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廖筱慧
Lew, Siew Hwee
論文名稱: 明儒李三才《撫淮小草》研究
指導教授: 賴貴三
Lai, Kuei-Sa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論文出版年: 2018
畢業學年度: 106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01
中文關鍵詞: 李三才《撫淮小草》東京大學奏疏萬曆三大征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THE.NTNU.DCH.032.2018.A08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27下載:24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明儒李三才(1552-1623)所撰萬曆寫刊《撫淮小草》,今典藏於東京大學總合圖書館,為宇內孤本。撰寫時間介於萬曆二十七年(1599)至三十一年(1603),當時正經歷著礦稅之禍。書中奏疏內容涵蓋層面包羅萬象,如停罷礦稅、棍徒詐騙疏、遺稅疏、糾劾與考察疏、治河道疏等。本論文對書中所有奏疏之性質與內容歸納分類,並探討中心思想。由於本書牽涉的人物與事件甚多,為釐清事件來龍去脈,本文一併核對同時期的史籍,以還原事件真相。
    本論文六章:首章緒論,說明研究動機與目的、文獻探討及研究方法。第二章考察李三才生平事蹟,歸納整理相關文獻,編製李三才年表。李三才初登仕途時,曾參與編纂《萬曆會計錄》,後因聲援制止科場舞弊而遭降三級外調,與友人講求經世致用而聞名。從這兩件事中,可以理解李三才任總督漕運期間,何以標榜經世政策而堅決反對朝廷背離國家經濟管理的窳政,以致經濟嚴重敗壞。第三章考述《撫淮小草》的版式內容,觀覽此書前序與後跋,讀後感同身受,其一:眼見國家每況愈下而悲痛,其二:對李三才所言所行為之讚歎。第四章討論《撫淮小草》中的人物與事件,以礦稅和鹽稅相關者作為論述主題。此因奏疏涉及了稅監、爪牙、原奏官、商人、土民、惡黨與盜賊,皆與錢糧相關。本論文得出每當朝廷親派稅監前往某處收稅時,原奏官即親軍所成員,他們在礦稅之禍中扮演決定性的角色。第五章論《撫淮小草》各疏,詳細詮釋李三才的聖治思想,引用收入《萬曆疏鈔》中李三才於三十一年三月以後所奏之疏,得出「以民為本」與「用人之道」才是至善之治。時任總督漕運兼巡撫鳳陽等地的李三才,對經濟、軍務、河道與漕運、官吏制度與社會管理等分內之事,就經濟管理一項,除論反對礦稅外,亦抵制遺稅,此是目前研究較少提及的部分。所謂「遺稅」是稅監為了抽取更多的稅收,並於來往的運河道上徵稅,此亦稱作重疊徵收。第六章為結論。萬曆帝的執政作為加速了明代的滅亡,「明之亡,實亡於神宗」,可謂不無道理。整部《撫淮小草》可說是萬曆神宗親政期間,國家政治衰敗、百姓生靈塗炭的真實縮影寫照。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一、研究動機 1 二、研究目的 8 第二節 文獻回顧與探討 12 一、李三才的相關研究 12 二、《撫淮小草》的相關研究 13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16 一、研究方法 16 二、研究步驟 17 第二章 李三才年表 19 第一節 出生與仕宦期 19 第二節 任總督漕運期 24 第三節 東林黨爭期 35 第三章 《撫淮小草》考察 45 第一節 版本與序文 45 一、版式 45 二、序文 46 第二節 《撫淮小草》卷次與後跋 51 一、卷次 51 二、後跋 57 第四章 《撫淮小草》人物與事件探討 63 第一節 稅監 63 第二節 原奏官、商人與土民 78 第三節 惡黨、盜賊與棍徒 88 第五章 《撫淮小草》政治與管理闡析 99 第一節 政治思想 99 一、聖治思想 99 二、以民為本 111 三、用人之觀 118 第二節 經濟管理 123 一、反對礦稅 123 二、抵制遺稅 136 第三節 軍務管理 156 一、兵餉分撥 156 二、軍事調控 161 第四節 河道與漕運管理 164 一、河道整治 164 二、查勘錢糧去向 167 第五節 官吏制度與社會管理 171 一、考察與調派 171 二、考滿給由制度 177 三、社會管理 184 第六章 結論 189 附錄:《萬曆疏鈔》卷29礦稅類之奏疏 193 參考文獻 195

    一、古籍(依時代先後順序排列)

    1. ﹝周﹞管仲撰,﹝唐﹞房玄齡注:《管子》,收入《四部叢刊初編子部》(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據常熟瞿氏蔵宋本縮印,1936年)。
    2. ﹝周﹞晏嬰撰:《晏子春秋》(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年)。
    3. ﹝周﹞莊周撰,﹝清﹞王先謙集解:《莊子集解》,收入《諸子集成新編》第6冊(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據宣統己酉刻本影印,1998年)。
    4. ﹝西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疏:《尚書註疏》,收入﹝清﹞阮元校刻:《十三經註疏》(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
    5. ﹝西漢﹞司馬遷撰、(宋)裴駰集解、(唐)司馬貞索隱、(唐)張守節正義:《史記》(北京:中華書局,1963年)。
    6. ﹝東漢﹞趙岐注,﹝北宋﹞孫奭疏:《孟子註疏》,收入﹝清﹞阮元校刻:《十三經註疏》(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
    7. ﹝東漢﹞班固撰:《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
    8. ﹝魏﹞何晏等注、﹝宋﹞邢昺疏:《論語註疏》,收入﹝清﹞阮元校刻:《十三經註疏》(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
    9. ﹝魏﹞王肅注:《孔子家語》,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子部第695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10. ﹝東晉﹞郭璞撰,《葬書》,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子部第808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11. ﹝南朝宋﹞范曄撰,〔唐〕李賢等注:《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
    12. ﹝唐﹞吳兢撰:《貞觀政要》(臺北:河圖洛書出版社,1975年)。
    13. ﹝宋﹞歐陽修、宋祁撰:《新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
    14. ﹝金﹞元好問,姚奠中主編:《元好問全集》(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0年)。
    15. ﹝明﹞文秉:《定陵注略》,收入《中國野史集成》第19輯(成都:巴蜀書社,1993年)。
    16. ﹝明﹞王世貞:《弇山堂別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65年)。
    17. ﹝明﹞吳亮輯:《萬曆疏鈔》,收入(《續修四庫全書》,史部詔令奏議類第468-469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據上海圖書館藏明萬曆三十七年刻本影印,2002年)。
    18. ﹝明﹞李三才:《撫淮小草》(東京:東京大學綜合圖書館藏明萬曆刊本)。
    19. ﹝明﹞李東陽等奉敕撰,申時行等奉敕重修:《大明會典》(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68年)。
    20. ﹝明﹞沈德符:《萬曆野獲編》(臺北:新興書局,1976年)。
    21. ﹝明﹞谷應泰:《明史紀事本末》第10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
    22. ﹝明﹞俞汝為輯:《荒政要覽》,收入《續修四庫全書》,史部政書類第846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據上海圖書館藏明萬曆三十年年刻本影印,2002年)。
    23. ﹝明﹞胡廣等奉敕撰,《明太祖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84年)。
    24. ﹝明﹞焦竑:《國朝獻徵錄》第6冊(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64年)。
    25. ﹝明﹞徐孚遠、陳子龍、宋徵璧等編:《李修吾奏稿》,收入《皇明經世文編》第26冊(臺北:國聯出版有限公司,據國立中央圖書館珍藏明崇禎間平露堂刊本影印,1964年)。
    26. ﹝明﹞張居正等奉敕撰,《明世宗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84年)。
    27. ﹝明﹞張學顏:《萬曆會計錄》,收入《續修四庫全書》,史部政書類第831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據上海圖書館藏明萬曆三十七年刻本影印,2002年)。
    28. ﹝明﹞張燮:《東西洋考》(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29. ﹝明﹞郭光復:《倭情考略》,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子部第3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30. ﹝明﹞陳文等奉敕撰,《明英宗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84年)。
    31. ﹝明﹞陸容撰、佚之點校:《菽園雜記》(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32. ﹝明﹞楊士奇等奉敕撰,《明太宗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84年)。
    33. ﹝明﹞楊士奇等奉敕撰,《明宣宗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84年)。
    34. ﹝明﹞溫體仁等奉敕撰:《明熹宗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84年)。
    35. ﹝明﹞董其昌:《神廟留中奏疏彙要》收入(《續修四庫全書》,史部詔令奏議類第470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36. ﹝明﹞劉吉等奉敕撰,《明憲宗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84年)。
    37. ﹝明﹞謝肇淛:《五雜俎》(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
    38. ﹝明﹞顧秉謙等奉敕撰:《明神宗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84年)。
    39. ﹝明﹞顧與沐記略、﹝清﹞顧樞編、﹝清﹞顧貞觀補訂:《顧端文公年譜》,《北京圖書館藏珍本年譜叢刊》第53冊(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據,清光緖三年刻本影印,1999年)。
    40. ﹝明﹞顧憲成:《涇皋藏稿》,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292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41. ﹝清﹞王聘珍撰,王文錦點校:《大戴禮記解詁》(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42. ﹝清﹞史傳遠纂修:《臨潼縣志》,收入《中國方志叢書》第542號(臺北:成文出版社,1976年)。
    43. ﹝清﹞夏燮撰,王日根、李一平、李挺、李秉乾等校:《明通鑒》(長沙:嶽麓書社,1999年)。
    44. ﹝清﹞孫奇逢撰,周駿富輯,《畿輔人物考》(臺北:明文書局,1991年)。
    45. ﹝清﹞孫承澤撰,周駿富輯,《畿輔人物志》(臺北:明文書局,1991年)。
    46. ﹝清﹞孫承澤:《天府廣記》(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4年)。
    47. ﹝清﹞孫承澤撰:《春明夢餘錄》(臺北:大立出版社,1980年)。
    48. ﹝清﹞徐松輯;劉琳、刁忠民、舒大剛、尹波等校點:《宋會要輯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
    49. ﹝清﹞張廷玉等撰:《明史》(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
    50. ﹝清﹞陳鼎:《東林列傳》,收入周駿富編:《明人傳記資料叢刊》第5、6冊(臺北:明文書局,1991年)。
    51. ﹝清﹞趙翼:《二十二史劄記》(臺北:世界書局,1962年)。
    52. ﹝清﹞鄭瑞等:《為官須知:外五種》(長沙:嶽麓書社,2002年)。
    53. ﹝清﹞錢謙益:《列朝詩集小傳》(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54. ﹝清﹞顧炎武:《天下郡國利病書》,收入《四部叢刊續編》第20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據上海涵芬樓景印崑山圖書館藏稿本,1966年)。
    55. ﹝清﹞周壬福修,李同纂:《博興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6年)。
    56. ﹝清﹞薛鳳祚:《兩河清彙》,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史部地理類第579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57. ﹝清﹞朱彝尊:《明詩綜》(臺北:世界書局,1989年)。

    二、近人著述(依姓氏筆劃排列)

    1. ﹝日﹞小野和子著,李慶、張榮湄譯:《明季黨社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2. ﹝美﹞牟復禮、﹝英﹞崔瑞德編,張書生等譯:《劍橋中國史明代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年)。
    3. 文史哲出版社編輯部:《明清進士題名碑錄索引》(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2年)。
    4. 方志遠:《明代國家權力結構及運行機制》(北京:科學出版社,2008年)。
    5. 王春瑜、杜婉言:《明代宦官與經濟史料》(北京:商務印書館,2016年)。
    6. 王毓銓主編,劉重日、張顯清副主編:《中國經濟通史·明代經濟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年)。
    7. 王雷鳴:《歷代食貨志注釋》(北京:農業出版社,1991年)。
    8. 全國政協文史和學習委員會辦公室、全國政協辦公廳新聞辦公室編:《京杭大運河:2006》(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07年)。
    9. 江蘇省地方誌編纂委員會辦公室供稿:《江蘇省通誌稿·大事誌》(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1年)。
    10. 何國慶:《萬曆駕到:多元·開放·創意的文化盛事》(臺北:遠流出版,2016年)。
    11. 李文治:《晚明民變》(上海:中華書局,1948年)。
    12. 李治亭著:《中國漕運史》(臺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
    13. 周致元:《明代荒政文獻研究》(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7年)。
    14. 胡漢生:《明代帝陵風水說》(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8年)。
    15. 高明注釋:《大戴禮記今註今譯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4年)。
    16. 張治安:《明代監察制度研究》(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0年)。
    17. 張哲郎:《明代巡撫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5年)。
    18. 淮安市志辦公室:《錦繡淮安》(北京:方志出版社,2004年)。
    19. 費振鐘:《墮落時代》(臺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2年)。
    20. 項懷成主編、李煒光著:《中國財政通史》(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6年)。
    21. 黃仁宇:《十六世紀明代中國之財政與稅收》(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1年)。
    22. 黃留珠:《中國古代選官制度述略》(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
    23. 楊國樞、文崇一、吳聰賢等:《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臺北:臺灣東華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89年)。
    24. 齊海鵬等編著:《社會保障》(大連: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0年)。
    25. 劉志琴:《張居正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
    26. 劉志琴:《晚明史論──重新認識末世衰變》(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4年)。
    27. 劉淼:《招商政策與區域經濟》(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10年)。
    28. 樊樹志:《晚明史(1573-1644)》(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3年)。
    29. 蔡泰彬:《明代漕河之政治與管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2年)。
    30. 鄭造桓主編:《社會保障:問題與對策》(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8年)。
    31. 魯迅先生紀念委員會:《魯迅全集》第1冊(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73年)。
    32. 賴建誠:《邊鎮糧餉:明代中後期的邊防經費與國家財政危機,1531-1602》(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0年)。
    33. 繆振鵬:《明朝三帝秘錄》(北京:作家出版社,2010年)。
    34. 簡毅銘:《明末清初儒者經世致用之道》(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0年)。
    35. 譚其驤主編:《中國歷史地圖集·元、明時期》(北京:中國地圖出版社,1996年)。

    三、論文(依姓氏筆劃排列)

    (一)學位論文

    1. 邱雯惠:《晚明的輿論──李三才個案的研究(1593-1623)》,桃園中壢: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1月。

    (二)期刊學報論文

    1. 方興:〈明代礦監稅使事件中的原奏官(民)、委官及參隨〉,《中州學刊》,2013年9月第9期。
    2. 何菁菁、謝貴安:〈試析明代邸報與言官政治──以李三才入閣風波為例〉,《絲綢之路》,第12期,2014年。
    3. 林麗月:〈李三才與東林黨〉,《師大歷史學報》,第9期,1981年5月。
    4. 孫強:〈明代開中制的商業信用特征及影響〉,《湘潮》,2010年3月,第3期。
    5. 劉凝霜:〈明清歷史上「徽商」的產生與發展及其興盛與衰落〉,《現代商業》,第20期,2013年7月。
    6. 蔡瑞霞:〈論淮撫李三才〉,《溫州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0卷第4期,1999年8月。
    7. 賴師貴三:〈明儒李三才及其傳世文獻考查紀要〉,《澳門文獻信息學刊》,第2期,2016年,頁4-5。
    8. 魏林:〈明鈔關的設置與管理制度〉,《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1期,1986年。

    (三)論文集論文

    1. 趙明奇、韓秋紅:〈運河之都淮安及其歷史地位的形成〉,《「運河之都—淮安」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2007年)。
    2. 賴貴三:〈東京大學典藏明萬曆刊本李三才《撫淮小草》初探〉,《東西博雅道殊同──國際漢學與易學專題研究》(臺北:里仁書局,2015年)。

    四、報章與網路

    1. 賴師貴三:〈明儒李三才及其《撫淮小草》考略〉,《國語日報》第6版(書和人)(2015年8月16日)。
    2. 西安市閻良區政協文史委李飛先生: 〈「東林黨魁」李三才是西安閻良人——李三才籍貫解讀〉,http://www.ylbxw.cn/thread-2786-1-1.html,檢索日期:106年10月30日。
    3. 運河學研究院:〈徐州是京杭大運河的樞紐城市〉,2015年,http://yh.lcu.edu.cn/content/2661.html ,檢索日期:107 年2月27日。
    4. 儀徵市政府官網之地理歷史,http://www.yizheng.gov.cn/yzgk/,檢索日期:107年1月8日。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