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莊斐雯
論文名稱: 高職生關懷教育活動課程方案之行動研究
Action Research of Caring Education Activities Curriculum Program in Vocational Students
指導教授: 王秀玲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課程與教學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論文出版年: 2013
畢業學年度: 101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24
中文關鍵詞: 關懷關懷教育活動課程方案
英文關鍵詞: care, caring education activities curriculum program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24下載:15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旨在針對高職階段的學生設計並實施一套關懷教育活動課程方案,研究對象為十八名高職二年級學生,於班級中實施六堂研究者所自行設計的關懷教育活動課程,採用行動研究法,透過課程設計、課堂教學、觀察、訪談、文件檔案、教師省思等方式,以達成設計適合高職學生之關懷教育活動課程方案、探討關懷教育活動課程方案之實施歷程,以及探究關懷教育活動課程方案實施後產生的影響等三項研究目的。
    本研究結果發現關懷教育活動課程方案所設計的內容不僅適合高職階段的學生,亦能引發學生之興趣與學習動機,其將抽象、無形的「關懷」轉化為具體、有形的媒材,不但能夠引發學生對於「關懷」的注意力,亦能提升學生對於「關懷」的敏覺力,且活動性課程的設計增加學生互相接觸與了解的機會,拉近學生彼此之間的距離;透過關懷教育活動課程方案的實施歷程,循序漸進的引導學生將關懷情意轉化為關懷行動,學生因為情境脈絡和場合的不同,扮演不同的身份和角色,表現不同的關懷行動,展現關懷的豐富與多樣性,而教師的言行舉止會對學生產生身教作用與影響,且教師如何在教學歷程中對學生進行正向引導並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是關懷教育實施的關鍵要素;關懷教育活動課程方案讓學生了解關懷的意義、體會關懷的感受,並能將所學落實於日常生活當中加以實踐,不僅促進學生人際關係網絡的緊密連結、打破小團體之間的藩籬,亦有助於提升班級整體的氣氛與凝聚力。

    This research aimed at students in vocational stage design and implement a program of caring education activities curriculum, the research participants were eighteen vocational sophomore, implemented researchers designed six caring education activities curriculum in the class, using action research, through curriculum design, teaching, observation, interviews, document files, teacher reflection, etc., to achieve three research purposes that designed caring education activities curriculum program suitable for vocational students, investigate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of caring education activities curriculum program, and inquiry the impact of caring education activities curriculum program.
    The research found the caring education activities curriculum program content designed not only suitable for students of vocational stage, also arouse students' interest and motivation. It will be abstract, invisible "Care" into concrete, tangible media, not only to motivate students for caring attention, and will raise the students' ability to care for sensitive perception. And activity program is designed to increase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mutual contact and the chance to narrow the distance between students. Through implementation of caring education activities curriculum program, students will be guided step by step into caring affection caring actions, students because situational context and different occasions, different identities and roles to play, the performance of different care operations, to show the richness and diversity of care. The teacher's demeanor students will be generated by example the role and impact, and how teachers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of the students' positive guidance and combined student life experience, is the key element in the caring education activities curriculum program. Caring education activities curriculum program allows students to understand the significance of caring, experience feelings of caring, and can implement what they have learned into practice in daily life, not only to promote close links student interpersonal networks, breaking the barriers between small groups, but also help to improve the overall atmosphere of the class and cohesion.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5 第三節 名詞解釋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關懷倫理學的意涵 9 第二節 關懷教育的實踐 17 第三節 關懷倫理學與關懷教育之相關研究 25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9 第一節 研究方法與實施 39 第二節 研究場域與對象及研究者角色 45 第三節 關懷教育活動課程方案之設計 52 第四節 資料收集與分析 58 第五節 研究信實度 64 第六節 研究倫理 65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67 第一節 「繪出關懷」之實施與討論 67 第二節 「把愛傳出去」之實施與討論 85 第三節 「換穿別人的鞋」之實施與討論 101 第四節 「你是我的眼」之實施與討論 121 第五節 「關懷愛心專戶英雄榜」之實施與討論 138 第六節 「一人分飾二角」之實施與討論 161 第七節 「關懷教育活動課程方案」之實施影響與討論 180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95 第一節 結論 195 第二節 建議 202 參考文獻 207 中文文獻 207 英文文獻 210 附錄 212 附錄一 關懷教育活動課程教案 212 附錄二 課堂學習單 221 附錄三 課程回饋意見表 224 表次 表2-1 關懷倫理學碩博士論文之相關研究 26 表2-2 關懷教育碩博士論文之相關研究 33 表3-1 研究期程階段表 45 表3-2 凱蒂班學生基本資料暨特質與關係概述表 47 表3-3 關懷教育活動課程方案表 54 表3-4 資料編碼表 62 表4-1 「換穿別人的鞋」之學生演出感想整理表 112 表4-2 「關懷愛心專戶」學習單之學生關懷行為分類表 151 表5-1 關懷教育活動課程方案之教育方式暨學生反應變化表 197 圖次 圖3-1 研究流程圖 41

    壹、中文文獻
    方志華(2000)。女性主義關懷倫理學對西方道德哲學進路的省思。鵝湖,304,
    46-48。
    方志華(2000)。二十一世紀道德哲學的開發與困境─女性主義關懷倫理學概說。
    鵝湖,297,46-51。
    方志華(2000)。諾丁關懷倫理學之理論發展與教育實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
    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方志華(2001)。關懷倫理學相關理論開展在社會正義及教育上的意涵。教育研
    究集刊,46,31-52。
    方志華(2002)。關懷倫理學對關懷關係的現象學描述。鵝胡雜誌,319,31-43。
    方志華(2004)。關懷倫理學與教育。臺北市:洪葉。
    王雅各(2002)(譯)。C. Gilligan著。不同的語音:心理學理論與女性的發展(In a Different Voice: Psychological Theory and Women’s Developmnet)。臺北市:心理。
    王美靜(2012)。諾丁斯關懷倫理學與其在國小生命教育的意義。輔仁大學哲學
    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北市。
    丘亦岱(2002)。諾丁關懷倫理學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朱昀庭(2011)。關懷倫理學在國小反霸凌教育之應用。華梵大學哲學研究所碩
    士論文,未出版,新北市。
    朱美珍、李秀鳳、吳怡慧、洪鼎堯、莊易霖(2008)(譯)。N. Noddings著。教育道德人-品格教育的關懷取向。臺北市:巨流。
    吳木樹(2007)。Noddings與孔孟關懷教育理念與實務之探究。臺北市立教育大
    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吳怡慧(2006)。教室裡的企鵝爸爸──三位國中男性教師關懷經驗之探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吳倩雯(2012)。以關懷倫理學實施「勇敢」品德教學方案之行動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吳翌菁(2003)。Carol Gilligan女性倫理學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吳惠文(2010)。從關懷倫理探究國中的道德教育。華梵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北市。
    吳雅惠(2011)。關懷倫理學在兒童人際關係之應用。華梵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北市。
    呂育生(2009)。以關懷為核心的師生關係—諾丁之關懷倫理學在道德教育上的運用。南華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李奉儒(2005)。尊重和關懷作為學校品格教育的核心。國教天地,159,20-29。
    李瓊恩(2011)。運用繪本教學於小一情感教育之課程行動研究─關懷倫理學觀點。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孟心惟(2005)。關懷倫理學觀點之方案教學行動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生傳(2003)。教育研究法:全方位的統整與分析。臺北市:心理。
    林孟穎(2009)。關懷網絡的開展:國小高年級關懷教育之行動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秋美(2005)。國小三年級關懷倫理教育之行動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侯雅齡、簡成熙(1997)。關懷倫理學與教育-姬莉根與諾丁思想初探。屏東師院學報,10,133-164。
    徐明(2002)。關懷倫理作為現代公民道德基礎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夏林清(1997)。行動研究方法導論。臺北市,遠流。
    張文軍(1999)。後現代教育。臺北市:揚智。
    莊明貞、陳怡如(2005)(譯)。C. Glesne著。質性研究導論(Becoming Qualitative Researchers)。臺北市:高等教育。
    陳伯璋(1988)。教育研究方法的新取向。臺北市: 南宏。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市:五南。
    陳慧君(2009)。從關懷倫理學的觀點探討教師輔導與管教。華梵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北市。
    傅怡玲(2008)。五年級同儕衝突預防繪本教學之行動研究─關懷倫理學觀點。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單文經(1986)(譯)。Kohlberg著。道德發展的哲學。臺北市:黎明文化。
    彭美燕(2010)。幼稚園實施關懷教育連結祖孫情之行動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幼稚園教師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曾漢塘、林季薇(2000)(譯)。N. Noddings著。教育哲學(Philosophy of Education)。臺北市:弘智。
    游惠瑜(2005)。德行為主的專業倫理教學。哲學與文化,8,127-145。
    游惠瑜(2005)。諾丁的關懷倫理學及其問題。哲學與文化,32,95-109。
    楊意梅(2012)。從諾丁斯關懷倫理學的觀點探討新移民子女多元文化教育。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北市。
    溫麗玲(2011)。關懷取向的國小音樂教育探究。華梵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未出版,新北市。
    廖佳珮(2009)。運用多元智能教學實施國小一年級關懷教育之行動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歐用生(1999)。開放社會的教育改革。臺北市:心理。
    歐恬姿(2011)。以關懷倫理學為核心的品德教育課程之行動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蔡美華(2008)(譯)。Geoffrey E. Mills著。行動硏究法:教師硏究者的指
    引。臺北市:學富文化。
    蔡清田(2000)。教育行動研究。臺北市:五南。
    鄭坤昌(2008)。關懷倫理學與高中男性教師的教學倫理。華梵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北市。
    鄭嘉惠(2005)。九年一貫國中階段國文教科書「品格教育」之內容分析-以關懷倫理學之關懷關係為分析架構。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戴嘉蕙(2011)。從諾丁斯關懷倫理學探究教師對性別的關懷。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北市。
    簡成熙(2005)。教育哲學專論:當分析哲學遇上女性主義。臺北市:高點。
    蘇永明(1996)。郭耳堡的道德認知發展論評析。教育研究所集刊,37,155-170。

    貳、英文文獻
    Gilligan, C. (1982). In a Different Voic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Gilligan, C. (1995). Hearing the difference: Theorizing connection. Hypatia, 10(2), 120-127.
    Held, V. (2006). The ethics of care: Personal, political, and global.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Kohlberg, L. (1981). The philosophy of moral development: Moral stages and the idea of justice. New York: Philadelphia Press.
    Kohlberg, L. (1984). The psychology of moral development: The nature and Validity of moral stages. New York: Philadelphia Press.
    Noddings, N. (1984). Caring: A Feminine Approach to Ethics and Moral Educati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Noddings, N. (1991). Stories in dialogue: Caring and interpersonal reasoning. In C. Witherell & N. Noddings(Eds. ), Stories lives tell: Narrative and dialogue in education,(pp. 157- 170). New York: Teacher College Press.
    Noddings, N. (1992). The challenge to care in school.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Noddings, N. (1998).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Oxford: Westview Press.
    Noddings, N. (2001). The caring teacher. In V. Richardson(Ed. ),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teachings(4th ed. )(pp. 99- 105). Washington, D. C. :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Noddings, N. (2002). Educating moral people: A caring alternative to character education.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Nodding, N. (2002). Starting at home: caring and social policy.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Noddings, N. (2005). Critical lessons.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Tronto, J. C. (1993). Moral boundaries: A political argument for an ethic of care. New York & London: Routledge.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