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龔家珍
論文名稱: 臺灣地區大學機構典藏經營模式之研究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Business Model in Taiwan
指導教授: 吳美美
Wu, Mei-Mei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圖書資訊學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tudies
論文出版年: 2012
畢業學年度: 100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25
中文關鍵詞: 機構典藏經營模式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51下載:8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的目的在以經營模式來瞭解國內大學機構典藏的服現況和永續經營的可能。本研究列出下列五個研究問題:(1) 國內大學機構典藏之價值定位與實施策略為何?(2) 各校規劃與管理機構典藏時,著重那些項目及內容?(3) 圖書館如何調整組織結構和職責,以利典藏作業分工?(4) 如何結合校內單位,維持機構典藏的整體運作?(5) 從機構典藏管理者的角度,影響永續經營的因素為何?
    本研究採質化研究取向,使用內容分析法和訪談法為主,並以立意取樣原則,從國內123個大學機構典藏中,依其網頁之服務與作業說明詳盡者,選出14個個案,再徵詢圖書館中副館長、組長管理階層以上人員是否願意受訪,共獲其中7個機構人員同意受訪。總計本研究共採用七個機構典藏個案分析。本研究之半結構式訪談法,以企業經營模式理論中之經營元件為基礎,擷取其中價值主張、核心策略、產品與服務設計、資源部署、組織設計、價值網絡、營收機制等七項元件,設計半結構訪談問題。內容分析法的分析資料則包括機構典藏網站、機構典藏相關文獻、作業程序等文件。資料分析則以兩種方法收集的資料,互相比對,做為輔證瞭解個案之發展歷程。研究結果包括:
    (一)由於受網路大學排名影響,受訪各校高層期待藉由建立一個整合平台保存與展現大學整體的研究產出,以提高學校整體的能見度與聲譽。在校內推動機構典藏的實施施策略上,大都融合保存機構智慧資產、協同合作、問題與解決等策略。
    (二)大學機構典藏的業務範圍涵蓋有:內容面、系統面、行政面、推廣面。核心作業以內容面之徵集作業程序、後設資料(metadata)及全文檔管理、著作權權利查核為主。由於受到資料供應來源與方式的影響,例如校內其他單位提供或教職員自行提交,其實行細節複雜。
    (三)本研究發現受訪機構典藏個案,各圖書館僅規劃/試運時期建立臨時性任務團隊,並未調整組織結構或職責。部分有學科館員制度的圖書館,利用其長期與各系所建立的良好關係,在徵集和溝通在上相對順利,且工作負荷亦較輕。
    (四)研究發現受訪機構典藏個案,圖書館多商請、與校內各行政、研究、教學單位合作,將徵集範圍內的資料轉移至圖書館的機構典藏系統保存,使得校內教職員生、各行政、研究、教學相關單位與圖書館之間形成一串價值鏈。
    (五)研究發現受訪機構典藏個案,大學機構典藏永續經營的影響主要因素,包括校方高層的支持、經費、人力、內容持續成長、系統穩定發展等因素。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3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3 第四節 名詞解釋 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6 第一節 機構典藏 6 第二節 各國大學機構典藏的發展概況 15 第三節 經營模式之相關研究 27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35 第一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35 第二節 研究對象 37 第三節 研究設計 39 第四節 資料收集與分析 40 第四章 個案探析 42 第一節 國立臺灣大學機構典藏 42 第二節 國立政治大學機構典藏 46 第三節 淡江大學機構典藏 52 第四節 臺北醫學大學機構典藏 58 第五節 中興大學機構典藏 62 第六節 國立成功大學機構典藏 67 第七節 崑山科技大學機構典藏 72 第五章 經營模式分析 77 第一節 價值主張 77 第二節 核心策略 81 第三節 產品與服務設計 85 第四節 資源部署 92 第五節 組織設計 95 第六節 價值網絡 99 第七節 營收機制 102 第八節 綜合探討 106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109 第一節 結論 109 第二節 研究建議 112 第三節 未來研究建議 113 參考文獻 115 附錄 122 附錄一 訪談大綱 122 附錄二 訪談文本編碼表 124

    Afuah, A. and C. Tucci (2003). Internet Business Models and Strategies. Boston:McGraw Hill.
    ARROW(29th September, 2003). ARROW project description. Retrieved March 3, 2009, from http://arrow.edu.au/docs/files/ARROW%20project.pdf
    ARROW(4th August, 2006). ARROW Stage 2 project description. Retrieved March 3, 2009, from http://arrow.edu.au/docs/files/ARROW%20Stage2%20PublicDescription.pdf
    Awre, C.(2004). The JISC’s FAIR Programme: disclosing and sharing institutional assets. Learned Publishinig, 17(2), 151-156.
    Bailey, C.W.Jr., et al.(2006). Insititutional repositories. SPEC Kit 292. Washington, D.C. : Association of Research Libraries. Retrieved May 3, 2009, from http://www.arl.org/bm~doc/spec292web.pdf
    BOAI (2009). Budapest Open Access Initiative: 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 Retrieved March 3, 2009, from http://www.earlham.edu/~peters/fos/boaifaq.htm
    CARL(2005). About the CARL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Program. Retrieved on April 20, 2009, form, http://www.carl-abrc.ca/projects/institutional_repositories/about-e.html
    Chesbrough, H. and R. S. Rosenbloom (2002). The role of the business model in capturing value from innovation: evidence from Xerox Corporation's technology spin-off companies. Industrial and Corporate Change,11(3): 529-555.
    Crow, R.(2002). The case for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A SPARC position paper. Retrieved on March 18, 2009 from http://www.arl.org/sparc/bm~doc/ir_final_release_102-2.pdf
    Di l l , E. , & Palmer, K. L. (2005). What’s the big IDeA? Considerations for Implementing an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Library Hi Tech News, 22(6), 11-14.
    Dubosson-Torbay, M., A. Osterwalder and Y. Pigneur(2002). E-business model design, classification, and measurements. Thunderbird International Business Review, 44(1): 5-23.
    Gibbons, S.(2004). Establishing an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Library Technology reports, 40(4), 1-67
    Hamel, G. (2000). Leading the revolution. Boston: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Kim, Y. H. & Kim, H. H. (2008).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evaluation indicators for a consortium of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A case study of dCollection.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59(8), 1282-1294.
    Lam, K., & Chan, D. L. H. (2007). Building an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Sharing experiences at the HKUST library. OCLC Systems & Services: International Digital Library Perspectives, 23(3), 310-323.
    Lynch, c.a.(2003).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Essential infrastructure for scholarship in the digital age. ARL Bimonthly Report, 226. Retrieved on May 5 form http://www.arl.org/resources/pubs/br/br226/br226ir.shtml
    Lynch, C.A., & Lippincott, J.K.(2005).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develop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 as early 2005. D-Lib Magazine, 11(9). Retrieved on May 20, 2009 from http://www.dlib.org/dlib/september05/lynch/09lynch.html
    Magretta, J. (2002). Why Business Models Matter. Harvard Business Review,80(5): 86-92.
    Markey, K., Rieh, S. Y., Jean, B., Kim, J., & Yakel, E. (2007). Census of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in the United States: MIRACLE Project research findings (census). Washington, DC: Council on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Resources. Retrieved May 21, 2009, from http://www.clir.org/pubs/abstract/pub140abst.html
    Mercer, H., Rosenblum, B., & Emmett, A. (2007). A multifaceted approach to promote a university repository: The University of Kansas’ experience. OCLC Systems and Services, 23(2), 190-203.
    Mitchell, D. and C. Coles(2003). The ultimat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continuing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 The Journal of Business Strategy, 24(5): 15-21.
    Nixon, W.J.(2003). DAEDALUS: Freeing Scholarly Communication at the University of Glasgow. Ariadne, 34. Retrieved August 8, 2012, form http://www.ariadne.ac.uk/issue34/nixon/
    Open Society Institute (OSI) (2009). Budapest Open Access Initiative: 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 Last revised March 25, 2009 ,from http://www.earlham.edu/~peters/fos/boaifaq.htm
    Osterwalder, A., Y. Pigneur and C. L. Tucci(2005). Clarifying business models: Origins, present, and future of the concept. Communications of the Association for Information Systems, 16: 1-25.
    Porter, M. E.(2001). Strategy and the Internet.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79(2): 63-78.
    Probets, S. & Jenkins, C.(2006). Documentation for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Learned Publishing, 19, 57-71.
    Proudman, V. (2008). The population of repositories. In K. Weenink, L. Waaijers and K. van Godtsenhoven (Ed.), A DRIVER's Guide to European Repositories. (pp. 49-101). Amsterdam: Amsterdam University Press. Retrieved May 26, 2009, from http://dare.uva.nl/document/93898
    Shearer, K.(2006). The CARL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project: A collaborative approach to addressing the challenges of IRs in Canada. Library Hi Tech, 24(2).
    Stähler, P. (2002). Business Models as an Unit of Analysis for Strategizing. Proceedings of the 1st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Business Models.
    Tikkanen, H., J. Lamberg, P. Parvinen and J. Kallunki (2005). Managerial cognition, action and the business model of the firm, Management Decision, 43(5/6): 789-809.
    Timmers, P. (1998). Business Models for Electronic Markets. Journal on Electronic Markets 8(2): 3-8.
    Timmers, P. (2000). Electronic Commerce–Strategies and Models for Business-to-Business Trading, England: John Wiley and Sons Ltd.
    van Westrienen, G., & Lynch, C.A.(2005). Academic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Deployment status in 13 nations as of mid 2005. D-Lib Magazine, 11(9). Retrieved on May 14, 2009 from http://www.dlib.org/dlib/september05/westrienen/09westrienen.html
    Westell, M.(2006).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Proposed indicators of success. Library Hi Tech, 24(2), 211-226
    中興大學研究發展處(2012年3月1日)。中興大學研究發展處新聞與公告:本校100年度「學術研究績效獎勵」自即日起至101年3月7日止受理申請,相關申請作業詳如說明。2012年6月20日,取自中興大學研究發展處網頁http://research.nchu.edu.tw/chinese/01_news/02_detail.aspx?nid=2808
    中興大學秘書室(2009年3月18日)。國立中興大學第342次行政會議紀錄。2012年6月20日,取自中興大學網頁https://www.google.com/url?q=http://secret.nchu.edu.tw/download/admin_meet342.doc&sa=U&ei=SvcFUNSsKcqfiAeH7uinCA&ved=0CAcQFjABOAo&client=internal-uds-cse&usg=AFQjCNFI47WrEmVhJ06GbfKevZ2DJGcGGw
    中興大學圖書館(2009年3月11日)。國立中興大學機構典藏計畫綱要。2012年6月20日,取自:中興大學機構典藏網頁:http://nchuir.lib.nchu.edu.tw/about/index.jsp
    成功大學圖書館(2009年12月8日)。國立成功大學圖書委員會98學年第1次會議紀錄。2012年6月12日,取自:http://www.lib.ncku.edu.tw/www2008/guide/committee/lib_committee9801.pdf
    成功大學圖書館(2010年5月19日)。國立成功大學機構典藏徵集辦法。2012年6月1日,取自:網頁:http://www.lib.ncku.edu.tw/rule/new07.htm
    局建德(2010年5月4日)。中興大學機構典藏經驗分享。報告於2010年臺灣機構典藏學術研討會,中興大學。2012年6月20日,取自:http://nchuir.lib.nchu.edu.tw:80/ir/handle/309270000/67864
    局建德(2011年12月1日)。創造不一樣的機構典藏。報告於2011年臺灣機構典藏學術研討會。2012年6月20日,取自:http://ntur.lib.ntu.edu.tw/handle/246246/238117
    李興益。(2007)。經營模式元件角色之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
    周晨蕙(2009年6月19日)。機構典藏著作權--成大經驗談。報告於2009年臺灣機構典藏實務研討會,臺灣大學。2012年6月26日,取自:http://ntur.lib.ntu.edu.tw/handle/246246/161666
    周晨蕙(2010年5月4日)。成大經驗談:IR與校內各處室之資料取得合作模式。報告於2010年臺灣機構典藏研討會,中興大學。2012年6月26日,取自:http://ntur.lib.ntu.edu.tw/handle/246246/185026
    林鳳儀(2007年8月31日)。臺大機構典藏推展規劃。報告於2007年臺灣機構典藏學術研討會。2012年6月29日,取自:http://ntur.lib.ntu.edu.tw/handle/246246/48055
    林鳳儀(2009年6月19日)。臺大機構典藏經驗分享與成果報告。報告於2009年臺灣機構典藏學術研討會。2012年6月29日取自http://ntur.lib.ntu.edu.tw/handle/246246/161666
    林鳳儀(2010)。臺灣大學機構典藏推廣經驗分享。大學圖書館,14(1),131-156。2012年6月29日,取自:http://univj.lib.ntu.edu.tw/
    邱子恒(2010年5月4日)。當北醫遇到機構典藏:TMU IR的360天。報告於2010年臺灣機構典藏研討會。2012年5月8日,取自:http://ntur.lib.ntu.edu.tw/handle/246246/185026
    政大機構典藏政策諮詢委員會(2009年9月16日通過)。政大機構典藏系統作業要點。
    政治大學圖書館(無日期)。關於政大機構典藏。2012年5月31日,取自政大機構典藏網頁http://nccur.lib.nccu.edu.tw/about/faq.jsp
    紀佩珊、周晨蕙、李駿楓(2009)。成功大學機構典藏建置與推廣。國立成功大學圖書館館刊,18,26-40。2012年6月1日,取自:http://www.lib.ncku.edu.tw/journal/18/18-2_1.htm
    崑山科技大學人事室(無日期)。人事室相關檔案及法規下載。2012年5月31日,取自:http://www.ksu.edu.tw/cht/unit/D/A/PO/download.aspx
    淡江大學圖書館(2009年6月10)。淡江大學機構典藏系統建置辦法。2012年6月14日,取自:http://tkuir.lib.tku.edu.tw:8080/dspace/handle/987654321/12855
    陳光華、陳彥良(2010)。臺灣學術機構典藏共享平台之建置,大學圖書館,14(1),37-57。2012年6月29日,取自http://univj.lib.ntu.edu.tw/
    陳玥湄(2011年12月1日)。It's more than a repository。報告於2011年臺灣機構典藏學術研討會。2012年5月31日,取自:http://ntur.lib.ntu.edu.tw/handle/246246/238117
    陳浩民(2005)。突破式創新與經營模式對創新導入之影響的文獻研究─兼論商業智能之前導作用。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
    陳國泰(2007年8月31日)。典藏符合SCORM的數位教材--兼論崑山科大機構典藏經驗。報告於2007年臺灣機構典藏學術研討會。2012年5月31日,取自:http://ntur.lib.ntu.edu.tw/handle/246246/48055
    陳國泰(2008年6月13日)。(崑山科大機構典藏)校內推廣經驗分享。報告於2008年臺灣機構典藏學術研討會。2012年5月31日,取自:http://ntur.lib.ntu.edu.tw/handle/246246/65603
    陳銑鈞(2006)。經營模式元件及其間關係之紮根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
    臺灣大學圖書館(2007年6月12日)。臺大機構典藏系統作業要點。2012年5月31日,取自:http://ntur.lib.ntu.edu.tw/handle/246246/48091
    劉吉軒(2007年8月31日)。從知識管理觀點談政大機構典藏。報告於2007年臺灣機構典藏學術研討會。2012年5月31日,取自:http://ntur.lib.ntu.edu.tw/handle/246246/48055
    鄭景文(2009年6月19日)。談崑山機構典藏之取得授權作法。報告於2009年臺灣機構典藏學術研討會。2012年5月31日,取自:http://ntur.lib.ntu.edu.tw/handle/246246/161666
    賴文智(2011年11月)。圖書館與著作權法。國立成功大學圖書館館刊,20。2012年6月26,取自:http://www.lib.ncku.edu.tw/journal/20/20-2_1.htm
    羅靜純(2005)。大學機構典藏政策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資訊與圖書館學系,臺北縣。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