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周選妹 |
---|---|
論文名稱: |
台東縣達仁鄉排灣族經濟社會的變遷(1895-1996) |
指導教授: | 溫振華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歷史學系 Department of History |
論文出版年: | 2010 |
畢業學年度: | 98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96 |
中文關鍵詞: | 排灣族 、理蕃政策 、原住民 、達仁鄉 、經濟社會變遷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614 下載:27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台灣原住民地區,國家的統治是使其傳統社會經濟生活瓦解的開始。因此本論文就以台東縣達仁鄉為地理範圍,探討日本政府到戰後,當國家力量進入部落後,傳統社會經濟變遷的過程。這個研究有利於此地鄉土史教育以及達仁鄉的歷史重建。
日本國家力量於1906年正式進入達仁地區排灣族部落,日方在此設立警備機構,也開啟了達仁地區的警察政治。日方為有效統治達仁地區排灣族,有部分的部落採集體移住政策的遷移,並從生產方式之改變與交易方式的變革等面向,來探討其對達仁地區排灣族經濟層面的影響,這代表的意義不僅是象徵國家的力量首次干預原住民的生計生活,更是達仁地區排灣族游耕到定耕的生產變革,同時日方也引入了現代貨幣的觀念,從教化的施行、社會舊習的改變與部落新階層的加入等面向,分別探討達仁地區排灣族社會層面的衝擊與改變,在日本的統治與刻意的改造下,傳統部落社會結構與生活型態徹底的改變。
達仁地區在戰後,國家力量再次的介入,政府對原住民政策大部份是沿襲日本政府的政策。政府始推動「山地三大運動」,此項生活改進運動、定耕農業、育苗及造林是互相的配合推行,並探討「山地保留地」的設置,在達仁鄉實施後的情形。而光復後部落遷移的影響,是加速破壞了排灣族傳統社會結構及親族的關係的分離。現今國民教育的普及,鄉民素質的提昇,使接受教育的知識份子成為部落裡的新領導人。戰後國語的推行,以及受到西洋教會與漢文化的衝擊,改變影響了達仁鄉排灣族宗教信仰價值觀,使達仁鄉產生了新的排灣族文化。民國60年代台灣經濟起飛後,部落人口外移,影響了部落社會結構的發展。
自1895到1996年達仁鄉排灣族的經濟社會文化變遷的過程,顯示並不是自發性的,而是受外力的介入而發生改變,但達仁鄉排灣族在社會轉變的過程中持續找出適應環境的模式,透過自己的方式將文化傳遞給下一代。
引徴文獻
中文部分
一、一般史料
王世慶
2001《台東縣史大事篇》(上冊)台東縣政府。
王世慶
2001《台東縣史產業篇》台東縣政府。
王世慶
2001《台東縣史開拓篇》台東縣政府。
王學新譯著
1998 《日據時期東台灣地區原住民史料彙編與研究》,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民國六十一年台灣省山地山胞經濟調查報告》,台灣省政府民政廳。
《民國六十七年台灣省山地山胞經濟調查報告》,台灣省政府民政廳。
《民國七十四年台灣省山地山胞經濟調查報告》,台灣省政府民政廳。
《民國八十年台灣省山地山胞經濟調查報告》,台灣省政府民政廳。
台灣總督府臨時台灣土地調查局編
1905《台灣土地慣行一班》(譯本),台北:台灣總督土地調查局。
台灣省文獻委員會編印
1997 耆老口述歷史(十四)《台東縣鄉土史料》。
台東縣政府
《台東縣統計要覽》 各年度。
台東縣政府
1957《台東縣政五年》。
台東縣文獻委員會
1963《台東縣志大事記》。
台東縣文獻委員會
1964《台東縣志大事記》。
宋建和譯,總督府警務局
1997 《日據時期原住民行政志稿》,第二卷,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林美容
2001《台東縣史漢族篇》台東縣政府。
吳萬煌、古瑞雲譯 總督府警務局
1998 《日據時期原住民行政志稿》,第三卷,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吳萬煌譯,總督府警務局
1999 《日據時期原住民行政志稿》,第四卷,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東峰區署
1950 《東峰區山地行政概況》
施添福
2001《台東縣史大事篇》(下冊)台東縣政府。
施添福
1995b 日治時期台灣東部的熱帶栽培和區域發展 台灣史研究白年回顧與專題研究。
陳金田譯,總督府警務本署編
1997 《日據時期原住民行政志稿》,第一卷,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陳金田譯,總督府警務本署編
1997 《日據時期原住民行政志稿》,第二卷,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黃應貴
2001《台東縣史排灣族與魯凱族篇》台東縣政府。
溫吉譯
1957《台灣番政志》(一)(二),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二、近人著作
丁立偉 詹嫦會 孫大川合著
2005 《活力教會—天主教在台灣原住民的世界與未來》,台北: 光啟社。
林英彥
1974年《台灣先住民之農業經營》,台北:台灣銀行。
宮本延人 著 張迅齊 譯
1977〈台灣排灣族的五年祭〉,《台灣人文》。
黃應貴
1986年《台灣土著社會文化研究論文集》,台北:聯經。
謝世忠
1987 《認同污名:台灣原住民族群變遷》,台北:自立晚報社。
陳奇祿
1992年《台灣土著文化研究》,台北:聯經。
許功明、柯惠譯
1994年《排灣族古樓村的祭儀與文化》,台北:稻香。
陳秀淳
1998 《日治時期台灣山地水田作的展開》,台北:稻鄉。
曾振名
1991年《台東縣魯凱、排灣族山地舊社遺址勘查報告》,台東:台東縣政府。
楊南郡
1996 《台灣百年前的足跡》: 玉山社。
童春發
2001年《台灣原住民史----排灣族史篇》,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張金生
2000 《達仁鄉志稿》,台東:鳴昇印刷。
張金生
2007 《台東縣達仁鄉傳統領域踏查史錄》,台東:達仁鄉公所。
張金生
2000 《達仁鄉志稿》,台東:鳴昇印刷。
潘繼道
2001 《清代台灣後山平埔族移民之研究》,台北:稻香出版社
鄭政誠
2005 《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之研究》,台北:博揚文化
劉克襄
1992 《後山探險─十九世紀外國人在台灣東海岸的旅行》: 自立晚報。
顏愛靜 楊國柱
2004《原住民族土地制度與經濟發展》,台北:稻香出版社
藤井志津枝
1997 《日治時期台灣總督府---理蕃政策》,台北:文英堂出版社。
藤井志津枝
2001 《台灣原住民史政策篇(三)》,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三、學位論文
王巨中
2004 <台灣原住民傳統文化認同與社會變遷探討:以屏東縣獅子鄉排灣族 為例族史>,國立政治大學民族研究所碩士論文
石興華
2001 <從徽號看排灣族社會文化之變遷-以七佳部落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民族研究所碩士論文。
朱連惠
2007 <排灣族五年祭與文化認同>,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文化所碩士論文。
方文振
1999 <日據時期教育政策演變下的蕃童教育之研究>,政治大學民族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姜叡璟
2002 <排灣族宗教變遷中的生活實踐:以安朔村為例>,國立東華大學 族群關係文化所碩士論文。
陳宗韓
1993 <戰後臺灣原住民政策之分析>,國立台灣大學 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錦慧
1997 <「美麗新世界」—論日治時期運行於原住民部落中的規訓權力>,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士範
1997 <排灣族城鄉遷移者傳統文化與社會組織之持續與轉變---以平和村台灣北部移民群為例>,東吳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神保
2002 <排灣族caqovoqovoli(內文)社群遷徙與族群關係的探討>,國立東華大學 族群關係文化所碩士論文。
張峻嘉
1987 <山村生計活動之變遷>,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
張文傑
1990 <排灣族與雅美族的農耕及生計適應—以士文村和朗島村為例>,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
張金生
2002 <新化:一個排灣族部落的歷史>, 國立東華大學 族群關係文化所碩士論文。
張曉玲
2005 <台東縣大武鄉南興村Pasasuwan家族史>,國立政治大學民族研究所碩士論文
廖文生
1984 <台灣山地社會經濟結構性變遷之探討>,國立台灣大學 社會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廖秋娥
2001 <台東縣大武地區的區域形成與轉變> ,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博士論文。
蔡光慧
1998 <排灣原住民部落社會(1630-1894)的建立與族群關係>, 台灣師大史研所碩士論文。
蔣 斌
1980 <排灣族貴族制度的再探討:以大社為例>,國立台灣大學考古人類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全玄
1995 <台東平原之移民拓墾與聚落>,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
鄭政誠
2002 <臨時台灣舊慣調查會之研究(1896-1922)>國立台灣師大史研所碩士論文。
譚昌國
1991 <家﹑階層與人的觀念:以東部排灣族台坂村為例的研究>,國立台灣大學考古人類研究所碩士論文。
四、期刊
王人英
1966 <台灣高山族的社會文化接觸與經濟生活變遷>,《民族學院集刊》,第22期。
余光弘
1966 <台灣高山族農業技術的變遷與適應>,《政大民族社會學報》,第18、19、20期合輯。
中村孝志著 許賢瑤譯
1993 <1655年的台灣東部地方集會>,《台灣風物》43(1):頁155-168。
民政叢書山地行政系列之二十六
1991<台灣省山地農村發展規劃研討會論文集>,《台灣省山胞行政局編印》
林英彥
1969 <台灣先住民在狩獵時期的經濟生活>《台灣銀行季刊》,第20第二期。
吳燕和
1993 <台東太麻里溪的東排灣族>,《民族學研究所資料彙編》 第七期。
吳燕和
1965 <排灣族東排灣群的巫醫與巫術>,《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 20 期,頁 105-153。
洪敏麟
1971 <綜觀台灣山地社會結構與文化演變之軌跡> 《台灣文獻》22卷3期 。孟祥翰
1998 <日據時期台東原住民的抗日事件>,《台東文獻》第3期,頁4-16。
徐雨村
1994 <排灣族的經濟適應 –以台東縣達仁鄉土坂村為例> 《人類與文化》第29期。
施添福
1995b <日治時期台灣東部的熱帶栽培業和區域發展>,《台灣史研究百年回顧與專題研討會》 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籌備處、國立台灣大學歷史學系。
施添福
1998 <台灣東部的區域性:一個歷史地理學的觀點>,《族群.歷史與空間─東台灣社會與文化的區域研究研討會》論文。
郭秀岩
1970 <山地行政與山地政策>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頁:97-106。
胡良珍
1964年 <台東縣達仁鄉排灣族民族學調查記要> 《新天地》第3卷第11期,頁10—13。
黃應貴
1973 <經濟適應與發展---一個台灣中部高山族聚落的研究>,《中央民族研究院民族研究所集刊》,第36期。
黃厚源
1978 <台東的山地鄉> 《台灣文獻》29卷4期。
楊 瑩
1993 <英國高等教育改革對我國高等教育之啟示>,《國立臺灣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出版》第11期,頁111-153。
董春發
1997 <建構排灣族初探 > 《台灣原住民歷史文化學術研討會》:台北南港 。
溫振華
1997 <烏來泰雅族的經濟社會變遷 >,《北縣文化.烏來專輯54》,台北:台北縣立文化中心季刊。
衞惠林
1960 <排灣族的宗族組織與階級制度> 《中央民族研究院民族研究所集刊》第9期。譚昌國
2003 <歷史書寫、主體性與權力:對「排灣人寫排灣族歷史」的觀察與反省>,《台大文史哲學報》,台北:台灣大學文學院,第59期,頁65-96。
日文部分
一、一般史料
台灣總督府警務局理番課
1936 《高砂族調查書》(一),台灣總督府警務局。
1937a 《高砂族調查書》(二),台灣總督府警務局。
1937b 《高砂族調查書》(三),台灣總督府警務局。
1937c 《高砂族調查書》(四),台灣總督府警務局。
1938 《高砂族調查書》(五),台灣總督府警務局。
1993年復刻版(理蕃の友)第一至三卷 東經綠蔭書房
伊能嘉矩
1918《理蕃誌稿 第一篇、第二篇》台灣總督府警察本署。
1995《理蕃誌稿 第一篇》南天書局二刷發行。
原田倭編
1932 《理蕃誌稿 第四篇》 台灣總督府警務局台灣總督府警務局理蕃。
1995 《理蕃誌稿 第三卷》 南天書局二刷發行。
台東廳
1919 《台東廳第六統計摘要》。
1902-1928《台東廳報》。
台灣總督府警務局
1928 《台灣警察及衛生統計書》。
台灣總督府警務局
1933 《台灣總督府警察沿革誌》第一冊 1995年南天書局。
台灣總督府官房臨時國勢調查部
1933《國勢調查結果表》
台灣總督府警務局
1936 《番社戶口》
台灣總督府警務局
1937 《高砂族調查書》 第二篇 1994南天書局二刷發行。
台灣總督府警務局
1938 《高砂族調查書》 第五篇 1994南天書局二刷發行。
台灣總督府警務局
1942 《高砂族授產年報》 昭和十一年版。
台灣總督府警務局
1944 《台東廳教育要覽》。
台灣總督府警務局
《蕃人所要地調查書─台東廳大武支廳》 (手稿)。
二、一般著作
馬淵東一等
1935 《台灣高砂族系統所屬の研究》 台北帝國大學土俗人種學研究室 南天書局複印。
古野清人
1943 《高砂族の祭儀生活》,南天書局重印行。
桂長平編
1938 《理蕃誌稿 第五篇》 台灣總督府警務局。
1995 《理蕃誌稿 第四卷》 南天書局二刷發行
森丑之助
1979 《台灣蕃族志 卷一》,南天書局。
三、期刊、報紙
齋藤生
1933 <大武支廳下の社會教化> 《理蕃の友》第二年六月號﹕5 東京綠蔭書房。
齋田悟
1934 <番人觀光沿革其實績>《理蕃の友》第三年十月號﹕3-5 東京綠蔭書房。
鯉魚山生
1936 <番地に咲く紅一輪同族教化に勵む一少女> 《理蕃の友》第五年二月號﹕12 東京綠蔭書房。
巴塱衛生
1936 <第二高原君出現?>《理蕃の友》第五年五月號:10 東京綠蔭書房。
鈴木秀夫
1937 <本島理番的警察の過去、現在、將來《台灣警察石報》259號:60-77。
中村文治
1942 <高砂義勇隊>《理蕃の友》 第127號:2-5 東京綠蔭書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