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黃文綺
論文名稱: 生命轉折處的照見─母與女的獨白和對話
Revelation From Critical Transition In Life—Monologue and Dialogue Between Mother and Daughter
指導教授: 李明芬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社會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Adul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4
畢業學年度: 102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77
中文關鍵詞: 敘說生命故事母女關係生命轉折認輔志工家族系統排列
英文關鍵詞: Narrative, life-story, mother-daughter relationship, transition of life, counseling volunteer, family constellation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75下載:3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以敘說母與女的生命故事開始,從獨白敘說到深度對話,以及與母親深度連結的生命故事書寫,一重又一重的走向生命的對話與向內照見。在這敘說─獨白─對話─詮釋的不斷循環過程,母與女的故事逐漸的在深層的理解中一層又層的澄現。
    透過書寫母親的故事,看見了昔日沒有真正看見的母親,也看見在母親的冷靜理性和多彩演藝的生命光環中,交錯著生活的艱辛,卻也蘊含著對子女和家庭無限的熱情與關愛。經由過去經驗的敘說,串聯原本模糊的故事,亦撫慰了勞累神傷的過往。也在還原生活經驗的過程中,重新理解及詮釋生命意義。
    從角色轉換的書寫中看見生命的轉折,包括走進婚姻,成為妻子和母親,為從角色轉換的書寫中看見生命的轉折,包括走進婚姻,成為妻子和母親,為了孩子進入校園成為故事媽媽和認輔媽媽,而後在志願服務領域中走向專業講師,開啟了內在生命之窗和生涯學習之門。在生命轉折中,不僅修習許多未曾修過的學分,發現自己的演說天賦、開展領導能力,更從其中看見生命的課題,學習如何創造美好關係。
    從生命的獨白到生命的對話,我照見生命的迴旋與家族的深度連結,亦照見生命轉折過程所承擔的愛與願,更重要的是照見內在生命的光明。這個歷程彌足珍貴,也讓我在運用生命敘說帶領成人團體時,更能貼近參與者的心情。回應本論文的研究目的,我相信透過這樣的生命故事敘說,將能激勵更多女性願意透過敘說和書寫她們的生命故事,看見自己生命歷程的珍貴,同時照見自己生命之光。

    Revelation From Critical Transition In Life
    —Monologue and Dialogue Between Mother and Daughter
    Abstract
    The study starts with narrating the life stories of mother and daughter, streaming from narratives, monologues to deep dialogues in the form, and deeply reconnecting mother and daughter through life-story writing. It is through such illuminated monologues as well as dialogues between two lives that the essence of their internal lives gets revealed. The cyclical process of narrating-monologue-dialogue- interpretation thus enhances the mutual understanding of mother and daughter, and nurtures their presencing.
    Through story writing, the daughter sees what she could not see in her mother’s life. She comes to realize her mother’s devoted love disguised in her constant sober, and endless passion interwoven with the halo in her acting life and unbearable hardships in her daily life. With the narrating of the past, the many vague stories of her mother get clearer and interconnected, the daughter’s heart be consoled, and the meaning be reinterpreted as the life stories are unfolded.
    While depicting the various roles she plays, such as wife, mother, story-teller and professional lecturer, the daughter not only SEES her mother but also DISCOVERS the true meaning embodied in these critical roles. This opens up her inner life and extends her learning journey in the long run. So many new lessons are taken, and these divergent life projects she has undertaken help harness her speaking talents, cultivate her leadership, and deepen her insights into the beautiful relationships in life.
    From these monologues and dialogues, the daughter’s life rhythms and her deep connection with family emerge as a whole. She found that her love is indeed accompanied with vows in these various roles. Most important of all, she SEES the lights in her inner life. It was such a valuable journey that she would like to invite more females to join and learn to narrate and write their own mother-daughter stories. It is expected that such an engagement would enable them to enlighten their own lives.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母女關係 ……………………………………………………………8 第二節 志願服務與社區認輔 ………………………………………………12 第三節 家族系統排列 ………………………………………………………20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生命敘說與生命故事 ……………………………………………31 第二節 母與女的獨白與對話 ……………………………………………40 第四章 聆聽與敘說我們的故事─獨白中的母與女 第一節 梅花春寒吐芬芳─母親的故事………………………………………46 第二節 昭然見晴天─我的故事………………………………………………65 第三節 父親弟弟與母女─我們的關連………………………………88 第五章 角色轉換中的遇見─生命轉折處 第一節 兩個兒子的媽媽─從未修過的學分……………………………….102 第二節 一群孩子的故事媽媽─展現演說天賦……………………………107 第三節 說故事的熱情激發潛能─開展領導能力…………………………111 第四節 走入社區認輔志業─創造美好關係…………………………117 第五節 體驗家族系統排列─看見生命課題……………………………126 第六章 照見生命的光和愛 第一節 照見身心的迴旋─家族的深度連結…………………………138 第二節 照見生命的意義─承擔中的愛與願……………………………148 第三節 從看見到照見─生命的省思……………………………160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 …………………………………………………………… 169 貳、英文部分 …………………………………………………………… 176

    一、中文文獻
    內政部全球志願服務資訊網(2013)。志願服務法。2013年 8月 15日,取自http://vol.moi.gov.tw/rule/law3.htm/。
    文化部(2012)。第36屆金鼎獎入圍名單公布。2012年6月15日,取自http://www.moc.gov.tw/artnews.do?method=findById&id=1222852533801 。
    王沂釗(2000)。婚姻衝突的敘說性研究。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系博士論文。未   出版。
    王勇智、鄧明宇譯(2003)。敘說分析。(原著Riessman, C. K.(1993) Narrative Analysis) 台北:五南。
    王雅各( 2002)。不同的語音:心理學理論與女性的發展。(原著Carol Gilligan (1982)In a different voice: psychological theory and women’s development)。台北:五南。
    光寶文教基金會(2001)。兒童認輔的推動與實例。台北市:光寶文教基金會。
    光寶文教基金會(2003)。社區認輔推動實務。台北市:光寶文教基金會社區認輔季刊第17期耕芯園。
    光寶文教基金會(2007)。築愛鄰里、百年行動。台北市:光寶文教基金會認輔志工交流研討會手冊。
    成虹飛(1999)。報告書寫的困境與可能性-寫給愛好質化研究的朋友。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學報,12,27-42。
    朱貞惠(2011)。從家族治療的觀點來探討家族系統排列之內涵-以華人家族心靈排列為例。國立嘉義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朱淑芬(2009)。死亡與生命意義的自我覺察與反思歷程。中國文化大學心理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余德慧(2003)。生命史學。台北:心靈工坊。
    吳佳樵(2005)。破繭─一位女性教師生命敘說之探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吳銀玉(2000)。搭起另一座學習的橋—談光寶文教基金會社區認輔概況。光寶文教基金會社區認輔通訊第9期耕芯園,3-6。
    吳銀玉(2003)。回首來時路,讓愛傳出去。編織愛的網絡。光寶文教基金會。
    吳銀玉(2013)。企業基金會公益實踐之研究-以光寶文教基金會社區認輔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論文,未出版。
    吳慧貞譯(2001)。故事的呼喚(原著 R. Coles(1990).The call of stories:teaching and the moral imagination)。台北市:遠流。
    宋世雯(2000)。成人參與志願服務之工作投入與滿足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高雄。
    李永平譯(1998)。天使走過人間:生與死的回憶錄。(原著 Elisabeth Kubler-Ross,M.D(1998). The Wheel of Life - A Memoir of Living and Dying.)。台北市:天下文化。
    李泊融(2014)。當秘密崩解—成年期女性面對母親罹癌死亡之經驗與影響。實踐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家兆(2013)。生命之流的湧現~一個「社經地位不利資優生」社群之敘事探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雪鳳(2001)。一個國小圖書館媒體中心推動志工制度之協同行動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汪俊良(2004)。荒野保護協會荒野青年團運作發展歷程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周志建(2002)。敘說治療的理論與實踐—以一個諮商個案為例之敘說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周志建(2012)。故事的療癒力量:敘事、隱喻、自由書寫。台北市:心靈工坊。
    周美惠(2004)。諮商義工服務經驗對中年婦女生命歷程之影響-以臺北市生命線為例。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周惠玲譯(1997)。牧羊少年奇幻之旅(原著 Paulo Coelho(1994). El Alquimista.)。台北市:時報出版。
    周鼎文(2011)。愛與和解:華人家庭的系統排列故事。台北市:心靈工坊。
    周鼎文譯(2005)。家族系統排列實務入門。(原著Bertold Ulsamer(2005) )台北:海寧格管理顧問有限公司。
    周鼎文譯(2001)。家族星座治療:海寧格的系統心理療法(原著Bert Hellinger(1998) Love’s hidden symmetry : what makes love work in relationships.)。台北市:張老師文化。
    易之新譯(2000)。敘事治療—解構並重寫生命的故事。(原著:Freedman, J. & Combs, G. (1996). Narrative Tgerapy: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Preferred Realities. New York: Norton.)。台北市:張老師文化。
    林沈明瑩等(1998)譯。薩提爾的家族治療模式 (原著:Virginia Satir,John Banmen, Jane Gerber,Maria Goromi (1991). Tht Satir Model --- Family Therapy and Beyond.)。台北市:張老師文化。
    林亞君譯(1998)。寫作人生的況味(原著Susan Wittig Albert(unknown).Writing from Life.)。台北市:圓智文化。
    林偉信(2005)。故事媽媽的生命敘事-大家一起來收集故事媽媽的生命故事。敘事智慧-故事媽媽生命故事研討會手冊。7-12。
    波斯菊(2007)。抉擇─尋回幸福。光寶社區認輔刊物第廿五期耕芯園,25,35-36。
    邱麗娟(2011)。故事媽媽的生命故事敘說。國立東華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洪莉竹(2000)。教育大辭典:阿德勒學派心理治療。國家教育研究院資訊網。2014年4 月20日,取自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307074/ 。
    洪震宇(2011)。《流轉家族》活著,就有重量。虚構的抒情筆記部落格。2011年7月1日,取自http://blog.yam.com/yucw/article/39351209。
    胡幼慧(1996)。質性研究的分析與寫成。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159-170。台北市:巨流。
    孫孟琳(2011)。家族系統排列對成年性伴侶親密關係之研究。樹德科技大學人類性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徐敬官 (2004)。書寫你的生命故事:自我敘事與身分認同,中華傳播學會,研討會論文。2013年10月26日,取自http://ccs.nccu.edu.tw/word/HISTORY_PAPER_FILES/230_1.pdf。
    翁淳儀(2008)。台灣家族系統排列團體之心理效果初探。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翁開誠(1995)。故事取向的同理心-另類的觀點與諮商員的養成。八十五年輔導實務學術研討會成果報告。
    翁開誠(1997)。同理心開展的再出發。輔仁學誌-文學院之部,26,261-274。
    翁開誠(2002),覺解我的治療理論與實踐:通過故事來成人之美。應用心理研究,16,23-69。

    常以方(2006)。戰爭與和平:從我的母女關係探究母女親密關係與自我的蛻變。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君玫譯(2003)。母職的再生產:心理分析與性別社會學(原著 Chodorow, N. J(1978). The Reproduction of Mothering: Psychoanalysis and the Sociology of Gender)。台北市:群學。
    張雯琦(2006)。國中認輔志工服務動機、內容及困境之探討。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碧雲(2004)。生命交織的「結」與「解」:擔任輔導志工對女性生命經驗的意義與影響。國立花蓮師範學院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嘉莉譯(2000)。波爾斯:完形治療之父(原著者:Clarkson, P. & Mackewn, J.)
    。台北:生命潛能。
    張豫偉(2009)。志工組織運作的關鍵成功因素-以光寶社區兒童認輔志工團為 例。國立政治大學EMBA經營管理碩士學程論文,未出版。
    曹中瑋(2011)。有故事的人。故事的療癒力量推薦序。台北市:心靈工坊。
    曹秀雲(2007)。找到你的逗陣幫。台北:商業周刊1032期。
    梁媛媛(2008)。社工人生命經歷之回溯與主體展顯─從臨終陪伴經驗進入。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莊明貞(2005)。敘事探究及其在課程研究領域之發展。教育研究月刊,102,14-2。
    許育光(2000)。敘說研究的初步探討—從故事性思考和互為主体的觀點出發。輔導季刊,36(4),17-26。
    許義忠、李幸蓉(2004)。三位空巢期女性的工作、休閒與家庭意識形態~自覺與賦權的過程。女學學誌,17, 159-200。
    陳金英(2002)。生命線婦女志願服務之經驗探究。社區發展季刊,100,380-406。
    陳盈宏(2012)。鍾文音母女書寫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教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美琳(2002)。運用志工從事學童認輔工作之調查----以臺北縣市國小為例。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淑芬(1995)。我的晚年誰來憐?~苦命婆婆梅芳自述勞碌的一生。美華報導,321,98-100。
    陳惠英(2003)。家庭主婦參與服務學習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曾端真(2000)。幼年的母女關係與母職模式。應用心理研究,7,35-38。
    黃宗仁譯(1992)。從存在主義到精神分析。台北市:杏文出版社。
    黃淑華(2001)。問與答。光寶文教基金會社區認輔通訊第6期耕芯園,60-63。
    楊蒲娟(2008)。成為母親—在母女關係中重構家庭圖像。樹德科技大學幼兒保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瑜蓉(2008)。這些日子以來。光寶社區認輔刊物第廿七期耕芯園,27,38-40。
    葉子(2007)。我走在家族排列的路上。光寶社區認輔刊物第廿五期耕芯園,25,37-38。
    詹敏芬(2012)。我的母女糾結。天主教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熊同鑫(2001)。窺、潰、餽:我與生命史研究相遇的心靈起伏。應用心理研究,12,107-131。
    蒙光俊、簡君倫、郭明仁譯(2010)。勇氣心理學-阿德勒觀點的健康社會生活(原著 JuliaYang,AlanMilliren,MarkBlagen(2009). The Psychology of Courage:An Adlerian Handbook for Healthy Social Living.)。台北市:張老師文化。
    劉惠琴(2000)。母女關係的社會建構。應用心理研究,6,98-130。
    蔡宜娟(2012)。親密與衝突的母女關係:以客家女性論述傳承為例。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鄭小芸譯(1995)。閣樓上的光(原著 Shel Silverstein(1981). A light in the attic.)。台北市:玉山社。
    鄭崇趁(2005)。中輟學生教育的理論基礎與具體措施。教師天地137期。
    鄧欣怡(2000)。義工在組織中的學習滿意度與工作投入關係之研究-以義務張老師為例。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賴美言(2002)。唱不停的離合?!-一個女性單親家庭的敘說分析。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龍玉琴(2004)。國小認輔志工參與認輔方案經驗之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   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鍾燕昭(2007)。在生命轉折處探見心靈之光:一位特教老師的敍說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二、英文文獻
    Boyd,C. J. (1989). Mothers and daughters: A discussion of theory and research.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51,291-301.
    Cohen, D. B. (2006). Family constellations: an innovative Systemic phenomenological group process from Germany. The family journal: counseling and therapy forcouples and families, 14 (3), 1-8.
    Cohler, B. J. (1982). Personal narrative and the life course. In P. Baltes & O.
    G. Brim, Jr. (Eds.), Life-span development and behavior, Vol.4,
    205-241. NY: Academic Press.
    Eichenbaum, S. & Orbach, S. (1983). Understanding women. NY: Basic Books.
    Eva, M. & Barbara, I. (2004). EnteringIinner Images. Heidelberg: Carl-Auer-systeme.
    Flax, J. (1981). The conflict between nurturance and autonomy in mother- daughter
    relationships and within feminism. In E. Howell & M. Bayes (Eds.), Women and mentalhealth (pp.51-68). NY: Basic Books.
    Fischer, L. (1983). Mothers and mothers-in-law.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45, 187-192.
    Fischer, L. R. (1981). Transitions in the mother-daughter relationship.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43, 613-622.
    Goodson, I. F. (1998). Storying the self: Life politics and the study of the
    teacher's life and work. In W. F. Pinar (Eds.), Curriculum: Toward new
    identities, 3-20, New York: Garland.
    Hermans, H. J. M. & Hermans-Jansen, E. (1995). Self-narratives: The construction of
    meaning in psychotherapy. New York: Guilford Press.
    Lum, W. (2002). The use of self of the therapist. Contemporary Family Therapy. 24
    (1), 181-197.
    McAdams, D. P. (1988). Personal needs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In S.Duck (Ed.), Handbook of personal relationships: Theory, research and interventions ,7-22. NY: Wiley
    McAdams, D. P. (1993). The stories we live by: personal myths and the
    making of the self. NY: Morrow.Noddings, N. (1984). Caring: A feminine approach to ethics and moral education.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Polkinghorne, D. E. (1995). Narrative configuration in qualitative analysis. In J. A. Hatch& R. Wisniewski (1995) (Eds.). Life history and narrative. London: The FalmerPress.
    Smith, S. (2002). Transformations in therapeutic practice. Contemporary Family Therapy,24(1), 111-128.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