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林泓宇 Lin, Hong-Yu |
---|---|
論文名稱: |
臺灣獨立音樂因應數位串流影響之研究 A Study on the Way Independent Music Responds to the Influence of Digital Streaming in Taiwan |
指導教授: |
何康國
Ho, Kang-Kuo |
口試委員: | 黃俊銘 林真宇 何康國 |
口試日期: | 2021/07/08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表演藝術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Performing Arts |
論文出版年: | 2021 |
畢業學年度: | 109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13 |
中文關鍵詞: | 獨立音樂 、數位串流 、音樂串流平台 、數位發行 |
英文關鍵詞: | independent music, digital streaming, music streaming platforms, digital publishing |
研究方法: | 文件分析法 、 深度訪談法 、 半結構式訪談法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NTNU202100824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476 下載:54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西元2000年起,國內掀起一次次唱片業與數位音樂檔案的抗爭,並且隨著來自國內外數位串流平台的興起而正式將音樂產業帶入嶄新的模式。數位科技引領人們聆聽音樂的習慣改變彷彿持續疾駛的單向列車,頭也不回地促使業者、創作者以及閱聽眾不斷在適應與改變之間擺盪著。根據國際唱片業協會的統計,全球音樂串流收益於2019年正式佔據該年全世界唱片市場總收入之半數以上。對於本就不大幅投注在實體販售上的獨立音樂而言,所受之衝擊並未如傳統唱片產業一般的大。此外,數位串流的興起甚至增加獨立音樂創作者曝光的機會以及行銷自我的管道,獨立樂團或獨立唱作人因單一首創作—即便僅是DEMO的規格便一夕爆紅等情形早已屢見不鮮。做為生存於數位串流時代的獨立音樂創作者,發行單曲的動機與意願普遍呈現增長的情形。
本研究為質性研究,研究者以「獨立音樂」、「音樂串流平台」與「國內流行音樂補助政策」三者做為文獻分析之方向並且邀請產業工作者與音樂創作者(獨立樂團成員與獨立音樂唱作人)進行深度訪談,最後將資料進行綜合分析並且整理出結論。本研究的結果顯示:所謂「獨立」與「主流」音樂之界線將持續更加模糊;數位串流增加獨立音樂創作者曝光之機會,然而透過平台所獲得的分潤低,「現場演出」為創作者主要收入來源;數位串流加強獨立音樂創作者發行單曲的動機,然而EP或專輯的發行策略並未因此受創作者所放棄;獨立音樂的實體作品逐漸轉為一種創作者的周邊商品,而「聆聽」的功能將由數位串流所接收。本研究以獨立音樂創作者的角度出發,深度檢視其在數位串流時代的生存之道,期望做為當代獨立音樂創作者之參考與借鏡。
Since the year 2000, there have been fights between traditional records and digital music time after time; also, with the rise of music streaming services both domestically and internationally, the music industry has indeed entered a new era. Digital technology leads people to change their habits of listening to music; it’s like a one-way train that consistently speeds along with no looking back, prompting service providers, music artists and the audience to constantly swing between adaptation and changes. According to the statistics from the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the Phonographic Industry, the revenue of music streaming services around the world accounted for more than half of the total revenue the record industry made globally in 2019. As far as independent music is concerned, it doesn’t invest heavily in tangible products, thus the impact it receives isn’t as large as that of the traditional record industry. Aside from this, the rise of digital streaming has even enhanced the opportunities for independent music artists to increase exposure and market themselves. It’s common for independent bands or singer-songwriters to go viral with a single piece of music, even if it’s just a DEMO. As an independent music artist living in the era of digital streaming, the motivation and willingness for releasing singles have generally increased.
This research is a qualitative study. The researcher takes “independent music”, “music streaming platforms”, and “the domestic policies for subsidizing popular music” as the direction for conducting document analysis. In addition, practitioners of the music industry and music artists (members of independent bands/independent singer-songwriters) are invited for in-depth interview. Finally, the researcher analyzes the data through statistical and comprehensive analysis, then draws the conclusion.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show that the boundary between the so-called “independent” and “mainstream” music continues to blur. Digital streaming has enhanced the opportunities for independent music artists to increase exposure; however, since the revenue share from the streaming platforms is low, “live performance” is the main source for the artists to make a living. Digital streaming has boosted independent music artists’ motivation to release singles, yet the strategy of releasing EPs and albums hasn’t been abandoned. The tangible products of independent music have gradually turned into merchandising, and the function of “listening” will be taken over by digital streaming service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an independent music artist, this study deeply examines its way of survival in the era of digital streaming, in the hope of serving as a reference and a guide for contemporary independent music artists to refer to.
文化內容策進院(2021)。「2020 年台灣文化內容消費趨勢調查計畫」。文化內容策進院。
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2020)。「2018年流行音樂產業調查報告」。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
王偉綱(2014)。「異質空間聽眾與樂團的社會實踐:以Live House「地下社會」為例」。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
余峰瑋(2017)。「臺灣數位音樂串流服務Facebook粉絲專頁溝通策略分析:鉅量資料分析取徑」。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
吳書維(2013)。「音樂展演空間的體驗行銷初探:以台北市之Live House為例」。新北市: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碩士班。
吳震威(2016)。「線上串流音樂平台使用者對平台之購買意願—以KKBOX與Spotify為例」。國立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新聞研究所。
吳瓊芝(2011)。「臺灣搖滾樂手生涯發展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劇場藝術學系碩士班。
吳麗珍(2014年6月)。「方便取樣和立意取樣之比較」。護理雜誌,頁 105-111。
呂孟芝(2003)。「網際網路與數位音樂對台灣創作樂團之影響」。新竹市:國立交通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
林玉琁(2008)。「網際網路對台灣創作樂團的發展歷程及數位音樂行銷之趨勢分析 ~以 TIZZT BAC 樂團為例~」。臺北市: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教育傳播與科技研究所。
林威谷(2014)。「重訪民歌時代」。臺灣高雄少年及家事法院院刊(21),78-80。
林科呈(2012)。「Live House與臺灣音樂產業之互動關係探討」。台北市: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文化資源學院藝術行政與管理研究所。
林書宇(2017)。「線上音樂之探索式尋求行為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
紀宗澐(2009)。「影響消費者購買獨立音樂行為之探討」。臺北市:銘傳大學管理研究所。
財團法人台灣唱片出版事業基金會(2020年5月6日)。「IFPI發表2020年全球音樂報告」。擷取自 財團法人台灣唱片出版事業基金會:http://www.rit.org.tw/index.php/certifications-awarded/4-2international-news/139-ifpi發表全球音樂年度報告
財團法人臺灣唱片出版事業基金會(2020)。「歷年唱片市場資訊」。擷取自 財團法人臺灣唱片出版事業基金會:http://www.rit.org.tw/index.php/our-business/2-5sales-statistics/2-5-4historical-record-labels-market-information
張育章(1996年7月)。「望花補夜:台灣地下音樂發展的歷史脈絡」。中外文學,25(2),頁 109-129。
張詒銘(2011)。「從破壞創新觀點論數位音樂市場競爭之策略」。桃園市:元智大學資訊傳播學系碩士班。
莊于葶(2015)。「串流音樂產業之平台競爭策略:以 KKBOX 為例」。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研究所。
陳巧歆(2012)。「Live House在臺灣北部地區之發展現況—以「西門紅樓河岸留言」為例」。藝術論文集刊,頁 233-253。
陳奕璇(2011)。「臺灣獨立音樂廠牌與創作者合作關係探討」。台北市: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文化資源學院藝術行政與管理研究所。
曾楚芳(2016)。「台灣獨立音樂生存空間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劇場藝術學系碩士班。
游文頡(2008)。「數位音樂營運模式探討」。桃園市:元智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
楊欣茹(2011)。「台灣獨立音樂的文化消費研究:文化消費炫耀性再思考」。新北市: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廣播與電視學系應用媒體藝術碩士班。
楊寧(2017)。「獨立樂團現場演出票房分析 以StreetVoice之見證大團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表演藝術研究所。
楊璨羽(2008)。「音樂產業與文化政策:一個獨立音樂視野的探討」。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碩士班。
廖學民(2015)。「獨立樂團發行實體作品的動機」。高雄市: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研究所。
劉官維(2015)。「獨立音樂是什麼:獨立音樂認同界線的生產與游移」。新竹市: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劉哲浩(2009)。「台北市公館地區Live House消費者生活形態之研究」。臺北市: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文化產業學系暨藝文產業設計與經營碩士班。
潘思榮(2015)。「獨立音樂網路群眾募資行銷策略之探討」。新北市: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廣播電視學系應用媒體藝術碩士班。
鄧志峰(2019)。「從獨立音樂廠牌4daz-le、Day's Eye Records、Warm Wall論澳門當代獨立音樂」。新北市: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戲劇學系表演藝術碩士班。
鄭郁萌(2021)。「KKBOX近半播放量讓位給它!台灣獨立音樂飆向國際」。商業週刊,118-121。
蕭蘋, & 周昭平(2001)。「華語區域市場中,跨國與獨立唱片公司的產製策略比較分析」。中山管理評論,九(四),頁 567~593。
戴昀(2006)。「台灣獨立唱片廠牌實作:以小白兔橘子唱片為例」。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簡妙如(2013年11月1日)。「台灣獨立音樂的生產政治」。思想,頁 101-121。
羅悅全(2011)。「Live House與夜店」。今藝術(226),130-131。
羅浩恩(2019)。「年輕族群選擇串流音樂平台之關鍵因素 - 以AHP法分析」。臺北市:東吳大學商學院企業管理學系碩士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