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陳為邦 Chen, Wei-Bang |
---|---|
論文名稱: |
蘇格拉底對話在臺北市國民中學教師專業成長之應用—以一所國民中學為例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ocratic Dialogue on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n Taipei — A Case Study |
指導教授: |
洪仁進
Hung, Ren-Jin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Educational Policy and Administr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17 |
畢業學年度: | 105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90 |
中文關鍵詞: | 蘇格拉底對話法 、教師專業成長 、個案研究 |
英文關鍵詞: | Socratic Dialogues, teacher professionalism development, case study |
DOI URL: |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2136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49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有關臺北市國民中學教師如何透過實施蘇格拉底對話,使教師澄清對於教師專業之看法,並藉由蘇格拉底對話施行之歷程,進一步透過反思及他人經驗之分享,增進教師在專業上之成長。在研究方法上,本研究採用個案研究法進行研究,以臺北市天空學校(匿名)之6位教師為研究對象。進行為期4周、3次共6小時的蘇格拉底對話活動,並以「何謂教師專業?」、「何謂教師工作壓力?」以及「何謂教師兼任行政工作壓力?」為主題進行探討,結果如下:
壹、蘇格拉底對話法之運用,能有效提供教師分享及反思於從事教師工作中之各種經驗,對於促進教師專業成長,有其成效。
貳、促進者在運用蘇格拉底對話法於教師對話時,應具有好的聚焦與提問能力,方能有效引導對話議題深入探討。
參、教師於進行蘇格拉底對話時,能展現其專業或自主的一面,呈現的對話模式
具有多元面向。
肆、蘇格拉底對話法之實行,能增進參與對話之教師對於議題談話之聚焦能力,
並有助於增進個人思考邏輯部分。
伍、受限於討論主題性質,對話成員需有相關背景經驗,方能使對話有效進行,
此為其限制之一。
This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how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in Taipei
conceptualize and enhance their teacher professionalism by using the Socratic
Dialogue, as well as the reflection and the experience sharing during the process. In
this case study, six teachers from Taipei City Sky School1 participated the four-week
Socratic Dialogue Community, in which three topics were intensively discussed:
“What is Teacher Professionalism?” “What is Work Stress of Teachers?” and “What is
Work Stress of Teachers with Administrative Duties?” Results were summarized into
the following five points.
1. The use of Socratic Dialogue effectively enhanced teachers’ professionalism development by facilitating teachers to share and reflect their teaching experiences.
2. To effectively lead teachers into in-depth discussions on topics during the process of using the Socratic Dialogue, a facilitator should be equipped with good abilities to direct attention and ask questions.
3. During the Socratic Dialogue, teachers showed their professionalism or autonomy, and the dialogue styles they presented are multifaced.
4. Teachers’ ability to direct attention to discussed topics and individual logic of thinking improved by using of the Socratic Dialogue.
5. One of the limitations of this study is that the nature of discussed topics requires participants to have certain level of background experience related to the topics, in order to keep the dialogue going.
壹、 中文部分
王太慶、賀麟(譯)(1987)。G.Hegel 著。哲學史講演錄《二》。臺北縣:
谷風出版社。
王文科、王智弘(編譯)(2002)。質的教育研究:概念分析(第五版)。臺
北市:師大書苑。
王康宇(1998)。遞迴程式之蘇格拉底式合作學習系統(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
立臺灣師範大學,資訊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王曉朝(譯)(2004)。Plato 著。柏拉圖全集卷三。臺北市:左岸文化。
王曉朝(譯)(2004)。Plato 著。柏拉圖全集卷四。臺北市:左岸文化。
古芳瑜(2006)。「德」是否可教?-試論郭爾堡(Kohlberg)對於蘇格拉底提
問的回答(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哲學研究所,嘉義縣。
白石浩一(1991)。悲劇的誕生。臺北:志文。
石凌霜(2013)。蘇格拉底方法在法律通識課程教學中的應用。教育實踐與研
究,26(1),119-156。
石靜瑜(2012)。蘇格拉底對話在國小高年級數學課上的運用(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新北市。
朱光潛(譯)( 2005)。Plato 著。柏拉圖文藝對話錄。臺北市:網路與書出版。
何蕙如(2011)。蘇格拉底對話法在國小高年級論說文寫作教學之個案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臺北市。
余錦漳(2001)。國民小學組織學習與教師專業成長之相關因素研究(未出版之
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高雄市。
吳清山(2006)。臺灣教育改革的檢討與策進:1994-2006。教育資料集刊,32,
1-22.
吳瑞珠(譯)(2008)。Saran,R.& Neisser,B. 著。心靈探索:在教育中的蘇 格拉底對話。臺北市:五南。
吳欣珊(2009)。國民小學教師對同儕輔導實施態度與專業成長關係之研究。未出
版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教育學系,臺東縣。
李茂源(2003)。國民中小學教師參與讀書會對其專業成長影響之研究。未出版碩
士論文,東海大學,教育研究所,臺中市。
李俊湖(2007)。教師專業成長。研習資訊,24(6),97-102。
卓明仙(2008)。彰化縣國民小學教師專業成長與教學自我效能關係之研究。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嘉義縣。
周崇儒(2000)。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策略分析。臺灣師範大學中等教育期刊,51
(5),74-84。
尚榮安(譯)(2001)。Robert K. Yin 著。個案研究法。臺北市:弘智文化出
版。
林玉体(1997)。西洋教育史。臺北市:文景。
林玉体(2010)。西洋教育史(新修訂 14 版)。台北:文景。
林玉体(2008)。蘇格拉底的教師圖像。載於林逢祺、洪仁進(主編),教師
哲學(頁2-27)。臺北市:五南。
林雨蒨(譯)(2002)。Phillips, C 著。蘇格拉底咖啡館──哲學新口味。
臺北市:麥田。
林品杰(1995)。運用蘇格拉底式對話之矯治學習系統。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
立臺灣師範大學,資訊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林示宜(2014)。在教師專業學習社群中發展教師專業成長之探究。未出版之碩士
論文,中華大學,科技管理學系,新竹市。
林淑儀(2009)。屏東縣國民小學教師專業成長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
行政研究所,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屏東縣。
林淑馨(2010)。質性研究 : 理論與實務。高雄市 : 巨流。
林逢祺、洪仁進(2014)。啟蒙對話與轉化-教師成長之路。臺北市:學富。
洪瓊芳 (2004)。國小教師專業成長現況與需求之研究─以澎湖縣與臺南市為例
。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教師在職進修課程與教學碩士學位
班,臺南市。
高廣孚(1998)。蘇格拉底。載於劉真(編),師道(18 版,頁 449-462)。
台北:國立教育資料館。
張玉成(2002)。思考技巧與教學。臺北市:心理。
張文祺(2011)。桃竹苗地區國民小學教師專業學習社群、學校組織文化與教師專
業成長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教育行
政碩士專班,新竹市。
張德銳(1997)。教學評鑑。載於黃政傑(主編),教學原理(頁303-339)。
臺北市:師大書苑。
張瑛娸(2013)。國中任教綜合活動領域教師專業成長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
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碩士班,臺中市。
教育部(2001)。2001年教育改革之檢討與改進會議。臺北市。
教育部(2012)。中華民國師資培育白皮書。臺北市。
教育部(2015)。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整合平臺。臺北市。
許凱筑(2013)。學習共同體對教師專業成長影響之個案研究--以國小教師對話為
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終身學習與人力資源發展碩士
學位學程碩士在職專班,南投縣。
陳鵬仁(譯)(2008)。杜維明、池田大作著。對話的文明。臺北市:正因。
陳信宏(2008)。蘇格拉底對話在六年級學生輔導的應用。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新北市。
陳美華(2011)。蘇格拉底對話在國小品格教育上的應用。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新北市。
陳靜婉(2001)。國民小學教師在職進修與專業成長知覺之研究-以彰化縣為例。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彭文林(2002)。倫理相與分離問題:一個由蘇格拉底經柏拉圖至亞里斯多德的
哲學發展之研究。臺中:明目文化。
程諾蘭(2004)。否定思維的哲學屬性--以蘇格拉底、老子、黑格爾為探討。揭諦
(07),(頁183-227)。
賀 麟、王太慶譯(1987)。哲學史演講錄(三)。中和:谷風出版社。
黃光雄(1989)。教育評鑑的模式。臺北市:師大書苑。
黃貞錦(2015)。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發展歷程之個案研究:以一所國中教師閱
讀社群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與學習科技學系,
新竹市。
趙玉真(2014)。國小教師數學專業學習社群發展歷程與教師專業成長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與學習科技學系,新竹市。
趙瓊珉(2010)。兩個自我的交會與對話-以蘇格拉底對話增進兒童友誼之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新北市。
劉育忠(2000)。對話、遊戲與教育-高達美與德希達之對比研究。未出版之碩
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臺北市。
劉藍芳(2006)。蘇格拉底對話之教育意涵。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歐用生(1996)。教師專業成長。臺北市:師大書苑。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臺北市:心理。
蔡培村(1996)。我國實施中小學教師職級制度的基本構想。載於蔡培村(主編),
教師生涯與職級制度(161)。高雄:麗文文化。
謝文全(1998)。教育行政—理論與實務。臺北市:文景。
謝文全(2012)。教育行政學(四版)。臺北市:高等教育出版社。
謝豐隆(2004)。蘇格拉底認知引導教學法對國二學生思考風格影響之個案研
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高雄市。
蘇明勇(2004)。蘇格拉底詰問模式對六年級學生批判思考能力與傾向之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科學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蘇富芝(2009)。柏拉圖的假設法。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22,123-144。
饒見維(1996)。師資培育的理念取向與典範的評析。教育資料集刊,22,59-84。
饒見維(2003)。教師專業發展:理論與實務。臺北市:五南。
貳、西文部分
Burden, P. R. (1980). Teachers' perception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influences on their personal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ERIC No. ED210258.
Buber, M. (1973).Das dialogische Prinzip. Heidelberg,DE: Lambert Schneider.
Copleston, F.(1962). A History of Philosophy, Vol. 1 Part2. New York,NY: Image Books.
Dean, J. (1974). The role of local advisory service in the inservice education of
teachers. In E. Admas (ed). In-service education and teachers’ center. New York,NY: Pergamon Press.
Díaz-Maggioli, G. (2004). Teacher-centere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lexandria, VA: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Duke, D. L. (1990). Setting goals fo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Educational
Leadership, 47 (8), 71-76.
Erffermeyer, E. S. &; Martary, C. R. (1990). A quantified approach to evaluation of teacher professional growth and development professional leadership through a galsetting process. Journal of Personnel Evaluation in Education,3, 275-300.
Frederick,C.(1962). A History of Philosophy, Vol. 1 Part2. New York,NY: Image Books.
Heckmann,G(2004).Six pedagogical measures and Socratic facilitation.In R.Saran
&Neisser (Eds.),Enquiring mind:Socratic dialogue in education (pp.107-111).
Store on Trent, England: Trentham.
Kau, C. (1981). Growth of teacher in a communication project. Urbana,IL,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
Marinoff, L. (2002). Philosophical practice. San Diego,CA: Academic Press.
Nelson, L. (1949). Socratic method and critical philosophy selected essays (T.
K.Brown III, Trans.).New Haven,CT: Yale University Press.
Phillips,C. (2002) Socrates Cafe: A Fresh Taste of Philosophy Paperback,
W.W. Norton & Company. New York,NY.
Plato(1961), Meno. In The Collected Dialogues. Bollingen,Ch.
Rene Saran & Barbara Neisser (2004). Enquiring Minds Socratic Dialogue in
Education, Store on Trent, England: Trentham.
Reynolds, & Cuttance, P. (1992). School effectiveness research: Police and practice. London,UK: Cassell.
Robb, L. (2000). Redefining staff development: A collaborative model for
teachers andadministrators. Portsmouth, NH: Heinemann.
Stumpf, S. E. (1983). Philosophy: history and problems. New York,NY:
McGraw-Hill Book Company
Villegas-Reimers, E.(2003).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Paris,FR: UNESCO: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Educational Planning.
Winch. C. (2004). What do teachers need to know about teaching? A critical examination of the occupational knowledge of teachers.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Studies, 52(2),180-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