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廖蕙君 Liao, Hui-Chun |
---|---|
論文名稱: |
大雅忠義眷村邊陲化之生產 The marginalization of Taya Zhong-yi military community: a production perspective |
指導教授: |
蘇淑娟
Su, Shew-Jiuan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地理學系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
論文出版年: | 2015 |
畢業學年度: | 103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08 |
中文關鍵詞: | 空間生產 、結構化理論 、邊陲化 、忠義眷村 |
英文關鍵詞: | Production of space, Structuration theory, Marginalization, Zhong-yi military community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95 下載:24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眷村是時間的洪流、歷史的共業下所產生的特殊空間。國民政府撤退來台的背景下,大批國軍軍眷也隨之來台。大批軍眷的臨時居住空間多為克難房舍、邊陲土地等,由於經濟快速成長及都市化之結果,原本位於都市邊緣地區的老舊眷村現多發展成為市中心。為了進一步更新老舊眷舍改善市容景觀以建全都市發展,行政院通過「國軍老舊眷舍改建條例」讓眷村空間景觀產生改變,而全台的眷村就隨著這一波波的眷村改建,從原本水平的房舍空間變成垂直的國宅建築。眷村改建至今大部分的眷村已經改建、獲得新生;但是大雅忠義眷村卻被遺留下來。
忠義眷村內低矮的房舍、基礎設施薄弱、居住人口相對文化弱勢等,呈現出邊陲的社會空間。因此本論文利用列斐伏爾空間生產的三元辯證,分析忠義眷村邊陲化的空間生產,再利用紀登斯結構化理論中結構與能動者的二元性去探討忠義眷村空間生產過程中,有哪些結構力量和能動者的交互作用與影響。最後本論文回應王志弘(2009)提出列斐伏爾空間實踐中被忽略的能動因素之論述,以說明指出列斐伏爾與紀登斯的應用與對話,可對空間變遷的結構與能動性有較具體的認識。
本文發現眷村內大範圍軍用地、機場禁限建規定、眷村居民的文化弱勢和眷村外臺中市都市計畫的擴張等因素皆是讓忠義眷村逐漸變成邊陲空間;而面對這樣邊陲空間,當地居民提出基本生存空間權利及眷村文化保存兩大訴求回應和抵抗空間再現。在結構不斷地轉變中,空間實踐、空間再現、再現空間彼此交互作用及互動下,形成大雅忠義眷村特殊的社會空間。
Military community is a special space and place shaped by Taiwan’s military history, social identity and social context. Due to the retreat of the government of Republic of China to Taiwan, a large number of army soldiers was brought to Taiwan. Many military dependents temporarily lived in rough and substandard premises, usually at the marginal land of the city or in the country side. As a result of rapid economic growth and urbanization, the old urban fringe areas of the military community have become valuable cores. In order to improve housing situation and to upkeep cityscape, the Executive Yuan’s plan for "rebuilding old army housing regulation" allows the military community housing to be transformed and rebuilt into public housing. As most military community housing was rebuilt for the people to enjoy better housing condition, the zhong-yi military community was left untouched and kept at a shabby housing standard.
The substandard houses and poor infrastructure, combined with the marginal population of the Zhong-yi community, demonstrate the marginality of this place. Therefore, this paper uses Lefebvre’s concept of production of space to analysis the marginality of Zhong-yi military community. Further, this study also adopts Giddens’ structuration theory to explore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structural force and agency in the community. Finally, this paper discusses and elaborates the long missing concept of agency in spatial practice as Wang (2009) has also identified.
The marginality of the Zhong-yi community has been defined largely by huge undeveloped military land, regulations of construction restriction, and the so-called urban underclass in the military community. In responding to an undesirable stigma, the local residents try to raise the awareness for basic human rights for housing and cultural preservation for military compounds. With forces at work from both the structure and the agents, the Zhong-yi community, as a space and place, has been both representing and being represented.
Castells, Manuel (1990),曾旭正譯(1994)〈雙元城市的興起:一個比較的角度〉《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台北:明文書局。
Corcuff, Stephane (2004)《風和日暖 : 臺灣外省人與國家認同的轉變》,台北:允晨文化。
Giddens, Anthony (1984)《社會的構成》,李康、李猛譯 (2002)。台北:左岸文化出版。
Harvey, David (2005),王志弘譯 (2008)《新自由主義化的空間:邁向不均地理發展理論》,台北市:群學出版社。
Lefebvre, Henri(1979),王志弘譯 (1993) <空間:社會產物與使用價值>,《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台北:明文書局。
Mooney, Gerry (1998),王志弘譯(2009) <都市「失序」>,《無法統馭的城市?:秩序/失序》,台北市:群學出版社。
Schech, Susanne and Jane Haggis (2000),沈台訓譯(2003)《文化與發展 : 批判性導論》,臺北市 : 巨流圖書出版。
Soja, Edward W. (1996),王志弘、張華蓀、宋郁玲、陳毅峰譯(2004)《第三空間》,臺北縣:桂冠。
王志弘 (2009) <多重的辯證:列斐伏爾空間生產概念三元組演繹與引申>《地理學報》55:1-24。
尚道明 (1995) 《眷村居民的生命歷程與國家認同─樂群新村的個案研究》。清大社人所碩士論文。
李幸怡 (2011)《一趟深具政治意涵的觀光旅程-兩蔣文化園區的空間再生產》,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
吳存金 (1986)《軍眷村改建國宅可行性之研究---以台中市為個案研究地區》,政治大學地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沈芳如 (2008)《眷村改建政策下的眷村意義重構過程-空軍三重一村保存論述形成、認同的建構、空間意義再生產》,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余漢儀、周雅容、畢恆達、胡幼慧、嚴祥鸞/著(1998)《危險與秘密:研究倫理》台北:三民書局。
林心穎 (2007)《大雅鄉土地使用轉換與臺中市都市化關係之研究》,彰化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虹妡 (2011)《都市中的流動空間—從發展歷程看高雄市街道地景變遷》,高雄師範大學地理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
林素菁 (2004)<台北市國中小明星學區邊際願意支付之估計>《住宅學報》,第十三卷第一期pp. 15-34。
柳慧燕 (1999)《眷改政策下的眷村經驗再重建---兩個眷改基地的對照與觀察》。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胡台麗 (1990)<芋仔與番薯---台灣榮民的族群關係與認同>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v69: 107-131。
徐宗國(1996)<紮根理論研究法:淵源、原則、技術與涵義>《質性研究:理論、方法與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夏傳宇 (1981) 《台北市軍眷村重建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系碩士論文。
夏黎明 (2005)<結構與行動之間:邊陲社會及其主體性的預設與反思>《邊陲社會及其主體性論文集》東台灣叢刊之七pp. 1-15。
夏鑄九 (1988)<空間形式演變中之依賴與發展---台灣彰化平原的個案>《台灣社會研究季刊》1:2/3。
孫銘聰 (2007)《屏東市土地利用的結構及其空間邊陲化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孫鴻業 (2002)《污名、自我、與歷史:台灣外省人第二代的身份與認同》,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
畢恆達 (2008) <詮釋學與質性研究>,《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市:巨流。
馬曉蘭 (2010)《我們打從眷村來:眷村生活史的考察》,東海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
陳方元 (2009)《台中清泉崗機場發展策略之研究》,逢甲大學運輸科技與管理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陳坤宏 (2012)《都市空間結構》,高雄市:麗文文化。
陳炎正 (1995)《大雅鄉志》,台中縣大雅鄉公所。
陳郁欣 (2012)《沙鹿鎮北勢坑地區區域變遷的結構化歷程研究》,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
陳韋如 (2009)《閾限的公共領域:空軍三重一村的社會空間研究》,國立臺北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詩武 (2002)《從全民國防理念建構平戰合一的動員制度》國立政治大學外交學系戰略與國際事務碩士論文。
莊勝傑 (2011)《戰後臺北市軍眷村之形成與變遷》。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冠麟主編 (2005)《從竹籬笆道高樓大廈的故事:國軍眷村發展史》,台北: 國防部史政編輯室。
張筱琪(2012)《小麥的春天?—以行動者網絡探討地方造節活動》,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素貞 (2008)《土地,國家與邊陲社會--林屺埔大坪頂的地方性詮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博士論文。
黃紫翎 (2010)《全球化下在地食物網絡的實踐歷程:以台中合樸農學市集為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鈺雯 (2011)《虎尾鎮建國一村與二村住屋空間變遷之研究》,雲林科技大學建築與室內設計系碩士論文。
黃應貴 (2005) <社會過程中的中心化與邊陲化>,《邊陲社會及其共主體性研討會論文集》東台灣叢刊之七pp. 17-29。
楊宗憲、蘇倖慧 (2011) <迎毗設施與鄰避設施對住宅價格影響之研究>,《住宅學報》20:61-80。
楊念群主編 (2001)《空間.記憶.社會轉型 : "新社會史"研究論文精選集》,上海市 : 上海人民出版社。
楊書育 (2009)《土地分配違憲探討-以眷改條例、三七五減租條例、耕者有其田條例為例》,世新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雯雲(2009)《眷村空間紋理與建築形式變遷之研究-以台南市履鋒東村為例》,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劃學系碩士論文。
趙如璽 (2009)《一探桃園縣眷村文化與空間肌理》,桃園市:桃縣文化局。
鄧榮坤、邱傑 (2007)《竹籬笆的記憶與保存---眷村文化之搶救與保留》,桃園縣政府文化局。
蔡國士 (2010)《都市成長的烏托邦或空間資本的競技場—台中市豐樂重劃區的空間生產》,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怡真 (2003)《台中市人口空間分布及其變遷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盧彥克 (2007)《大肚山台地的地景變遷研究》,逢甲大學都市計畫所碩士論文。
魏文鵬 (2006)《國軍老舊眷村改建法制之研究》,國防管理學院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
羅於陵 (1991)《眷村:空間意義的賦予和再界定》,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Mishler, E. (1986) Research interviewing: context and narrative. Bosto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Gregory, Derek (2009) Structuration Theory, The dictionary of Human Geography, pp. 725-727. New York: Wiley-Blackwell.
MaCann, Eugene (2009) Urban Managers and Gatekeepers, The dictionary of Human Geography, pp.787-788. New York: Wiley-Blackwell.
大雅區統計年報101年http://www.daya.taichung.gov.tw/ct.asp?xItem=585358&ctNode=9332&mp=147010
大雅清泉崗文化協會網站
http://sixstar.moc.gov.tw/blog/yufeng97/myBlogArticleAction.do?method=doListArticleByPk&articleId=63079
中部科學園區網站http://www.ctsp.gov.tw/chinese/02intro/01develop.aspx?v=1&fr=2&no=167。上網日期2015-04-17
「中部地區民航場站發展之研究」,交通部民用航空局,民國八十七年二月
《中科實驗高中設校工程總結報告書》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中部科學工業園區管理局(2009)
六寶國小網站http://www.lbes.tc.edu.tw/?if=end
台中市政府網站http://www.taichung.gov.tw/mp.asp?mp=100010。上網日期2014-04-29
台中市捷運工程處http://tcrt.taichung.gov.tw/content/index.aspx?Parser=1,5,119,114。上網日期2015-03-29
台中市公告土地現值及公告地價網站http://landquery.taichung.gov.tw/query/valueprice.jsp?type=P
台中縣綜合發展計畫 http://gisapsrv01.cpami.gov.tw/cpis/cprpts/Taichung_county/depart/RESIDENT/image/10-1.gif上網日期:2015-04-20
台中航空站統計資料http://www.tca.gov.tw/Default.aspx。上網日期2014-04-29
市地重畫成果報告書電子資源
http://www.taichung.gov.tw:8080/FlashEbookReader/hyviewer/online_preview.js
p?bookid=654473
百年歷史地圖網站http://gissrv4.sinica.edu.tw/gis/twhgis.aspx
地籍圖資查詢系統http://easymap.land.moi.gov.tw/K02Web/K02Land.jsp
汝鎏國小網站http://tw.school.uschoolnet.com/?id=es00001282
原台中縣歷屆議事錄電子典藏http://163.29.76.31/TCCC/。上網日期2014-04-29
海岸、山地及重要軍事設施管制區與禁建、限建範圍劃定、公告及管制作業規定http://www.cpami.gov.tw/chinese/index.php?option=
comcontent&view=article&id=10476&Itemid=57
國防部總政治作戰局http://gpwd.mnd.gov.tw/Publish.aspx?cnid=119&p=3590上網日期2015-02-06
新訂中部科學工業園區台中基地附近特定區計畫 「擬定台中市都市計畫(水湳機場原址整體開發區)細部計畫」民國100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