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廖梅均
Liao, Mei-Chun
論文名稱: 從二次創作到原創的創作經驗之研究
The Study on the Creation Experience from the Derivative Creation to the Original Creation
指導教授: 張晏榕
Chang, Yen-Jung
口試委員: 游易霖
Yu, Yi-Lin
邱于平
Chiu, Yu-Ping
張晏榕
Chang, Yen-Jung
口試日期: 2023/06/19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圖文傳播學系
Department of Graphic Arts and Communications
論文出版年: 2024
畢業學年度: 112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87
中文關鍵詞: 二次創作原創創作者創作歷程
英文關鍵詞: Derivative works, original, creators, creative process
研究方法: 深度訪談法半結構式訪談法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400216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66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創作者的創作歷程都是建造下一個作品的基石,這些歷程來自於從小到大的生活、從他者學習到的知識及對自我、對世界的剖析探索,從而進行自己的獨立創作。二次創作是創作者以自身的經驗、想法來理解某個作品、角色、事物,重新去延伸及詮釋而成的行為。二次創作與原創作品是以不同角度進行創作的行為,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討創作者的二次創作經驗如何影響創作者的創作歷程,並列出以下研究目的:在二次創作與原創作品的創作歷程經驗與認知行為、創作二次創作與原創作品的影響因素、二次創作經驗對原創作品的影響與兩者之間的關係。透過深度訪談法訪談十一位創作者,了解創作者對自己的心路歷程、二次創作對創作者與其創作的影響及在臺灣進行二次創作與原創作品的看法,藉此了解二次創作對創作者及創作本身的影響。本研究結論如下:二次創作對創作者的經驗和成長具有顯著影響。創作者在創作上具有跨領域的創作形式、後設認知的運用、二次創作帶來的創作盲點等特性。創作者的二次創作與原創作品之間有對創作靈感的敏銳度、創作思維的訓練以及群體互動與分享等相關因素。

    The creative process of a creator serves as the foundation for their subsequent works, drawing from life experiences, knowledge acquired from others, and the creator's analysis and exploration of themselves and the world. Derivative works are a manifestation of the creator's own experiences and ideas, as they seek to understand a particular work, character, or concept and then expand upon and interpret it. Therefore, the objectiv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explore the creative processes, experiences, and cognitive behaviors of creators in both derivative and original works, as well as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creation of these works, the impact of derivative work experiences on original work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Through in-depth interviews, this study aims to gain insights into the personal journeys of creators, the influence of derivative works on creators and their creations, and the perspectives on derivative and original works specifically within the context of Taiwan. Ultimately, this research seeks to understand the impact of derivative works on creators and the creative process itself. The study concludes that derivative works significantly influence creators' experiences and growth. Creators demonstrate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engaging in interdisciplinary forms of creation, employing metacognition, and grappling with blind spots arising from derivative works. Key factors pertaining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erivative and original works include the sensitivity to creative inspiration, the development of creative thinking skills, and the dynamics of group interaction and sharing.

    謝辭 i 摘要 ii ABSTRACT iii 目錄 iv 表次 vi 圖次 vii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10 第三節 名詞解釋 10 第四節 研究範圍 12 第五節 研究流程 12 第貳章 文獻探討 14 第一節 創作者、創作歷程與創造力 14 第二節 二次創作與原創 20 第三節 創作的認知理論 27 第參章 研究設計 30 第一節 研究架構 30 第二節 研究方法 31 第三節 研究對象 31 第四節 研究工具 33 第五節 研究實施 35 第六節 資料分析與處理 36 第肆章 研究結果與分析 37 第一節 創作者的認知與創作 37 第二節 創作者的創作動力 45 第三節 創作者的創作歷程 53 第四節 創作者的二次創作與原創作品的異同之處 69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 78 第一節 研究結論 78 第二節 研究建議與限制 81 參考文獻 83 附錄 87 附錄一 訪談說明函 87 附錄二 訪談逐字稿 91 訪談一、受訪者A逐字稿 91 訪談二、受訪者B逐字稿 111 訪談三、受訪者C逐字稿 131 訪談四、受訪者D逐字稿 146 訪談五、受訪者E逐字稿 163 訪談六、受訪者F逐字稿 179 訪談七、受訪者G逐字稿 195 訪談八、受訪者H逐字稿 206 訪談九、受訪者I逐字稿 222 訪談十、受訪者J逐字稿 246 訪談十一、受訪者K逐字稿 263

    文化部(2022)。文化部放寬文化內容投資要點文化產業投資規模2年達60億元。文化部網站新聞稿。取自:https://www.moc.gov.tw/information_250_142273.html
    王鈺婷(2013)。探台灣同人誌文化的發展性於文化創意與商業構築之可能 (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行政院新聞傳播處(2019)。打造文化內容產業生態系。行政院網站新聞稿。取自:https://www.ey.gov.tw/Page/5A8A0CB5B41DA11E/7f1db369-3e12-408d-9b1c-1b8d2192c218
    Robert J. Sternberg (2003) 著,李玉琇、蔣文祁譯(2005)。Original: Cognitive Psychology 3E 認知心理學。臺北市:雙葉書廊有限公司。
    李世暉(2013)。《文化經濟與日本內容產業:日本動畫、漫畫與遊戲的鍊金術》。臺北市:智勝文化。
    Csikszentmihalyi, M. (1996) 著,杜明城譯(1999)。Creativity: Flow and the psychology of discovery and invention. 創造力。台北:時報。
    李佩珊(2010)。女性向同人誌創作者持續創作之動機(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邱雯祺(2009)。台灣同人文化再現與實踐─以「開拓動漫祭」為案例(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官政能(2013)。產品設計-論一個人創作性。實踐設計學報,(7),96-112。
    胡心蘭(2018)。轉化才是王道?論合理使用原則轉化性要素之適用與影響。東海法學研究,53。
    胡幼慧 (1996)。轉型中的質性研究:演變、批判和女性主義研究觀點(收錄於胡幼慧主編, 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臺北市: 巨流。
    柯志恩(2005)。後設認知在師資培育之研究與應用。臺北市:高等教育文化。
    俞依秀(1995)。國家教育研究院樂詞網《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https://terms.naer.edu.tw/detail/a007a5e9259e31c876db6ba31dc27b92/?startswith=zh&seq=1
    陳仲偉(2009)。日本動漫畫的全球化與迷的文化。臺北市:唐山。
    陳仲偉(2016)。日本漫畫400年職人技藝、文化融合與內容產業的特質。臺北市:唐山。
    陳昭儀(2005)。傑出作家創作歷程之探析。特殊教育研究學刊,(29),295-312。doi:10.6172/BSE200509.2901014
    陳昭儀(2006)。傑出音樂家創作歷程之研究。特殊教育研究學刊, (31),221-239。
    陳昭儀(2006)。傑出表演藝術家創作歷程之探析。師大學報:教育類,51(2S), 29-50。
    陳智豪(2021)。台灣出版創作者經紀發展現況與未來展望。臺灣經濟研究月刊,44(5),101-107。doi:10.29656/TERM.202105_44(5).0014。
    陳曉勲(2019)。無聲寄懷-陳曉勲繪畫創作研究,書畫藝術學刊,26。
    張芃嵐(2012)。衍生同人誌的生產暨影響因素之研究,北市教大社教學報,(11),519-540。
    張春興(1988)。知之歷程與教之歷程:認知心理學的發展及其在教育上的應用。教育心理學報,(21),17-38。doi:10.6251/BEP.19880601.2
    龚琳(2014)。同人二次创作作品独创性界定。集美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7(4),P67–71。
    許綺玲(2017)。羅蘭巴特的講學教材-文本生成研究對文本觀之啟悟。中外文學,46(3),187-216。doi:10.6637/CWLQ.2017.46(3).187-216
    曾偉勝(2016)。台灣文化創意產業之出版產業著作權經紀研究初探。中華印刷科技年報,230-242。
    項貽斐(2021)。【娛樂透視】《廢棄之城》艱辛13年完工 易智言打掉重練越界拍動畫。鏡週刊,取自:https://www.mirrormedia.mg/story/20211014insight011/
    楊世全(2017)。BL搖滾音樂劇《新社員》迷的二次創作現象(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傻呼嚕同盟共同企劃(2005)。COSPLAY‧同人誌之秘密花園。臺北市:大塊文化。
    楊政勳(2020)。《CCC》編輯部宣布解散了! 不續約主因:合約內完全不見「CCC」3字。鏡週刊,取自:https://www.mirrormedia.mg/story/20210430insight001/
    鄭芬蘭(2000)。國家教育研究院:教育大辭書。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313433/
    蔡宜瑾、潘裕豐(2016)。藝術創作者的創造認知、歷程與相關因素探究-以山海經傳音樂劇創作者們為例。創造學刊,7(1),58-72。
    劉瑋真(2020)。同人漫畫於著作權法下之定義與定位──以原作與同人作品間之交互影響為主(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盧美慈(2011)。同人誌相關著作權問題研究(碩士論文)。取自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盧美慈(2011)。當自由文化遇見著作權法:以同人文化為例。台灣創用CC計畫,取自:http://creativecommons.tw/in-depth/531
    鍾瀚陞(2015)。後設認知技能涉入企業教育訓練方案之研究-以專家與新手思考過程為例(碩士論文)。取自華藝線上圖書館系統。(系統編號U0002-2506201523410500)doi:10.6846/TKU.2015.00847
    羅明通(1999)。著作權法「原創性」概念之解析。智慧財產權,(11),35-45。
    蘇微希(2016)。《日系同人創作的本質對台灣本土原創的意義》,文化研究季刊。
    蘇微希、王佩廸、張資敏(2017)。《同人現場之3》同人不同命?日本與台灣的同人二創動漫產業。Openbook閱讀誌,取自:https://www.openbook.org.tw/article/p-445

    石川優. (2007). 二次創作における可能性: マンガ同人誌を中心として. 表現文化, 2, 87-102.
    河原優子.(2020). <論文> 二次創作文化の集団論的検討. 京都社会学年報: KJS, 28, 127-148.
    Amabile, T. M. (1997). Motivating creativity in organizations: On doing what you love and loving what you do.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40(1), 39-58.
    Badmington, N. (2009). L'encroyable Roland Barthes.
    Bouchardon, S., & Deseilligny, O. (2010). SIC et Littérature. Actes du 17e congrès de la Société française des sciences de l’information et de la communication (SFSIC), Dijon, 23-25 juin 2010, 168-177.
    Csikszentmihalyi, M. (1990). The domain of creativity. Chapter in MA Runco & RS Albert (eds.), Theories of Creativity.
    Csikszentmihalyi, M. (1996). Flow and the Psychology of Discovery and Invention, vol. 56.
    Flavell, J. H.(1971).First discussant’s comments:What is memory development of?Human Development,14, p.272-278.
    Flavell, J. H. (1976). Metacognitive aspects of problem solving. The nature of intelligence.
    Flavell, J. H. (1987). Speculations about the nature and development of metacognition. Metacognition, motivation and understanding.
    Gallagher, J. J. (1985). Teaching the gifted child. Allyn & Bacon.
    Guilford, J. P. (1967). The nature of human intelligence.
    Hills, M.(2002). Fan Culture.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
    Lu, A. S. (2008). The many faces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in Japanese anime. Animation, 3(2), 169-187.
    Martinsen, Ø. L. (2011). The creative personality: A synthesis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reative person profile. Creativity Research Journal, 23(3), 185-202.
    Rhodes, M. (1961). An analysis of creativity, Phi Beta Kappen, 42, 305-310. Search in.
    Ruddell, C. (2008). From theCinematic'to theAnime-ic': Issues of Movement in Anime. Animation, 3(2), 113-128.
    Tushnet, R. (1996). Legal fictions: Copyright, fan fiction, and a new common law. Loy. LA Ent. LJ, 17, 651.
    Wang, P. T. (2010). Affective otaku labor: The circulation and modulation of affect in the anime industry. City University of New York.

    無法下載圖示 電子全文延後公開
    2029/02/05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