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江昱緯 Jiang, Yu-Wei |
---|---|
論文名稱: |
救嬰與濟貧:乳婦與明清時代的育嬰堂 |
指導教授: | 林麗月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歷史學系 Department of History |
論文出版年: | 2019 |
畢業學年度: | 107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51 |
中文關鍵詞: | 乳婦 、明清 、育嬰堂 、女性職業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NTNU201900686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30 下載:22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文以明清時期育嬰堂的乳婦為核心,討論乳婦的來源、待遇、職能與評價等問題。在明清時期大量創設育嬰堂的背景下,這份專屬於女性的職業,匯聚育嬰堂「救嬰」與「濟貧」的雙重理念於一身,深具特殊性。
明末清初,育嬰堂逐漸從鬆散的結社,轉為具有組織性的機構,是為「制度化」。雍正二年諭令頒布至乾隆年間,地方官員與士紳大量創設育嬰堂。同時,官方力量介入民營育嬰堂的堂務與經費,形成「官營化」的特徵。本文則進一步處理雍正皇帝及士紳對創設育嬰堂的態度,並辨析官辦育嬰堂實不宜稱作「官營化」,以免簡化育嬰堂的型態。育嬰堂在制度化的過程中,人事組織及管理制度也逐漸形成。清中晚期,隨著時局動盪及育嬰堂救濟的缺失,出現以救濟棄嬰家庭的小型育嬰機構,但其仍未取代育嬰堂的功能,育嬰機構呈現出更加多樣化的經營型態。
乳婦的來源,由於育嬰堂濟貧理念及救濟範圍的限制,以育嬰堂附近生產不久的貧家婦女為主。士紳揀選乳婦的條件,一方面符合歷代醫書與家訓對乳母的要求。另一方面,與明清善會、善堂透過認定救濟者的資格,以重整社會秩序之目的不謀而合。乳婦的待遇雖有定制,但視各別情況仍有所差異。值得注意的是,育嬰堂對乳婦攜同親生子女入堂多表疑慮,亦造成乳婦安置親生子女的困難,凸顯出育嬰堂難以兼顧「救嬰」與「濟貧」兩大理想。
乳婦的工作內容以照護堂嬰為主,即使堂規詳載照護事宜,但仍要透過乳婦的觀察與親觸,採取適合的護理措施,凸顯乳婦健康照護者的角色。在起居方面,乳婦被要求與堂嬰片刻不得相離,生活規範必受限制。本文由「空間與性別」的角度指出,從育嬰堂空間配置來看,反映內外之隔及男女之防的倫理秩序。因此,乳婦雖是外出工作的職業婦女,卻是進入另一個性別秩序中。這也影響到乳婦的評價,將有別於穿門踏戶的「三姑六婆」。
士人對於乳婦的評價,一方面是基於乳婦、堂嬰與親生子女的關係;另一方面是乳婦貪財的形象。乳婦身兼救濟與受濟者的雙重身分,又在階層與性別的因素交錯之下,這些複雜的議論,充分反映出育嬰堂「救嬰」與「濟貧」難以兩全的困境。
一、古籍史料
(一)檔案與官書典籍
《清實錄・高宗純皇帝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5。
《清實錄・仁宗睿皇帝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5。
《清實錄・世宗憲皇帝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5。
《清實錄・聖祖仁皇帝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5。
《清實錄・宣宗成皇帝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5。
《清實錄・穆宗毅皇帝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5。
《清實錄・德宗景皇帝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5。
〔清〕允祹等奉敕撰,《欽定大清會典則例・乾隆朝》,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620-625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清〕清世宗御製,《世宗憲皇帝御製文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300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清〕托津等奉敕纂修,《欽定大清會典事例・嘉慶朝》,收入《近代中國史料叢刊三編》,第64-70輯,第631-700冊,臺北:文海出版社,1991。
〔清〕劉錦藻撰,《清朝續文獻通考》,臺北:新興書局,1963。
〔清〕于敏中等纂修,《欽定戶部則例(乾隆朝)》,收入《清代各部院則例》,第7冊,香港:蝠池書院出版有限公司,2004。
〔清〕崑岡等奉敕著,《欽定大清會典事例・光緒朝》,臺北:啟文出版社,1963。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雍正朝起居注冊》,北京:中華書局,1993。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宮中檔雍正朝奏摺》,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79。
(二)地方志
[明]馮夢龍,《壽寧待志》,南京:鳳凰出版社,2007。
〔清〕何洯等撰,《(康熙)鎮江府志》,影印日本內閣文庫藏康熙二十四年序刊本,臺北:國家圖書館漢學研究中心,1990。
〔清〕馬如龍撰,《(康熙)杭州府志》,影印日本內閣文庫藏康熙二十五年序刊本,臺北:國家圖書館漢學研究中心,1990。
〔清〕潘拱辰等纂修,《(康熙)松溪縣志》,影印民國十七年重刊本,臺北:成文出版社,1975。
〔清〕尹會一、程夢星等纂修,《(雍正)揚州府志》,影印雍正十一年刻本,臺北:成文出版社,1975。
[清]吳宜燮修,黃惠等纂,《(乾隆)龍溪縣志》,影印乾隆二十七年修,光绪五年補刊本,臺北:成文出版社,1967。
[清]雅爾哈善等修,習寯等纂,《(乾隆)蘇州府志》,乾隆十二年刊本,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藏。
〔清〕王祖肅、楊宜侖修,虞鳴球、董潮纂,《(乾隆)武進縣志》,收入《稀見中國地方志匯刊》,第12冊,影印乾隆年間刊本,北京:中國書店,1992。
〔清〕伍煒修,王見川纂,《(乾隆)永定縣志》,收入《故宮珍本叢刊》,第122冊,影印乾隆二十一年刻本,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
〔清〕呂肅高修,張雄圖纂,《(乾隆)長沙府志》,影印乾隆十二年刊本,臺北:成文出版社,1976。
〔清〕李拔等纂,曾瑛等修,《(乾隆)汀州府志》,影印乾隆十七年修,同治六年刊本,臺北:成文出版社,1967。
〔清〕黃之雋等撰,《(乾隆)江南通志》,影印乾隆三年重修本,臺北:華文書局,1967。
〔清〕鄭澐修,邵晉涵纂,《(乾隆)杭州府志》,收入《續修四庫全書》,史部政書類,第701-703冊,影印乾隆四十九年刻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清〕呂燕昭修,姚鼐纂,《(嘉慶)重刊江寧府志》,影印嘉慶十六年修,光緒六年刊本,臺北:成文出版社,1974。
〔清〕楊宜崙修,夏之蓉等纂,《(嘉慶)高郵州志》,影印嘉慶十八年增修,道光二十五年重校刊本,臺北:成文出版社,1970。
〔清〕左輝春纂,《(道光)續增高郵州志》,影印道光二十三年刊本,臺北:成文出版社,1974。
〔清〕陳雲章等修,張紹璣等纂,《(道光)武寧縣志》,影印道光四年刊本,臺北:成文出版社,1989。
〔清〕徐宗幹纂,盧朝安重纂,《(咸豐)濟寧直隸州志》,影印咸豐九年刊本,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68。
〔清〕涂宗瀛,《江寧府重建普育堂志》,同治十年刊本,劍橋:哈佛燕京圖書館藏,http://id.lib.harvard.edu/aleph/007511776/catalog,擷取日期:2017年10月1日。
〔清〕《(同治)福建省例》,影印國立臺灣大學戴炎輝教授珍藏本抄錄,收入《臺灣文獻叢刊》,第199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4。
〔清〕周際霖等修,周頊等纂,《(同治)如臯縣續志》,影印同治十二年刊本,臺北:成文出版社,1970。
〔清〕俞致中等修,汪炳熊等纂,《(同治)弋陽縣志》,影印同治十年刊本,臺北:成文出版社,1989。
〔清〕黃式度修,王柏心纂,《(同治)漢陽縣志》,收入《中國地方志集成·湖北府縣志輯》,第5冊,影印同治七年刻本,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1。
〔清〕達春布修,黃鳳樓纂,《(同治)九江府志》,影印同治十三年刊本,臺北:成文出版社,1975。
〔清〕王安定纂,《(光緒)兩淮鹽法志》,收入《續修四庫全書》,史部政書類,第842-845冊,影印光緒三十一年刻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清〕王其塗等修,湯成烈等纂,《(光緒)武進陽湖縣志》,影印光緒三十二年重印本,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68。
〔清〕江峰青等修,顧福仁等纂,《(光緒)嘉善縣志》,影印光緒十八年刊本,臺北:成文出版社,1970。
〔清〕余麗元纂修,《(光緒)石門縣志》,影印光緒五年刊本,臺北:成文出版社,1975。
〔清〕吳兆熙,張先掄修纂,《(光緒)善化縣志》,影印湖南圖書館藏光緒二年本,長沙:嶽麓書社,1975。
〔清〕吳宗焯等修,溫仲和等纂,《(光緒)嘉應州志》,影印光緒二十四年刊本,臺北:成文出版社,1968。
〔清〕李前泮修,張美翊纂,《(光緒)奉化縣志》,影印光緒三十四年刊本,臺北:成文出版社,1975。
〔清〕李維鈺原本,沈定均續修,吴聯薰增纂,《(光緒)漳州府志》,收入《中國地方志集成・福建府縣志輯》,第29冊,影印光緒三年芝山書院刻本,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0。
〔清〕金福曾等修,張文虎等纂,《(光緒)南匯縣志》,影印民國十六年重印本,臺北:成文出版社,1975。
〔清〕俞樾纂修,《(光緒)鎮海縣志》,影印光緒五年刊本,臺北:成文出版社,1974。
〔清〕張紹棠修,蕭穆纂,《(光緒)續纂句容縣志》,影印光緒三十年刻本,臺北:成文出版社,1974。
〔清〕張寶琳修,王棻纂,《(光緒)永嘉縣志》,影印光緖八年刊,民國二十四年補刻版,臺北:成文出版社,1983。
〔清〕博潤等修,姚光發等纂,《(光緒)松江府續志》,影印光緒九年刻本,臺北:成文出版社,1974。
〔清〕彭潤章修,葉廉鍔纂,《(光緒)平湖縣志》,影印光緒十二年刊本,臺北:成文出版社,1975。
〔清〕楊文駿修,朱一新纂,《(光緒)德慶州志》,影印光緒二十五年刊本,臺北:成文出版社,1974。
〔清〕趙定邦等修,丁寶書等纂,《(光緒)長興縣志》,影印同治十三年修,光緖十八年增補刊本,臺北:成文出版社,1983。
〔清〕謝延更等修,劉壽增纂,《(光緒)江都縣續志》,影印光緒九年刊本印,臺北:成文出版社,1970。
〔清〕龔定瀛修,夏子鐊纂,《(光緒)再續高郵州志》,影印光緒九年刊本,臺北:成文出版社,1974。
〔清〕龔嘉儁修,李榕纂,《(光緒)杭州府志》,影印民國十一年鉛印本,臺北:成文出版社,1975。
〔清〕韓佩全等修,張文虎等纂,《(光緒)重修奉賢縣志》,影印光緒四年刊本,臺北:成文出版社,1970。
〔清〕孫雲錦纂,《江寧府重修普育四堂志》,光緒十二年刊本,劍橋:哈佛燕京圖書館藏,https://reurl.cc/y6gg8,擷取日期:2017年10月1日取得。
吳秀之等修,曹允源等纂,《(民國)吳縣志》,影印民國二十二年鉛字本,臺北:成文出版社,1970。
詹宣猷、劉達潛修,蔡振堅等纂,《(民國)建甌縣志》,影印民國十八年鉛印本,臺北:成文出版社,1967。
(三)文集、筆記、官箴書及其他
〔唐〕孫思邈,《備急千金藥方》,影印江戶影寫宋刻本,臺北:宏業書局,1995。
〔宋〕陳自明,《婦人大全良方》,收入《文淵閣四庫全書》,742冊,影印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宋〕不著撰人,《小兒衛生總微論方》,上海:上海衛生出版社,1958。
〔宋〕陳文中,《陳氏小兒病源方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1。
〔元〕朱震亨,《格致餘論》,影印《古今醫統正脈全書》本,北京:中華書局,1985。
〔元〕徐元瑞撰,《吏學指南》,收入《居家必用事類》,東京:株式會社中文出版社,1984。
〔明〕王大綸,《嬰童類萃》,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83。
〔明〕王肯堂,《證治準繩》,影印上海圖書館藏萬曆初刻本,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59。
〔明〕王鑾,《幼科類萃》,影印明嘉靖十三年刊本,北京:中醫古籍出版社,1984。
〔明〕左懋第,《左忠貞公剩藁》,收入《四庫未收書輯刊》,第6輯第26冊,影印乾隆五十八年左彤九刻本,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明〕朱惠民,《慈幼心傳》,明萬曆間潘氏重刊本,臺北:國家圖書館藏。
〔明〕李時珍,《本草綱目》,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774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明〕祁彪佳,《祁忠敏公日記》,收入《北京圖書館珍本叢刊》,史部傳記類第20冊,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93。
〔明〕徐三重,《鴻洲先生家則》,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第106冊,影印北京圖書館藏清鈔本,濟南:齊魯書社,1995。
〔明〕笑笑生,《金瓶梅》,臺北:三民書局,1985。
〔明〕陳龍正,《救荒策會》,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第275冊,影印上海圖書館藏明崇禎十五年潔梁堂刻本,濟南:齊魯書社,1996。
〔明〕陳龍正,《幾亭全書》,收入《四庫禁燬書叢刊》,集部第12冊,影印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圖書館藏清康熙雲書閣刻本,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明〕劉宗周,《人譜類記》,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717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7。
〔清〕不著撰人,《育嬰堂新劇》,收入《日本所藏稀見中國戲曲文獻叢刊》,第2輯第27冊,影印日本大谷大學圖書館藏鈔本,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6。
〔清〕方濬頤,《二知軒文存》,收入沈雲龍主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第49輯,臺北:文海出版社,1970。
〔清〕王鳴盛,《西莊始存稿》,收入《嘉定王鳴盛全集》,第10冊,北京:中華書局,2000。
〔清〕何耿繩,《學治一得編》,收入《叢書集成續編:社會科學類》,第52冊,影印嘯園叢書本,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9。
〔清〕余治,《得一錄》,影印同治八年得見齋刻本,臺北:華文書局,1968。
〔清〕吳謙著,《醫宗金鑑》,臺北:世一書局,1993。
〔清〕李海觀,《歧路燈》,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清〕阮本焱,《求牧芻言》,影印光緒年間刊本,臺北:文海出版社,1968。
〔清〕唐甄,吳澤民編校,《潛書》,北京:中華書局,2011。
〔清〕徐珂,《清稗類鈔》,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66。
〔清〕徐棟輯,《牧令書》,收入《官箴書集成》,第7冊,影印道光二十八年刊本,合肥:黃山書社,1997。
〔清〕陳宏謀,《培遠堂偶存稿》,收入《清代詩文集彙編》,第280冊,影印清乾隆刊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清〕陳康祺,《郎潛紀聞》,北京:中華書局,1997。
〔清〕陳夢雷等纂輯,《古今圖書集成》,上海:中華書局,1934。
〔清〕黃六鴻,《福惠全書》,收入《官箴書集成》,第3冊,影印康熙三十八年金陵濂溪書屋刊本,合肥:黃山書社,1997。
〔清〕歐陽兆熊、金安清,《水窗春囈》,北京:中華書局,1997。
〔清〕戴肇辰,《從公續錄》,收入《官箴書集成》,第8冊,影印戴氏雜著本,合肥:黃山書社,1997。
〔清〕魏禧,《魏叔子文集》,北京:中華書局,2003。
[日]丹波康賴,高文鑄等校注,《醫心方》,北京:華夏出版社,2011。
《申報》(上海)
北京圖書館金石組編,《北京圖書館藏中國歷代石刻拓本匯編》,第66冊,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
兩淮鹽運使署,〈調查揚州育嬰堂經費人數辦法一覽表〉,《淮鹺月報》,14(1915),無頁碼。
清代糧價資料庫,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二、今人論著
(一)中文專書
夫馬進著,伍躍、楊文信、張學鋒譯,《中國善會善堂史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
方豪,《中國天主教史人物傳第二冊》,香港:香港公教真理學會,1970。
王尊旺、李穎,《醫療、慈善與明清福建社會》,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0。
王衛平、黃鴻山著,《中國古代傳統社會保障與慈善事業——以明清時期為重點的考察》,北京:群言出版社,2005。
衣若蘭,《「三姑六婆」:明代婦女與社會的探索》,臺北:稻鄉出版社,2002。
何炳棣著,葛劍雄譯,《明初以降人口及其相關問題:1368-1953》,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0。
呂實強,《中國官紳反教的原因(1860-1874)》,臺北:中國學術著作獎助委員會,1966。
李貞德,《女人的中國醫療史——漢唐之間的健康照顧與性別》,臺北:三民書局,2012。
柯小菁,《塑造新母親:近代中國育兒知識的建構及實踐(1900-1937)》,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11。
高彥頤(Dorothy Ko)著,李志生譯,《閨塾師:明末清初江南的才女文化》,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4。
梁其姿,《施善與教化:明清的慈善組織》,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7。
梁其姿,《變中謀穩:明清至近代的啟蒙教育與施善濟貧》,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
陳東原,《中國婦女生活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4。
賀蕭(Gail Hershatter)著,韓敏中等譯,《危險的愉悅:20世紀上海的娼妓問題與現代性》,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3。
熊秉真,《幼幼:傳統中國的襁褓之道》,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5。
劉靜貞,《不舉子:宋人的生育問題》,台北:稻鄉出版社,1998。
盧淑櫻,《母乳與牛奶——近代中國母親角色的重塑(1895-1937)》,香港:中華書局,2018。
韓德林(Joanna Handlin Smith)著,吳士勇等譯,《行善的藝術:晚明中國的慈善事業》,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5。
(二)中文論文
毛立平,〈婦女史還是性別史?——清代性別研究的源流與演進〉,《婦女研究論叢》,146(北京,2018.3),頁111-120。
王光宜,〈明代女教書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
王業鍵著,陳春聲譯,〈十八世紀福建的糧食供應與糧價分析〉,《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87:2(廈門,1987.6),頁69-100。
王德毅,〈宋代的養老與慈幼〉,收入宋史研究會編,《宋史研究集》,第六輯,臺北: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1971,頁399-428。
王衛平,〈清代蘇州的慈善事業〉,《中國史研究》,1997:3(北京,1997.9),頁145-156。
王衛平,〈清代江南市鎮慈善事業〉,《史林》,1999:1(上海,1999.3),頁38-63。
王衛平,〈清代江南地區的育嬰事業圈〉,《清史研究》,2000:1(北京,2000.2),頁75-85。
全漢昇,〈宋代女子職業與生計〉,《食貨半月刊》,1:9(上海,1935.1),頁5-10。後收入鮑家麟編著,《中國婦女史論集》,臺北:稻鄉出版社,1999版,頁193-204。
衣若蘭,〈近十年兩岸明代婦女史研究評述(1986-1996)〉,《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25(臺北,1997.6),頁345-362。
衣若蘭,〈從「三姑六婆」看明代婦女與社會〉,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
衣若蘭,〈最近臺灣地區明清婦女史研究學位論文評介〉,《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6(臺北,1998.8),頁175-187。
吳佩林、張家培,〈清代州縣衙門中的官媒〉,《歷史檔案》,2018:3(北京,2018),頁69-77。
李金蓮,〈清代育嬰事業中的職業乳婦探析〉,《中華文化論壇》,2008:2(四川,2008),頁16-22。
李金蓮,〈民國時期育嬰堂中的乳婦及其工資待遇〉,《商丘師範學院學報》,28:1(商丘,2012.1),頁71-77
李金蓮,〈民國時期育嬰堂中的乳婦研究〉,《中國社會歷史評論》,13(天津,2012.6),頁258-285。
李貞德,〈超越父系家族的藩籬——臺灣地區「中國婦女史研究」(1945-1995)〉,《新史學》,7:2(臺北,1996.6),頁139-180。
李貞德,〈漢唐之間的女性醫療照顧者〉,《臺大歷史學報》,23(臺北,1999),頁123-156。
李貞德,〈漢魏六朝的乳母〉,《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70:2(臺北,1999),頁439-481。
李貞德,〈漢唐之間家庭中的健康照顧與性別〉,收入黃克武主編,《中央研究院第三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歷史組:性別與醫療》,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2,頁1-49。
李貞德、梁其姿主編,《婦女與社會》,《臺灣學者中國史研究論叢》,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5,〈導言〉,頁1-10。
李貞德,〈最近臺灣歷史所學位論文中的性別課題——從三本中古婦女史新書談起〉,《新史學》,21:4(臺北,2010.12),頁203-237。
汪毅夫,〈清代福建救濟女嬰的育嬰堂及其同類設施〉,《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2006:4(廈門,2006.12),頁14-22。
周春燕,〈胸哺與瓶哺——近代中國哺乳觀念的變遷(1900-1949)〉,《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18(臺北,2010.12),頁1-52。
林佳,〈明清醫家對楊梅瘡的認識〉,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18。
林麗月,〈從《杜騙新書》看晚明婦女生活的側面〉,《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3(臺北,1995.8),頁3-20。
林麗月,〈風俗與罪愆:明代的溺女記敘及其文化意涵〉,收入游鑑明編,《無聲之聲Ⅱ:近代中國的婦女與社會(1600-1950)》,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3,頁1-24。
林麗月,〈從性別發現傳統:明代婦女史研究的反思〉,《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13(臺北,2005.12),頁1-26。
邱仲麟,〈明清的人痘法——地域流佈、知識傳播與疫苗生產〉,《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77:3(臺北,2006.9),頁451-516。
邱仲麟,〈明代以降的痘神廟與痘神信仰〉,《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88:4(臺北,2017.12),頁785-915。
胡曉真,〈最近西方漢學界婦女文學史研究之評介〉,《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2(臺北,1994.6),頁271-289。
孫慧敏,〈民國時期上海的女律師(1927-1949)〉,《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14(臺北,2006.12),頁51-88。
高彥頤,〈「空間」與「家」——論明末清初婦女的生活空間〉,《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3(臺北,1995.8),頁21-50。
張學謙,〈從朱震亨到丹溪學派——元明儒醫和醫學學派的社會史考察〉,《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86:4(臺北,2015.12),頁777-809。
梁元生,〈慈惠與市政:清末上海的「堂」〉,《史林》,2000:2(上海,2000.6),頁74-81。
梁其姿,〈明清預防天花措施的演變〉,收入楊聯陞、全漢昇、劉廣京主編,《國史釋論:陶希聖先生九秩榮慶祝壽論文集》,臺北︰食貨出版社,1987,頁239-253。
梁其姿著,蔣竹山譯,〈前近代中國的女性醫療從業者〉,收入李貞德、梁其姿主編,《婦女與社會》,《臺灣學者中國史研究論叢》,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5,頁355-374。
梁其姿,〈明清社會中的醫學發展〉,收入生命醫療史研究室主編,《中國史新論・醫療史分冊》,臺北:中央研究院、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15,頁307-335。
許倬雲,〈從周禮中推測遠古的婦女工作〉,《大陸雜誌》,8:7(臺北,1954.4),頁202-205。後收入鮑家麟編著,《中國婦女史論集》,臺北:稻鄉出版社,1999版,頁51-62。
許慧琦,〈訓政時期的北平女招待(1928-1937)——關於都市消費與女性職業的探討〉,《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48(臺北,2005.6),頁47-96。
連玲玲,〈「追求獨立」或「崇尚摩登」?近代上海女店職員的出現及其形象塑造〉,《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14(臺北,2006.12),頁1-50。
陳慈玉,〈二十世紀初期的女工〉,《歷史月刊》,2,臺北,1988.3,頁112-117
曾我部靜雄著,鄭清茂譯,〈溺女考〉,《文星》,10:1(臺北,1962.5),頁52-57。
馮爾康,〈清代的婚姻制度與婦女的社會地位論述〉,收入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編,《清史研究集(第五輯)》,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1986,頁305-343。
黃郁惠,〈清季江蘇育嬰堂慈善事業,1860-1900〉,桃園: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
雷妮、王日根,〈清代寶慶府社會救濟機構設中的官民合作——以育嬰堂和養濟院為中心〉,《清史研究》,2004:3(北京,2004.8),頁53-58。
熊秉真,〈從唐甄看個人經驗對經世思想衍生之影響〉,《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14(臺北,1985),頁1-28。
熊秉真,〈傳統中國的乳哺之道〉,《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21(臺北,1992.6),頁123-146。
趙建群,〈試述清代拯救女嬰的社會措施〉,《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95:4(廈門,1995),頁44-50。
趙淑萍,〈民國初年的女學生(1912-1928)〉,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
蔡淑芳,〈明末清初江南的放生活動〉,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鄭愛敏,〈性別視野中明清社會經濟史內容的增補:以農業史、紡織業史、商業史、消費史為例〉,《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52(香港,2011.1),頁95-127。
羅溥洛(Paul Ropp),梁其姿譯,〈明清婦女研究:評介最近有關之英文著作〉,《新史學》,2:4(臺北,1991.12),頁77-116。
(三)外文論著
Bray, Francesca. Technology and Gender: Fabrics of Power in Late Imperial China.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7.
Brokaw, Cynthia J. The Ledgers of Merit and Demerit: Social Change and Moral Order in Late Imperial China. Princeton: University of Princeton, 1991.
Cass, Victory. “Female Healers in the Ming and Lodge of Ritual and Ceremony,” Journal of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 106:1 (Ann Arbor, 1986.3), pp. 233-245.
Chi, Angelina Y. “Labor Stratification and Gendered Subjectivities in the Service Industries of South China in the 1920s and 1930s: The Case of Nu Zhaodai (女招待),”《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14(臺北,2006.12),頁125-178。
Furth, Charlotte. A Flourishing Yin: Gender in China’s Medical History, 960-1665. Berkeley & Los Ang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9.
Ko, Dorothy. Teachers of the Inner Chambers: Women and Culture in Seventeenth-Century China.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
Leung, Angela Ki Che. “Relief Institutions for Children in Nineteenth-century China.” In Chinese Views of Childhood, edited by A.B. Kinney, pp. 251-278.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95.
Leung, Angela Ki Che. “Women practicing medicine in pre-modern China,” in Chinese Women in the Imperial Past: New Perspectives, ed. H. Zurndorfer, Leiden: Brill Academic Publishers, 1999, pp. 101-134.
Smith, Joanna Handlin. “Benevolent Societies: The Reshaping of Charity During the Late Ming and Early Ch'ing,”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46:2 (1987), pp. 309-337.
Smith, Joanna Handlin. “Gardens in Ch'i Piao-chia's Social World: Wealth and Values in Late-Ming Kiangnan,”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51:1 (1992), pp. 55-81.
Smith, Joanna Handlin. “Liberating Animals in Ming-Qing China: Buddhist Inspiration and Elite Imagination,”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58:1 (1999), pp. 51-84.
Smith, Joanna Handlin. The Art of Doing Good: Charity in Late Ming China. Berkeley & Los Ang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