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潘惠華
Pan, Hui-hua
論文名稱: 當代台語電視連續劇語言使用與變異
Language Use and Variation of Contemporary Taiwanese TV Series
指導教授: 姚榮松
Yao, Rong-Song
林芳玫
Lin, Fang-Mei
學位類別: 博士
Doctor
系所名稱: 臺灣語文學系
Department of Taiwan Culture,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
論文出版年: 2017
畢業學年度: 105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310
中文關鍵詞: 雙語語言混雜語言變異後殖民語言台語連續劇風水世家
英文關鍵詞: bilingual, language hybridity, language variationy, post-colonial language, Taiwanese TV Series, Feng Shui Famil
DOI URL: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3281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02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1990年代因為政治民主化而進入後殖民時代的台灣,已日益趨向發展為皆普遍混用「雙語」的社會,也就是說台灣社會早已逐漸發展為雙語相互滲透、融合的語言社群。

    是故,本論文遂以當代台語電視連續劇《風水世家》的語言使用為研究主軸,以觀察當前台灣以雙語社會為主流的語言發展中,台語的使用面貌與變異現象,並歸納分析其形成的原因;其次,結合劇本分析與實務訪談,從中了解電視戲劇從業人員進行台語書寫及演出時的操作過程所面臨的困境與瓶頸;再進一步延伸進行平行式的觀察,比較新加坡、中國兩地閩南語影視劇的語言使用現象,探討其間的同質性與異質性,從中借鑑省思台灣面對當前語言潮流應有的態度,然後歸結文本分析與實務訪談,藉此審視台灣的國家語言政策得失、本土語言推展的反省,並提出針貶與芻見;最後則就如何增進台語電視節目的傳播與教育功能,以及台語影視語文製播的專業化提出芻見。

    為實現上述架構,本文內容共分七章:由內而外依序是第一章前言,第二章「台灣語言政策與台語電視連續劇發展的回顧」,第三章「台語連續劇語言使用現象」,第四章「台語連續劇語言使用現象原因分析」,第五章「台語劇本書寫與從業人員訪談之評析」,第六章「台新中三地閩南語影視劇語言使用比較」。第七章彙整前述六章所做的結論當中,首先先陳述本論文的「研究成果」及「語言態度」的反思,其次就台語書面及口語的使用情境進行區隔,最後針對台語影視語文製播的專業化以及新南向政策方針下聯繫東南亞閩南語僑民情感的媒介功能提出建議。

    Taiwan, having entered the post-colonial period on account of the rise of democracy in the 1990s, has turned to be a society of bilingual speakers. In other words, Taiwan has become a community in which different languages are gradually mixed and integrated in daily use.

    With regard to this, this research focuses on a contemporary Taiwanese TV series, Feng Shui Family (風水世家), exploring how and why Taiwanese has been used and varied over time in a bilingual society. Secondly, with analyses on both drama scripts and several interviews, it points out the difficulties and problems TV drama-related personnel encounter in the process of writing and performing in Taiwanese. Furthermore, this research conducts a parallel study on a film from Singapore and a drama from China, comparing and contrasting the way Southern-Min is used in these areas, in order to provide an opportunity for us to reflect on our attitudes toward languages in Taiwan. With a combination of textual analysis and practical interviews, this research offers not only critical reviews but also suggestions for the modification of national language policy and the promotion of native languages. In conclusion, preliminary suggestions are proposed for enhancing the promoting and educating function of Taiwanese TV programs, as well as for developing a more professional environment for producing Taiwanese films and programs.

    To achieve the goals mentioned above, this research consists of 7 chapters as follows: Chapter 1, Forewords; Chapter 2, Retrospection on Taiwan language polic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aiwanese TV series; Chapter 3, Language use of Taiwanese TV series; Chapter 4, Reasons for language use of Taiwanese TV series; Chapter 5, Analysis on Taiwanese drama scripts writing and interviews with drama-related personnel; Chapter 6, Comparison and contrast of language use in dramas and films among Taiwan, Singapore and China; Chapter 7 first concludes with the findings of this research for reflecting over language attitudes in Taiwan. By clarifying different usages between written and verbal forms of Taiwanese, this research finally offers suggestions for developing a more professional Taiwanese drama and film industry, and, under the New Southbound Policy, for strengthening the role Taiwanese dramas and films can play in building connection with Southern-Min speaking communities in Southeast Asia.

    第一章 緒論01 第一節 研究背景、動機與目的01 第二節 文獻回顧與評析11 第三節 研究範圍、研究方法與研究限制25 第四節 論文架構30 第二章 台灣語言政策與台語電視連續劇發展的回顧33 第一節 解嚴前(1895-1986)的語言政策與廣電媒體33 第二節 解嚴後(1987-迄今)語言政策與廣電媒體47 第三節 民間社會的反動53 第四節 台語連續劇的發展及語言使用的流變60 第三章 台語連續劇語言使用現象67 第一節 語碼轉換69 第二節 詞語移借74 第三節 語音類化82 第四節 語法干擾85 第五節 今昔連續劇語言使用之共相與殊相88 第四章 台語連續劇語言使用現象原因分析95 第一節 內部因素95 第二節 外部因素101 第三節 小結108 第五章 台語劇本的書寫與訪談的分析109 第一節 台語用字的方法及語言態度的實踐109 第二節 從業人員的問卷調查與深度訪談134 第三節 語言使用準則與培訓及演出的困境與需求155 第六章 台新中三地閩南語影視劇語言比較163 第一節 三地詞語現象的比較164 第二節 三地語音及語法現象的比較194 第三節 原因探討219 第四節 小結 230 第七章 結論233 第一節 研究成果與語言態度的反思233 第二節 電視台台文實驗及書面與口語使用情境之權衡242 第三節 台語影視製播語文專業化的芻議258 參考文獻261 附錄 附錄1:台灣語言政策與台灣重大歷史事件大事紀(1895~2016)279 附錄2:劇本摘錄289 附錄3:訪談大綱297 附錄4:訪談同意書209 表目錄 表5-1:問卷設計135 表5-2:基本資料136 表5-3:語言能力136 表5-4:台語標記法138 表5-5:輔助管道138 表5-6:編劇訪談設計139 表5-7:演員訪談設計139 表5-8:製作人員訪談設計140 表5-9:訪談對象一覽表141 表7-1:台語新聞書面與口語使用情境區隔256 表7-2:台語影視劇書面與口語使用情境區隔257 圖目錄 圖1-1:台灣語言位階圖03 圖1-2:語碼轉換中介圖03 圖1-3:研究方法座標圖07 圖1-4:台新中閩南語影視比較視角圖09 圖1-5:新加坡華語變體使用情境圖10 圖1-6:台灣當前台語文使用情境圖11 圖2-1:1990年迄今當代台語八點檔連續劇語言使用變化圖64 圖3-1:嫁接法圖示93 圖6-1:東南亞華人分布圖220 圖6-2:馬來西亞地圖221 圖6-3:新加坡華人語言位階圖224 圖7-1:卡楚(Braj Kachru,1992)「英語三大同心圈」理論236 圖7-2:閩南語三大同心圈236 圖7-3:公共電視「技藝101」漢字與羅馬拼音混用式台文字幕246 圖7-4:公共電視「節氣好生活」全漢字台文字幕附加標示 「台羅拼音」247 圖7-5:新加坡華語變體使用情境圖250 圖7-6:台灣當前台語文使用情境圖250

    一、專書

    三澤真美惠,《殖民地下的「銀幕」:台灣總督府電影政策之研究(1895-1942)》(台北:前衛出版社,2002)。
    方欣欣,《語言接觸三段兩合論》(中國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
    方齡貴,《元明戲曲中的蒙古語》(中國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1)。
    毛榮富等著,《媒介素養概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5)。
    王天濱,《台灣新聞傳播史》(台北:亞太圖書出版社,2002)。
    王永炳,《中國古典戲劇語言運用研究》(台北:台灣學生書局,2000)。
    王甫昌,《省籍融合的本質─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台北:業強出版社,1993)。
    王育德,黃國彥譯,《王育德全集》(台北:前衛出版社,2000)。
    王育德,《台灣‧苦悶的歷史》(台北:前衛出版社,2000)
    王振寰,〈廣播電視媒體的控制權〉,《解構廣電媒體》(台北:澄社出版,1993)。
    王詩琅,《日本殖民地體制下的台灣》(台北:眾文圖書,1978)
    史有為,《異文化的史者─外來詞》(中國吉林: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
    生安鋒,《霍米巴巴》(台北:揚智出版社,2005)。
    丘 進,《華僑華人藍皮書:華僑華人研究報告(2013版》(中國: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4)。
    何大安,《規律與方向:變遷中的音韻結構》(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88)。
    何群雄,《漢字在日本》(香港:商務印書館,2001)。
    吳念真,《人間條件》系列 (台北:圓神出版社,2004、2007、2008、2011、2013)。
    吳英成,《漢語國際傳播:新加坡視角》(中國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
    呂紹理,《水螺響起—日治時期台灣社會的生活作息》(台北:遠流出版公司,1998)。
    李光耀,《李光耀回憶錄:我一生的挑戰新加坡雙語之路》(台北:時報出版社,2015)。
    李如龍,《東南亞華人語言研究》(中國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2000)。
    李如龍,《方言與共同語》(香港:海峰出版社,1997)。
    李知沅,《現代漢語外來詞研究》(台北:文鶴出版社,2004)。
    李勤岸,《後殖民文學的語言》(台北:書林出版社,2011)。
    李勤岸,《母語教育:政策及拼音規畫》,(台南:真平出版社,2006)。
    李慧敏,《新加坡,原來如此》(台北:聯經出版社,2015)。
    李 瞻,《我國電視系統與政策之探討》(台北: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1979)。
    汪彝定,《走過關鍵年代》(台北商週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1)。
    沈國威,《近代中日詞匯交流研究︰漢字新詞的創制、容受與共享》(中國:中華書局,2000)。
    邢福義,《文化語言學》(中國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1990)。
    周長楫、周青海,《新加坡閩南話詞典》(中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2002)。
    周長楫、周青海,《新加坡閩南話概說》(中國廈門:廈門出版社,2000)。
    周婉窈,《海行兮的年代─日本殖民統治末期台灣史論集》,(台灣:允晨文化出版社,2003)
    周法高,《顏氏家訓彙注》(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0)。
    周有光,《中國語文縱橫論談》,(中國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
    林美容,《鄉土史與村庄史─人類學者看地方》(台北:台原出版社,1990)。
    林淇養,《書寫與拼圖:台灣文學傳播現象研究》(台北:麥田出版社,2001)。
    林慶勳,《台灣閩南語概論》(台北:心理出版社,2001)。
    竺家寧,《聲韻學─聲韻之旅》(台北:五南出版社,2015)。
    蔡同榮,《民視與我》(台北:民視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4)
    邱貴芬,〈「發現台灣」建構台灣後殖民論述〉,《後殖民理論與文化認同》(台北:麥田出版社,1995)。
    施政峰,《各國語言政策—多元文化與族群平等》,(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02)。
    洪惟仁,《台灣方言之旅》,(台北:前衛出版社,1992)。
    洪鐮德,《新加坡學》(台北:揚智出版社,1997)。
    胡婉玲,《語言讓人更自信》(台北:大田出版社,2000)。
    徐大明,《社會語言學研究》(中國: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徐大明,《當代社會語言學》(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
    徐大明、陶紅印、謝天蔚,《當代社會語言學》(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
    徐正光,《徘徊於族群與現實之間》(台北:正中書局,1991)。
    葉正賢,《語言政策與教育─馬來西亞與新加坡之比較》(台北:前衛出版社,2002)
    翁秀琪,〈台灣的地下媒體〉,《解構廣電媒體─建立廣電新秩序》(台北:澄社出版社,1993)。
    張世祿,《中國音韻學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2000)。
    張良澤,《吳新榮日記》(台北:遠景出版事業公司,1981)。
    張德鑫,《中外語言文化漫談》(中國北京:華語教育出版社,1996)。
    張涌泉,《漢語俗字研究》,(中國:岳麓書社,1994)。
    張涌泉,黃徵合著,《敦煌變文集校議》(中國:岳麓書社,1989)。
    張涌泉,《敦煌俗字研究導論》(台北:新文豐出版社,1996)。
    張學謙,《語言復振的理論與實務—家庭、社區與學校的實作》(台北:新新台灣文化教育基金會,2011)。
    張廷國、郝數壯,《社會語言學研究方法的理論與實踐》(北京:北京大學,2008)。
    曹逢甫,《族群語言的政策-海峽兩岸的比較》(台北:文鶴出版社,1997)。
    莊永明,《台灣歌謠追想曲》(台北:前衛出版社,1994)。
    莊坤良,《喬伊斯的都柏林:喬學研究在台灣》(台北:書林出版社,2008)。
    許小穎,《語言政策和社群語言—新加坡福建社群語言學研究》(中國上海:中華書局,2007)。
    許俊雅,《日據時期台灣小說研究》,(台北:國立編譯館,1995)
    郭振羽,《新加坡的語言和社會》(台北:正中書局,1985)。
    陳世敏,《媒介文化》(台北:久大文化出版公司,1987)。
    陳千武,《陳千武作品選集》(台中:台中縣立文化中心,1990)。
    陳昭如,《Call In地下電台:台灣新傳播文化的震撼與迷思》(台北:日臻出版社,1994)。
    陳美如,《台灣語言教育政策之回顧與展望》(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1998)。
    陳淑娟,《桃園大牛欄方言的語音變化與語言轉移》(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委員會,2004)。
    陳培豐,《「同化」? 同床異夢-日治時期台灣的語言政策、近代化與認同》(台北:麥田出版社,2006)。
    陳淑貞,《民視午間新聞幕前幕後─雙語產製與台灣認同的的回顧與前瞻》,(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10年)。
    陳儀深等,《台灣的社會:從移民社會、多元文化到土地認同》(台北:群策會李登輝學校,2004)。
    陳衍德,《閩南海外移民與華僑華人》,(中國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
    黃 仁,《悲情台語片》(台北:萬象書局,1994)。
    黃玉齋,《台灣年鑑5》(台北:海峽學術出版,2001)。
    黃宣範,《語言、社會與族群意識—台灣語言社會學的研究》(台北:文鶴出版社,1993)。
    黃英哲,《「去日本化」「再中國化」戰後台灣文化重建1945-1947》(台北:前衛出社,2007)。
    黃文車,《日治時期台灣歌謠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2008)。
    楊貴誼、陳妙華,《現代馬來語詞典(馬華雙解)》(馬來西亞:世界書局,1984)。
    楊秀芳,《閩南語語法稿》(台北:大安出版社,1991)。
    楊延寧,《應用語言學研究的質性研究方法》(中國北京:商務出版社,2014)。
    葉玉賢,《語言政策與教育——馬來西亞與新加坡之比較》(台北:前衛出版社,2002)。
    葉石濤口述,臧紫騏紀錄,《口述歷史台灣文學耆碩—葉石濤先生訪問錄》(高雄:高雄市文獻委員會,2002)。
    董忠司,《台灣閩南語辭典》(台北:五南圖書出版社,2000)。
    董忠司編撰,《福爾摩沙的烙印—台灣閩南語概要 語言篇》(台北:行政院文建會,2001)。
    鄒嘉彥、游汝傑,《社會語言學教程》(台北:五南出版社,2007)。
    臧汀生,《台灣閩南語歌謠研究》(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5)。
    臧汀生,《台語書面化研究》(台北市:前衛出版社,1996)。
    趙一農,《語碼轉換》(中國: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12)。
    趙稀方,《後殖民理論與台灣文學》(台北:人間出版社,2009)。
    樊洛平,《冰山底下綻放的玫瑰—楊逵和他的文學世界》(台北:人間出版社,2008)。
    潘允中,《漢語詞彙史概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蔡 琰,《鄉土劇性別及族群刻板印象分析》(台北:電視文化研究,1998)。
    蔡同榮,《民視與我》(台北:民視文化出版社,2004)。
    蔡宗霖,《敦煌漢文寫卷俗字及其觀察》(台灣:文津出版社,2001)。
    鄭良偉,《演變中的台灣社會語文》(台北:自立出版社,1990)。
    鄭良偉、鄭謝淑娟編著,《台灣福建話的語音結構及標音法》(台北:學生書局,1977)。
    戴寶村、王峙萍,《從台灣俗諺看台灣歷史》(台北:玉山社,2004)。
    薛才德,《語言接觸與語言比較》(中國上海:學林出版社,2007)。
    薛化元,《台灣開發史》(修訂五版)(台北:三民書局,2013)。
    謝雲飛,《語音學大綱》(台北:學生書局,1987)。
    鍾逸人,《辛酸六十年》(台北:自由時報出版社,1988)。
    魏岫明,《國語演變之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84)。
    羅常培,《語言與文化》(中國北京:語文出版社,1989)。
    熊公哲,《荀子今註今譯》,(台北:台灣商務館,1975)。
    顧長永,《新加坡蛻變的四十年》(台北:五南出版社,2006)。

    翻譯書籍

    (日)矢內原忠雄著,周憲文譯,〈確保日人支配地位的台灣教育現代化〉,《重現台灣史—日治教育概況》(台北:少年台灣雜誌社,2005)。
    (比)耶夫‧維索爾輪(Jef Verschueren)著,錢冠連、霍永壽譯,《語用學詮釋》 (中國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
    (以) Bernard Spolsky著、張治國譯,《語言政策—社會語言學中的重要論題》(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
    (以) 博納德‧斯波斯基(Bernard Spolsky)著、張治國譯,《語言政策—社會語言學中的重要論題》(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
    (加) 羅納德?沃德華著、雷洪波譯,《社會語言學引導》第五版(中國:復旦大學,2009)。
    (英) Jean Aitchison著、徐家禛譯:《語言的變化:進步還是退化?》(北京:語文出版社,1997年)。
    (英) R.A.郝德森著、盧德平譯,《社會語言學》(北京:華夏出版社,1989)。
    (英) 簡?愛切生,(Jean Aitchison)著、徐家禛譯:《語言的變化:進步還是退化(Language Change:Progress or Decay?)(北京:語文出版社, 1997)。
    (英) 馬林諾夫斯基(Malinowski)著,費孝通譯,《文化論》(中國北京:中國民間文藝,1987)。
    (英) Martin W. Bauer & George Gaskell 編撰,羅世宏、蔡欣怡、薛丹琦 合譯,《質性資料分析:文本、影像與聲音》(台北:五南出版社, 2013)。
    (英) 赫德森著(R.A.Hudson)、盧德平譯,《社會語言學》(中國北京:華夏出版社,1989)。
    (英) 亨利‧希金斯(Henry Hitchings)著、林俊宏譯,《英語的秘密家譜:借來的文化、逆勢成長的歷史、強制推銷的意識大雜燴》(台北:大家 出版社,2014)。
    (英)蘇‧賴特著、陳新仁譯,《語言政策與語言規劃─從民族主義到全球化》(中國北京:商務出版社,2012)
    (英) Martin W. Bauer & George Gaskell 編撰、羅世宏、蔡欣怡、薛丹琦 合譯,《質性資料分析:文本、影像與聲音》(台北:五南出版社, 2013)。
    (美) 大衛‧克里斯托(David Crystal)著、周蔚譯,《語言的死亡》(台灣:貓頭鷹出版社,2001)。
       、鄭佳美、林素朱譯,《英語憑什麼?!主宰我們的世界》,(台北:貓頭鷹出版社,2015),
    (美) 薩丕爾(Edward, Sapir)著,陸卓元譯,《語言論》(中國北京:商務印書館,1985)。
    (美) George A.Miller 著,洪蘭譯,《詞的學問》,(The Science of Words),(台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2)。
    (美) Thomas, R. Leinbach and Richard, Ulack著,李美賢、楊昊譯,《東南亞多元與發展Part2》,台北:財團法人亞太文化學術基金會發行,2010)。
    (美) 薩利利‧S.穆夫溫著,郭嘉、湖蓉、阿錯譯,《語言演化生態學》(中國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
    (美) 薩杰爾著、陸卓元譯,《語言論》(北京:商務印書館,1985)。
    (美) 波寇克著、田心喻譯,《文化霸權》(台北:遠流出版社,1991)。
    (美) David Walton著、駱盈伶譯,〈如何主宰群眾而不訴諸強制手段─葛蘭西與霸權理論〉,《文化研究入門:生活體驗與實踐》(台北:韋伯 文化,2010)。
    (美)阿爾伯特‧赫緒曼(Albert O.Hirschman)著、吳介民譯,《反動的修辭》(台北:左岸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13)。
    (荷) Abram de Swaan著、喬修峰譯,《世界上的語言─全球語言系統》(中國廣州:花城初版社,2008)。
    (義) 馬西尼著、黃清河譯,《現代漢語詞匯的形成—十九世紀漢語外來詞研究》(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7)。
    (新加坡) 伊斯邁‧達立(Ismail S.Talib)著、李勤岸譯,《後殖民文學的語言》(台北:書林出版社,2011)。
    (蘇) B.?.鮑爾科夫斯基等著、陳傳譯,《語言的底層問題》(中國:中國社科院,2013)
    (瑞) 費爾迪南‧德‧索緒爾(Wade Baskin),《普通語言學教程》(台北:弘文管出版社,1985)。
    J.Fiske&J.Hartley著,鄭明椿譯,《解讀電視》(台北:遠流出版社,2002)。
    比爾‧阿希客洛夫特、嘉雷斯‧格里菲斯、凱倫‧蒂芬著,劉自荃譯,《逆寫帝國:後殖民文學的理論與實踐》(台北:人間出版社,2009)。

    二、期刊論文

    王永聘,〈基督教對中國文化語言的影響〉,《三峽大學學報》25卷1期(2006) ,頁39-42。
    王亞維,〈電視歌仔戲的形式與式微─以製播技術與商業模式為主的探討〉,《戲劇學刊》19期(2014),頁91-102。
    王順隆,〈「歌仔冊」的押韻形式及平仄問題〉。《民俗曲藝》136期(2002.06),頁201-238。
    王順隆,〈從近百年的台灣閩南語教育探討台灣的語言社會〉,《台灣文獻》46卷3期(1995),頁109-172。
    史書美,〈華語語系研究對台灣文學的可能意義〉,《中外文學》44卷1期(2015),頁135-143。
    史書美、吳建亨、劉威辰譯,〈何謂華語語系研究?〉,《文山評論:文學與文化》9卷2期(2016),頁105-123。
    史書美、趙娟譯,〈反離散:華語語系作為文化生產的場域〉,《華文文學》107期(2011),頁5-14。
    許雪姬,〈台灣光復初期的語文問題〉,《思與言》29卷4期(2000),頁155-184。
    何萬順,〈語言與族群認同:從台灣外省族群的母語與台灣華語談起〉,《語言暨語言學》10卷2期(2009),頁375-419。
    何萬順,〈論台灣華語的在地化〉,《澳門語言學刊》35卷1期,頁19-29。
    何萬順,〈台灣華語與本土母語:衝突抑或相容?〉《海翁台語文教學季刊》3期(2009.03.01),頁26-27。
    吳文星,〈日據時期台灣書房之研究〉《思與言》16卷3期(1978),頁264-291。
    李文肇,〈怎麼樣的國語才算標準?從語言純淨心理看漢語共同語官訂標準與使用者語感的隔閡〉,《淡江人文社會學刊》15期(2003),頁 89-116。
    李毓嵐,〈蔡培火與台灣白話字運動〉,《近代中國》155期(2003),頁23-47。
    周有光,〈漫談台灣的語文改革〉《群言》2期(2010),頁37-38。
    林奇伯,〈電視八點檔流行風─愛恨交織鄉土劇〉,《台灣光華雜誌》(2000),頁86-93。
    林芳玫,〈沈默之聲:從華語語系研究觀點看《台灣三部曲》的發言主體〉《台灣學誌》12期(2015),頁17-36。
    林金定、嚴嘉楓、陳美花,〈質性研究方法:訪談模式與實施步驟分析〉,《身心障礙研究》3卷2期(2005),頁122-126。
    邱貴芬,〈「咱攏是台灣人」─答廖朝陽有關台灣後殖民論述的問題〉《中外文學》21卷3期(1992),頁29-46。
    邱貴芬,〈是後殖民,不是後現代─再談台灣身份/認同政治〉《中外文學》23卷11期(1995),頁141-147。
    姚榮松,〈「當代台灣小說中的方言詞─兼談閩南語的書面語〉《國文學報》19期(1990),頁223-264。
    姚榮松,〈閩南語書面語的漢字規範〉,《教學與研究》20期(1990),頁77-94。
    姚榮松,〈台灣現行外來語的問題〉,《師大學報》37期(1992),頁329-362。
    姚榮松,〈論台灣閩南語方言詞進入國語詞彙的過程〉,《華文世界》95期(2000),頁34-46。
    姚榮松,〈台灣閩南語歌仔冊鄉土題材之押韻與用字分析〉。《台灣學誌》1期(2000),頁143-204。
    姚榮松,〈《台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成果維護紀要〉《台灣學誌》14期(2016.10),頁75-95。
    何義麟,〈日治時期台灣廣播工業與收音機市場的形成〉,《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19期(2002.05),頁297-333。
    秦嘉嫄、蘇碩斌,〈消失為重生:試論戰後「拱樂社」歌仔戲及其劇本創作〉《戲劇學刊》11期(2010),頁227-250。
    康孝云,〈霍米‧巴巴對殖民主義二元對立模式的解構及其意義〉《國外理論動態》10期(2014),頁51-52。
    張學謙,〈新加坡語言地位規畫及其對家庭母語保存的影響〉,《台灣國際研究季刊》9卷1期(2013),頁21,25-26。
    張學謙,〈國家能否挽救弱勢語言?以愛爾蘭語言復振為例〉,《台灣研究國際季刊》4卷,4期(2008),頁21-47。
    張學謙,〈Ho-lo台語的語層及語用〉,黃宣範編《第二屆台灣語言國際研討會論文選集》pp. 419~449,文鶴出版公司》(台北:文鶴出版社 ,1998),頁451-463。
    曹逢甫,〈台式日語與台灣國語一百年來在台灣發生的兩個語言接觸實例〉,《漢學研究》18卷(2000),頁273-297。
    曹逢甫,〈台灣閩南語教學評述〉《台灣研究通訊》5、6期合刊本 (1995),頁2-18。
    曹逢甫,〈台式日語與台灣國語一百年來在台灣發生的兩個語言接觸實例〉,《漢學研究》18卷(2000),頁273-297。
    許雪姬,〈台灣光復初期的語文問題〉,《思與言》29卷4期(2000),頁92。
    許維賢,〈華語語系研究不只是對中國中心主義的批判(史書美訪談錄)〉,《中外文學》44卷1期(2015),頁173-189。
    陳淑華,〈台灣鄉土語言政策沿革的後殖民特色與展望〉,《教育學誌》21期(2009),頁51-90,64-65。
    陳瑋津,〈文化霸權:觀念與反省〉,《中國論壇》333期28卷9期(1989),頁43-46。
    陳燕谷,〈詞條梳理:Hegemony(霸權/領導權)〉,《讀書》2月號(1995),頁116-118。
    陶李春,〈淺析斯坦納筆下的語言本質與可譯性〉,《現代語文》10期(2015),頁11-12。
    彭文正,〈客家電視在多言文化中的傳播功能與挑戰〉,《播播與電視》28期(2008),頁1-28。
    程紹淳,〈媒體市場區域下被錯置的文化消費與生產?─台灣鄉土劇在中國大陸〉,《傳播與社會學刊》19期(2012),頁155-193。
    詹伯慧,〈再論方言、共同語與雙語制問題〉,《語文建設通訊》42期(1993),頁64-71。
    黃美娥,〈聲音‧文體‧國體─戰後初期國語運動與台灣文學(1945-1949)〉《東亞觀念史集刊》3期(2012.12),頁223-270。
    葉基固、梁德輝訪問,〈嘲諷的形式、人性的回歸─訪新加坡國民導演梁志強〉,《電影欣賞》158期(2014),頁32-35。
    馮 輝,〈中介語和跨文化交際研究〉《語文與國際研究》2期(2005),頁69-70。
    臧汀生,〈台灣地區國台語詞彙融合現象〉,《古典文學》20集(1992),頁315-337。
    臧汀生,〈台灣歌仔冊「便宜字」書寫現象的類型〉,《彰化師大國文學誌》22期(2011),頁164-210。
    臧汀生,〈從漢語漢字的特性談台語用字的問題〉,《彰化師大國文學誌》4期(2000.12),頁135-146。
    施炳華,〈談歌仔冊的音字與整理〉《成大中文學報》8期(2000.06),頁207-227。
    馮建三,〈台灣異議媒體的停滯與流變:從政論雜誌到地下電台〉,《台灣社會研究季刊》20期(1995.08),頁177-234。
    劉秀雪,〈閩客互動下的語音變化:以廣東普寧為例〉,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成果報告(2002),頁1-59。
    劉延璐,〈戲劇之家〉,(中國湖北:湖北省戲劇家協會) 24期(2015),頁18-20。
    劉慧雯,〈客家電視台戲劇製作的困境與出路〉,《廣播與電視》38期(2015),頁86。
    劉學雲,〈混雜中建立第三空間─霍米‧巴巴對受殖者的身份建構〉,《劍南文學(上半月)》(2015),頁78-79。
    潘惠華,〈台、新兩地閩南語電影的語言使用現象探討:以「陣頭」、「小孩不笨」為例〉,《台灣學誌》8期(2013.10),頁59-107。
    鄧思穎,〈粵語疑問句末「先」字的句法特點〉,《中國語文》3期(2011),頁225-232。
    鄭真真、楊舸〈中國人口流動現狀及未來趨勢〉,《人民論壇》11期(2013),頁6-9。
    謝國平,〈台灣地區年輕人ㄓㄔㄕ與ㄗㄘㄙ真的不分嗎?〉,《華文世界》90期(1988),頁1-7。
    瞿海源〈追求高教育成就─清代及日據時期台灣教育制度與價值的分析〉,《台灣教育社會學研究》3卷2期(2003),頁1-39。
    關尚仁〈台灣廣播事業的再生〉,《90年代我國新聞傳播事業》(台北:中國新聞學會),(1997)。

    三、專書論文

    王士元、連金發,〈語音演變的雙向擴散〉,王士元著,石鋒等譯,《語言的探索》(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2000),頁70-116。
    王甫昌,〈台灣族群通婚與族群關係再探〉,劉兆佳、尹寶珊、李明?、黃紹倫 編,《社會轉型與文化變貌:華人社會的比較》(香港:香港 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2001),頁393-430。
    江文瑜:〈由台北縣學生和老師對母語教學之態度調查看母語教學之前景〉,《語言與政策》(台北:前衛出版社,1996),頁371-415。
    李承機,〈殖民地台灣媒體使用語言的重層構造:?民族主義?與?近代性?的分裂〉,
    若林正丈、吳密察主編,《跨界的台灣史研究─與東亞史的交錯》論文集(台北:播種者文化有限公司)。
    林修澈,〈中國的民族語言政策〉《語言政治與政策》(台北:前衛出版社,1996),頁295-298。
    邱貴芬,〈「發現台灣」─建構台灣後殖民論述〉,張京媛編,《後殖民理論與文化認同》(台北:麥田出版社,1995),頁169-170。
    姚榮松,〈從台灣原、閩、客、華語的互借詞探討當代漢語詞彙的融合〉,《時空流轉:文學景觀、文化翻譯與語言接觸》(台北:萬卷樓, 2014)。
    施玉惠、蘇正造,〈台語說辭中夾用國語詞彙之現象分析〉,《第一屆台灣語言國際研討會論文選集》(台北:文鶴出版有限公司,1993)。
    柯裕棻,〈從「霹靂火」看台灣電視文化:研究台灣最火紅的鄉土劇〉《批判的連結》(台北:唐山出版社,2006),頁69-73。
    鄭良偉,〈台語滅種的症頭〉《演變中的台灣社會語文─多語社會及雙語教育》(台北:自立晚報文化出版社,1990),頁69-73。
    賴國洲,〈無線電視〉,《90年代我國新聞傳播事業》(台北:中國新聞學會,1997.03)。
    蘇 蘅,〈語言(國/方)政策型態〉,《解構廣電媒體》(台北:澄社出版,1993)。
    洪鐮德,〈新加坡的語言政策〉,施政峰(編)《各國語言政策—多元文化與族群平等》(台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02),頁543-584。

    四、會議論文

    何義麟,〈日治時期台灣廣播事業發展之過程〉,《台灣社會文化變遷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台灣史文獻編 輯委員會,2000),頁293-311。
    呂東熹,〈電視媒體語言使用(2007-2012年),反思台語電視台之設立與問題〉,「從當代問題探討台灣主體性的確立學術研討會」,(主辦單 位:台灣教授協會2012.10.20-21),頁1-12。
    陳恆嘉,〈以「國語學校」為場域,看日治時期的語言政策〉,《台灣近百年史論文集》(台北: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1996),頁13-30。
    陳麗君,〈台灣語言的日語借詞〉,文化研究學會2010年會「文化生意:重探符號/資本/權力的新關係」(台南:成功大學,2010.01)。
    彭文正,〈台灣觀眾語言使用習慣與電視收視行為〉,《族群與文化發展會議》大會實錄,(台北:文建會,2005)。
    臧汀生,〈台灣歌仔?移借日本語文的類型與解讀〉,「第8屆台灣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主辦單位: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文系 2013.09.05)。
    駱嘉鵬,〈台灣閩南語受到國語影響的音變趨向〉,「第九屆閩方言國際研討會」(主辦單位:中國福建師範大學2005)。

    五、學位論文

    方念萱,〈方言族群認同與收看方言節目之關聯性研究—以閩南語語族為例〉(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1989)。
    王森田,〈日治時代日本人學習台灣語的困境〉(嘉義: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10)。
    朱麗穎,〈離散與融入〉─霍米巴巴後殖民理論視野中的《綠房子》解讀〉(中國:四川外國語大學碩士論文,2014)。
    吳欣陽,〈台灣近代型國家語言法令之形成與演變〉(碩士論文,台灣大學法律研究所,2004)。
    杜佳倫,〈閩語歷史層次與相關音變探討〉(台北: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11)。
    周婉菱,〈鄉土劇不鄉土?-《天下父母心》邊拍邊播的產製策略和網路迷群文化〉(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2011)。
    林瑞祥,〈戰後台語的發展與論述〉(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國語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2003)。
    林佳怡,〈拱樂社歌仔戲劇本之語言研究:以《金銀天狗》為例〉(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灣文化及語言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
    韋苡爭,〈社會工廠裡的漫遊者─電視編劇的職涯描繪─〉(嘉義:中正大學電訊傳播所碩士論文,2012)。
    倪美瑗,〈台語電視連續劇《出外人生》之俗諺研究〉(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
    唐玉書,〈民視行銷策略研究之初探—以戲劇節目為例〉(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碩士論文,2000)。
    徐玉青,〈台灣電視連續劇評估準則之研究—從編劇及製作人角度分析〉(台北:銘傳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
    張伊蕙,〈台灣鄉土劇在新加坡的跨國收視研究─從《阿誠》到《家和萬事興》〉(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2016)。
    周菀菱,《鄉土劇不鄉土?-《天下父母心》邊拍邊播的產製策略和網路迷群文化》(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
    張艾茄,〈星馬地區台灣本土劇讚嘸讚?從媒體全球在地化、文化認同至迷群關係之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2016)
    陳宏賓,〈解嚴以來(1987~)台灣母語教育政策制定過程之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
    陳怡芬,〈台語聲調錯誤研究〉(新竹:國立交通大學語言與文化研究所,2005)。
    陳恬妮,〈台語訛讀現象之研究〉(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國語文教,2004)。
    曾心怡,〈當代台灣國語的句法結構〉(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曾金玉,〈台灣客家運動之研究(1987-2000)〉(台北:台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
    曾蕙雯,〈清代台灣啟蒙教育研究(1684-1895)〉 (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教育研究所,2000)。
    黃秀如,〈台語片的興衰起落〉(台北: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
    黃雪霞,〈新加坡華語詞匯五十年發展變化研究〉(中國:華中師範大學文學院博士論文,2011)。
    黃裕元,〈戰後台語流行歌曲的發展(1945-1971)〉(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楊宏雲,〈20 世紀 80 年代以來印尼棉蘭的 華人社團與社團領袖〉(中國:廈門大學歷史系博士論文,2009)。
    臧汀生,〈台灣閩南語民間歌謠新探〉(台北: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系博士論文,1989)。
    潘惠華,〈當代台語電視新聞換讀之研究〉(嘉義:國立中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
    賴淑芬,〈台灣南部客語的接觸演變〉(新竹:國立新竹教育大學台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2012)。
    賴巽匯,〈從台灣地區使用的日語借詞看「台語」的發展歷程—檢討台灣的台語教育政策〉(台北:東吳大學日本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06)。
    謝麗君,〈戰後台灣語言政策之政治分析〉(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
    簡宴玉,〈台灣閩南語電視連續劇之探討—以「天下父母心」為例〉(台南:國立台南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13)。
    羅維仁,〈本土語言教育政策之批判論述分析〉(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2015)。
    蘇 蘅,〈我國電視節目文化意涵的研究—以方言節目為例〉(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博士論文,1992)。

    六、文獻

    中華民國電視學會,《中華民國電視年鑑五十年至六十四年》,1976。
    中華民國電視學會,《中華民國電視年鑑六十七年至七十二年》,1984。
    中國社會科學院與澳大利亞人文科學院合編,《中國語言地圖集.漢語方言的分區》(香港:朗文出版社,1987)。
    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2013影視產業趨勢研究調查報告—影視及廣播產業》(台北: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 ,2015。
    教育部編,《國中小學課程標準》,(台北:教育部,1993)。
    教育部編,《國中小學課程標準》,(台北:教育部,1994)。
    教育部編,《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台北:教育部,2001)。
    教育部編,〈本土語文教師師資、教材、經費編列之現況分析、十二年國教課綱有關本土語言列入國中必修科目之執行狀況及師資來源〉專案 報告(立法院第8屆第4會期教育及文化委員會第11次全體委員會議)。(2013年10月31日)
    行政院新聞局,《中華民國八十九年廣播電視白皮書》(台北:行政院新聞局,2000)
    國家教育研究院,《台灣地區國民中小學本土語言教學現況之整合型研究總計畫,
    期末報告》(台北:國家教育研究院,2011)。
    國務院人口普查辦公室編,《中國2010年人口普查資料》,(中國:中國統計出版社,2012年)。
    新台灣社,《新台灣》創刊號(1946.02.15)(台北:新台灣社)。
    台灣省文獻委員會,《重修臺灣省通志(卷三):住民志.語言篇》,1997
    台灣省文獻委員會,《重修臺灣省通志(卷三):住民志.人口篇》,2001。
    國史館台灣文獻館,《臺灣全志(卷三)住民志語言篇》(台北:國史館台灣文獻館,2011)。
    國家教育教育研究院,《台灣地區國民中小學本土語言教學現況之整合型研究總計畫期末報告》(研究期程:100年2月1日至100年12月31日) ,2011年11月。
    《廈門廣播電視史略》編撰員會(編),《廈門廣播電視史略》(中國:廈門大學出版社,2009)。

    七、報紙

    吳守禮,〈台灣人語言意識側面觀〉,《新生報》,「國語」第一期,(1946年5月21日) 。
    陳幼英,〈三立年豐收57億冠全台 噴1億年終任容萱沾光〉,《蘋果日報》「娛樂要聞」版,(2014年1月25日) 。

    八、網路資料

    王玉燕,〈超越情感的力量 《錢不夠用2》導演梁智強專訪〉《放映週報》,財團法人國家電影中心。2009/05/15。 (http://www.funscreen.com.tw/headline.asp?H_No=244)。瀏覽日期:2016/04/25。
    wangruirong ,〈行動黨是要唱《死爸好》?還是唱《死爸慘》〉《人民論壇》(2015/12/4),網址: https://wangruirong.wordpress.com/author/wangruirong/。瀏覽日期:2015/08/01。
    Yushu,〈令人懷念的老三台連續劇─台視篇(下)〉、〈令人懷念的老三台連續劇─中視篇(下)〉網址: http://blog.yam.com/mytube/article/23494288。
    台視全球資訊網,「節目總覽」網址:http://www.ttv.com.tw/taiwan/06/history.asp。
    華視台史館,網址:http://www.cts.com.tw/ctsmuseum/g.htm。瀏覽日期:2016/05/01。
    呂東熹,〈談公視南部台/台語台〉,自由時報「自由評論網」(2016/07/11),網頁http://talk.ltn.com.tw/article/paper/1009694。瀏覽日期 :2016/07/30。
    呂欣憓,〈李顯龍:放寬方言政策不務實〉《中央社》,(2014/07/05),網址:http://www.cna.com.tw/news/aopl/201407050306-1.aspx 。瀏覽日期:2016/10/12。
    易慧慈,〈「Slim body傳奇」 霹靂火 超哈洋涇濱〉。自由電子報,娛樂要聞,2003/03/27: http://old.ltn.com.tw/2003/new/mar/27/today-fshow5.htm。瀏覽日期:2015/09/15。
    林雪萍,〈大陸首部閩南語情景劇 昨廈門開機〉《福建論壇》(2007/07/01)。 (http://bbs.66163.com/thread-1104063-1-1.html)。瀏覽日 期:2016/04/25。
    教育部,〈教育部語文成果網〉,網址:http://language.moe.gov.tw/result.aspx? classify_sn=23&subclassify_sn=439&thirdclassify_sn=476&content_sn=44。瀏覽日期:2016/05/28。
    教育部《台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網站:http://twblg.dict.edu.tw/holodict_new/compile1_1_3.jsp
    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閩客語典藏》〈台語辭典(台日大辭典台語譯本)〉網站:http://minhakka.ling.sinica.edu.tw/taijittian/
    梁智強,〈梁智強愛恨告白:看了台灣,發現自由也沒多好〉《南洋世界》(2015/03/27)。網址: http://sg.nanyangpost.com/2015/03/27_27.。瀏覽日期:2015/05/07。
    曾德蓉,〈柯叔元擁3女過癮 《阿不拉》首播告捷〉,《自由電子報》,2016/04/19。http://ent.ltn.com.tw/news/paper/980540。瀏覽日 期:2016/11/12。
    華視台史館。網址:http://web.cts.com.tw/ctsmuseum/c1-7102.htm。瀏覽日期:2015/08/01。
    臧汀生,〈台灣坎坷歷史的活化石〉《蘋果日報》「頭條要聞」(2011/3/23)網址: 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headline/20110323/33265955/。瀏覽日期:2015/03/20。
    經濟部國際貿易局,《新南向政策專網》,網址:http://www.newsouthboundpolicy.tw/index.aspx。瀏覽日期:2016年11月30日。
    〈公視台語節目【節氣好生活】〉Youtube官方版,網址: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nf1zDUw4us。瀏覽日期:2016/08/20。
    〈台灣白話字發展簡介〉,《台灣白話字文獻館》,網址:http://pojbh.lib.ntnu.edu.tw/script/about-2.htm。瀏覽日期:2015/04/05。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網址:http://pnn.pts.org.tw/main/tag/%E5%85%AC%E8%A6%96%E5%8F%B0%E8%AA%9E %E6%96%B0%E8%81%9E/。瀏覽日期:2016/08/20。
    〈台灣白話字發展簡介〉,《台灣白話字文獻館》(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灣文化及語言文學研究所,2008),網址: http://pojbh.lib.ntnu.edu.tw/script/about-2.htm。瀏覽日期:2016/05/01。
    〈印尼華人裡的獨特群體:在大部分地區都已「印尼化」後,為何他們仍能用流利的閩南語交談?〉《THE NEWS LENS關鍵評論》,網址: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26639。) 。瀏覽日期:2016/11/15。
    《維基百科》「馬來西亞」,網址: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A9%AC%E6%9D%A5%E8%A5%BF%E4%BA%9A。瀏覽日期: 2016年10月25日。
    《360搜尋》?東南亞華人分布?網址:http://m.image.so.com/i?src=rel&q=%E4%B8%9C%E5%8D%97%E4%BA%9A%E5%8D%8E %E4%BA%BA%E5%88%86%E5%B8%83。瀏覽日期:2016年10月30日。

    九、外文

    Ko,Y.F.Nation, history, and culture: A case study on Taiwanese primetime television.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 . (1999)
    Hall, R. External history of the romance languages. New York: American Elsevier. (1974).pp.188.
    Holmes, J., An Introduction to Sociolinguistics. (Harlow Essex: Longman Group limited, 1999).
    Milroy, J. & Milroy, L. Authority in Language: Investigating Language Prescription and Standardization.(2nd ed.).London: Routledge. (1991) .pp.22.
    Straubhaar, J., Beyond media imperialism: Asymmetrical interdependence and cultural proximity. Critical Studies in Mass Communications, 1991. 8(1), pp.39-59.
    Thomas, G. Linguistic purism. London: Longman. (1991).pp.11
    Weinreich, Uriel. “Language in Contact: Findings and Problems”. (Paris: The Hague, Seventh Printing, 1953 First Printing, 1970)
    Weinreich, Uriel. “Language in Contact: Findings and Problems”. (Mounton Publishers, The Hague, 1979)

    無法下載圖示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