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林琬倩
Lin, Wan-Chien
論文名稱: 社會企業內部人才培育之研究
A Study on the Internal Human Cultivation of Social Enterprise
指導教授: 鄭勝分
Cheng, Sheng-Fen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社會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Adul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4
畢業學年度: 102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65
中文關鍵詞: 社會企業人才培育IPO評估模式
英文關鍵詞: Social enterprise, Human Cultivation, IPO model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94下載:35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80年代後期在歐美各國為解決非營利組織的財源困境與社會問題而興起一種新型態的組織-社會企業,其組織型態介於企業與非營利組織兩者之間且兼具社會目標與經濟目標,在歐美各國社會企業相關議題已被廣泛探討,而台灣處於發展初期,研究方向多聚焦在探討社會企業定義、經營模式運作等議題,卻少有人才培育相關文獻,加上人才培育對於組織發展之重要性,因此引發本研究之動機,本研究目的在了解台灣社會企業內部人才培育的方式與問題以及初步成效,以資未來社會企業進行人才培育的參考依據。

    本研究係以質性研究的方法,採用深度訪談法的方式進行資料蒐集,訪談的對象包含四個國內具代表性的社會企業單位、兩個中介平台組織以及一個政府單位,依據Bushnell(1990)所提出「投入、過程、產出」教育訓練系統模式,針對七個訪談對象進行深度訪談,再依據文獻與訪談資料進行分析、整理出結論。

    研究結果發現,社會企業人才應具備社會面與經濟面之綜合面能力,而人才培育方式亦根據社會企業本身的組織使命與目標對象等不同因素,發展出不同內涵的教育訓練方式。綜觀社會企業、中介平台組織與政府單位的培育方式,大致形式上可分成在職訓練以及工作外訓練,內容包含課程講授、實地操作、參訪等方式,培訓內容具備多元化,但在培訓檢核與評估階段還需多加強,以建立較具系統性的人才培育機制。

    In the late 1980s, a new type of organization which is called Social Enterprise emerged from the intention to solve social problems and financial difficulties of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in Europe and the United States. While related issues about Social Enterprise have been widely discussed in the western world, Taiwan, however, is still in the early stage of this field in which so many researches focus on subjects of definitions and business models that papers about personnel training are barely seen. Due to the high importance but low quantity of literature about talent nurturing,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investigate internal personnel training methods of Taiwan industries and their preliminary results, and to be referred to by future Social Enterprises.

    This study uses the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 consulting four domestic representative Social Enterprises, two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and a government unit. We have interviewed seven teams, analyzed and made conclusions based on "inputs, processes, outputs" model which is proposed by Bushnell (1990).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ose who are talented in the Social Enterprise shall be outstanding on both social and economic sides. Personnel training methods shall be different according to missions or goals of the organizations and the target objects of Social Enterprises. These methods of Social Enterprises,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and the government, can be divided into on-job training and off-Job training which include lectures, field operations and institution visit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6 第三節 研究流程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社會企業的概念 9 第二節 社會企業人才培育之內涵 31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設計 49 第一節 研究方法 49 第二節 研究架構 53 第三節 研究對象與實施 54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65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67 第四章 研究分析與討論 69 第一節 社會企業困境與人才培育現況 69 第二節 社會企業人才所應具備之能力 80 第三節 社會企業人才培育的方式 86 第四節 社會企業人才培育的初步成效 120 第五節 綜合討論 127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33 第一節 結論 134 第二節 研究建議 144 第三節 未來研究建議 152 參考文獻 154 附錄一 參與研究同意書 163 附錄二 訪談大綱 164

    壹、中文部分
    牛涵錚、辛敏綺(2011)。創新與創業精神研究之回顧與發展,創新與管理,4,33-62。
    王駿銘(2009)。社會企業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
    丘昌泰(2000)。公共管理-理論與實務手冊。臺北:元照。
    田振榮(2001)。以職場為導向學生能力標準架構與能力分析模式,技術及職業教育雙月刊,63:16~20。
    江明修(2003)。非營利創新管理。臺北:智勝文化。
    吳佳霖(2012)。社會企業促進社會融合之初探-以經濟弱勢婦女為例。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南投。
    吳秉恩(1984)。管理才能發展方案實施與成效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臺北。
    李艾佳(2003)。第三部門發展新趨勢:非營利組織產業化」。新世紀智庫論壇,22,81-90。
    李美華等譯,Babbie, E.著(1998)。社會科學研究方法。臺北市:時英出版社。
    辛敏綺(2011)。創新與創業精神研究之回顧與發展。淡江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
    官有垣(2005)。社會企業在經營管理上面臨的挑戰:以台灣喜憨兒社會福利基金會為案例,「發展公益事業建構和諧社會學術研討會」發表之論文,復旦大學社會發展研究中心:上海。
    官有垣(2006)。台灣社會企業組織的經營管理:以陽光社會福利基金會為例,「2006兩岸非政府組織學術論壇暨實務交流研討會」,臺北。
    官有垣(2007)。社會企業組織在臺灣的發展。中國非營利評論,1,146-181。
    官有垣、陳錦堂、陸宛蘋、王仕圖編著(2012)。社會企業:台灣與香港的比較。高雄:巨流。
    周瑛琪(2008)。人力資源管理(三版)。新北:全華。
    林三貴(2010)。2010多元就業開發方案故事集。臺北: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
    林怡君(2008)。社會企業在臺灣的發展與限制:以多元就業開發方案經濟型計畫為例。就業安全,7:63-67。
    林郁芸(2008)。社會企業的創立與轉變-大王菜舖子的個案研究。國立東華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台東。
    林淑馨(2008)。非營利組織管理。臺北:三民書局。
    林澤洲(2010)。多元就業開發方案培力社會企業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臺北。
    林以涵(2014年5月15),你今天「社會企業」了嗎?【網站資料】。取自:
    http://www.seinsights.asia/story/1773/795/2143。
    邱靖娟(2006)。從社會企業觀點探討地方博物館合作關係─以「台北縣立鶯歌陶瓷博物館」為例。南華大學非營利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
    施淑惠(2007)。「多元就業開發方案」之政治經濟分析,2000-2008。國立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政治學系碩士論文,臺北。
    施淑惠(2007)。「多元就業開發方案」經濟型計畫政策行銷的新思維,就業安全,6:91。
    胡幼慧(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胡哲生、陳志遠(2009)。社會企業任務、本質與發展。創業管理研究,4(4),1-28。
    胡龍騰、黃瑋瑩、潘中道合譯,Kumar, R. 著(2000)。研究方法-步驟化學習指南。台北:學富文化。
    孫本初(2005)。公共管理(四版)。臺北:智勝文化。
    馬財專(2013)。「社會企業之執行與推動」,國政分析,社會(析)102-019 號 。
    高乾仁(2008)。非營利組織產業化過程的促進就業概念及可行性研究-以多元就業開發方案為例。大葉大學人力資源暨公共關係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彰化。
    婁勝華(2009)。社會企業的概念、實踐與發展策略。澳門公共行政雜誌,22(1),5-16。
    張茂芸譯(2000)。非營利組織(初版)(Regina E. Herzlinger原著)。臺北市:天下遠見。
    張博堯(1999)。人才培育的十個省思,管理雜誌,300,48-52。
    張潤書(2007)。行政學(三版)。臺北:三民。
    許宏明(1995)。高科技產業的教育訓練制度與組織績效之相關性研究,國立中央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桃園。
    許宏明(1995)。高科技產業的教育訓練制度與組織績效之相關性研究。國立中央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桃園縣。
    陳明輝、胡哲生、高明瑞、侯勝宗、蔡依倫(2010)。個案研討-社會企業與創業:見夠互利共生的創新商業模式。創業管理研究,5(2),83-110。
    陳金貴(2000)。非營利組織之人力資源管理。「e世代非營利組織研討會」,台北:白茂榮社區教育基金會,國立台灣大學管理學院。
    陳金貴(2001)。E世代NPO人力資源之發展與挑戰。「非營利組織管理與發展系列研討會」,台北:國家發展文教基金會。
    陳金貴(2001)。志工組織的社會事業化。「志工台灣研討會」,高雄:亞太公共事務論壇。
    陳金貴(2002)。非營利組織社會企業化經營之探討。「社會企業化-非營利組織發展之新趨向研討會」,台北:救國團總團部社會服務處,財團法人青年服務事業文教基金會。
    陳金貴(2011)。社會企業家精神應用在非營利組織籌募資源的探討。收錄於《社會福利模式-從傳承到創新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華救助總會。
    陳銘薰、王瀅婷(2006)。「訓練投入、訓練實施程序、訓練成效」評估模式之探討。人力資源管理學報,6(1),75-99 。
    黃英忠(1993)。產業訓練論。臺北:三民書局。
    黃英忠(2000)。人力資源管理。臺北:三民書局。
    黃英忠、溫金豐(1995)。外在經營環境與企業教育訓練實施及經營績效關係之研究。人力資源管理學報,5,41-60。
    黃惠雯譯(2002)Crabtree, B. F. & Miller, W. L.著。質性方法與研究。台北:韋伯。
    楊松德(1998)。企業訓練專業人員工作手冊。台北:行政院勞委會職業訓練局。
    楊銘賢、吳濟聰、蘇哲仁、高慈薏(2009)。「社會企業經營模式之建構」。創業管理研究, 4(4),57-83。
    楊文瑋(2010)。金融海嘯後企業人才培育-以科技集團為例。玄奘大學國際企業學系碩士論文,新竹。
    葉至誠、葉立誠(2000)。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臺北市:商鼎文化。
    趙翠芬(2006)。人才培育與社區發展之研究:以桃園縣平鎮市為例。元智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桃園。
    劉常勇、謝如梅(2006)。創業管理研究之回顧與展望:理論與模式探討。創業管理研究,1,1-43。
    蔡明都(民國99年7月10日)開辦Social MBA 培育青年社企家【評論】。經濟日報。
    鄭勝分(2005)。歐美社會企業發展及其在台灣應用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博士論文,臺北。
    鄭勝分(2007)。社會企業的概念分析,政策研究學報,7,65-108。
    鄭勝分(2008a)。社會企業發展之政策研究。2008年公民社會國際論壇發表之論文。中央大學:桃園縣。
    鄭勝分(2008b)。社會企業:市場、公共政策與公民社會的交叉點。公共行政學報,27,199-206。
    鄭勝分(2008c)。社會企業之責信。載於江明修(編),第三部門與政府:跨部門治理。台北:智勝文化,頁101-119。
    鄭勝分(2008d)。社會企業:市場、公共政策與公民社會的交叉點,公共行政學報,27,199-206。
    鄭勝分(2008e)。社會企業治理之初探。載於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中彰投區就業服務中心(主編),多元開發就業方案-民間團體發展成為社會企業論述精選集。臺中市:勞委會職訓局中彰投區就業服務中心。
    鄭勝分、王致雅(2010)。臺灣社會企業的發展經驗。中國非營利評論,6,32-59。
    鄭勝分、劉育欣(2012年10月)。非營利組織到社會企業:以花蓮黎明教養院為例。「2012兩岸三地社會企業學術暨實務研討會」,臺北。
    蕭盈潔(2002)。非營利組織之事業化-以社會福利機構為例。國立台北社會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
    謝慧賢(2007)。ROI評估模式於管理才能發展訓練成效評估之應用—以公務
    訓練機構為例,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人力資源發展系碩士論文,高雄。

    貳、西文部分 
    Anheier, H. K. (2003). Dimensions of the nonprofit sector: Comparative perspectives on structure and change. In Helmun, K. A. &; Avner, Ben-Ner (eds.). The Study of the Nonprofit Enterprise: Theories and Approach, New York: Kluwer Academic/Plenum Publishers.
    Alter.(2004). Social Enterprise Typology. Virtue Ventures LLC.
    Austin, J., Stevenson, H., & Wei-Skillern, J.(2006). Social and commercial entrepreneurship: Same, different, or both?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 30(1), 1-23.
    Borzaga. & Santuari.(2003).New Trends in the Non-profit in the Europe:The Emergence of Social Entrepreneurship.In OECD(ed.).The Non-profit Sector in a Changing Economy(pp.31-59). OECD.
    Brandellero.(2004). Social enterprise. Enterprise and innovation in deprived urban areas sharing the European experience. UK: Greater London enterprise.
    Buckley, P., & Garter, J. M.(2000). Knowledge management in global technology markets.Long Rang Planning, 33(1): 27-29.
    Bushnell, D. S.(1990). Input, process, output: A model for evaluating training. Tranining &; Development Journal, 41-43.
    Dees, J. G. & Elias, J.(1998). The Challenges of Combing Social and Commercial Enterprise. Business Ethics Quarterly, 8(1),165-178.
    Dees, J. G.(1998). The meaning of social entrepreneurship.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Jan-Feb,pp.55-67.
    Dees, J. G.(2001). The Meaning of “Social Entrepreneurship”, Center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ocial Entrepreneurship, Fuqua School of Business, Duke University, search date:2012.10.27,
    Dees, J. G., Emerson, J., & Economy, P.(2001). Enterprising Nonprofits: A Toolkit for social Entrepreneurs. New York: John Wiley &Sons, Inc.
    Defourny , J .(2001). Introduction : From Third Sector to Social Enterprise. In C.B& J . Defourny (eds.), The Emergence of Social Enterprise (pp. 1-28).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Development Journal, 13 (11): 3-9.
    From:http://www.caseatduke.org/documents/dees_sedef.pdf.
    Goldstein, I.L.(1993). Training in organizations: Needs assessment,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3rd ed.). Pacific Grove, California: Brooks/Cole .
    Kerlin, A.(2006). Social enterprise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Europe : Understanding and learning from the differences . Voluntas,17 (3),247–263.
    Kirkpatrick, D. L.(1959). Technique for evaluating training programs. Training and
    Maureen R.(2006).Managing People - delivering change A study of management practice in the Social Enterprise sector. 3rd Annual UK Social Enterprise Research Conference London South Bank University, London.
    OECD(1998). Social Enterprise. OECD.
    Olian, J. D., Durham, C. C., Kristof, A. L., Brown, K. G., Pierce, R. M., & Kunder, L. (1998).Designing management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for competitive advantage:Lessons from the best. Humana Resource Planning, 21(1): 20-31.
    Teece, D. J.(2000). Strategies for managing knowledge assets: The role of firm structure and industrial context. Long Range Planning, 33(1): 34-54.
    Young, D. R.(2001).Organizational Identity in Nonprofit Organization: Strategic and Structural Implications. Nonprofit Management and Leadership, 12(2), 139-157.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