2009。

    (五)期刊、論文集及研討會論文
    丁仁傑,〈臺灣歷史重層化過程中的基本宗教行動類型初探,兼論當代臺灣的新興宗教研究〉,收入臺灣歷史學會編輯委員會,《邁向21世紀的臺灣歷史學論文集》(臺北:稻香出版社,2002),頁39-129。
    丁鳳珍,〈用誰的語言?解釋啥人的歷史?──「臺灣歌仔」與臺灣知識份子對「戴潮春抗清事件」論述的比較〉(臺東:臺東大學語文教育系「語言人權與語言復振學術研討會」,2004),頁1-15。
    丁鳳珍,〈臺語文學參與臺灣歷史解說的重要性:以《相龍年一歌詩》kap《辛酉一歌詩》的研究作例〉,收入吳達芸、方耀乾主編,〈2005臺語文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國家臺灣文學館籌備處,2005),頁154-193。
    尹章義,〈「神豬」考釋-肥豬變神仙的故事〉,《2004動物保護公共論壇論文集》(社團法人中華民國保護動物協會,2004),頁31-37。
    尹章義,〈台灣北部拓墾初期「通事」所扮演之角色及其功能〉,氏著《台灣開發史研究》,頁173-278。
    尹章義,〈臺北平原拓墾史研究(1697-1772)〉,氏著《台灣開發史研究》,頁29-172。
    尹章義,〈臺灣移民開發史上與客家人相關的幾個問題〉,收入吳劍雄編,《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第四輯(南港: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1991.03),頁259-282。
    尹章義,〈臺灣開發史的階段論和類型論〉,收入氏著《臺灣開發史研究》,頁1-28。
    尹章義,〈閩粵移民的協和與對立--以客屬潮州人開發臺北以及新莊三山國王廟的興衰史為中心所做的研究〉,收入氏著《臺灣開發史研究》,頁349-380。
    王世慶,〈清代臺灣的米價〉,收入氏著《清代臺灣社會經濟》,頁73-91。
    王志宏,〈後現代的空間思考:愛德華‧索雅(Edward W. Soja)思想評介〉,《空間》,53期,1993,頁112-118。
    王明珂,〈集體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當代》91期,1993.11.1,頁6-19。
    王治功、翁亦波,〈試述粵東三山國王神〉,《三山國王叢談》(北京:國際文化出版公司,1999),頁1-3。
    王萬睿,〈「客家電影」如何可能?從客家文化的在地實踐到文化創意產業的初步嘗試〉,文化研究學會2010年會「文化生意:重探符號/資本/權力的新關係」研討會會議論文(台南:國立成功大學,2009.01.09-10),頁1-17。
    王蓮茂、葉恩典,〈張士箱家族及其家族文獻概述〉,收入《泉州臺灣張士箱家族文件彙編》,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
    石萬壽,〈乾隆以前臺灣南部客家人的墾殖〉,《臺灣文獻》37卷4期(1986.12),頁69-85。
    石萬壽,〈臺南府城之行郊特產點心〉,《臺灣文獻》31卷4期(1980.12),頁70-98。
    石萬壽,〈臺南府城的城防〉,《臺灣文獻》30卷4期(1979),頁140-166。
    石萬壽,〈營兵與臺灣的防務-以臺南府城為中心(上)(下)〉,《台灣風物》,35:1(1985.03)(上)及《台灣風物》,35:2(1985.06)(下)。
    朱志謀,〈臺灣的義民爺信仰〉,《蘭女學報》10,2016.05,頁113-120。
    江燦騰,〈近代以前臺灣佛教的源流與特徵──以台灣北部的新竹地區為例〉,《成大宗教與文化學報》第6期(臺南,2006.06),頁19-34。
    何翠萍,〈比較象徵學大師:透納〉,刊於黃應貴編,《見證與詮釋-當代人類學家》(台北:正中書局,1992),頁282-377。
    吳中杰,〈義民爺信仰與北臺灣客語分布格局的形成〉,收入賴澤涵、傅寶玉主編,《義民信仰與客家社會》,頁229-244。
    吳密察、李文良,〈從清代臺灣文獻中的「客」到二十世紀的「臺灣客家」〉,臺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95年度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成果報告書,2006,頁1-68。
    吳學明,〈移墾開發篇〉,徐正光主編,《臺灣客家研究概論》(臺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07),頁42-61。
    吳聰敏,〈大租權制度之經濟分析〉(臺北:行政院國科會93年度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2005.10),頁1-20。
    宋龍飛,〈臺灣地區媽祖進香的兩個實例〉(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31:65,1971),頁65-133。
    李允斐,〈從六堆的開拓歷史談六堆民居風貌的演變〉,《客家雜誌》1990年第3期,頁18-31。
    李壬癸,〈臺灣平埔族的種類及其相互關係〉,張炎憲等主編,《臺灣史論文精選(上)》(台北:玉山社,1996),頁43-68。
    李文良,〈立大清旗,奉萬歲牌──朱一貴事件時的「皇上萬歲聖旨牌」與地方社會〉,《臺灣與海洋亞洲國際研討會》(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2009.12.04-05),頁1-15。
    李文良,〈從客仔到義民:清初南臺灣的漢人移民和動亂(1680-1740)〉,《歷史人類學學刊》,5:2(2007.10),頁1-38。
    李文良,〈清初台灣方志的「客家」書寫與社會相〉,《台大歷史學報》第31期(2003.06),頁145-147。
    李弘祺,〈科舉--隋唐至明清的考試制度〉,收入《中國文化新論‧制度篇‧立國的宏規》(臺北:聯經,1982),頁289-293。
    李亦園,〈中國人信什麼教?〉,《宗教與神話論集》(臺北:立緒文化,1998),頁168-199。
    李亦園,〈臺灣傳統的社會結構〉,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編,《臺灣史蹟源流》(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81),頁209-226。
    李亦園,〈臺灣傳統社會制度的源流〉,收入陳奇祿等著,《中國的臺灣》(臺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80)。
    李建興,〈嘉義地區客家禮俗研究〉,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2003,頁1-51。
    李祖基,〈論清代政府的治臺政策──以施琅與清初大陸移民渡台之規定為例〉,《臺灣研究‧歷史》,2001年第3期,頁89-96。
    李喬、薛雲峰,〈「乙未抗日」史觀的重建:義民史觀─從吳湯興殉難談起〉,收入《「乙未戰爭與客家」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05),頁61-98。
    李豐楙,〈苗栗義民廟信仰的形成、衍變與客家社會:一個中國式信仰的個案研究〉,刊於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主編,《國立中央圖書館建館七十八周年暨改隸中央二十週年紀念論文集》(臺北:編者,1993),頁91-116。
    李豐楙,〈臺灣中部「客仔師」與客家移民社會〉,收入宋光宇主編《臺灣經驗(二)社會文化篇》(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4),頁27-64。
    杜正勝〈編戶齊民—— 傳統的家庭與家族〉,載於《中國文化新論:社會篇—— 吾土與吾民》(台北:聯經出版事業,1982年),頁9-36。
    周宗賢,〈少女楷模—安坑孝女廖氏嬌(1903~1917)〉,《淡江史學》18(2007.09),頁193-205。
    季雲飛,〈清代臺灣民間械鬥與清政府的對策〉,《社會科學輯刊》第117期明清史研究,1998,頁112-118。
    岡田謙著,陳乃蘖譯,〈臺灣北部村落之祭祀範圍〉,《台北文物》9:4(1960,岡田謙原文刊於1938),頁14-29。
    林元輝,〈以連橫為例析論集體記憶的形成變遷與意義〉,《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31期(1998. 9),頁1-19。
    林本炫,〈客家義民爺的神格:苗栗縣義民廟初步研究〉,收錄於莊英章主編,《客家的形成與變遷》(新竹:國立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2010.08),頁337-359。
    林本炫,〈臺灣客家民間信仰之特色-以苗栗縣義民爺信仰為例〉,《贛南師範學院學報》2008年第1期,頁20-27。
    林正慧,〈從客家族群之形塑看清代臺灣史志中之「客」──「客」之書寫與「客家關係之探究」〉,《國史館學術集刊》,第10期,2006.12,頁1-61。
    林正慧,〈閩粵?福客?清代臺灣漢人族群關係新探-以屏東平原爲起點〉,《國史館學術集刊》第6期(2005.09),頁1-60。
    林光華,〈把歷史的還給歷史〉,載於《義民心鄉土情》,頁12-15。
    林柔辰,〈義民爺信仰的多元面向:乩童、義民組與義民爺金身〉,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歷史與地理學系等單位主辦,大眾史學與音像紀錄學術研討會,2010.06,頁1-19。
    林素娟,〈先秦至漢代禮俗中有關厲鬼的觀念及其因應之道〉,《成大中文學報》第13期,2005.12,頁59-94。
    林偉盛,〈清代臺灣分類械鬥發生的原因〉,收錄於《臺灣史論文精選》(上),(臺北:玉山社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7),頁263-288。
    林富士,〈臺灣的義民廟與義民爺〉,氏著《小歷史-歷史的邊陲》 (台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0),頁112-127。
    林滿紅,〈貿易與清末臺灣的經濟社會變遷-1860~1895〉,《食貨月刊》9:4(1979),頁18-32。
    邱彥貴,〈從祭典儀式看北臺灣義民信仰-以枋寮褒忠亭丁丑年湖口聯庄值年中元為例〉,收入鍾仁嫻主編,《義民心鄉土情:褒忠義民廟文史專輯》,頁150-185。
    邱彥貴,〈粵東三山國王信仰的分布與信仰的族群:從三山國王是臺灣客屬的特有信仰論起〉,《東方宗教研究》3(1993.10),頁109-146。
    邱彥貴,〈福佬客篇〉,徐正光主編,《臺灣客家研究概論》,頁62-88。
    施正鋒,〈認同政治篇〉,徐正光主編《臺灣客家研究概論》,頁448-479。
    施志汶,〈台灣史研究的史料運用問題:以清代渡台禁令為例〉,《台灣史蹟》第36期(2000.06),頁127-166。
    施振民,〈祭祀圈與社會組織:彰化平原聚落發展模式的探討〉,《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36(1973),頁191-208。
    施添福,〈國家與地域社會──以清代臺灣屏東平原為例〉,載詹素娟、潘英海主編,《平埔族群與臺灣歷史文化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2001),頁33-112。
    施添福,〈從臺灣歷史地理的研究經驗看客家研究〉,《客家文化研究通訊創刊號》,1998,頁12-16
    施添福,〈清代竹塹地區的「墾區莊」──萃豐莊的設立和演變〉,《臺灣風物》39:4(1989.12),頁33-69。
    施添福,〈清代臺灣「番黎不諳耕作」的緣由:以竹塹地區為例〉,《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69期(1990.06),頁67-92。
    施雅軒,〈客家區域核心的建構與挑戰──以六堆忠義亭為個案〉,客語及文化田野調查研討會,高雄師範大學客家文化研究所主辦,2010.04.23,頁1-22。
    施雅軒,〈客家戰場空間的歷史建構-以十八世紀屏東平原為例〉,《高中人文學科教學研討會》會議論文,高雄:高雄師範大學文學院,2007.05.07,頁1-18。
    洪麗完,〈清代臺中地方福客關係初探--兼以清水平原三山國王廟之興衰為例〉,《臺灣文獻》41:2(1990.06),頁63-93。
    科大衛、劉志偉,〈宗族與地方社會的國家認同:明清華南地區宗族發展的意識形態基礎〉,《歷史研究》2000年第3期(2000.6),頁3-14。
    范振乾,〈〈路迢迢〉中的「臺灣化」概念及其在吳濁流作品中的地位〉,收入氏著,《臺灣族群新生態之建構:從吳濁流論義民爺精神與臺灣主體性說起》(臺北:南天書局有限公司有限公司,2009,頁65-85。
    范振乾,〈在國父紀念館舉行義民祭典:兼論客家先民的自力救濟行為〉,《客家雜誌》76期(1996.10),頁41-44。
    范振乾,〈客裔文化社會運動兼論義民爺信仰與客裔之凝聚〉,收入氏著,《臺灣族群新生態之建構──從吳濁流論義民爺精神與臺灣主體性說起》,頁107-143。
    范振乾,〈義民爺信仰與臺灣客家文化社會運動〉,《義民信仰與客家社會》,頁361-410。
    范國銓、陳雯玲,〈臺灣各地義民廟簡介〉,《義民心鄉土情》,頁200-223。
    徐正光,〈客家人在台灣的拓墾:一些視角〉,載於賴澤涵主編,《客家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586-591。
    秦桑,〈化身千百護粵人-全省義民廟巡禮〉,劉還月總編輯,《三臺新誌》第14期(苗栗:三臺雜誌社,1987),頁21-25。
    張世賢〈褒獎何事?忠於何人?-從乾隆頒發的高帽談今後臺灣客家自處之道〉,收入《第三屆台北市客家文化節「客家發展研討會議」論文集》(臺北市:臺北市政府民政局,1997.11),頁101-119。
    張菼,〈清代台灣分類械鬥頻繁之主因〉,《台灣風物》第 24 卷 4 期(1974.12),頁75-85。
    張菼,〈清代初期治臺政策之檢討〉,氏著《清代臺灣民變史研究》,頁12-24。
    張菼,〈臺灣反清事件的不同性質及其分類問題(上)、(下)〉,《臺灣文獻》26卷2期(1975.06),頁83-102(上)及26卷3期(1975.09),頁4-13。
    張維安、張翰璧,〈誰的記憶?誰的神?義民在臺灣客家族群論述中的角色〉,收於李焯然、熊秉真主編,《轉變中的文化記憶》(香港:香港教育圖書公司,2008),頁380-409。
    張翰璧、廖經庭、戴正倫,〈 從「義民信仰」的建構看客家族群認同的想像〉,中壢:中央大學客家學院主辦,「族群關係與國家發展」學術研討會,2004.05.01,頁1-27。
    戚長慧〈從鬼格到神格:古寧頭戰役後金門西浦頭軍魂崇拜的時間與空間探討〉,收錄於李豐楙.朱榮貴《性別、神格與臺灣宗教論述》(南港:中研院文哲所,1997),頁169-187。
    盛清沂,〈「乙未」以上臺北史事叢考〉,《臺北縣文獻叢輯》第一冊(臺北:臺北縣文獻委員會編印,1953.09),頁41-86。
    章英華,〈評清代在台漢人的祖籍分佈和原鄉生活方式〉,《近代中國史研究通訊》6(1988),頁199-202。
    莊吉發,〈國立故宮博物院現藏清代臺灣檔案舉隅〉,收於國學文獻館主編,《臺灣地區開闢史料學術論文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6),頁1-39。
    莊吉發,〈從國立故宮博物院現存檔案談清代的秘密會社〉,收入《第一屆歷史與中國社會變遷研討會論文集》下冊,頁315-330。
    莊吉發,〈從檔案資料看清代臺灣的客家移民與客家義民〉,收入賴澤涵‧傅寶玉主編,《義民信仰與客家社會》,頁13-38。
    莊吉發,〈清代臺灣秘密會黨的發展與社會控制〉,《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5:1(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1992.11),頁1-29。
    莊吉發,〈義民與會黨—新竹義民與林爽文之役〉,收入鍾仁嫻主編,《義民心鄉土情》,頁126-135。
    莊吉發,〈篳路藍縷:從檔案資料看清代臺灣粵籍客民的拓墾過程與社區發展〉,臺灣行政院客委會客家學術文化研討會論文,2002.10,頁1-22。
    莊英章,〈新竹枋寮義民廟的建立及其社會文化意義〉,載於中央研究院編,《第二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民俗與文化組》(南港: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89),頁223-240。
    莊英章、周靈芝,〈唐山到臺灣:一個客家宗族移民的研究〉,《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第一輯,(南港:中央研究院三民主義研究所,1984),頁297-333。
    莊英章、羅烈師,〈家族與宗族篇〉,徐正光主編,《臺灣客家研究概論》,頁91-110。
    莊雅仲,〈裨海記遊──徘徊於自我與異己之間〉,收入盧建榮主編,《文化與權力──臺灣新文化史》(臺北:麥田出版,2001),頁41-59。
    許雪姬, 〈臺灣近代化的幕後功臣林維源(1838-1905)〉,收入張炎憲等編,《臺灣近代名人誌》第一冊(臺北:自立晚報出版社,1987),頁11-25。
    許雪姬,〈日治時期的板橋林家──一個家族與政治的關係〉,收錄於張炎憲、李筱峰、戴寶村主編,《臺灣史論文精選》下冊,頁77-130。
    許雪姬〈誤讀乾隆、誤解清制---王芬的官家記載與民間傳說〉,《故宮學術季刊》21:1,2003,頁181-214。
    許達然,〈十八及十九世紀臺灣民變和社會結構〉,《臺灣文獻》,第51卷第2期(2000.06),頁57-133。
    許達然,〈械鬥和清朝臺灣社會〉,《臺灣社會研究季刊》第23期(1996.07),頁1-81。
    許達然,〈清朝臺灣民變探討〉,收於臺灣歷史學會編輯委員會編,《史學與國民意識論文集》(台北:稻鄉出版社,1999),頁41-211。
    許達然,〈清朝臺灣社會動亂〉,收於古鴻廷、黃書林編,《臺灣歷史與文化論文(一)》(臺北:稻鄉出版社,2000),頁27-80。
    許嘉明,〈祭祀圈之於居臺漢人社會的獨特性〉,《中華文化復興月刊》11:6(1978),頁59-68。
    許嘉明,〈彰化平原福佬客的地域組織〉,《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36,(1975.02),頁165-190。
    連文希〈客家人南遷東移及其人口的流佈──兼論述其開拓奮鬥精神〉,《台灣文獻》23卷4期(1972),頁1-23。
    郭維雄,《黃袞《邀功紀略》所載清代臺灣南路六堆義軍參與平定林爽文事件始末探究》,收入《義民信仰與客家社會》,頁39-81。
    陳元煦,〈媽祖信仰圈形成原因淺析──兼談當代“媽祖熱"問題〉,《媽祖信仰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雲林:財團法人北港朝天宮,1997),頁324-332。
    陳孔立,〈清代臺灣的義民研究〉,《臺灣研究集刊》1990年第4期(1990.11)。
    陳其南,〈土著化與內地化:論清代臺灣漢人社會的發展模式〉,收於《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南港:中央研究院三民主義研究所,1984),頁335-366。
    陳其南,〈台灣漢人的移民社會及其轉型〉,氏著《家族與社會》(台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4初版4刷),頁57-96。
    陳其南,〈社會分類意識與土著化〉,收於氏著《臺灣的傳統中國社會》,頁91-126。
    陳板,〈族群與地域:臺灣客家在地化的文化觀察〉,收入徐正光主編,《聚落、宗族與族群關係》,頁305-338。
    陳板、李允斐,〈日久他鄉是故鄉:臺灣客家建築初探〉,載於徐正光主編,《徘徊於族群和現實之間:客家社會與文化》(臺北:正中書局,1991),頁30-47。
    陳春聲,〈三山國王信仰與臺灣移民社會〉,《民族學研究所集刊》80(1996.04),頁61-114。
    陳春聲,〈國家意識與清代臺灣移民社會──以「義民」的研究為中心〉,《義民信仰與客家社會》,頁83-106。
    陳秋坤,〈帝國邊區的客庄聚落:以清代屏東平原為中心(1700-1890)〉,《臺灣史研究》16:1(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2009.03),頁1-28。
    陳秋坤,〈清代臺灣地權分配與客家產權〉,《歷史人類學學刊》2:2(香港:香港科技大學華南研究中心,2004.10),頁1-26。
    陳國棟,〈林爽文、莊大田之役清廷籌措軍費的辦法〉,收入氏著,《臺灣的山海經驗》(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6),頁201-213。
    陳紹馨,〈西荷殖民主義下菲島與臺灣之福建移民──分析其發展類型與類似點〉,《臺灣文獻》2:10(1962),收入氏著《臺灣的人口變遷與社會變遷》(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79),頁23-33。
    陳菊仙,〈枋寮義民廟的沿革〉,《新竹文獻會通訊》9(1953),後由成文書局集結出版成冊,《新竹文獻會通訊》(台北:成文書局,1983),頁88-90。
    陳運棟,〈從歷史與族群觀點看義民爺信仰〉,收入徐正光主編,《客家文化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4),頁193-203。
    陳運棟,〈源流篇〉,徐正光主編,《臺灣客家研究概論》(臺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07),頁19-41。
    陳運棟,〈義民乎,不義之民乎-重探林爽文事件與「義民」之舉〉,收入陳運棟等《新个客家人》,頁102-116。
    陳運棟,〈誰說褒忠義民廟為客家之恥〉,《客家風雲》創刊號(1987.10),頁58-61。
    陳漢光,〈臺灣移民史略〉,《臺灣文化論集》(臺北:中華文化出版事業委員會,1953),頁47-74。
    陳慧兒(黃典權),〈林爽文事變中之義民〉,《臺南文化》,第4卷第1期(臺南:臺南市文獻委員會,1954.09),頁3-19。
    陳麗華,〈從忠義亭到忠義祠──臺灣六堆客家地域社會的演變〉,《歷史人類學學刊》第6卷第1、2期合刊(2008年10月),頁147-171。
    曾立維,〈「行郊」與「郊商」對地方社會事業的參予-以清代竹塹地區為例〉,《竹塹文獻雜誌》第27期(2003.8),頁8-32。
    曾振名,〈枋寮義民廟的社會功能:從宗教組織看新竹客家人之都市化〉,《中國民族學通訊》15(1977),頁18-19。
    湯熙勇,〈從木造船到鐵殼船:臺灣澎湖沉船事件的文獻分析(20世紀前)〉,2010年上海中國航海博物館主辦之航海研討會論文,2010.07,頁1-12。
    湯熙勇,〈清代台灣恆春地區漢人的移墾(1875-1895)〉,《史聯》,第8期,1986,頁47-64。
    黃于玲,〈從清代邊域統治理論看噶瑪蘭廳之設治〉,《宜蘭文獻雜誌》,第67、68期(2004.03),頁55-81。
    黃文英,《朱一貴領導的臺灣農民大起義》,《長泰文史資料》,1981年第1期(1981.06),頁1-8。
    黃永達,〈枋寮褒忠義民亭祭祀輪值與客家社區意識及宗族意識關連性轉化之初探〉,《義民信仰與客家社會》,頁199-225。
    黃秀政,〈清代治台政策的再檢討:以渡臺禁令為例〉,收入氏著《臺灣史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2初版),頁145-173。
    黃秀政,〈清代臺灣的分類械鬥事件〉,收入氏著,《臺灣史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2初版,頁29-80。
    黃典權,〈清林爽文之變中的義民首證〉,《臺灣風物》16:3(1966.06),頁29-30。
    黃卓權〈淡新檔案的認識與運用--清代衙門文書的遊戲規則〉,《新竹文獻》,第34 期(2008.08),頁86-119。
    黃美英,〈訪李亦園教授從比較宗教學觀點談朝聖進香〉,(《民俗曲藝》25,1983),頁1-22。
    黃啓木,〈分類械鬥與艋舺〉,《臺北文物》2:1(1953),頁55-58。
    黃富三,〈岸裡社與漢人合作開發清代臺灣中部的歷史淵源〉,《漢學研究》16:2(臺北,1998.12),頁61-78。
    黃富三,〈清代臺灣之移民的耕地取得問題及其對土著的影響〉(上)、(下)〉《食貨月刊復刊》11卷1期(1981.04),頁19-36(上)及11 卷2 期(1981.05),頁26-46(下)。
    黃富三、翁佳音,〈清代臺灣漢人墾戶階層初論〉,《近代中國區域史研討會論文集(上)》(臺北:中研院近史所,1986),頁117-149。
    黃榮洛,〈客家人的臺灣史〉,載於徐正光主編,《徘徊於族群和現實之間:客家社會與文化》,頁150-169。
    黃榮洛,〈臺灣的義民廟與義民爺〉,《客家雜誌》130期,2001,頁39-43。
    黃瓊慧,〈清代臺灣南路客家文獻紀略──六堆之《臺南東粵義民誌》與《六堆忠義文獻》〉,《臺大歷史學術通訊》第7期(2010.5),頁41-47。
    楊鏡汀,〈客家的宗教信仰〉,載於徐正光主編,《徘徊於族群與現實之間:客家社會與文化》,頁102-129。
    楊鏡汀,〈義民嘗的祭祀與運作──竹東地區的義民祭祀另類模式〉,《義民信仰與客家社會》,頁161-174。
    詹素娟,〈清代臺灣平埔族與漢人關係之探討〉,收於《近代中國區域史研討會論文集》(南港: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6),頁195-223。
    趙克生,〈義民旌表:明代荒政中的獎勸之法〉,《史學月刊》2005年03期,頁47-52。
    劉正一,〈臺灣南部六堆客家發展史〉,收於徐正光等編,《客家文化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客家雜誌社,1994),頁437-469。
    劉妮玲,〈清代臺灣民變事件中的義民問題〉,《臺灣風物》32卷3期,頁3-21。
    劉俊雄,〈「水圳破風水」:部落生態與生計活動的轉變初探〉,台北:2011年「文化研究學會年會」國際研討會,2011.01.08,頁1-10。
    劉敏耀,〈褒忠義民廟建築藝術〉,《義民心鄉土情》,頁102-121。
    劉篁村,〈日軍侵竹邑前後〉,《臺北文物》第10卷第2期(1961.09),頁109-110。
    劉還月,〈自傲的血統,自卑的民族──試析台灣客家族群與信仰的弱小情結〉,氏著《台灣的客家族群與信仰》,頁230-243。
    劉還月,〈後山尋「客」千百度──隱藏在台東地區的客家人〉,氏著《台灣的客家族群與信仰》,頁152-204。
    劉還月,〈試問客家依舊在?──臺灣東部客家族群與信仰的變異〉,氏著《臺灣的客家族群與信仰》,頁92-151。
    劉還月,〈遷徙族群與戰鬥族群:淺談南北客家族群的差異〉,收入氏著《臺灣客家風土誌》,頁92-96。
    潘是輝,〈林豪《東瀛紀事》之研究〉,收入戴浩一、顏尚文主編,《臺灣史三百年面面觀》,頁243-289。
    蔡采秀,〈以順稱義:論客家族群在清代臺灣成為義民的歷史過程〉,收入賴澤涵‧傅寶玉主編,《義民信仰與客家社會》,(臺北:南天書局有限公司,2006),頁109-155。
    蔡采秀,〈臺中地區的客家聚落與產業開發〉,收入周宗賢主編,《臺灣開發史論文集》(臺北:國史館,1997),頁57-94。
    蔡淵洯,〈合股經營與清代臺灣的土地開發〉,《師大歷史學報》13 期(1985 .06),頁1-28。
    蔡淵洯,〈清代臺灣的移墾社會〉,收入瞿海源、章英華主編,《臺灣社會與文化變遷》(中研院民族所專刊16,南港: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86),頁45-68。
    鄧孔昭,〈清政府禁止沿海人民偷渡臺灣和禁止赴臺者攜眷的政策及其對臺灣人口的影響〉,收入陳孔立主編,《臺灣研究十年》(臺北:博遠出版有限公司,1991),頁345-370。
    鄧孔昭,〈臺灣移民史研究中的若干錯誤說法〉,《臺灣研究集刊》,廈門大學,2004年第2期,頁61-65。
    鄭志明,〈北臺灣客家社會義民爺信仰與祭典的文化特色〉,《義民信仰與客家社會》(臺北:南天書局有限公司,2006),頁411-431。
    蕭百興,〈從海音澎湃的莿桐城到騷亂混現的神仙府──清代臺南城市(臺灣府城∕臺南府城)的時空發展及美學表徵初探〉,收入戴浩一、顏尚文主編,《臺灣史三百年面面觀》,頁1-132。
    蕭忠瑋,〈清代台灣客家義民形象〉(臺北:臺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第五屆人文及社會科學資優班專題研究報告,2010),頁1-16。
    賴玉玲,〈新埔枋寮義民廟的客家公號〉,《義民心鄉土情》,頁186-199。
    賴玉玲,〈臺灣義民信仰現象的歷史探討〉(第二屆臺灣客家研究國際研討會,國立交通大學,2008.12.20-21),頁1-10。
    戴文鋒,〈臺灣民間有應公信仰考實〉,《臺灣風物》46:4(臺北:臺灣風物雜誌社,1996.12),頁53-109。
    戴寶村,〈大臺北地區客家族群史研究〉,《客家文化研究通訊》創刊號,1998.10,頁34-39。
    戴寶村,〈移民臺灣:台灣移民史的考察〉,載於國立歷史博物館編輯委員會編,《臺灣史十一講》(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2009),頁46-67。
    薛雲峰,〈「義民史觀」之建構:析論台灣一八九五年(乙未)抗日戰爭中之義民軍統領丘逢甲與吳湯興〉《國家發展研究》第8卷第1期(2008),頁43-90。
    謝劍,〈志願社團的組織原則:新加坡華人社團中的個案研究〉,《中國的民族、社會與文化》(臺北:食貨出版社,1981),頁127-146。
    鍾仁嫻,〈褒忠義民廟歷史初探〉,收入《義民心鄉土情--褒忠義民廟文史專輯》,頁54-101。
    鍾孝上,〈六堆的開拓與歷史〉,載於臺灣客家公共事務協會主編,《新个客家人》,頁95-101。
    簡炯仁,〈屏東平原客家「六堆」聚落的形成及其社會變遷〉,收入徐正光主編,《聚落、宗族與族群關係》(南港: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2000),頁1-66。
    簡炯仁,〈屏東縣萬巒鄉萬巒村「先帝廟」的一段隱密 〉,收入氏著《臺灣開發與族群》,頁378-393。
    簡炯仁,〈清治初期清廷治臺政策的確立及臺灣民變的社會性格〉,收於氏著《臺灣開發與族群》,頁61-82。
    顏尚文,〈嘉義褒忠義民廟研究計畫結案報告書〉,臺北:行政院客委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結案報告,2003,頁1-67。
    羅烈師,〈竹塹客家地方社會結構的拱頂石—義民廟〉,《義民心鄉土情》,頁136-149。
    羅烈師,〈宗教信仰篇〉,載於徐正光主編,《臺灣客家研究概論》,頁179-201。
    羅烈師,〈客家族群與客家社會:臺灣竹塹地區客家社會之形成〉,收入徐正光主編,《第四屆國際客家學研討會論文集:聚落、宗族與族群關係》(南港: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2000),頁115-152。
    羅烈師,〈從信仰、族群與政治:台灣枋寮義民廟十五大莊形成史及其傳播〉,《客家研究》創刊號,2006,頁37-43。
    羅烈師,〈臺灣枋寮義民廟之經營及其擴張(1802~1866)〉,載於國立歷史博物館編,《臺灣傳統民俗節慶講座文集》(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2009),頁50-63。
    羅烈師,〈臺灣枋寮義民廟階序體系的形成〉,《客家研究》創刊號,2006,頁97-145。
    羅烈師講,陳欣慧整理,〈歷史、記憶與族群:1786年冬季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客家文化研究通訊》7,(2005.04),頁211-229。
    羅爾綱撰,〈太平天國革命前的人口壓迫問題〉,《中國近代史論叢》,第二輯第二冊(臺北:正中書局,1976),頁16-87。
    羅肇錦,〈以「祭國父文」反襯中山先生與客家運動的破與立〉,臺灣客家運動20年學術研討會(臺北:臺灣大學,2007年12月8-9日)。
    嚴忠明,〈《豐湖雜記》與客家民系形成的標誌問題〉,《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總25卷第9期(2004.9),頁36-39。
    蘇俊良、龔青佩,〈臺灣地區義民爺信仰的探討〉,《臺灣源流》40期,2007.09,頁140-151。
    蘇俊隆,〈他們的「義氣」──清代秘密會黨與《投名狀》、《艋舺》〉,《歷史教育》第16期(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2010.06),頁61-82。

    (六)影視資料
    《義民信仰(先民在臺開拓史:客族文化20)》,嵐雅影視傳播有限公司製作,臺北:佳兒林文化國際有限公司代理發行,2004。
    《竹田忠義祠》,歲時人間第9集,臺北 :廣電基金,1992。
    《枋寮義民廟》,海濤聲第26集,何湛然,臺北:廣電基金,1992。
    《客家特有宗教信仰》,陳運棟講解,行政院客委會數位臺灣客家庄,http://archives.hakka.gov.tw/new/video/videoAction.do?method=getDetailVideoVO&videoId=MTI1MjAwOTEyMDAxMjUx#videoDiv。
    《富里竹田義民祭》,《客家新聞雜誌》192集,客家電視台,2010.9.11播出。http://blog.roodo.com/hakkaweekly/archives/13701797.html。
    《富里義民組》,《客家新聞雜誌》179集,客家電視台,2010.6.12播出。http://blog.roodo.com/hakkaweekly/archives/12654031.html。
    彭啓原,紀錄片《台灣客家》,臺北:光華傳播公司,2000。
    彭啓原,紀錄片《客家行腳》,臺北:懷寧錄影傳播事業有限公司,2009。
    導演杜仕發,《義民爺》,弘益傳播製作,臺北 :財團法人廣播電視事業發展基金監製,2003。
    導演林浩平,紀錄片《義民爺的故鄉》,懷寧傳播公司製作,公共電視監製,臺北 : 廣播電視基金出版,1991。
    導演莊華堂,紀錄片《嘉義義民廟信仰圈》(《臺灣福佬客》第4集),威迪影視傳播製作,公共電視監製,臺北:公共電視文化事業,2002。
    導演韓筆鋒,紀錄片《義民禮讚-竹田的故事》,《臺東客家社區影音記錄中心》,上網時間2010.5.19。http://www.tthcvc.org/mediadetails.php?key=7dc7c74dae21b9f903c3&title=%E7%BE%A9%E6%B0%91%E7%A6%AE%E8%AE%9A-%E7%AB%B9%E7%94%B0%E7%9A%84%E6%95%85%E4%BA%8B。
    導演羅盛達,紀錄片《義民爺爺-在風中出征》,公共電視監製,臺北: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2005。

    (七)網路資源
    邱彥貴,〈台灣義民信仰瀏覽:以新竹新埔褒忠亭為核心〉,2005,http://tw.myblog.yahoo.com/hakka-class/article?mid=13&prev=14&l=f&fid=10

    二、日文資料
    (一)史料、專書
    〈六堆堆費延滯處分ニ関スル件〉,《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第9774冊,第9號,1897。
    〈附堆ニ関スル事項〉,《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第9785冊,第8號,〈鳳山縣管內治政一斑(元臺南縣)〉,1897,甲種永久。
    丸井圭治郎,《臺灣宗教調查報告書(第一卷)》,臺灣總督府編著,1919,(臺北:捷幼出版社,1993)。
    村上玉吉編著,《南部臺灣誌》,臺南:臺南州共榮會,1934。
    松崎仁三郎,《嗚呼忠義亭》,臺北:盛文社,1935,1989重印(此書中譯本已於2011.03問世,由六堆文化研究協會譯,鍾孝上主譯)。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藏,《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乙種永久保存,第76冊,第40號,〈臺民去就二関スル同人(陳洛)ノ意見〉,1896。
    臺南縣志編纂委員會,《臺南縣誌》,臺北:成文出版社,1985;1899年原刊。
    臺灣總督官房調查課,《臺灣在籍漢民族鄉貫別調查》,1928。
    臺灣總督府編,鷹取田一郎執筆,《臺灣列紳傳》,臺北:台灣總督府。1916。
    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編,《臺灣土地慣行一斑》(臺北: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1905),臺北:南天書局復刻,1998二刷。
    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臺灣私法附錄參考書》(臺北: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1910-1911)。

    (二)期刊論文
    森田明,〈清代臺灣の開發發展と羅漢腳〉,日本《臺灣史研究》,第五號,1986。

    三、西文資料
    (一)史料、專書
    Baity, Philip Chesley,Religion in a Chinese Town. (Taipei, Taiwan, R. O. C.:The Orient Cultural Service,1975)
    C. A. Gordon, An Epitome of the Medical Officers to the Chinese Imperial Maritime Customs Service,London,1884.(《滿清皇朝海關醫官摘記》)。
    David Ownby, Brotherhoods and Secret Scoieties in Early and Mid-Qing China,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6)
    John R. Shepherd, Statecraft and Political Economy on the Taiwan Frontier, 1600-1800.(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3)
    Ping-ti Ho:The Ladder of Success in Imperial China: Aspects of Social Mobility , 1368–1911.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67)
    Sangren, P. Steven,History and Magical Power in a Chinese Community.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
    Timothy Brook, Praying for Power: Buddhism and the Formation of Gentry Society in Late-Ming China.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3)

    (二)期刊、專書論文
    James L. Watson,Standardizing the God:The Promotion of Tien Hou(“Empress of Heaven”)Along the South Chinese Coast,960-1960, in David Johnson,eds., Popular Culture in Late Imperial China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5),pp.292-324.
    Spiro, Melford E. “Religion: Problems of Definition and Explanation,” in: Culture and Human Nature: Theoretical Papers of Melford Spiro, Edited by Benjamin Kilborne & L.L. Langnes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 1987.
    Wen-Hsiung Hsu ,“Frontier Social Organization and Social Disorder in Ch'ing Taiwan, ”In China 's Island Frontier: Studies in The Historical Geography of Taiwan . Edited by Ronald Knapp. Honolulu : The University Press of Hawaii , 1980.
    William Hugh Jansen,“Purpose and Function in Modern Local Legend of Kentucky.”in Varia Folklore, ed. by Alan Dundes, (The Hague Mouton Publishers,1978)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