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蔡沂庭
Tsai, Yi-Ting
論文名稱: 漢語副詞「可」的篇章、語用研究與教學應用
A Discourse and Pragmatic Analysis of the Adverb "Ke" with Pedagogical Applications
指導教授: 陳俊光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華語文教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論文出版年: 2014
畢業學年度: 102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68
中文關鍵詞: 焦點敏感算子範距引導碼情態反預期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659下載:7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以Halliday的概念(ideational)、篇章(textual)、人際(interpersonal)三大語言純理功能(metafunction)為分析架構,以真實語料為基礎,討論現代漢語副詞「可」在語義、篇章、語用三大層面的語言現象及其聯繫。
    本研究之研究基礎為台灣地區書面語料645筆及口語語料115筆,共760筆語料,以此梳理了前人研究對「可」概念功能的解釋。在此基礎上,本研究認為台灣地區的現代漢語副詞「可」只剩下疑問的語義。在篇章功能上,關聯副詞「可」作為漢語的焦點敏感算子,具有承前逆接的銜接功能,多作用於句內的層次範距,也常出現與其他副詞連用的情況,在篇章中表現了對比的功能。在人際功能上,筆者以引導碼的角度切入,情態副詞「可」表示了一定的說者態度,可以較快地引導聽者作出正確的推論,而其語用功能核心為反預期,違反聽者預期的比例多於違反社會和說者預期的比例,體現了「可」的交互主觀性。另外,「可」多與義務情態詞連用,表現提醒、警告、規定、禁止等功能,其次為與認知情態詞的連用,表示其後判斷為真。
    由「可」的「疑問」義,進一步延伸到為語用的反詰用法,再從反詰用法進一步作為反預期的語用功能,以此,再延伸到篇章的對比功能,構成了語言三層面的一個連續體。筆者在此研究成果上,分析了四本台灣通行的華語教材,並進行了針對中級以上英語母語學習者的教學安排與教學設計。

    摘要 i Abstract 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方向與範圍 2 第三節 研究問題 5 第四節 本文架構 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可」的語義研究探討 7 一、「可」的歷時語義 8 二、「可」的共時語義 14 三、「可」的核心語義 17 四、小結 18 第二節 「可」的句法研究探討 18 一、「可」的語法功能 18 二、副詞「可」與連詞「可」的區分 20 三、「可」的句法分布 23 四、小結 28 第三節 「可」的篇章研究探討 28 一、相關理論概念 28 二、「可」的篇章相關研究 38 三、小結 44 第四節 「可」的語用研究探討 44 一、相關理論概念 44 二、「可」的語用相關研究 57 三、小結 65 第五節 本章總結 66 第三章 研究方法 67 第一節 研究架構 67 一、「可」的語義分析 67 二、「可」的篇章分析 69 三、「可」的語用分析 70 第二節 研究方法 72 一、語料蒐集 73 二、教材分析 75 第四章 結果分析與討論 77 第一節「可」的篇章層面 77 一、「可」的銜接方式 77 二、「可」的範距 78 三、「可」的信息結構 83 四、「可」與其他副詞的共現 88 第二節 「可」的語用層面 92 一、引導碼「可」的語用分析 92 二、引導碼「可」的心理預期 95 三、引導碼「可」的說者抽離與說者投入 99 四、引導碼「可」與情態詞的共現 102 五、引導碼「可」與「倒」的對比 108 六、「可」的語義、篇章、語用之聯繫 112 第三節 本章總結 114 第五章 教學應用 117 第一節 現行教材中「可」的呈現 117 一、《實用中文讀寫2》 119 二、《新版實用視聽華語3》 120 三、《今日台灣:中級漢語課程》 122 四、《華語文綜合讀本第二冊》 122 第二節「可」的教學排序與設計 124 一、排序原則 124 二、教學排序 129 三、教學設計 130 第三節 小結 133 第六章 結論 135 第一節 研究總結 135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未來展望 136 參考文獻 137 附錄(部分語料) 149

    中文部分
    方 梅(1995)。漢語對比焦點的句法表現手段,中國語文,(4),279-288。
    王東海、張志毅(2007)。現代漢語詞匯語義共時研究的歷時、歷史視角,江蘇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5),33-39。
    王 力(1959)。中國現代語法。香港:中華書局。
    王 力(1982)。漢語語法綱要。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王正蓉(2012)。現代漢語副詞「倒」的焦點敏感特性及組句模式研究(未出版之碩士學位論文)。武漢:華中科技大學碩士論文。
    王俊仁(2010)。現代漢語重述標記語用分析─以「也就是說」與「換句話說」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中文詞知識庫小組(1994)。中文書面語頻率詞典。台北:中央研究院資訊科學研究院。
    中央研究院現代漢語平衡語料庫,http://db1x.sinica.edu.tw/kiwi/mkiwi/modern_c_mainhelp2.html。
    中華民國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網路版), http://dict.revised.moe.edu.tw/。(搜尋日期:2013/10/28)
    白建華(2009)。對外漢語語言點教學150例。紐哈芬:耶魯大學出版社。
    北京大學中文系1955、1957級語言班(1982)。現代漢語虛詞例釋。北京:商務印書館。
    北京語言學院語言教學研究所(1986)。現代漢語頻率詞典。北京: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
    玄 玥(2004)。論漢語對比焦點標記「是」──兼論焦點標記對焦點敏感算子的制約(未出版之碩士學位論文)。東北師範大學,吉林省。
    史金生(2003)。語氣副詞的範圍、類別和共現順序,中國語文,(1),17-31。
    史金生(2005)。「又」、「也」的辯駁語氣用法及其語法化,世界漢語教學,(4),52-61。
    任芝鍈(2007)。「連」字在焦點結構中的作用─談焦點結構分析中的幾個基本問題,廣播電視大學學報,(3),76-79。
    江美儀(2011)。現代漢語「只」與日語相應形式對比分析與教學應用(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江藍生(2000)。〈疑問副詞「頗、可、還」〉,《近代漢語探源》。北京:商務印書館。
    李 泉(2001)。漢語語法考察與分析。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
    李 杰(2007)。現代漢語狀位語氣副詞的預設內容,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5),107-112。
    李文山(2011)。焦點敏感副詞與「了2」同現的語義條件,語言教學與研究,(5),104-108。
    李海霞(2012)。語氣副詞「可」的對外漢語教學研究(未出版之碩士學位論文)。吉林大學,吉林省。
    李曉琪(2005)。現代漢語虛詞講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李科第(2001)。漢語虛詞辭典。雲南:雲南人民出版社。
    李善婧(2009)。現代漢語語氣副詞「可」的三個平面研究(未出版之碩士學位論文)。大連:大連理工大學碩士論文。
    李曉琪主編(2003)。現代漢語虛詞手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李海霞(2012)。語氣副詞「可」的對外漢語教學研究(未出版之碩士學位論文)。吉林:吉林大學。
    何兆熊(2000)。新編語用學概要。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何自然、冉永平(2009)。新編語用學概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呂叔湘(1999)。現代漢語八百詞。香港:商務印書館。
    呂叔湘(1956)。中國文法要略。上海:商務印書館。
    呂叔湘(1999)。漢語語法分析問題,漢語語法論文集(增訂本),香港:商務印書館,481-571。
    吳福祥(2004)。試說「X不比Y˙Z」的語用功能,中國語文,(3):222-231。
    周 剛(2002)。連詞與相關問題。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周 何(1990)。國語活用辭典。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屈承熹(1991)。漢語副詞的篇章功能,語言教學與研究,(2),64-78。
    屈承熹(1999)。從漢語的焦點與話題看英語中的Y-Movement及其他倒裝句,外語學刊,(4),1-13。
    屈承熹(2010)。漢語功能篇章語法-從認知、功能到篇章結構。台北:文鶴出版社。
    林慧敏(2009)。漢語副詞「卻」與「倒」之語義、篇章、語用對比及其教學初探(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林吟聯(2011)。現代漢語「並」的語義、篇章、語用分析及其教學應用(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胡裕樹(1992)。現代漢語。台北:新文豐出版社。
    胡壯麟等(2008)。系統功能語言學概論(修訂版)。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洪慎杏(2008)。現代漢語複句分類與關聯詞語教學--以「而」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席 嘉(2003)。轉折副詞「可」探源,語言研究,23(2),80-83。
    侯學超(1998)。現代漢語虛詞詞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孫 薇(2002)。語氣副詞「可」的語用分析,語言研究特刊:108-112。
    畢永峨(1994)。「也」在三個話語平面的體現:多樣性或抽象性,功能主義與漢語語法,79-93。
    徐烈炯、潘海華主編(2005)。焦點結構和意義的研究。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徐 杰(2001)。普遍語法原則與漢語語法現象。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馬 真(2004)。現代漢語虛詞研究方法論。北京:商務印書館出版社。
    馬 寧(2011)。副詞「可」的產生及發展(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吉林:溫州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殷何輝(2009)。焦點敏感算子「只」的量級用法和非量級用法,語言教學與研究,(1):49-56。
    高環生(2011)。留學生「可」使用偏誤研究(未出版之碩士學位論文)。華中師範大學,武漢市。
    唐 敏(2009)。副詞「還」的「反預期」語用功能及「反預期」的義源追溯,江蘇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1(4):69-73。
    袁毓林(2008)。反預期、遞進關係和語用尺度的類型──「甚至」和「反而」的語義功能比較,當代語言學,10(2):109-121。
    陳俊光(2007)。對比分析與教學應用。臺北:文鶴出版有限公司。
    陳俊光(2010a)。篇章分析與教學應用。臺北:新學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陳俊光(2010b)。「卻」與「倒」的篇章和語用功能。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陳滿華(2007)。漢語事實的描寫與考察。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語教學中心(2010)。實用中文讀寫2。台北:正中書局。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2008)。新版實用視聽華語3,台北:正中書局。
    國立編譯館(1998)。華語文綜合讀本第二冊,台北:南天書局。
    郭志良(1999)。現代漢語轉折詞語研究。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陸儉明、馬真(1999)。現代漢語虛詞散論。北京:語文出版社。
    張旺熹、李慧敏(2009)。對話語境與副詞「可」的交互主觀性,語言教學與研究,(2),1-8。
    張旺熹(2006)。漢語句法的認知結構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張誼生(2000)。現代漢語副詞研究。上海:學林出版社。
    張全生(2009)。現代漢語焦點結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中國南開大學博士論文,天津市。
    張健軍(2013)。關聯論視角下的轉折複句反預期表達現象分析,世界漢語教學,27(4):454-469。
    張文賢(2009),轉折連詞「但是」的整體連接功能,2009年第四屆海峽兩岸現代漢語問題學術研討會:兩岸四地語言與生活。台北:台灣師範大學。
    張雪平(2005a)。「可」的程度意義及其來源和演變,天中學刊,20(6),67-71。
    張雪平(2005b)。副詞「可」的功能及其來源和演變(未出版之研究生碩士論文)。河南大學,河南省開封市。
    盛繼艷(2004)。現代漢語語氣副詞「可」的三個平面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遼寧師範大學,遼寧省。
    崔誠恩(2002)。現代漢語情態副詞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北京市。
    商務印書館辭書研究中心(2000)。古今漢語詞典。北京:商務印書館。
    許餘龍(2002)。對比語言學。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湯廷池、湯志真(1997)。華語情態詞序論,第五屆世界華語文教學論文集:語文分析組,177-197。
    湯廷池(1986)。國語語法與功用解釋:兼談國語與英語功用的對比分析,師大學報,(31):437-469。
    彭玉琴(2009)。漢語語氣副詞引導碼探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彭小川(1999)。論副詞「倒」的語篇功能──兼論對外漢語語篇教學,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6(5),132-137。
    董秀芳(2003)。無標記焦點和有標記焦點的確定原則,漢語學習,(1),10-16。
    楊惠芬(1993)。副詞「可」的語義及用法,世界漢語教學,(3),173-178。
    齊滬揚(2002)。語氣詞與語氣系統。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
    齊滬揚(2003)。語氣副詞的語用功能分析,語言教學與研究,(1),62-71。
    溫鎖林(2010)。現代漢語的申辯口氣──兼論語氣副詞的研究方法,語言研究,30(1),30-38。
    齊春紅(2006)。現代漢語語氣副詞「可」的強調轉折功能探源,雲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3(3):138-143。
    齊春紅(2007)。單音節語氣副詞的語法化機制研究,雲南師範大學學報(對外漢語教學與研究版),5(1):61-65。
    趙元任(1980,2002)。中國話文法。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趙 誠(2006)。二十世紀甲骨文研究述要。太原:書海出版社。
    劉怡君、陳俊光(2007)。現代漢語委婉語之語用策略及語言形式─兼談華語教學應用,2007台灣華語文教學年會暨研討會論文集:471-495。
    劉怡君(2007)。現代漢語副詞「可」的三大功能分析(未出版之期末報告)。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劉珺瑩(2012)。副詞「可」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教學方式探析,文學界(理論版),(2),111-112。
    劉 利(1996)。先秦助動詞「可」的句法語義功能考察,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4),68-76。
    劉 虹(2004)。會話結構分析。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劉月華(1996)。實用現代漢語語法。台北:師大書苑。
    劉丹青、唐正大(2001)。話題焦點敏感算子「可」的研究,世界漢語教學,(3):25-33。
    潘建華(2000)。每個句子都有焦點嗎,山西師大學報,27(3),123-126。
    鄭貴友(2002)。漢語篇章語言學。北京:外文出版社。
    鄧守信(2009)。對外漢語教學語法(修訂版)。台北:文鶴出版社。
    鄧守信、孫珞(2004)。今日台灣:中級漢語課程。台中:東海大學華語中心。
    蔣 嚴(1998)。語用推理與「都」的句法∕語義特征,現代外語,(1),11-24。
    蔣協眾、魏會平(2008)。副詞「可」的次類劃分及其輕重讀規則,殷都學刊,(1),112-117。
    蔡沂庭(2011)。副詞詞組「可就」篇章功能的初步探析,2011年台灣華語文教學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375-382。
    聯合知識庫,http://udndata.com/。
    盧曼曼(2012)。現代漢語副詞「倒」和「并」的比較研究(未出版之碩士學位論文)。揚州大學,江蘇。
    錢乃榮(2002)。現代漢語概論。台北:師大書苑。
    謝佳玲(2006a)。漢語情態詞的語意界定:語料庫為本的研究,中國語文研究,(21):45-63。
    謝佳玲(2006b)。華語廣義與狹義情態詞的分析,華語文教學研究,(3)1:1-25。
    謝佳玲(2011)。語用學授課講義(未出版之授課講義)。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羅曉英、邵敬敏(2006)。副詞「可」的語義分化及其語用解釋,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102-107。
    顧 鋼(2001)。話題和焦點的句法分析,天津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76-80。

    英文部分
    Blakemore, D.(1987). Semantic Constraints on Relevance. Oxford: Basil Blackwell.
    Blakemore, D.(2002). Relevance and linguistic meaning: the semantics and pragmatics of discourse markers.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Blakemore, D.(2003). Discourse and Relevance Theory. In Schiffrin, Tannen &Hamilton (Eds.) The Handbook of Discourse Analysis(100-118). United Kingdom ,UK: Blackwell Publishing Ltd
    Biq, Yung-O.(1989). Ye as manifested on three discourse planes: Polysemy or abstraction. In James H-Y. Tai and Frank F. S. Hsueh (Eds.) Functionalism and Chinese Grammar(1-18).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 Association Monograph Series No.1. South Orange: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 Association.
    Carston, R. (1988). Language and cognition. In Frederick J. Newmeyer(Eds.), Linguistics: The Cambridge survey, 58-63.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rston, R. (2002). Thought and utterance: The pragmatics of explicit communication. Wiley: Blackwell.
    Chu, Chauncey Cheng-his. (1998). A Discourse Grammar of Mandarin Chinese. New York: Peter Lang. 〔潘文國等(譯),2006。漢語篇章語法。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Chafe, W. L. (1986). Evidentiality in English Conversation and Academic Writing. In Chafe, W. L. and Nichols, J., Evidentiality in English and in General (261-272). Norwood, N. J.: Ablex Publishing Corporation.
    Chafe, W. & Nichols J. (Eds.). (1986). Evidentiality: The Linguistic Coding of Epistemology. Norwood: Ablex
    Dahl, Osten (2000). Grammaticalization and the lift cycles of construction. Ms., Stockholm University.
    Feng-fu Tsao. (1976). “Expectation” in Chinese: A Functional Analysis of Two Adverbs. Proceedings of the 2nd Annual Meeting of the Berkeley Linguistics Society, 360-374.
    Google,http://www.google.com/。
    Halliday, M.A.K. & Ruqaiya Hasan.(1976). Cohesion in English. London: Longman.
    Halliday, M.A.K. (1967). Notes on transitivity and theme in English: II. Journal of Linguistics 4: 199-244.
    Halliday, M.A.K. (1985).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Edward Arnold, London, U.K.
    Heim, I. (1982). The Semantics of Definite and Indefinite Noun Phrases.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Amherst
    Heine et al. (1991). Grammaticalization: A Conceptual Framewor [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Horn, L. R. (1984). Toward a new taxonomy for pragmatic inference: Q-based and R-based implicature. In D. Schiffrin (Eds.) Meaning, Form, and Use in Context: Linguistic Applications. Washington, D. C.: Georgetown University Press.
    Jackendoff, R. (1972). Semantic Interpretation in Generative Grammar. Cambridge/Mass:MIT Press.
    Krifka, Manfred. (1997). Frameworks for the representation of focus. In Proceedings of the ESSLLI ’96 Conference of Formal Grammar, Prague, August, 11-12.
    Krifka, Manfred. (2006). Association with Focus Phrases. In Molnar, V. and Winkler, S. ed. The Architecture of Focus(100-118). Berlin/New York: Mouton de Gruyter.
    Lyons, J. (1977). Semantics. 2vol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Leech, G. & Svartvik, J. (1975). A communicative Grammar of English. London: Longman.
    Leech, G. (1974). Semantics. Harmondsworth: Penguin.
    Leech, J. (1983). Principles of Pragmatics. London: Longman.
    Martinet, A. (1964). Elements of general linguistics. (Elizabeth Palmer, Tran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60).
    Palmer, F. R. (2001). Mood and Modality (2nd ed.). Cambridge and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Grundy, P. (2000). Doing Pragmatics (2nd e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Rochemont, M. (1986). Focus in Generative Grammar.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Rooth, M. (1985). Association with focus. Ph. D.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Amherst, distributed by GLSA, Amherst.
    Sperber, D. & Wilson, D. (1986). Relevance: Communication & cognition. 1st ed. Oxford, UK: Blackwell.
    Sperber, D. & Wilson, D. (1995). Relevance: Communication & cognition. 2nd edn. Oxford: Blackwell.
    Saeed, J. I. (1997/2009). Semantics. (3rd ed.) West Sussex: Blackwell Publishers Ltd.
    Sweester, Eve E. (1986). Polysemy vs. abstraction. Berkeley Linguistics Society 12:528-550
    Traugott, E. (1999). The rhetoric of counter-expectation in semantic change: a study in subjectification. In A. Blank and P. Koch (Eds.) Historical semantics and cognition. (Cognitive Linguistics Research 13.) Berlin: Mouton de Gruyter. 177-196.
    TOCFL華語詞彙通斷詞系統, http://140.122.110.83/TS/TextSegmentation.aspx。(搜尋日期:2013/12/06)
    Youtube,http://www.youtube.com/?hl=zh-TW&gl=TW。
    Yahoo,https://tw.yahoo.com/。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