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黃盈蓁
Huang, Ying-Chen
論文名稱: 壯大於咸陽—《 史記 》 〈秦本紀〉、〈秦始皇本紀〉的考古學解讀
Flourishing in Xianyang: Archaeological Interpretation of the Qin Annals and Emperor Qin Shi Huang's Annals in Shiji
指導教授: 陳炫瑋
Chen, Hsuan-Wei
口試委員: 鍾宗憲
Chung, Chung-Hsien
蔡瑩瑩
Tsai, Ying-Ying
陳炫瑋
Chen, Hsuan-Wei
口試日期: 2023/12/19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論文出版年: 2024
畢業學年度: 112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45
中文關鍵詞: 《史記》〈秦本紀〉〈秦始皇本紀〉考古材料
英文關鍵詞: Shiji, Annals of Qin, Annals of Qin Shihuang, archaeological materials, Qin
研究方法: 歷史研究法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400385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84下載:2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史記》作為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與二十四史之首,史學價值自不待言。 本論文立足目前學界以考古材料考證 《史記》 秦孝公至秦始皇時期史料之缺乏,以 〈秦本紀〉、〈秦始皇本紀〉 記載相關 史事為研究核心,透過三重證據法比對傳世文獻與考古材料,補充、修正並證實〈秦本紀〉與〈秦始皇本紀〉相關內容 ,發揮考古材料糾繆補遺、證史之真之效歸納 《史記》秦晚期史料之考古學詮釋體系。

    第一章闡明研究動機 與 目的,回顧既有研究成果,詳述研究方法與論文架構。

    第二章探究秦孝公時期史事, 指出商鞅爵制應為十六等,與秦漢二十等爵制有別;〈秦本紀〉 載 「 為田開阡陌 」 之田制改革則可擴充為 擴大畝制、實施授田、農民設封三項 。 第三章探究秦惠文王與秦武王時期史事, 證實〈 秦本紀 〉記周天子致胙史事為真,且司馬錯滅蜀後 秦人確於蜀地設縣為官;史傳秦武王舉鼎絕臏身亡,其所舉銅鼎可能重量區間則在 50-212公斤之間。

    第四章主要探究秦昭襄王時期史事,指出公子市雖封於宛,然可能並未就國管理;秦人雖曾攻下 「洞庭」、「五渚」、「江南」等楚南方地,然不久即為楚收復;〈秦本紀〉載昭王母宣太后死後葬於芷陽酈山,芷陽陵區 IV號陵園即可能為其陵墓。至於長平之戰阬殺趙卒說法, 「阬」字 解釋 當由「活埋」改作「先殺後埋」。

    第五章探究秦始皇時期史事,點出秦始皇二十一年韓人反於新鄭與昌平君徙於郢二事實際上互為因果,郢陳一帶以張良為代表的韓人與楚項氏一族亦存有私交;〈秦始皇本紀〉「 銷以為鐘鐻,金人十二」一句 則應將「鐘鐻」、「金人」連讀,釋作支撐鐘架的「鐘鐻金人」。 最後結合阿房宮與秦陵地宮考古成果,指出阿房宮並未建成,印證 〈秦始皇本紀〉載地宮 「穿三泉」、 「 以水銀為百川 」等相關論述 。

    第六章總結研究成果,提出研究限制與未來展望。

    Shiji as the first comprehensive historical work in Chinese history and the inaugural among the Twenty-Four Histories, holds undeniable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This thesis addresses the current scholarly challenge of insufficient archaeological evidence for the historical period from Emperor Xiaogong of Qin to Qin Shihuang as documented in Shiji. The study focuses on the relevant historical events recorded in the "Annals of Qin" and "Annals of Qin Shihuang," employing the triple evidence method to cross-reference extant literature with archaeological materials. The research aims to supplement, revise, and verify the contents of the "Annals of Qin" and "Annals of Qin Shihuang," utilizing archaeological materials to rectify historical discrepancies and establish an archaeological interpretation system for the late Qin period in Shiji.

    Chapter one elucidates the research motives and objectives, reviews existing research outcomes, and details the research methodology and thesis structure.

    Chapter two delves into the historical events during the reign of Emperor Xiaogong of Qin, asserting that the noble system instituted by Shang Yang consisted of sixteen ranks, distinct from the twenty ranks during the Qin-Han period. The "Annals of Qin" account of the land reform "opening up fields and creating paths" suggests an expanded acreage system, implementation of land grants,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farmer enfeoffment. Chapter three investigates the events during the reigns of King Huiwen and King Wu of Qin, confirming the authenticity of the "Annals of Qin" record of the tribute from the Zhou emperor and establishing administrative counties in the Shu region after Sima Cuo's conquest. It also reevaluates the description of King Wu's death while lifting a bronze tripod, suggesting a possible weight range for the raised tripod between 50-212 kilograms.

    Chapter four primarily explores the events during the reign of King Zhaoxiang of Qin, indicating that although Prince Shi was enfeoffed in Wuan, he might not have actively managed the state. Despite Qin briefly capturing territories such as Dongting, Wuzhu, and Jiangnan in the southern Chu region, these were soon reclaimed by Chu. The "Annals of Qin" mention of the burial of Queen Dowager Xuan after her death in Mount Li at Zhiyang suggests that Tomb IV in the Zhiyang Tomb area might be her burial site. Regarding the explanation of the slaughter of Zhao soldiers during the Battle of Changping,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character "阬" should be revised from "buried alive" to "killed first and then buried."

    Chapter five investigates the events during the reign of Qin Shihuang, pointing out the interconnectedness of the rebellion of the Han people in Xinzheng and the relocation of Lord Changping to Ying. In the region of Ying and Chen, there existed private connections between Han individuals, represented by Zhang Liang, and the Chu Xiang family. The phrase in the "Annals of Qin Shihuang" stating "melted into bells and drum-shaped ornaments, twelve golden men" should be read as "bell-shaped golden men," supporting the frame of the bell tower. Finally, combining archaeological findings from the Palace of Supreme Harmony and the underground palace of the Qin Mausoleum, it is asserted that the Palace of Supreme Harmony was not completed, validating the descriptions in the "Annals of Qin Shihuang" regarding the underground palace "piercing three springs" and "using mercury as flowing rivers."

    Chapter six concludes the research findings and presents research limitations and future prospects.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一、研究動機……………………………………………………………………………............1 二、研究目的…………………………………………………………………………............…3 第二節 文獻探討…………………………………………………………………..................5 一、傳統《史記》研究…………………………………………………………………........5 二、考古與《史記》相關研究…………………………………………………………....10 三、與本研究相關之考古材料文獻評述………………………………………..........13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20 一、研究方法…………………………………………………………………………......…....20 二、研究步驟………………………………………………………………………….......…...22 第二章 求賢圖治:秦孝公時期………………………………………….....................23 第一節 商鞅爵制問題探究……………………………………………………............….24 一、商鞅軍功爵制與秦漢二十等爵制………………………………………………….25 二、出土材料所見商鞅稱謂解讀問題………………………………………………….34 第二節 由青川秦牘《為田律》看商鞅變法田制改革措施…………………….46 一、青川秦牘《為田律》簡釋………………………………………………………....….47 二、青川秦牘《為田律》所反映的秦國田制……………………………………..….51 三、小結:商鞅變法的田制改革及其貢獻…………………………………………….65 第三章 守成為王:秦惠文王與秦武王時期……………………………...................68 第一節 秦封宗邑瓦書所見周天子致文武胙及相關問題探究……………..……69 一、秦封宗邑瓦書簡釋與語譯………………………………………………………......…69 二、秦封宗邑瓦書與〈秦本紀〉之對照…………………………………………..……77 第二節 司馬錯滅蜀及秦人治蜀措施………………………………………............……85 一、司馬錯伐蜀……………………………………………………………………...........…….86 二、秦人治蜀措施……………………………………………………………………...........…88 第三節 「武王舉鼎絕臏」之說析論―以出土秦鼎為研究標的……………......…101 一、春秋戰國時期秦權衡制度簡說…………………………………………………....…102 二、出土秦文化銅鼎形制分析………………………………………………………......…103 三、出土秦鼎所見武王死因分析…………………………………………………….....…110 第四章 昭襄業帝:秦昭襄王、秦孝文王與秦莊襄王時期…………..........……116 第一節 封公子市宛與白起伐鄧…………………………………………………..............117 一、戰國晚期秦對楚西北地域的征伐簡述……………………………………….……118 二、封公子市於宛…………………………………………………………………...........……121 三、白起攻楚取鄧…………………………………………………………………...........……124 第二節 因蜀攻楚黔中―由里耶古城等看此史料問題………………………..........…..128 一、 戰國晚期秦對楚南部的征伐簡述…………………………………………....... 128 二、 龍山里耶古城:戰國晚期里耶地區未為秦所統治之證明………….....133 三、 戰國晚期秦伐楚黔中郡的考古學觀察…………………………………...…...136 第三節 宣太后葬芷陽酈山……………………………………………………................…140 一、 秦芷陽陵區宣太后墓……………………………………………………………......141 第四節 長平之戰白起「阬」趙卒四十萬新詮………………………………….,,,,,,.,147 一、長平之戰簡述………………………………………………………………………..........,.149 二、白起「阬四十餘萬趙卒」說質疑…………………………………………………....152 三、「阬」並非活埋:高平永祿屍骨坑的考古證實………………………………..157 第五章 六合歸一:秦始皇時期…………………………………………......................…160 第一節 「新鄭反」與「昌平君徙於郢」所見韓楚關係………………………......161 一、《史記》與考古材料所見「昌平君徙於郢」的歷史背景………………..…161 二、「郢」都地望諸說………………………………………………………………….......…165 三、「昌平君徙於郢」所見韓楚關係……………………………………………….....…168 第二節 〈秦始皇本紀〉「鐘鐻金人十二」斷句考…………………………….....…170 一、傳世文獻所見「銅人」意涵解讀…………………………………………..……171 二、曾侯乙編鐘與鐘虡銅人…………………………………………………………......174 三、文獻所見秦十二金人形制質疑……………………………………………….......179 四、小結:「鐘鐻」、「十二金人」連讀的斷句修改………………………...183 第三節 《史記》阿房宮記載的考古學解讀…………………………………............…184 一、《史記》與傳世文獻記載中的阿房宮認知………………………………………..184 二、阿房宮考古研究……………………………………………………………………............ 191 三、小結:考古發掘與《史記》「阿房宮」記載的一致性……………………....198 第四節 秦始皇帝陵地宮形制的考古學觀察…………………………………............. 201 一、穿三泉:地宮排阻水系統的發現……………………………………………….....….204 二、百官奇器珍怪:秦陵地宮的形制與隨葬收藏………………………………….…205 三、機弩矢:地宮的防盜措施…………………………………………………………........209 四、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地宮埋藏汞的發現……………………………………..…210 第六章 結論……………………………………………………………….................................... 213 第一節 研究成果………………………………………………………………........................213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未來展望……………………………………………….......................219 引用書目簡稱對照表……………………………………………………....................................221 引用文獻………………………………………………………………….........................................222 附表:本論文涉及《史記》相關史料與考古材料索引……………………................244

    (一) 古籍
    [秦]呂不韋撰;﹝東漢﹞高誘注;許維遹集釋:《呂氏春秋集釋》,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漢]毛亨注;[漢]鄭玄箋;[唐]孔穎達疏:《毛詩正義》,臺北:臺灣古籍出版社,2001年。
    [西漢]司馬遷著;[宋]裴駰集解;[唐]司馬貞索隱;[唐]張守節正義:《史記》(點校本二十四史修訂本),北京:中華書局,2013年。
    [西漢]劉向集錄、范祥雍箋證、范邦瑾協校:《戰國策箋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西漢]劉向撰;向宗魯校證:《說苑校證》,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東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74年。
    [東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周禮注疏》,臺北:臺灣古籍出版社,2001年。
    [東漢]衛宏著:《漢官舊儀》,收錄於[清]孫星衍等輯佚:《漢官六種》,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
    [西晉]司馬彪、[劉宋]范曄著;[唐]李賢等注:《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
    [東晉]郭璞注;[北宋]邢昺疏:《爾雅注疏》,北京:中華書局,1936年。
    [東晉]常璩撰;任乃強校注:《華陽國志校補圖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北魏]酈道元注,陳橋驛注釋:《水經注》,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年。
    〔北齊〕魏收著;唐長孺整理:《魏書》,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
    [唐]李吉甫著:《元和郡縣志》,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
    〔唐〕李泰等著;賀次君輯校:《括地志輯校》,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
    [唐]杜佑撰;王文錦等點校:《通典》,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
    [唐]杜牧著;陳允吉校:《樊川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唐]房玄齡等著:《晉書》,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
    [唐]歐陽詢撰;汪紹楹校:《藝文類聚》,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5年。
    [後周]王仁裕纂:《開元天寶遺事》,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北宋]司馬光編著;[元]胡三省音註:《資治通鑑》,北京:中華書局,1956年。
    [北宋]司馬光編著;[元]胡三省音註;[明]嚴衍著:《資治通鑑補》,臺北:廣文,1967年。
    [北宋]李昉主修:《太平御覽》,北京:中華書局,1960年。
    [北宋]陳師道《后山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
    [北宋]歐陽修、宋祁等撰:《新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
    [北宋]樂史編:《太平寰宇記》,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南宋]王象之撰;李先勇校點:《輿地紀勝》,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5年。
    [南宋]朱熹撰;黎靖德編;王星賢點校:《朱子語類》,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南宋]宋敏求著,[元]李好文繪圖,[清]畢沅新校:《長安志》,《經訓堂叢書》清乾隆中鎮洋畢氏刊本。
    [元]托克托等撰:《宋史》,北京:中華書局,1977年。
    [明]張岱:《史闕》,臺北:華世出版社,1977年。
    〔明〕凌致龍輯校;〔日〕有井範平補標:《補標史記評林》,臺北:地球出版社,1992年。
    [清]俞樾:《諸子平議》,臺北:世界書局,2014年。
    [清]孫楷著;徐復訂補:《秦會要訂補》,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
    [清]孫希旦撰;沈嘯寰、王星賢點校:《禮記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
    [清]梁玉繩撰;賀次君點校:《史記志疑》,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
    [南宋]程大昌著,黃永年點校:《雍錄》,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
    [清]曾國荃等撰:《湖南通志》,臺北:京華書局,1967年。
    [清]蕭壎:《女科經論》,上海:上海衛生出版社,1957年。
    [清]譚嗣同著;湯志鈞、湯仁澤校注:《仁學》,臺北:學生書局,1998年。
    [清]顧祖禹著:《讀史方輿紀要》,上海:商務印書館,1937年。
    佚名著;[清]張澍輯:《三輔故事》,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佚名著;[清]張澍輯:《三輔舊事》,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佚名著;何清谷校釋:《三輔黃圖校釋》,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二) 近人論著
    〔日〕水澤利忠:《史記會注考證校補》,臺北:廣文出版社,1972年。
    [日]西嶋定生著;武上清譯:《中國古代帝國的形成與結構―二十等爵制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日]守屋美都雄:《中國古代的家族與國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日]渡邊信一郎:《中國古代社會論》,青木書店,1986年。
    〔日〕藤田勝久著;〔日〕廣瀨薰雄譯:《史記戰國史料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日]瀧川龜太郎:《史記會注考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
    [澳]Ranjit Kumar著;胡龍騰、黃瑋瑩、潘中道譯:《研究方法:步驟化學習指南,臺北:學富文化,2000年。
    [德]雷德侯(Lothar Ledderose)著;張總譯:《萬物:中國藝術中的模件化與規模化生產》,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5年。
    于豪亮:《于豪亮學術文存》,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出版品編輯委員會編:《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五十二本 第三分),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81年。
    中華書局編輯部編:《文史》第十九輯,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9月。
    中華書局編輯部編:《文史》第四十輯,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
    《中國考古學研究》編委會編:《中國考古學研究論集―紀念夏鼐先生考古五十周年》, 北京:三秦出版社,1987年。
    中國考古學會編:《中國考古學會第七次年會論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92年。
    中國古文字研究會、陝西省考古研究所等合編:《古文字研究》(第十四輯),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中國古文字研究會、中華書局編輯部合編:《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一輯),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
    中國古文字研究會、浙江文物考古研究所編:《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五輯),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中國考古學•秦漢卷》,北京 :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等編:《里耶古城•秦簡與秦文化研究:中國里耶 古城•秦簡與秦文化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科學出版社,2009年。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著:《阿房宮考古發現與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14年。
    王國維:《觀堂集林》,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
    王國維:《古史新證―王國維的最後講義》,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4年。
    王子今:《史記的文化發掘―中國早期史學的人類學探索》,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
    王輝:《秦銅器銘文編年集釋》,北京:三秦出版社,1990年。
    王輝、程學華:《秦文字集證》,臺北:藝文印書館,2010年。
    王輝、王偉:《秦出土文獻編年訂補》,北京:三秦出版社,2014年。
    王叔岷:《史記斠證》,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專刊之七十八,1983年。
    王學理:《秦都咸陽》,陝西:陝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
    王學理:《秦始皇陵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王學理:《咸陽帝都記》,北京:三秦出版社,1999年。
    王樹新:《戰國長平之戰新考》,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2007年。
    王巍總主編:《中國考古學大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14年。
    丘光明、邱隆、楊平:《中國科學技術史:度量衡卷》,北京:科學出版社,2015年。
    石泉:《古代荊楚地理新探》,湖北:武漢大學出版社,1988年。
    白壽彝主編:《中國通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田餘慶:《秦漢魏晉市村博士古稀紀念東洋史論叢刊行會
    市村博士古稀紀念東洋史論叢刊行會編:《東洋史論叢:市村博士古稀記念》,東京:富山房,1933年。
    朱師轍《商君書解詁定本》,北京:古籍出版社,1956年。
    朱紹侯:《軍功爵制試探》,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
    朱東潤、李俊民等主編:《中華文史論叢》1981年第1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朱漢民、陳松長主編:《嶽麓書院藏秦簡•貳》,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11年。
    朱本軍:《戰國諸侯疆域形勢圖考繪》,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9 年。
    后曉榮:《秦代政區地理》,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年。
    后曉榮:《戰國政區地理》,北京:文物出版社,2013年。
    任廷革點校:《黃帝內經素問(新校版)》,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5年。
    任紅雨等編:《中國封泥大系》,浙江:西泠印社出版社,2018年。
    安作璋、熊鐵基:《秦漢官制史稿》,山東:齊魯書社,2007年。
    西安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西安市志》(第一卷),陝西:西安出版社,1996年。
    邢義田:《秦漢史論稿》(東京:東大圖書公司,1987年)
    汪榮寶撰;陳仲夫點校:《法言義疏》,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杜正勝:《編戶齊民―傳統政治社會結構之形成》,臺北:聯經出版社,1990年。
    李零:《李零自選集》,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8 年。
    李學勤:《東周與秦代文明》,北京:文物出版社,1983年。
    李笠著;李繼芬整理:《史記訂補》,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年。
    李開元:《秦謎:重新發現秦始皇》,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20年。
    何琳儀:《戰國古文字典―戰國文字聲系》,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
    何寧:《淮南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
    辛德勇:《秦漢政區與邊界地理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辛德勇:《史記新本校勘》,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7年。
    林劍鳴:《秦史稿》,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年。
    林劍鳴:《秦漢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9年。
    周振鶴、李曉杰、張莉:《中國行政區劃通史•秦漢卷》,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6年。
    胡適:《中國哲學史大綱》,北京:商務印書館,1919年。
    范文瀾:《中國通史簡編》,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年。
    施之勉:《史記會注考證訂補》,臺北:華岡出版社,1976年。
    段清波:《秦始皇帝陵園考古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
    侯寧彬主編:《平天下―秦的統一》,陝西:西北大學出版社,2019年。
    狩野教授還曆紀念會編:《支那學論叢:狩野教授選還歷紀念》,京都:弘文堂書房,1928年。
    首陽齋等編:《首陽吉金:胡盈瑩范季融藏中國古代青銅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年。
    香港中文大學編:《聯合書院三十周年紀念論文集》,香港:香港中文大學,1987年。
    南陽市博物館編:《文明在宛―南陽歷史基本陳列》,北京:文物出版社,2021年。
    高亨:《商君書註譯》,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
    高敏:《秦漢史探討》,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
    高敏:《雲夢秦簡初探》,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1979年。
    高至喜:《湖南楚墓與楚文化》,湖南:岳麓書社,2012年。
    馬非百:《秦集史》(上冊),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
    馬非百:《秦集史》(下冊),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
    馬利清主編:《考古學概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年。
    徐中舒:《論巴蜀文化》,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
    袁仲一:《秦始皇陵兵馬俑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
    袁仲一:《秦始皇陵考古發現與研究》,陝西:陝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
    袁仲一、劉鈺編:《秦陶文新編》,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年。
    晏昌貴:《秦簡牘地理研究》,湖北:武漢大學出版社,2017年。
    孫聞博:《初並天下:秦君主集權研究》,陝西:西北大學出版社,2021年。
    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研究室編:《秦文化論叢》(第一集),陝西:西北大學出版社,1993年。
    陝西省考古研究所秦漢研究室編:《秦物質文化史》,陝西:三秦出版社,1994年。
    荊州博物館、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編著:《荊州胡家草場西漢簡牘選粹》,北京:文物出版社,2021年。
    陳直:《史記新證》,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79年。
    陳直:《三輔黃圖校證》,陝西:陝西人民出版社,1980年。
    張家山二四七號漢墓竹簡整理小組編著:《張家山漢墓竹簡:二四七號墓(釋文修訂本)》,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
    張正明:《楚史》,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
    張天恩主編:《陝西金文集成》,陝西:三秦出版社,2016年。
    陳奇猷:《韓非子新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陳奇猷:《呂氏春秋校釋》(下冊),臺北:華正書局,1988年。
    陳啟天:《商鞅評傳》,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47年。
    陳偉主編:《里耶秦簡校釋》,湖北:武漢大學出版社,2012年。
    陳洪:《秦文化之考古學研究》,北京:科學出版社,2016年。
    梁萬斌:《帝國的形成與崩潰:秦疆域變遷史稿》,陝西:西北大學出版社,2021年。
    梁雲:《西垂有聲:《史記.秦本紀》的考古學解讀》,北京:新知三聯書店,2020年。
    梁雲:《早期秦文化探索》,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21年。
    郭沫若:《中國史稿》(第二冊),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
    郭沫若:《十批判書》,北京:東方出版社,1996年。
    銀雀山漢墓竹簡整理小組編:《銀雀山漢墓竹簡1》,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
    銀雀山漢墓竹簡整理小組編:《孫子兵法 銀雀山漢墓竹簡》,北京:文物出版社,1976年。
    黃暉:《論衡校釋》,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35年。
    黃盛璋:《歷史地理與考古論叢》,山東:齊魯書社,1982年。
    傅斯年、徐中舒等編:《田野考古報告》,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年。
    湯餘惠:《戰國銘文選》,吉林:吉林大學出版社,1993年。
    童恩正:《古代的巴蜀》,重慶:重慶出版社,1998年。
    游逸飛:《製造「地方政府」──戰國至漢初郡制新考》,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21年。
    費振剛、仇仲謙、劉南平校注:《全漢賦校注》,廣東:廣東教育出版社,2005年。
    湖南省楚史研究會主編:《楚史與楚文化研究》,湖南:求索雜誌社,1987年。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編:《湖南考古集刊》(第六集),湖南:求索雜誌社,1994年。
    楊寬:《戰國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5年。
    楊寬:《商鞅變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5年。
    楊寬:《戰國史料編年集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年。
    裘錫圭:《中國出土古文獻十講》,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年。
    董平均:《出土秦律漢律所見封君食邑制度研究》,黑龍江:黑龍江教育出版社,2007年。
    靳生禾、謝鴻喜:《長平之戰―中國古代最大戰役研究》,陝西:山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
    楚文化研究會編:《楚文化研究論集》(第二集),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
    楚文化研究會編:《楚文化研究論集》(第四集),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
    蒲孝榮:《四川政區沿革與治地今釋》,四川:四川大學出版社,1986年。
    齊思和:《中外歷史年表》,北京:生活•新知•三聯書店,1958年。
    趙化成、高崇文等:《秦漢考古》,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
    睡虎地秦墓竹簡整理小組編:《睡虎地秦墓竹簡》,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
    漆俠:《求實集》,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年。
    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所、中國文字學會主辦:《魯實先先生學術討論會論文集》,臺北:萬卷樓出版社,1993年。
    漢語大字典編輯委員會編:《漢語大字典》,四川:四川辭書出版社;湖北:湖北辭書出版社,1987年。
    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編:《漢語大詞典》,北京: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3年。
    魯實先:《《史記會注考證》駁議》,湖南:嶽麓書社,1986年。
    蔣禮鵬:《商君書錐指》,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劉雲輝:《秦始皇陵之謎》,陝西:西北大學出版社,1987年。
    劉慶柱輯注:《關中記輯注》,西安:三秦出版社,2016年。
    滕銘予:《秦文化:從封建到帝國的考古學觀察》,北京:學苑出版社,2003年。
    潘晟:《秦始皇和他的地下帝國:揭開秦兵俑的秘密》,臺北縣:風景文化,2007年。
    閻振益、鍾夏校注:《新書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
    韓兆琦:《史記箋證》,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
    韓連琪:《先秦兩漢史論叢》,山東:齊魯書社,1986年。
    譚其驤主編:《中國歷史地圖集》,北京:中國地圖書版社,1982年。
    譚其驤:《長水集》(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
    蘇秉琦主編:《考古學文化論集(一)》,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年。
    嚴耕望:《嚴耕望史學論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饒宗頤:《饒宗頤二十世紀學術文集》(第一冊),臺北:新文豐出版社,2003年。

    (三)學位論文
    王志勇:《史記新考》,南京:南京師範大學哲學與人文科學博士論文,2017年。
    朱英強:《秦封宗邑瓦書研究―兼論秦文書體演變》,陝西:陝西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7年。
    李賽楠:《秦客卿制度研究》,甘肅:蘭州大學中國古典文獻學碩士論文,2011年。
    杜小鈺:《秦職官考》,江蘇:南京大學中國古代史博士學位論文,2012年。
    林宛蓉:《殷周金文數量詞研究》,臺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論文,2006年。
    侯波:《楚皇城遺址相關問題研究》,江蘇:南京師範大學社會發展學院碩士論文,2019年。
    徐錦博:《《史記》先秦史實淵源探究―從考古材料視角對《史記》與司馬遷的再認識》,上海:華東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17年。
    張建宇:《《史記》戰國史料新證》,吉林:吉林大學古籍研究所博士論文,2021年。
    陳家寧:《《史記》殷、周、秦本紀新證圖補》,福建:廈門大學歷史文獻學博士論文,2008年。
    劉芮方:《周代爵制研究》,吉林:東北師範大學中國古代史博士學位論文,2011年。
    蘇輝:《秦、三晉紀年兵器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歷史文獻學碩士學位論文,2002年
    顧王樂:《秦公、秦子有銘銅器整理與研究》,吉林:吉林大學古籍研究所碩士論文,2015年。

    (四)期刊論文
    [日]廣瀨薰雄:〈青川郝家坪秦墓木牘補論〉,《簡牘學研究》2018年,2018年9月。
    丁巖:〈秦王之夫人陵墓規制初論〉,《文博》2012年第5期,2012年10月。
    于豪亮:〈釋青川秦墓木牘〉,《文物》1982年第1期,1982年1月。
    于振波:〈秦律令中的「新黔首」與「新地吏」〉,《中國史研究》2009年第3期,2009年8月。
    尹俊敏、劉富亭:〈南陽市博物館藏兩周銘文銅器介紹〉,中原文物1992年第2期,1992年7月。
    王丕忠:〈阿房宮與〈阿房宮賦〉〉,《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0年第3期,1980年9月。
    王雲:〈關於青川秦牘的年代〉,《四川文物》1989年第5期,1989年10月。
    王雲度:〈秦史分期與發展階段芻議〉,《文博》1990年第5期,1990年10月。
    王輝:〈十九年大良造鞅殳鐏考〉,《考古與文物》1996年第5期,1996年9月。
    王輝、尹夏清、王宏:〈八年相邦薛君、丞相殳漆豆考〉,《考古與文物》2011年第2期,2011年4月。
    王裕民:〈秦十二金人考〉,《秦文化論叢》1996年,1996年6月。
    王勇、葉曄:〈秦始皇陵K0006陪葬坑性質蠡測〉,《文博》2010年第5期,2010年10月。
    王子今:〈秦文化的超地域特征和跨時代意義〉,《長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第3期,2010年9月。
    王子今:〈秦兼併戰爭中的「出其人」政策―上古移民史的特例〉,《文史哲》2015年第4期,2015年7月。
    王子今:〈論秦始皇陵「水銀為海」〉,《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1年9月。
    田宜超、劉釗:〈秦田律考釋〉,《考古》1983年第6期,1983年6月。
    石泉:〈秦趙長平之戰與邯鄲保衛戰的歷史教益〉,《趙國歷史文化論叢會議論文集》,1987年9月。
    史念海:〈戰國時期的交通道路〉,《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91年第1期,1991年4月。
    史湘平:〈不同重量級別下我國優秀舉重運動員專項力量的比較研究〉,《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07年第4期,2007年7月。
    申茂盛:〈秦陵大鼎與秦鼎〉,《文博》2001年第3期,2001年5月。
    仝衛敏:〈從睡虎地秦簡看「校」、「徒」、「操」的身分〉,《中國國家博物館館刊》2012年第12期,2012年12月。
    任懷國:〈中國古代選官制度論析〉,《江海學刊》2001年第4期,2001年8月。
    朱紹侯:〈商鞅變法與早期軍功爵制〉,《零陵學院學報》第25卷第5期,2004年9月。
    朱思紅:〈關於阿房宮的幾個問題〉,《文博》2006年第2期,2006年4月。
    李零:〈論秦阡陌制度的復原及其形成線索―郝家坪秦牘《為田律》研究述評〉,《中華文史論叢》1987年第1期,1984年2月。
    李學勤:〈戰國時代的秦國銅器〉,《文物參考資料》1957年第8期,1957年8月。
    李學勤:〈青川郝家坪木牘研究〉,《文物》1982年第10期,1982年10月。
    李昭和:〈青川出土木牘文字簡考〉,《文物》1982年第1期,1982年1月。
    李朝遠:〈上海博物館新獲秦公器研究〉,《上海博物館集刊》第7期,1996年。
    李毓芳、孫福喜、王自力、張建鋒:〈西安市阿房宮遺址的考古新發現〉,《考古》2004年第4期,2004年4月。
    李毓芳、孫福喜、王自力、張建鋒:〈阿房宮前殿遺址的考古勘探與發掘〉,《考古》2005年第2期,2005年4月。
    李開元:〈末代楚王史跡鉤沉―補《史記》昌平君列傳〉,《史學集刊》2010年第1期,2010年1月。
    李曉芳:〈秦阿房宮研究評述〉,《秦漢研究》2012年,2012年8月。
    李得聰:〈秦在巴蜀地區的統治模式初探〉,《黑龍江史志》2015年第11期,2015年6月。
    李志芳、蔣魯敬:〈湖北荊州市胡家草場西漢墓M12出土簡牘概述〉,《考古》2020年第2期,2020年2月。
    汪桂海:〈青川秦牘《為田律》與秦田畝制度〉,《出土文獻研究》第十四輯,2015年。
    吳銘生:〈湖南東周時期土著文化與楚文化的關係〉,《江漢考古》1989年第4期,1989年12月。
    吳新江、趙生群:〈《史記》標點芻議(一)〉,《文史》2015年第3輯,2015年8月。
    吳鎮烽:〈讀青銅器銘文札記一則―「蜀守斯離」鑑不能説明秦人對蜀地實行羈縻政策〉,《出土文獻綜合研究集刊》2020年第2期,2020年12月。
    吳淏:〈「十九年蜀守司離」銅鑒相關問題考〉,《中國文字研究》2022年第1期,2022年8月。
    宋裕:〈白起坑趙卒有「四十萬」嗎?〉,《晉陽學刊》1983年第3期,1983年6月。
    何浩:〈昌平君及其反秦的幾個問題〉,《武漢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4年第4期,1984年8月。
    林劍鳴:〈青川秦墓木牘內容探討〉,《考古與文物》1982年第6期,1982年12月。
    林進忠:〈里耶秦簡「貲贖文書」的書手探析〉,《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第4期,2010年7月。
    尚志儒:〈秦封宗邑瓦書的幾個問題〉,《文博》1986年第6期,1986年12月。
    尚志儒:〈秦相的設置及相關問題〉,《文博》1997年第2期,1997年4月。
    孟繁峰:〈論客卿〉,《史學集刊》1987年第3期,1987年10月。
    周陣鋒:〈襄陽地區戰國晚期至西漢中期考古學文化變遷―以墓葬為中心的考察〉,《華夏考古》2022年第2期,2022年4月。
    邵友程:〈從水文地學看秦陵地宮深度〉,《文博》1990年第5期,1990年10月。
    邵安定、梅建軍:〈秦始皇陵出土青銅水禽的鑄造工藝及其文化聯繫〉,《美術大觀》2023年第1期,2023年1月。
    胡大貴:〈商鞅制爵二十級獻疑〉,《史學集刊》1985年第1期,1985年4月。
    胡大貴:〈庶長考〉,《四川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0年第4期,1990年8月。
    胡大貴、馮一下:〈蜀郡設置和第一任蜀相考〉,《四川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3年第2期,1993年5月。
    胡澱咸:〈四川青川秦墓為田律木牘考釋―并略論我國古代田畝制度〉,《安徽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3年第3期,1983年6月。
    段渝、譚曉鐘:〈涪陵小田溪戰國墓及所見之巴、楚、秦關係諸問題〉,《四川文物》1991年第2期,1991年5月。
    段清波:〈秦始皇帝陵園K0006陪葬坑性質芻議〉,《中國歷史文物》2002年第2期,2002年4月。
    段清波:〈秦始皇陵所見帝國文明宇宙觀〉,《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8年第2期,2018年3月。
    祝中熹:《青川秦牘田制考辨》,《簡帛研究》第二輯,1996年。
    馬非百:〈雲夢秦簡中所見的歷史新證舉例〉,《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78年第2期,1978年5月。
    孫華:〈巴蜀為郡考〉,《社會科學研究》1985年第2期,1985年5月。
    孫繼民:〈考古證實阬殺並非活埋〉,《中國語文》1997年第5期,1997年9月。
    孫明:〈古漢語省略的分類〉,《東岳論叢》2007年第6期,2007年11月。
    徐衛民:〈秦東陵考論〉,《咸陽師範學院學報》2002年第5期,2002年10月。
    徐少華、李海勇:〈從出土文獻析楚秦洞庭、黔中、蒼梧諸郡縣的建置與地望〉,《考古》2005年第11期,2005年11月。
    徐承泰、蔣宏杰:〈南陽秦漢考古學文化內涵及其歷史詮釋―以南陽豐泰墓地為個案進行的考察〉,《江漢考古》2012年第1期,2012年3月。
    徐世權:〈秦「五十二年蜀假守竈戈」新考〉,《古文字研究》2020年,2020年8月。
    袁延勝:〈荊州胡家草場漢簡〈歲紀〉研究〉,《中原文化研究》2022年第3期,2022年5月。
    高維華、王麗玖:〈秦始皇帝陵工程地質述評〉《文博》1990年第5期,1990年10月。
    陳直:〈秦陶劵與秦陵文物〉,《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57年第1期,1957年4月。
    陳平:〈試論關中秦墓青銅容器的分期問題(上)〉,《考古與文物》1984年第3期,1984年6月。
    陳平:〈試論關中秦墓青銅容器的分期問題(下)〉,《考古與文物》1984年第四期,1984年8月。
    陳克炯:〈論《左傳》的假設複句〉,《華中師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4年第5期,1984年10月。
    陳振裕:〈試論湖北地區秦墓的年代分期〉,《江漢考古》1991年第2期,1991年7月。
    陳炫瑋:〈戰國晚期秦國對征伐地區之文化與文字傳播歷程―以湖北、湖南為考察核心〉,《國文學報》第72期,2022年12月。
    張振新:〈曾侯乙墓編鐘的梁架結構與鐘虡銅人〉,《文物》1979年第7期,1979年7月。
    張振新:〈關於鐘虡銅人的探討〉,《中國歷史博物館館刊》1980年,1980年6月。
    張景賢:〈長平之戰時間再辨〉,《歷史教學》1983年第11期,1983年11月。
    張金光:〈論青川秦牘中的「為田」制度〉,《文史哲》1985年第6期,1985年6月。
    張金光:〈青川秦牘《更修為田律》適用範圍管見〉,《四川文物》1993年,1993年10月。
    張海雲、孫鐵山:〈對秦東陵有關問題的幾個看法〉,《考古與文物》1996年第5期,1996年9月。
    張學鋒:〈戰國秦漢時期大、小畝新證〉,《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新第8期,1999年1月。
    張邦邦、慈愛民:〈古長平之戰遺址揭曉〉,《今日山西》2004年第6期,2004年6月。
    張聞捷:〈壽縣楚王墓的禮器組合研究〉,《江漢考古》2014年第1期,2014年2月。
    張聞捷:〈葬鐘陳列與周代樂懸制度〉,《音樂藝術》(上海音樂學院學報)2020年第1期,2020年3月。
    張廣志:〈有關長平之戰的幾個問題〉,《邯鄲學院學報》2016年第2期,2016年6月。
    張銘浩、郝旺:〈從曾侯乙墓編鐘看東周時期禮樂文化〉,《文物鑒定與鑒賞》2022年第9期 ,2022年5月。
    梁雲:〈秦戈銘文考釋〉,《中國歷史文物》2009年第2期,2009年4月。
    梁雲、王欣亞:〈戰國秦陵研究〉,《故宮博物院院刊》2022年第7期,2022年7月。
    崔建華:〈秦統一進程中的分封制〉,《陝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年第1期,2017年1月。
    許衛紅、張楊力錚:〈「十九年蜀守斯離」考〉,《考古與文物》2020年第4期,2020年8月。
    常勇、李同:〈秦始皇陵中理藏汞的初步研究〉,《考古》1983年第7期,1983年7月。
    常四龍:〈秦坑在何處―長平之戰永祿屍骨坑的發掘與探討〉,《滄桑》1996年第4期,1996年8月。
    郭松柏:〈「阬」不是「活埋」〉,《贛南師範學院學報》1998年第5期,1998年10月。
    黃留珠:〈秦客卿制度簡論〉,《史學期刊》1984年第3期,1984年9月。
    黃盛璋:〈青川秦牘《田律》爭議問題總議〉,《農業考古》1987年第2期,1987年7月。
    黃盛璋:〈秦封宗邑瓦書及其相關問題考辨〉,《考古與文物》1991年第3期,1991年6月。
    黃懷信:〈關於「阿房宮」之名〉,《文博》1998年第2期,1998年4月。
    項福庫、陳思偉:〈試析國人對阿房宮考古結果產生認識分歧之原因〉,《蘭臺世界》2010年第2期,2010年1月。
    童恩正、龔廷萬:〈從四川兩件銅戈上的銘文看秦滅巴蜀后統一文字的進步措施〉,《文物》1976年第7期,1976年7月。
    焦南峰、李崗:〈「秦東陵」相關問題初探〉,《考古與文物》2021年第1期,2021年2月。
    舒詠梧:〈「長平之戰活埋趙卒四十萬」質疑〉,《文史雜誌》1990年第3期,1990年6月。
    賀剛:〈戰國黔中三論〉,《湖南考古輯刊》1994年,1994年6月。
    楊寬:〈釋青川秦牘的田畝制度〉,《文物》1982年第7期,1982年7月。
    楊寬:〈再談長平之戰的時間〉,《歷史教學》1983年第11期,1983年11月。
    楊威:〈大良造考略〉,《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14年第1期,2014年1月。
    葉舒憲:〈人類學「三重證據法」與考據學的更新〉,《書城》1994年第1期,1994年1月。
    趙秀金等:〈近三十年來臺灣地區有關司馬遷史學之研究〉,《史苑》第254期,1993年5月。
    趙化成:〈秦東陵芻議〉,《考古與文物》2000年第3期,2000年5月。
    趙化成:〈秦漢帝陵外藏系統(從葬坑)的性質問題〉,《秦始皇帝陵博物院》2011年,2011年6月。
    樊志民:〈戰國秦漢農官制度研究〉,《史學月刊》2003年第5期,2003年5月。
    劉得禎、朱建唐:〈甘肅靈臺縣景家莊春秋墓〉,《考古》1981年第4期,1981年7月。
    劉翔:〈「相國」、「丞相」官稱考〉,《人文雜誌》1987年第4期,1987年8月。
    劉隨盛:〈陜西武功縣趙家來東周時期的秦墓〉,《考古》1996年第12期,1996年12月。
    劉春華、王志友:〈從「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看東周秦漢時期墓葬之內的防腐措施〉,《秦文化論叢》2001年,2001年8月。
    劉占成:〈秦陵「六號坑」性質商榷〉,《秦文化論叢》2004年,2004年6月。
    劉占成:〈秦始皇陵內水銀研究〉,《秦文化論叢》2008年,2008年10月。
    劉余力、褚衛紅:〈戰國信安君鼎考略〉,《文物》2009年第11期,2009年11月。
    蔣文孝、劉占成:〈秦宜陽鼎銘文釋錄與考辨〉,《中國歷史文物》2008年第3期,2008年5月。
    鄭威:〈《荊州胡家草場西漢簡牘選粹》歲紀簡初讀〉,《簡帛》2021年第2期,2021年11月。
    鄭宇虹:〈秦并蜀初期蜀地建置研究〉,《哈爾濱學院學報》2022年第2期,2022年2月。
    盧建國:〈陜西銅川發現戰國銅器〉,《文物》1985年第5期,1985年5月。
    鍾侃:〈寧夏固原縣出土文物〉,《文物》1978年第12期,1978年12月。
    戴春陽:〈禮縣大堡子山秦公墓地及有關問題〉,《文物》2000年第5期,2000年5月。
    韓偉、曹明檀:〈陜西鳳翔高王寺戰國銅器窖藏〉,《文物》1981年第1期,1981年1月。
    韓養民:〈秦置相邦丞相淵源考〉,《人文雜誌》1982年第2期,1982年5月。
    韓保全:〈秦阿房宮遺址〉,《文博》1996年第2期,1996年4月。
    聶新民、劉雲輝:〈秦置相邦丞相考異〉,《人文雜誌》1984年第2期,1984年4月。
    羅敦靜:〈湖南長沙發現戰國和六朝的洞室墓〉,《考古通訊》1958年第2期,1958年2月。
    羅開玉:〈青川秦牘《為田律》所規定的「為田」制〉,《考古》1988年第8期,1988年8月。
    羅開玉:〈青川秦牘《為田律》研究〉,《簡牘研究》1998年,1998年10月。
    羅二虎:〈四川秦律與稻作農業〉,《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年第4期,2001年7月。

    (五)考古報告
    陝西省考古研究所、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編著:《秦始皇帝陵園考古報告(1999)》,北京:科學出版社,2000年。
    陝西省考古研究所、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編著:《秦始皇帝陵園考古報告(2000)》,北京:科學出版社,2000年。
    陝西省考古研究所編著:《秦都咸陽考古報告》,北京:科學出版社,2004年。
    河南省南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武漢大學歷史學院考古系編著:《南陽豐泰墓地》,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年。
    南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編著:《南陽一中戰國秦漢墓》,北京:文物出版社,2012年。
    湖北省荊州地區博物館編:《江陵雨臺山楚墓》,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年。
    湖北省博物館編:《曾侯乙墓》,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年。
    湖北省荊沙鐵路考古隊編:《包山楚墓》,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年。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襄樊市考古隊、襄陽區文物管理處編:《襄陽王坡東周秦漢墓》,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年。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襄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編:《襄陽卞營墓地》,北京:文物出版社,2019年。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編:《里耶發掘報告》,湖南:岳麓書社,2007年。
    湖南省常德市文物局編著:《沅水下游楚墓》,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年。
    襄樊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武安鐵路復線九里山考古隊編著:《老河口九里山秦漢墓》,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年。

    (六)考古發掘簡報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晉城市文化局、高平市博物館:〈長平之戰遺址永錄1號屍骨坑發掘簡報〉,《文物》1996年第6期,1996年6月。
    王光永:〈寶雞市渭濱區姜城堡東周墓葬〉,《考古》1979年第6期,1979年11月。
    四川省博物館、青川縣文化館:〈青川縣出土秦更修田律木牘―四川青川縣戰國墓發掘簡報〉,《文物》1982年第1期,1982年1月。
    李芳芝:〈河南泌陽秦墓〉,《文物》1980年第9期,1980年9月。
    李祖才:〈湖北襄樊市余崗戰國至東漢墓葬發掘報告〉,《考古學報》1996年第3期,1996年7月。
    吳鎮烽、尚志儒:〈陜西戶縣宋村春秋秦墓發掘簡報〉,《文物》1975年第10期,1975年10月。
    屈鴻鈞:〈陜西寶雞陽平鎮秦家溝村秦墓發掘記〉,《考古》1965年第7期,1965年7月。
    尚志儒:〈鳳翔縣高莊戰國秦墓發掘簡報〉,《文物》1980年第9期,1980年9月。
    河北省文物管理處:〈河北省平山縣戰國時期中山國墓葬發掘簡報〉,《文物》1979年第1期,1979年1月。
    長沙市文物工作隊:〈長沙西郊桐梓坡漢墓〉,《考古學報》1986年第1期,1986年1月。
    范文強:〈襄樊余崗戰國秦漢墓第二次發掘簡報〉,《江漢考古》2003年第2期,2003年6月。
    陝西省考古研究所、臨潼縣文管會:〈秦東陵第一號陵園勘查記〉,《考古與文物》1987年第4期,1987年8月。
    陝西省考古研究所、臨潼縣文管會:〈秦東陵第二號陵園調查鉆探簡報〉,《考古與文物》1990第4期,1990年8月。
    陝西省考古研究所秦陵工作站:〈秦東陵第四號陵園調查鉆探簡報〉,《考古與文物》1993第3期,1993年6月。
    陝西省考古研究所、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西安秦始皇陵園的考古新發現〉,《考古》2002年第7期,2002年7月。
    陝西省考古研究所、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秦始皇陵園K0007陪葬坑發掘簡報〉,《文物》2005年第6期,2005年6月。
    陝西省考古研究院:〈陜西西咸新區坡劉村秦墓發掘簡報〉,《考古與文物》2020年第4期,2020年8月。
    黃尚明:〈湖北襄陽余崗戰國墓發掘簡報〉,《考古》1992年第9期,1992年9月。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文物工作隊:〈湘西保靖縣四方城戰國墓發掘簡報〉,《湖南考古輯刊》1986年,1986年6月。
    湖北孝感地區第二期亦工亦農文物考古訓練班:〈湖北雲夢睡虎地十一座秦墓發掘簡報〉,《文物》1976年第9期,1976年9月。
    湖北省荊沙鐵路考古隊包山墓地整理小組:〈荊門市包山楚墓發掘簡報〉,《文物》1988年第5期,1988年5月。
    湖北省博物館:〈1978年雲夢秦漢墓發掘報告〉,《考古學報》1986年第4期,1986年10月。
    湖南省博物館懷化地區文物工作隊:〈湖南溆浦馬田坪戰國西漢墓發掘報告〉,《湖南考古輯刊》1984年,1984年9月。
    湖南省博物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文物工作隊:〈古丈白鶴灣楚墓〉,《考古學報》1986年第3期,1986年7月。
    趙學謙、劉隨盛:〈陝西寶雞福臨堡東周墓葬發掘記〉《考古》1963年第10期,1963年10月。
    劉明科、辛怡華、胥孝平:〈陜西寶雞縣南陽村春秋秦墓的清理〉,《考古》2001年第7期,2001年7月。
    劉軍社:〈陜西隴縣邊家莊五號春秋墓發掘簡報〉,《文物》1988年第11期,1988年11月。

    (七)網路資源
    上海博物館典藏精選:https://www.shanghaimuseum.net/mu/frontend/pg/collection/antique (2023年5月31日檢索)
    中國考古現場 秦始皇陵首次發現最完整弓弩:https://ihparcheodata.pixnet.net/blog/post/109755038(2023年10月12日檢索)
    但昌武:〈「十九年蜀守斯離」銅器銘文及相關史事考析〉,簡帛網2019年11月9日,http://www.bsm.org.cn/?guwenzi/8164.html(2023年8月3日檢索)
    徐州博物館典藏精品網頁: https://www.xzmuseum.com/collection_detail.aspx?id=20440&fbclid=IwAR07aUrLcyfhy0OQfBzXzakeOLsg22GXp1Qj9fcg3vN859aLRHF-urJDOSU (2023年6月26日檢索)
    咸陽考古隊:〈西咸新區秦漢新城劉坡村出土「蜀守斯離」督造銅器〉,「考古陝西」微信公眾號https://mp.weixin.qq.com/s/UDpzXMt0Oc_5ME3yNnhomg,(2023年8月3日檢索)
    徐州博物館典藏精品網頁: https://www.xzmuseum.com/collection_detail.aspx?id=20440&fbclid=IwAR07aUrLcyfhy0OQfBzXzakeOLsg22GXp1Qj9fcg3vN859aLRHF-urJDOSU (2023年6月26日檢索)
    孫聞博:〈爵、官轉移與文武分職:秦國相、將的出現〉,簡帛網2015年12月4日發佈,http://www.bsm.org.cn/?guwenzi/6551.html(2023年7月27日檢索)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https://www.bmy.com.cn/impor_collections/426.html(2023年10月11日檢索)
    https://www.bmy.com.cn/impor_collections/421.html(2023年10月11日檢索)
    https://www.bmy.com.cn/impor_collections/438.html(2023年10月12日檢索)
    陳偉:〈秦本紀》所見的「相」、「丞相」與「相邦」―兼談新出丞相冉戈的紀年〉,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2013年6月24日發佈,http://fdgwz.org.cn/Web/Show/2079(2023年7月29日檢索)
    曹旅寧:〈胡家草場漢簡〈歲紀〉「王入吳房」與睡虎地秦簡〈編年記〉「韓王居□山」〉,簡帛網2020年4月28日發佈,http://www.bsm.org.cn/?hanjian/8249.html(2023年9月22日檢索)
    寧夏固原博物館青銅器藏品目錄:http://nxgybwg.com/e/action/ShowInfo.php?classid=51&id=779 (2023年5月30日檢索)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