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林宗儀 Lin, Zong-Yi |
---|---|
論文名稱: |
技術型高中機械群教師對多元選修課程認知、認同及實踐 A Study of the Cognition,Identification and Practice of Vocational High School Machinery Group Teachers on Multiple Elective Courses |
指導教授: |
宋修德
Sung, Hsiu-Te |
口試委員: |
陳美姿
Chen, Mei-Tzu 曾璧光 Tseng, Pi-Kuang 宋修德 SUNG, Hsiu-Te |
口試日期: | 2024/01/31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工業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Industrial Edu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24 |
畢業學年度: | 112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17 |
中文關鍵詞: | 多元選修課程 、教師認知 、教師認同 、課程實踐 |
英文關鍵詞: | Multiple Elective Courses, Cognition, Identification, Practice |
研究方法: | 半結構式訪談法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NTNU202400400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33 下載:22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技術型高中機械群教師對多元選修課程認知、認同及實踐情況,並且深入討論教師對於課程的認知如何影響他們的認同,以及認知與認同對於課程規劃與實踐之影響,此外還將探討實踐過後對於課程認知認同之變化。研究利用半結構訪談法進行,對象為北部四所公私立技術型高中機械群教師,並以「時常比較法」進行分析凸顯出教師觀點之異同,從而提出研究結論與建議提供現場教師參考以及教育主管機關制定相應政策依據,後續研究者可參考以拓展相關領域研究深度。
研究中發現機械群教師對於多元選修課程目的在於拓展學習面向、提升學習動機與課綱規劃理念相近,展現出較認同態度,但教師們在面對課程能否培養學生專精能力時由於認知與開設課程類型不同,表現出較不一樣觀點;對於多元選修課程是否能培養學生跨域能力,教師們在實踐後認為培養跨領域能力相對困難,表示遭遇困難主要來自學生能力落差,由於技術型高中各科學生背景能力差異大,開放跨群跨科選修時,教師如何引導不同背景能力學生了解課程是一大困難,此外課程堂數規劃不足,導致加廣類型課程無法提供深度學習;加深類型課程又無法顧及跨領域學習學生之進度造成課程實踐上之困難。
對此本研究建議提出:在學生實際進行選課前,開課教師應全力引導選課學生充分了解課程內容,在課程實踐上引導學生將課程與他們過去的經驗相連結,以激發學習動機,實現多元選修的初衷。鑑於課程時數的限制,建議教師將內容拆分為上下學期,以透過兩階段的課程奠定學生的基礎和深入能力,從而實現跨領域學習和能力培養的目標。教育主管機關應持續關注技術型高中與普通高中之差異,並制定符合技術型高中特色的課綱。同時,建議增加實習課時數,以更好地實現技職教育的實用目標。
This study examined how machinery group teachers in vocational high schools cognition, identification, and practice of multiple elective courses. It delved into the influence of teachers' cognitions on their attitudes, and the collective impact on curriculum planning and execution. Utilizing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with machinery group teachers from four northern vocational high schools, the constant comparison method highlighted diverse perspectives. The study offered conclusions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practitioners, providing insights for educational policy formulation. The findings could guide future researchers in expanding related field studies.
In the study, it is found that machinery group teachers share a common cognition on the purposes of multiple elective courses, aiming to broaden learning horizons, enhance motivation, and align with curriculum planning principles, exhibiting a generally positive attitude. However, when confronted with the question of whether the courses can cultivate students' specialized skills, teachers exhibit diverse viewpoints due to differences in cognition and the types of courses offered. Regarding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interdisciplinary skills, teachers, after practical implementation, perceive it as relatively challenging. They express difficulties arising from the significant gap in students' abilities, given the substantial differences in background abilities among students from different subjects in vocational high schools. This challenge is particularly pronounced when guiding students with different background abilities to understand the courses in open cross-group and cross-disciplinary elective settings. Additionally, inadequate planning of class hours leads to difficulties in providing in-depth learning for broadening courses, while deepening courses struggle to accommodate the progress of students engaged in interdisciplinary learning.
Recommendations include thorough guidance for students in course selection, linking courses to past experiences to enhance motivation, and adapting content into two semesters for foundational and in-depth learning. Education authorities should consider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echnical and regular high schools, formulating curricula that cater to technical high school characteristics. Additionally, increasing internship hours can enhance the practical aspects of technical education.
壹、中文部分
方德隆(2010)。九年一貫課程綱要總綱實施現況相關研究之後設分析。課程研究,5(2),63-108。
王佳琪(2017)。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之核心素養課程: 評量的觀點。臺灣教育評論月刊,6(3),35-42。
王郁雯(2016)。高中課程改革下的教師專業認同。教育學報,44(2) ,165 – 182。
古瑞雲(2020)。對108108課綱國中彈性課程實施的省思與建議。台灣教育評論月刊,9(6),116-120。
佐藤學(2017)。邁向專家之路—教師教育改革的藍圖(黃郁倫譯)。臺北:高等教育。(原著出版於2015)。
余舒蓉(2018)。十二年國教課綱轉化與實踐之個案研究:以前導學校為例。雙溪教育論壇,7,113-133。
呂秀蓮(2017)。十二年國教107課綱核心素養的評量。臺灣教育評論月刊,6(3),01-06。
巫蕙芬(2016)。技術型高級中等學校電機與電子群教師對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技能領域之認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李子建,尹弘(2005)。教師對課程變革的認同感和關注:課程實施研究的探討。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1(1),107-128。
李懿芳、胡茹萍、田振榮(2017)。技術型高級中等學校技能領域課綱理念、發展方式及其轉換為教科書之挑戰。教科書研究,10(3),69-99。
李懿芳、胡茹萍、宋修德(2021)。技術型高級中等學校跨域課程之理念與實踐。台灣教育研究期刊,2(2),53-70。
周淑卿、王郁雯(2019)。從課程統整到跨領域課程:台灣二十年的論述與問題。教育學報,47(2),41-59。
林志龍(2021)。國小教師對素養導向教學的覺知-以桃園市108學年度一年級教師為例。學校行政,134,160–186。
林佩儀(2022)。國中藝術領域教師對十二年國教新課綱課程認知與實施現況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臺北市。
林佩璇(2004)。邁向課程實踐理論化的行動研究。教育研究集刊,50(3),123-143。
林佩璇、李俊湖(2018)。從教師專業能力到教師專業素養。台灣教育,711,103‒111。
林佳鳳(2014)。國中教師對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差異化教學之認知及其實施之研究-以彰化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林佳慧、劉欣宜、許碧如(2019)。十二年國教課綱中議題融入課程之實踐。學校行政雙月刊,123,84-98。
林建宏(2016,12月23日)。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技術型高級中等學校適性教學與多元選修課程規劃說明,國立岡山農工課程規劃說明會,高雄市。
林清南(2020)。技術型高中108課綱校訂實習課程的規劃與實務分享—以市立三重商工機械群模具科為例。臺灣教育評論月刊,9(8),47-53。
林莉軒(2023)。技術型高中彈性學習課程規劃與實施現況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科技大學,臺北市。
林凱衡(2012)。教育改革如何促成高職轉型?----綜合高中的社會學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智中、余玉珍、李玲(2019)。二十年來香港課程改革的實施與成果。教育學報,47(1),1-29。
邱志鴻(2019)。十二年國教108課綱多元選修課程-以淡水商工為例。商業職業教育,143, 55 – 60。
邱婕歆、吳連賞(2017)。從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再定位教師角色。教育學誌,38,101-123。
邱韻如(2014)。臺北市國中國文科教師對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認知與教學實踐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施昀晴(2019)。技術型高中電機科教師對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技能領域認知及其因應策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洪郁婷(2019)。向學生學習:教師建構學科學生知識之個案研究。教育實踐與研究,32(1),107-144。
洪郁婷(2020)。談教師如何獲得 KCS:以閱讀素養的課程實踐為例。教育理論與實踐學刊,42,29-53。
范兆雄(2005)。論教師課程實施觀念與行為變革。西北師大學報,42(6),106-109。
唐淑華(2013)。帶著希望的羽翼飛翔—談補救教學在十二年國教的定位與方向。 教育人力與專業發展,30(1),1-12。
徐麗真(2006)。高中職護理教師及學生對「健康與護理」課程架構認同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秦玉友(2002)。課程理解~課程改革與課程實施中日漸凸顯的問題。課程與教學,5(4),75-88。
國家教育研究院(2018)。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技術型高級中等學校課稱綱要(機械群)。取自https://www.naer.edu.tw/PageSyllabus?fid=52。
張春興(1988)。知之歷程與教之歷程:認知心理學的發展及其在教育上的應用。教育心理學報,21,17-38。
張健逸(2018)。高中教師對十二年國教108課綱的認知、因應及其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縣。
張爽、林智中(2012)。課程理論與實建:教師的視角。教育學報,40(1-2),67-77。
張堯卿(2018)。高中實務社群中教師實踐智慧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
張新仁(主編)(2009)。中小學教師專業學習社群手冊,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整合平台。取自https://cirn.moe.edu.tw/Book/UpLoad/Book/477/477.pdf。
張嘉育(2000)。技職教育學術課程及職業課程之統整模式分析。課程與教學,3(4),101-120+173。
教育部(2014)。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取自https://12basic.edu.tw/12about-3-1.php。
教育部統計處(2022)。高級中等學綜覽。2022年1月15日,取自https://stats.moe.gov.tw/statedu/chart.aspx?pvalue=21。
郭丁熒(1999)。從教師因應分析教育改革的限制性與可能性。教育部主辦:第一屆教育社會學論壇之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市。
郭生玉(2012)。心理與教育研究法。新北市:精華總經銷。
陳竹亭、唐功培(2013)。跨科際教育在臺灣大專校院實施之探究。長庚人文社會學報,6(2),159-195。
陳君武、彭怡婷(2020)。國中教師實踐社群發展校訂課程之個案研究。中等教育,71(3),48-66。
陳茹玲、柯華葳、蔡佩眞(2020)。從教師認知、教學資源與教學實踐論國語文教育政策之困境與契機。教育科學研究期刊,65(1),47-91。
陳雅筑(2019)。技術型高中推動十二年國教108課綱的活動歷程與困境:活動理論的觀點(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佛光大學,宜蘭縣。
彭玲藝(2005)。生命關懷:課程實踐中的必要關照。瀋陽教育學院學報,7(3),47-50。
游美香、張惠博(2001)。國中理化教師對理化新課程實施的感受之研究。科學教育,11,96-121。
鈕文英(2012)。質性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臺北:雙葉書廊。
黃任閔、柳立偉、呂謙、林婉莉(2014)。屏東縣國小教師對生態旅遊認知及態度之研究。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學報,32(2),13-26。
黃志翔(2011)。臺北市和新北市高職學校機械科教師對於實施新課程態度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黃武雄(1995)。台灣教育的重建。台北:遠流。
黃彥文(2016)。超越標準:邁向臺灣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的課程改革下之教師專業成長。教師專業研究期刊,11,17 – 39。
黃政傑(1991)。課程與教學。台北:東華書局。
黃偉立、藍偉瑩(2016)。校訂必修及多元選修課程規劃。105學年度全國高級中等學校教務主任工作會議。
黃偉翔(2019)。高職5大改變:在地產業連結,跨班、跨科、跨群、跨校選課。親子天下。取自https://flipedu.parenting.com.tw/article/005420。
新北市政府教育局(2021年3月2日)。新北技高最強多元選修課 讓學習歷程檔案更豐富。新北市政府教育局教育新聞。取自https://www.ntpc.edu.tw/home.jsp?id=d127e0ce0f4f407b&act=be4f48068b2b0031&dataserno=7c85869309f68f57a3737b75b017de19&mserno=cdfca8f4e3eeb6df81e43a5af771c42f。
楊思偉(2006)。推動十二年國民教育政策之研究。教育研究集刊,52(2),1-31。
甄曉蘭(2003)。教師的課程意識與教學實踐。教育研究集刊,49(1),63-94。
趙宥寧(2021年2月1日)。108課綱跨領域多元選修 高職比高中更落實。聯合新聞網。取自https://udn.com/news/story/6929/5221086。
趙曉美(2019)。素養導向教學的思考與課堂實踐。臺灣教育評論月刊,8(10),27-30。
歐用生(2000)。課程與教學。台北:師大書苑。
歐用生(2005)。 課程再概念化—系譜和風貌。載於游家政、莊梅枝(主編),後現代課程:實踐與評鑑。17-40。臺北市: 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
潘慧玲(2005)。台灣新一波之高中課程改革。文教新潮,10(3),6-20。
蔡佩縈(2021)。技術型高中教師對新課綱之認知與實踐—以應用英語科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
鄭明哲、洪漫格、吳忠育、林嘉慧(2020)。數位時代下的人力資源發展策略。經濟前瞻,187,43-47。
賴光真(2017)。課程實施觀點新論。台灣教育評論月刊,6(11),35-40。
鮑筱婷(2016)。技術型高級中等學校教師對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群科課程綱要技能領域之認知與態度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饒見維(2001)。九年一貫課程與教師專業角色的省思。教師天地,113,7-13。
貳、外文部分
Beijaard, D., Verloop, N., & Vermu,J.D. (2000). Teachers' perceptions of professional identity: An exploratory study from a personal knowledge perspective.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16(7), 749-764.
Borg, S. (2006). Teacher cognition and language education: Research and practice. London: Continuum.
Chong, S., Low, E.L., & Goh,K.C. (2011). Emerging professional teacher identity of preservice teachers. Australian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36(8), 50-64.
Ereh, C. E. (2005). Teacher characteristics and school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in Nigerian secondary school: A theoretical review. Journal of the Nigerian Academy of Education, 2(1),13-24.
Fullan, M. (2016). The new meaning of educational change (5th ed.). New York, NY: Teachers College Press.
Kazlow, C. (1977). Faculty receptivity to organizational change: A test of two explanations of resistance to innov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Journal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 Education, 10(2), 87-98.
Nwadiani, M. (2007, October). Education and reforms. Keynote address presented at the 25th Annual National Conference of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Association of Nigeria (PEAN) Delsu. Delta State University, Abraka.
Ornstein, A. C., & Hunkins, F. P. (2009). Curriculum Foundations, Principles, and Issues (5th ed.). United States: Pearson.
Phipps, S., & Borg, S. (2007). Explor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teachers' beliefs and their classroom practice. The Teacher Trainer, 21(3), 17-19.
Punch, K. F., & McAtee, W. A. (1979). Accounting for teachers’ attitude towardschange. Journal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17(2), 171-182.
Waugh, R. F. & Punch, K. F.(1987). Teacher receptivity to system-wide change in the implementation stage.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57(3), 237-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