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吳靖國
Wu Ging-Kuo
論文名稱: 技職通識教育之理論建構與現況研究
The Theoretical Construction and the Study of Present Situation of General Education in Technological & Vocational Education
指導教授: 吳清基
Wu, Ching-Ji
學位類別: 博士
Doctor
系所名稱: 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1999
畢業學年度: 87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389
中文關鍵詞: 技職教育通識教育技職通識教育社會系統理論生活世界專業發展
英文關鍵詞: technological & vocational education, general education, general education in technological & vocational education, the theory of social system, the life-world, the development of profession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08下載:71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摘 要
本研究主要分為兩個主題,一是技職通識教育之理論建構,另一是技職通識教育之實施現況研究,採用了理論分析、參與觀察、訪談、調查、個案研究等方法進行資料蒐集與分析,並在研究過程中,促使理論建構與現況研究之間不斷進行互動。
在理論建構方面,首先以「系統」的概念來了解技職教育與其環境的互動情形,藉由環境在社會變遷下所產生的需求來指明技職教育內涵的獨特性與時代性;另一方面從通識教育的意涵指出培育「成為一個人」的教育理念,並將此一理念脈絡化到技職教育的內涵中,於是構成了以「專業發展」來涵蓋專門化與通識化的技職通識教育理論,並將技職通識教育的意涵定義為:「技職通識教育乃經由『專業發展』結合專門化與通識化,並以專門職業為基礎,以自然、社會、人文、科技、宗教為開展向度,依個體之條件促其認知、技能、態度的整體持續發展,進而實踐於生活世界。」
另外,在現況研究方面,係經由參與觀察及調查研究了解教育行政主管機關與各技職校院推動通識教育的整體概況,以及選擇私立慈濟護理專科學校、私立輔英技術學院、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三個學校,對其實施通識教育之細部運作情形進行了解,一方面提供建構理論之參考,同時也呈現當前技職校院推動通識教育之特色與問題。
綜合理論與現況二部分所得之結果,乃歸納出六項結論:第一、技職教育是一個不斷自我創生的系統;第二、通識教育是一種視個體為自我創生系統的教育過程;第三、脈絡化乃技職校院推動通識教育的先決條件;第四、專業發展是技職通識教育理論之基礎;第五、現階段技職通識教育普遍未以脈絡化與專業發展來進行規劃;第六、個案研究顯示技職校院實現通識教育之特色。因目前技職校院推動通識教育仍屬起步階段,呈現理想與現實之間的落差,因此,本研究最後提出對技職通識教育的整體建議,以及分別提出對於教育行政機關、對於技職校院、對於未來研究的建議。

Abstract
The two purposes of this research are to construct the theory of general education in technological &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o investigate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it. The methods used to collect and analyze data in this research include theory-study , participatory observation , interview , survey and case-study ;Furthermore , in the process of the research , the theoretical construction and the study of present situation are interacting with each other.
In theoretical construction, the conception of "system theory" helps to make clarify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echnological &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its environment , that is to point out the unique and historic characteristic of technological & vocational education which is the environmental needs under the social changes . Besides, general education, with its connotation of educating for "being a person", contextualizing with technological & vocational education formulates the ideal of the development of profession which means the combination of specialization and generalization. Therefore , general education in technological &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defined as:"through the development of profession to combine both specialization and generalization . With a specific vocation as its foundation, and nature science, social studies, humanities, technology and religion as its unfolding dimensions, each of the individuals are facilitated to the continuous and whole growth according to their cognition, skill and attitude to practice in the real life-world."
In the investigation of present situation in general education in technological & vocational education, through participatory observation and survey to realize the overall condition of how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ve organizations and technological & vocational colleges put general education into practice. Three colleges are chosen for further understanding of detail operation in general education. On one hand, it offers data to construct the theory of general education of technological & vocational education. On the other hand, it present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problems of practicing general education in technological & vocational colleges nowadays.
Synthesizing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ory and present situation , the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first, technological &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a system of autopoiesis;second, general education is a process in which each individual is viewed as a system of autopoiesis ;third, contextualization is prerequisite to technological & vocational colleges to put general education into practice;fourth, the development of profession is the foundation of the theory of general education in technological & vocational education ;fifth, in the present day the proceedings of general education in technological & vocational education haven't been planned according to the ideals of contextualiz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profession;sixth, from the case-study, it manifests that each of the technological & vocational colleges exhibit their unique characteristics in general education . Because of the disparity of general education in technological & vocational education between its ideal and actuality in its initiating stage, this research, therefore, gives comprehensive suggestions to general education in technological &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also gives some advice to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ve organizations, technological &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the further studies.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研究問題、方法與範圍………………………………………………………4 第三節 研究過程與研究架構………………………………………………………10 第四節 研究限制………………………………………………………………………………17 第二章 技職教育之社會系統特質…………………………………………………19 第一節 以「系統」為分析起點………………………………………………………19 第二節 教育系統及其環境……………………………………………………………29 第三節 技職教育系統之獨特性…………………………………………………54 第三章 通識教育及其在技職校院之定位……………………………………78 第一節 通識教育之意涵…………………………………………………………………78 第二節 通識教育定義之反省………………………………………………………98 第三節 通識教育理念之建構……………………………………………………111 第四節 通識教育在技職校院之定位………………………………………124 第四章 技職教育專業化與通識化之融合…………………………………142 第一節 職業源自於生活世界……………………………………………………143 第二節 技術表彰人與職業之關係……………………………………………149 第三節 科技發展促使職業專門化……………………………………………155 第四節 技職教育對專業內涵之開展………………………………………167 第五章 技職通識教育理論之推衍…………………………………………………189 第一節 技職通識教育理論之脈絡化………………………………………189 第二節 技職通識教育之目的……………………………………………………198 第三節 技職通識教育之開展面向……………………………………………206 第四節 專業取向之技職通識教育課程設計…………………………216 第五節 技職通識教師之培訓……………………………………………………228 第六章 技職通識教育之實施現況…………………………………………………234 第一節 促進推動技職校院實施通識教育之因素…………………234 第二節 教育行政機關推動技職通識教育之概況…………………250 第三節 技職校院推動通識教育之現況調查研究…………………263 第四節 技職通識教育實施現況反映之問題…………………………273 第七章 技職通識教育實施現況之個案研究………………………………282 第一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設計……………………………………………………282 第二節 個案一:私立慈濟護理專科學校…………………………………284 第三節 個案二:私立輔英技術學院…………………………………………300 第四節 個案三: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315 第五節 個案研究評析…………………………………………………………………332 第八章 結論與建議……………………………………………………………………………339 第一節 結論……………………………………………………………………………………339 第二節 建議……………………………………………………………………………………346 參考書目…………………………………………………………………………………………………354 附錄…………………………………………………………………………………………………………366 附錄一:現況調查表…………………………………………………………………………366 附錄二:訪談大綱與紀錄…………………………………………………………………369 附錄三:函索通識教育資料文件…………………………………………………388

參考書目
小原國芳(平成3年)。全人教育論。日本東京:玉川大學出版部。
中原大學編著。全人教育在中原。
毛高文(民84)。技術學院教育的展望,載於國立台灣工業技術學院二十週年校慶紀念專文集:高等技職教育之回顧與前瞻,pp.11-16。
王立行、饒見維(民81)。教育專業化與教育實習的實施,載於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教育專業,pp.183-209。臺北:師大書苑。
古清美(民83)。從中國人文的觀點來看今日的通識教育。通識教育季刊第1卷第3期,pp.21-31。
成露茜(民88)。落實基本能力教育的一個實驗方案,載於九年一貫課程研討會(二):九年一貫課程與能力指標,pp.11-34。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
江文雄(民88)。技職校院學生能力標準建構與能力分析模式之規劃研究。「技職教育一貫課程第六次聯席暨專案計劃期末報告審查會議」會議資料(88.3.31)。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民87)。資訊人才供需推估研究計畫。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八十七年度專案計畫。
何寄澎(民83)。從儒家教育的「博」與「約」論今日大學通識教育之方向。通識教育季刊第1卷第3期,pp.1-10。
何福田、張慶勳(民87)。學生事務的經營管理。學生輔導第58期,pp.96-105。
何福田、羅瑞玉(民81)。教育改革與教師專業化。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教育專業,pp.1-30。臺北:師大書苑。
吳大猷(民79)。人文‧社會‧科技。臺北:遠流出版公司。
吳大猷(民81)。教育問題。臺北:遠流出版公司。
吳京(民87)。當前技職教育改革的理念與方向。收錄於八十六學年度加強技職教育宣導參考資料,pp.6-16。教育部技術及職業教育司。
吳秉昇(民88)。擺盪在生態與科技之間專輯(下):肉身複製與靈魂再生--尋找通向永生之路。中央日報,88年1月20日第23版。
吳清山(民84)。從教師法談教師權利與義務。北縣教育雙月刊第10期,pp.11-15。
吳清基(民79)。精緻教育的理念。臺北:師大書苑。
吳清基(民84a)。給技職教育一片美好的天空和尊嚴。教改通訊第6期,pp.24-25。
吳清基(民84b)。我國技職教育的現況與發展,載於國立台灣工業技術學院二十週年校慶紀念專文集:高等技職教育之回顧與前瞻,pp.34-50。
吳清基(民87a)。技職教育的轉型與發展─提升國家競爭力的作法。臺北:師大書苑。
吳清基(民87b),技職教育之發展與轉型。收錄於八十六學年度加強技職教育宣導參考資料,pp.109-119。教育部技術及職業教育司。
吳清基(民87c)。綜合高中的理念與實施。收錄於八十六學年度加強技職教育宣導參考資料,pp.120-131。教育部技術及職業教育司。
吳靖國(民87a)。技職校院通識教育之省思與建構──參加「八十六年全國技職校院通識教育實務研討會」有感。技術與職業教育雙月刊第44期,pp.35-37。
吳靖國(民87b)。哈伯馬斯的科技意識形態批判對技職通識教育之啟示。技術及職業教育雙月刊第48期, pp.38-42。
吳靖國(民87c)。誰有權力制訂與詮釋課程。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第25期,pp.31-35。
吳靖國(民88)。技職教育與人的開展:以海德格科技的反省看技職通識教育。教育部技職司編:技職教育的回顧與前瞻,pp.325-332。
李怡嚴(民76)。「自然科學導論」目標的探討,載於教育部委託清華大學主辦:大學通識教育研討會論文集,pp.87-96。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
李國鼎(民84)。開發人力資源發展經濟建設,載於國立台灣工業技術學院二十週年校慶紀念專文集:高等技職教育之回顧與前瞻,pp.5-10。
李隆盛(民87)。科技與職業教育的前景。臺北:師大書苑。
李瑞全(民88)。擺盪在生態與科技之間專輯(上):向上帝挑釁--生命科技的可能發展。中央日報,88年1月19日第23版。
杜佐周、姜琦(民65)。普通教育。臺北:臺灣商務出版社。
沈清松(民73)。解除世界魔咒─科技對文化的衝擊與展望。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
沈清松(民74)。現代哲學論衡。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
沈清松(民79)。高等教育與哲學的關係:我國模式的探討。淡江大學教育研究中心二十一世紀基金會主編:二十一世紀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趨勢:體制、功能與學校組織,pp.473-486。臺北:師大書苑。
沈清松(民84)。設計人性化的科技,載於Donald A. Norman著‧黃賢楨編譯:心科技,pp.8-12。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
谷家恆(民84)。技術學院之定位與未來走向。國立台灣工業技術學院二十週年校慶紀念專文集:高等技職教育之回顧與前瞻,pp.77-83。
谷家恆等(民87)。由全面品質管理理念探討技職教育與產業界配合之研究。教育研究資訊,第6卷第2期,pp.1-15。
周碩貴(民85)。技術學院與通識教育,載於第十一屆全國技術及職業教育研討會論文集.一般技職及人文教育類(Ⅰ), (pp.99-106)。教育部技術及職業教育司。
林玉体(民80)。西洋教育史。臺北:文景出版社。
林清江(民87a)。當前技職教育的改革與發展,載於教育部編印:八十六學年度技職校院校長會議講稿(87.3.23)。
林清江(民87b)。藉教育改革締造另一次台灣經驗。總統府國父紀念月會論文(87.8.31)。
林清江(民87c)。第六屆通識教育教師研習營開幕式致詞。高教簡訊87期(87.6.10)。
林寶山編譯(民73)。人文主義的教育改革計畫──派代亞小組的教育宣言。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
金耀基(民82)。大學之理念。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
洪銓修(民85)。技職教育體系通識教師之教育理念探討──以雲林技術學院為例,載於第十一屆全國技術及職業教育研討會論文集.一般技職及人文教育類(Ⅰ), (pp.51-61)。教育部技術及職業教育司。
胡夢鯨(民78)。全人教育理念下的大學通識教育與改革芻議。淡江學報第27期,pp.133-155。
胡錦標(民76)。通識教育的省思─科技與人文的互動。教育部委託清華大學主辦:大學通識教育研討會論文集,pp.73-83。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
韋政通(民79)。評葉啟政著「高等教育與文化的關係:我國模式的探討」。淡江大學教育研究中心二十一世紀基金會主編:二十一世紀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趨勢:體制、功能與學校組織,pp.413-416。臺北:師大書苑。
夏漢民(民84)。健全高等技職教育的發展。國立台灣工業技術學院二十週年校慶紀念專文集:高等技職教育之回顧與前瞻, pp.17-22。
孫仲山、郭鴻儀(民87)。高職學生無法從事基層技術工作因素之探討。教育研究資訊,第6卷第2期,pp.30-41。
孫仲山等人(民85)。高職學校技學素養教育目標之研究。第十一屆全國技術及職業教育研討會論文集.一般技職及人文教育類(Ⅰ), (pp.21-30)。教育部技術及職業教育司。
徐宗林(民62)。赫欽斯教育思想之研究。臺北:文景出版社。
高強華(民87)。明日教師與明日的學校。載於高強華主編:教師新思維論文選輯,pp.17-32。
張一蕃(民84)。技術學院的模糊觀,載於國立台灣工業技術學院二十週年校慶紀念專文集:高等技職教育之回顧與前瞻, pp.84-88。
張文雄(民84)。省思技職教育的現況與展望。國立台灣工業技術學院二十週年校慶紀念專文集:高等技職教育之回顧與前瞻, pp.63-67。
張文雄(民87)。發展技職教育暨訓練之策略性方法-中華民國技術職業教育及訓練之發展趨勢。第一屆中澳技職教育暨訓練會議實錄,pp.30-31。1996年五月27-29日。主辦單位:教育部技術及職業教育司、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承辦單位:私立元智工學院。86年2月出版。
張春興(民83)。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臺北:東華書局。
張鈿富(民81)。教育專業問題與展望。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教育專業,pp.349-365。臺北:師大書苑。
張椿年(民83)。從信仰到理性──意大利人文主義研究。臺北:淑馨出版社。
教育部(民84)。中華民國教育報告書──邁向二十一世紀的教育遠景。
教育部(民87a)。邁向學習社會。
教育部(民87b)。教育改革行動方案。
第七次全國教育會議第五議題分區座談會。研討題剛背景資料(技職教育部分)。教育部編印。83年4月。
郭玉霞(民81)。美國教學專業化運動的發展現況。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教育專業,pp.333-347。臺北:師大書苑。
郭為藩(民82)。科技時代的人文教育。臺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
郭為藩(民84)。技術職業教育的轉型與革新。收錄於八十六學年度加強技職教育宣導參考資料, pp.24-36。教育部技術及職業教育司。
陳伯璋(民79)。社會變遷中我國大學教育的「解構」。淡江大學教育研究中心二十一世紀基金會主編:二十一世紀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趨勢:體制、功能與學校組織,pp.363-382。臺北:師大書苑。
陳奎熹等編著(民86)。教育社會學。國立空中大學用書。
陳榮華(1992)。海德格論技術(Technik)。臺大哲學論評第15期, pp.209-249。
眭依凡、鍾志賢、何齊宗(1995)。大教育:21世紀教育新走向。中國大陸:江西教育出版社。
湯志傑(民83)。社會如何可能──魯曼(Niklas Luhmann)的觀點。思與言第32卷第2期,pp.111-132。
湯志傑、鄒川雄譯(民83),魯曼(N. Luhmann)著。社會系統的自我再製。思與言第32卷第2期,pp.133-173。
黃光雄(民85)。課程與教學。台北:師大書苑。
黃季仁(民80)。人文教育與科技教育的整合。教師天地(80年12月),pp.14-18。
黃俊傑(民76)。我國大學通識教育的挑戰與對策。教育部委託清華大學主辦:大學通識教育研討會論文集,pp.5-41。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
黃俊傑(民83)。中國古代通識教育思想的激盪:教育目標、內容、與方法。通識教育季刊第1卷第2期,pp.33-58。
黃俊傑(民88)。大學通識教育之理念與實踐。臺北:中華民國通識教育學會。
黃俊傑等(民87)。我國大學校院通識教育評鑑理論與實施之研究第一階段研究報告。教育部委託專案研究。
黃政傑(民80)。課程設計。臺北:東華書局。
黃政傑(民87)。第一屆中澳技職教育暨訓練會議。1998年3月2-3日。主辦單位:教育部技術及職業教育司、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承辦單位:私立元智大學。
黃政傑(民88)。提昇技職教育品質。八十七學年度大學校院通識教育觀摩研討會大會手冊(專題演講),pp.1-15。主辦單位:教育部顧問室。承辦單位: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
黃政傑、林佩璇(民88)。合作學習。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黃政傑、李隆盛主編(民85)。技職教育概論。臺北:師大書苑。
黃堅厚(民76)。評論黃俊傑著「我國大學通識教育的挑戰與對策」。教育部委託清華大學主辦:大學通識教育研討會論文集,pp.42-45。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
黃瑞祺編著(民71)。意識型態的探索者─曼海姆。臺北:允晨文化。
黃瑞祺編著(民75)。批判理論與現代社會學。臺北:巨流圖書公司。
黃鎮台(民84)。大學多元化─談「績優專科學校改制技術學院」。國立台灣工業技術學院二十週年校慶紀念專文集:高等技職教育之回顧與前瞻,pp.23-33。
楊東平(1989)。通才教育論。中國大陸:遼寧教育出版社。
楊國樞(民76)。評論葉啟政著「通識教育的內涵及其可能面臨的一些問題」。教育部委託清華大學主辦:大學通識教育研討會論文集,pp.70-72。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
楊國賜(民74)。系統分析在教育革新上的應用。臺北:水牛圖書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楊國賜(民79)。教育專業,載於黃光雄主編:教育概論,pp.417-443。臺北:師大書苑。
楊深坑(民76)。科技發展與通識教育之前瞻-記海德堡大學通識教育會議。現代教育第2卷第1期,pp.139-147。
楊深坑(民77)。理論‧詮釋與實踐─教育學方法論論文集(甲輯)。臺北:師大書苑。
楊深坑(民78)。科學理論的發展及其對西德科學教育政策之影響。現代教育第4卷第3期, pp.136-140。
楊深坑(民79)。評「我國當前的哲學教育」。淡江大學教育研究中心二十一世紀基金會主編:二十一世紀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趨勢:體制、功能與學校組織,pp.505-511。臺北:師大書苑。
楊深坑(民86)。溝通理性、生命情懷與教育過程--哈伯馬斯的溝通理論與教育。臺北:師大書苑。
楊朝祥(民85)。我國技術及職業教育的轉型與發展。收錄於八十六學年度加強技職教育宣導參考資料,pp.37-49。教育部技術及職業教育司。
楊維楨(民64)。系統分析。台北:東華書局。
溫春福(民83)。技職校院之導師制與通識教育:國立台灣工業技術學遠個案研究。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NSC 82-0111-S-011-007。
葉啟政(民76)。通識教育的內涵及其可能面臨的一些問題。教育部委託清華大學主辦:大學通識教育研討會論文集,pp.46-69。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
葉啟政(民79)。高等教育與文化的關係:我國模式的探討。淡江大學教育研究中心二十一世紀基金會主編:二十一世紀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趨勢:體制、功能與學校組織,pp.389-411。臺北:師大書苑。
葉啟政(民80)。臺灣社會的人文迷失。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葉闖(民85)。科學主義批判與技術社會批判。臺北:淑馨出版社。
詹棟樑(民81)。教育專業人員的道德責任與專業精神。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教育專業,pp.101-128。臺北:師大書苑。
賈馥茗(民84)。教育哲學。臺北:三民書局。
劉顯達(民84)。泛談技職教育的改進與展望。國立台灣工業技術學院二十週年校慶紀念專文集:高等技職教育之回顧與前瞻,pp.68-76。
劉顯達(民88)。跨世紀全人化技職教育實務。跨世紀全人化技職教育研討會論文集,pp.25-30。八十七學年度南區地方教育輔導跨世紀全人化技職教育研討會。主辦單位:教育部。承辦單位:國立屏東科技大學教育學程中心。
歐陽教主編(民85)。教育概論。臺北:師大書苑。
蔣彥士(民84)。為開創科技教育另一階段新紀元而努力。國立台灣工業技術學院二十週年校慶紀念專文集:高等技職教育之回顧與前瞻,pp.1-4。
蔡清田(民81)。從課程革新的觀點論教師的專業角色。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教育專業,pp.129-154。臺北:師大書苑。
魯貴顯譯(民87),Georg Kneer/ Armin Nassehi著。盧曼社會系統理論導引。臺北:巨流圖書公司。
顏澤賢等(1991)。教育系統論。中國大陸:河南教育出版社。
羅文基(民77)。技職教育的探索。臺灣省政府教育廳編印。
蘇宏仁(民85)。科教課程模式--科學、技學、社會(STS)之探討研究。科學教育月刊第190期,pp.2-12。
饒達欽(民84)。重建技職教育課程的藍天。教改通訊第6期,pp.26-27。
龔鵬程(民79)。高等教育與文化的關係:我國模式的探討。淡江大學教育研究中心二十一世紀基金會主編:二十一世紀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趨勢:體制、功能與學校組織,pp.417-430。臺北:師大書苑。
Aristotle著,苗力田譯(1990)。尼各馬科倫理學。中國大陸: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Barnouw, V.著,瞿海源、許木桂譯(民76)。心理人類學。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
Beane, J.A.(1997)‧Curriculum Integration-Designing the Core of Democratic Education‧N.Y.:Teachers College Press‧
Dunkel, H.B.(1947)‧General Education in the Humanities‧Washington,D.C.:The Americal Council on Education‧
Eurich, A.C.(1939)‧A Renewed Emphasis upon General Education, in Whipple, G.M.(ed):Thirty-Eighth Yearbook of the National Society for the Study of Education(Ⅱ)--General Education in American College,pp.3-14‧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Gaff, J.G.(1983)‧General Education Today:A Critical Analysis of Controversies, Practices, and Reforms‧London:Jossey-Bass Publishers‧
Good,H.G. & Teller,J.D.(1969)‧A History of Western Education‧N.Y.:The MacMillan Company‧
Habermas, J.(1987)‧Knowledge & Human Interests; tran. by J. J. Shapiro‧Polity Press‧
Harvard Committee(1968)‧General Education in a Free Society‧Report of the Harvard Committee(nineteenth printing)‧
Heidegger, M.(1962)‧Being and Time‧Translated by J. Macquarrie & E. Robinson‧N.Y.: Harper & Row‧
Heidegger, M.著,宋祖良譯(1996a)。海德格爾的技術問題及其他文章。臺北:七略出版社。
Heigegger, M.著,孫周興選編(1996b)。海德格選集。中國大陸:上海三聯書局。
Horkheimer & Adorno(1972)‧Dialectic of Enlightenment‧NY:Continuum‧
Hoyle,E. & John,P.(1995)‧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Professional Practice‧London:Guildford and King's Lynn‧
Husserl, E.(1970)‧The Crisis of European Sciences and Transcendental Phenomenology; tran. by David Carr‧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
Hutchins, R.M.(1953)‧The Conflict in Education in a Democrate Society‧Westport,Conn:Greanwood Press‧
Kelly, A.V.(1986)‧ Knowledge and Curriculum Planning‧ London:Harper & Row‧
Luhmann, N.(1990)‧Essays on Self-Reference‧N.Y.: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Luhmann, N.(1995)‧Social Systems, tran. by J. Bednarz‧Californi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McGrath, E. J.(1959)‧Liberal Education in Professions‧USA:The Institute of Higher Education‧
McGrath, E.J.(1948)‧Toward General Education‧N.Y.:The Macmillan Company‧
Ming, L.H.(1996)‧Technological Literacy:An Engineering Perspective, Proceedings of Workshop on Technological Literacy and Technology Education,pp.1-28‧Department of Industrial Technology Education,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Phenix, P.H.(1964)‧Realms of Meaning:a Philosophy of the Curriculum for General Education‧N.Y.:McGraw-Hill‧
Popkewitz,T.S.(1991)‧A Political Sociology of Educational Reform ‧N. Y.:Teacher College Press‧
Rainey, H.P.(1939)‧Social Factors Affecting General Education, in Whipple, G.M.(ed):Thirty-Eighth Yearbook of the National Society for the Study of Education(Ⅱ)--General Education in American College,pp.15-27‧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Rassekh,S. & Vaideanu,G.(1987)‧The Contents of Education:a Worldwide View of Their Development from the Present to the Year 2000‧Paris:Unesco‧
Russekh,S. & Vaideanu,G.著,馬勝利等譯(1992)。從現在到2000年教育內容發展的全球展望。中國大陸:教育科學出版社。
Toffler, A.(1970)‧Future Shock‧NY:Bantam‧
Weaver,F.S.(1991)‧Liberal Education:Critical Essays Professions, Pedagogy, and Structure‧N.Y.:Teachers College Press‧
Wegener, C.(1978)‧Liberal Education and the Modern University‧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