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石羨
Shi, Xian
論文名稱: 「工業題材」─繪畫形式的表現性創作研究
Industry-The Expressive Creation of Painting
指導教授: 黃進龍
Huang, Chin-Lung
學位類別: 博士
Doctor
系所名稱: 美術學系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論文出版年: 2020
畢業學年度: 108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52
中文關鍵詞: 工業時代後工業時代中國工業題材繪畫
英文關鍵詞: Industrial Era, Post-industrial Era, Chinese Industrial Theme Painting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000459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55下載:38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工業革命開啟了一段人類歷史的新時代,人們的生活方式隨著科技和工業的快速發展直接受到影響,產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巨變下的社會環境和意識形態必然會影響繪畫藝術,產生不同的創作風格。工業題材的繪畫作為一種藝術形式的再現,如實地反映出科學技術迅速發展帶來的社會問題、文化問題,及工業發展對人類生活產生的重要作用。工業題材繪畫作品體現時代特徵,具有揭示當代工業發展下時代特點的意義,是繪畫創作的重要題材之一。它體現了工業文明的進程,是一段與工業記憶相關的繪畫創作研究資訊,應為美術史上不應抹去的篇章,需要不斷探求承續下去。
    本研究基於筆者的生活環境與經歷,選擇以工業元素為主要的創作題材。重點簡述了西方工業革命時期的繪畫起源、發展歷史,論述工業文明的進程,對人類文明特別是繪畫的影響,研究工業題材在不同時期的繪畫風格。還簡述了工業題材繪畫的重要意義,並以時間先後的順序,列舉中西方工業題材繪畫比較有代表性的藝術家及作品進行分析,為筆者的藝術創作找尋到更為契合的藝術借鑒。最後闡述了筆者創作的實踐之路、突出了創作靈感,以及作品的情感表達。結合工業題材繪畫藝術發展的軌跡,社會現實性題材的表現手法,尋找新的繪畫語言符號、表現形式,體現工業題材繪畫時代特徵。此次論文的研究為創作實踐找尋到思想來源,反之也通過實踐創作為論文研究提供可靠的依據,兩者相互支撐、相互融合,完成工業題材繪畫形式表現性創作研究的藝術探索。
    工業題材繪畫伴隨著特定的歷史文化孕育而生,會隨著不同的時代,不同的歷史時期而具有不同的改變和表現形式。無論是以前落後的工業生產場景,還是當前現代化工業生產技術,人們都生活在工業體系構架之中。因此,工業題材繪畫豐沛著人們的情感世界,幻化為一種獨有的情感。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ushered in a new era of human history.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cience, technology and industry, the way of life of human beings was directly affected and brought about earth-shaking changes. In different historical periods, the social environment and ideology under the drastic change will inevitably influence the painting art and produce different painting styles. As an art form, industrial paintings faithfully reflect the social and cultural problems brought about by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s well as the important role of industrial development in human life. Industrial theme painting works reflec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mes, with the significance of reveal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mes under the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industry,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themes of painting. It reflects the process of industrial civilization and is an art research material related to industrial imprint, which has become an indelible chapter in the history of art and needs to be inherited and continuously explored.
    Based on the author's living environment and experience, this research chooses the industrial theme painting form as the main painting subject. This research is divided into five parts: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history of painting in the western industrial revolution,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civilization, the impact on human civilization, especially painting, and the painting styles of industrial subjects in different periods. This paper briefly describes the significance of industrial theme painting, and analyzes the works of western industrial theme painting artists and Chinese industrial theme painting artists in the order of time, so as to find a more suitable artistic reference for the author's artistic creation.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new focus and futur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industrial paintings, and expounds the creative inspiration, the practical way of creation and the emotional expression of the works.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development track of industrial theme painting art and the expression technique of social realistic theme, new painting language symbols and representation are sought to reflec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dustrial theme painting era. Through the writing of the paper as a creative basis to find the spirit of the paper in the practice of feeding the reliable source of the paper, complete the artistic exploration of creation.

    目 次 謝誌 i 摘要 ii Abstract iv 目次 vi 圖次 v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4 第三節 研究內容與方法 7 第二章 西方工業題材繪畫創作的變革 11 第一節 18世紀工業革命初期的英國與19世紀法國印象派繪畫中的工業題材 11 第二節 19世紀、20世紀歐洲寫實主義工業題材與勞工階級繪畫 21 第三節 20世紀現代與後現代繪畫中的工業題材 36 小 結 48 第三章 中國工業題材繪畫創作的出現與發展 50 第一節 工業題材繪畫藝術在中國的緣起 50 第二節 1949年至1978年中國工業題材繪畫的發展 54 第三節 1978年之後中國工業題材的興衰更迭 61 小 結 73 第四章 當代中國工業題材繪畫創作的形式分析 74 第一節 寫實主義手法-代表作品分析 74 第二節 表現主義手法法-代表作品分析 78 第三節 象徵主義手法-代表作品分析 82 小 結 85 第五章 工業題材繪畫創作實踐 87 第一節 創作理念 87 第二節 創作內容與創作形式 94 第三節 創作媒材研究 99 第四節 作品解析 109 第六章 結論 144 參考書目 149

    參考書目

    中文書
    王仲章,《西洋藝術家事典》,臺北市:五南圖書,2006。
    王華斌,《畫面肌理構成》,北京市:人民美術出版社,1994。
    王靜,《藝術家•對話錄》,北京市:新星出版社,2010。
    水中天,《20世紀中國美術紀年》,北京市:人民美術出版社,2013。
    牛加明,《新中國美術經典80年代》,武漢市:湖北美術出版社,2004。
    朱珮儀、謝東山,《臺灣寫實主義美術1895-2005》,臺北市:典藏藝術家庭,2006。
    李倍雷、郝雲,《中國當代藝術研究》,北京市:光明日報出版社,2010。
    車建全,《現代繪畫材料研究》,南昌市:江西美術出版社,2003。
    吳長富,《工業日記》,瀋陽市:遼寧美術出版社,2016。
    何政廣,《透納》,石家莊市: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汪曉曙,《繪畫創作研究》,廣州市:暨南大學出版社,2014。
    阿英德、張彌彌編,《機械審美繪畫大師:萊熱》,石家莊市: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
    陳瑞文,《德勒茲與藝術理論》,臺北市:五南圖書,2014。
    邵大箴,《圖式與精神》,北京市: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
    侯作珍,《自由主義傳統與臺灣現代主義文學的崛起》,新北市:花木蘭文化,2013。
    馬永建,《後現代藝術20講》,上海市: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6。
    華天雪,《達達主義》,北京市:中央編譯出版社,2000。
    殷雙喜,《對話—殷雙喜藝術研究文集》,石家莊市:河北美術出版社,2008。郭勇健,《藝術原理新論——大眾傳媒時代的藝術原理》,上海市:上海世紀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8。
    陳心懋,《綜合繪畫——材料與媒介》,上海市:上海書畫出版社,2008。
    陳守義,《材質構成表現》,杭州市: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2000。
    孫家祥,《現代主義繪畫解讀》,上海市:上海世紀出版發行,2010。
    曹文翰,《我的油畫之路——靳尚誼回憶錄》,長春市:吉林美術出版社,2000。
    許汝紘,《你不可不知道的300幅名畫及其畫家與畫派》,臺北市:信實文化行銷,2016。
    許麗雯,《你不可不知道的歐洲藝術》,臺北市:高談文化,2003。
    蔣動、黃海雲、倪再沁合著,《東西方藝術欣賞》,臺北市:國立空中大學出版,1989。
    蔡源煌,《從浪漫主義到後現代主義》,臺北市:書林出版,2009。
    劉純編,《中國油畫史》,北京市:中國青年出版社,2010。
    賴瑛瑛,《複合媒體藝術》,臺北市:文建會出版,2004。
    龐薰琹,《就是這樣走過來的》,桂林市: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

    中譯書
    Daniel Bell著,高銛、王宏周、魏章玲譯,《後工業社會的來臨》,南昌市:江西人民出版社,2018。
    E.H. Gombrich著,雨雲譯,《藝術的故事》,臺北市:聯經,2015。
    Fredric R. Jameson著,唐小兵譯,《後現代主義與文化理論》,北京市: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Herbert Read著,劉萍君譯,《現代繪畫簡史》,上海市: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79。
    Irving Stone著,餘光中譯,《梵谷傳》,臺北市:九歌,2009。
    J.Debicki等著,徐慶平譯,《西方藝術史》,海口市:海南出版社,2014。
    John Howard著,平野、陳友任譯,《印象派繪畫簡史》,桂林市:廣西師範大學,2002。
    Jacques Marseille著,王文融譯,《世界藝術史》,臺北市:聯經,2000。
    Klein H·A Klein著,顧時隆譯,《珂勒惠支的藝術生活》,北京市:人民美術出版社 ,1987。
    Leonard Koren著,王年愷譯,《藝術家在做什麼?:六個理解藝術的二十世紀經典例子》,臺北市:行人,2019。
    Max Doerner著,楊紅太、楊鴻晏譯,《歐洲繪畫大師技法和材料》,北京市: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
    Martin Heidegger著,陳嘉映、王慶節譯,《存在與時間》,北京市:三聯書店,2006。
    Will Gompertz著,王爍、王同樂譯,《現代藝術150年》,桂林市: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7。
    Wassily Kandinsky著,餘敏玲譯,《藝術中的精神》,臺北市:華茲出版,2013。
    Wassily Kandinsky著,吳瑪俐譯,《點線面》,臺北市:藝術家,1985。
    Sarah Thornton著,李巧雲譯,《藝術家的煉金術》,臺北市:時報文化,2017。
    田邊幹之助監修,黃薇嬪譯,《世界畫家圖典:達文西、塞尚、梵谷、畢卡索、安迪沃荷......,106位改變西洋美術史的巨匠》,臺北市:采實,2016。

    論文期刊
    Daniel Belll,Art,London:Chatto and Windus,1914。
    Martin Friedman,The Preci-sionist View in Ameirican,Mineapolis:Walker Art Center,1960。
    H.H.安納森著,錢志堅譯,《80年代西方藝術》,《世界美術》,1989年第4期。
    巫曉燕、鄧海燕,《20世紀90年代後遼寧工業題材小說探析》,《瀋陽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6期。
    範迪安,《咱們工人有力量》,《上海藝術家》,2009年05期。
    於文夫,《現代化進程與當代工業題材小說》,《文藝爭鳴》,2011年07期。
    於會泳,《讓文藝舞臺永遠成為宣傳毛澤東思想陣地》,《文匯報》,1968年
    05期。
    胡建新、張傑、張冰冰,《傳統手工業城市文化復興策略和技術實踐》,《建築學報》,2018年05期。
    秦一貝,《銅陵工業題材油畫創作研究》,《銅陵學院學報》,2015年04期。馬喆,《重構工業題材美術的創新之境》,《藝術廣角》,2010年05期。
    陸軍,《從畫面形態看安塞姆•基弗的繪畫》,《湖北美術學院學報》,2011
    陳景峰,《三線建設背景下的文化分析與思考——以攀枝花工業題材版畫為例》,《藝術視野》,2016年05期。
    孫浩,《時代的節奏》,《美術家》,2014年01期。
    許曉鵬,《那喀索斯的隱喻——水中倒影與莫內》,《大眾文藝》,2012年15期。
    蔣嶽紅,《鋼鐵形象的生成與象徵》,《中央美術學院》,2005年07期。
    顧群,《「機械美學」與西方現代藝術的融合》,《當代藝術觀察》,2017年03期。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