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趙容嬋
Jung-Chan Chao
論文名稱: 從「忍氣吞聲」到「輕安自在」:自我與人際拿捏困境者之諮商經驗研究
From “Suppression" to "Flexibility”:The counseling experience of individuals who struggled to balance being themselves and maintaining harmonious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指導教授: 王麗斐
Wang, Li-Fei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nd Counseling
論文出版年: 2011
畢業學年度: 99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10
中文關鍵詞: 人際互動和諧質性研究因應經驗
英文關鍵詞: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interpersonal harmony, qualitative study, coping process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028下載:35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在華人的人際和諧脈絡下,面對人際互動中「做自己」與「維繫和諧」間發生失調而求助諮商者的人際困境與諮商經驗。本研究採用質性研究的紮根理論方法進行資料分析,共訪談八位研究參與者(八位女性,平均年齡22.6歲,大學生四位,研究所學生四位)。研究發現,在「做自己」與「維繫和諧」間發生失調而求助諮商的研究參與者,其困境內涵主要可分為兩類,類型一是因為在關係中「做自己」而受挫,類型二是重複以他人為重的人際模式,但開始感受到不舒服與自我被壓抑的痛苦。至於他們不敢「做自己」的因素主要有三,分別是關係維持的必要性、好我形象的建立與保持以及成長歷程中的社會學習經驗—和諧為重。經過諮商介入後,研究參與者在「做自己」與「維繫和諧」間新的協調狀態則有人際互動關係的改變、自我的改變以及理解讓自己受苦的僵化的觀念而不受困。綜合研究結果,研究參與者在藉由諮商介入後,他們從困境到轉化的因應歷程可以「人際互動中陷入『做自己』與『維繫和諧』困境者的協調歷程概念化模式」呈現,此模式共分為五個階段:「虛性平衡」、「忍氣吞聲」、「消極抗衡」、「自我強化」及「輕安自在」。最後,本研究依據研究結果進行討論,並提出對於未來研究及諮商輔導工作的相關建議。

    This study primarily sought to explore the coping process of people who struggled to strike a balance between being themselves and maintaining harmonious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in Chinese society. The study adopted grounded theory and included eight volunteer participants (all female students: four undergraduates and four master students; mean age 22.6 years).
    The study reveals three main findings: (1) The imbalance between “being oneself” and “maintaining harmonious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fell into two categories. The first category comprises frustrating experiences of being oneself, while the other comprises uncomfortable and internally repressive interpersonal modes of prioritizing the other over oneself. (2) The inability to be oneself is further categorized into the need to maintain social relationships, to conserve a “good me” image, and to uphold the social learning experience that equates maintaining harmony with good behaviors. (3) After the counseling intervention, the participants understand how to better balance the need to be oneself and to maintain harmonious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the participants’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and self-concepts change, and they grasp the paradoxical situation that have formerly confused them. (4) The coping process of handling the balancing between being oneself and maintaining harmonious relationships can be conceptualized into five stages: “false balance,” “suppression,” “passive resistance,” “self-strengthening,” and “flexibility.”
    Finally, the implications of the results of counseling interventions and further research are discussed.

    誌謝詞……………………………………………………………………………………i 中文摘要…………………………………………………………………………………ii 英文摘要…………………………………………………………………………………iii 目次………………………………………………………………………………………iv 表次………………………………………………………………………………………vi 圖次………………………………………………………………………………………vii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背景…………………………………………………………………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3 第三節 名詞釋義…………………………………………………………………………4 第二章 文獻探討…………………………………………………………………………5 第一節 華人社會文化中的「自我」與「人際互動關係」……………………………5 第二節 華人社會文化中的和諧觀、衝突觀與人際衝突因應…………………………19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質性研究方法的選取……………………………………………………………33 第二節 研究參與者………………………………………………………………………33 第三節 研究者……………………………………………………………………………35 第四節 研究工具…………………………………………………………………………38 第五節 研究程序…………………………………………………………………………39 第六節 研究資料整理與分析……………………………………………………………40 第七節 建立研究的信實度………………………………………………………………43 第八節 研究倫理…………………………………………………………………………45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發現…………………………………………………………………47 第一節 研究參與者陷入「做自己」與「維繫和諧」協調困境經驗…………………47 第二節 研究參與者在人際關係中無法做自己的困境因素……………………………53 第三節 研究參與者在接受諮商前自身面對無法做自己困境的慣用因應 策略………………………………………………………………………………60 第四節 研究參與者的諮商經驗…………………………………………………………66 第五節 諮商介入後研究參與者在「做自己」與「維繫和諧」新的協調狀態………78 第六節 人際互動中陷入「做自己」與「維繫和諧」困境者的協調歷程 概念化模式………………………………………………………………………83 第五章 討論與建議………………………………………………………………………89 第一節 討論………………………………………………………………………………80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建議…………………………………………………………………93 參考文獻……………………………………………………………………………………97 中文部分……………………………………………………………………………………97 西文部分…………………………………………………………………………………102 附錄………………………………………………………………………………………105 附錄一 研究說明函……………………………………………………………………105 附錄二 研究邀請函……………………………………………………………………107 附錄三 逐字稿檢核函…………………………………………………………………108 附錄四 資料分析結果檢核函…………………………………………………………109

    中文部分
    王叢桂、羅國英(2007):華人管理者與情緒智能講師對情緒智能之認知差異。本土心理學研究,27,231-298。
    余德慧(1991a):剖解中國社會的人際苦痛。載於王桂花(總編輯),中國人的愛與苦—犧牲與求全(118-130)。台北市:張老師。
    余德慧(1991b):中國社會的人際苦痛及其分析。載於楊中芳、高尚仁(主編),中國人˙中國心—人格社會篇(291-337)。台北:桂冠。
    余德慧、林麗雲(1991):講和不講樂的人際苦痛。載於王桂花(總編輯),中國人的愛與苦—犧牲與求全(131-140)。台北市:張老師。
    李亦園(1993):從民間文化看文化中國。臺大考古人類學刊,49,7-17。
    李亦園(1996):傳統中國價值觀與華人健康行為特性。載於曾文星(主編),華人的心理與治療(29-52)。台北:桂冠。
    李怡真、林以正(2006):愛情關係中的情緒表達衝突之縱貫研究,中華心理學刊,48(1),53-67。
    李澤厚(1986):中國古代思想史論。台北:三民。
    何友暉、陳淑娟、趙志裕(1991):關係取向:為中國社會心理方法論求答案。載於楊國樞、黃光國(主編),中國人的心理與行為(44-66)。台北,桂冠。
    吳芝儀、廖梅花譯(2001):質性研究入門—紮根理論研究方法。嘉義:濤石。Strauss, A., & Corbin, J.(1998). Basics of qualitative research:Grounded theory procedures and techniques. London:Sage.
    林琮盛(2010年10月16日):大陸百字評選第一「和」最中國的漢字。聯合報,第A1版。
    林欽榮(2001):人際關係與溝通。台北:揚智。
    金耀基(1992):中國社會與文化。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胡幼慧、姚美華(1996):一些質性方法上的思考:信度?效度?如何抽樣?如何收集資料、登錄與分析?。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141 - 158)。台北:巨流。
    洪莉竹(2000):諮商專業倫理中的多元文化議題。諮商與輔導,215,30-34。
    洪莉竹、陳秉華(2003):諮商元專業發展歷程之文化反省經驗。教育心理學報,35(1),1-18。
    徐宗國譯(1997):質性研究概論。台北:巨流。Strauss, A. & Corbin, J. (1990). Basics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grounded theory procedure and techniques. London: Sage.
    高淑清(2008):質性研究的18堂課—首航初探之旅。台北:麗文文化。
    孫隆基(1990):中國文化的深層結構。台北,唐山出版社。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
    陳伯璋 (2000):質性研究方法的理論基礎。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主辦「教育學門研究生『質的研究方法』研討會」論文集(嘉義)。
    陳秉華(2001):華人「人我協調」之諮商工作架構。測驗與輔導,167,3511-3515。
    陳秉華(2004):諮商中的人我關係協調歷程初探—個案研究。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佛光人文社會學院心理學系、台灣大學華人本土心理學研究追求卓越計畫、及台灣大學心理系共同主辦「第七屆華人心理與社會行為科技學術研討會」(台北)。
    陳秉華、李素芬、林美珣(2008):諮商中伴侶關係的自我協調歷程。本土心理學研究,29,117-182。
    陳秉華、林美珣、李素芬(2009):人我關係協調之伴侶諮商研究。教育心理學報,40(3),463-488。
    陸洛(2003):人我關係之界定—折衷自我的現身。本土心理學研究,20,139-207。
    陸洛(2007):個人取向與社會取向的自我觀:概念分析與實徵測量。美中教育評論,4(2),1-23。

    陸洛(2008):當代華人的傳統與現代雙文化自我:其現身、組成與變遷。載於楊國樞、陸洛(主編),中國人的自我:心理學的分析(279-322)。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
    黃光國(1988a):中國人的權力遊戲。台北:巨流。
    黃光國(1988b):儒家思想與東亞現代化。台北:巨流。
    黃光國(1995):儒家價值觀的現代轉化:理論分析與實徵研究。本土心理學研究,3,276-338。
    黃光國(2000):華人的世界觀與心理治療。載於鄭志明(主編),生命關懷與心靈治療(219-246)。嘉義:南華大學宗教文化研究中心。
    黃光國(2001):儒家關係主義的理論建構及其方法論基礎。教育與社會研究,2,1-34。
    黃光國(2005a):華人社會中的臉面觀。載於楊國樞、黃光國、楊中芳(主編),華人本土心理學(上)(365-406)。台北:遠流。
    黃光國(2005b):華人關係主義的理論建構。楊國樞、黃光國、楊中芳(主編),華人本土心理學(215-248)。台北:遠流。
    黃光國(2005c):儒家關係主義:文化反思與典範重建。台北:台大出版中心。
    黃囇莉(1996):中國人的和諧觀/衝突觀:和諧化辯證觀之研究取徑。本土心理學研究,5,47-71。
    黃囇莉(1999):人際和諧與衝突本土化的理論與研究。台北:桂冠。
    黃囇莉(2005):人際和諧與人際衝突。載於楊國樞、黃光國、楊中芳(主編),華人本土心理學(下)(483-520)。台北:遠流。
    黃囇莉(2006):人際和諧與衝突—本土化的理論與研究。台北:揚智。
    鈕文英(2007):教育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台北:雙葉書廊。
    費孝通(1948):鄉土中國。上海:觀察社。

    葉光輝(2002):「關係主義」:論華人人際互動關係的要素、來源及變化歷程。載於葉啟正(主編),從現代到本土:慶賀楊國樞教授七秩華誕論文集(229-255)。台北:遠流。
    楊中芳(1991):試論中國人的「自己」:理論與研究方向。載於楊中芳、高尚仁(主編),中國人˙中國心—人格社會篇(193-145)。台北:桂冠。
    楊中芳(1994):中國人真的是「集體主義」嗎?試論中國文化的價值體系。載於楊國樞(主編),中國人的價值觀—社會科學觀點(321-434)。台北:桂冠。
    楊中芳(1999):人際關係與人際情感的構念化。本土心理學研究,12,105-179。
    楊中芳、彭泗清(2005):人際交往中的人情與關係。載於楊國樞、黃光國、楊中芳(主編),華人本土心理學(上)(483-520)。台北:遠流。
    楊中芳(2001):如何理解中國人。台北:遠流。
    楊國樞(1981):中國人的性格與行為:形成及蛻變。中華心理學刊,23(1),39-55。
    楊國樞(1988):中國人與自然、他人、自我的關係。載於文崇一、蕭新煌(主編),中國人:觀念與行為(9-23)。台北:巨流。
    楊國樞(1992):中國人的價值觀──社會科學觀點。台北:桂冠。
    楊國樞(1993):中國人的社會取向:社會互動的觀點。載於楊國樞、余安邦(主編),中國人的心理與行為—理念及方法篇(一九九二)(87-142)。台北:桂冠。
    楊國樞(2000):心理學的本土契合性。載於陳烜之、梁覺(主編),邁進中的華人心理學(119-143)。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楊國樞(2004):華人自我的理論分析與實徵研究:社會取向與個人取向的觀點。本土心理學研究,22,11-80。
    楊國樞、陸洛(2005):社會取向自我實現者與個人取向自我實現者的心理特徵:概念分析與實徵衡鑑。本土心理學研究,23,71-143。

    楊國樞(2008):華人自我的理論分析與實徵研究:社會取向與個人取向的觀點。載於楊國樞、陸洛(主編),中國人的自我:心理學的分析(133-197)。台北:台大出版社。
    燕國材(1993):中國傳統文化與中國人的性格。載於楊國樞、余安邦(主編),中國人的心理與行為—理念及方法篇(一九九二)(41-85)。台北:桂冠。
    龔鵬程(2009):中國傳統文化十五講。台北:五南。

    西文部分
    Butler, E.A., Egloff, B., Wilhelm, F. H., Smith, N.C., Erickson, E.A, & Gross, J.J. (2003). The social consequences of experience suppressive. Emotion, 3(1), 48-67.
    Chen, P. H. (2004). The self- other coordination theory for counseling Chinese client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28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psychology, Beijing, China.
    Chen, P. H. (2005). A counseling model for self-ration coordination for clients with interpersonal problem in Chinese community.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Washington, D.C. (U.S.A.)
    Chen, P. H. (2005). A counseling model for self-ration coordination for clients with interpersonal problem in Chinese community.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Washington, D.C. U.S.A.
    Chen, P. H. (2009). A counseling model for self-relation coordination for Chinese clients with interpersonal conflicts. Counseling Psychologist, 37(7), 987-1009.
    Gross, J. J. & John, O.P.(2002).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two emotion regulation process: Implications for affect, relationships, and well-being.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85(2), 348-362.
    Ho, D. Y. F.(1995).Selfhood and identity in Confucianism, Taoism, Buddhism, and Hinduism: Construct with the West. Journal for the theory of Social Behavior, 25, 115-139.
    Ho, D. Y. F.(1998).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and relationship dominance: An analysis based on methodological relationalism. Asi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1, 1-16.
    Hsu, F. L. K.(1971). A hypothesis on kinship and culture. In F. L. K. Hsu(ed.), Kinship and culture. Chicago: Aldine.
    Hsu, F. L. K.(1985). The self in cross-culture perspective. In A. J. Marsella, G. Devos & F. L. K. Hsu(eds.), Culture and Self: Asian and Western Perspective(pp. 24-55). New York: Tavistock.
    Hwang, K. K.(1987). Face and Favor: The Chinese power gam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2(4), 944-974.
    Hwang, K. K.(2000). Psychology in Taiwan. In A. E. Kazdin (Ed. in chief), Encyclopedia of Psychology, Vol.8. DC: APA.
    Lu, L. & Yang, K.S.(2006). Emergence and composition of the traditional-modern bicultural self of people in contemporary Taiwanese societies. Asi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9, 167-175.
    Yang, K.S.(1981).Social orientation and individual modernity among Chinese students in Taiw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113, 59-170.
    Yang, K.S.(1986).Chinese Personality and its Change. In M. H. Bond(ed), The Psychology of Chinese People (pp. 106-170).Hong Kong: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Yang, K.S(1995). Chinese social orientation: An integrative analysis. In Kin, T. Y., Tseng, W. S. & Yeh, Y. K. (Eds.), Chinese society and mental health(pp. 19-39). Hong Kong: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Yang, K.S.(1996). Theories and Research in Chinese Personality: An Indigenous Approach. In Kao, H. S. R. & Sinha, D. (eds.), Asian Perspectives on Psychology. (pp. 236-262.) New Delhi, India: Sage.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