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張揚興 Chang,Yang-Hsing |
---|---|
論文名稱: |
大學與社區互動關係之研究-以元智大學為例 The Research of the Interaction Relations between University and Community-Take Yuan Ze University as the Example |
指導教授: |
謝登旺
Hsieh, Deng-Wang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政治學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Political Science |
論文出版年: | 2005 |
畢業學年度: | 93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299 |
中文關鍵詞: | 大學 、社區 、互動關係 |
英文關鍵詞: | university, community, interaction, relations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14 下載:45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研究大學與社區互動關係的相關議題時,首先面對的就是雙方的需要是什麼?有什麼資源可以互相「交換」。根據文獻探討可知,社區的資源有人力資源、物力資源、財力資源、文物資源及社團資源等五項,而大學可提供社區運用的資源也有人力資源、物力資源及知識資源等三項;這些社區資源可以提高學習效果、豐富教學品質、促進校務發展及帶動社區進步,學校資源則可協助社區總體營造、傳遞清新活力的正向教育價值、提供終身學習的優良師資、並使資源互惠共利等教育功能。因此,如果大學與社區能夠建立優質的互動關係,則雙方將共享資源,彼此雙贏。
經過本文的分析,發現我國大學仍扮演資源供給者的角色,大學和社區在互動的過程中,對地方經濟、生活和文化發展具有重大的影響力。
本研究主要發現如下:
一、大學應視社區為可運用的資源,並朝向互為生命共同體的關係努力。
二、溝通不良是影響大學與社區互動的最大因素,應從增進雙方瞭解著手。
三、社區對大學的需求集中於資源分享方面。
四、充份溝通、資源共享、全方位服務是大學與社區建立良好互動關係的最佳策略。其具體作法有:
(一)大學與社區應進行充分瞭解的溝通
(二)大學與社區應建立感同身受的參與關係
(三)大學與社區應建立互利的資源共享關係
(四)大學與社區應建立作夥伴的關係
(五)大學應對社區提供全方位的服務
五、要建構與社區優質的互動關係,大學必須朝著以下六大方向來努力:
(一)應持續增進社區溝通,以建立相互信賴的信念
(二)建構以服務學習為主軸的大學社區化。
(三)推動以終身教育為目標的社區學校化。
(四)應自許成為地方精緻文化的催生者
(五)發展大學與社區資源互惠互享、共存共榮的願景。
(六)邁向生命共同體型態的大學城目標
【關鍵字】大學、社區、互動關係
Abstract
The first issue we face when doing the research on interaction relations between university and community is the demands from both sides. Are there any resources allowed to "exchange"? According to the literature documents, there are five resources in community, which include human resources, material resources, financial resources, cultural resources and knowledged resources. As we know, the university may provide the useful resources to community as well, for example, the human resources, the material resources and the knowledged resources. The community resources may enhance the study effects, enrich the education quality,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school affairs and lead progress of the community. The university resources may robust the community structure, promote the educated value, provide the excellent faculty for a lifelong study, and share the benefits with the neighboring communities. Therefore, if the university and the community can establish high quality interaction relations, both sides can share resources and get a win-win solution.
In the research, it found out that the universities in Taiwan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to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living, and culture locally. University can not exist without the community, and community also can not ignore the presence of the university. The university is an epitome of the sociality, and it takes the responsibilities to the transmissive and innoval function of the social culture. If school and community can establish the good relations, it may establish the win-win life circle remarkably and the higher quality goal continuously.
The research mainly found;
1.The university shall regard the local community as a usable resources and work on toward a better life-sharing relationship.
2.Bad communication is the major factor affects the interaction relations between university and community.
3.The demand of communities to universities mainly focus on resource sharing.
4.Five strategies to establish a better interaction relations between university and community;
(1)Sufficient communication
(2)Participation and devotion to the activities
(3)Resource sharing
(4)Sharing partnership
(5)Provide Community an overall services
5.Six directions suggest to be followed in order to have a good interaction relations between the university and the community;
(1) Continuous communication to establish the trust in-between.
(2) Constructing Service-Learning structure to make university communalized.
(3) Promoting community to schoolize.
(4) Catalyzing dedicated culture locally.
(5) Developing a vision of mutual benefits and sharing.
(6) Establishing an university-community as an overall target.
參考書目
一、中文部分
元智大學(2005a),《元智大學九十四至九十六學年度校務發展計畫書》,桃園:元智大學,未出版。
元智大學學生事務處(2004),《元智大學辦理學生事務工作特色主題示範計畫-服務學習「元智、圓志」期末成效報告書》,桃園:元智大學學生事務處。
王文科(2000),《質的教育研究法》,台北:師大書苑。
王文瑛(2000),〈天主教大學的社區服務理念與實踐〉,《大學發展與社區參與》(玄奘人文社會學院主編),高雄:復文圖書,頁43-60。
王世智(2002),《私立高級中學推展學校社區化可行性之研究—以某私立高級中學為例》,大葉大學工業關係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王宜敏(2000),《影響資訊人員知識分享行為之因素―以社會交換理論為基礎來探討》,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王政彥(2002),〈英國學校與社區的互動關係及其對我國學校社區化的啟示〉,《學校社區化》(教育資料集刊),27,頁211-238。
王政彥(2003),〈全球化與成人教育國際合作〉,《成人教育》,71,頁21-32 。
王秋絨(1997),《社區教育模式與發展》,台北:師大書苑。
王選治(2004),〈綜合高中推動學校社區化之個案研究〉,國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民眾日報(1999),〈埔里大學生,立即回埔里上課〉,第2版,社論,1999/12/4。
白秀雄(1978),《現代社會學》,台北:五南。
伊慶春,章英華,田芳華(1998),《私立大學與社會互動關係之研究Ⅱ社區部份的分析研究計畫期末報告書》,台北:教育部。
伍鴻麟(2002),《桃園縣國小家長參與學校教育及親師互動情形之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學校行政組碩士論文,未出版。
朱立倫(2005),《桃園縣議會第15屆第6次定期會縣長施政報告》,桃園:桃園縣政府。
池易釗(2002),〈基隆市高中職與社區資源共享之研究〉,國立台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自由時報(1999),〈大學要有與社區結合的新觀念-暨大校長李家同辭職風波的省思〉,第3版,社論,1999/11/23。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6),《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台北:正中。
余星華(2002),〈從社區發展談學校與社區關係〉,《學校與社區關係初探》, 臺北市:東吳課外活動組,頁55-59。
余嬪(2000),〈大學休閒、遊憩服務與社區發展〉,《大學發展與社區參與》(玄奘人文社會學院主編),高雄:復文圖書,頁81-95。
吳玉山(2004),《學校建築對社區環境影響之研究─以南台科技大學宿舍大樓與鳳凰香榭社區紛爭為例》,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系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吳明振(1999),《我國技術學院與專科學校發揮社區學院功能之策略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吳芝儀等譯(1995),巴頓等著(Patton, Michael Quinn),《質的評鑑與研究》(Social sciences-Methodology.,Evaluation research),台北:桂冠。
吳思華(2000),《策略九說:策略思考的本質》,台北:城邦文化,三版。
呂秀琴(2002),《政府公共關係之研究 : 以桃園縣政府為例》,元智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宋鎮照(1997),《社會學》,台北:五南。
李丁讚(1999),〈權利與共善:從暨大事件探討社區主義〉,《中國時報》,第15版,1999/11/24。
李天賞編(2005),《台灣的社區與組織》,台北:揚智。
李奉儒譯(2001),(Robert C. Bogdan, Sari Knopp Biklen原著),《質性教育研究 : 理論與方法》,嘉義:濤石文化
李明珠(2003),《志工服務學習與其公民參與行為之研究:以台中市祥和計畫志工為例》,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建興(1979),《小學與社區》,台北:正中。
李建興(1994),〈學校應成為社區文化堡壘〉,《社教雙月刊》,64,頁11-13。
李聰明(2002),〈日本推動學校社區化之政策分析〉,《教育資料集刊》,27,頁239-258。
李麗日(1999),〈論學校與社區的結合-「以學校社區化、社區學校化」之角度觀之〉,《社會科教育研究》,4,頁183-203。
沈六(1997),〈服務學習〉,《公民訓育學報》,6期,頁43-59。
周志宏(1999),〈社區大學的理想及其實踐的難題-社區大學的法令與制度問題〉,收錄於《落實商教於地方--迎接社區大學的新時代研討會論文集》,頁33-42。
周愫嫺(1997),〈從表態文化與權力運動:看學校與社區關係〉,《教育資料與研究》,15,頁332-334。
林月琴(2000),〈大學教師參與社區之探討〉,《大學發展與社區參與》(玄奘人文社會學院主編),高雄:復文圖書,頁1-23。
林至善(2002),〈以社區服務加強學校與社區的聯結〉,《學校與社區關係初探》, 臺北市:東吳課外活動組,頁36-49。
林秀慧(1993),〈台中市交通便捷的新興社區資源規劃〉,《社教雙月刊》,57,頁16-17。
林宗興(2004),《台灣中小企業推動跨組織資訊系統之可行性研究》,義守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碩士班論文。
林明地(2002a),《學校與社區關係》,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林明地(2002b),〈學校社區化在理念與實踐上的發展趨勢〉《教育資料集刊》,27,頁259-280。
林英梯(2003),《桃園縣施政策略發展之研究》,淡江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振春(1988),〈學校教育與社區發展相互為用〉,《中等教育雙月刊》,38卷1 期,頁18-24。
林振春(1996),〈學校社區化與社區終身學習體系的建構〉,《台灣教育》,551,頁1-45。
林振春(1997),〈從社區與學校互動談如何落實學校社區化〉,《教師天地》,86,頁11-15。
林振春(1999),《學校社區發展之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林振春(2000),〈學校與社區結合的模式與可行的作法〉,《教師天地》,108,頁8-14。
林振春(2002a),〈學習型社區營造的系統動力模型〉,《社教雙月刊》,2月,頁51-53。
林振春(2002b),〈教師參與學校內部社區的營造〉,《教育研究》,95期,頁57-69。
林振春(2002c),〈從社區教育理論談學校社區化策略〉,《教育資料集刊》,27,頁45-62。
林振春(2003),《社會調查》(三版),台北:五南。
林勝義(1995),《學校辦理社會教育-理論與實務》,台北:師大書苑。
林菁(2002),〈中正區區政發展及活動之實例檢討及展望〉,《學校與社區關係初探》, 臺北市:東吳課外活動組,頁52-54。
林會承(1996),〈由社區的本質看社區總體營造〉,《社區總體營造與文化發展研討會實錄》,社區總體營造與文化發展研討會,台北。
林瑞穗譯(2002),克雷卡宏等著(Craig Calhoun,Donald Light,Suzanne Keller),《社會學》(Understanding Sociology),台北:雙葉書廊。
邱台山(2003),《桃園縣內壢國民小學發展史:(1940-2001)》,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學校行政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邱婉麗(2003),《學校與社區資源互享互惠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姚振黎(2000),〈震災後校園重建與社區關懷:以美國學校社區化為例〉,《社會文化學報》,10,頁117-152。
施國隆(2002),《社區營造文化政策永續發展可能性之探討》,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柯正峰(2002),〈我國學校社區化政策之探討〉,《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43,頁1-8。
洪福財等譯(2003),巴金等著,(Bagin, D., and Gallagher),《學校與社區關係》(Community and school-United States),臺北:五南。
胡益進(2002),〈從台灣師大校慶的西瓜節談學校與社區的互動關係〉,《學校與社區關係初探》, 臺北市:東吳課外活動組,頁13-16。
孫邦正(1959),《如何利用地方資源》,台北:師範大學教育系。
徐敏雄(2000),〈社區教育方案規劃的本體論基礎〉,《成人教育學刊》,第4 期,頁135-160。
徐震(1995),《社區與社區發展》(第二版),台北:正中書局。
桃園縣政府編(2003),《桃園縣統計要覽第五十四期》,桃園:桃園縣政府。
秦夢群(2003a),《教育行政-理論部分》,台北:五南。
秦夢群(2003b),《教育行政-實踐部分》,台北:五南。
高宣揚(1998a),《當代社會理論(上) 》,台北:五南。
高宣揚(1998b),《當代社會理論(下) 》,台北:五南。
高強華(1997),〈創造學校與社區互動的新境界〉,《台灣教育》,558,頁2-9。
高強華(2000),〈家庭、社區與學校〉,《教育社會學》(陳奎等編),貢109-118,臺北:國立空中大學。
高淑美(2002)。〈社區群組夥伴與學校合作關係之探討:以台北市公館國小為例〉。《學校行政雙月刊》,21,頁78-85。
康碧賢(2003),〈從學校與社區關係談終身學習〉,《師說》,172,頁21-24。
張火木(1992),〈大學生與社會服務〉,《當代青年》,2(3),頁56。
張火木(2003),《新世紀社區青年志工服務工作手冊》,台北市:青芯志工協會。
張同廟(2002),〈鼓勵社團社區服務強化學校形象行銷〉,《學校與社區關係初探》, 臺北市:東吳課外活動組,頁21-29。
張君玫(1996),《社會學-概念與應用》,台北:巨流。
張良蕙(2000),《社區公共生活之形成-以文山社區大學為例》,國立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國聖(2003a),〈大學的社區意識與社區功能-以桃園地區大專院校的發展策略為例上〉,《萬能技術學院 存廬紀念圖書資訊館館訊》, 4期,頁1-4。
張國聖(2003b),〈大學的社區意識與社區功能-以桃園地區大專院校的發展策略為例下〉,《萬能技術學院 存廬紀念圖書資訊館館訊》,5期,頁1-5頁。
張雪梅(2002a),〈當前學生事務工作的新職責〉,《學生事務》,41卷2期,頁9-16。
張雪梅(2002b),〈學校為什麼需要推動服務學習〉,《學生輔導》,91卷7期,頁8-17。
張華葆(1992),《 社會心理學理論 》,台北:三民書局。
張新松(1983),《國民中學利用社區資源之途徑》,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零袗(2004),〈活力的開始—第二屆桃園縣活力社區計畫審查後〉,《桃園藝文手冊》,2004年5月號,桃園:桃園縣文化局。。
張德永(1995),〈學校社區化、社區學校化:創造學校、社區雙贏的新時代〉,《學校社區化》(中華民國社區教育學會主編),頁165-196,台北:師大書苑。
張德永(2001),《社區大學:理論與實踐》,台北:師大書苑。
張德永(2002),〈學校社區化的社會學理論基礎〉,《學校社區化》(教育資料集刊),27,頁11-34。
教育部(1998a),《邁向學習社會》,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1998b),《中華民國終身學習年白皮書》,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1998c),《教育改革行動方案》,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訓育委員會(2003),《大專校院社團活動指導手冊》,未出版,台北。
曹銘宗(2005a),〈社造十年 草根力量漸失〉,《聯合報》,A11綜合版,2005/4/24。
曹銘宗(2005b),〈陳其南:清楚社區現況-在地工作者確有不滿 已在化解〉,《聯合報》,A11綜合版,2005/4/24。
梁茂森(1990),〈學校與社區關係之探討〉,《教育文粹》,19 期,頁69-82。
許水德(1998),〈社區營造與社區學習〉,《社區營造與社區學習》(中華民國社區教育學會主編),台北:師大書苑,頁7-20。
許永政(2004),《成人學習者死亡態度之轉換學習歷程研究 : 以桃園縣社區大學為例》,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許米婷(1999),《學校本位社區教育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許晉福等譯(2005),彼得.杜拉克著,(Perter F.Drucker)(2003),《運作健全的社會》(A Functioning Society),台北:寶鼎出版社。
郭丁熒(1995),〈我國有關「國小教師角色」研究的回顧與分析〉,《教育研究資訊》,3卷6期,頁87-101。
郭登聰(2000),〈宗教大學參與社區服務的願景與展望-以慈濟大學為例〉,《大學發展與社區參與》(玄奘人文社會學院主編),高雄:復文圖書,頁25-42。
陳玉桂(1999),《國中校長與社區互動關係之研究:校長的經驗紀實》,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
陳其南(1997),〈學校、社區與地方的教育學習體系的改革〉,《教師天地》,86,頁2-6。
陳其南(1998),〈台灣地區推動社區總體營造的經驗-各國社區教育現況〉,頁111-126,中華民國社區教育學會主編,台北:師大書苑。
陳幸仁(1996),〈重視學校公共關係之推展-從系統理論談起〉,《國教月刊》,43,頁34-39。
陳金貴(2000),〈我國大學院校推動服務學習方案的檢討〉,《教師天地》,104,頁6-15。
陳金貴(2002),〈當前實施服務學習的反思〉,《中央日報》,三版,2002/7/1。
陳金讚(2002),〈都會型鄉士文化的推廣工作〉,《學校與社區關係初探》, 臺北市:東吳課外活動組,頁72-77。
陳姚真(2002),〈國立中正大學鳳梨文化節活動經驗分享〉,《學校與社區關係初探》, 臺北市:東吳課外活動組,頁17-20。
陳建州(2001),〈建構終身學習社會的第一步:學校社區化、社區學校化及「中間機構」模式〉,《社教雙月刊》,103,頁39-45。
陳建松(2001),《志願服務整合模式建立之研究:以桃園縣為例》,元智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炫璋(2002),《轉換成本與合作意圖-社會交換理論與交易成本理論的觀點》,東海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班論文,未出版。
陳茂祥(2003),《大學推廣教育的理論與實踐》,臺北市:師大書苑。
陳國軒(2004),〈國立高級中等學校與社區互動關係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慧玲(1990),《國民小學推展學校公共關係》,台北:師大書苑。
單文經(2002),〈強化學校與社區關係、增進學生學習機會:美國的作法〉,《學校社區化》(教育資料集刊),27,頁191-210。
曾漢威(2004),《社會關係及交易成本對供應鏈管理系統策略聯盟彈性之影響》,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曾燕春(1998),〈學校社區化的內在驅力與相應措施〉,《國立編譯館通訊》,11(3),頁14-20。
游柏芬(1996),《嘉義地區成人教育資源整合可行途徑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游麗芬(1993),〈結合社區資源、推動成人教育的宜蘭高商〉,《社教雙月刊》,57,頁18-19。
湯梅英(1997),〈學校社區化-舊觀念?新口號?〉,《教育與資料研究》,15,頁2-8。
黃永明(1999),《大學生參與青少年福利志願服務機構之選擇與工作滿足之研究-以台中縣市為例》,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煌雄、郭石吉、林時機(2001),《社區總體營造總體檢調查報告書》,台北:遠流。
黃瑞琴(2002),《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心理。
黃慧玲(2001),《非營利組織與大學服務性社團推展社會服務合作模式知探討》,銘傳大學公共事務學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鴻文(1995),〈社區與學校結合的模式〉,《學校社區化》(中華民國社區教育學會主編),頁127-135。台北:師大書苑。
黃麗玲(1995),《新國家建構過程中社區角色的轉變:「生命共同體」之論述分析》,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楊艾俐(2004),〈要做大師,請先動手〉,《天下雜誌》,293期,頁165-168。
楊振富譯(2000),《學術這一行》,(Denald Kennedy),台北市:天下文化。
楊國德(2002),〈成人教育在學校社區化的角色與功能〉,《學校社區化》(教育資料集刊),27,頁73-92。
楊國德(2004),〈紮根本土放眼全球-以全球在地化觀點規劃關放的社區學習體系〉《成人及終身教育》,1,頁3-10。
楊國賜(1982),《進步主義教育哲學體系與應用》,台北:水牛出版社。
楊湘泉(2002),〈台北福利聯合國純青大專服務隊合作模式〉,《學校與社區關係初探》, 臺北市:東吳課外活動組,頁83-85。
溫建蠶(1998),《大學生的服務學習及學生發展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葉傑生(2002),〈卓越自然,精益求精,打造頂級國際新士林〉,《學校與社區關係初探》, 臺北市:東吳課外活動組,頁52-54。
輔仁大學譯(2003),佛羅倫斯、麥考錫著,(Florence E.McCarthy),《從國際的角度來看二十一世紀服務學習新方向以及挑戰-台灣的服務學習:理論與實踐》,發表於輔仁大學主辦:服務學習學術研討會,未出版。
劉大和(1999),〈學校社區化校園空間利用升級〉,《中等教育》,50卷6期,頁13-14。
劉子利(2002),〈衝突理論在學校社區化之運用〉,《教育資料集刊》,27,頁35-44。
劉仲成(2004),〈教育市場化下學校經營的策略〉,《教育資料與研究》,57,頁45-49。
劉德永(2002),《學校社區化的社會學理論基礎》,台北:國立教育資料館。
劉鎮寧(1999),〈尋求資源〉,《學校推展社區教育工作手冊》(蔡秀美主編),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推廣教育中心編印,頁61-77。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
潘慧玲主編(2003),〈社會科學研究典範的流變〉,《教育研究資訊》,11卷1期,頁115-143。
林佳靜(2005),〈建立良好學校社區關係的最佳前鋒~教師〉,《台灣教育》,632,頁43-46。
張信務(2004),〈學校與社區公共關係的建構〉,《北縣教育》,47,頁98-100。
楊靜芬(2004),〈學校與社區關係之分析:從互動理論談起〉,《國民教育》,44眷3期,頁24-29。
賴益進(2003),〈良好的學校與社區關係之營造〉,《師說》,176,頁26-29。
林清達(2003),〈教育改革時代的學校與社區互動關係〉,《花蓮師院學報》,16,頁135-157。
蔡文輝(2000),《 社會學》,台北:三民書局。
蔡宏進(1996),《社區原理》,台北:三民書局。
蔡秀美編(1999),《學校推展社區教育工作手冊》,嘉義: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推廣教育中心。
蔡承家(2004),《社區大學整合社區終身學習資源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鄭一青(2004),〈全球在地實踐者〉,《天下雜誌》,300期,頁361-371。
鄭熙彥(1985),《學校教育與社區發展》,高雄:復文圖書。
盧月玲(2002),〈志工靜宜的社區服務〉,《學校與社區關係初探》, 臺北市:東吳課外活動組,頁30-35。
蕭百興(2000),〈淑世智慧的在地實踐:華梵建築學系在石碇地方的文化-空間營造〉,《大學發展與社區參與》(玄奘人文社會學院主編),高雄:復文圖書,頁61-79。
謝文全(2003),《教育行政學》,台北:高等教育。
謝佩娟,(2004),〈社造中心啟動 邀請全民來獻寶 〉,《桃園藝文手冊》,2004年5月號,桃園:桃園縣文化局。
謝臥龍編(2004),《質性研究》,台北:心理出版社。
謝淑華(2002),〈自台大藝術季談學校與社區的連結〉,《學校與社區關係初探》, 臺北市:東吳課外活動組,頁8-12。
韓榮姿(1998),《社區發展政策中民眾參與情形之研究--以台北市社區發展協會為例》,國立中興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顧忠華(2000),〈大學轉型與社區大學的社區參與〉,《大學發展與社區參與》(玄奘人文社會學院主編),高雄:復文圖書,頁97-112。
網站資料:
元智大學(2005b),〈人事室-人數統計〉,【線上資料】,http://www.yzu.edu.tw/admin/7/c.htm,2005/4/5瀏覽。
佛光大學(2004),〈建立一座大學與社區的橋樑〉,《佛光大學通訊》,13期,【線上資料】,http://www.fgu.edu.tw/~fgunews/new013/A013-1.htm,2005/3/10瀏覽。
法務部(1983),〈各級學校辦理社會教育辦法〉,《全國法規資料庫》,【線上資料】,http://law.moj.gov.tw/Scripts/Query4A.asp?FullDoc=all&Fcode=H0080009,2005/3/2瀏覽。
法務部(1999),〈社區發展工作綱要〉,《全國法規資料庫》,【線上資料】,http://law.moj.gov.tw/Scripts/Query4A.asp?FullDoc=all&Fcode=D0050076,2005/3/2瀏覽。
法務部(1999a),〈教育基本法〉,《全國法規資料庫》,【線上資料】,http://law.moj.gov.tw/Scripts/Query4A.asp?FullDoc=all&Fcode=H0020045,2005/3/2瀏覽。
法務部(1999b),〈國立社會教育機構推展終身教育辦法〉,《全國法規資料庫》,【線上資料】,http://law.moj.gov.tw/Scripts/Query4A.asp?FullDoc=all&Fcode=H0080044,2005/3/2瀏覽。
法務部(1999c),〈各級學校藝術推廣教育實施辦法〉,《全國法規資料庫》,【線上資料】,http://law.moj.gov.tw/Scripts/Query4A.asp?FullDoc=all&Fcode=H0020043,2005/3/2瀏覽。
法務部(2000),〈藝術教育法〉,《全國法規資料庫》,【線上資料】,http://law.moj.gov.tw/Scripts/Query4B.asp?FullDoc=所有條文&Lcode=H0170034,2005/3/2瀏覽。
法務部(2001),〈志願服務法〉,《全國法規資料庫》,【線上資料】,http://law.moj.gov.tw/Scripts/Query4B.asp?FullDoc=所有條文&Lcode=D0050129,2005/3/2瀏覽。
法務部(2002a),〈大學推廣教育實施辦法〉,《全國法規資料庫》,【線上資料】,http://law.moj.gov.tw/Scripts/Query4A.asp?FullDoc=all&Fcode=H0030027,2005/3/2瀏覽。
法務部(2002b),〈終身學習法〉,http://law.moj.gov.tw/Scripts/Query4A.asp?FullDoc=all&Fcode=H0080048,2005/3/5瀏覽。
法務部(2003a),〈社會教育法〉,《全國法規資料庫》,【線上資料】,http://law.moj.gov.tw/Scripts/Query4A.asp?FullDoc=all&Fcode=H0080001,2005/3/2瀏覽。
法務部(2003b),〈大學法〉,《全國法規資料庫》,【線上資料】,http://law.moj.gov.tw/Scripts/Query4B.asp?FullDoc=所有條文&Lcode=H0030001,2005/3/2瀏覽。
法務部(2003c),〈終身學習法施行細則〉,《全國法規資料庫》,【線上資料】,http://law.moj.gov.tw/Scripts/Query4A.asp?FullDoc=all&Fcode=H0080054,2005/3/2瀏覽。
法務部(2004a),〈私立學校法〉,《全國法規資料庫》,【線上資料】,http://law.moj.gov.tw/Scripts/Query4B.asp?FullDoc=所有條文&Lcode=H0020001,2005/3/2瀏覽。
法務部(2004b),〈補習及進修教育法〉,《全國法規資料庫》,【線上資料】,http://law.moj.gov.tw/Scripts/Query4A.asp?FullDoc=all&Fcode=H0080002,2005/3/2瀏覽。
桃園縣文化局(2005),〈社區營造簡史〉,《社造教室》,【線上資料】,http://www.tyccc.gov.tw/tycomm/p2-2.htm,2005/4/6瀏覽。
桃園縣政府(2005a),〈社區營造簡史〉,《社造教室》,【線上資料】,http://www.tyccc.gov.tw/tycomm/p2-2.htm,2005/4/6瀏覽。
桃園縣政府(2005b),〈終身教育〉,《桃園縣入口網站》,【線上資料】,http://www.tycg.gov.tw/cgi-bin/SM_theme?page=3e868fe6,2005/4/17瀏覽。
桃園縣政府(2005c),〈縣政統計-最新統計〉,《桃園縣入口網站》,http://www.tycg.gov.tw/cgi-bin/SM_theme?page=3eb9ec65,2005/6/8瀏覽。
高雄醫學大學,(2003),〈高雄醫學大學與社區民眾共同舉辦社區健康尾牙〉,《高雄醫學大學e快報》, 15期,【線上資料】,http://enews.kmu.edu.tw/2004-01-14/review2.htm,2005/1/9瀏覽。
教育部(2004b),〈大手牽小手-大專校院社團帶動中小學社團發展〉,《教育部電子報》,第27期,【線上資料】,http://epaper.edu.tw/027/important.htm,2004/5/7瀏覽。
彭懷恩(2005),〈第九單元:新聞傳播法規〉,《傳播與社會》(世新大學遠距教學),【線上資料】,http://distance.shu.edu.tw/distclass/classinfo/8602cs01/c8602t01cst09.htm),2005/6/5瀏覽。
黃玲慧(2001),〈文大與社區互動 陽明里里長參觀文大〉,《華夏報導》【線上資料】,http://media.pccu.edu.tw/ccunews/news/200106/20010627-2.htm,2005/1/9 瀏覽。
二、外文部分
Biddle,B.J.(1987).Teacher Role. In Dunken,M.J.(ed.),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New York:Pergamon.
Blau, P. M. (1964). Exchange and Power in Social Life. New York:John Wiley and Sons.
Davis,D.(1997).Form the Further Education Margins to the Higher Education Center? Innovation in Continuing Education,in MCB Education & Training.Vol.39,Issue 1.
Dewey, J.(1916).Democracy and Education. New York:Macmillan.
Emerson, R.M. (1972). Excahnge Theory, Part I:A Psychological Basis for Social Exchange. Sociological Theories in Progress, Vol. 2, edited by J. Berger, M. Zelditch Jr., & B. Anderson, Boston, MA:Houghton-Mifflin, pp38-57.
Galbraith,M.W.(1990).Education through Community Organizations. New Directions for Adul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val.47, pp 25-38.
Hallen Lars, Jan Johanson, & Nazeem Seyed-Mohamed(1991). Interfirm Adaptation in Business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Marketing, val.55, pp 29-37.
Homans, G. C. (1961). Social Behavior as Exchang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val.63,pp597-606.
Honig,M. I., Kahne, J. K.,and McLaughlin, M. W.(2001). School-community connections: Strengthening opportunity to learn and opportunity to teach. In V. Richardson (Ed.),Handbook of research on teaching(4th ed.). New York: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pp978-1065.
Hooper, R.(2000). Adult and community learning alliances- A new role for local authorities? Adults Learning, 12(1),pp16-17.
Martin, I. S.(1996).Community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Kingdom:The Dialectics of Development. Paper Presented in 1996 Taipei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munity Education.
Maurrasse, D. J. (2001). Beyond the Campus:How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rom partnerships with their communities. New York:Routledge.
Stein, Catherine H., Ward, Marcia., & Cislo, David A. (1992). The power of a place:Opening the college classroom to people with serious mental illness. American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20 (4), pp523-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