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林縈婕
Lin,Ying-Jie
論文名稱: 立法院女性從業人員運動行為及運動介入成效之研究
A Study of Exercise Behavior and Exercise Intervention on the Stagesfor the Female Workers in the Legislative Yuan
指導教授: 陳美燕
Chen, Mei-Yen
張少熙
Chang, Shao-Hsi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運動休閒與餐旅管理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Sport, Leisure and Hospitality Management
論文出版年: 2009
畢業學年度: 97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16
中文關鍵詞: 立法院女性從業人員運動行為運動介入
英文關鍵詞: female workers of the Legislative Yuan, stages of exercise, exercise intervention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47下載:83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之主要目的是針對立法院女性從業人員運動行為現況進行調查,接著應用跨理論模式瞭解女性從業人員的不同運動階段現況,並徵求意圖期、準備期和行動期的女性從業人員之同意,進行運動計畫介入,並針對這些女性從業人員探討其在運動行為、運動感受和社會支持上之影響。研究範圍為目前立法院女性從業人員,約384人為階段一樣本,在經過說明本研究目的後,徵求志願者共60人參與本運動計畫介入40天的研究做為階段二之樣本。透過問卷調查法並以描述性統計、探索性因素分析、內部一致性信度分析、單因子共變數分析、單因子多變量共變數分析、t檢定與皮爾森積差相關來進行資料處理與分析。
    研究對象以國會助理居多,年齡層多數集中在20-40歲之間及未婚居多。主要研究結果如下:
    一、運動計畫介入後比計畫實施前運動人口有顯著的增加,計畫實施前「規律運動者」有20%,計畫介入後「規律運動者」有70%,計畫實施後規律人口增加50%。
    二、運動計畫介入前後運動行為狀況之變化,「運動強度」及「運動頻率」均顯著高於運動計畫介入前。計畫介入後運動項目以散步、健行或快走、爬樓梯為主。
    三、不同「身份别」、「年齡層」及「婚姻狀況」之女性從業人員在運動感受上並無顯著差異存在。
    四、運動計畫介入後之運動感受、社會支持後測均高於前測。
    五、運動感受與社會支持動機因素呈顯著正相關;社會支持動機因素與規畫因素亦呈顯著正相關。
    未來建議可以針對這些女性從業人員的BMI、骨質密度與體適能加以測量,來幫助這些立法院女性從業人員運動階段與身體活動獲得改善,以強化他們規律的運動習慣與行為。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exercise intervention on improvement of stages of exercise and physical activity for the female workers in the Legislative Yuan. Three hundred and eighty-four female workers filled the questionnaire on the study one and sixty female workers participated .in the 40 days exercise intervention program for the study two. The intervention program with the Transtheoretical Model was applied to help workers develop effective approaches within different stages of the exercise change. All subjects completed questionnaires, including stages of exercise and physical activity record, at the pre-test and the post test. Data analyses included descriptive statistics, EFA, Cronbach’s α, Pearson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and analysis of covarianc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fter exercise intervention, the percentage of regular exercise increased 50.0% in the test group. Physical activity of the post test group had higher estimated energy expenditure than those in the pre-test group. Finally, based on foregoing affecting factors of exercise behavior, some recommendations for practice and further researches were suggested.

    目 次 口試委員與所長簽字証書................................................................................. i 授權書................................................................................................................ ii 中文摘要............................................................................................................. iii 英文摘要…………………………………………………………………………… iv 謝誌………………………………………………………………………………… v 目次..................................................................................................................... vi 表目次.................................................................................................................. viii 圖目次.................................................................................................................. x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5 第三節 研究問題………………………………………………………... 6 第四節 研究範圍..................................................................................... 6 第五節 研究限制………………………………………………………….. 6 第六節 名詞釋義……………….………………………………………… . 7 第貮章 文獻探討…………………………………………………… 10 第一節 運動與健康之關聯性….……...………………………………….. 10 第二節 女性運動行為……………………………………......................... 23 第三節 跨理論模式在運動行為上的運用……………………………….. 31 第四節 本章總結..................................................................................... 37 第參章 研究方法…………..………………………………………… 39 第一節 研究架構………………………………………………………… 39 第二節 研究對象………………………………………………………....... 40 第三節 研究流程………………………………………………………….. 41 第四節 研究工具與介入計畫…………………………………………….. 42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52 第肆章 結果與討論……..………………………………………… 54 第一節 立法院女性從業人員基本特性之分析…………………………. 54 第二節 不同運動階段的立法院女性從業人員運動行為與飲食現況… 58 第三節 研究工具正式施測之信度分析 67 第四節 不同人口統計變項的立法院女性從業人員在運動感受、社會支持之差異性分析....................................................................... 69 第五節 運動計畫介入對立法院女性從業人員運動感受、社會支持之差異性分析.................................................................................. 73 第六節 運動感受與社會支持之相關分析…………………………….. 75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 76 第一節 結論 76 第二節 建議 80 參考文獻........................................................................................... 83 . 附錄一 預試問卷.................................................................................... 96 附錄二 正式問卷.................................................................................... 100 附錄三 正式後測問卷............................................................................ 104 附錄四 電視與報紙媒體參與宣傳活動的採訪通知.............................. 108 附錄五 運動woman宣導活動相關資料............................................... 109 附錄六 平時運動記錄表…………………………………………………. 115 附錄七 受試者同意書……………………………………………………. 116 表目次 表2-1 身體活動與運動的要素……….................................................. 11 表2-2 規律運動或身體活動的益處一覽表….……….………………... 15 表2-3 身體活動與健康的關係表……………………………………… 16 表2-4 國內運動感受對運動行為之相關研究表………...……………. 20 表2-5 國內成年女性運動行為現況表………………………………….. 24 表2-6 女性運動行為與健康的關係表…………………………………. 27 表2-7 國內運動計畫介入女性運動行為對健康體能之影響研究表… 29 表2-8 跨理論模式建構表……………………………………………….. 32 表2-9 跨理論模式於運動計畫介入促進運動行為改變之相關研究表 36 表3-1 樣本結構之描述分析摘要表…………………………………….. 45 表3-2 運動感受量表探索性因素分析摘要表..………………………. 47 表3-3 運動社會支持量表探索性因素分析摘要表……………………. 48 表3-4 運動社會支持量表信度分析摘要表…………………………….. 48 表4-1 研究對象基本特性分布表……………………………………….. 56 表4-2 身份別及婚姻狀況與罹患慢性疾病分布表……………………. 58 表4-3 不同運動階段於運動計畫介入前後測之比較表………………. 59 表4-4 各運動階段前後測之改變分布表……………………………….. 60 表4-5 前、後測運動階段的移動結果情形表…………………………. 61 表4-6 研究對象之運動項目分布情形表………………………………. 64 表4-7 國會助理、行政人員運動行為比較表…………………………. 65 表4-8 不同人口統計變項運動項目前三名分布表……………………. 66 表4-9 研究對象之飲食現況分布情形表……………………………….. 67 表4-10 運動感受量表之前、後測信度分析摘要表……………………. 68 表4-11 運動社會支持量表之前、後測信度分析摘要表………………. 69 表4-12 女性從業人員身份別在運動感受上的單因子共變數分析 摘要表…………………………………………………………….. 70 表4-13 女性從業人員年齡層在運動感受上的單因子共變數分析 摘要表…………………………………………………………….. 71 表4-14 女性從業人員婚姻狀況在運動感受上的單因子共變數分析 摘要表…………………………………………………………….. 71 表4-15 運動計畫介入運動感受前後測之配對t檢定表……………….. 73 表4-16 運動計畫介入社會支持前後測之配對t檢定表……………….. 74 表4-17 運動感受與社會支持相關分析表……………………………….. 75 圖目次 圖2-1 身體活動、體適能和健康狀況三者之間具有交互作用之密切關係圖…………………………………………………………………. 14 圖3-1 研究架構圖…………………………………………………………. 39 圖3-2 研究流程圖..................................................................................... 40 圖3-3 健康體能宣導活動圖……………………………………………… 49 圖3-4 運動woman宣導活動記者會現場圖…………………………….. 51 圖3-5 運動woman宣導活動大型背板圖………………………………... 51 圖4-1 運動強度於運動計畫介入後人次之比較圖……………………… 62 圖4-2 運動頻率於運動計畫介入後人次之比較圖……………………… 63

    一、中文部份
    丁志音、江東亮(1996)。健康行為型態分類臺灣地區之成年人口群─群聚分析之應用。中華衛誌,15(3),175-187。
    方進隆(1992)。估計運動時所消耗之能量。運動與健康─減肥健身與疾病的運動處方。台北市:漢文書店。
    方進隆(1993)。健康體能的理論與實務─健康體能評量。台北市:漢文書店。
    方進隆(1997)。教師體適能指導手冊。台北市:台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與發展中心。
    方進隆、陳玉英(1997)。社區介入策略對工作場所同仁健康體能的影響研究。體育學報,24,133-144。
    牛玉珍(1997)。教師規律運動行為影響因素之研究─以交通大學教師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王牡秀(2008)。規律健走對全人健康生活型態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臺北市。
    王秀華(2003)。身體活動與女性健康。中華體育季刊,17(1),16-23。
    王蕙雯、張媚(2006)。應用跨理論模式於工作場所實施運動介入之成效。台灣醫學,10(3),292-300。
    立法院(2009)。立法院職權。2009年5月19日,取自立法院全球資訊網址http://www.ly.gov.tw/ly/01_introduce/0101_int/0101_int_08.jsp?ItemNO=01010800
    曲天尚(2003)。更年期婦女的運動階段、身體活動與知覺運動利益和障礙之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醫學大學,臺北市。
    江建寬(2007)。大學運動代表隊學生身體活動量與睡眠品質相關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行政院主計處(2001a)。勞動統計月報106期。臺北市:作者。
    行政院主計處(2001b)。九十年臺灣地區人力運用調查統計結果綜合分析。臺北市:作者。
    行政院主計處(2007)。勞動統計月報190期。臺北市:作者。
    行政院農委會(2000)。中華民國農業統計要覽。臺北市:作者。
    行政院衛生署(2006)。死因統計結果摘要。臺北市:作者。
    行政院衛生署(2009)。藥物食品安全週報183期。臺北市:作者。
    食品資訊網(2009)。國民飲食指標。2009年5月19日,取自行政院衛生署食品衛生處網址http://food.doh.gov.tw/foodnew。
    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2006)。2006國民健康局年報。臺北市:作者。
    何佩玲(2004)。臺北市某完全中學學生運動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何鑫憲(2004)。國民小學教師規律運動行為與其相關因素之研究-以台南縣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台南市。
    余瑩瑛(2002)。醒吾技術學院學生運動習慣與體適能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吳國銑(1979)。我國運動員運動成就與家庭因素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吳貴琍(1998)。規律運動對停經後婦女的骨密度與性激素之影響。大專體育,38,55-61。
    吳貴琍(1999)。規律運動對停經前婦女的骨密度和性激素的影響。體育學報,27,183-192。
    吳碧蓮(2002)。國小學童母親運動行為認知及規律運動行為之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吳慧玲(1996)。臨床護理人員規律運動習慣及其相關因素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臺北市。
    吳賢全(1996)。同公司30歲至50歲員工健康體適能狀況研究。大同學報,26,293-306。
    呂昌明、王淑芳(2000)。跨理論模式在健身行為改變上的應用。翰林文教雜誌,17,22-30。
    呂昌明、林旭龍(2000)。應用跨理論模式於社區婦女運動行為之研究。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報投稿中。
    呂昌明、林旭龍(2001):應用跨理論模式於工作場所員工運動行為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計畫編號:NSC89-2413-H-003-093-)。
    呂淑美(2004)。大學生運動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以國立宜蘭大學學生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宋慧君(2003)。長期運動介入對社區中老年人運動行為改變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護理學院,臺北市。
    李正美、許秀桃、李寧遠(1992)。水中有氧運動訓練對婦女體適能、身體組成及血液生化值之影響。國立體育學院論叢,3(1),139-150。
    李思招(2000)。護理學生規律動行為相關因素研究-以臺北護理學院學生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李秋香(2003)。尿失禁婦女骨盆底肌肉運動介入之成效及其相關因素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中山醫學大學,臺中市。
    李素箱(2005)。台中地區社區民眾運動情形與健康狀況調查研究。大專體育學刊,7(1),131-145。
    李彩華、方進隆(1998)。十二週體能訓練對婦女健康體能與血脂肪之影響。體育學報,26,145-152。
    李筱萱(2007)。身體活動量與睡眠品質之相關研究-以高科技產業員工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李碧霞(2001)。中老年人運動階段、身體活動量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以臺北市中山區居民為例。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李蘭、陸玓玲、李隆安、黃美維、潘怜燕、鄧肖琳(1995)。臺灣地區成人的健康行為探討:分佈情形因素結構和相關因素。中華衛誌,14 (4),358-367。
    卓玉蓮(2002)應用跨理論模式促進國中學生身體活動:認知-行為教育介入。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卓俊辰(1996)。運動與健康。臺北市:國立空中大學。
    卓俊辰。(2001)。體適能與運動處方:體適能指導手冊。台北市:中華民國有氧體能運動協會。
    季瑋珠、符春美(1992)。社區民眾從事體能活動之研究。中華衛誌,11 (4),328-339。
    林正常、林貴福、徐台閣、吳慧君(2002)。運動生理學。臺北市:藝軒圖書文具有限公司。
    林旭龍(2000)。應用跨理論模式於大學女生身體活動之主客觀評價的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旭龍、呂昌明(2002)。應用跨理論模式於大學女生身體活動之研究--改變階段模式之效度。衛生教育學報,18,127-140。
    林宗賢(2002)。體適能教學及文宣海報的介入對學生體適能知識、態度和運動行為效果之研究。藝術學報,71,211-226。
    林思靜(2007)。登階運動訓練對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候群患者心肺耐力與睡眠狀況成效之前驅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長庚大學,桃園縣。
    林春豪、張少熙、張良漢(2008)。高齡婦女晨間休閒運動涉入與身心健康之研究。運動休閒管理學報,5(1),121-135。
    林貞嫺(2005)。運用跨理論模式設計健康體適能教學方案之成效研究-以台北市某私立女子高級中學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輔仁大學,臺北市。
    林晉榮(2002)。體適能與健康相關生活品質。國民體育季刊,31(1),52-59。
    林清山(1997)。心理與教育統計學。臺北市:東華書局。
    林貴福(2000)。運動、體適能與健康的流行病學與生理機轉。健康促進與疾病防治論壇。台北:國家衛生院。
    林瑞雄(1991)。國民健康檢查之規劃與試驗。行政院衛生署委託研究期末報告。臺北:行政院衛生署。
    林嘉玲(2000)。自費安養機構老人睡眠品質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林嘉甄(2002)。探討台北都會地區美髮業女性營養知識、飲食行為及其影響因素。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北醫學院,臺北市。
    林麗鳳(2004)。大學生運動行為改變之研究:跨理論模式之追蹤應用。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武靜蕙(2007)。高職學生運動行為介入研究-應用跨理論模式。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臺北市。
    邱皓政(2000)。社會與行為科學的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台北市:五南圖書公司。
    俞素華(2007)。某技術學院學生規律運動行為影響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姜逸群、呂槃、江永盛、黃雅文(1988):民眾的健康意識及中老年病之預防健康行為調查。衛生教育雜誌,9,67-81。
    胡巧欣(2004)。健身活動介入對健康體適能與運動行為影響之研究~應用跨理論模式。師大書苑。
    高俊雄(2002)。運動休閒事業管理。桃園:志軒企業有限公司。
    高毓秀(2002)。職場員工運動行為改變計劃之實驗研究--跨理論模式之應用。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高毓秀、黃奕清(2000)。成年人運動行為影響因素之徑路分析。護理研究,8(4),435-446。
    張志成、蔡守浦(2005)。以跨理論模式探析健身運動行為的改變。大專體育,77,137-144。
    張哲榕(2005)。水中有氧運動的介入對老年女性平衡能力及下肢肌力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張彩秀(1992)。中老年人運動型態、體適能及健康狀況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陽明大學,臺北市。
    張彩秀、姜逸群(1995)。國人運動行為、體適能及主觀健康狀況之研究。學校衛生,26,67-81。
    張淑華(2007)。應用跨理論模式於臺北縣某技術學院學生運動行為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張薰文(1999)。活動量與高血壓及高血脂症的相關探討─金山成年居民的研究。中華衛誌,18(6),413-422。
    體適能指導(2009)。體適能定義及重要性。2009年5月19日,取自教育部,體適能網址。http://www.fitness.org.tw/TW/index.html。
    莊茹潔(2002)。健康體能檢測與運動諮詢介入對社區民眾運動行為之影響---以台南市安南區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臺南市。
    許妮茜(2007)。應用跨理論模式探討屏東縣國小女教師運動行為之研究。未出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市。
    許樹淵、崔凌震(2004)。健康與體育概論。台北市:師大書苑。
    郭曉文(2000)。學童母親規律運動行為之相關因素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秀珠(1999)。老人運動行為及其相關因素研究-以台北市基督長老教會松年大學五十五歲以上學員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芮淇(2001)。新竹市某高職學生運動行為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祈維(2004)。運動介入對更年期婦女生理症狀及睡眠品質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美莉(2001)。臺大學生體適能與臺灣地區大專院校常模之比較。臺大體育,38,9-24。
    陳郁雯(2003)。從健康體適能的推動探討生活行為健康化之研究─以台南市文平、東寧社區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台北。
    陳真美(2001)。職業婦女運動行為及其相因素之研究-以台北市某家銀行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陳滋茨(1992)。臺北市國中女教師骨質疏鬆症預防行為之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黃文俊(1999)。十六歲高中女生之坐式生活型態在健康體適能之影響分析研究。大專體育,44,31-38。
    黃永任(1998)。運動、體適能與疾病預防。國民體育季刊27 (2),5-13。
    黃孟娟(2007)。漫淡飲食、運動與健康。臺北市終身學習網通訊,36,23-26。
    黃金柱 ( 2002)。職前體育師資培育應有的適能教育。研習資訊,19 (2),,45-54。
    黃奕清、高毓秀、陳秋蓉、徐儆暉(2003)。運動計畫介入職場員工運動階段與身體活動之成效。勞工安全衛生研究季刊,11(1),1-10。
    黃婉茹(2003)。應用跨理論模式於職場女性運動行為之研究-以行政院及其所屬主管機關女性公務人員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黃雅文、姜逸群、藍忠孚、方進隆、劉貴雲(1991)。中老年人健康行為之探討。公共衛生,18(2),133-147。
    楊亮梅(1993)。身體活動狀況及健康體能與血脂肪之比較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溫密欣(2008)。高雄縣某國中影響課後規律運動行為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葉清華(2009)。減重課程介入實施成效分析與追踨評估。大專體育學刊,11(1),93-104。
    鄒佳紋(2007)。有氧運動介入對於中高齡婦女代謝症候群因子及心率變異性的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大學,桃園縣。
    雷啟文(2003)。中年婦女身體活動與睡眠品質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北護理學院,臺北市。
    劉立宇(1996)。單一次不同速度的步行運動對年輕女性血液脂肪的影響。臺南師院學報,29,287-317。
    劉欣玫(2004)。產後婦女腹直肌分離現象-治療性運動介入後效果之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高雄醫學大學,高雄市。
    劉俐蓉(2003)。台北市立士林國中學生中重度身體活動量、運動階段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廣怡秀(2008)。心臟病學童運動行為教育介入之初探-跨理論模式之應用。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北護理學院,臺北市。
    潘美玉(1996)。某公司中年白領階級男性規律運動習慣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臺北市。
    蔡育佑(2003)。運用跨理論模式於大專學生運動行為改變計畫之研究。北體學報,11,53-66。
    蔡佳宏(2002)。應用跨理論模式於老人運動行為之研究--以臺北市中山區長青學苑學員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蔡佳倫(1998)。臺灣地區30至50歲成年人之社會角色與運動行為。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蔡淑菁(1996)。臺北市國小學童體能活動及其影響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蔡詠琪(2005)。成功老化:老年人之生活品質相關因子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陽明大學,臺北市。
    社區健康組(2009)。認識健康體適能。2009年5月19日,取自衛生署,國民健康局網址http://www.bhp.doh.gov.tw/BHPnet/Portal/Them_Show.aspx?Subject=200712250028&Class=2&No=200712250164。
    龍炳峰(2000)。國民小學學童規律運動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 體育學報, 29,81-91。
    戴良全(2002)。臺北縣國小教師運動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戴彰佑(2005)。憂鬱症患者進行瑜珈運動介入促進生理心理健康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屏東師範學院,屏東市。
    謝秀芳、紀俊吉(2008)。自我效能與女性運動行為之探討。 大專體育, 95,76-81。
    鍾志強(2000)。大學生之運動社會支持研究。體育學報,28,101-110。
    鍾志強(2000)。運動自我效能對大學生運動行為的影響。科技學刊,9(1),59-80。
    鍾東蓉(2000)。臺北市立高中導師運動行為及其影響因素調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鍾凱婷(2001)。運動介入計畫對大學生健康體能與相關變項之影響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北醫學院,臺北市。
    盧俊宏(2005)。運動心理學在健康促進上的角色。國民體育季刊,34(3),15-23。

    二、英文部份
    American Colledge of Sport Medicine (2002). ACSM's Guidelines for exercise testing and prescription (6th edition). Philadelphia: Lippincott Williams & Wilkins.
    Bandura, A. (1986). Social foundations of thought and action.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Bock, B. C., Marcus, B. H., & Pinto, B. M. (2001). Maintenance of physical activity fallowing an individualized motivationally tailored intervention. Annual Behavior Medicine, 23(2), 79-87.
    Bruch, H. (1973). Eating disorders. NY: Basic Books.
    Callaghan, P., Eves, F. F., Norman, P., Chang, A. M., & Lung, C. Y. (2002). Applying the transtheoretical model of change to exercise in young chinese people. British Journal of Health Psychology, 7, 267-282.
    Caplan, G.. (1974). Support system and community mental health. NY: Behavioral.
    Caplan, R. D., Robinson, E. A. R., French, J. R. P. Jr., Caldwell, J. R., & Shinn, M. (1976). Adhering to medical regimens: Pilot experiments in patient education and social support. Ann Arbor: Research Center for Group Dynamic, Institute for Social Research, University of Michigan.
    Cardinal, B. J., Tuominen, K. J., & Rintala, P. (2004). Cross-cultural comparison of American and finnish college students' exercise behavior using transtheoretical model contructs. Research Quarterly for Exercise & Sport, 75(1), 92-101.
    Cardinal, B. J. (1997). Construct validity of stages of change for exercise behavior. American Journal of Health Promotion, 12 (1), 68-74
    Carmack Taylor, C. L., Boudreaux, E. D., Jeffries, S. K., Scarinci, I. C., & Brantley, P. J. (2003). Applying exercise stage of change to a low-income underserved population. American Journal of Health behavior, 27 (2), 99-107.
    Caspersen, C. J., Powell, K. E., & Christenson, G.. M. (1985). Physical activity, exercise, and physical fitness: Definitions and distinctions for health-related research. Public Health Reports, 100 (2), 126-130.
    Ferrine, A., & Ferrini, R. L. (1989). Physical Activity. In Health in the later years.(2nd ed). Madison, WI: Brown & Benchmark.
    Forster, J. E. (1989). The effects of self- efficacy, and smoking habit on participant success in smoking cessation program. U. M. I. Dissertation Services.
    Hibbard, J. H. & Pope, C. R. (1987). Women’s role, interest in health behavior. Women & Health, 12 (2), 67-84.
    House, J. S., Robbins, C., & Metzner, H. L. (1982). The association of social relationships and activities with mortality: Prospect-ive evidence from the Tehcumseh Community Health Study. American Journal of Epidemiology, 13(13), 164-168.

    Kulpa, P. J., White, B. M., & Visscher, R. (1987). Aerobic exercise in pregnancy. American Journal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156, 1395-1403.
    Lubans, D., & Sylva, K. (2006). Controlled evaluation of a physical activity intervention for senior school students: Effects of the lifetime activity program. Journal of Sports & Exercise Psychology, 28, 252-268.
    Marcus, B. H., & Forsyth, L. H. (2003). Motivating people to be physically active. USA: Human Kinetics.
    Marcus, B. H., Banspach, S. W., Lefebvre, R.C., Rossi, J. S., Carleton, R. A. & Abrams, D. B. (1992b). Using the stages of change model to increase the adoption of physical activity among community participants. American Journal of Health Promotion, 6 (6), 424-429.
    Marcus, B. H., Rakowski, W. & Rossi, J. S. (1992c). Assessing motivational readiness and decision making for exercise. Health Psychology, 11 (6), 257-261.
    Marcus, B. H., Simkin, L. R., Rossi, J. S., & Pinto, B. M. (1996). Longitudinal shifts in employees’ stages and processes of exercise behavior change. American Journal of Health Promotion, 10 (3), 195-200.
    Marcus, B. H., Rossi, J. S., Selby, V. C., Niaura, R. S., & Abrams, D. B. (1992). The stages and processes of exercise adoption and maintenance in a worksite sample. Health Psychology, 11, 386-395.
    Marcus. B. H., & Simkin. L. R. (1993). The stages of exercise behavior. The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and Physical Fitness, 33 (1), 83-88.
    Myers, A. M., Weigel, C., & Holliday, P. J. (1989). Sex- and age- linked determinants of physical activity in adulthood. Canadi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80 (4), 256-260.
    Nigg, C. R., & Courneya, K. S. (1998). Transtheoretical model: Examining adolescent exercise behavior. Journal of Adolescent Health, 22, 214-224.
    Norbek, J. S. (1981). Social support: A model for clinical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Advances in Nursing Sciences, 3 (4), 43-59.
    Norman, G. J., Sallis, J. F., & Gaskins, R. (2005). Comparability and reliability of paper- and computer-based measures of psychosocial constructs for adolescent physical activity and sedentary behaviors. Research Quarterly for Exercise and Sport, 78 (3), 315-323.
    Prochaska, J. O., & DiClemente, C. C. (1982). Transtheoretical therapy: Toward a more integrative model of change psychotherapy.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19, 276-288.
    Prochaska, J. O., & Velicer, W. F. (1997). The transtheoretical model of health behavior change. American Journal of Health Promotion, 12(1), 38-48.
    Prochaska, J. O., DiClemente, C. C., & Norcross, J. C. (1992). In search of how people change: Applications to addictive behaviors. American Psychologist, 47(9), 1102-1114.
    Rabinowitz, S., Melamed, S., Kasan, R., & Ribak, J. (1993). Personal determinants of health promoting behavior. Public Health Review, 20(1), 5-14.
    Reynolds, K. D., Killen, J. D., Bryson, S. W., Maron, D. J., Taylor, C. B., & Maccoby, N. (1990). Psychosocial predictors of physical activity in adolescents. Preventive Medicine, 19, 541-551.
    Rhodes, R. E., & Plotnikoff, R. C. (2006). Understanding action control: Predicting physical activity intention-behavior profiles across 6 months in a canadian sample. Health Psychology, 25 (3), 292-299.
    Rhodes, R. E., Berry, T., Naylor, P. J., & Higgins, J. W. (2004). Three-step validation of exercise behavior processes of change in an adolescent sample. Measurement in Physical Education and Exercise Science, 8 (1), 1-20.
    Rice, P. L., & Fort, I. L. (1991). The relationship of materal exercise on labor, delivery and health of the newborn. The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and Physical Fitness, 31 (1), 95-99.
    Rodgers, W. M., Courneya, K. S., & Bayduza, A. L. (2001). Examination of the transtheoretical model and exercise in 3 populations. American Journal of Health Behavior, 25(1), 33-41.
    Sallis, J. F., & Owen, N, (1998). Physical Activity & Behavioral Medicine.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Inc.
    Sallis, J. F., Hovell, M. F., & Hofstetter, C. R. (1992). Predictors of adoption and maintenamce of vigorous physical activity in men and womwn. Preventive Medicine, 21 (2), 237-251.
    Sallis, J. F., Grossman, R. M., Pinski, R.B., Patterson, T.L. & Nader, P. R. (1987), The development of scales to measure social support for diet and exercise behaviors. Preventive Medicine. 16(6), 825-836.
    Scanlan, T. K., & Lethwait, R. (1986). Social psychological aspects of competition for male youth sport participants: IV. Predictors of enjoyment. Journal of Sport Psychology, 8, 25-35.
    Shephard R. J., Bouchard C. (1995)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ceptions of physical activity and health–related fitness. J Sports Med Phys Fitness. 35 (3), 149-58.
    Shimegi, S. (1995). Physical exercise increases bone mineral density in postmenopausal women. Endocrine Journal, 41 (1), 49-56.
    Sonstroem, R. J. (1988). Psychological Models. In R. K. Dishman (Ed.), Exercise Adherence: Its impact of public health. Champaign, IL: Human Kinetics Publishers Inc
    Sternfeld, B., Ainsworth, B. E., & Quesenberry, C. P. (1999). Physical activity patterns in a diverse population of women. Preventive Medicine, 28, 313-323.
    Stevent, M., Lemmink, K. A. P. M., De Greef, M. H. G., & Rispens, P. (2000). Groningen active living model: Stimulation physical activity in sedentary older adults: First results. Preventive medicine. 31, 547-553.
    Tolsdorf, C. C. (1976). Social networks, support, and coping: an expiratory study. Family Process, 15 (4), 407-417.
    Treiber, F.A., Baranowski, T., Braden, D. S., Strong, W. B., Levy, M., & Knox, W. (1991), Social support for exercise: Relationship to physical activity in young adults. Preventive Medicine. 20 (6), 737-250.
    Vena, J. E., Graham, S., Zielezny, M., Swanson, M. K., Barnes, R. T., & Nolan, J. (1987). Occupation exercise and risk of cancer.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45, 318-327.
    Verhoef, M. J., & Love, E. J. (1992). Women’s exercise participation: The relevance of social roles compared to non- role-related determinants. Canadi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83 (5), 367-370.
    Wallace, L. S., & Buckworth, J. (2001). Application of the transtheoretical model to exercise behavior among nontraditional college students. American Journal of Health Education, 32 (1), 39-47.
    Wardle J & Beinart H. (1981) Binge eating: A theoretical review. Br J Clin Psychol, 20, 97-109.
    Woods, C., Mutrie, N., & Scott, M. (2002). Physical activity intervention: A transtheoretical model-based intervention designed to help sedentary young adults become active. Health Education Research, 17 (4), 451-460.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