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蔡沂庭 Tsai, Yi-Ting |
---|---|
論文名稱: |
漢語副詞「可」的篇章、語用研究與教學應用 A Discourse and Pragmatic Analysis of the Adverb "Ke" with Pedagogical Applications |
指導教授: | 陳俊光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華語文教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
論文出版年: | 2014 |
畢業學年度: | 102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68 |
中文關鍵詞: | 焦點敏感算子 、範距 、引導碼 、情態 、反預期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659 下載:7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以Halliday的概念(ideational)、篇章(textual)、人際(interpersonal)三大語言純理功能(metafunction)為分析架構,以真實語料為基礎,討論現代漢語副詞「可」在語義、篇章、語用三大層面的語言現象及其聯繫。
本研究之研究基礎為台灣地區書面語料645筆及口語語料115筆,共760筆語料,以此梳理了前人研究對「可」概念功能的解釋。在此基礎上,本研究認為台灣地區的現代漢語副詞「可」只剩下疑問的語義。在篇章功能上,關聯副詞「可」作為漢語的焦點敏感算子,具有承前逆接的銜接功能,多作用於句內的層次範距,也常出現與其他副詞連用的情況,在篇章中表現了對比的功能。在人際功能上,筆者以引導碼的角度切入,情態副詞「可」表示了一定的說者態度,可以較快地引導聽者作出正確的推論,而其語用功能核心為反預期,違反聽者預期的比例多於違反社會和說者預期的比例,體現了「可」的交互主觀性。另外,「可」多與義務情態詞連用,表現提醒、警告、規定、禁止等功能,其次為與認知情態詞的連用,表示其後判斷為真。
由「可」的「疑問」義,進一步延伸到為語用的反詰用法,再從反詰用法進一步作為反預期的語用功能,以此,再延伸到篇章的對比功能,構成了語言三層面的一個連續體。筆者在此研究成果上,分析了四本台灣通行的華語教材,並進行了針對中級以上英語母語學習者的教學安排與教學設計。
中文部分
方 梅(1995)。漢語對比焦點的句法表現手段,中國語文,(4),279-288。
王東海、張志毅(2007)。現代漢語詞匯語義共時研究的歷時、歷史視角,江蘇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5),33-39。
王 力(1959)。中國現代語法。香港:中華書局。
王 力(1982)。漢語語法綱要。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王正蓉(2012)。現代漢語副詞「倒」的焦點敏感特性及組句模式研究(未出版之碩士學位論文)。武漢:華中科技大學碩士論文。
王俊仁(2010)。現代漢語重述標記語用分析─以「也就是說」與「換句話說」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中文詞知識庫小組(1994)。中文書面語頻率詞典。台北:中央研究院資訊科學研究院。
中央研究院現代漢語平衡語料庫,http://db1x.sinica.edu.tw/kiwi/mkiwi/modern_c_mainhelp2.html。
中華民國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網路版), http://dict.revised.moe.edu.tw/。(搜尋日期:2013/10/28)
白建華(2009)。對外漢語語言點教學150例。紐哈芬:耶魯大學出版社。
北京大學中文系1955、1957級語言班(1982)。現代漢語虛詞例釋。北京:商務印書館。
北京語言學院語言教學研究所(1986)。現代漢語頻率詞典。北京: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
玄 玥(2004)。論漢語對比焦點標記「是」──兼論焦點標記對焦點敏感算子的制約(未出版之碩士學位論文)。東北師範大學,吉林省。
史金生(2003)。語氣副詞的範圍、類別和共現順序,中國語文,(1),17-31。
史金生(2005)。「又」、「也」的辯駁語氣用法及其語法化,世界漢語教學,(4),52-61。
任芝鍈(2007)。「連」字在焦點結構中的作用─談焦點結構分析中的幾個基本問題,廣播電視大學學報,(3),76-79。
江美儀(2011)。現代漢語「只」與日語相應形式對比分析與教學應用(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江藍生(2000)。〈疑問副詞「頗、可、還」〉,《近代漢語探源》。北京:商務印書館。
李 泉(2001)。漢語語法考察與分析。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
李 杰(2007)。現代漢語狀位語氣副詞的預設內容,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5),107-112。
李文山(2011)。焦點敏感副詞與「了2」同現的語義條件,語言教學與研究,(5),104-108。
李海霞(2012)。語氣副詞「可」的對外漢語教學研究(未出版之碩士學位論文)。吉林大學,吉林省。
李曉琪(2005)。現代漢語虛詞講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李科第(2001)。漢語虛詞辭典。雲南:雲南人民出版社。
李善婧(2009)。現代漢語語氣副詞「可」的三個平面研究(未出版之碩士學位論文)。大連:大連理工大學碩士論文。
李曉琪主編(2003)。現代漢語虛詞手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李海霞(2012)。語氣副詞「可」的對外漢語教學研究(未出版之碩士學位論文)。吉林:吉林大學。
何兆熊(2000)。新編語用學概要。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何自然、冉永平(2009)。新編語用學概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呂叔湘(1999)。現代漢語八百詞。香港:商務印書館。
呂叔湘(1956)。中國文法要略。上海:商務印書館。
呂叔湘(1999)。漢語語法分析問題,漢語語法論文集(增訂本),香港:商務印書館,481-571。
吳福祥(2004)。試說「X不比Y˙Z」的語用功能,中國語文,(3):222-231。
周 剛(2002)。連詞與相關問題。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周 何(1990)。國語活用辭典。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屈承熹(1991)。漢語副詞的篇章功能,語言教學與研究,(2),64-78。
屈承熹(1999)。從漢語的焦點與話題看英語中的Y-Movement及其他倒裝句,外語學刊,(4),1-13。
屈承熹(2010)。漢語功能篇章語法-從認知、功能到篇章結構。台北:文鶴出版社。
林慧敏(2009)。漢語副詞「卻」與「倒」之語義、篇章、語用對比及其教學初探(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林吟聯(2011)。現代漢語「並」的語義、篇章、語用分析及其教學應用(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胡裕樹(1992)。現代漢語。台北:新文豐出版社。
胡壯麟等(2008)。系統功能語言學概論(修訂版)。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洪慎杏(2008)。現代漢語複句分類與關聯詞語教學--以「而」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席 嘉(2003)。轉折副詞「可」探源,語言研究,23(2),80-83。
侯學超(1998)。現代漢語虛詞詞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孫 薇(2002)。語氣副詞「可」的語用分析,語言研究特刊:108-112。
畢永峨(1994)。「也」在三個話語平面的體現:多樣性或抽象性,功能主義與漢語語法,79-93。
徐烈炯、潘海華主編(2005)。焦點結構和意義的研究。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徐 杰(2001)。普遍語法原則與漢語語法現象。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馬 真(2004)。現代漢語虛詞研究方法論。北京:商務印書館出版社。
馬 寧(2011)。副詞「可」的產生及發展(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吉林:溫州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殷何輝(2009)。焦點敏感算子「只」的量級用法和非量級用法,語言教學與研究,(1):49-56。
高環生(2011)。留學生「可」使用偏誤研究(未出版之碩士學位論文)。華中師範大學,武漢市。
唐 敏(2009)。副詞「還」的「反預期」語用功能及「反預期」的義源追溯,江蘇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1(4):69-73。
袁毓林(2008)。反預期、遞進關係和語用尺度的類型──「甚至」和「反而」的語義功能比較,當代語言學,10(2):109-121。
陳俊光(2007)。對比分析與教學應用。臺北:文鶴出版有限公司。
陳俊光(2010a)。篇章分析與教學應用。臺北:新學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陳俊光(2010b)。「卻」與「倒」的篇章和語用功能。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陳滿華(2007)。漢語事實的描寫與考察。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語教學中心(2010)。實用中文讀寫2。台北:正中書局。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2008)。新版實用視聽華語3,台北:正中書局。
國立編譯館(1998)。華語文綜合讀本第二冊,台北:南天書局。
郭志良(1999)。現代漢語轉折詞語研究。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陸儉明、馬真(1999)。現代漢語虛詞散論。北京:語文出版社。
張旺熹、李慧敏(2009)。對話語境與副詞「可」的交互主觀性,語言教學與研究,(2),1-8。
張旺熹(2006)。漢語句法的認知結構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張誼生(2000)。現代漢語副詞研究。上海:學林出版社。
張全生(2009)。現代漢語焦點結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中國南開大學博士論文,天津市。
張健軍(2013)。關聯論視角下的轉折複句反預期表達現象分析,世界漢語教學,27(4):454-469。
張文賢(2009),轉折連詞「但是」的整體連接功能,2009年第四屆海峽兩岸現代漢語問題學術研討會:兩岸四地語言與生活。台北:台灣師範大學。
張雪平(2005a)。「可」的程度意義及其來源和演變,天中學刊,20(6),67-71。
張雪平(2005b)。副詞「可」的功能及其來源和演變(未出版之研究生碩士論文)。河南大學,河南省開封市。
盛繼艷(2004)。現代漢語語氣副詞「可」的三個平面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遼寧師範大學,遼寧省。
崔誠恩(2002)。現代漢語情態副詞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北京市。
商務印書館辭書研究中心(2000)。古今漢語詞典。北京:商務印書館。
許餘龍(2002)。對比語言學。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湯廷池、湯志真(1997)。華語情態詞序論,第五屆世界華語文教學論文集:語文分析組,177-197。
湯廷池(1986)。國語語法與功用解釋:兼談國語與英語功用的對比分析,師大學報,(31):437-469。
彭玉琴(2009)。漢語語氣副詞引導碼探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彭小川(1999)。論副詞「倒」的語篇功能──兼論對外漢語語篇教學,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6(5),132-137。
董秀芳(2003)。無標記焦點和有標記焦點的確定原則,漢語學習,(1),10-16。
楊惠芬(1993)。副詞「可」的語義及用法,世界漢語教學,(3),173-178。
齊滬揚(2002)。語氣詞與語氣系統。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
齊滬揚(2003)。語氣副詞的語用功能分析,語言教學與研究,(1),62-71。
溫鎖林(2010)。現代漢語的申辯口氣──兼論語氣副詞的研究方法,語言研究,30(1),30-38。
齊春紅(2006)。現代漢語語氣副詞「可」的強調轉折功能探源,雲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3(3):138-143。
齊春紅(2007)。單音節語氣副詞的語法化機制研究,雲南師範大學學報(對外漢語教學與研究版),5(1):61-65。
趙元任(1980,2002)。中國話文法。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趙 誠(2006)。二十世紀甲骨文研究述要。太原:書海出版社。
劉怡君、陳俊光(2007)。現代漢語委婉語之語用策略及語言形式─兼談華語教學應用,2007台灣華語文教學年會暨研討會論文集:471-495。
劉怡君(2007)。現代漢語副詞「可」的三大功能分析(未出版之期末報告)。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劉珺瑩(2012)。副詞「可」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教學方式探析,文學界(理論版),(2),111-112。
劉 利(1996)。先秦助動詞「可」的句法語義功能考察,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4),68-76。
劉 虹(2004)。會話結構分析。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劉月華(1996)。實用現代漢語語法。台北:師大書苑。
劉丹青、唐正大(2001)。話題焦點敏感算子「可」的研究,世界漢語教學,(3):25-33。
潘建華(2000)。每個句子都有焦點嗎,山西師大學報,27(3),123-126。
鄭貴友(2002)。漢語篇章語言學。北京:外文出版社。
鄧守信(2009)。對外漢語教學語法(修訂版)。台北:文鶴出版社。
鄧守信、孫珞(2004)。今日台灣:中級漢語課程。台中:東海大學華語中心。
蔣 嚴(1998)。語用推理與「都」的句法∕語義特征,現代外語,(1),11-24。
蔣協眾、魏會平(2008)。副詞「可」的次類劃分及其輕重讀規則,殷都學刊,(1),112-117。
蔡沂庭(2011)。副詞詞組「可就」篇章功能的初步探析,2011年台灣華語文教學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375-382。
聯合知識庫,http://udndata.com/。
盧曼曼(2012)。現代漢語副詞「倒」和「并」的比較研究(未出版之碩士學位論文)。揚州大學,江蘇。
錢乃榮(2002)。現代漢語概論。台北:師大書苑。
謝佳玲(2006a)。漢語情態詞的語意界定:語料庫為本的研究,中國語文研究,(21):45-63。
謝佳玲(2006b)。華語廣義與狹義情態詞的分析,華語文教學研究,(3)1:1-25。
謝佳玲(2011)。語用學授課講義(未出版之授課講義)。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羅曉英、邵敬敏(2006)。副詞「可」的語義分化及其語用解釋,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102-107。
顧 鋼(2001)。話題和焦點的句法分析,天津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76-80。
英文部分
Blakemore, D.(1987). Semantic Constraints on Relevance. Oxford: Basil Blackwell.
Blakemore, D.(2002). Relevance and linguistic meaning: the semantics and pragmatics of discourse markers.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Blakemore, D.(2003). Discourse and Relevance Theory. In Schiffrin, Tannen &Hamilton (Eds.) The Handbook of Discourse Analysis(100-118). United Kingdom ,UK: Blackwell Publishing Ltd
Biq, Yung-O.(1989). Ye as manifested on three discourse planes: Polysemy or abstraction. In James H-Y. Tai and Frank F. S. Hsueh (Eds.) Functionalism and Chinese Grammar(1-18).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 Association Monograph Series No.1. South Orange: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 Association.
Carston, R. (1988). Language and cognition. In Frederick J. Newmeyer(Eds.), Linguistics: The Cambridge survey, 58-63.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rston, R. (2002). Thought and utterance: The pragmatics of explicit communication. Wiley: Blackwell.
Chu, Chauncey Cheng-his. (1998). A Discourse Grammar of Mandarin Chinese. New York: Peter Lang. 〔潘文國等(譯),2006。漢語篇章語法。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Chafe, W. L. (1986). Evidentiality in English Conversation and Academic Writing. In Chafe, W. L. and Nichols, J., Evidentiality in English and in General (261-272). Norwood, N. J.: Ablex Publishing Corporation.
Chafe, W. & Nichols J. (Eds.). (1986). Evidentiality: The Linguistic Coding of Epistemology. Norwood: Ablex
Dahl, Osten (2000). Grammaticalization and the lift cycles of construction. Ms., Stockholm University.
Feng-fu Tsao. (1976). “Expectation” in Chinese: A Functional Analysis of Two Adverbs. Proceedings of the 2nd Annual Meeting of the Berkeley Linguistics Society, 360-374.
Google,http://www.google.com/。
Halliday, M.A.K. & Ruqaiya Hasan.(1976). Cohesion in English. London: Longman.
Halliday, M.A.K. (1967). Notes on transitivity and theme in English: II. Journal of Linguistics 4: 199-244.
Halliday, M.A.K. (1985).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Edward Arnold, London, U.K.
Heim, I. (1982). The Semantics of Definite and Indefinite Noun Phrases.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Amherst
Heine et al. (1991). Grammaticalization: A Conceptual Framewor [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Horn, L. R. (1984). Toward a new taxonomy for pragmatic inference: Q-based and R-based implicature. In D. Schiffrin (Eds.) Meaning, Form, and Use in Context: Linguistic Applications. Washington, D. C.: Georgetown University Press.
Jackendoff, R. (1972). Semantic Interpretation in Generative Grammar. Cambridge/Mass:MIT Press.
Krifka, Manfred. (1997). Frameworks for the representation of focus. In Proceedings of the ESSLLI ’96 Conference of Formal Grammar, Prague, August, 11-12.
Krifka, Manfred. (2006). Association with Focus Phrases. In Molnar, V. and Winkler, S. ed. The Architecture of Focus(100-118). Berlin/New York: Mouton de Gruyter.
Lyons, J. (1977). Semantics. 2vol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Leech, G. & Svartvik, J. (1975). A communicative Grammar of English. London: Longman.
Leech, G. (1974). Semantics. Harmondsworth: Penguin.
Leech, J. (1983). Principles of Pragmatics. London: Longman.
Martinet, A. (1964). Elements of general linguistics. (Elizabeth Palmer, Tran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60).
Palmer, F. R. (2001). Mood and Modality (2nd ed.). Cambridge and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Grundy, P. (2000). Doing Pragmatics (2nd e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Rochemont, M. (1986). Focus in Generative Grammar.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Rooth, M. (1985). Association with focus. Ph. D.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Amherst, distributed by GLSA, Amherst.
Sperber, D. & Wilson, D. (1986). Relevance: Communication & cognition. 1st ed. Oxford, UK: Blackwell.
Sperber, D. & Wilson, D. (1995). Relevance: Communication & cognition. 2nd edn. Oxford: Blackwell.
Saeed, J. I. (1997/2009). Semantics. (3rd ed.) West Sussex: Blackwell Publishers Ltd.
Sweester, Eve E. (1986). Polysemy vs. abstraction. Berkeley Linguistics Society 12:528-550
Traugott, E. (1999). The rhetoric of counter-expectation in semantic change: a study in subjectification. In A. Blank and P. Koch (Eds.) Historical semantics and cognition. (Cognitive Linguistics Research 13.) Berlin: Mouton de Gruyter. 177-196.
TOCFL華語詞彙通斷詞系統, http://140.122.110.83/TS/TextSegmentation.aspx。(搜尋日期:2013/12/06)
Youtube,http://www.youtube.com/?hl=zh-TW&gl=TW。
Yahoo,https://tw.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