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李如梅
LI, JU-MEI
論文名稱: 參與學校認輔方案婦女志工之家庭互動轉化學習研究~以新北市中和區復興國小認輔志工團為例
A study of transformative learning of family interaction for women who participate volunteer guidance program~Take guidance volunteer group from Fu-Shin Elementary School, Chun-He District, New Taipei City, as an example
指導教授: 張德永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社會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Adul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4
畢業學年度: 102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48
中文關鍵詞: 認輔方案家庭互動轉化學習
英文關鍵詞: voluntary guidance program, family interaction, transformative learning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84下載:13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的目的在探討婦女志工投入學校認輔方案的轉化學習之內涵及轉變歷程,本研究採取立意取樣,以新北市中和復興國小認輔團隊五位認輔志工為研究對象。以質性取向之深度訪談法,分析其參與學校認輔培訓方案對其家庭互動的轉化學習歷程。此研究結果可作為未來培訓參與認輔服務之經驗與課程設計之參考。
    依據研究結果與討論,歸納出結論如下:
    壹、認輔培訓方案對婦女志工個人或家庭互動的轉化歷程
    一、原有意義結構、思考模式大多深受原生家庭或傳統社會文化脈絡所影響
    二、生活中的問題情境是促發觀點轉化的起點
    三、透過認輔培訓方案的學習歷程增進了家庭互動觀點的轉化
    四、轉化學習並非是線性的,而是各階段交錯影響的歷程
    貳、認輔培訓與學習過程對婦女志工個人或家庭互動的改變
    一、對個體的改變
    (1) 自我統整,提升自信、挑戰自我,展現潛能
    (2) 情緒的覺察與管理的能力
    (3) 女性意識的覺醒
    (4) 社會參與的積極態度

    二、對家庭互動的改變
    (1) 真誠傾聽,開啟人際雙向的溝通能力
    (2) 認知影響行為,以同理心架構關係的橋樑
    (3) 營造家庭對話與互動的模式,創造溝通的平台
    (4) 體認生命的意義,堅持行善志業,轉變家人的正向思維
    (5) 投入認輔志業凝聚家庭向心力,化家人的阻力為助力
    (6) 開展家庭生活美學的行動與實踐,建立親子共學的學習型家庭
    (7) 建立團體共學的支持網絡成為家庭動能的助力與資源
    最後,基於上述之研究結果,本研究也針對婦女志工或其他成人學習者、相關實務工作者、以及未來相關研究等方面提出建議。

    This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content and transformative process of transformative learning for women who participate volunteer guidance program at school. This research used purposive sampling and took five guidance volunteers from Fu-Shin Elementary School, Chun-He District, New Taipei City, as an object of research. It applied in-depth interview of qualitative approach, to analyze the individual transformative learning process for the impact of participating volunteer guidance program at school upon family interaction. The result can be considered as an experience for cultivating future participation of volunteer service, as well as a reference for class design.
    According to the result and discussion from this study, the conclusions can be summarized as the following:
    A. The transformative process of volunteer guidance program for women volunteers and family interaction.
    1. The original structure of meaning and pattern of thought are deeply affected by the family-of-origin or traditional social and cultural contexts.
    2. Question situation at our daily life is the origin of activating transformation of viewpoint.
    3. The learning process of volunteer guidance program enhances the transformation of viewpoint of family interaction.
    4. The transformative learning is not linear, while it is the process of intertwining influence from all different phases.
    B. The changes of volunteer guidance program for women volunteers and family interaction.
    1. Changes to each individual
    (1)Self-integration, confidence promotion, self-challenging, and potential demonstration
    (2)Capability of emotional awareness and management
    (3)Awaking of female consciousness
    (4)Affirmative attitude of social participation
    2. Changes to family interaction

    (1)Willing to listen sincerely. It opens the capability of interpersonal and bilateral communication
    (2)Recognition affects behavior. To build the bridge of relation under the framework of empathy
    (3)Building family dialogue and mode of interaction, to create the platform of communication
    (4)Realizing the meaning of life, persistent on the intention of doing good works, and transform to the positive thinking for the members of family
    (5)Devoting cohesion to the family for guidance volunteers, and conform the resistant force to be assistant force
    (6)Expanding the action and execution of family aesthetics of daily life, and to establish the learning family for parents and children to learn together
    (7)Establishing the support network of group learning to be assistant force and resource for momentum of family
    Based on the above conclusions, the research proposed some suggestions as to
    how to foster the transformative leaning process for volunteers, adult learner and
    practitioners of schools. Further research directions were also recommended.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3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8 第三節 名詞釋義 9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1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3 第一節 婦女志工學習與認輔培訓方案 14 第二節 家庭互動的意涵與相關研究 31 第三節 轉化學習的意涵與相關研究 40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53 第一節 研究場域與研究對象 54 第二節 研究構想 57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工具 60 第四節 研究者角色與倫理 64 第五節 研究資料整理與分析 66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 69 第一節 小華家庭互動的轉化經驗 70 第二節 小珊家庭互動的轉化經驗 84 第三節 小倩家庭互動的轉化經驗 94 第四節 小麗家庭互動的轉化經驗 103 第五節 小美家庭互動的轉化經驗 107 第六節 綜合分析與討論 115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23 第一節 結論 123 第二節 建議 129 參考文獻 133 一、中文部分 133 二、英文部分 137 附錄(一) 訪談同意書 138 附錄(二) 訪談引導大綱 139 附錄(三) 認輔培訓方案課程表 140

    一、中文部分
    王文姬(2004)。女性志工意識覺醒與增能-以土城國小故事媽媽為例(未出版碩
    士論文)。台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台北市政府(1992)。台北市公私立國民小學認輔工作實施要點。台北:台北
    市政府。http://au.epochtimes.com/b5/8/4/8/n2074744.htm
    朱柔若(譯)(2000)。W. Lawrence Neuman著。社會研究方法-質化與量化取
    向。台北市:揚智。
    李世英(2006)。故事團體成員家庭互動轉化學習之研究〜以新竹市科學城社區
    大學故事媽媽志工培訓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
    學。
    李奕萱(2004)。在泥沼中成長---離婚婦女的適應與學習(未出版碩士論文)。
    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李瑛(2002)。文化變遷與民族發展:台灣原住民的轉化學習經驗。載於成人學
    習本土經驗的實踐。台北:師大書苑。
    李清茵(2004)。家庭互動行為、心理需求滿足、關係滿意度與幸福感之相關
    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屏東縣:國立屏東師範學院。
    李素卿譯(1996)。了解與促進轉化學習─成人教育者指南,譯自Patricia
    Cranton Understanding and promoting transformative
    learning: a guide for educators of adults。臺北:五南。
    李瑞玲譯(1991)。熱鍋上的家庭-一個家庭治療的心路歷程。 A.Y.Napier &
    C.A. Whitacker原著。台北:張老師出版社。
    沈益君譯(2000)。家庭互動。台北:天恩出版,初版。(David H. Olson
    和 John DeFrain原著,譯自:Marriage and the family :
    diversity and strengths,3版)
    沈彩梅(1994)。青少年家庭功能、職能自我概念與生涯發展之研究(未出版碩
    士論文)。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何英奇(1990):生命態度剖面圖之編制:信度與效度之研究。師大學報 35。
    何慧敏,張鐸嚴 (2004)。親職教育。新北市:國立空中大學。
    吳就君(1986)。家族治療 – 理論與實務。台北:大洋出版社。
    吳界月(2004)。生命的軌跡與脈動─福智教育園區全職志工觀點轉換歷程(未
    出版碩士論文)。嘉義縣:南華大學。
    吳銀玉、黃文綺、鍾蓓妮(2003)。編織愛的網絡。北市:光寶文教。
    吳麗雪(2002)。女性意識覺醒與增能經驗:以鄉鎮型社區婦女教育為例。轉載
    自成人學習:本土經驗的實踐。台北:師大書苑。
    洪櫻純(2005)。婦女發聲、敘說與轉化學習:北投女人畫會之個案研究。成人
    及終身教育學刊。第4期。
    林文律(2010)。漫談轉化學習。T&D飛訊104期。
    林妙香(2000)。社區義工參與社區問題解決的學習及其影響之探討─以嘉義
    市王田里社區義工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嘉義縣:中正大學。
    林美和(1997)。女性觀點的成人教育婦女課程成人教育。社會教育期刊,第37
    期。
    林美和(2006)。成人發展、性別與學習。台北:五南。
    林美和(2006)。女性主義的增能概念及其在社區婦女教育的實施。成人及終身
    教育,第13期。
    林雅慧(2007)。世界宗教博物館志工之生命意義觀點轉化學習研究(未出版
    碩士論文)。南投縣: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林勝義(2006)。志願服務與志工管理。台北:五南。
    易之新譯(2003)。Irvin D. Yalom 著。存在心理治療 (下)。台北:張老師
    文化。
    施秀玉(2002)。「家庭共學─親子團體」對親子互動之影響研究(未出版碩士
    論文)。屏東市:國立屏東師範學院。
    姜秀惠(2010)。青少年經歷失落事件的因應行為與生命意義之相關研究-以台
    中縣市高中職學生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嘉義縣:南華大學。
    侯佳惠(2002)。成人學習者性別角色刻板印象之轉化學習歷程研究(未出版
    碩士論文)。嘉義縣:國立中正大學。
    徐建穎(2001)。認輔志工是什麼。耕芯園,6。台北:光寶文教基金會。
    財團法人光寶文教基金會網站 http://liteoncf.org.tw/system-1.php
    高淑貞(2005)。親子共享的美麗人生。載於教育特刊親子別冊。台北:天下雜
    誌。
    高薰芳、林盈助、王向葵合譯(2001)。質化研究設計:一種互動取向的方法。
    台北:心理出版社。
    許淑如(2009)。幼兒園教師之多元自我概念與生命意義之相關探討(未出版
    碩士論文)。台中市:東海大學。
    張英陣(2000)。志願服務倫理。志願服務專業教材ΙΙ:進階訓練。台北:
    內政部。
    張英熙(2013)。看見孩子的亮點。台北:張老師文化。
    張可婷譯(2010)。對話、論述研究法與文件分析。Tim Rapley作。新北市:
    韋伯。
    張秀麗(2009)。中年離婚婦女自我認同轉化學習歷程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
    文)。嘉義縣:國立中正大學。
    張碧雲(2004)。生命交織的結與解:擔任輔導志工對女性生命經驗的意義與
    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花蓮:花蓮師範學院
    張雯琦(2006)。國中認輔志工服務動機、內容及困境之探討(未出版碩士論
    文)。台北市:東吳大學。
    張筱苓(2005)。從親子溝通的本質談親職教育介入。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第
    51期。
    張德永(2001)。婦女成人教育之現況與問題。轉引自無限寬廣的教育天空。
    新北市:台北縣成人教育資源中心。
    張雅嵐(2009)。成人學習者正向情緒轉化學習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台
    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張瀞文(2002)。母職是重擔?還是轉化的起點?:參與讀書會女性的轉化學
    習。轉載自成人學習:本土經驗的實踐。台北:師大書苑。
    張德聰、曾瑞真、王淑俐(2007)。人際溝通的藝術。新北市:空中大學。
    畢恆達(1994)。詮釋學與質性研究。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
    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莊玉麗(2008)。中輟生輔導志工之服務經驗探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嘉義市:
    國立嘉義大學。
    陳向明(2003)。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出版社 。
    陳來紅(2001)。台北縣婦女教育與福利的思考與建構。轉引自無限寬廣的教
    育天空。新北市:台北縣成人教育資源中心。
    陳武雄(2004)。志願服務理念與實務。台北:揚智文化。
    陳美琳(2002)。運用志工從事學童認輔工作之調查—以台北縣市國小為例(未
    出版碩士論文)。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陳惠英(2003)。家庭主婦參與服務學習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嘉義市:
    嘉義大學。
    陳明蕾(1999)。一個新的學習典範:觀點轉化學習理論。成人教育學刊,第3
    期。
    陳榮富(1997)。國民小學認輔制度的探討-以三位實際工作者為例(未出版碩
    士論文)。台北: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陳建助(2005)。家庭溝通與互動課程規劃。嘉義市:嘉義大學。網路社會學
    通訊期刊,第45期。
    陳麗欣等(1999)。家庭生命週期的親密關係。家庭教育叢書系列四;教育部
    社教司。
    彭敏松(2005)。成人參與學校志願服務學習歷程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
    台北:國立師範大學。
    黃富順(1989)。成人的學習理論。臺北:師大書苑。
    黃富順(2001)。成人的經驗學習。成人教育,第59期。
    黃富順(2002)。成人學習。台北:五南文化。
    黃惠惠(2005)。團體領導者訓練實務。台北:張老師文化。
    黃瑞琴(1999)。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心理出版社。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
    劉雅菁(2008)。淺談家庭溝通。資料取自:
    enews.trsc.chc.edu.tw/97Webs/data/share971119..doc
    賴麗珍(1996)。馬濟洛的觀點轉換學習理論介紹。成人教育,第34期。
    廖永靜(2000)。一般學習型家庭方案執行策略彙編。台北:教育部。
    廖宮凰(2003)。婦女志工服務學習經驗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嘉義縣:
    國立中正大學。
    廖宏啟(1999)。大學生人際行為之測量及其相關變項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
    文)。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廖梓辰(2002)。家庭人際互動與家庭和諧、幸福感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
    論文)。屏東市:屏東師範學院。
    趙守博(1986)。志願服務工作應有的工作重點及推行要領。社教年報。台灣
    省政府。
    齊力、林本炫(2005)。質性研究方法與資料分析。嘉義縣:南華教社所。
    蔡美玉(2001)。高齡志工參與服務學習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嘉義縣:
    國立中正大學。
    蔡秀媛(2002)。轉化學習之理論與應用。台北: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民
    91,33期 。
    蔡莉莉(2012)。第 1型糖尿病患家人生命意義之轉化學習研究(未出版碩士論
    文)。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蕭慧君(2007)。由家庭系統分化觀點探討青少年網路成癮行為。 網路社會
    學,第64期。
    羅崇誠(2003)。大學生生命意義觀之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彰化市:國立
    彰化師範大學。
    鄭崇趁(1995)。認輔制度的教育價值與時代意義。學生輔導,第36期。
    龍玉琴(2004)。國小認輔志工參與認輔方案經驗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
    台北:臺北市立師範學院。
    魏惠娟(2006)。非正規成人學習的方案規劃:角色定位與實踐落差。成人及
    終身教育,第11期。

    二、英文部分
    Baumgartner, L. M. (2001). An update on transformational
    learning. New Directions For adul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The New Update on Adult Learning Theory,89,
    San Francisco, CA: Jossey-Bass.
    Clark, M. C. (1993). Transformation learning .In S. B.
    Merriam (Ed.), An update on adult learning theory.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Frankl, V. (1963)“Man's Search For Meaning.” Boston:
    Beacon Printing Press. Imel, S. (1998). Transformative
    learning in adulthood.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Service
    No. ED200
    Merriam, S. B.,& Caffarella, R. S. (1999).Transformational
    learning. Learning in adulthood, 318-339.
    Mezirow, J. (1985). Concept and action in adult education.
    Adult Education Quarterly,35(3), 142-151.
    Mezirow,J.(1991).Transformative dimension of adult
    learning. San Franscisco:Jossey-Bass Publishers.
    Mezirow, J. (1994). Understanding transformation theory.
    Adult Education Quarterly,44(4), 222-235.
    Mezirow,J.(1995). Contemporary paradigms of learning. Adult
    Education Quarterly,46(3),158-173.
    Minuchin, S. (1974). Families and family therapy.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Leary,T.F(1957).Interpersonal
    diagnosis of personality.New York:Ronald press.
    Taylor, E. W. (1998).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formative learning: A critical review, Information
    Series No 374. (Columbus, OH: ERIC Clearinghouse on
    Adult, Career,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