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楊家鑫 Yang Chia Hsin |
---|---|
論文名稱: |
高中學校合球運動績優生生涯發展與生涯阻礙之研究 The Study of Career Development and Career Barriers of High School Korfball Athletic Talent Students |
指導教授: |
石明宗
Shih, Ming-Tsung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體育學系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12 |
畢業學年度: | 100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98 |
中文關鍵詞: | 運動績優生 、生涯發展 、生涯阻礙 、合球 |
英文關鍵詞: | studensts who are atheletic talent, career development, career barriers, korfball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96 下載:18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之目的在於探討(一)瞭解高中學校合球運動績優生生涯發展狀況與生涯阻礙的現況;(二)分析不同背景變項之高中學校合球運動績優生在生涯發展狀況的差異;(三)分析不同背景變項之高中學校合球運動績優生在生涯阻礙的差異;(四)探討高中學校合球運動績優生之生涯發展狀況與生涯阻礙間的相關。研究對象以參與合球比賽之高中學校,共4 校,每校28 人,共發放112 份問卷,回收問卷102 份,剔除資料填答不全者,合計有效樣本為85 份,有效回收率為83﹪。以「高中學校合球運動績優生的生涯發展狀況與生涯阻礙問卷」為研究工具。資料處理採敘述統計、獨立樣本t 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其結果主要為:一、高中學校合球運動績優生在生涯發展情形尚可,各分構面上以生涯信念發展最佳;二、高中學校合球運動績優生在生涯阻礙上,以「缺乏自信」、「資訊探索不足」及「刻板印象」阻礙情形較高;三、高中學校合球運動績優生之不同背景變項大都與生涯發展間無關係性存在,僅發現不同年級在生涯計畫上達顯著差異,三年級之運動績優生
在生涯計畫發展情形高於一年級;四、高中學校合球運動績優生之不同背景變項大都與生涯阻礙間無關係性存在,僅發現女生缺乏自信上高於男生;學業成績59 分以下之運動績優生在「學用不符」高於60~69 分及70~79 分之運動績優生;五、生涯發展與生涯阻礙間呈顯著負相關,其結果表示生涯發展情形越佳其生涯阻礙情形愈少。
一、中文部分
王培瑾(1997)。國中教師生涯轉變之分析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系碩士論文。
田秀蘭(1998)。男女大學生生涯阻礙因素之分析研究。教育心理學報,30(1),133-148。
田秀蘭(1999)。女性對生涯阻礙知覺之質的分析。教育心理學報,31,89-107。
李欣靜(2005)。大學校院甲組桌球選手生涯發展與生涯輔導需求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碩士論文。
李詠秋(2002)。原住民大學生生涯發展狀況、生涯自我效能與其生涯阻礙因素之關係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韻如(2002)。一個優秀運動員的養成模式。國立交通大學碩士論文。
呂惠富(2008)。影響體育績優生生涯發展因素之探討。運動知識學報,5,163-173。
金樹人(2011):心理位移研究的趣與味:自性化過程的實踐。輔導季刊,47(2),1-6。
邱美華、董建欣(1997)。生涯發展與輔導。臺北市:教育部。
林幸臺(1987)。生計輔導的理論與實施。臺北市:五南。
林香吟(2010)。研究生生涯阻礙、生涯動機與因應策略之相關研究。淡江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淑女(2011)。警察機關協勤民力的工作價值觀、工作滿意度與組織承諾之研究-以雲林縣守望相助隊為例。南華大學非營利事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林清文(1994)。大學生生涯發展問卷編製及大學生生涯決定狀態調查研究。輔導學報,17,175-255。
林靜萍、黃英哲(2009)。學校體育教材教法與評量― 合球。臺北:教育部。
洪立(2003)。大學體育科系學生生涯發展狀況與生涯阻隔之研究。台北巿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高秀蓉(1999)。生涯轉換之質性分析研究:以學士後教育學分班結業之教師為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春興(1997)。教育心理學。臺北市:東華。
張春興(2004)。教育心理學- 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臺北市:東華書局。
張志宏(2010)。高中職實用技能學程學生生涯發展與生涯阻礙相關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與技術學系碩士論文。
張德聰(1999)。運用焦點解決法於成人生涯轉換諮商效果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博士論文。
莊清寶(2007)。運動績優生升學輔導制度之執行現況與未來展望。學校體育,17(2),6-16。
馮麗花(2003)。優秀運動員壓力來源及因應策略之質性研究。國立體育學院教練研究所碩士論文。
馮麗花、李淑珍(2004)。運動員壓力來源及因應策略之探討。大專體育,74,171-178。
許惠評(2006)。高中職餐飲管理科女性教師生涯自我效能、生涯阻礙及因應策略相關研究。中國文化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啟發(2006)。退役職業棒球選手生涯規劃之探討。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碩士論文。
陳詩欣(2005)。奧運金牌之路回顧與展望。國民體育季刊,34(4),64-67。
陳榮華(1987)。大學生心態調查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薇婷(2000)。談大專體育教育的盲點與學生運動員的困境。大專體育,50,16-19。
陳麗如(1994)。大學生生涯發展阻隔因素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中興(1999)。臺灣地區大專乙組游泳代表隊運動文化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光雄、簡茂發(1997)。教育研究法。臺北市:師大書苑。
黃彥鈞(1996)。師範院校運動績優保送生的生活適應現況初探。臺灣體育,86,14-16。
黃郁琦(1993)。從時間管理談學生運動員的訓練及學業。國民體育季刊,22(4) ,79-84。
黃楗翔(2002)。運動績優生與一般生適應情形之比較研究。國立師範大學體育學系博碩士論文。
葉至誠(2000)。社會科學概論。臺北市:揚智文化。
傅俊騰(1999)。影響專甲組游泳選手訓練因素調查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碩士論文。
傅琇悅(2001)。年輕女性工作者生涯生涯阻隔、生涯動機與因應策略之關係。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系碩士論文。
彭譯箴、邱宗志(2006)。預防身心過度訓練。大專體育,(86) ,168-175。
彭譯箴、鄧碧珍(2007)。運動教練與選手身心倦怠之探討。大專體育,92,87-93。
曾逸誠(2006)。大學體保生其生活適應與生涯發展關係之研究。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諮商與應用心理學系碩士論文。
雷寅雄(1994)。運動績優生保送制度之我見。國民體育季刊,23(3) ,193-195。
楊文豪(2011)。大學生工作價值觀、生涯阻礙與工作滿意度之相關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楊明雄(1985),我國運動績優學生升學輔導實施狀況調查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集刊,(12),245-267。
葉憲清(1997)。優秀運動選手之獎勵與就業輔導。國民體育季刊, 26(3),69-73。
詹清泉(1984)。運動員的學業問題。國民體育季刊,13(4),41-43。
廖逢錦(1975)。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系 「保送生」與 「非保送生」在學期間學科及術科成就之比較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集刊,3,124-147。
廖貴峰(1998)。升學輔導辦法應可修得更好。大專體育,40,24-25。
羅寶鳳(1993)。成年婦女生涯轉換之相關因素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樊正治(1984)。有感於運動員生活、學業與職業。國民體育季刊,13(4),25-30。
歐慧敏(1996)。國小學生因應策略與行為困擾之概念架構及其相關研究。臺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簡文英(2001)。生涯發展中的性別議題- 女性生涯選擇中之社會設限與自我設限。中等教育,52(5),54-73。
蘇鈺婷(2002)。在學青少年生涯發展之相關因素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二、英文部分
Hollingshead, A.B. (1957). Two Factor Index of Social Position. Mimeo. New Haven, Connecticut: Yale University.
Citers, J. O. (1969). Vocational Psychology. New York: McGraw Hill.
Farmer ,H. S.(1976).What Inhibits Career and Achievement Motivation in Women: The Counseling Psychologist, 6(2), 12-14.
Fitzgerald, L. F., & Weitzman, L. M. (1992). Women’s Career Development: Theory and Practice From a Feminist Perspective. In H. D. Lea & Z. B. Leibowitz (eds.). Adult Career Development—Concepts, Issues and Practices (2nd ed) 124-160.
Harmon, L. W. (1977). Career Counseling for Women. In E. Rawlings & D. Carter (Eds.), Psychotherapy for Women. Springfield.
Hopson, B. & Adams, J. D. (1981). Response to Papers by Schlossberg, Brammer, and Abrego. The Counseling Psychologist, 9(2). 36-39.
Jepsen, D. A. & Dilley, J. S. (1974).Vocational Decision-making Models: A review and Comparative analysis.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44 (3) , 331-349.
Louis, M. R. (1980), Career Transitions: Varieties and Commonalities.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s. 5(3). 329-340.
McDaniel, C. (1978), The Practice of Career Guidance and Counseling, Inform, 7(1), 1-2, 7-8.
Raynor, J. O., & Entine, E. E. (1982). Motivation, Career Striving, and Aging. New York : Hemisphere.
Rhodes, S. R., & Doering, M. (1983). An Integrated Model of Career Chang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s. 8(4), 633.
Robbins, P.I. (1979). Successful Midlife Career Change, AMACOM, New York, NY.
Sarason, S. B. (1977). Work, Aging, and Social Change: Professionals and the One Life-one Career Imperative, New York: Free Press.
Sobol, M. G. (1963). Commitment to work. In f. Y. Nye & L. W. Hoffman (Eds.). The Employed Mother in America, Chicago: Rand McNally.
Super, D. E. & Hall, D.T. (1978). Career Development Exploration and Planning,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29, 333-72.
Super, D. E. (1980). A Life-Span, Life-Space Approach to Career Development.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16, 282-98.
Swanson, J. L., & Tokar, D. M. (1991). College Students’ Perceptions of Barriers to Career Development.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38(1), 92-106.
Tiedeman, D. V., & O’Hara, R. P. (1963). Career Development: Choice and Adjustment. Princeton, NJL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Bo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