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許詩淇 Shih-chi Hsu |
---|---|
論文名稱: |
婆媳關係之和諧類型與衝突轉化——以本土化動態模式為視角 Types of Harmony on the Mothers-in Law and Daughters-in Law in Taiwan and Dynamic Model of Transformative Solutions to the Causes of Conflicts of Chinese Culture |
指導教授: |
黃囇莉
Huang, Li-Li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社會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Adul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04 |
畢業學年度: | 92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25 |
中文關鍵詞: | 婆媳關係 、和諧類型 、內隱衝突 、轉化歷程 、和諧化機制 |
英文關鍵詞: | relations between mothers-in-law and daughters-in law, types of harmony, autistic conflict, transforming course, harmonization mechanism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231 下載:106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過去研究婆媳關係常以婆媳衝突為切入點,著墨於靜態的婆媳衝突因素與化解方式。由於「和諧」是華人社會最高價值的人際倫理考量,一般而言,外顯的婆媳衝突並不多見,相對的,容受內隱衝突的婆媳關係,也就是外和內不和的虛性和諧是婆媳關係中較常見的現象。因此,本研究將根據黃囇莉(1999)的「人際和諧與衝突動態模式」怍為理論視角,試圖辨識婆媳關係中「虛性和諧」與正向積極「實性和諧」的類型與內涵,並進一步探究促進婆媳和諧關係的機制,企盼對未來婆媳關係研究的視野,以及家庭實務工作者能有另一種面向的啟發。
本研究以半結構式的訪談大綱進行現場訪談,考量理論飽和原則,訪談與資料分析並行,最後以19筆敘說資料作為分析素材。根據研究結果,發現七種婆媳和諧關係類型,其中四種為實性和諧,即投契式和諧、親和式和諧、傳統合模式和諧、以及現代合模式和諧;另有三種為虛性和諧,即區隔式和諧、疏離式和諧及隱抑式和諧。
另外,本研究發現婆媳互動初期,會以「維持表面和諧,避免外顯衝突」作為互動方式的首要考量。而在婆媳關係得以維持表面和諧後,雙方若能添加「應盡之義」,調以偶發內隱衝突發生時的「轉化機制」,雙方將形成實性和諧關係。婆媳形成實性和諧關係後,雙方若能在人情往來中加入「真有之情」,以及逐漸「鬆動婆媳角色名分」的互動方式,則實性和諧關係將得以維持與強化。反之,婆媳關係如長期停留於表面和諧,雙方又未能在表面和諧關係中添加「婆媳之義」,此時若缺乏內隱衝突的轉化機制,則婆媳關係將停滯於長期性的虛性和諧。
此外,本研究亦發現,過去婆媳研究中所論及之婆媳衝突因素,會因婆媳關係的虛實性和諧之不同而有不同的影響效果,質言之,婆媳關係的「虛實性和諧」對衝突因素具有調控作用。因此本研究除了將婆媳衝突視為「動態歷程」外,並以其中的「內隱衝突」的轉化機制作為影響婆媳關係的重要面向,而「虛實性和諧」的婆媳關係則列為調節衝突因素的重要關鍵。為形成良好的婆媳關係,實性和諧的維持與深化機制與虛性和諧的轉化機制應比衝突因素的避免更受到重視。
研究者針對前述研究結果加以討論,探究本土婆媳關係的多元類型與和諧化機制,期盼研究發現能突破現時社會對婆媳關係無法改善的認知盲點,並提升經營婆媳關係的意願。此外,研究中發現的四種實性和諧類型破除了過去以「情同母女」為單一的理想婆媳關係之迷思,而其進一步發現之婆媳關係的和諧化機制,亦提供了家庭教育之實務工作者在促進婆媳關係課程方案設計上的方向性參考。
Researches in Taiwan earlier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others-in law and Daughters-in law always place very emphasis on solutions to the causes of the static conflict. The quest for harmony (i.e. Superficial Harmony) is the basic operating principle of Chinese culture and the eth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Mothers-in law and Daughters-in law. Otherwise, besides Superficial Harmony, Genuine Conflict apparently has influences on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Mothers-in law and Daughters-in law. In order to get the research in perspective, the thesis makes the best of “the Dynamic Model of Harmony and Conflict for Interaction among Chinese People” (Huang Lili,1999) to draw a distinction of variety between Superficial Harmony and Genuine Harmony resulted from Genuine Conflict and then, proposes suggestions to build a model of the quest for Harmon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others-in law and Daughters-in law.
The results of qualitative study utilizing this model show that there are four types of Genuine Harmony: Rapport Type, Affiliation Type, Traditional Role-fitting Type, and Modern Role-fitting Type, and three types of Superficial Harmony: Segment Type, Alienation Type and Inhibition Type among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between Mothers-in law and Daughters-in law. Compared types of Genuine Harmony with types of Superficial Harmony, maintaining the superficial harmony, in the beginning of mutual interactions, is the most chief and common choice to preserve relations from conflicts. Better relations can be brought about by performing of their mutual duties as mothers-in law and daughters-in law and the addition of the dying down of their autistic conflict; meanwhile, a genuine harmony relation grows up next.
While mothers-in-law and daughters-in-law are free-will to do something affectional and heartfelt for one another, harmony of their pleasant and genuine relationship can be continued in conclusion, and autistic conflict can also be resolved at the same time.
一、中文部分
文崇一(1991):〈台灣工業化與家庭關係轉變〉。見喬健(主編): 《中國家庭及其變遷》,171-184。香港:中文大學。
王瑞進(1991):《從社會變遷論老人在家庭中角色之調適》。國立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內政部統計處(2004):《內政統計通報》。內政統計資訊服務網,摘自http://www.moi.gov.tw/stat/index.asp。
孔祥明(1999):〈婆媳過招為哪樁?婆婆、媳婦與兒子(丈夫)三角關係的探討〉,《應用心理研究》,4 期,57-96。台北:五南圖書公司。
孔祥明(2001):〈婆媳?女兒?妳媽?我媽?從誰是「自己人」看婆媳關係〉。《土心理學研究》,16期,43-87。台北:桂冠出版社。
江文瑜(1996):《有言有語》。台北:女書店。
利翠珊(1993):〈已婚婦女代間互動與婚姻滿意度之關係〉。《輔仁學誌》,27期,81-98。
利翠珊(1998):〈三代同堂家庭中的代間關係與婚姻關係〉。《家庭教育》,2 期,1-9。
利翠珊(1999):〈已婚女性家庭系統的交會:親情與角色的兩難〉。《中華心理衛生期刊》,12卷,3期,31-21。
利翠珊(2000):〈親子情感、家庭角色與個人界域:已婚女性代間情感糾結的經驗內涵〉。《中華心理衛生期刊》,13卷4期,77-107。
李美華、孔祥明等(譯)(1998):《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台北市:時英出版社。
邱文彬(1993):《三代同住家庭中代間婦女關係之探討》。政治大學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俞文釗 (2000) :〈學習型家庭:社會變遷中的家庭新模式〉。《應用心理學研究》,5 期。台北:五南出版社。
吳嘉瑜(2002):《代間矛盾經驗之分析:成年子女婚後與父母之關係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博士論文。
吳芝儀、李奉儒(譯)(1995):《質的評鑑與研究》。台北:桂冠出版社
林 端 (1992):〈儒家倫理與行動理論——與黃光教授對話〉。《當代》,72期,82-103。
周雅容 (1996):〈老年婦女的三代同堂支持與依賴〉。見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337-353。台北:巨流出版社。
胡幼慧(1991):〈中美婦女在照顧老人角色上之比較〉。《美國婦女與社會》。台北: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
胡幼慧(1995):《三代同堂——迷思與陷阱》。台北:巨流出版社。
胡幼慧(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出版社。
胡幼慧、周雅容(1996):〈婦女與三代同堂: 老年婦女的經濟依賴與居住困境探索〉。《婦女與兩性學刊》,7期,27-57。
徐宗國(譯)(1997):《質性研究概論》。台北:巨流出版社。
徐玉青(2002):《訂婚情侶衝突因應、調適歷程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高惠娟、王鐘和 (1986):〈由婆媳和諧性的區分探討母親管教態度與學童生活適應相關之研究〉。《家政教育》,10卷,2期,55-64。
高敬文(1996):《質性研究方法論》。台北:師大書苑。
姜義華注(1990):《新譯禮記讀本》。台北:三民書局。
徐德隆(譯)(1988):《中國人與美國人》。台北:巨流出版社。
車先蕙(1996):《內、外之間:婆媳間的關係與權力》。私立輔仁大學應用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高熏芳、林盈助、王向葵(譯)(2001):《質化研究設計——一種互動取向的方法》。台北:心理出版社
唐美君 (1982):〈中國家庭的形式與結構〉。見陳昭男、江玉龍、陳寬正(主編):《社會科學整合論文集》,361-382。台北:中研院三研所。
莊英章(1994):《家族與婚姻:台灣北部兩個閩客村落之研究》。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莊彗君(2003):《婆媳衝突與調適心路歷程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莊慧秋(1992):〈戰爭、和平任你選〉。見余德慧(主編):《中國人的新孝觀-親恩與回報》,97-100。台北:張老師出版社。
章英華(1996):〈代間困境:同堂與同鄰之間[評胡幼慧著<三代同堂--迷思與陷阱>]〉。《臺灣社會學刊》,20期,245-258。
晏涵文(1998):〈三代之間的危機〉。《育兒生活》,103期,19-21。
黃囇莉(1999):《人際和諧與衝突──本土化的理論與研究》。台北:桂冠出版社。
黃囇莉(2004):〈人際和諧與人際衝突〉。見楊國樞(主編):《華人本土心理學專書》,第十四章。台北:遠流出版社。(出版中)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出版社。
葉光輝(1997):〈台灣民眾之孝道觀念的變遷情形〉。張苙雲、 呂玉瑕、 王甫昌(主編):《九0年代的台灣社會,社會變遷基本調查系列二(下)》。臺北 :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籌備處。
溫秀珠(1996):〈誰成為失能老人的照顧者?〉。見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363-378。台北:巨流出版社。
楊中芳(1999):〈人際關係與人際情感構念化〉。《本土心理學研究》,12期,105-179。台北:桂冠出版社 。
楊中芳(2001):〈「婆」與「媳」:都是自己人帶來的麻煩〉。見楊中芳(主編):《如何理解中國人》, 463-477。台北:遠流出版社 。
楊宜音(2001a):〈自己人:一項有關中國人關係分類的個案研究〉。見楊中芳(主編):《中國人的人際關係、情感與信任》,131-157。台北:遠流出版社。
楊宜音(2001b):〈自己人:從中國人情感格局看婆媳關係〉。《本土心理學研究》,16期,3-41。台北:桂冠出版社。
楊國樞(1993):〈中國人的社會取向:社會互動的觀點〉。見楊國樞、余安邦(主編):《中國人的心理與行為——理念及方法篇(1992)》,87-142。台北:桂冠出版社。
楊懋春(1981):《中外文化與親屬關係》。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
廖宜方(2000):《唐代的母子關係初探》。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秀芬(1998):《婆媳關係衝突的本質與因應模式之探討》。台北:國科會科資中心。摘錄於國科會科資中心網頁,World Wide Web: http://www-ms.cc.ntu.edu.tw/%7Epsc/c-index.html
費孝通(1947/1985):《鄉土中國》。北京:三聯書店。
傅立葉(1995):〈建構女人的福利國〉。見劉毓秀(主編):《台灣婦女處境白皮書:1995年》,8-36。台北:時報文化出版社。
藍采風 (1996):《婚姻與家庭》。台北:幼獅出版社。
劉素鳳(1998):《婚姻的真實面貌》。私立輔仁大學應用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惠琴(1999):〈女性主義與心理學〉。見王雅各(主編):《性屬關係(上)——性別與社會建構》,137-175。台北:桂冠圖書公司。
蔡文輝(1998):《婚姻與家庭:家庭社會學》。台北:五南圖書。
蔡沛婕(2001):《初為人媳角色轉換歷程經驗之探討》。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秋雄(2002):《婆媳過招下為人子(夫)者之生活經驗》。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易霖(2002):《夾心餅乾-婆媳關係中男性的態度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二、英文部分
Baker, H. (1979). Chinese family and kinship. New York :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Chao, P . (1983) .Chinese kinship. London : Kegan Paul Inc .
Chao, Shu-Yuan-Roth, Patrica (2000). The experiences of Taiwanese woman caring for parents-in-law. 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 31(3) ,631-638.
Chung, H., Crawford, D. W., & Fischer, J. L.(1996). The effects of conflict with mother-in-law on the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and marital adjustment of korean daughters-in-law. Family and Comsumer Sciences Research Journal , 25(1), 57-78.
Cotterill , P. (1994). Friendly relations?Mothers and their daughters-in-law. Bristol. PA:Taylor & Francis Inc.
Fischer (1983). Mother and mother-in-law.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45 , 187-192.
Goetting, A.(1990). Patterns of support among in-laws in the United States. Journal of Family Issues , 11(1) , 67-90.
Hsu, France L.K., (1971). Kinship and culture. Chicago: Aldine Publishing. 徐隆德譯(1988)。Hsu, Francis 著。中國人與美國人。台北:巨流出版社。
Jackson & Linda Berg-Cross (1988). Extended the extended family : The mother-in-law and daughter-in law relationship in black woman. Family Relations , 37(3). 293-297.
Kim, M. H. (1996). Changing relationships between daughters-in-law and mothers-in-law in urban South Korea. Anthropological Quarterly, 69 (4) , 179-193.
Landis, J.T. & Landis, M.G. (1948/1973). Building a successful marriage ( 6th ed.). NJ: Prentice-Hall.
Lang Olga(1946/1985).Chinese family and society. Taipei: Southern Materials Center.
Marotz-Baden, R., & Crwan, D (1987). Mother-in-law and daughters-in-law : The effects of proximity on conflict and stress. Family Realations , 36(4), 285-390.
Meyerstein Israela (1996). A systermic approach to in-law dilemmas. Journal of Marial and Family Therapy, 22 (4), 469-480.
Wolf Margery (1972). Women and the family in rural Taiwan. California :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Yang, M.C. (1948). A Chinese village : Taitou, Shantung province.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