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陳瑩真 |
---|---|
論文名稱: |
十九世紀前期傳教士眼中的中國─以郭士立( Karl Friedrich August Gützlaff)為中心 |
指導教授: | 吳志鏗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歷史學系 Department of History |
論文出版年: | 2013 |
畢業學年度: | 101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35 |
中文關鍵詞: | 郭士立 、傳教士 、十九世紀前期 、中國印象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307 下載:84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論文由郭士立著作來探討十九世紀前期傳教士眼中的中國。第一章介紹研究動機、文獻回顧、研究方法。第二章裡,介紹郭士立的求學經歷、他到亞洲後的傳教工作、他在中國前三次航海的所見所聞,以及鴉片戰後在中國的傳教事業。第三章到第五章分別討論郭士立筆下的中國政治、經濟、社會、文化與宗教,郭士立的中國印象,不完全是來自他親身經歷、體驗,有許多是得自前人經驗。郭士立文章中,對中國歷史、地理知識掌握不清,這應是由於他並未實際到過中國內地。仔細分析郭士立對中國的描述,牽涉到傳教事業者,他會給予批評,未牽涉傳教事業者,則不吝給予讚賞。十九世紀前期傳教士眼裡的中國印象,可說是既豐富又複雜,而郭士立眼中的中國印象,是混合了「過去」與「現在」、「讚賞」與「批判」、「真實」與「虛假」。郭士立在論述中國時,多方批判中國不是,或者虛構中西交流歷史,都是因為他將自己當作一位「醫生」,要告訴西方人「中國真的生病了」。若要根除中國病灶,唯有使用「基督教」這帖藥方。因此,十九世紀前期傳教士眼中的中國,是透過宗教眼光透視出的中國,而郭士立筆下的中國印象,實反映出他熱切渴望令中國人改宗的寫作動機。
1. 丁韙良,《花甲記憶》,廣西:廣西師範大學,2004。
2. 老尼克著,錢林森譯,《開放的中國─一個番鬼在大清國》,山東:山東畫報出版社,2004。
3. 佐佐木正哉編,《鴉片戰爭前中英交涉文書》,台北:文海出版社,1997。
4. 威廉‧亨特著,馮樹鐵譯,《阿兜仔在廣州》,台北:台灣書房,2010。
5. 威廉‧亨特著,沈正邦譯,《舊中國雜記》,台北:台灣古籍出版社,2003。
6. 斯當東著 葉篤義譯,《英使謁見乾隆紀實》,上海:上海書店,2005。
7. 愛漢者編,《東西洋考每月統記傳》,北京:中華書局,1997。
8. 衛斐列著,顧鈞譯,《衛三畏生平及書信》,廣西: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
9. 衛三畏,《中國總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10. David Abeel, Journal of a Residence in China: and the Neighboring Countries, from 1829-1833. (New York : Leavitt,Lord,1834;Forgotten Books,2012.)
11. Karl Friedrich August Gützlaff, The Journal of Two Voyages along the Coast of China 1831-1832.( New York: Published by John P. Haven ,1833.)
12. Karl Friedrich August Gützlaff, Report of Proceedings on a Voyage to the Northern Post of China, in the Ship of Lord Amherst.( London : B. Fellowes , Ludgate Street ,1834.)
13. Karl Friedrich August Gützlaff ,A Sketch of Chinese History , Ancient and Modern:Comprising a Retrospect of the Foreign Intercourse and Trade with China. (London :Smith , Elder and Co, 1834.)
14. Karl Friedrich August Gützlaff , Journal of Three Voyages along the Coast of China. (Lodon: Frederick Westley and A. H. Davis, Stationers’Hall Court, 1834.)
15. Karl Friedrich August Gützlaff, The Life of Taou-Kwang, Late Emperor of China : with Memories of the Court of Peking.( London :Smith , Elder And Co, 1852. )
16. Karl Friedrich August Gützlaff, China Opened;or, a Display of the Topography , History, Customs, Manners, Arts, Manufactures, Commerce, Literatures, Religions, Jurisprudence, etc.of the Chinese Empire. (London :Smith , Elder And Co, 1838.)
17. R. C. Hurley,The Tourists Guide to Canton, the West River and Macao. (Pedders Hill, Hongkong : Office of the "Hongkong Telegraph" 1898; Taipei : Ch'eng Wen Pub. Co, 1973.)
18. Robert Fortune, A Residence among the Chinese : Inland, on the Coast, and at Sea : being a Narrative of Scenes and Adventures during a Third Visit to China, from 1853 to 1856. (London : J. Murray, 1857 ;Taipei : Ch'eng Wen Pub. Co, 1971.)
19. Sirr, Henry Charles, China and the Chinese : Their Religion, Character, Customs, and Manufactures: the Evils arising from the Opium Trade: with a Glance at our Religious, Moral, Political, and Commercial Intercourse with the Country.(London : Wm. S. Orr, 1849 ; Taipei:Southern Materials Center,1977.)
20. The Chinese Traveller,1772,下載自十八世紀經典古籍資料庫:「Eighteenth Century Collection Online」,網址:https://huso.stpi.narl.org.tw/husoc/husokm?!!FUNC270(下載時間:2012.09.08)。
21. Walter Henry Medhurst, A Glance at the Interior of China, Obtained during a Journey through the Silk and Green Tea. (Districts: Taken in 1845,Adamant Media Corporation , 2001.)
專書
1. 古鴻廷,《清代官制研究》,臺北:五南,2005。
2. 全漢昇,《中國經濟史論叢》,臺北:稻禾出版社,1996。
3. 任繼愈主編,《宗教詞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1。
4. 任繼愈主編,《中國道教史(上)》,台北:桂冠,1991。
5. 任繼愈,《佛教與中國文化》,台北:國文天地,1990。
6. 林治平,《基督教與中國論集》,台北:宇宙光出版社,1993。
7. 吳義雄,《開端與進展─華南近代基督教史論文集》,台北:宇宙光出版社,2006。
8. 卓新平,《中國基督教基礎知識》,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9。
9. 邱樹森主編,《中國歷代職官辭典》,臺北:商鼎文化,1999。
10. 茅海建,《天朝的崩潰:鴉片戰爭再研究》,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5。
11. 約‧羅伯茨編著,劉林海譯,《十九世紀西方人眼中的中國》,北京:時事出版社,1999。
12. 姚民權、羅偉虹,《中國基督教簡史》,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
13. 施翠峰,《台灣原始藝術研究》,宜蘭:傳藝中心,2005。
14. 馬士著,張匯文等譯,《中華帝國對外關係史 (第一卷)》,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0。
15. 馬森著,楊德山譯,《西方的中華帝國觀》,北京:時事出版社,1999。
16. 馬廉頗,《晚清帝國視野下的英國─以嘉慶道光兩朝為中心》,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17. 馬書田,《中國佛神》,北京:團結出版社,2006。
18. 陳壁顯編,《中國大運河史》,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
19. 曹增友,《傳教士與中國科學》,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9。
20. (明)黃成著,長北校勘、譯註、解說《髹飾錄圖說》,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07。
21. 黃文博,《台灣民俗趣譚》,台北:台原出版社,1993。
22. 張西平,《中國與歐洲早期宗教和哲學交流史》,北京:東方出版社,2001。
23. 張西平,《傳教士漢學研究》,河南:大象出版社,2005。
24. 張國剛,《從中西初識到禮儀之爭─明清傳教士與中西文化交流》,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25. 張靜芬,《中國古代造船與航海》,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4。
26. 費正清,《費正清對華回憶錄》,上海:知識出版社,1991。
27. 賽班著,李少軍、尚新建譯,《西方政治思想史》,臺北:桂冠,1997。
28. 蕭兵,《避邪》,香港:萬裡機構‧萬裡書店出版,2004年。
29. 蘇精,《上帝的人馬─十九世紀在華傳教士的作為》,香港:基督教中國宗教文化研究社,2006。
30. 顧長聲,《從馬禮遜到斯徒雷登》,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5。
31. 顧長聲,《傳教士東來傳救恩論文集錦》,台北:宇宙光出版社,2006。
32. Benjamin Louis Fischer,“Opium Pushing and Bible Smuggling”:Religion and the Culture Politics of British Imperialist Ambition in China. (Indiana: University of Notre Dame,2008.)
33. Jessie Gregory Lutz, Opening China: Karl F. A. Gützlaff and Sino-Western Relations, 1827-1852.( Cambridge,U.K.:Eerdmans Pub Co.2008.)
34. K. S. Latourette, A History of Christian Missions in China. (London : Society for Promoting Christian Knowledge,1929;Chang Wen, Taipei, 1975. )
35. Suzanne Wilson Barnett、John King Fairbank, Christianity in China-Early Protestant Missionary Writings .(Cambridge, Mass.: the Committee on American-East Asian Relations of the Dept. of History, 1985.)
36. Thurin, Susan Schoenbauer, Victorian Travelers and the Opening of China, 1842-1907 (Athens : Ohio University Perss, Co.1999.)
期刊論文
1. 卞浩宇,〈基督教新教早期在華“醫藥傳教”剖析〉,《歷史教學》,2008年第8期,頁45~50。
2. 王宏斌,〈乾隆皇帝從未下令關閉江、浙、閩三海關〉,《史學月刊》,2011年第6期。
3. 王文權,〈清朝官服補子研究〉,《學術探索》,2012年1月。
4. 李樂曾,〈近代德國基督教(新教)傳教團在中國活動概述〉,《同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板)》,1994年9月。
5. 邢甲志,〈德國傳教士郭士立在中國的活動及其影響〉,《黑龍江科技資訊》,無頁數。
6. 武占江、王亞南,〈《東西洋考每月統記傳》析論—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的過渡形態〉,《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6卷第1期,2006年1月。
7.祈美琴,〈關於清代榷官“差官”問題的考察〉,《清史研究》,2003年11月第4期。
8. 陳力丹,〈郭士立與馬克思、恩格斯〉,《傳播史話》,1999年1月。
9. 陳虹,〈郭實獵評傳〉,《圖書館雜誌》,2004年第5期。
10. 陳國棟,〈清代前期粵海關的利益分配(1684-1842):粵海關監督的角色與功能〉,《食貨月刊》,第12卷第1期,1982年4月。
11. 張琳,〈郭士立的醫藥傳教思想與實踐〉,廣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第4卷第5期,2005年5月。
12. 張德昌,〈胡夏米(Hugh Hamilton LIndsay)貨船來華經過及其影響〉,《中國近代史論叢》,第二輯第一冊《不平等條約與平等新約》,台北:正中書局。
13. 張明之,〈從朝貢體系到條約通商:近代中國對外貿易型態的變遷─鴉片戰爭170週年反思〉,《南京政治學院學報》,2010年第3期。
14. 楊玉良,〈清代北京城的警備機關─步軍統領衙門及《白塔信炮章程》〉,《紫禁城》,1996年第1期。
15. 楊佳智,〈郭實腊其人及其在早期傳教活動中所扮演的角色〉,《傳教運動與中國教會》,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9年3月。
16. 黎尚健,〈關於《東西洋考每月統記傳》若干問題的探索〉,廣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8卷第8期,2009年8月。
17. 羅大正,〈《東西洋考每月統記傳》的宗旨及編輯特色〉,《學術界》,第132期,2008年5月。
18. 羅大正,〈《東西洋考每月統記傳》創辦的社會歷史背景〉,《甘肅聯合大學學報(社會科學板)》,第24卷第6期,2008年11月。
19. 羅大正,〈東西洋考每月統記傳對近代中國的影響〉,《齊魯學刊》,2008年第5期。
20. 羅大正,〈開啟中國大門之先聲:《東西洋考每月統記傳》〉,《歷史教學》2008年第22期。
21. 譚樹林,〈早期來華新教傳教士與中國傳統文化〉,《北方論叢》,1998年第4期。
學位論文
1. 方姿堯,《從衝突到和合─《東西洋考每月統記傳》的書寫策略與文化意義》,政大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100年4月。
2. 張志惠,《閱讀中國:《中國叢報》(Chinese Repository,1832-1851)與新教傳教士關於中國的理解與書寫》,台大歷史碩士論文,民國95年。
網站
1. 國立台灣文學館網站:http://www.nmtl.gov.tw/
2. 國立科學工藝館網站:http://epaper.nstm.gov.tw/
3. 華人基督教史人物辭典:http://www.bdcconline.net/en/
4. 中國礦業網:http://www.chinamining.com.cn/index.asp
5. 北京故宮─文化人民網:culture.people.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