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羅任玲
論文名稱: 台灣現代詩自然美學-以楊牧、鄭愁予、周夢蝶為中心
指導教授: 楊昌年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論文出版年: 2005
畢業學年度: 93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31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406下載:65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第一章 緒論 001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001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名稱界定 009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架構 第二章 楊牧:自然與人文的思索者 012 第一節 抽象的思索 013 一、愛‧美 024 二、人‧神‧宇宙 035 第二節 現實的存在 035 一、自然與現實社會 046 二、自然與鄉土 063小結 第三章 鄭愁予:浪子與哲人的自然美學 066 第一節 「藍色美學」的開展 068 一、 從情之所寄到想像的出路 077 二、 海‧山:「藍色美學」的重要自然意象 090 三、 「藍色美學」的音樂性 094 第二節 「白色美學」的深植 095 一、 生命的道場:「白」的內涵 109 二、 雲‧雪:「白色美學」的重要自然意象 122 小結 123 (附錄:表列「鄭愁予詩中的色彩」) 第四章 周夢蝶:自然中的二元對立與和諧 161 第一節 矛盾美學的實踐 162 一、醜與美 165 二、老與少 168 三、深悲與深喜 172 四、寒冷與溫暖 176 五、雪與火 179 六、禁錮與自由 184 第二節 自然形象與自我形象 185 一、形‧神‧境 188 二、寧靜之聲 219 小結 第五章 結論 221 結論 參考書目 224 參考書目

    創作:
    周夢蝶(1959.04初版)《孤獨國》,台北:藍星詩社。
    周夢蝶(1981.10再版)《還魂草》,台北:領導。
    周夢蝶(2000.04初版)《周夢蝶世紀詩選》,台北:爾雅。
    周夢蝶(2002.07初版)《十三朵白菊花》,台北:洪範。
    周夢蝶(2002.07初版)《約會》,台北:九歌。
    葉珊(1966.08初版)《葉珊散文集》,台北:文星書店。
    葉珊(1970.11初版)《燈船》,台北:愛眉文藝出版社。
    葉珊(1971.03初版)《傳說》,台北:志文。
    楊牧(1978.03初版)《北斗行》,台北:洪範。
    楊牧(1979.04初版)《吳鳳》,台北:洪範。
    楊牧(1980.10初版)《禁忌的遊戲》,台北:洪範。
    楊牧(1980.10初版)《海岸七疊》,台北:洪範。
    楊牧(1981.09四版)《楊牧詩集Ⅰ》,台北:洪範。
    楊牧(1982.01初版)《年輪》,台北:洪範。
    楊牧(1986.04初版)《有人》,台北:洪範。
    楊牧(1986.05三版)《文學知識》,台北:洪範。
    楊牧(1989.02初版)《一首詩的完成》,台北:洪範。
    楊牧(1989.05初版)《山風海雨》,台北:洪範。
    楊牧(1991.05初版)《方向歸零》,台北:洪範。
    楊牧(1991.09初版)《完整的寓言》,台北:洪範。
    楊牧(1992.03初版)《疑神》,台北:洪範。
    楊牧(1995.09初版)《楊牧詩集Ⅱ》,台北:洪範。
    楊牧(1997.1三版)《亭午之鷹》,台北:洪範書店。
    楊牧(1997.12初版)《時光命題》,台北:洪範。
    楊牧(1997.12初版)《昔我往矣》,台北:洪範。
    楊牧(2001.06)《涉事》,台北:洪範。
    鄭愁予(1969.08二版)《衣缽》,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鄭愁予(1980.10初版)《燕人行》,台北:洪範。
    鄭愁予(1981.10八版)《鄭愁予詩集Ⅰ》,台北:洪範。
    鄭愁予(1982.11再版)《鄭愁予詩選集》,台北:志文。
    鄭愁予(1985.05初版)《雪的可能》,台北:洪範。
    鄭愁予(1987.07初版)《刺繡的歌謠》,台北:聯合文學。
    鄭愁予 (1993.02初版)《寂寞的人坐著看花》,台北:洪範。
    鄭愁予(2004.01初版)《鄭愁予詩集Ⅱ》,台北:洪範。
    吳潛誠譯,惠特曼著(1979.11初版)《草葉集》,台北:遠景出版社。
    洛夫(1981.06初版)《時間之傷》,台北:時報。
    馬茂元主編(1993.09台灣初版)《楚辭注釋》,台北:文津。
    張默、蕭蕭編(1995.09初版)《新詩三百首》,台北:九歌。
    (清)陳壽昌輯(1977.07再版)《南華真經正義》,台北:新天地。
    (宋)劉義慶著, (梁)劉孝標註(1979)《世說新語》,台北:廣文。
    梁宗岱、馮至譯‧里爾克著(1997.05初版)《軍旗手的愛與死之歌》,台北:洪範。
    劉永毅(1998初版)《周夢蝶:詩壇苦行僧》,台北:時報。

    理論與批評:
    文訊雜誌社主編(1996.03初版)《台灣現代詩史論》,台北:文訊雜誌社。
    王邦雄、岑溢成、楊祖漢、高柏園合著(1995.08)《中國哲學史》,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王濟昌譯,喬治‧森塔亞納著(1987.04初版)《森塔亞納美學箋註》,台北:金楓。
    王國維著,徐調孚校注《人間詞話》,台北:漢京。
    王國瓔(1986.10)《中國山水詩研究》,台北:聯經。
    王煜(1993.10初版第四刷)《老莊思想論集》,台北:聯經。
    毛峰(1997.01初版)《神秘詩學》,台北:揚智。
    天華版(1979)《六祖壇經箋註》,台北:天華。
    白萩(1983.08三版)《現代詩散論》,台北:三民。
    古繼堂(1989.07)《台灣新詩發展史》,台北:文史哲。
    任仲倫(1993.06)《遊山玩水──中國山水審美文化》,台北:地景。
    朱光潛(1983.05初版)《西方美學家論美與美感》,台北:丹青。
    朱孟實譯,黑格爾著(1981.05.18)《美學》,台北:里仁。
    成復旺(1992.08)《中國古代的人學與美學》,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成復旺(1992.04台灣初版)《神與物遊──論中國傳統審美方式》,台北:商鼎。
    伍蠡甫編(1987.01台一版)《山水與美學》,台北:丹青。
    呂正惠(1989.09初版)《抒情傳統與政治現實》,台北:大安出版社。
    杜松柏(1980.04初版)《禪與詩》,台北:弘道。
    杜若洲譯,桑塔耶那著(1983.04五版)《美感》,台北:晨鐘。
    沈清松、鄧福興、魏明德主編(1999.02初版)《天心與人心:中西藝術體驗與詮釋》,台北:立緒。
    余中先譯(1997.11)《上帝‧死亡和時間》,北京:三聯書店。
    李元洛(1990.02初版)《詩美學》,台北:東大。
    李炳海(1994.05初版)《道家與道家文學》,台北:麗文。
    李清筠(2000.20初版)《時空情境中的自我影像》,台北:文津。
    李澤厚(1988.11第一版)《美學四講》,台北:人間。
    李澤厚(1988)《華夏美學》,香港:三聯書店。
    李澤厚(1984 )《美的歷程》,台北:元山。
    李澤厚、劉綱紀主編(無出版年)《中國美學史》,台北:谷風。
    李瑞騰主編(1992.04初版)《八十年詩選》,台北:爾雅。
    李瑞騰(1982.06初版)《詩的詮釋》,台北:時報。
    何懷碩(1998.10初版)《孤獨的滋味》,台北:立緒。
    宗白華(1985.02初版)《美從何處尋》,台北:元山。
    宗白華(無出版年)《美學散步》,台北:世華文化社。
    林明德編(2001.06初版)《台灣現代詩經緯》,台北:聯合文學。
    周美琪譯,狄特富爾特(Dilfurth,H.V.)等編(1996.03)《人與自然》,北京:三聯書店。
    屈萬里著(1983.02初版)《詩經詮釋》,台北:聯經。
    林耀福主編(2002)《生態人文主義》,台北:書林。
    吳潛誠(1994.08)《感性定位──文學的想像予介入》,台北:允晨文化。
    吳潛誠(1999.11初版一刷)《島嶼巡航:黑倪和台灣作家的介入詩學》,台北:立緒。
    吳潛誠(1999.11初版一刷)《靠岸航行》,台北:立緒。
    吳曉(1995.03)《詩歌與人生》,台北:書林。
    吳國盛、柯映紅譯,羅賓‧柯林伍德著(1999.01)《自然的觀念》,北京:華夏。
    孟樊主編(1993.05初版)《新詩批評》,台北:正中。
    洛夫(1978.08再版)《洛夫詩論選集》,台北:金川。
    洛夫、杜十三主編(1995.05初版)《八十三年詩選》,台北:現代詩社。
    洪順隆(1980.09初版)《由隱逸到宮體》,台北:河洛。
    唐月梅譯‧東山魁夷著 (2002.02)《美的情愫》‧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徐復觀(1980)《中國藝術精神》,台北:學生。
    容格(1990.05初版一刷)《尋求靈魂的現代人》,台北:遠流。
    孫周興譯,海德格著(1996.04初版二刷)《林中路》,台北:時報。
    耿濟之譯,扥爾斯泰著(無出版年)《藝術論》,台北:金楓。
    崔文良(2002.08)《審美人生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章啟群(2000.08)《論魏晉自然觀》,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陳惇、孫景堯、謝天振編(1997.07)《比較文學》,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陳雪帆編著(1984.12重排初印)《美學概論》,台北:文鏡。
    陳紹鵬(1976.03再版)《詩的欣賞》,台北:遠景。
    覃子豪(1960.11初版)《論現代詩》,台北:藍星詩社。
    葉海煙(1993.10再版)《莊子的生命哲學》,台北:東大。
    葉維廉(1971.06初版)《秩序的生長》,台北:志文。
    葉維廉(1983.02初版)《比較詩學》,台北:東大。
    葉維廉(1994.06初版)《從現象到表現》,台北:東大。
    葉嘉瑩(1980.12四版)《迦陵談詩》,台北:三民。
    傅抱石(1988.02)《中國繪畫理論》,台北:華正。
    程孟輝主編(2001.12第一版)《現代西方美學》,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
    曾祖蔭(1994.11台灣初版)《中國佛教與美學》,台北:文津。
    曾進豐(2003.05初版)《聽取如雷之靜寂──想見詩人周夢蝶》,台北:漢風。
    黃永武(1979.04)《中國詩學──思想篇》,台北:巨流。
    黃逸華譯,Richard Morris著(1998.06初版)《無限探索無限》,台北:新新聞。
    張汝倫(2002.06)《詩的哲學史》,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張伯偉(1995.01初版)《禪與詩學》,台北:揚智。
    彭清際纂(1974)《無量壽經起信論》,台北華岡:中華大典編印會。
    葉嘉瑩(1980.12四版)《迦陵談詩》,台北:三民。
    華明譯,喬治‧桑塔耶那著(2002.02)《詩與哲學》,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華諾文學編譯組編(1985.10台一版)《文學理論資料匯編》,台北:華諾。
    楊小濱(1995.03初版)《否定的美學》,台北:麥田。
    楊成寅譯,William Hogarth著(1986.03台一版)《美的分析》,台北:丹青。
    楊昌年(1975)《新詩研究》,台北:蘭台。
    葛兆光(1988.09)《禪宗與中國文化》,台北:天宇。
    楊牧(1986.05三版)《文學知識》,台北:洪範。
    楊牧(1985.07初版)《交流道》,台北:洪範。
    楊牧(1987.05三版)《傳統的與現代的》,台北:洪範。
    楊儒賓譯‧Stace,Walter Terence著(1998)《冥契主義與哲學》,台北:正中。
    廖國棟(1990.10)《魏晉詠物賦研究》,台北:文史哲。
    劉介民(2001.02初版)《太極詩學》,台北:揚智。
    劉勰著,王更生注釋(1999.09初版七刷)《文心雕龍讀本》上、下篇,台北:文史哲。
    樂蘅軍(1975)《古典小說散論》,台北:純文學。
    蔡英俊譯,烏納穆諾著(1982再版)《生命的悲劇意識》,台北:遠景。
    蔡源煌(1987.12初版)《從浪漫主義到後現代主義》,台北:雅典。
    賴芳伶(2002.07一版一刷)《新詩典範的追求──以陳黎、路寒袖、楊牧為中心》,台北:大安出版社。
    潘麗珠(1997.09初版)《現代詩學》,台北:五南。
    簡政珍(2004.07初版)《台灣現代詩美學》,台北:揚智。
    龍協濤(1993.08初版)《文學讀解與美的再創造》,台北:時報。
    蕭蕭(2004.02初版)《台灣新詩美學》,台北:爾雅。
    薛絢譯,馬格麗特‧魏特罕Margaret Wertheim著(1999.08初版)《空間地圖》,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單篇論文:
    石計生〈布爾喬亞詩學論楊牧〉,收入孟樊主編(1993.05初版)《新詩批評》,台北:正中書局,頁375-389。
    古添洪〈記號學中的「解」傾向〉,收入簡政珍主編(1997.07)《當代台灣文學評論大系1──文學論理論卷》,台北:正中,頁294-295。
    向明〈古今多少事,盡付笑談中!〉(1988.01)《文星雜誌》,頁15。
    余光中(1984.10)〈從古典到現代詩〉《掌上雨》,台北:時報,頁204。
    余光中(1990.01.06)〈一塊彩石就能補天嗎?──周夢蝶詩境初窺〉,中央日報副刊。
    沙笛〈在傳奇的舞台上〉修訂稿,收入(1987.05)《現代詩季刊》復刊第十期,頁40-45。
    李奭學(2002.09.01 )〈花雨滿天──詩人周夢蝶的禪與悟〉,聯合報讀書人。
    李豐楙〈民國六十年前後新詩社的興起──兼論相關的一些現代詩評論〉,收入陳鵬翔、張靜二合編(1992.01)《從影響研究到中國文學》,台北:書林,頁54。
    周文龍〈濃與淡──淺論楊牧和羅青的詩〉(1990.05)《中外文學》十八卷十二期,頁35-36。
    林淑媛(1999.09)〈空花水月──論周夢蝶詩中的禪意〉,台灣詩學季刊第二十八期。
    林燿德〈不安海域──台灣地區八○年代前葉現代詩風潮試論〉,收入(1986.08.10)《第二屆現代詩研討會》專輯,頁48。
    姚一葦〈論境界〉,收入葉維廉主編(1979.07第三次印行)《中國現代文學批評選集》,台北:聯經出版公司,頁137。
    洛夫〈試論周夢蝶的詩境〉,收入張漢良、蕭蕭編著(1979.11初版)《現代詩導讀──批評篇》,台北:故鄉,頁185-201。
    俞兆平〈詩人的相對感〉,收入(1992.04)《藍星詩刊》第三十一號,頁69。
    奚密〈讀詩筆記:楊牧〉,收入(2000.10)《聯合文學》192期,頁26。
    奚密〈冷酷的想像──芒克詩探析〉,收入(1990.06)《現代詩季刊》復刊第十五期,頁18。
    陳芳明〈兩岸的對話──訪楊牧先生〉,收入(1975.04)《幼獅文藝》第四十一卷第四期,頁46。
    陳思宏(2004.11.11)〈詩人的苦戀與死亡〉,自由時報副刊。
    陳映真〈試論吳晟的詩〉,收入(1984.09)《孤兒的歷史,歷史的孤兒》,台北:遠景,頁175-228。
    陳建民〈九○年代詩美學──語言與心境〉,收入(1996.03)《臺灣現代詩史論》,頁53。
    陳錫章〈唐君毅《禮記》詮釋的特色及其價值意義〉,收入(2002.07)《揭諦》第四期,頁165-175。
    渡也〈五十年代現代派中的古典〉,收入(1996.03)《臺灣現代詩史論》,頁143。
    張錯〈魚身夢幻〉,收入陳鵬翔、張靜二合編(1992.01)《從影響研究到中國文學》,台北:書林,頁93。
    喻肇青(2004.11.29)〈詩與空間的對話:家的故事〉,聯合報副刊。
    弦專訪(1979.05.27)〈兩岸蘆花白的故鄉──詩人鄭愁予的創作世界(上)〉,聯合報副刊。
    楊子澗〈「傳說」中的葉珊與「年輪」裡的楊牧〉,收入張漢良、蕭蕭編著(1979.11初版)《現代詩導讀──批評篇》,台北:故鄉,頁330-375 。
    楊牧(2004.12.28、29)〈抽象疏離:那裡時間將把我們遺忘〉,聯合副刊。
    楊牧(2004.11.27)〈台灣詩源流再探〉,聯合副刊。
    楊牧(1998.08.25)〈奎澤石頭記〉,聯合報副刊。
    楊照〈浪漫補課〉,收入陳義芝(2002.10)《我年輕的戀人》推薦序2,頁7-8。
    劉克襄(1995.10.22)〈你所不知道的鄭愁予〉,中國時報「人間副刊」。
    廖朝陽〈近五十年來的台灣小說〉,收入(1995.12)《聯合文學》第十一卷第十二期「台灣光復50周年文學大回顧專輯」頁132。
    蒯鐵萍譯,讓─馬克‧哈莫著(1994)〈比較文學的形象學〉,收入《中國比較文學通訊》第二十五期,頁1-5。
    蔡振興〈論自然觀念的遞變〉,收入林耀福主編( 2002 )《生態人文主義》,台北:書林,頁13。
    鄭愁予〈詩人在詩中的自我位置〉,收入(1990.06)《現代詩季刊》復刊第十五期,頁3。(該文由鄭愁予論述,莊美華整理。)
    鄭愁予〈色(一)白是百色之地〉,收入(2002.08)《聯合文學》214期,頁10-12。
    鄭愁予〈色(二)青,是距離色彩〉,收入(2002.10)《聯合文學》216期,頁24-27。
    鄭愁予〈色(四)藍VS.綠〉,收入(2002.12)《聯合文學》218期,頁11。
    鄭愁予〈詩的贈達與自我尋位(二)〉,收入(2004.02)《聯合文學》232期,頁29。
    潘罡(2004.07.03)〈表現主義林中騎士:色彩奔馳〉,中國時報藝術人文版。
    潘麗珠〈一九八一〜二○○一年的台灣現代詩研究略論──以中(國)文研究所博、碩士論文為例〉,收入(2003.07)《國文天地》第19卷第2期,頁4-10。
    蕭蕭〈弦的情感世界〉,收入張漢良、蕭蕭編選(1979.11)《現代詩導讀──批評篇》,台北:故鄉,頁178。
    簡政珍〈余光中:放逐的現象世界〉,收入孟樊主編(1993.05初版)《新詩批評》,台北:正中書局,頁341。
    鴻鴻〈顏色與形式──試讀鄭愁予近作〉,收入(1992.09)《現代詩季刊》復刊第十八期,頁33。
    鴻鴻〈家園與世界〉,收入( 1996.03)《臺灣現代詩史論》,台北:文訊,頁167。
    羅任玲(2002.08.12)〈雷霆轟發,這靜默〉,中央日報副刊。

    學位論文:
    李炫蒼(1998)《現當代台灣「自然寫作」研究》,臺灣師大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何雅雯(2001)《創作實踐與主體追尋的融攝:楊牧詩文研究》,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明益(2003)《當代台灣自然寫作研究》,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許尤美(1997)《台灣當代自然寫作研究》,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梅芳(1996)《鄭愁予詩的想像世界》,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座談訪問:
    (1995.03)〈誰能於雪中取火──翁文嫻VS.周夢蝶〉,台灣詩學季刊第十期。
    李蒙紀錄(1990.12)〈從第一本詩集談起──鄭愁予與曾淑美、羅任玲、鴻鴻、零雨談片〉,收入《現代詩》復刊第十六期,頁8-23。
    王保雲(1983.11)〈雪中取火,鑄火為雪──訪詩人周夢蝶〉,海工青年4期。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