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趙憶祺
論文名稱: 由《周易》與《黃帝內經》探討理象數術之養生及其應用
指導教授: 賴貴三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論文出版年: 2005
畢業學年度: 94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432
中文關鍵詞: 養生周易黃帝內經理象數術河洛理數五運六氣經絡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62下載:56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提 要

    所謂 「養生」 指的是:「養護生命」。養,即供養之意,也就是提供維持生命的基本需求,此外,積極方面亦有調養之意,即藉著飲食、休閒、休息、運動、藥補等使身體得以恢復及調節機能;護,乃保護之意,也就是避免使身心受到傷害,順應人事與天時,甚至積極掌握人事與天時,俾能盡其天年。醫者,醫身與心也,包括身體、道德修養與人事、天時。本論文成因乃肇因在享西方文明之利時,亦深受許多文明病之害,如各種生活緊張引起之精神疾病、免疫失調引起之癌症、營養過剩引起之糖尿病、中風,唯利是圖、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漠視病人權利引起之醫療糾紛及醫病關係之疏離等,因此期以居中國文化之首之《周易》與中國最早之醫書《黃帝內經》之「醫易會通」處著手。「天人合一」之《周易》,不只包括道德哲學、為人處世之道,尚包括自然生命中身心的調適,《黃帝內經》便是根據《周易》自然生命調適身心的中國最早醫學書籍,內容包含了《素問》與《靈樞》二部分,在陰陽五行等符號系統上,建構了中國人體生命科學,奠定醫易互通的可能。由整個易學史發展來看,《周易》經文成書之後,大致循著「象數」與「義理」這二條脈絡來豐富卦爻的,自然生命調適的養生之道,即以此二條脈絡發展,後因先後天八卦、河洛理數、陰陽五行之說又發展了「術」的學問。象數學以理、氣、象、數為主要內容,通過事物的象與數,推究其生成、存在、以及變化原理。按象數學的說法,理與氣需透過象數,藉由可知可感的形象與度量,把握抽象之理。易學中本有象數之說,而中國醫學理論亦得象數學的滋潤,豐厚其理論體系。在人體科學中,對於人之各種信息的預測,無論是用四柱預測法,抑是八卦預測等方法,皆是以陰陽變化為原理,五行生剋制化為法則。「術」指的是方法、技術;「數」指的是宇宙及人事的生滅發展規則,也可以說是氣數或命運。因此,術數即是以各種方法或技術推測個人或國家的氣數或命運。「五運六氣」可說是《黃帝內經‧素問》的主要理論之一。此是一種氣象醫學﹙meteorology of medicine﹚之理論,認為氣象的變化與人體的健康和疾病有著密切關係,從而藉著對氣象的分析和預測,研判病理,進而加以治療或預防。「五運六氣」說是建基於天文,曆法、氣象及陰陽五行的醫學理論,並且是以陰陽五行思想作為整個理論的基礎。《素問‧上古天真論第一》篇:「昔在黃帝,生而神靈,弱而能言,幼兒徇齊,長而敦敦,成而登天。乃問於天師曰:余聞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今時之人,年半百而動作皆衰者,時世異耶?人將失之耶?歧伯對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今時之人不然也,以酒為漿,以妄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滿,不時御神,務快其心,逆於生樂,起居無節,故半百而衰也。
    夫上古聖人之教下也,皆謂之: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是以志閒而少欲,心安而不懼,形勞而不倦,氣從以順,各從所欲,皆得所願。故美其食,任其服,樂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是以嗜欲不能勞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賢、不肖,不懼於物,故合於道。所以能年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
    《素問.氣交變大論》:「夫道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長久。」 天時地位與人事德業並重,參贊天地化育,順性命之理,遂欲達情,活在當下,而達生生不息的天命。
    《繫辭傳上》云:「聖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辭,以動者尚其變,以制器
    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本文透過﹙一﹚為:易理養生—天人合一,陰陽調和,中庸之道,生生不息,乘時以變,「神」之妙用;﹙二﹚為:為象之六十四卦來論學校師生身心的養生之道。《周易》由太極而兩儀、四象、八卦,重疊為六十四卦,分為三百八十四爻,代表著萬物時空中演進的秩序和系統,卦爻辭和《十翼》即依據此種秩序與系統而有所闡釋,啟示人們如何順應時空,掌握時空,窮理盡性以致於命;﹙三﹚:為數術之趨吉避凶養生,包括經絡、穴道之養生、飲食養生、運動養生、及情緒養生及附錄之命理養生、風水養生等。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易理為形而上,數術則為形而下之應用。形體之養生是形而下之器,其養生哲學則來自形而上的宇宙論、本體論之生命哲學。「易理」及「象」是形而上之養生,「數術」則為形而下,透過經絡、食物、運動、情緒及附錄中命理風水之養生,夫小道末技,致遠恐泥,君子不為,然必有可觀者。
    透過此三部分之理象數術來達至養生目的。
    結論指出唯有中西會通,方能共享文明之利,避文明之害,因此提出諍言,不應一味崇洋,亦應珍惜固有資產。全文除了養生理論、源由發展外,尚包括理象數術之內容及附圖及附錄之部份數術實務操作及圖表,因此也可視為理象數術養生之綜合初步整理及工具書,尤其數術養生方面,並期待進階研究,以有益世人。
    論文第一章為緒論:第一節為研究動機,第二節為研究範圍、目的與限制,第三節為研究方法,第四節為研究脈絡、架構及使用版本,第五節為結語。
    第二章為養生健康與中西醫學概論:第一節為《周易》概說,第二節為《黃帝內經》概說,第三節為中國歷代養生理論,第四節為中西醫學利弊,第五節為小結。
    第三章為易理養生:第一節為醫易會通,分為六部份,一為天人合一,二為陰陽調和,三為中庸之道,四為生生不息,五為乘時以變,六為「神」之妙用,第二節為小結。
    第四章為象—《周易》六十四卦養生健康之理論與應用:第一節為釋八卦,第二節為《易經》之六十四卦,第三節為六十四卦「象」之養生,第四節為小節。
    第五章為數、術養生之理論與應用:第一節為經絡、穴道之養生,第二節為運動養生,第三節為飲食養生,第四節為情緒養生,第五節為小結,附錄壹為前導,附錄貳為命理養生,附錄參為風水養生,附錄肆為其他。
    第六章為結論。

    由《周易》與《黃帝內經》探討理象數術之養生及其應用 目次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研究動機………………………………………………1 一、發皇中華文化,以濟西方文明之弊……………………………1 二、醫易會通…………………………………………………………1 三、理象數術之養生研究……………………………………………3 第二節 研究範圍、目的與限制及展望………………………4 第三節 研究方法………………………………………………5 一、文獻研究法………………………………………………………5 二、哲學研究法………………………………………………………5 三、行動研究法………………………………………………………5 第四節 研究架構、脈絡及本論文採用版本……………………5 第五結 結語………………………………………………8 第二章 養生健康與中西醫學概論……………………9 第一節 《周易》概說…………………………………………9 一、《周易》之定義與演變……………………………………………9. 二、作者與著作年代…………………………………………………12 三、內容簡介…………………………………………………………14 四、派別與流變………………………………………………………15 ﹙一﹚象數派 ﹙二﹚義理派 第二節《黃帝內經》概說………………………………………16 一、書名意義…………………………………………………………17 二、《黃帝內經》沿革、作者與成書年代…………………………18 三、內容………………………………………………………………20 第三節 中國歷代養生概論…………………………………… 23 一、「養生」的定義…………………………………………………23 二、中國古代養生思想淵源……………………………………………24 三、中國歷代養生概論…………………………………………………25 ﹙一﹚儒家的養生觀…………………………………………………25 ﹙二﹚道家的養生觀…………………………………………………28 ﹙三﹚道教的養生觀…………………………………………………31 ﹙四﹚佛教的養生觀…………………………………………………36 ﹙五﹚其他……………………………………………………………38 第四節 中西方醫學利弊分析…………………………………40 一、中西方醫學之利…………………………………………………40 二、中西方醫學之弊與中西醫學互補之弊…………………………49 三、中西醫之教育與醫療政策、環境之現況與展望………………50 第五節 小結……………………………………………………54 第三章 易理養生………………………………………55 第一節 醫易會通一………………………………………………55 一、天人合一………………………………………………56 二、陰陽調和………………………………………………56 三、中庸之道………………………………………………60 四、生生不息………………………………………………61 五、乘時以變………………………………………………62 六、「神」之妙用……………………………………………63 第二節 小結 ……………………………………………………64 第四章象—《周易》六十四卦養生健康之理論與應用………………67 第一節 釋八卦…………………………………………………67 一、八卦的定名…………………………………………………………68 二、八卦屬性……………………………………………………………70 三、八卦的生命現象……………………………………………………70 第二節 《易經》之六十四卦……………………………………73 一、六十四卦排序………………………………………………………69 二、六十四卦的本質……………………………………………………70 第三節 六十四卦「象」之養生……………………………………75 一、《周易‧上經》……………………………………………………76 ﹙一﹚乾、坤、屯、蒙、需、訟、師、比、小畜、…………………76 ﹙二﹚泰、否、同人、大有、謙、豫、隨、蠱、臨、………………97 ﹙三﹚噬嗑、賁、剝、復、妄、大畜、頤、大過、坎、………118 二、《周易‧下經》…………………………………………………138 ﹙一﹚咸、恒、遯、大壯、晉、明夷、家人、睽、蹇、…………138 ﹙二﹚損、益、夬、姤、萃、升、困、井、革、…………………158 ﹙三﹚震、艮、漸、歸妹、豐、旅、巽、兌、渙、節、中孚、小過、既濟、未濟……………………………………………………………179 第四節 小結……………………………………………………208 第五章 數術養生之理論與應用……… 209 第一節 經絡、穴道之養生………………………………………210 一、經絡………………………………………………………………211 ﹙一﹚十二經脈………………………………………………………211 ﹙二﹚奇經八脈………………………………………………………218 二、特定穴……………………………………………………………219 第二節 飲食養生 ……………………………………………220 一、飲食的原則………………………………………………………221 二、個人體質之飲食養生……………………………………………223 三、五臟飲食與藥物之養生…………………………………………229 四、十二經脈飲食養生………………………………………………234 五、四季飲食之養生…………………………………………………243 第三節 運動養生………………………………………………247 一、氣功………………………………………………………………247 ﹙一﹚精氣神與天人合一之理論……………………………………247 ﹙二﹚內氣之養生與治療……………………………………………250 ﹙三﹚氣功與陰陽五行學說…………………………………………252﹙四﹚「內氣」的作用機制與治療作用……………………………254 二、太極拳……………………………………………………………256 第四節 情緒養生…………………………………260 一、情緒與五臟及氣、血之關係……………………………………260 二、情緒養生之方法…………………………………………………261 第五節 小結…………………………………………………262 附錄:壹、前導……………………………………………………262 一、數術與方技………………………………………………………263 一、河洛理數…………………………………………………………264 ﹙一﹚河圖 、洛書………………………………………………264 ﹙二﹚六十甲子、六十甲子納音表及其他…………………………269 ﹙三﹚《內經‧素問》之「五運六氣」……………………………272 ﹙四﹚年上起月法……………………………………………………281 ﹙五﹚日上起時法……………………………………………………282 ﹙六﹚十天干生旺死絕表……………………………………………282 ﹙七﹚神殺……………………………………………………………283 附錄:貳、命理養生……………………………………………285 一、子平養生…………………………………………………………285 ﹙一﹚四柱八字之應用………………………………………………286 ﹙二﹚ 四柱八字之養生﹙趨吉避凶﹚…………………………… 287 二、河洛紫微斗數養生 ……………………………………………288 ﹙一﹚落宮如何?…………………………………………………… 290 ﹙二﹚排盤順序………………………………………………………290 ﹙三﹚命宮坐的星曜組合與星宮相應的詮釋………………………291﹙四﹚論命關鍵之三方四正…………………………………………298 ﹙五﹚星曜組合的變化及宮神運用…………………………………298 ﹙六﹚十二宮位推斷…………………………………………………298 ﹙七﹚個性與職業選擇的觀察角度………………………………301 ﹙八﹚從紫微斗數看疾病……………………………………………302﹙九﹚從紫微斗數看婚姻與桃花運…………………………………305附件一:十二宮神性情及職業論……………………………………305 附錄:參、風水養生……………………………………………309 、游年八宅法與天醫方及灶口、大門……………………………311 二、紫白飛星…………………………………………………………317 ﹙一﹚五行生剋原理及應用…………………………………………317 ﹙二﹚奇門遁甲原理與應用…………………………………………319 ﹙三﹚三元氣運………………………………………………………319 ﹙四﹚年月日紫白飛星與內外事吉凶………………………………320 ﹙五﹚外六事與風水厭勝制化法……………………………………321 ﹙六﹚空間方位的區分………………………………………………322﹙七﹚紫白飛星法在堪輿實務上的操作步驟………………………324 三、三元玄空…………………………………………………………324 四、三元龍門八局……………………………………………………325 五、九星派尋龍點地納穴法…………………………………………337 六、九星水法…………………………………………………………338 七、楊公撥砂生剋法訣應用…………………………………………339八、風水養生之綜合歸納……………………………………………340 附錄:陸、其他 一、姓名學 ……………………………………………………………341二、卜筮………………………………………………………………343 三、擇日及奇門遁甲…………………………………………………344 第六章 結論…………………………………………347 附表目錄………………………………………355 ﹙按章節順序之標號依次排列﹚ 附表4-2 通行本六十四卦次序表…………………………………355 附表5-6-1 六十甲子納音表…………………………………………356 附表5-6-2 五行及其從屬……………………………………………356 附表5-6-3 地支,三陰三陽及六氣之關係………………………357 附表5-6-4 六步的時節及其概況…………………………………357 附表5-6-5 五音太少相生…………………………………………358 附表5-6-6 歲次天符表……………………………………………358 附表5-6-7 同天符歲次表…………………………………………359 附表5-6-8 歲會年份表…………………………………………359 附表5-6-9 同歲會之年份資料來源………………………………360 附表5-6-10 年上起月………………………………………………361 附表5-7-1 日光節約時間一覽表…………………………………361 附表5-7-2 安時系星………………………………………………362 附表5-7-3 安月系星………………………………………………363 附表5-7-4 安年干系………………………………………………364 附表5-8-1 男女命宮便覽…………………………………………365 附表5-8-2 東西四宅遊年訣吉凶方位表…………………………366 附表5-8-3 紫白九星意涵表………………………………………367 附表5-8-4 紫白飛星方位納氣速查表……………………………368 附表5-8-5 三元九運及干支紀年統屬表…………………………369 附表5-8-6 三元九運近期分元分運明細…………………………370 附表5-8-7 三元九運各局吉凶……………………………………371 附表5-8-8 二十四山三元龍之陰陽及角度………………………372 附表5-8-9 年紫白入中表…………………………………………373 附表5-8-10 月紫白入中表 …………………………………………373 附表5-8-11 內六事方位歸納表…………………………………374 附表5-8-12 三元九運﹙天運﹚衰旺一覽表………………………375 附表5-8-13 二十四山卦度分金—下卦、替卦整理速查表………376 附圖目錄﹙附錄壹為5-6,附錄貳為5-7,附錄參為5-8﹚ 圖4-1 先天八卦 …………………………………………………………… 378 圖4-2 後天八卦………………………………………………………………378 圖4-3 後天八卦時令圖………………………………………………………379 圖4-4 六卦應六氣圖…………………………………………………………379 圖4-5 人身督、任脈、手足經脈應洛書先天八卦圖………………………380 圖4-6 六十四卦表圖………………………………………………………381 圖5-1-1 足少陽膽經…………………………………………………………382 圖5-1-2 足厥陰肝經…………………………………………………………383 圖5-1-3 手太陰肺經…………………………………………………………384 圖5-1-4 手陽明大腸經………………………………………………………385 圖5-1-5 足陽明胃經…………………………………………………………386 圖5-1-6 足太陰脾經…………………………………………………………387 圖5-1-7 手少陰心經之圖……………………………………………………388 圖圖5-1-8 手太陽小腸經之圖…………………………………………………389 圖5-1-9 足太陽膀胱經之圖…………………………………………………390 圖5-1-10 足少陰腎經之圖……………………………………………………391 圖5-1-11 手厥陰心包經………………………………………………………392 圖5-1-12 手少陽三焦經………………………………………………………393 圖5-6-1 司天,在泉及左右圖……………………………………………………394 圖5-6-2 庚午年司天在泉及左右間氣…………………………………………395 圖5-6-3 辛未年司天在泉及左右間氣圖………………………………………396 圖 5-7-1 紫白飛星圖……………………………………………………………397 圖5-7-2 紫白飛泊………………………………………………………………397圖5-7-3 紫白奇門圖……………………………………………………………398 圖5-8-4 陽宅論四神相應………………………………………………………398 圖5-8-5 三元三合實戰羅盤……………………………………………………399 圖5-8-6 羅盤構造………………………………………………………………400 圖5-8-7 二十四山方向位置圖…………………………………………………401 圖5-8-8 九星順逆飛圖…………………………………………………………402圖5-8-9 八運宅乙山辛向圖 ……………………………………………………403 圖5-8-10 雙星在向圖……………………………………………………………403 圖5-8-11 雙星在坐………………………………………………………………404 圖5-8-12 上山下水………………………………………………………………404圖5-8-13 收山出煞………………………………………………………………405 圖5-8-14 北斗七星真打劫………………………………………………………406 圖5-8-15 北斗七星假打劫………………………………………………………407 圖5-8-16 三元玄空之城門………………………………………………………407 圖5-8-17 三元玄空之城門訣……………………………………………………408 圖5-8-18 令星入囚………………………………………………………………409圖5-8-19 伏吟……………………………………………………………………409 圖5-8-20 父母三般卦……………………………………………………………410 圖5-8-21 連珠三般卦…………………………………………………………410 圖5-8-22 合十……………………………………………………………………411 圖5-8-23 零正神……………………………………………………………411 圖5-8-24 各元運之正神,零神,催財位,催官位,吉照水……412 圖5-8-25 龍門八局………………………………………………………………413 圖5-8-26 輔星水法方位速見表及尋龍點地納穴法訣定坐山表速見表………414 圖5-8-27 亥山巳向及乾山巽向消砂圖…………………………………………414 圖5-8-28 八運子午下卦圖………………………………………………………415 圖5-8-29 八運丑山未向下卦圖…………………………………………………416 圖 5-8-30 八運巳山亥向下卦圖………………………………………………416 參考書目……………………………………………………417

    參考書目

    一、《周易》及《黃帝內經》版本﹙包括今人註譯等,依朝代先後列序,今人註譯等則依出版先後列序﹚

    ﹙一﹚《周易》

    1、魏晉.王弼 韓康伯注 孔穎達等正義 阮元審定 周易正義
    臺北 藝文印書館 1993年
    2、宋.朱熹著 周易本義 臺北 大安出版社 1999年
    3、黃師慶萱   周易讀本 臺北 三民書局  1970年
    4、徐芹庭 虞氏易述解 臺北 五洲出版社 1974 年
    5、孫振聲 白話易經 臺北 星光出版社 1981年
    6、徐志銳   周易大傳新著上、下冊 臺北 里仁書局  1995年
    7、高亨 周易大傳今注 濟南 齊魯書社 1998年
    8、李學勤主編 周易正義 上下經 臺北 臺灣古籍出版有限公司 2001年
    9、黃忠天  周易程傳注評 高雄 復文圖書出版社  2004年

    ﹙二﹚《黃帝內經》

    1、隋‧楊上善 黃帝內經太素 民‧王雲五編校
    上海  商務印書館 1938-1940年
    2、唐.王冰注 宋.林億、高寶衡等校正 重廣補注《黃帝內經素問》四庫善本叢書子部 臺北 藝文印書館影印
    3、宋‧史崧校正並音釋 《靈樞經》王雲五四部重刊初編子部 上海 商務印書館 1936年
    4、明‧張介賓 類經 北京 人民衛生出版社 上、下冊

    5、明‧吳昆注 《內經素問吳注》
    濟南 山東科技出版社 1984年

    6、陳太羲  莊宏達  《黃帝內經素問新解》﹙上冊﹚﹙下冊﹚  臺北 國立中國醫藥研究所出版1995年
    7、吳鴻洲、傅維康注 黃帝內經》
    成都 巴蜀書社1996年

    二、經、史、子、集 (依朝代列序,今人則以出版先後分別列序)

    ﹙一﹚經部

    1、漢‧孔安國傳 唐孔穎達等正義 尚書正義
    臺北 藝文印書館 1993年
    2、漢‧鄭玄注 唐‧賈公彥疏 周禮注疏
    臺北 藝文印書館1993年
    3、漢‧許慎 說文解字注
    臺北 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75年
    4、宋‧朱熹 四書集註
    臺北 世界書局 1969年
    ﹙二﹚史部

    1、漢‧司馬遷 史記
    臺北 開放書城 1976年
    2、楊家駱編纂 漢‧班固 漢書‧藝文志‧六藝略
    臺北 鼎文書局1981年
    ﹙三﹚子部

    1、周.荀況 荀子 線裝書
    2、秦.呂不韋著 後漢.高誘註 呂氏春秋
    臺北 藝文出版社 1959年
    3、隋‧蕭吉 五行大義
    臺北 新文豐出版公司 1987年
    4、晉.葛洪著 抱朴子
    臺北 世界書局 1955年
    5、晉.王弼註 老子註
    臺北 藝文出版社 1975年
    6、晉‧郭璞 青囊海角經
    臺北 大方出版社 1978年
    7、晉.郭象註 莊子
    臺北 藝文出版社 1983年
    8、元‧忽思慧 飲膳正要
    上海 商務印書館 1934年
    9、宋.程穎.程頤 二程集
    北京 中華書局 2004年
    10、清.劉文典集解 漢.劉安撰 淮南鴻烈集解
    臺北 商務印書館 1968年
    11、清‧郭慶藩輯 莊子集釋
    臺北 河洛圖書出版社 1974年
    12、清‧江 永 河洛精蘊
    臺北 武陵出版公司 1995
    13、清‧張楠 標準命理正宗
    臺北 武陵出版社 2001年
    14、王德薰 山水發微
    臺北 文武有限公司 1976
    15、李蜀渝編校 清‧沈竹礽原作 增廣沈氏玄空學
    臺北 集文書局 1976年
    16、王忠林註譯 新譯荀子讀本
    臺北 三民書局 1977年
    17、丘風俠注譯 晉‧葛洪著 抱朴子
    北京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96年
    18、徐樂吾訂正增註 任鐵樵註 劉伯溫原著 滴天髓徵義
    臺北 文源書局 1996年
    19、張雙棣 張萬彬等註譯 呂氏春秋譯注
    臺北 建宏出版社 1996年
    20、徐樂吾評註 子平真詮評註
    臺北 武陵出版社 1999 年
    21、陳天助 葬經青烏經白話註解
    臺北 育林出版社 1999年
    22、林安梧譯著 老子.道德經
    宜蘭 讀冊文化事業有限司 2002年

    三、專著﹙依出版年代先後﹚

    ﹙一﹚易學類

    1、高懷民 兩漢易學史         
    m 臺北 東吳大學 中國學術著作獎助委員會1970年
    2、高懷民   先秦易學史
    臺北 東吳大學 中國學術著作獎助委員 1975年
    3、嚴靈  馬王堆帛書易經斠理 
      臺北  文史哲出版社 1984年
    6、韓以亮 周易與命理
    桃園 開發出版社 1988年
    7、戴璉璋  易傳之形成及其思想
    臺北 文津出版社 1989年
    8、韓永賢 周易探源
    北京 中國華僑出版社 1990年
    9、朱伯崑 易學哲學史
    臺北  藍燈文化出版公司 1991年
    10、游 喚 縱情命運的智慧
    臺北 漢藝色研出版 1993年
    11、林忠軍  象數易學發展史﹙第一卷﹚  
    濟南  齊魯出版社 1994年
    12、陳鼓應 易傳與道家思想
    臺北 臺灣商務印書館 1994年
    13、邵偉華 周易與預測學  
    臺北 立德出版社 1994 年
    14、賴師貴三 焦循雕菰樓易學研究
    臺北 里仁書局 1994年
    15、劉瀚平  宋象數易學研究 
    臺北 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1994年
    16、劉瀚平 生活易經  
    臺北 希代出版社1995年
    17、孔維勤  活用易經的人生  
    臺北  探索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1995年 
    18、黃師慶萱 周易縱橫談    
    臺北 東大圖書公司  1995年
    19、廖名春  帛書《易傳》初探  
    臺北  文史哲出版社  1996年
    20、曾春海   易經哲學的宇宙與人生 
    臺北 文津出版社 1997年
    21、張善文  象數與易理 
    臺北  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1997年
    22、鄭方耕 趙建功 周易與現代文化
    北京 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1998年
    23、鄭熹寰 易經卜筮學
    臺南 瑞成書局 1999年
    24、趙建偉  出土簡帛《周易》疏證  
    臺北  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 2000年
    25、賴師貴三 焦循手批十三經註疏研究
    臺北  里仁書局 2000年
    26、曾春海 易經的哲學原理  
    臺北 文津出版社  2003年
    27、賴師貴三 臺灣易學史
    臺北 里仁書局 2004年

    ﹙二﹚醫學類﹙依出版年代先後﹚

    1、蔡一藩著 康平譯 經穴按摩健身法
    臺北 巨人出版社 1974年
    2、周治華 針灸與科學
    臺北 皇極出版社 1977年
    2、葉頌壽 葉頌熙醫生合譯 西方醫學史
    臺北 當代醫學雜誌社 1978年 
    3、嚴星喬重校 增註本草重新
    臺南 西北出版社 1978年
    4、陳邦賢 中國醫學史
    臺北 臺灣商務印書館 1977年五版
    5、陳勝崑 中國傳統醫學史
    臺北 時報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79年
    6、唐湘清編撰 難經今釋
    臺北 政中書局1984年
    7、戴新民發行 中醫學基礎
    臺北 啟業出版社 1984年三版 薛銘文編 8、臨床常見胃腸病—中西醫學治療保健法
    臺北 虹光出版社 1985年
    9、現代健康系列編選小組 食療一百
    臺北 自立文化晚報出版社 1990年
    10、趙 錡  二二八重演   
    臺北  自費出版  1991年
    11、廖育群 岐黃醫道
    遼寧 遼寧教育出版社 1991年
    12、黃維三編著 難經發揮
    臺北 政中書局 1994年
    13、魏子孝‧聶莉芳 中醫中藥史
    臺北 文津出版社 1994年
    14、姚偉鈞  中華養生術  
    臺北  文津出版社 1995年
    15、白 清 辯證論治
    臺北 書泉出版社 1996年
    16、白 清 醫藥人生
    臺北 書泉出版社 1996年
    17、余碧珍編審 自然養生手冊
    臺北 絲路出版社 1996年五月二刷
    18、張永賢 經穴按摩保健康
    臺北 元氣齋出版社 1997年
    19、鄭金生   中國古代養生  
    臺北  台灣商務印書館 1998年
    20、薛公忱主編   醫中儒道佛  
    北京 北京中醫古籍出版社 1999年
    21、麗健民  中國醫學起源新論   
    北京  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 1999年
    22、張德湖 黃帝內經養生全書
    臺北 薪傳出版社 2001年
    23、中華民國中醫師公會聯合會 四季與時辰 中醫養生保健手冊
    臺北 中華民國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 2001年
    24、江潤祥主編 現代中醫藥之教育、研究與發展
    香港 中文大學 2002年
    25、李政育   十二經脈飲食法 
    臺北  元氣齋出版社 2002年
    26、杜祖貽 關志雄等主編 中醫學文獻精華
    臺北 商務印書館 2004年

    ﹙三﹚ 醫易會通類﹙依出版先後﹚

    1、何少初古代名醫解周易 
    北京 河北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 1991年 
    2、楊國安   八卦與健康 
    黑龍江 黑龍江科學技術出版社 1995年
    3、鄒學熹   醫易匯通  
    成都 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 1996年
    4、楊力 周易與中醫學
    北京 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 1997年6月
    5、朱伯崑主編 國際易學研究
    北京 華夏出版社 1997年8月
    6、宋榮章   易學入門—醫學篇 
    臺北 臺灣實業漢湘文化公司2001年
    7、劉長林 滕守堯合著  易學與養生  
    臺北  大展出版社 2001年
    8、張廷榮   易學與中醫研究  
    臺北 頂淵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2002年

    ﹙四﹚ 數術類﹙按綜合、紫微斗數、四柱、堪輿、姓名、奇門遁甲、擇日、卜筮 及出版先後排序﹚

    1、羅桂成   唐宋陰陽五行論集 
    臺北   文源出版社  1992年
    2、鄺芷人   陰陽五行及其體系  
    臺北  文津出版社  1998年
    3、魏啟鵬  簡帛《五行》箋釋  
    臺北  萬卷圖書有限公司 2000年
    4、黃文和 命理哲學寶鑑
    臺北 世一書局 1986年
    5、黃春霖 湯鎮源 實證八字命理學
    臺北 武陵出版社 1996 年
    6、吳俊民 命理新論 上中下三冊
    臺北 自印 1997年16版
    7、藍傳勝 八字實務研究
    臺北 武陵出版社 1997年
    8、楚南余春堂原編 宜蘭李鐵筆評註 窮通寶鑑評註
    臺北 益群書店 1998年
    9、謝武藤 八字流年綜合批斷
    臺北 武陵出版社 1998年
    10、潘子漁 紫微斗數實例分析
    臺北 宇宙人生顧問公司 1984年
    11、慧心齋主 紫微斗數新詮
    臺北 時報文化公司 1984年
    12、潘子漁 紫微斗數心得
    臺北 大林出版社 1993年
    13、吳豐隆 紫微新探
    臺北 林鬱文化公司 1998年
    14、法雲居士 如何算出你的偏財運
    臺北 金星出版社 1996年
    15、法雲居士 如何掌握旺運過一生
    臺北 金星出版社 1997年
    16、法雲居士 你一輩子有多少財
    臺北 金星出版社 1997年
    17、法雲居士 如何掌握你的桃花運
      臺北 金星出版社 1997年
    18、法雲居士 紫微幫你找工作
    臺北 金星出版社 1998年
    19、法雲居士 紫微成功交友術
    臺北 金星出版社 1999年
    20、法雲居士 紫微改運術
    臺北 金星出版社 1999年
    21、法雲居士 你的財要怎麼賺
    臺北 金星出版社 2000年  
    22、古婺葉九升 地理山法全書
    臺中 瑞成書局 1987年
    23、孔昭蘇 陽宅秘旨‧選擇秘要 天元烏兔經直解
    臺北 集文書局 1994年
    24、王玉德 中華堪輿術
    臺北 文津出版社 1995年
    25、余師勝唐 堪輿探實
    臺北 武陵出版社 1997年
    26、洑溪 圓銘居士 陽宅風水指南
    高雄 復文圖書出版公司 1997年
    27、孔昭蘇 孔子玄空寶鑑
    臺北 集文書局 1998年二版
    28、余師勝唐 堪輿實務探微
    臺北 武陵出版社 1998年
    29、徐芹庭 風水詳談 上、下冊
    臺北 學英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1998年
    30、一丁‧雨露‧洪涌
    臺北 藝術家出版社 1999年
    31、亢亮 亢羽 風水與城市
    天津 百花文藝出版社 1999年
    32、亢亮 亢羽 風水與建築
    天津 百花文藝出版社 1999年
    33、白鶴鳴 旺宅化煞22法
    香港 聚寶館文化有限公司2000年十一版
    34、盧清和 最新姓名學
    臺北 武陵出版社 1992年
    35、吳豐隆  十二生肖姓名學
    臺北 林鬱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1998年五版
    36、夏維剛 增定姓名學大公開
    臺北 三友圖書公司 2000年十一版
    37、悟無齋主 三個銅板讓你神機妙算
    臺北 知館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9年
    38、李鐵筆 擇日學精華
    臺北 益群書店 1998年
    39、余師勝唐 奇門遁甲開運實務
    臺北 武陵出版有限公司 1995年

    ﹙五﹚運動類﹙依出版先後﹚

    1、范丹成原著 挹翠樓主主編 氣功四季鍛鍊法
    臺北 五洲出版社 1984年
    2、張榮明 中國古代氣功與先秦哲學
    臺北 桂冠出版社 1994年
    3、康戈武 中國武術大全
    臺北 五洲出版社 1991年
    4、劉雲樵 養還原
    臺北 武壇國術推廣中心 1991年
    5、沈福道 張德福 氣功健身指南
    臺南 西北出版社 1994年
    6、譚雲 國術名詞探索
    臺北 逸文出版有限公司1997年
    7、張孔昭 拳經拳法備要
    臺北 逸文出版有限公司2000年
    8、曾家麒 八極鬆身導引
    桃園 武壇大溪研究室 2003年

    ﹙六﹚其他

    1、段家鋒 孫正豐 張世主編論文寫作研究
    臺北 三民書局 1983年
    2、劉貴傑 僧肇思想研究
    臺北 文史出版社 1986年
    3、唐君毅 中國哲學原論原教篇 宋明儒學思想之發展
    臺北 臺灣學生書局 1984年
    4、唐君毅 人文精神之重建
    臺北 臺灣學生書局 1988年
    5、杜維明 儒家自我意識的反思
    臺北 聯經出版社 1990年
    6、陳麗桂 戰國時期的黃老思想
    臺北 聯經出版社 1991年
    7、劉述先等 年當代新儒學論文集 外王篇
    臺北 文津出版社 1996年
    8、陳麗桂 秦漢時期的黃老思想
    臺北 文經出版社 1997年
    9、韋政通 中國思想史上、下冊
    臺北 水牛出版社 1998年
    10、元 標準萬年曆
    臺南 大孚書局 1998年
    11、蕭登福 讖緯與道教
    臺北 文經出版社 2000年
    12、龔鵬程 儒學反思錄
    臺北 臺灣學生書局 2001年
    13、賴師貴三等編集 春風煦學集
    臺北 里仁書局 2001年
    14、林安梧 人文學方法論—詮釋的存有探源
    臺北 讀冊文化事業公司 2004年

    四、學位論文﹙依出版年代先後﹚

    ﹙一﹚ 易學類

    1、龔鵬程 孔穎達《周易正義》研究
    臺北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 1979年碩士論文 黃錦鋐教授指導
    2、陳正榮  張載易學研究  
    臺北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 1979年碩士論文 朱守亮教授指導
    3、江弘毅  朱子易學研究  
    臺北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 1985年碩士論文 胡自逢教授指導
    4、南基守  易經卦象初探  
    臺北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 1986年碩士論文 黃師慶萱教授指導
    5、江超平  伊川易學研究  
    臺北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 1986年碩士論文 戴璉璋教授指導
    6、楊陽光  易經憂患意識研究 
    臺北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 1986年碩士論文 黃師慶萱教授指導
    7、江婉玲  易緯釋易考 
    臺北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 1991年碩士論文 黃師慶萱教授指導  
    8、賴師貴三  項安世《周易玩辭》研究 
    臺北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 1990年碩士論文 黃師慶萱教授指導 
    9、王汝華  熊十力易學思想之研究  
    臺北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 1991年碩士論文 黃師慶萱教授指導
    10、周芳敏 王弼及程頤易學思想之比較研究
    臺北 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1993年碩士論文 林麗真教授指導   
    11、戴妙全《周易美學觀探微》 
    臺北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 1999年碩士論文黃師慶萱教授指導  
    12、周甘逢 周易教育思想研究
    臺北 高雄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系研究所1995年博士論文 胡自逢 陳迺臣教授指導
    13、劉馨潔 《易傳》陰陽思想研究
    臺北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 2000年碩士論文 賴師貴三教授指導
    14、廖伯娥  馬王堆帛書〈易之義〉校釋與思想研究  
    臺北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 2000年碩士論文 黃慶萱教授指導  
    15、唐玉珍  《左傳》、《國語》引《易》考釋  
    臺北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 2000年碩士論文 賴師貴三教授指導
    16、范麗梅 郭店儒家佚籍研究—以心性問題為開展之主軸
    臺北 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2002年碩士論文 黃沛榮教授指導
    17、陳明彪  王龍溪心學易研究  
    臺北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 2002年碩士論文 王財貴教授指導
    陳弈瑄 郭店楚簡〈五行〉研究
    彰化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2002年碩士論文 黃忠教授指導 
    18、顏婉玲 周易心理思想研究
    臺北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 2002年碩士論文 賴師貴三教授指導
    19、劉昌佳 《彖傳》與儒道思想之比較研究
    臺北 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2003年碩士論文 林文彬教授指導
    20、陳玉琪 卲雍「先天圖」研究
    臺中 私立東海大學中文研究所 2003年碩士論文 江弘毅教授指導
    21、陳淑娟 論《程氏易傳》對《十翼》天人思想的繼承與發展
    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2004年碩士論文 傅佩榮教授指導
    22、劉佳雯 焦循之「權」論研究
    彰化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2004年碩士論文 張麗珠教授指導

    ﹙二﹚ 醫學類

    1、黃惠棻 內經運氣醫學現代觀的研究
    臺中 私立中國醫藥學院 中國醫學 究所1990年碩士論文 陳太羲 何東燦教授指導
    2、蔡璧名 在《身體與自然—以《黃帝內經素問》為中心論古代思想傳統中的身體觀
    臺北 國立台灣大學臺灣大學 中國文學研究所 1995年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林麗真教授指導
    3、裘正 黃帝內經五運六氣的探討
    臺北 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研究所1996年碩士論文 曾春海教授指導
    4、黃柏源 智顗醫學思想之研究—以《摩訶止觀》觀病患境為中心
    臺北 私立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 1997年碩士論文  陳欽銘教授教授 指導
    5、施又文 神農本草經研究
    臺北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1998年博士論文 潘重規教授指導
    6、關巧婷 臺灣西學中醫師養成制度之研究
    臺中 私立中國醫藥學院醫務管理研究所1999年碩士論文 蘇奕彰博士 廖榮利教授指導
    7、黃國財 《黃帝內經》五運六氣學研究  
    臺北  私立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 2000年碩士論文  熊琬教授 指導
    8、陳德興 《黃帝內經》氣論思想之研究—兼論精、氣、神概念的關係 
    臺北  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 2000年碩士論文 陳福濱教授指導
    9、陳韻雯 《黃帝內經》系統思維與辨證醫道
    臺中 東海大學哲學研究所2000年碩士論文  
    陳榮波教授指導
    10、王玉娟 嵇康及其〈養生論〉研究
    臺北 私立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2001年碩士論文 熊琬教授指導
    11、楊旋 嵇康之養生觀與樂論思想研究
    臺中 私立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2002年碩士論文 高柏園教授指導
    12、董家榮 《黃帝內經》養生思想研究
    臺北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2003年碩士論文  陳麗桂教授指導

    ﹙三﹚ 數術類

    1、鄭全雄 論易經風水思想與傳統建築及景觀環境規劃關聯性之探討
    臺北 國立台灣大學農業工程學研究所1990年碩士論文 吳銘德教授指導
    2、凌坤楨 算命行為之歷程分析—以一個紫微斗數算命的觀察為例
    臺北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1993年碩士論文 陳秉華教授指導
    3、沈建康 在天道與治道之間—論宋代天文機構及其陰陽職事
    新竹 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一般史組1991年碩士論文 黃一農教授指導
    4、蔡璧名  五行系統中的色彩—試論色彩因何存在於系統化五行說中 臺北 臺北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1992年碩士論文 周何教授指導
    5、陳美蘭 「科學性理性」或「功能論」?—大眾傳播媒體的算命論述
    臺北 私立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1999年碩士論文 林靜伶教授指導
    6、王參賢 「中國傳統陽宅風水思想」初探
    嘉義 私立南華大學哲學研究所2001碩士論文 尉遲淦教授指導
    7、林瓊婉 陽宅天醫方與人體之互動關係
    嘉義 私立南華大學環境與藝術研究所所2001碩士論文 魏光莒教授指導
    8、吳延川 風水理氣派操作方法運用於建築設計之研究—以紫白飛星法為例 臺中 私立逢甲大學建築及都市計畫研究所2002年碩士論文 郭永傑教授指導
    9、張新智 子平學之理論研究
    臺北 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2002年博士論文 董金裕教授指導
    10、黃文榮 郭璞《葬書》中生與死互動理論之研究
    嘉義 私立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2003碩士論文 魏光莒教授指導
    11、胡肇台 中國風水在建築選址定向之應用
    高雄 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營建工程系2003年碩士論文 羅維教授指導
    12、謝其安 八宅法對宅運指向之研究
    臺中 私立逢甲大學建築及都市計畫研究所2003年碩士論文 黃漢泉教授指導
    13、江達智 先秦兩漢的擇居文化與風水術之形成
    臺北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2003年碩士論文 王仲孚教授指導
    14、龐靜儀  《淮南子‧墜形》的地理觀  
    臺北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2003年碩士論文 陳麗桂教授指導
    15、房慧真  陰陽刑德研究—黃學、陰陽與黃老三者之間的交會融通 
    臺北 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2003年碩士論文 陳麗桂教授指導

    ﹙四﹚其他

    1、胡順萍 六祖壇經思想之傳承與影響
    臺北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1986年碩士論文  黃錦鈜教授指導
    2、李中庸 魏晉玄風的流變及其展現
    新竹 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1990年碩士論文 何啟民教授指導
    3、袁光儀 晚明之儒家道德哲學與世俗道德範例研究—劉蕺山《人譜》與
    《了凡四訓》、《菜根譚》之比較
    臺北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1997年碩士論文 莊耀郎教授指導 
    4、楊榮豐 先秦儒家踐禮之身體觀
    臺北 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2000年碩士論文 徐元民教授指導
    5、翁麗雪 東漢經術與士風
    臺北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2003年碩士論文 黃錦鈜教授指導
    6、鄭明育 氣功身體觀對現代運動意義之研究
    臺北 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1997年碩士論文 戚國雄教授指導
    7、詹明樹 武術太極拳
    臺北 國立體育學院教練研究所2000年碩士論文 陳金壽教授指導
    8、劉文楨 太極拳運動對骨質密度影響之研究
    臺北 國立體育學院教練研究所2002年碩士論文 黃啟煌教授指導
    9、沈維華 魏晉言意思想研究臺北
    臺北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2003年碩士論文 莊耀郎教授指導

    五、期刊報紙及論文

    1、趙定理  臟腑學說與古天文  
    臺北 中華易學 1994 頁49-54
    2、陳榮波  《黃帝內經》的易學思想  
    臺中 東海大學 2001年第二次「哲學與中西文化:反省與創新」學術研討會
    3、賴師貴三 〈孔子的《易教》﹙一﹚〉﹙臺北:孔孟月刊,第四十卷第五期 ﹚,頁8-10
    4、賴師貴三 《周易》「命」觀初探
    臺北 師大國文學系國文學報第三十期 2001 06 頁1-22
    5、張文 黃筱珮 提升中醫藥專業 法規鬆綁成關鍵 2002年從禁用馬兜鈴酸看中藥安全與管理系列三 臺北 中國時報
    6、呂宗力 先秦儒家與內學秘經 儒道學術國際研討會–先秦
    臺北 師大國文學系 2002 05 25 頁67-73
    7、劉錦賢 知命、安命、立命 儒道學術國際研討會–先秦
    臺北 師大國文學系 2002 05 25 頁93-112
    8、林安梧 中日儒學與現代化的哲學省察
    臺北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國文學報第三十一期 2002 06 頁53-80
    9、李經緯 中醫藥結合與中藥國際化趨勢
    臺北 中醫藥雜誌2004年第三期 頁137-149
    10、勞思光 東亞文明與現代文化—前現代性、現代性與後現代性
    臺北 國立臺灣大學2004年11月五日東亞文明
    11、陳紬藝 再論「中醫的不科學和太科學」—從佛學的因果論與因緣論看細菌病源說與對抗方法之錯誤 臺北 自然療法雜誌第二十七卷第二期 2004 06 頁1-4。
    12、江淑卿 南華大學自然醫學研究所帶領國內醫學邁入新世紀 同上頁7
    13、袁大明 非典型肺炎與禽流感—故事的背後﹙二﹚
    臺北 自然療法雜誌第二十七卷第二期 2004 06 頁19
    14、恆台 畢彥祥 命理與醫裡漫談
    臺北 自然療法雜誌第二十七卷第二期 2004 06 頁23
    15、劉君燦 針灸效能產生機理得大膽猜測
    臺北 鵝湖雜誌社 第二十八卷第八期2004年二月 頁64。
    16、李盈達 佛教祛病六字真言
    臺北 自然保健月刊 第四十期 2004 10 頁249。
    17、唐 能 單方一味 氣死名醫
    臺北 自然保健月刊 第四十二期 2004 10 頁249。
    18 沈素因 孔子的養生論—從《論語.鄉黨篇》的飲食觀談起
    臺北 孔孟月刊 第四十二卷第二期

    六、網路資訊
    1、科學人雜誌網站 http://sa.ylib.com/news/newsshow.asp?FDocNo=16&CL=1
    2、無標題http://www.cc.nctu.edu.tw/~biotech/news/news19990403-5.html
    3、生物科技http://www.stic.gov.tw/stic/infowww/scinews/html/ce.html
    4、宋光宇 莫把中醫當假想敵 2002年佛光人文社會學院生命學研究所網站

    參考書目

    一、《周易》及《黃帝內經》版本﹙包括今人註譯等,依朝代先後列序,今人註譯等則依出版先後列序﹚

    ﹙一﹚《周易》

    1、魏晉.王弼 韓康伯注 孔穎達等正義 阮元審定 周易正義
    臺北 藝文印書館 1993年
    2、宋.朱熹著 周易本義 臺北 大安出版社 1999年
    3、黃師慶萱   周易讀本 臺北 三民書局  1970年
    4、徐芹庭 虞氏易述解 臺北 五洲出版社 1974 年
    5、孫振聲 白話易經 臺北 星光出版社 1981年
    6、徐志銳   周易大傳新著上、下冊 臺北 里仁書局  1995年
    7、高亨 周易大傳今注 濟南 齊魯書社 1998年
    8、李學勤主編 周易正義 上下經 臺北 臺灣古籍出版有限公司 2001年
    9、黃忠天  周易程傳注評 高雄 復文圖書出版社  2004年

    ﹙二﹚《黃帝內經》

    1、隋‧楊上善 黃帝內經太素 民‧王雲五編校
    上海  商務印書館 1938-1940年
    2、唐.王冰注 宋.林億、高寶衡等校正 重廣補注《黃帝內經素問》四庫善本叢書子部 臺北 藝文印書館影印
    3、宋‧史崧校正並音釋 《靈樞經》王雲五四部重刊初編子部 上海 商務印書館 1936年
    4、明‧張介賓 類經 北京 人民衛生出版社 上、下冊

    5、明‧吳昆注 《內經素問吳注》
    濟南 山東科技出版社 1984年

    6、陳太羲  莊宏達  《黃帝內經素問新解》﹙上冊﹚﹙下冊﹚ 臺北 國立中國醫藥研究所出版1995年
    7、吳鴻洲、傅維康注 黃帝內經》
    成都 巴蜀書社1996年

    二、經、史、子、集 (依朝代列序,今人則以出版先後分別列序)

    ﹙一﹚經部

    1、漢‧孔安國傳 唐孔穎達等正義 尚書正義
    臺北 藝文印書館 1993年
    2、漢‧鄭玄注 唐‧賈公彥疏 周禮注疏
    臺北 藝文印書館1993年
    3、漢‧許慎 說文解字注
    臺北 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75年
    4、宋‧朱熹 四書集註
    臺北 世界書局 1969年
    ﹙二﹚史部

    1、漢‧司馬遷 史記
    臺北 開放書城 1976年
    2、楊家駱編纂 漢‧班固 漢書‧藝文志‧六藝略
    臺北 鼎文書局1981年
    ﹙三﹚子部

    1、周.荀況 荀子 線裝書
    2、秦.呂不韋著 後漢.高誘註 呂氏春秋
    臺北 藝文出版社 1959年
    3、隋‧蕭吉 五行大義
    臺北 新文豐出版公司 1987年
    4、晉.葛洪著 抱朴子
    臺北 世界書局 1955年
    5、晉.王弼註 老子註
    臺北 藝文出版社 1975年
    6、晉‧郭璞 青囊海角經
    臺北 大方出版社 1978年
    7、晉.郭象註 莊子
    臺北 藝文出版社 1983年
    8、元‧忽思慧 飲膳正要
    上海 商務印書館 1934年
    9、宋.程穎.程頤 二程集
    北京 中華書局 2004年
    10、清.劉文典集解 漢.劉安撰 淮南鴻烈集解
    臺北 商務印書館 1968年
    11、清‧郭慶藩輯 莊子集釋
    臺北 河洛圖書出版社 1974年
    12、清‧江 永 河洛精蘊
    臺北 武陵出版公司 1995
    13、清‧張楠 標準命理正宗
    臺北 武陵出版社 2001年
    14、王德薰 山水發微
    臺北 文武有限公司 1976
    15、李蜀渝編校 清‧沈竹礽原作 增廣沈氏玄空學
    臺北 集文書局 1976年
    16、王忠林註譯 新譯荀子讀本
    臺北 三民書局 1977年
    17、丘風俠注譯 晉‧葛洪著 抱朴子
    北京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96年
    18、徐樂吾訂正增註 任鐵樵註 劉伯溫原著 滴天髓徵義
    臺北 文源書局 1996年
    19、張雙棣 張萬彬等註譯 呂氏春秋譯注
    臺北 建宏出版社 1996年
    20、徐樂吾評註 子平真詮評註
    臺北 武陵出版社 1999 年
    21、陳天助 葬經青烏經白話註解
    臺北 育林出版社 1999年
    22、林安梧譯著 老子.道德經
    宜蘭 讀冊文化事業有限司 2002年

    三、專著﹙依出版年代先後﹚

    ﹙一﹚易學類

    1、高懷民 兩漢易學史         
    臺北 東吳大學 中國學術著作獎助委員會1970年
    2、高懷民   先秦易學史
    臺北 東吳大學 中國學術著作獎助委員 1975年
    3、嚴靈  馬王堆帛書易經斠理 
      臺北  文史哲出版社 1984年
    6、韓以亮 周易與命理
    桃園 開發出版社 1988年
    7、戴璉璋  易傳之形成及其思想
    臺北 文津出版社 1989年
    8、韓永賢 周易探源
    北京 中國華僑出版社 1990年
    9、朱伯崑 易學哲學史
    臺北  藍燈文化出版公司 1991年
    10、游 喚 縱情命運的智慧
    臺北 漢藝色研出版 1993年
    11、林忠軍  象數易學發展史﹙第一卷﹚  
    濟南  齊魯出版社 1994年
    12、陳鼓應 易傳與道家思想
    臺北 臺灣商務印書館 1994年
    13、邵偉華 周易與預測學  
    臺北 立德出版社 1994 年
    14、賴師貴三 焦循雕菰樓易學研究
    臺北 里仁書局 1994年
    15、劉瀚平  宋象數易學研究 
    臺北 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1994年
    16、劉瀚平 生活易經  
    臺北 希代出版社1995年
    17、孔維勤  活用易經的人生  
    臺北  探索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1995年 
    18、黃師慶萱 周易縱橫談    
    臺北 東大圖書公司  1995年
    19、廖名春  帛書《易傳》初探  
    臺北  文史哲出版社  1996年
    20、曾春海   易經哲學的宇宙與人生 
    臺北 文津出版社 1997年
    21、張善文  象數與易理 
    臺北  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1997年
    22、鄭方耕 趙建功 周易與現代文化
    北京 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1998年
    23、鄭熹寰 易經卜筮學
    臺南 瑞成書局 1999年
    24、趙建偉  出土簡帛《周易》疏證  
    臺北  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 2000年
    25、賴師貴三 焦循手批十三經註疏研究
    臺北  里仁書局 2000年
    26、曾春海 易經的哲學原理  
    臺北 文津出版社  2003年
    27、賴師貴三 臺灣易學史
    臺北 里仁書局 2004年

    ﹙二﹚醫學類﹙依出版年代先後﹚

    1、蔡一藩著 康平譯 經穴按摩健身法
    臺北 巨人出版社 1974年
    2、周治華 針灸與科學
    臺北 皇極出版社 1977年
    2、葉頌壽 葉頌熙醫生合譯 西方醫學史
    臺北 當代醫學雜誌社 1978年 
    3、嚴星喬重校 增註本草重新
    臺南 西北出版社 1978年
    4、陳邦賢 中國醫學史
    臺北 臺灣商務印書館 1977年五版
    5、陳勝崑 中國傳統醫學史
    臺北 時報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79年
    6、唐湘清編撰 難經今釋
    臺北 政中書局1984年
    7、戴新民發行 中醫學基礎
    臺北 啟業出版社 1984年三版 薛銘文編 8、臨床常見胃腸病—中西醫學治療保健法
    臺北 虹光出版社 1985年
    9、現代健康系列編選小組 食療一百
    臺北 自立文化晚報出版社 1990年
    10、趙 錡  二二八重演   
    臺北  自費出版  1991年
    11、廖育群 岐黃醫道
    遼寧 遼寧教育出版社 1991年
    12、黃維三編著 難經發揮
    臺北 政中書局 1994年
    13、魏子孝‧聶莉芳 中醫中藥史
    臺北 文津出版社 1994年
    14、姚偉鈞  中華養生術  
    臺北  文津出版社 1995年
    15、白 清 辯證論治
    臺北 書泉出版社 1996年
    16、白 清 醫藥人生
    臺北 書泉出版社 1996年
    17、余碧珍編審 自然養生手冊
    臺北 絲路出版社 1996年五月二刷
    18、張永賢 經穴按摩保健康
    臺北 元氣齋出版社 1997年
    19、鄭金生   中國古代養生  
    臺北  台灣商務印書館 1998年
    20、薛公忱主編   醫中儒道佛  
    北京 北京中醫古籍出版社 1999年
    21、麗健民  中國醫學起源新論   
    北京  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 1999年
    22、張德湖 黃帝內經養生全書
    臺北 薪傳出版社 2001年
    23、中華民國中醫師公會聯合會 四季與時辰 中醫養生保健手冊
    臺北 中華民國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 2001年
    24、江潤祥主編 現代中醫藥之教育、研究與發展
    香港 中文大學 2002年
    25、李政育   十二經脈飲食法 
    臺北  元氣齋出版社 2002年
    26、杜祖貽 關志雄等主編 中醫學文獻精華
    臺北 商務印書館 2004年

    ﹙三﹚ 醫易會通類﹙依出版先後﹚

    1、何少初古代名醫解周易 
    北京 河北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 1991年 
    2、楊國安   八卦與健康 
    黑龍江 黑龍江科學技術出版社 1995年
    3、鄒學熹   醫易匯通  
    成都 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 1996年
    4、楊力 周易與中醫學
    北京 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 1997年6月
    5、朱伯崑主編 國際易學研究
    北京 華夏出版社 1997年8月
    6、宋榮章   易學入門—醫學篇 
    臺北 臺灣實業漢湘文化公司2001年
    7、劉長林 滕守堯合著  易學與養生  
    臺北  大展出版社 2001年
    8、張廷榮   易學與中醫研究  
    臺北 頂淵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2002年

    ﹙四﹚ 數術類﹙按綜合、紫微斗數、四柱、堪輿、姓名、奇門遁甲、擇日、卜筮 及出版先後排序﹚

    1、羅桂成   唐宋陰陽五行論集 
    臺北   文源出版社  1992年
    2、鄺芷人   陰陽五行及其體系  
    臺北  文津出版社  1998年
    3、魏啟鵬  簡帛《五行》箋釋  
    臺北  萬卷圖書有限公司 2000年
    4、黃文和 命理哲學寶鑑
    臺北 世一書局 1986年
    5、黃春霖 湯鎮源 實證八字命理學
    臺北 武陵出版社 1996 年
    6、吳俊民 命理新論 上中下三冊
    臺北 自印 1997年16版
    7、藍傳勝 八字實務研究
    臺北 武陵出版社 1997年
    8、楚南余春堂原編 宜蘭李鐵筆評註 窮通寶鑑評註
    臺北 益群書店 1998年
    9、謝武藤 八字流年綜合批斷
    臺北 武陵出版社 1998年
    10、潘子漁 紫微斗數實例分析
    臺北 宇宙人生顧問公司 1984年
    11、慧心齋主 紫微斗數新詮
    臺北 時報文化公司 1984年
    12、潘子漁 紫微斗數心得
    臺北 大林出版社 1993年
    13、吳豐隆 紫微新探
    臺北 林鬱文化公司 1998年
    14、法雲居士 如何算出你的偏財運
    臺北 金星出版社 1996年
    15、法雲居士 如何掌握旺運過一生
    臺北 金星出版社 1997年
    16、法雲居士 你一輩子有多少財
    臺北 金星出版社 1997年
    17、法雲居士 如何掌握你的桃花運
      臺北 金星出版社 1997年
    18、法雲居士 紫微幫你找工作
    臺北 金星出版社 1998年
    19、法雲居士 紫微成功交友術
    臺北 金星出版社 1999年
    20、法雲居士 紫微改運術
    臺北 金星出版社 1999年
    21、法雲居士 你的財要怎麼賺
    臺北 金星出版社 2000年  
    22、古婺葉九升 地理山法全書
    臺中 瑞成書局 1987年
    23、孔昭蘇 陽宅秘旨‧選擇秘要 天元烏兔經直解
    臺北 集文書局 1994年
    24、王玉德 中華堪輿術
    臺北 文津出版社 1995年
    25、余師勝唐 堪輿探實
    臺北 武陵出版社 1997年
    26、洑溪 圓銘居士 陽宅風水指南
    高雄 復文圖書出版公司 1997年
    27、孔昭蘇 孔子玄空寶鑑
    臺北 集文書局 1998年二版
    28、余師勝唐 堪輿實務探微
    臺北 武陵出版社 1998年
    29、徐芹庭 風水詳談 上、下冊
    臺北 學英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1998年
    30、一丁‧雨露‧洪涌
    臺北 藝術家出版社 1999年
    31、亢亮 亢羽 風水與城市
    天津 百花文藝出版社 1999年
    32、亢亮 亢羽 風水與建築
    天津 百花文藝出版社 1999年
    33、白鶴鳴 旺宅化煞22法
    香港 聚寶館文化有限公司2000年十一版
    34、盧清和 最新姓名學
    臺北 武陵出版社 1992年
    35、吳豐隆  十二生肖姓名學
    臺北 林鬱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1998年五版
    36、夏維剛 增定姓名學大公開
    臺北 三友圖書公司 2000年十一版
    37、悟無齋主 三個銅板讓你神機妙算
    臺北 知館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9年
    38、李鐵筆 擇日學精華
    臺北 益群書店 1998年
    39、余師勝唐 奇門遁甲開運實務
    臺北 武陵出版有限公司 1995年

    ﹙五﹚運動類﹙依出版先後﹚

    1、范丹成原著 挹翠樓主主編 氣功四季鍛鍊法
    臺北 五洲出版社 1984年
    2、張榮明 中國古代氣功與先秦哲學
    臺北 桂冠出版社 1994年
    3、康戈武 中國武術大全
    臺北 五洲出版社 1991年
    4、劉雲樵 養還原
    臺北 武壇國術推廣中心 1991年
    5、沈福道 張德福 氣功健身指南
    臺南 西北出版社 1994年
    6、譚雲 國術名詞探索
    臺北 逸文出版有限公司1997年
    7、張孔昭 拳經拳法備要
    臺北 逸文出版有限公司2000年
    8、曾家麒 八極鬆身導引
    桃園 武壇大溪研究室 2003年

    ﹙六﹚其他

    1、段家鋒 孫正豐 張世主編論文寫作研究
    臺北 三民書局 1983年
    2、劉貴傑 僧肇思想研究
    臺北 文史出版社 1986年
    3、唐君毅 中國哲學原論原教篇 宋明儒學思想之發展
    臺北 臺灣學生書局 1984年
    4、唐君毅 人文精神之重建
    臺北 臺灣學生書局 1988年
    5、杜維明 儒家自我意識的反思
    臺北 聯經出版社 1990年
    6、陳麗桂 戰國時期的黃老思想
    臺北 聯經出版社 1991年
    7、劉述先等 年當代新儒學論文集 外王篇
    臺北 文津出版社 1996年
    8、陳麗桂 秦漢時期的黃老思想
    臺北 文經出版社 1997年
    9、韋政通 中國思想史上、下冊
    臺北 水牛出版社 1998年
    10、元 標準萬年曆
    臺南 大孚書局 1998年
    11、蕭登福 讖緯與道教
    臺北 文經出版社 2000年
    12、龔鵬程 儒學反思錄
    臺北 臺灣學生書局 2001年
    13、賴師貴三等編集 春風煦學集
    臺北 里仁書局 2001年
    14、林安梧 人文學方法論—詮釋的存有探源
    臺北 讀冊文化事業公司 2004年

    四、學位論文﹙依出版年代先後﹚

    ﹙一﹚ 易學類

    1、龔鵬程 孔穎達《周易正義》研究
    臺北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 1979年碩士論文 黃錦鋐教授指導
    2、陳正榮  張載易學研究  
    臺北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 1979年碩士論文 朱守亮教授指導
    3、江弘毅  朱子易學研究  
    臺北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 1985年碩士論文 胡自逢教授指導
    4、南基守  易經卦象初探  
    臺北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 1986年碩士論文 黃師慶萱教授指導
    5、江超平  伊川易學研究  
    臺北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 1986年碩士論文 戴璉璋教授指導
    6、楊陽光  易經憂患意識研究 
    臺北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 1986年碩士論文 黃師慶萱教授指導
    7、江婉玲  易緯釋易考 
    臺北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 1991年碩士論文 黃師慶萱教授指導  
    8、賴師貴三  項安世《周易玩辭》研究 
    臺北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 1990年碩士論文 黃師慶萱教授指導 
    9、王汝華  熊十力易學思想之研究  
    臺北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 1991年碩士論文 黃師慶萱教授指導
    10、周芳敏 王弼及程頤易學思想之比較研究
    臺北 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1993年碩士論文 林麗真教授指導   
    11、戴妙全《周易美學觀探微》 
    臺北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 1999年碩士論文黃師慶萱教授指導  
    12、周甘逢 周易教育思想研究
    臺北 高雄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系研究所1995年博士論文 胡自逢 陳迺臣教授指導
    13、劉馨潔 《易傳》陰陽思想研究
    臺北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 2000年碩士論文 賴師貴三教授指導
    14、廖伯娥  馬王堆帛書〈易之義〉校釋與思想研究  
    臺北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 2000年碩士論文 黃慶萱教授指導  
    15、唐玉珍  《左傳》、《國語》引《易》考釋  
    臺北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 2000年碩士論文 賴師貴三教授指導
    16、范麗梅 郭店儒家佚籍研究—以心性問題為開展之主軸
    臺北 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2002年碩士論文 黃沛榮教授指導
    17、陳明彪  王龍溪心學易研究  
    臺北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 2002年碩士論文 王財貴教授指導
    陳弈瑄 郭店楚簡〈五行〉研究
    彰化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2002年碩士論文 黃忠教授指導 
    18、顏婉玲 周易心理思想研究
    臺北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 2002年碩士論文 賴師貴三教授指導
    19、劉昌佳 《彖傳》與儒道思想之比較研究
    臺北 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2003年碩士論文 林文彬教授指導
    20、陳玉琪 卲雍「先天圖」研究
    臺中 私立東海大學中文研究所 2003年碩士論文 江弘毅教授指導
    21、陳淑娟 論《程氏易傳》對《十翼》天人思想的繼承與發展
    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2004年碩士論文 傅佩榮教授指導
    22、劉佳雯 焦循之「權」論研究
    彰化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2004年碩士論文 張麗珠教授指導

    ﹙二﹚ 醫學類

    1、黃惠棻 內經運氣醫學現代觀的研究
    臺中 私立中國醫藥學院 中國醫學研究所1990年碩士論文 陳太羲 何東燦教授指導
    2、蔡璧名 在《身體與自然—以《黃帝內經素問》為中心論古代思想傳統中的身體觀
    臺北 國立台灣大學臺灣大學 中國文學研究所 1995年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林麗真教授指導
    3、裘正 黃帝內經五運六氣的探討
    臺北 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研究所1996年碩士論文 曾春海教授指導
    4、黃柏源 智顗醫學思想之研究—以《摩訶止觀》觀病患境為中心
    臺北 私立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 1997年碩士論文  陳欽銘教授教授 指導
    5、施又文 神農本草經研究
    臺北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1998年博士論文 潘重規教授指導
    6、關巧婷 臺灣西學中醫師養成制度之研究
    臺中 私立中國醫藥學院醫務管理研究所1999年碩士論文 蘇奕彰博士 廖榮利教授指導
    7、黃國財 《黃帝內經》五運六氣學研究  
    臺北  私立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 2000年碩士論文  熊琬教授 指導
    8、陳德興 《黃帝內經》氣論思想之研究—兼論精、氣、神概念的關係 
    臺北  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 2000年碩士論文 陳福濱教授指導
    9、陳韻雯 《黃帝內經》系統思維與辨證醫道
    臺中 東海大學哲學研究所2000年碩士論文  
    陳榮波教授指導
    10、王玉娟 嵇康及其〈養生論〉研究
    臺北 私立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2001年碩士論文 熊琬教授指導
    11、楊旋 嵇康之養生觀與樂論思想研究
    臺中 私立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2002年碩士論文 高柏園教授指導
    12、董家榮 《黃帝內經》養生思想研究
    臺北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2003年碩士論文  陳麗桂教授指導

    ﹙三﹚ 數術類

    1、鄭全雄 論易經風水思想與傳統建築及景觀環境規劃關聯性之探討
    臺北 國立台灣大學農業工程學研究所1990年碩士論文 吳銘德教授指導
    2、凌坤楨 算命行為之歷程分析—以一個紫微斗數算命的觀察為例
    臺北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1993年碩士論文 陳秉華教授指導
    3、沈建康 在天道與治道之間—論宋代天文機構極其陰陽職事
    新竹 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一般史組1991年碩士論文 黃一農教授指導
    4、蔡璧名  五行系統中的色彩—試論色彩因何存在於系統化五行說中 臺北 臺北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1992年碩士論文 周何教授指導
    5、陳美蘭 「科學性理性」或「功能論」?—大眾傳播媒體的算命論述
    臺北 私立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1999年碩士論文 林靜伶教授指導
    6、王參賢 「中國傳統陽宅風水思想」初探
    嘉義 私立南華大學哲學研究所2001碩士論文 尉遲淦教授指導
    7、林瓊婉 陽宅天醫方與人體之互動關係
    嘉義 私立南華大學環境與藝術研究所所2001碩士論文 魏光莒教授指導
    8、吳延川 風水理氣派操作方法運用於建築設計之研究—以紫白飛星法為例 臺中 私立逢甲大學建築及都市計畫研究所2002年碩士論文郭永傑教授指導
    9、張新智 子平學之理論研究
    臺北 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2002年博士論文 董金裕教授指導
    10、黃文榮 郭璞《葬書》中生與死互動理論之研究
    嘉義 私立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2003碩士論文 魏光莒教授指導
    11、胡肇台 中國風水在建築選址定向之應用
    高雄 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營建工程系2003年碩士論文 羅維教授指導
    12、謝其安 八宅法對宅運指向之研究
    臺中 私立逢甲大學建築及都市計畫研究所2003年碩士論文 黃漢泉教授指導
    13、江達智 先秦兩漢的擇居文化與風水術之形成
    臺北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2003年碩士論文 王仲孚教授指導
    14、龐靜儀  《淮南子‧墜形》的地理觀  
    臺北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2003年碩士論文 陳麗桂教授指導
    15、房慧真  陰陽刑德研究—黃學、陰陽與黃老三者之間的交會融通 
    臺北 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2003年碩士論文 陳麗桂教授指導

    ﹙四﹚其他

    1、胡順萍 六祖壇經思想之傳承與影響
    臺北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1986年碩士論文  黃錦鈜教授指導
    2、李中庸 魏晉玄風的流變及其展現
    新竹 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1990年碩士論文 何啟民教授指導
    3、袁光儀 晚明之儒家道德哲學與世俗道德範例研究—劉蕺山《人譜》與
    《了凡四訓》、《菜根譚》之比較
    臺北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1997年碩士論文 莊耀郎教授指導 
    4、楊榮豐 先秦儒家踐禮之身體觀
    臺北 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2000年碩士論文 徐元民教授指導
    5、翁麗雪 東漢經術與士風
    臺北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2003年碩士論文 黃錦鈜教授指導
    6、鄭明育 氣功身體觀對現代運動意義之研究
    臺北 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1997年碩士論文 戚國雄教授指導
    7、詹明樹 武術太極拳
    臺北 國立體育學院教練研究所2000年碩士論文 陳金壽教授指導
    8、劉文楨 太極拳運動對骨質密度影響之研究
    臺北 國立體育學院教練研究所2002年碩士論文 黃啟煌教授指導
    9、沈維華 魏晉言意思想研究臺北
    臺北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2003年碩士論文 莊耀郎教授指導

    五、期刊報紙及論文

    1、趙定理  臟腑學說與古天文  
    臺北 中華易學 1994 頁49-54
    2、陳榮波  《黃帝內經》的易學思想  
    臺中 東海大學 2001年第二次「哲學與中西文化:反省與創新」學術研討會
    3、賴師貴三 〈孔子的《易教》﹙一﹚〉﹙臺北:孔孟月刊,第四十卷第五期 ﹚,頁8-10
    4、賴師貴三 《周易》「命」觀初探
    臺北 師大國文學系國文學報第三十期 2001 06 頁1-22
    5、張文 黃筱珮 提升中醫藥專業 法規鬆綁成關鍵 2002年從禁用馬兜鈴酸看中藥安全與管理系列三 臺北 中國時報
    6、呂宗力 先秦儒家與內學秘經 儒道學術國際研討會–先秦
    臺北 師大國文學系 2002 05 25 頁67-73
    7、劉錦賢 知命、安命、立命 儒道學術國際研討會–先秦
    臺北 師大國文學系 2002 05 25 頁93-112
    8、林安梧 中日儒學與現代化的哲學省察
    臺北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國文學報第三十一期 2002 06 頁53-80
    9、李經緯 中醫藥結合與中藥國際化趨勢
    臺北 中醫藥雜誌2004年第三期 頁137-149
    10、勞思光 東亞文明與現代文化—前現代性、現代性與後現代性
    臺北 國立臺灣大學2004年11月五日東亞文明
    11、陳紬藝 再論「中醫的不科學和太科學」—從佛學的因果論與因緣論看細菌病源說與對抗方法之錯誤 臺北 自然療法雜誌第二十七卷第二期 2004 06 頁1-4。
    12、江淑卿 南華大學自然醫學研究所帶領國內醫學邁入新世紀 同上頁7
    13、袁大明 非典型肺炎與禽流感—故事的背後﹙二﹚
    臺北 自然療法雜誌第二十七卷第二期 2004 06 頁19
    14、恆台 畢彥祥 命理與醫裡漫談
    臺北 自然療法雜誌第二十七卷第二期 2004 06 頁23
    15、劉君燦 針灸效能產生機理得大膽猜測
    臺北 鵝湖雜誌社 第二十八卷第八期2004年二月 頁64。
    16、李盈達 佛教祛病六字真言
    臺北 自然保健月刊 第四十期 2004 10 頁249。
    17、唐 能 單方一味 氣死名醫
    臺北 自然保健月刊 第四十二期 2004 10 頁249。
    18 沈素因 孔子的養生論—從《論語.鄉黨篇》的飲食觀談起
    臺北 孔孟月刊 第四十二卷第二期

    六、網路資訊
    1、科學人雜誌網站 http://sa.ylib.com/news/newsshow.asp?FDocNo=16&CL=1
    2、無標題http://www.cc.nctu.edu.tw/~biotech/news/news19990403-5.html
    3、生物科技http://www.stic.gov.tw/stic/infowww/scinews/html/ce.html
    4、宋光宇 莫把中醫當假想敵 2002年佛光人文社會學院生命學研究所網站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