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孫詩怡
論文名稱: 明代的商旅風險論與商人文化—以商書為中心
指導教授: 林麗月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歷史學系
Department of History
論文出版年: 2010
畢業學年度: 99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69
中文關鍵詞: 明代商書風險商旅商人文化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40下載:39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明代商書的編纂,多根據作者自身經商的經驗而來,包括在行旅中的觀察、體會,以及蒐集所需資料之後所流傳下來的商人用書。商書不只記載交通方面的路程,舉凡物產知識、時機掌握、與人相處的準則,皆成為明代商書的主要內容。商書不僅告訴商人經商時會遭遇的危險,還把涉入商場的教戰守則,化為簡單扼要的文字記載下來,成為教條式的勸誡,因此藉由商書可瞭解明代商人出外經商時的風險及其防範之道。
    本文從明代商書出發,以《一統路程圖記》、《華夷風物商程一覽》、《士商類要》、《江湖歷覽杜騙新書》、《客商一覽醒迷》為主要文本,探討商書中展現的商旅風險觀及其防範之道。歸納商書內容可以發現,明代商書對山川險夷、盜騙之災、牙行侵詐、偽銀之害等四類風險的記載最多,顯示這些風險為明代商人最常遇到的狀況。面對商旅風險,商書中散見各式各樣的規條,教導商人如何解決,這些因應方法即是商人強調的風險防範之道。商書中的防範之道包括識人之學、政治奧援、鄉里紐帶、占候出行,這些防範之道主要目的為降低風險,使商人貿易活動順利。明代商書體現商人集體意識的擴大,商人文化展現在務實性與冒險精神上,以獲利、降低風險為主要目標。然而,客商並非一味地消極避險,而是積極地瞭解風險,提出切實可行的問題解決模式。
    商書為商人口述或親歷經驗的總結,並將經驗轉化為文字,一旦成書,書中的內容無形中便會形成一套專業化的學問,且藉由書本的物質形式廣為流通。反映了為數眾多的客商群體的想法,因此,其商業風險論述形成了以商人為主的知識體系,呈現出商人視角下的商業理念與文化。

    緒 論............... 1 第一章 明代的商書......19 第一節 成書背景........19 第二節 商書與客商活動..31 第二章 商旅風險面面觀..49 第一節 山川險夷........49 第二節 盜騙之災........64 第三節 牙行侵詐........83 第四節 偽銀之害........94 第三章 商旅風險的防範..103 第一節 識人之學........103 第二節 政治奧援........117 第三節 鄉里紐帶........126 第四節 占候出行........133 第四章 商書中的客商文化141 第一節 務實取向........141 第二節 冒險趨利........150 結 論........157 徵引書目........161

    一、古籍史料
    (一)實錄、正史、政書

    《明實錄》,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6。
    (清)張廷玉等撰,《明史》,台北:鼎文書局,1975。
    黃彰健編,《明代律例彙編》,台北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79。

    (二)商書

    (明)李晉德,《客商一覽醒迷》,收於楊正泰著,《天下水陸路程》,太原市: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
    (明)張應俞著,孟昭連整理,《江湖奇聞杜騙新書》,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93。
    (明)陶承慶,《華夷風物商程一覽》,漢學研究中心藏,影印自日本內閣文庫。
    (明)程春宇,《士商類要》,收於楊正泰著,《明代驛站考(增訂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明)黃汴,《一統路程圖記》,收於楊正泰著,《明代驛站考(增訂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三)地方志

    〔永樂〕《樂清縣志》,收於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7,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
    〔隆慶〕《趙州志》,收於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2,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
    〔隆慶〕《儀真縣志》,收於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5,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
    〔嘉靖〕《太平縣志》,收於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6,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
    〔嘉靖〕《安溪縣志》,收於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10,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
    〔嘉靖〕《江陰縣志》,收於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5,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
    〔嘉靖〕《池州府志》,收於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8,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
    〔嘉靖〕《河間府志》,收於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1,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
    〔嘉靖〕《邵武府志》,收於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9,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
    〔嘉靖〕《宿州志》,收於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8,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
    〔嘉靖〕《淳安縣志》,收於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6,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
    〔嘉靖〕《惠安縣志》,收於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9,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
    〔嘉靖〕《龍溪縣志》,收於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9,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
    〔嘉靖〕《霸州志》,收於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3,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
    〔萬曆〕《通州志》,收於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4,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
    〔萬曆〕《新昌縣志》,收於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7,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

    (四)文集、筆記、小說

    (明)王士性,《五岳游草》,北京:中華書局,2006。
    (明)王士性,《廣志繹》,北京:中華書局,2006。
    (明)王世懋,《閩部疏》,收於《筆記小說大觀》4編6冊,新興書局編,台北:新興書局,1978。
    (明)丘濬,《大學衍義補》,收於《叢書集成三編》第11冊,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6。
    (明)朱國禎,《湧幢小品》,收於《筆記小說大觀》22編7冊,新興書局編,台北:新興書局,1978。
    (明)宋應星,《天工開物》,台北:臺灣古籍出版社,2004。
    (明)李陳玉,《退思堂集》,漢學研究中心藏,影印自日本尊經閣文庫。
    (明)屈大均,《廣東新語》,收於《筆記小說大觀》24編10冊,新興書局編,台北:新興書局,1978。
    (明)范濂,《雲間據目鈔》,收於《筆記小說大觀》22編5冊,新興書局編,台北:新興書局,1978。
    (明)凌濛初,《拍案驚奇》,台北:三民書局,2007。
    (明)徐光啟著,石漢聲校注,《農政全書校注》,台北:明文書局,1981。
    (明)徐霞客,《徐霞客遊記》,台北:臺灣古籍出版社,2002。
    (明)徐獻忠,《吳興掌故集》,收於《叢書集成續編》第231冊,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9。
    (明)張履祥,《楊園先生全集》,台北:環球書局,1968。
    (明)張瀚,《松窗夢語》,北京:中華書局,1997。
    (明)陳全之,《蓬窗日錄》,上海:上海書店,2009。
    (明)陳良謨,《見聞紀訓》,收於《筆記小說大觀》4編5冊,新興書局編,台北:新興書局,1978。
    (明)陳懋仁,《泉南雜志》,收於《筆記小說大觀》4編6冊,新興書局編,台北:新興書局,1978。
    (明)陳繼儒,《虎薈》,收於《筆記小說大觀》4編5冊,新興書局編,台北:新興書局,1978。
    (明)馮夢龍,《古今譚槩》,收於《筆記小說大觀》20編8冊,新興書局編,台北:新興書局,1978。
    (明)馮夢龍,《喻世名言》,北京:中華書局,2009。
    (明)馮夢龍,《增廣智囊補》,收於《筆記小說大觀》21編6冊,新興書局編,台北:新興書局,1978。
    (明)馮夢龍,《醒世恆言》,台北:三民書局,2009。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台北:三民書局,2008。
    (明)楊士聰,《玉堂薈記》,收於《中國野史集成》第37冊,四川:巴蜀書社,1993。
    (明)謝肇淛,《五雜組》,上海:上海書店,2001。
    (清)葉夢珠,《閱世編》,北京:中華書局,2007。

    二、今人論著
    (一)專書

    于宗先主編,《經濟學百科全書》第三編,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86。
    文崇一,《中國人的價值觀》,台北:東大出版社,1989。
    王子今,《中國古代行旅生活》,台北:商務印書館,1998。
    王卡主編,《道教三百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王兆祥、劉文智,《中國古代商人》,台北:商務印書館,1999。
    王毓銓主編,《中國經濟通史 明代經濟卷(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
    王靜、許小牙,《掮客‧行商‧錢庄—中國民間商賈習俗》,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
    余英時,《中國近世宗教倫理與商人精神》,台北:聯經,2004。
    吳蕙芳,《萬寶全書:明清時期的民間生活實錄》,台北:花木蘭文化工作坊,2005。
    李龍潛,《明清經濟探微初編》,台北:稻鄉出版社,2002。
    邱澎生,《當法律遇上經濟—明清中國的商業法律》,台北:五南出版社,2008。
    姜朋,《官商關係:中國商業法制的一個前置話題》,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
    范金民等著,《明清商業糾紛與商事訴訟》,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7。
    唐力行,《商人與中國近世社會》,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
    馬洪路,《人在江湖—古代行路文化》,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2。
    高彥頤,《閨塾師—明末清初江南的才女文化》,江蘇: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
    張正明、孫麗萍、白雷主編,《中國晉商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張海鵬、王廷元主編,《明清徽商資料選編》,安徽:黃山書社,1985
    張海鵬、張海瀛主編,《中國十大商幫》,合肥:黃山書社,1993。
    郭孟良,《從商經》,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
    陳江,《明代中後期的江南社會與社會生活》,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6。
    陳瑞,《保險學概要》,台北:財團法人保險事業發展中心,2007。
    陳學文,《明清時期商業書及商人書之研究》,台北:洪葉文化,1997。
    陳寶良,《明代社會生活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
    陳寶良,《飄搖的傳統—明代城市生活長卷》,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
    陳耀庭、劉仲宇著,《道‧仙‧人—中國道教縱橫》上海:新華書店,1992。
    傅衣凌,《明清時代商人及商業資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黃仁宇,《十六世紀明代中國之財政與稅收》,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01。
    黃仁宇,《放寬歷史的視界》,台北:允晨文化,1999。
    黃堅厚,《人格心理學》,台北:心理出版社,1999。
    楊正泰,《明代驛站考(增訂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萬明,《晚明社會變遷問題與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
    趙岡、陳鍾毅,《中國經濟制度史論》,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
    劉志琴,《晚明史論》,江西:江西高校出版社,2004。
    鄭燦堂,《風險管理》,台北:五南圖書,2007。
    謝凝高,《中國的名山與大川》,台北:商務印書館,2004。
    韓大成,《明代城市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1。
    《江淮論壇》編輯部主編,《徽商研究論文集》,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5。
    (日)寺田隆信著,張正明、道豐、孫耀、閻守誠譯,《山西商人研究》,山
    西: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
    (美)牟復禮、(英)崔瑞德編,張書生等譯,《劍橋中國明代史(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
    (美)Frank H.Knight著,安佳譯,《風險、不確定性與利潤》,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
    Norman Goodman著,盧嵐蘭譯,《社會學導論》,台北:桂冠圖書,2000。
    卜正民(Timothy Brook),《縱樂的困惑:明朝的商業與文化》,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04。
    卜正民(Timothy Brook)主編,古偉瀛等譯,《中國與歷史資本主義》,台北:巨流圖書,2004。
    布勞岱爾(Fernand Braudel)著,施康強、顧良譯,《15至18世紀的物質文明、經濟和資本主義--形形色色的交換(卷二)》,台北:貓頭鷹出版社,1999。
    利瑪竇(Mattew Ricci)著,何高濟、王遵仲、李申譯,《利瑪竇中國札記》,北京:中華書局,2001。

    (二)論文

    王日根,〈明清時期商業風險及其防範芻論〉,《中國經濟史研究》2,2005.6。高壽仙,〈從《杜騙新書》看晚明的商業經營與商業風險〉,《北京工商大學學報》,18:4,2003.7。
    吳智和,〈明代的江湖盜〉,《明史研究專刊》第一期,1978.7。
    吳蕙芳,〈《中國日用類書集成》及其史料價值〉,《近代中國史研究通訊》30,2000.9。
    林麗月,〈商稅與晚明的商業發展〉,《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16期,1988.6。
    林麗月,〈從《杜騙新書》看晚明婦女生活的側面〉,《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3,1995.8。
    邱澎生,〈「中質者,學工商」:十八世紀中國商業倫理的創建〉,刊於其個人網頁http://www.sinica.edu.tw/~pengshan/。
    邱澎生,〈「機風」與「正氣」:明清商業經營中的物產觀〉,刊於其個人網頁http://www.sinica.edu.tw/~pengshan/。
    邱澎生,〈商業訓練與職業教育:十八世紀中國的經濟與道德論述〉,刊於其個人網頁http://www.sinica.edu.tw/~pengshan/。
    姜曉萍,〈《士商類要》與明代商業社會〉,《西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報)》1,1996。
    姜曉萍,〈明清時期商業倫理的構成研究〉,《西南師範大學學報》第4期,1997。
    孫強,〈中國古代商人的誠信傳統與當代商業道德建設〉,《瀋陽師範大學學報》28卷2期,2004。
    孫強,〈論明代居間信用〉,《史學集刊》3,2003.7。
    徐泓,〈明代社會風氣的變遷─以江、浙地區為例〉,收於《第二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 明清與近代史組 上冊》,台北:中央研究院,1989。
    商傳,〈史學傳統與晚明史研究〉,《歷史研究》1,2003。
    張正明,〈明清山西商人概論〉,《中國經濟史研究》1,1992。
    張海英,〈明清社會變遷與商人意識形態—以明清商書為中心〉,收於《復旦史學集刊》第一輯《古代中國:傳統與變革》,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
    梁其姿,〈「貧窮」與「窮人」觀念在中國俗世社會中的歷史演變〉,收於黃應貴主編,《人觀、意義與社會》,台北:中央研究院民俗學研究所,1993.4。
    陳國棟,〈通貨利商—貨幣與信用〉,收於劉石吉主編《民生的開拓》,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00.10。
    陳國棟,〈懋遷化居—商人與商業活動〉,收於劉石吉主編《民生的開拓》,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00.10。
    陳學文,〈明清徽學發展新趨勢的一個例證—評黃汴與《一統路程圖記》〉,《黃山高等專科學校學報》,3:2,2001.5。
    傅衣凌,〈明清時代江南的專業市鎮〉,收於氏著《明清時代商人及商業資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童光政,〈明律”私充牙行埠頭”條的創立及其適用〉,《法學研究》第2期,2004。
    鈔曉鴻〈明清人的奢靡觀念及其演變—基於地方志的考察〉,《歷史研究》4,2002。
    黃一農,〈通書—中國傳統天文與社會的交融〉,《漢學研究》14卷2期,1996.12。
    黃東海,〈傳統中國商業法制下的一段秘史—制度變遷視角下的牙人牙行制度〉,《中西法律傳統》,2009。
    黃霖,〈《杜騙新書》與晚明世風〉,《文學遺產》1,1995。
    楊其民,〈買賣中間商”牙人”、”牙行”的歷史演變—兼釋新發現的《嘉靖牙帖》〉,《史林》第1期,1990。
    趙岡,〈明清市鎮發展綜論〉,《漢學研究》7卷2期,1989.12。
    趙鐵峰、孫強,〈晚明經濟生活中的詐騙現象二則〉,《瀋陽電力高等專科學校學報》6:1,2004.1。
    劉偉,〈略論明代驛路交通對商品流通的影響〉,《宿州學院學報》21:2,2006.4。
    (日)斯波義信,〈《新刻客商一覽醒迷天下水陸路程》略論〉,中譯發佈於「中國經濟史論壇」網頁(http://www.guoxue.com/economics/index.asp)。
    (日)藤井宏著,傅衣凌、黃煥宗譯,〈新安商人的研究〉,收於《徽商研究論文集》,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5。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