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羅梅芳 Mei-Fang Lo |
---|---|
論文名稱: |
《訓育研究》中的民族想像(1959-2002) National Imagination in “Xun Yu Yan Jiu”(1959-2002) |
指導教授: |
林芳玫
Lin, Fang-Mei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臺灣語文學系 Department of Taiwan Culture,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 |
論文出版年: | 2009 |
畢業學年度: | 97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10 |
中文關鍵詞: | 民族想像 、官方民族主義 、中國民族主義 、訓育研究 |
英文關鍵詞: | national imagination, official nationalism, Chinese nationalism, Xun Yu Yan Jiu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28 下載:9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1949年5月20日,國民政府為遷台鋪路在台灣地區進行長期戒嚴。二二八事件的震撼與隨之而來的戒嚴時期,台灣社會頓時進入噤聲不語的時代。鑒於在中國大陸慘痛經驗,國民政府為了鞏固其在台灣政權,嚴厲執行思想言論限制與改造。在此時期,唯有合乎官方意識的論述才得以發聲。
本文以官方色彩濃厚的學術團體「中國訓育學會」發行之刊物《訓育研究》為分析文本,觀察自1959年創刊至2002年改名為止,該雜誌呈顯之民族概念及其與官方意識互動過程。分析結果顯示,《訓育研究》以青年為關懷對象,呈現大中華民族論述。以炎黃子孫的血緣關係及儒家精神的文化召喚建構出中華民族。民族英雄系譜、節日、領袖形象塑造、共匪滲透論…等為維護政權、建構民族想像之手法。
1970年代後,反對勢力漸起,《訓育研究》並未立即反應時代轉變,仍沿襲相似的民族論述,並試圖將「鄉土」收編至大中華民族論述之下。1980年代,反對聲浪高漲,《訓育研究》正面回應並加以回擊,1987年解嚴後,《訓育研究》並未脫離官方色彩且持續抨擊社會現象。1990年代後,《訓育研究》逐漸脫離官方色彩(KMT)朝向專業教育雜誌發展。2002年順應大學法將「中國訓育學會」改名為「中華學生事務學會」,《訓育研究》更名為《學生事務》,成為關懷各級教育的專業教育雜誌。
《訓育研究》以學術團體現身,在發刊後近40年間以國民政府協力者姿態發聲,切實反映出官方意識。沿襲近40年的大中華民族論述,在進入1990年代後期逐漸消聲,轉而關切各級學校教育議題,成為一專業教育雜誌並發行至今。
On May 20, 1949, the KMT government enforced martial law for a long time in order to pave the way for moving the capital to Taiwan. With 228 incident and the following martial law period, Taiwanese society entered a silence era immediately. Because of the painful experience in Mainland China, the KMT government sternly implemented the restric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peoples’ thoughts and speech in order to consolidate it’s regime. During this period, only the speech statement that only conformed with authoritative ideology could be allowed.
This text wants to analyze “Xun Yu Yan Jiu”(1959-2002), to observe it’s national conception and the interaction with KMT government.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Chinese nation is constructed by blood relationship and Confucian culture. National hero, leader appearance description, memorial days and PPC description are the methods.
After 1970’s, the counterforce was getting up gradually, but “Xun Yu Yan Jiu” didn’t reflect the changes immediately. It continued the similar viewpoints and tried to collect “Xiang Tu” to Chinese nation. 1980’s, the counterforce became powerful, “Xun Yu Yan Jiu” fought back. After abolishing the martial law, “Xun Yu Yan Jiu” didn’t depart from KMT government and condemned social phenomenon continuously. After 1990’s, “Xun YU Yan Jiu” departed from KMT government and became a professional educational magazine.
“Xun Yu Yan Jiu” appeared with an academic organization, about 40 years, it reflected official ideologies. Its statement of Chinese nation continued almost 40 years and vanished gradually during 1990’s. “Xun Yu Yan Jiu” concerned with educational topic and became a professional magazine and continued to this day.
參考文獻
史料
《訓育研究》,1959-2002,1:1-40:4,台北:中國訓育學會。
中文專書
王爾敏著,1977,《中國近代思想史論》,台北:華世。
王振輝著,1999,《中國民族主義與馬克思主義的興起》,台北:韋伯。
江宜樺著,1998,《自由主義、民族主義與國家認同》,台北,揚智。
周陽山、楊肅獻主編,1981,《近代中國思想人物論:民族主義》,台北:時報。
林美容著,1996,《中華民國現行紀念日及節日緣由與意義之研究》,台北:內政
部民政司委託計畫報告。
林果顯著,2005,《「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之研究(1966-1975)—統治正
當性的建立與轉變》,台北:稻鄉。
洪湖泉、謝政諭主編,2002,《百年來兩岸民族主義的發展與反省》,台北,東大。
施正鋒著,1994,《台灣民族主義》,台北:前衛。
若林正丈著,2004,《台灣—分裂國家與民主化》,台北:新自然主義。
孫 文著,1966,《三民主義》,台北:三民。
高宣揚著,1999,《後現代論》,台北:五南。
徐正光、宋文里編,1994,《台灣新興社會運動》,台北:巨流。
張正藩著,1953,《民族精神教育的理論與實際》,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
張正藩著,1973,《訓育研究》,台北:台灣商務。
陳東榮、陳長房主編,1995,《第十六屆比較文學會議論文選集》,台北:中華民
國比較文學學會。
梁漱溟著,1977,《中國文化要義》,台北:正中。
張 灝著, 1993,《梁啟超與中國思想的過渡(1980-1907)》,南京,江蘇人民出
版社。
戚其章、王如繪主編,1995,《甲午戰爭與近代中國和世界:甲午戰爭100週年》
國際學術討論會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
張之洞著,1990,《張文襄公全集》,北京:新華。
張彭園著,2007,《梁啟超與清季革命》,吉林:吉林出版。
國父全集編輯委員會編,1989,《國父全集》,台北:近代中國出版社。
報館編,1991,合訂本《清議報(全六冊)—中國近代期刊彙刊》,台北:中華書
局。
曾一士編,2005,《第八屆孫中山與現代中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國父紀
念館。
楊逢泰、邵宗海等編,1993,《民族主義論文集》,台北:黎明。
鄭永年著,1998,《中國民族主義的復興》,香港:三聯書局。
錢 穆著,1967,《中國文化史導論》,台北:正中。
韓錦春、李毅夫編,1985,《漢文「民族」一詞考源資料》,北京:中國社會科學
院民族研究所民族理論研究室印。
聯合報社編,1994,《戈巴契夫的新思維》,台北:聯合報社。
羅志田著,1998,《民族主義與近代中國思想》,台北:東大。
中文譯書
Anderson, Benedict著,吳叡人譯,1999,《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
與散布》(Imagined Communities: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台北:時報。
Duara, P.著,王先明譯,2003,《從民族國家拯救歷史—民族主義化與與中國現
代史研究》(Rescuing History from the Nation: Questioning Narratives of
Modern China),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Foucault, Michel著,劉北城、楊遠嬰譯,1992,《規訓與懲罰:監獄的誕生》
(Discipline & Punish: The Birth of the Prison),台北:桂冠。
Gramsci, Antonio著,谷風出版社編輯部譯,1988,《獄中札記》(Selections from the
Prison Notebooks),新店:谷風。
Gellner, Enest著,李金梅、黃俊龍譯,2001,《國族與國族主義》(Nations and
Nationalism),台北:聯經。
Hobsbawn, Eric J.著,李金梅譯,1997,《民族與民族主義》(Nations and Nationalism
since 1780: Programme, Myth, Reality),台北:麥田。
Hobsbawn, Eric J.著,陳思仁等譯,2002,《被發明的傳統》(The Invention of
Tradition),台北:貓頭鷹出版,城邦發行。
Levenson, Joseph Richmond著,鄭大華、任菁譯,2000《儒教中國及其現代命運》
(Confucian China and its modern fate),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Liu, Lydia H.著,宋偉傑等譯,2002,《跨語際實踐——文學、民族文化與被譯介
的現代性(中國1930-1937)》( Translingual Practice: Literature, National
Culture, and Translated Modernity-China, 1900-1937),北京:三聯書店。
英文專書
Althusser, Louis, 1971, Lenin and Philosophy and Other Essays. London: New Left
Books.
Bhabha, Homi k. ed. , 1990, Nation and Narration. London. London: Routledge.
_ _ _ _ _1994, The Location of Culture. London: Routledge.
Smith, Anthony D. ,1998, Nationalism and Modernism. New York: Routledge.
Torfing, Jacob, 1999, New Theories of Discourse: Laclau, Mouffe and Zizek. Oxford:
Blackwell.
Unger, Jonathan (ed.), 1996, Chinese Nationalism. Armonk, New York: M.E. Sharpe.
中文期刊
方孝謙,2000/12,〈一九二0年代殖民地臺灣的民族認同政治〉,《台灣社會研究》,
40,頁1-46。
王明珂,2002/09,〈論攀附:近代炎黃子孫國族建構的古代基礎〉,《中央研究院
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73:3,頁583-624。
江迅,1987/07,〈鄉土文學論戰:一場迂迴的革命?— 一個文化霸權的崛起與
崩解〉,《南方》,9,頁30-32。
朱浤源,1992/06,〈從「族國」到「國族」:清末民初革命派的民族主義〉,《思
與言》,38:2,頁7-38。
江詩菁,2005/03,〈另一種聲音—黨外雜誌反抗國民黨「文化霸權」的發展脈絡
(1975-1989)〉,《台灣史料研究》,24,頁52-100。
李豐楙,1993/08,〈由常入非常—中國節日慶典中的狂文化〉,《中外文學》,22:
3,頁116-154。
李猛,1999,〈傅柯與權力分析的新嘗試〉,《社會理論學報》,2:2,頁375-413。
吳翌菁,2001/06,〈傅柯的主要思想對教育的反思與啟示〉,《教育研究》 (高師
大)。
沈松僑,1997/12,〈我以我血薦軒轅—黃帝神話與晚清的國族建構〉,《台灣社會
研究季刊》,28,頁1-77。
沈松僑,2002/12,〈近代中國民族主義的發展:兼論民族主義的兩個問題〉,《政
治與社會哲學評論》,3,頁49-119。
沈松僑,2000/06,〈振大漢之天聲—民族英雄系譜與晚清的國族建構〉,《中央研
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33,頁77-149。
汪榮祖,2003/12,〈章太炎對現代性的迎拒與文化多元思想的表述〉,《中央研究
院近代研究所集刊》,41,頁145-180。
林清芬,2006/12,〈1980年代初期台灣黨外政論雜誌查禁之研究〉,《國史館學術
集刊》,5,頁97-128。
周俊宇,2007/12,〈戒嚴、解嚴與集體記憶—以戰後台灣的國定節日為中心〉,《台
灣文獻》,58:4,頁41-93。
周俊宇,2007/12,〈「時代創造青年」-從戰後台灣的青年節慶祝看國家權力對
青年的形象塑造〉,《臺灣學研究》,4,頁24-42。
郝時遠,2004/12〈中文「民族」一詞源流考辨〉,《民族研究》(北京),6,頁60-69。
郝時遠,2004/04,〈先秦文獻中的「族」與「族類」觀〉,《民族研究》(北京),2,
頁36-46。
唐大宗,1979/06,〈誰有資格批評「台獨份子」〉,《富堡之聲》,2,頁2。
秦玄,1979/06,〈談台獨、論外交〉,《八十年代》,1,頁59。
梁文思,1980/04,〈施明德應訊詭辯「台獨」謬論〉,《亞洲世紀》,140,頁8。
許紀霖,2005/12,〈在現代性與民族性之間—現代中國的自由民族主義思想〉,《臺
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2:2,頁207-249。
陳佳宏,2007/12,〈解嚴前後台獨運動之匯聚〉,《臺灣文獻》58:4,頁1-40。
張茂桂,1999秋,〈民間社會、資源動員與新社會運動:台灣社會運動研究的理
論志向〉,《香港社會科學學報》,4,頁33-66。
張灝,2006/07,〈中國近代思想史的轉型時代〉,《二十一世紀雙月刊》,52,頁
29-39。
蔡英文,1999/05,〈西歐民族主義之起源的兩種解釋〉,《問題與研究》,38:5,
頁77-102。
蔡佩娥,〈國家與民俗節日的關係—以清明節為例〉,《台灣風物》57:1(200703),
頁101-123。
蕭亞譚,2007/07,〈孫文的民族論述分析〉,《中山人文社會科學期刊》,15:1,
頁121-136。
學位論文
朱貞凌,1985,《我國現階段民族精神教育政策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三民主義
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錦燕,2005,《戰後台灣國民小學教科書中的民族建構(1968-1989) 》,新竹
教育大學區域人文社會學系碩士論文。
傅錫誠,2001,《政治意識型態的解構與重構—中國民族主義與台灣民族主義之
解析》,國立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博士論文。
張榕庭,2004,《戰後台灣民族精神教育之研究(1951-1996)》,淡江大學歷史學
研究所碩士論文。
蕭淑玲,2005,〈台灣黨外雜誌對黨外運動的作用(1979-1986)—以《八十年代》
系列、《美麗島》、《蓬萊島》系列兩大路線為例〉,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
碩士論文。
薛佩玉,2004,《台灣1950-2004國定假日的社會學分析》,國立中山大學中山學
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玉國,1998,《我國國民中學國文科民族精神教育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山
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網路資料
(一) 作者文章
自由新聞網,張瑞楨,〈民主進化論「異議」非凡〉:http://libertytimes.com/2004/r-s/r-s040330-1.htm,200906。
(二) 機構介紹與一般事件參考
政大校史,歷屆校長:
http://archive.nccu.edu.tw/principal_3.htm,200906。
國防法規資料庫:http://law.mnd.gov.tw/scp/Query4A.asp?FullDoc=all&Fcode=A007000002,200906。
教育部,歷任教育主管,訓育委員會:http://history.moe.gov.tw/employee_list.asp?Unit=21,200906。
教育部,教育大事年表: http://history.moe.gov.tw/milestone.asp?YearStart=51&YearEnd=60&page=4,200906。
教育部國語辭典:
http://dict.revised.moe.edu.tw/,200906。
聯合國網站:
http://www.un.org/documents/ga/res/26/ares26.htm,20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