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顏靜虹 |
---|---|
論文名稱: |
臺北市國中生性知識、性態度及性行為之相關研究 |
指導教授: | 林世華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nd Counseling |
論文出版年: | 2011 |
畢業學年度: | 99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82 |
中文關鍵詞: | 國中生 、性知識 、性態度 、性行為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300 下載:114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探討國中學生的個人背景變項與其性知識、性態度、性行為之關係。本研究以臺北市立某國民中學全體學生為研究對象,此學校為中大型學校,家長社經地位普遍較高。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法,全面施測,有效樣本數1536份。所使用的研究工具採用楊瑞珍、黃璉華、左如梅、尹祚芊、黃子庭(1997)之性知識、態度與行為問卷,性行為部分增加接觸色情訊息的狀況瞭解題目。所得資料以描述統計、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Spearman等級相關、Logistic(邏輯斯)迴歸法等統計方法進行分析。歸納研究結果如下:
一、2011年臺北市國中生性知識程度普遍尚可。
二、2011年臺北市國中生對性的態度普遍趨於正向,但婚前性行為稍趨於保守。
三、臺北市國中男女生在性知識、性態度上有微小幅度差異存在。
四、臺北市國中生透過「同學、朋友」或「自己搜尋」色情相關資訊比例最高。
五、臺北市國中生傳遞色情訊息方式,多為便利性(家中電腦、手機、直接交換)考量。
六、臺北市國中生當性知識越低、性態度越高在「有結交異性朋友」與「希望結交異性朋友」的可能性越高。
七、臺北市國中生當性知識越高、性態度越高在「有手淫行為」、「接觸色情相關訊息」與「傳遞色情相關訊息」的可能性越高。
依據研究結果與討論,研究者提出對未來研究或學校教師、輔導諮商人員、學生家長一個省思,除了對國中生在性知識、性態度及性行為能有更多了解,提供學校教師提升教學成效外,更期許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能共同關心國中生在與「性」方面的相關議題。
一、中文部分
王止先(2010)。台北市某中學學生之健康生活、性知識、性教育需求與性態度之調查研究。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生命教育與健康促進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瑞祺(1992)。台北市高職三年級學生避孕行為及其相關因素探討。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釋義(1998)。同儕對具性經驗之國中學齡青少年性行為影響之研究。彰化師大輔導學報,22,89-124。
王鴻經(1979)。台北是五專五年級學生對婚前性行為之態度及經驗之調查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碩士論文。
台北市現代婦女基金會(1992)。台北市高中(職)女生對性騷擾態度之調查研究。台北:台北市現代婦女基金會。
朱敬先(1981)。大學生異性交友態度調查研究。政大學報,44,65-71。
江過(2001)。國中學生性知識和性態度調查研究。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江雅芳(2007)。大學生的性態度、性行為與網路交友性行為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李育忠(2000)。父母婚姻制度、親子互動的高中職子女異性交往之相關研究-台東地區單、雙親家庭之比較。台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 蘭(1979)。大學新生性知識及其來源和需要研究。科學發展月刊,5(7),524-534。
林于椉(2007)。國小高年級男童性知識和性態度的來源之研究。樹德科技大學人類性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周明慧(2002)。台北地區國民小學學校護理人員性教育執行狀況及其影響因素探討。台北醫學院護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秀霞、林怡礽和葉昭幸(2002)。台灣北部地區高中職以上學校學生性行為之探討。長庚護理,13(4),309-319。
林惠生(2002)。台灣地區高中、高職及五專在校學生性知識、態度與行為調查。台灣性教育協會第五屆第二次年度大學暨學術研討會會刊。
吳明隆(2009)。SPSS統計應用學習實務:問卷分析與應用統計。台北:五南。
晏涵文(1990)。生命與心理的結合—家庭生活與性教育。台北:張老師文化。
晏涵文(1998)。現代青少年的感情生活與性教育。理論與政策,12(3),165-182。
晏涵文(2002)。兩性關係與性教育。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晏涵文和黃富源主編(2002) 家庭性教育。台北:一家親文化。
高松景(2002)。避孕又防病,安全有一套─安全性行為。杏陵天地,11(1),22-24。
許春金、馬傳鎮(1990)。暴力犯罪被害者個人特性與日常生活型態之實證研究,行政院國科會。
許春金、馬傳鎮(1999)。台灣地區性侵害狀況與型態之調查研究,內政部性侵害防治委員會。
許珍琳(民87)。台北市高中職學生有關性知識、性態度和性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調查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許珍琳和晏涵文(2000)。台北市高中職學生有關性知識、性態度和性行為及其相關因素研究。台灣性學學刊,6(2),7-23。
陳芬芳(2008)。高中生性知識、性態度、性行為相關研究---以彰化縣某高中為例。亞洲大學健康管究所碩士學為論文。
陳皎眉(2004)。人際關係與人際溝通。臺北:雙葉。
陳怡君(2003)。國中生網路使用行為、同儕關係與自我概念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郭雪玉(1993)。國立彰師大學生「兩性教育」知識、態度之研究報告。學校衛生,22,15-22。
黃定妹(1989)。台北市高中學生性教育之研究。台北市教師研習中心。
黃富源、葉毓蘭、林滄崧、林千芩、陳淑雲、楊鯉瑋、葛振敏 (2004)。中學階段學生性行為現況及其防治教育計畫實施報告書。
黃堅厚(1992)。青年的心理健康。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黃德祥(2005)。青少年心理學。臺北市:五南。
教育部(1997)。各級學校兩性平等教育實施要點。取自http://www.edu.tw/。
教育部(2003)。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取自http://www.edu.tw/。
張春興(1991)。現代心理學。台北:東華書局。
張春興(1999)。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臺北:東華。
張春興(2002)。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東華。
張美麗(2004)。國中學生性別角色、同儕關係與性別教育需求之相關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彭駕騂(1999)。青少年問題探究。臺北市:巨流圖書公司。
楊錦登(2006)。大學生性知識與性態度對其性行為影響之研究。樹德科技大學人類性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瑞珍、黃璉華、左如梅、尹祚芊、黃子庭(1997)。臺北市兩所國民中學學生性知識、態度及行為之探討。國立台北護理學院學報,第五期。
魏慧美(1998)。高雄市高中高職學生家庭因素、親子溝通及同儕關係對其婚前性行為與態度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
二、西文部分
Alejandro,(2000). Influence strategues by an elementary school principal,teachers,and support staff involve low socio-economic.
Baumeister, R. F., Catanese, K. R., Wallace, H. M. (2002). Conquest by Force: A Narcissistic Reactance Theory of Rape and Sexual Coercion. Review of General Psychology, 6(1), 92-135.
Boer, D. P., Hart, S. D., Kropp, P. R., Webster, C. D. (1997). Manual for the Sexual Violence Risk Scale-20. Obtainable from the Mental Health, Law, and Policy Institute, Simon Fraser University, Burnaby, British Columbia, Canada.
Calhoun, K.S., & Atkeson, B.M., & Ellis, E.M.(1981). Social adjustnent in victims of sexual assault.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49, 705-712.
Fisher & Fishe. (1992) . Understanding and promoting AIDS preventive behavior : A conceptual model and education tools..The :Canadian Journal of Human Se:xuality, 1(3) Fall,pp.99-106.
Toups, Melanie L., Holmes, Willian R.(2002). Effectiveness of abstinence-based sex education curricula. A review counseling & values, 46(3), 237-241.
Khan, S. B.(1969).Affective Correlates of Academic Achievement.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60, 216-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