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湯子葳
Tang, Tzu-Wei
論文名稱: 一個高中體育班學生的經驗課程
Student athletes' experiential curriculum: A case of senior high school athletic class
指導教授: 林靜萍
Lin, Ching-Ping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體育學系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4
畢業學年度: 102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43
中文關鍵詞: 高中體育班課程綱要學業學習經驗訓練經驗影響因素
英文關鍵詞: athletic class curriculum guideline in senior high school, academic learning experience, training experience, influence factors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28下載:4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高中體育班學生之經驗課程及其影響因素。以臺北市一所高中體育班二年級學生為研究參與者,以參與觀察、訪談以及文件分析等多元方法進行資料蒐集,並以持續比較法分析資料,其結果如下:一、學生上課時的自我行為表現,影響著教師的教學及同儕的學習權益。二、過去不同學習經驗,使學生程度落差極大,面對學業呈現太簡單、聽不懂的兩種極端現象。三、實用性質的運動傷害防護使學生有較高參與動機,理論性質的運動科學概論,因教材無參考依據,難易度不符合學生之能力。四、體育班學生受到個人自我認同、角色位置的不同,而詮釋出不同的經驗課程。五、個人過去經驗、重要他人、課程和環境的互動會影響體育班學生的經驗課程,其影響程度會因學生在意程度而有不同。根據上述結果進而提出以下建議:一、規劃體育班一般學科的教材,以符合體育班學生能力,並增加學習動機。二、體育班並非僅提供一種升學方式,應提升學生學業成績及與其他同儕的互動機會。三、任課教師應使學生有正確、適當的學習態度,並給予學生適合的課程內容。四、教練、教師與家長應相互協助,提升學生學習表現。五、未來可針對體育班課程實施現況方面進行探討。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amine the experiential curriculum of senior high school athletic class students and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these experiential curriculum. The participants of this study were second-grade athletic students from a senior high school in Taipei. Multiple methods were used to collect research data including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interview verbatim and related documents, and constant comparative was utilized to analyze these data. Results of this study were as followings: 1. Students' self-behaviors would affect teachers' teaching and peers' learning rights. 2. Two opposite phenomenon in terms of “too easy” or “can’t understand” would occur for students with different learning experience while they interpreted their academy learning experience. 3. Students had more motivations in learning practical curriculum, such as sports injury and protection, than theoretical curriculum introduction of sport science, because of the lack of content criteria which might define what kind of materials would fit students’ ability. 4. Students made different interpretations for the experiential curriculum they learned in accordance with personal self-identity and positions of different roles. 5. The interactive of personal experiences, significant others and environment would affect experiential curriculum. It would also influence by students' level of attention.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there are five suggestions: 1. The need to plan athletic class' textbook which would match students' abilities and enhance their learning motivations. 2. The policy of athletic class is not only a way of entering to a higher school, but also a way to enhance students' academic performance and interaction with peers. 3. Teachers should place emphasis on students’ appropriate learning attitudes and provide suitable learning content and environment. 4. Coaches, teachers and parents should work together to take care of students' learning performances. 5. For further study, it can examine the implementing problems of athletic class curriculum.

    目 次 口試委員與系主任(所長)簽字之論文通過簽名表 i 論文授權書 ii 中文摘要 iii 英文摘要 iv 謝誌 v 目次 vi 表次 vii 圖次 vii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4 第三節 研究問題 4 第四節 研究範圍 4 第五節 研究限制 5 第六節 名詞解釋 6 第貳章 文獻探討 8 第一節 經驗課程之意涵 8 第二節 經驗課程相關研究 14 第三節 高中體育班課綱之內涵與實施 24 第四節 高中體育班學生之學習 32 第參章 研究方法 37 第一節 研究架構與流程 37 第二節 研究場域及研究參與者 39 第三節 前導研究 47 第四節 資料蒐集方法 49 第五節 資料來源與處理方式 52 第六節 研究倫理 58 第肆章 研究發現與討論 60 第一節 我們是體育班 60 第二節 一般學科課程經驗 68 第三節 專業科目課程經驗 84 第四節 體育班學生詮釋的經驗課程 98 第五節 影響經驗課程的因素 109 第伍章 結論建議與省思 125 第一節 結論 125 第二節 建議 128 第三節 研究省思 130 引用文獻 133 附 錄 附錄一:研究說明書 140 附錄二:教師研究參與同意書 142 附錄三:訪談大綱 143 表 次 表1一般學科學生經驗課程研究 17 表2體育班/課學生經驗課程研究 21 表3正式訪談受訪學生基本資料 44 表4高二體育班課表 46 表5參與觀察時間表 54 表6資料編碼管理方式說明 57 圖 次 圖1研究架構圖 37 圖2研究流程圖 38

    中文部分
    王文科 (2001)。課程與教學論。臺北市:五南。
    王文科、王智弘 (2008)。教育研究法。臺北市:五南。
    王光輝 (2008)。台中縣高中體育班學生學習適應與升學意願之相關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王孟佳 (2010)。應用計畫行為理論探討體育班學生學習行為與生涯發展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王榮發 (2009)。國內外高中培育優秀運動選手之課程淺析。學校體育,19,48-53。
    何茂松 (2013)。學校體育發展現況與瞻望。教師天地,186,6-12。
    吳英仲、李勝雄 (2012)。學生運動員與生涯規劃。大專體育,121,24-30。
    李子建、黃顯華 (1996)。課程:範式、取向和設計。臺北市:五南。
    李坤培 (1999)。高中體育班學生生活適應及影響選讀體育班因素之調查研究。臺大體育學報,3,179-238。
    李坤培 (2003)。高中體育班發展的省思。學校體育,13,109-114。
    李昭瑩 (2004)。主題課程下幼兒經驗課程之個案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李昱叡 (2011)。我國各級學校體育班發展之現況、挑戰與未來展望。學校體育,122,44-55。
    周海濤、李永賢、張蘅 (譯) (2009)。個案研究設計與方法。臺北市:五南。(Yin, R. K.,2004)
    尚榮安 (譯) (2001)。個案研究。臺北市:弘智文化。(Yin, R. K., 1994)
    林佳瑩 (2011)。高中體育班的潛在課程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佳瑩 (2013)。高中體育班的潛在課程。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13(1),43-78。
    林杰鴻 (2008)。體育單類科高中學生學校生活適應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慈濟大學,花蓮市。
    林淑馨 (2010)。質性研究:理論與實務。新北市:巨流。
    邱惠群 (2001)。國中學生經驗生命教育課程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臺北市。
    姜文閔 (譯) (1992)。經驗與教育。臺北市:五南。(Dewey, J., 1938)
    施致平、黃蕙娟 (2006)。高級中等以下學校體育班設置要點解析。學校體育雙月刊,16(5),23-33。
    洪嘉文、詹俊成 (2005)。高級中等學校體育班發展現況與未來展望。中華體育季刊,19(1),63-71。
    徐本亭 (2011)。國小生命教育課程實施-學生經驗課程之個案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張宏亮 (1996)。運動績優保送生學習困擾及求助對象現況調查。大專體育,28,91-96。
    張治文 (2007)。國中體育班及校隊學生個人學涯規劃之探討。學校體育,17,95-99。
    張春興 (2006)。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市:臺灣東華。
    教育部 (2006)。各級學校體育實施辦法。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 (2008)。高級中等學校體育班課程綱要。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 (2009)。普通高級中等學校體育班課程綱要總綱。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 (2013)。高級中等以下學校體育班設立辦法。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體育署 (2004)。93年度教育部體育署學校體育統計年報。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體育署 (2013)。101年度教育部體育署學校體育統計年報。臺北市:作者。
    莊采珂 (1999)。多元文化課程方案的實施-學生經驗課程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花蓮師範學院,花蓮市。
    許智英 (2002)。國中學生生活科技課程經驗之性別分析:一個教室的個案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以叡 (2010)。小學生眼中的英語課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向明 (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市:五南。
    陳怡帆 (2011)。我曾經是一位運動員-一個游泳保送生之經驗回顧與反思。學校體育,123,89-93。
    陳姵伶 (2011)。全國高中職體育班課程綱要實施現況調查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盈全 (2013a)。以「專題報告」提升體育班學生自信心。國北教大體育,7,179-182。
    陳盈全 (2013b)。臺北市國中體育班學生學習困難影響因素之探討。國北教大體育,7,183-188。
    陳羿戎、王宗進 (2010)。運動員知覺學業影響因素之調查研究。臺灣體育學術研究總刊,48,39-54。
    曾瑞成 (2009)。高級中等學校體育班課程綱要研訂過程與特色。學校體育,19(6),54-62。
    曾瑞成(2008)。研訂普通高級中學體育班課程綱要計畫結案報告。臺北市:教育部。
    曾麗妏 (2008)。教師期望與幼兒經驗之探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鈕文英 (2012)。質性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臺北市:雙葉書廊。
    黃月嬋 (1999)。師院生體育經驗課程之研究 (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黃政傑 (1987)。課程評鑑。臺北市:師大書苑。
    黃政傑 (1989)。課程改革。臺北市:漢文。
    黃政傑 (1991)。課程設計。臺北市:東華。
    黃意玉、楊宗文 (2010)。雲林雲林縣高中體育班發展現況與困境之初探。大專體育學術專刊99年度,346-353。
    黃鴻文、湯仁燕 (2005)。學生如何詮釋學校課程?教育研究集刊,51(2),99-131。
    楊幸鈞、林靜萍 (2013)。我國高中職體育班入學方式分析。靜宜體育,7,1-14。
    楊承勳 (2012)。體育班學生學習適應與未來升學意願相關研究-以臺北市高中體育班為例 (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楊龍立、潘麗珠 (2005)。課程組織:理論與實務。臺北市:高等教育。
    詹俊成 (2002)。臺灣地區高中體育班現況調查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廖鳳瑞、李昭瑩 (2004)。當孩子與老師運作的課程相遇-幼兒經驗課程的個案研究。師大學報:教育類,49(2),89-112。
    甄曉蘭 (2003)。教師的課程意識與教學實踐。教育研究集刊,49(1),63-94。
    劉志偉、倪子翔 (2013)。我國高中體育班發展現況之探討。輔仁大學體育學刊,12,151-162。
    劉珍齡 (2003)。開放的兩性交往單元設計。景女學報,3,225-243。
    劉明光 (1998)。國民小學運動代表隊之潛在課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潘慧玲 (2004)。發展國民中小學教師教學專業能力指標之研究。臺北市:教育部。
    鄭又嘉 (2005)。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教室層次課程實施之經驗課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市。
    鄭青青 (2002)。幼兒經驗課程之個案研究 (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鄭維宜 (2009)。高中體育班學生學習經驗之質性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儲金坡、馮海英 (2010)。經驗課程的演進及其對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啟示。淮陽師範學院學報 (教育科學),9(3),251-253。
    謝佳男 (2001)。運動之路的起伏與調適-八位體育保送生的經驗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簡楚瑛 (2009)。課程發展理論與實務。臺北市:心理。
    顏宛平 (2013)。國中體育課實施個人與社會責任模式之學生經驗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顏宛平、掌慶維 (2013)。國中體育課實施個人與社會責任模式之學生經驗。中等教育,64(2),15-38。
    魏玉珍 (2010)。臺北市高中體育班學生學習動機與課程滿意度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羅書婷 (2009)。國中體育班的教與學之個案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羅寶鳳、白亦方 (2002)。經驗學習理論在九年一貫課程教學策略上的應用。課程與教學季刊,5(4),89-106。
    蘇苑瑜 (2012)。高中性別運作課程與經驗課程之性別差異分析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英文部分
    Adler, P., & Adler, P. (1985). From idealism to pragmatic detachment: The academic performance of college athletes. Sociology of Education, 58, 241-250.
    Curtis, J. E., & McTeer, W. G. (1990). Sport involvement and academic attainment in university: Two studies in the Canadian case. In L. V. Veldenn & J. H. Humphrey (Eds.),
    Psychology and sociology of sport: Current selected research (pp. 177-191). Brooklyn, NY: AMS Press.
    Carodine, K., Almond, K. F., & Gratto, K. K. (2001). College student athlete success both in and out of the classroom. New Directions for Student Services, 93, 19-33.
    Erickson, F., & Shultz, J. (1992). Students’ experience of the curriculum. In P. W. Jackson &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Eds.),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curriculum: A project of the American education research association (pp. 465-485). New York, NY: Macmillan.
    Fontana, A., & Frey, J. H. (1994). Interviewing: The art of science. In N. K. Denzin & Y. S. Lincoln (Eds.),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pp. 361-376). Thousand Oaks, CA:Sage Publications.
    Friedrichs, J., & Ludtke, H. (1975).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Westmead, UK: Saxon House.
    Goodlad, J. I. (1979). Coda: The conceptual system for curriculum revisited. In J. I. Goodlad (Ed.), Curriculum inquiry: The study of curriculum practice (pp. 343-364). New York, NY: McGraw-Hill.
    Goodlad, J. I., Klein, M. F., & Tye, K. A. (1979).The domains of curriculum and their study. In J. I. Goodlad (Ed.), Curriculum inquiry: The study of curriculum practice (pp. 43-76). New York, NY: McGraw-Hill.
    Hutchings, P., & Wutzdirff, A. (1988). Experiential Learning Across the Curriculum: Assumptions and Principles. New Directions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1988(35), 5-19.
    Johnson, M. (1967). Definitions and models in curriculum theory. Educational Theory, 17(2), 127-140.
    Klein, J. T. (1990). Interdisciplinarity: History, theory, and practice. Detroit, MI: Wayne State University Press.
    Klein, M. F., & Goodlad, J. I. (1978). A study of curriculum decision making in eighteen selected countries.(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206093).
    Knowles, M. S. (1980). The modern practice of adult education: From pedagogy to andragogy (2th ed.). New York, NY: Cambridge.
    Kolb, D. A. (1984). Experiential learning: Experience as the source of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Lapchick, R. E. (1989). Pass to play: student athletes and academics. Washington, DC: National Education Association.
    Lewis, L. H., & Williams, C. J. (1994). Experiential learning: Past and present. New Directions for Adul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1994(62), 5-16.
    Miller, P. S., & Kerr, G. (2002). The athletic, academic and social experiences of intercollegiate student-athletes. Journal of Sport Behavior, 25(4), 346-367.
    Rogers, V. (1989). Assessing the curriculum experienced by children. Phi Delta Kappan, 70(9), 714 –717.
    Saylor, J. G., Alexander, W. M., & Lewis, A. J. (1981). Curriculum planning for better teaching and learning. New York, NY: Holt, Rinehart, & Winston.
    Simons, H. D., Van Rheenen, D., & Covington, M. V. (1999). Academic motivation and the student athlete. 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Development, 40(2), 151-161.
    Tanner, D., & Tanner, L. (2007). Curriculum development: Theory into practice (4th ed.). Upper Saddle River, NJ: Pearson Merrill/Prentice Hall.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