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黃千珮
Huang, Chien-Pei
論文名稱: 由文化公民權觀點分析臺北市藝文推廣處主辦音樂活動之效應:以「音樂沙龍」、「文化就在巷子裡」為例
An Analysis on the Effect of Music Activities Organized by Taipei City Arts Promotion Offi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Citizenship: Examples of Activities Named “Music Salon” and “Culture in Alley”
指導教授: 黃靖惠
Hwang, Jing-Huey
學位類別: 博士
Doctor
系所名稱: 社會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Adul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7
畢業學年度: 105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44
中文關鍵詞: 文化公民權文化資本藝文推廣藝術教育音樂活動分類
英文關鍵詞: Cultural Citizenship, Cultural Capital, Art Promotion, Art Education, Music Activity Classification
DOI URL: 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2296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89下載:41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摘要
    本研究以文化公民權為主軸、以臺北市藝文推廣處的活動「音樂沙龍」、「文化就在巷子裡」為研究範疇,主要研究目的則援引Shelemay(2015)的「三S」音景概念-特定脈絡與場景(Setting)、聲音(Sound)、意義(Significance),對此二活動的效應進行整體的探討。詳言之,分從政府、活動內容、參與的民眾此三方面深入研究,包括:
    一、在政府方面-「從文化政策的發展檢視文化公民權的建構與公民權的落實」:
    藉由臺北市藝文推廣處音樂活動之相關文獻、對決策者的訪談,探討其文化政策的歷史脈絡以及剖析其中「文化公民權」概念的轉變。
    二、在內容方面-「多元文化公民權在活動中的呈現」:
    分析音樂藝文活動所呈現的類型、比例多寡以及所具有的文化公民權意涵。
    三、在參與者方面-「解析民眾參與、民眾意見參與對文化公民權的意義」: 由文化公民權的視角,探討民眾對藝推處主辦活動的反應,尤其是:
    (一)探討民眾認為政府舉辦活動的對象、理念與成效為何。
    (二)分析民眾參與活動以及轉換文化資本的情形。
    承接研究目的,本研究首先分析相關文獻,並以次級資料研究法與訪談法探討藝文推廣處文化政策的發展,進而以內容分析法分析「音樂沙龍」及「文化就在巷子裡」兩個活動的類型,再透過對十四位活動參與者的個別訪談,以分析其反應及文化資本轉換情形。最後,統合研究分析的結果,如下所列:
    一、在政府方面:
    關於藝文推廣處辦理「文化沙龍」及「文化就在巷子裡」活動所展現的文化公民權之意涵,主要的特點在於政策的建立是以「人民」為立基、以「教育」為目標,在執行上則是參考民眾對活動內容的意見。
    二、在內容方面:
    依據分類與統計的結果,「音樂沙龍」呈現最多比例的音樂類型為「西樂」,而「文化就在巷子裡」以「歌仔戲」為比例最高的表演藝術類型。
    三、在參與者方面:
    透過「文化資訊」、「文化態度」、「文化活動」、「文化培育」、「幸福感」、「文化公民權」六大面向的訪談,受訪者均對政府主辦音樂活動予以肯定,原因則因人而異,建議事項也有所不同。而在受訪者文化資本的轉換情形方面,分析顯示本身具有高文化資本者較無明顯改變,而社經地位屬於中低階層且「自覺」此些活動的意義之受訪者,則呈現較明顯的轉化。
    四、研究貢獻
    (一)音樂藝文活動文化資本轉換模式之歸納整合
    (二)音樂藝文之社會效應探討
    (三)對軍中音樂藝文推廣的啟發
    基於上述結論,本研究對後續相關研究提出兩項建議,包括:一、研究的場域可擴展至整體「臺北市藝文推廣處」、其主管機關「臺北市文化局」,或是其他文化機構等,以探究藝文推廣的各種目標與策略;二、後續研究可以不同社經地位者作為訪談對象,藉以比較不同身分背景的民眾在活動參與後的回應。此外,亦可以詢問不願意參加活動的民眾,瞭解其未參加活動的原因,探訪資料可進一步作為主辦單位降低阻礙因素、提升民眾近用藝文活動的參考。
    至於對藝文推廣活動的辦理之建議,本研究參考活動的內容分析與受訪者之意見,提出下列三項:一、對活動的行銷、推廣以及環境設置之改善;二、藝文活動辦理經驗分享與交流機制的建立;三、對參與藝文活動之相關教育的重視。

    Abstract
    This study takes the cultural citizenship as the main subject and the activities named "Music Salon" and "Culture in Alley" organized by Taipei City Arts Promotion Office as the research domains. The main purpose of the study is to conduct a holistic discussion on the effect of these two activities through the concept of "3S of the Soundscape" from Shelemay (2015) - Setting, Sound, Significance. And the in-depth research was carried out from the following three aspects of the government, activity contents, participants:
    1. Government - viewing the construc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cultural citizenship from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policy
    In this part, the historical context of the cultural policy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concept of "cultural citizenship" were discussed through the relevant literature of Taipei City Arts Promotion Office as well as the interviews with policy decision-makers.
    2. Content - discussing on the presentation of the multicultural citizenship in activities
    The types, proportions, and their implied meaning of cultural citizenship for music art activities were analyzed.
    3. Participants - analysis of the significance of citizens’ participation and opinions on cultural citizenship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citizenship, citizens’ responses to the music activities organized by Arts Promotion Office were explored, in particular:
    (1) Investigating the views of participated citizens about the objects, concepts and effects of activities organized by government
    (2) Analyzing the participation of citizens in music activities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ir cultural capital
    Based on the above, this study firstly analyzed relevant literatures, and explored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policies of Taipei City Arts Promotion Office by means of the secondary data research and interviews. Secondly, the activity types of "Music Salon" and "Culture in Alley" were studied by content analysis. Thirdly, the analyses on the reactions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cultural capital were carried out through the individual in-depth interviews with 14 participants. Finally,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were concluded as follows:
    1. Government:
    Regarding the meaning of cultural citizenship implied by the activities of “Music Salon” and “Culture in Alley” held by Taipei City Arts Promotion Office, the major features lie in the fact that the policy is established on the basis of “the general public” as well as oriented towards the goal of “education”, and is carried out referring to the public’s opinions for activity contents.
    2. Content: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by categorization and statistics, “western music” takes the largest proportion among the music presented in “Music Salon”, and “Taiwanese Opera” occupies the greatest part among the performing arts in “Culture in Alley”.
    3. Participants:
    Through interviews about the six dimensions, including “Cultural Information”, “Cultural Attitudes”, “Cultural Activities”, “Cultural Cultivation”, “Happiness” and “Cultural Citizenship”, interviewees all positively recognized the government’s organization for music activities. But the reasons vary from person to person, and the proposed matters are also different. In the case of respondents' cultural capital transformation, analysis shows that interviewees with higher cultural capital do not exhibit obvious changes, while distinct alterations are shown by the interviewees with the middle or lower socioeconomic status and awareness about the significance of these activities.
    4. Research contributions:
    (1) The integration of cultural capital transformation model for music arts activities
    (2) The exploration of social effects of music arts
    (3) The inspiration on the promotion of music arts in the military
    Based on the above conclusions, there are two suggestions for subsequent research, including: (1) The field of study can be expanded to the whole "Taipei City Arts Promotion Office", its competent authority being "Department of Cultural Affairs, Taipei City Government", or to other cultural institutions, so as to explore various promotion objects and strategies for arts; (2) Subsequent research can take people from more different socioeconomic levels as interviewees and compare their responses. In addition, research can inquire people unwilling to participate in the activities about their reasons for non-participation, so the data can further be a reference for the organizers to exclude the obstacles and enhance the rights of public's access to art activities.
    Referring to the content analysis of the activities and the opinions of the respondents, this study also propose suggestions for Taipei City Arts Promotion Office, including: (1) improving activity marketing, promotion and environment settings; (2) establishing the mechanism for sharing and exchange experiences on organizing art activities; (3)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education associated with the participation in art activities.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背景 …………………………………………………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 9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 12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14 第一節 文化公民權的意涵及效應 ……………………………………… 14 第二節 臺灣社會變遷中的音樂藝文發展 ……………………………… 34 第三節 音樂的類型以及在臺灣的發展 ………………………………… 48 第四節 戲劇、舞蹈的類型以及在臺灣的發展 ………………………… 60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 68 第一節 研究架構 ………………………………………………………… 68 第二節 研究方法 ………………………………………………………… 70 第三節 實施程序:研究對象、場域與研究工具 ……………………… 74 第四節 資料處理及分析 ………………………………………………… 83 第四章 政府-臺北市藝文推廣處 …………………………………………… 88 第一節 「音樂沙龍」、「文化就在巷子裡」的原由及辦理 ………… 88 第二節 「文化公民權」概念的轉變 …………………………………… 107 第五章 活動的類型 …………………………………………………………… 112 第一節 「音樂沙龍」之類型分析 ……………………………………… 112 第二節 「文化就在巷子裡」之類型分析 ……………………………… 119 第六章 閱聽者-訪談結果分析 ……………………………………………… 126 第一節 音樂沙龍 ………………………………………………………… 126 第二節 文化就在巷子裡 ………………………………………………… 143 第三節 本章小結 ………………………………………………………… 161 第七章 結論與建議 …………………………………………………………… 166 第一節 結論 ……………………………………………………………… 166 第二節 建議 ……………………………………………………………… 183 參考書目 ………………………………………………………………………… 190 附錄 ……………………………………………………………………………… 208 附錄一 音樂沙龍節目資訊 ……………………………………………… 208 附錄二 文化就在巷子裡 2014-2016年活動 ………………………… 212 附錄三 文化就在巷子裡 2017年活動 ………………………………… 227 附錄四 訪談大綱 ………………………………………………………… 231 附錄五 參與研究同意書 ………………………………………………… 233 附錄六 音樂沙龍-演出企劃申請公告 ………………………………… 234 附錄七 音樂沙龍-演出規範同意書 …………………………………… 235 附錄八 音樂沙龍-申請表 ……………………………………………… 236 附錄九 音樂沙龍-節目企劃書 ………………………………………… 237 附錄十 「文化就在巷子裡-社區藝術巡禮」活動演出團隊徵選須知… 238 附錄十一「文化就在巷子裡-社區藝術巡禮」活動演出團隊評選結果… 242

    一、 中文部分
    丁導民(2002)。企業實務社群的知識分享與組織學習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
    于國華(2002)。「社區總體營造」理念的探討:全球化趨勢下的一種地方文化運動(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藝術大學,臺北。
    文崇一(1989)。台灣社會的變遷與秩序:社會文化篇。臺北市:東大。
    王文科(2001)。教育研究法(第六版)。臺北市:五南。
    王友輝等 編(2006)。高中藝術領域課程輔助教學參考手冊7-表演藝術。臺北市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
    王石番(1996)。傳播內容分析法:理論與實證。臺北:幼獅文化出版。
    王甫昌(2015)。由「文化身份」到「族群認同」:論台灣客家族群意識之源起。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週五論壇報告大綱。
    王俐容(2006)。 文化公民權的建構:文化政策的發展與公民權的落實。公共行政學報,第20期,129-159。
    王俐容、楊蕙嘉(2010)。當代台灣客家流行音樂的族群再現與文化認同。國家與社會,8期,157-199。
    王揮雄(2012)。文化部藝文資源整合與開放計畫-以藝文活動為例。研考雙月刊,36卷4期,132-141。
    王靖惠(2005)。臺北市立社會教育館經營策略分享。社教雙月刊,129期,52-53。
    白宗易、力佳潔(2010)。遊客參與東港迎王祭典滿意度與文化認同度之探討。身體文化學報,11期,1-25。
    石武耕、李沅洳、陳羚芝(譯)(2016)。藝術的法則:文學場域的生成與結構(Les règles de l'art- genèse et structure du champ littéraire)(原作者:Pierre Bourdieu)。臺北:典藏藝術家庭。
    古宜靈、辛晚教(1997)。休閒文化活動參與行爲之研究-以新竹市爲例。戶外遊憩研究,10卷1期,17-42。
    古宜靈、辛晚教(1999)。都市化、階層化、文化認同與藝文活動參與。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彙刊:人文及社會科學,532-554。臺北:國家科學委員會。
    宋英維(2011)。古典跨界音樂之重思。音樂研究,15期,25-49。
    江寶釵(2004)台灣漢詩言說現地的建構與離散一嘉義李德和的「文藝沙龍」研究。國文學誌,8期,117-134。
    朱志榮(2011)。康德美學思想研究。臺北:秀威資訊科技。 220-234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9)。文化統計。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呂隆義(1993)。音樂會的禮節。師友月刊,311 期,41-43。
    呂鈺秀(2009)。臺灣音樂史。臺北:五南。
    李丁讚、吳介民(2008)。公民社會的概念史考察。收錄於謝國雄編(2008)。群學爭鳴:台灣社會學發展史-1945-2005。臺北:群學,393-446。
    李文益、黃毅志(2004)。文化資本、社會資本與學生成就的關聯性之研究—以台東師院為例。台東大學教育學報,15,23-58。
    李天民(2008)。舞蹈概論。臺北:大卷文化。
    李明明(2009)。沙龍體制與文化輿論-談藝術評論在法國官辦沙龍中的制衡。歷史月刊,262期,4-11。
    李秋玫(2011)。改革樂器及編制,國樂團向「西」靠攏?-追求好聲音不止「西化」更待「多元化」。PAR表演藝術雜誌,264期,78-79。
    李建興、宋明順(1983)。我國社會教育館的現況及改進途徑。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李建興(1984)。結合民間社團、加強藝文活動。師友月刊,205期,13-13。
    李威伸(2003)。文化資本與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以臺中市國中學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海大學,臺中市。
    李慶華、胡義粉(2013)。築夢新北.幸福城市。Journal of Data Analysis,8卷4期,1-13。
    宋秀娟(2007)。通識音樂欣賞課程與創造力教學法的關係與應用-以大葉大學為例。研究與動機,16,161-182。
    沈六(1993)。多元文化教育的意識型態與理論。中國教育學會(主編)。多元文化教育,47-70。臺北:臺灣書局。
    吳介民、李丁讚(2008)。生活在台灣:選舉民主及其不足。思想,9期,33-6。
    吳興幟(2015)。文化旅遊情境中的民族節慶遺產保護研究--以雲南省西雙版納橄欖壩傣族園潑水節為例。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35卷1期,24-28。
    何文玲(2015)。藝術定義與藝術終結及其在大學藝術創作教學之意涵。藝術研究期刊,11期,71-105。
    何康國(2017)。竭澤而漁?臂距組織與文化藝術機構之功能評析。樂覽,第181期,70-79。
    林佩璿(2000)。個案研究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載於中正大學主編,質的教育研究方法,239-262。
    林玫君(2003)。沙龍與女性文化:《沙龍─失落的文化搖籃》導讀。當代,第185期,94-105。
    林炎旦(2003)。我國藝術教育現況與發展策略期末報告。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92年度專題研究計畫(未出版)。
    林春鳳(2008)。從豐年祭談原住民之民族認同。台灣原住民研究論叢,4期,101-133。
    林奕昌(2010)。音樂內容之分析做為音樂資料之分類(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臺中。
    林振春、張德永、劉婉珍、潘淑芬、林純真(2004)。我國社會藝術教育實施現況之調查研究及問題分析。臺北市:教育部。
    林勝義(1993)。省市社教館成人教育功能之規劃。研究教育研究資訊,1卷6期,45-53。
    林碧芳(2009)。從文化資本探討才藝學習對學習成就的影響。教育與社會研究,17期,111-134。
    林曉英(2016)。客家戲曲的文化經驗與創作實踐:以曾先枝為例。關渡音樂學刊,24期,75-108。
    林黛君(2016)。國中表演藝術教師的專長與教學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
    林鶴宜(2015)。 臺灣戲劇史(增修版)。臺北:臺大出版中心。
    周玲霞(2004)。文化資本與書籍消費的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世新大學,臺北。
    邱天助(2002)。布爾迪厄文化再製理論。臺北:桂冠。
    邱玉茹(1993)。宜蘭國際童玩藝術節之多元文化藝術教育意義:以三所參與學校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
    紀惠容(1984)。多元功能的台北市立社教館。社教雙月刊,5月號,46-51
    胡幼慧(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臺北:巨流。
    胡湘堂(2009)。台灣地區民眾文化消費行為之研究:以藝文活動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臺北。
    洪士惠(1999)。志工、功能、集欣賞、表演、教育於一爐-台北市立社教館。文訊月刊,第161期,45-47。
    洪凡育(2002)。臺灣地區民眾參與音樂類表演藝術活動阻礙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
    勁草(2014)。臺灣的戲劇、電影與戲院。臺北:五南。
    馬森(2010)。台灣戲劇:從現代到後現代。臺北:秀威資訊。
    徐君臨(2007)。族群、認同與地方-以台灣原住民青少年為例(未出版之博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臺北。
    徐曉鶯(2003)。不同表演藝術類型之觀眾付費價格差異以及影響因素之比較(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臺中。
    孫智綺(譯)(2002)。布赫迪厄社會學第一課(原作者:Patrice Bonnewitz)。臺北:麥田。
    孫憶南(譯)(2004)。流行音樂的文化(原作者:Bennett, Andy)。臺北市:書林。
    高宣揚(2002)。布爾迪厄。臺北:生智。
    高俊儀(2010)。心內話唱出聲:勞動人音樂手劄。臺北市政府勞工局勞工教育中心。
    凌繼堯、金亞娜(譯)(2008)。藝術形態學。(原作者:М.С.Каган)。上海:學林出版社。
    殷寶寧(2016)。2016年臺灣文化政策智庫現況分析與發展策略建議。國際藝文趨勢觀察與情蒐計畫。臺灣文化政策研究學會。
    夏學理(2000)。新世紀臺灣文化行政發展探析。文化視窗。行政院文建會,26-40。
    莫光華(1999)。臺灣各類型地方戲曲。臺北:南天。
    康謳(譯)(2004)。簡明管弦樂配器法(原作者:Gordon Jacob)。臺北:大陸書店。
    陳一帆(2011)。從線下與線上文化資本及社會資本觀點探索社會性(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
    陳之華(2011)。美力芬蘭:從教育建立美感大國。臺北市:天下遠見。
    陳必揚(1997)。古典音樂新鮮人手冊。臺北:集雅文化。
    陳仲彥(2011)。社會教育的源起發展。收錄於社會教育概論,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中華民國社區教育學會 主編。臺北:師大書苑,1-33。
    陳志賢(2016)。文化區異或文化雜食?-以Bouridieu觀點分析大高雄地區民眾藝文參與和階級再製。新聞學研究,126期,47-92。
    陳其南、劉正輝(2005)。文化公民權之理念與實踐。國家政策季刊,4卷3期,77-88。
    陳其南、孫華翔(2000)。從中央到地方文化施政觀念的轉型。收錄於「新世紀政策:社會政策與教育」研討會論文集,財團法人臺灣新世紀文教基金會 主編,4-1 - 4-28。
    陳怡靖、鄭燿男(2009)。幼托機構甄選幼兒教師的方式與錄取因素之研究:求職者的人力資本、文化資本與社會資本對園所主管的影響。屏東教育大學學報-教育類,第33期,127-164。
    陳青達、鄭勝耀(2008)。文化資本與學習成就之相關研究:以雲林縣國民小學六年級學生為例。新竹教育大學學報,第二十五卷第一期,79-98。
    陳俊斌(2010)。談台灣原住民卡帶文化的混雜性。關渡音樂學刊,13期,27-50。
    陳亞平(2001)。我國政府對表演藝術團體補助之實證研究─以臺北縣市表演藝術團體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臺北。
    陳亞萍(2000)。北市表演藝術觀眾之生活型態與行銷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桃園。
    陳春壅(2000)。民眾參與藝文活動休閒取向之研究-宜蘭縣(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臺北。
    陳國平(2005)。藝術分類的系統研究。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2卷4期,40-42。
    陳婷君(譯)(2012)。古典音樂的不古典講堂:英國BBC型男主持人歡樂開講(原作者:Malone, Gareth)。臺北:漫遊者文化。
    陳雅萍(2014)。台灣舞蹈史回顧與展望(1995-2013)。臺灣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研討會論文。
    陳琦媛(2005)。大臺北地區青少年參與藝文活動現況及其阻礙因素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
    陳慧珊(2014)。反思「跨界音樂」:從音樂多元本體觀論當代音樂之跨界。音樂研究,21期,23-51。
    陳靜儀(2013)。文化匯流:以臺灣二個公部門國樂團的音樂現象為例。臺灣音樂研究,17期,39-66。
    陳麗華(2011)。談泛臺灣客家認同-1860-1980年代臺灣「客家」族群的塑造。臺大歷史學報,第48期,1-49。
    曹樂東、王曉玨、劉北成、宋偉傑(譯)(2002)。公共領域的結構轉型(原作者:Jurgen Habermas)。臺北:聯經。
    郭芳菲(2002)。利用和絃特徵探勘音樂旋律曲風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
    郭紅豆(2009)。19世紀歐洲文化沙龍對音樂發展之影響。交響-西安音樂學院學報,28卷3期,67-70。
    郭振雄(2013)。藝文活動有價、政府補助有理。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25卷1期,145-173。
    郭禎祥(1994)。多元文化觀與藝術教育。師大學報,第39期,545-582。
    郭禎祥(1998)。我國藝術教育之現況與改進之道。視覺藝術與美勞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專輯,590-607。屏東:國立屏東師範學院美勞教育系。
    郭禎祥(2001)。跨文化瞭解和文化差異在課程設計之考量。統整藝術教育及人文素養的學習與教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市: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
    郭曉玲、傅仰止(1998)。音樂會的社會性:比較兩場鋼琴獨奏會。臺灣社會學研究,第2期,83-118。
    許佩賢、洪金珠(譯)(2009)。台灣:分裂國家與民主化(三版)(原作者:若林正丈)。臺北:新自然主義。
    許常惠(1994)。台灣音樂史初稿。臺北,全音樂譜出版。
    教育部(1997)。社會教育機構概況。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0)。藝術教育法修正條文。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1)。國民教育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3)。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2012)。第七次中華民國教育年鑑。臺北:教育部。
    曾焜宗(2006)。音樂的教育功能。高雄:復文。
    曾逸昌(1996)。文化發展與建設史綱。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曾慧佳(1998)。從流行歌曲看臺灣社會。臺北:桂冠。
    曾瀚霈(2006)。樂種觀念及其理論思考。藝術學研究,第一期,1-57。
    曾瀚霈(2010)。論樂種、曲式與架構。關渡音樂學刊,12,109-128。
    張中煖(2011)。手舞足蹈-台灣舞蹈躍動百年。美育,180,36-43。
    張志成(譯)(2003)。沙龍:失落的文化搖籃(原作者:Verena von der Heyden-Rynsch) 。臺北:左岸文化。
    張芬芬(2010)。質性資料分析的五步驟:在抽象階梯上爬升。初等教育學刊 35期,87-120。
    張翠娟(2007)。幼兒期學習才藝與國小學業成就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
    張靜芬(2009)。國中生文化資本、社會資本與學習適應關係之研究─以桃園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桃園。
    張耀宗(2007)。文化差異、民族認同與原住民教育。屏東教育大學學報,第26期,195-214。
    黃千珮(2013)。謬思生命中的典範轉移。國防大學通識教育學報,第3期。140-153。
    黃均人等著(2011)。數位化工作流程指南:影音資料。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 拓展臺灣數位典藏計畫。
    黃均人(2011a)。論音樂文獻的保存技術與發展趨勢—以創作手稿與有聲史料為例。臺灣傳統音樂文化資產學術研討會論文。
    黃均人(2011b)。數位時代如何典藏音樂:以有聲文獻的保存為例。臺北「從78轉到01~臺灣流行音樂百年風格研究」研討會論文。臺北:國立臺灣傳統藝術總處籌備處/臺灣音樂中心。
    黃秀正、張勝彥、吳文星(2002)。臺灣史。臺北市:五南。
    黃俊傑(2006)戰後臺灣的轉型及其展望。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黃俊銘(2010)。音樂的文化,政治與表演。臺北市:佳赫文化行銷。
    黃俊銘(2011)。想像「國家」:一段公共性的旅程。PAR表演藝術雜誌,224期,62 – 67。
    黃美賢(2004)。我國社會藝術教育政策之研究-以社會文化取向為觀點(已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臺北。
    黃煌雄、郭石吉、林時機(2001)。社區總體營造總體檢調查報告書。臺北:遠流。
    黃筱薌 主編(2010)。國軍政治作戰學──政治作戰制度的理論與實踐。臺北:黎民文化。
    黃劍(2005)。藝術場域中文化資本的價值分析。上海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2卷5期,74-78。
    黃齡瑩(2010)。從推動社會藝術教育政策建構文化國力之研究-以文化公民權、公民美學及台灣生活美學三大運動為例分析。藝術論文集刊,15期,41-59。
    傅斌暉(2006)。第四篇 藝術無國界:多元文化藝術教育課程的理論與實務。高中藝術領域課程輔助教學參考手冊,183-113。臺北市: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
    楊仁煌(2008)。阿美族之歲時祭儀。台灣原住民研究論叢,4期,1-26。
    楊振華(1988)。社會教育館的重要性及功能性。臺北:臺北社教館.
    楊開煌(1998)。中共研究中的內容分析法及其爭議與反省。東亞季刊,20,27-44。
    董旭英、黃儀娟(譯)(2000)。次級資料研究法。(原作者: David W. Stewart、Michael A. Kamins)。臺北:弘智。
    葉綠娜(2009)。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巴黎的沙龍文化。歷史月刊,263期,24-27。
    經濟日報(2015)。中華民國經濟年鑑。臺北:經濟日報。
    趙志浩(2010)。論文化資本的社會運作。湘南學院學報,31卷3期,1-3。
    趙彥寧(2005)。老T搬家:全球化狀態下的酷兒文化公民身分初探。台灣社會研究季刊,57:41-85。(TSSCI)
    趙雅麗(2005)。專題訪談:社會典範移轉的再思考-從「文化公民權」到「公民美學」(受訪者:陳其南,訪談者:趙雅麗)。淡江大學人文社會學刊五十五週年校慶特刊:181-186。
    趙雅麗(2005)。社會典範移轉的再思考──從文化公民權到公民美學。淡江人文社會學刊,特刊,182-183。
    臺北市政府秘書處(2015)臺北市傑出演藝團隊徵選與獎勵作業要點。臺北市政府公報,第246期。
    蔣嘉惠(2015)。文化資本之流動—試論龐畢度中心行動博物館文化民主化之實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
    鄭自隆(2015)。傳播研究與效果評估。臺北:五南。
    鄭惠文(2002)。社會教育館經營績效之比較研究─資料包絡分析法之應用(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臺北。
    鄭豪志(2008)。成人文化資本、社會資本及後設認知能力與自我導向學習傾向關係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
    鄭凱元(2011)。文化主體性之組成-談文化消費與藝術活動之策略。藝術學報,89期,343-363。
    劉文斌(2004)。台灣國家認同變遷下的兩岸關係(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
    劉志明(1999)。曲式學。臺北,全音樂譜出版。
    劉岠渭(譯)(2006)。音樂圖驥(原作者:Michels文,Gunther Vogel圖)。臺北市 : 小雅音樂。
    劉亮君、蔡美瑛(2012)。公民新聞報導主題之內容分析-以《PeoPo》、《WEnews》平臺為例。媒體匯流與創新:影音傳媒發展與趨勢。臺北:世新大學廣播電視電影學系,163-200。
    劉祖鑫(2010)。金沙江河谷傣族潑水節的歷史記憶與文化認同。雲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42卷5期,111-116。
    劉淑如(2006)。臺灣鄉土音樂在大專院校通識課程的藝術價值。高餐通識教育學刊,3,89-110。
    劉煥雲、張民光、黃尚煃(2007)。台灣客家山歌文化之研究。漢學研究集刊,4期,165-192。
    劉維公(2001)。當代消費文化社會理論的分析架構:文化經濟學、生活風格、與生活美學。東吳社會學報,第11期,113-136。
    劉曉偉(2011)。現代上海(1927~1937)沙龍的文化功用。青海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卷4期,87-90。
    劉璧榛(2010a)。從部落社會到國家化的族群:噶瑪蘭人qataban(獵首祭/豐年節)的認同想像與展演。臺灣人類學刊,8卷2期,37-86。
    劉璧榛(2010b)。文化產業、文化振興與文化公民權: 原住民族文化政策的變遷與論辯。台灣原住民政策變遷與社會發展,405-459。
    潘皇龍(譯)(1985)。音樂的結構與風格:音樂形式的分析與研究(原作者:Leon Stein)。臺北市,全音樂譜出版。
    鄧蔚偉(1994)。文化抬頭。聯合報(1994年7月20日)報導。
    歐建平(譯)(1997)。舞蹈概論(原作者:Martin John Joseph)。臺北市:洪葉文化。
    盧健英(1990)。文化建設方案美好遠景遙不可及?中時晚報(1990年3月3日)報導。
    盧健英(1991)。為台北市立社教館把脈。文訊月刊,第68期,109-112。
    賴彥如(2006)。解讀、觀展/表演與文化資本:探討「台灣龍捲風」網路社群的差異(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
    賴晨嘉(2011)。臺北藝文活動參與者之特質、動機與活動參與之有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世新大學,臺北。
    蔡文怡(1988)。音樂會的掌聲。師友月刊,248 期,53。
    蔡美玲譯(1989)。表演的藝術(原作者:Michael Billington etc.)。臺北:桂冠。
    蔡盛通(2012)。曲式之學─樂曲分析及作曲法。臺北,全音樂譜出版。
    蔡瑞明、葉秀珍(2011)。流動的社會︰人力資本、社會結構與資源分配,「傳承與轉型—中華民國發展史論文」研討會論文。臺北:政治大學。
    戴德(1991)。台北市社教館的過去、現在與未來。文訊月刊,第68期,104-108。
    戴騰榮、張佑周、楊玉鳳(2006)。客家文化對臺灣客家人政治行為的影響。龍岩學院學報,24卷1期,53-54。
    謝俊逢(1989)。台灣客家老山歌與賽夏族矮靈祭歌研究。復興崗學報,43期,359-384。
    謝雨生(2015)。研究設計。收錄於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總論與量化研究法,瞿海源、畢恆達、劉長萱、楊國樞 主編。臺北:東華。
    謝俊逢(1994a)。印度傳統音樂之研究。臺北:全音出版社。
    謝俊逢(1994b)。民族音樂論集1。臺北:全音出版社。
    謝俊逢(1994c)。民族音樂論集2。臺北:全音出版社。
    謝俊逢(1996)。日本傳統音樂與藝能。臺北:全音出版社。
    謝俊逢(1998)。民族音樂論:理論與實證。臺北:全音出版社。
    謝斐紋(2013)。博物館樂器區展示之分類理論、展場實務、教育功能與未來展望。博物館學季刊,27(2):107-123。
    鍾宜樺(2006)。文化進站:文化公民的十二堂課。臺北:秀威資訊科技。
    薛伍利(2012)。陜北民歌信天遊的文化生態分析。音樂天地,第7期。
    薛曉源、陳家剛(2008)。全球化與新制度主義。臺北:五南。
    顔白瑜(2007)。從矮靈祭看臺灣賽夏族的族群特點。臺灣源流,41期,141-147。
    瞿海源(1997)。社會階層、文化認同與音樂喜好。收錄於九三年代的台灣社會:社會變遷基本調查研究序列二(上),張苙雲、呂玉瑕、王甫昌主編。臺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籌備處專書:189-228。
    簡妙如、鄭凱同(2012)。音樂是公民文化權的實踐:流行音樂政策的回顧與批判。收錄於豐盛中的匱乏:傳播政策的反思與重構,劉昌德、馮建三(編)。臺北:巨流出版社,185-216。
    顏綠芬、徐玫玲(2006)。台灣的音樂。臺北:允晨文化。
    羅清俊(2005)。如何讓碩博士論文計畫書具有說服力?「撰寫碩博士論文與投稿學術期刊」論壇發表論文。臺北:國立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
    蘇文璽(1984)。如何鼓勵民眾參與文化活動。社教雙月刊,5月號,38-39。
    蘇佳善(2014)。民主推進器:兩岸三地的公民社會。臺北:獨立作家。
    釋寶祥(1999)。中和潑水節-你潑水、我得福。宗博季刊,14期,8。

    二、 英文部分
    Aschaffenburg, K., & Maas, I. (1997). Cultural and educational careers: The dynamics of social reproduction.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62, 573–587.
    Attali, Jacques (1985). Noise: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Music.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133.
    Azuma, Hiroki (2014). General Will 2.0: Rousseau, Freud, Google. Person, John; Matsuyama, Naoki(TRN). New York: Vertical Inc.
    Babbie, E. (1998). Survey Research Methods (2nd ed.). Belmont: Wadsworth.
    Bell, C. (1914). Art. London, UK: Chatto and Windus.
    Benmayor, R. (2003). Narrating cultural citizenship: Oral histories of first generation college students of Mexican origin, Paper presented at 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 Monterey Bay Inside Out Conference,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Ipswich, Australia.
    Bennett, C. (1986). Comprehensive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3rd ed.). Boston, MA : Allyn and Bacon.
    Bergeron, V., & Lopes, D. M. (2009). Hearing and seeing musical expression. Philosophy and Phenomenological Research, 78(1), 1-16.
    Bloomfield, J., & Bianchini, F. (2001). Cultural Citizenship and Urban Governance in Western Europe. In: Nick Stevenson (Ed.), Culture & Citizenship, 99-123. London: Sage.
    Blum, Stephen (1992). Analysis of Musical Style. Helen Myers ed., Ethnomusicology. An Introduction. New York: The Macmillan Press. 165-218.
    Bogdan, R. C., & Biklen, S. K. (1998). Qualitative research for education: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methods (3rd ed.). Boston: Allyn and Bacon.
    Bohlman, Philip V. (1999). Ontologies of Music. In Nicholas Cook and Mark Everist, eds., Rethinking Music, 17-34.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Bourdieu, P. (1984). Distinction: 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ment of Taste.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Bourdieu, P. (1986). The Forms of Capital. In: J. Richardson (Ed.), Handbook of theory and research for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241-258. New York: Greenwood Press.
    Bourdieu, P. & Passeron, J. C. (1977). Reproduction in education, society, and culture. London: Sage.
    Bourdieu , P. (1994). Raisons pratiques. Sur la théorie de l’ action. Paris: Seuil.
    Bourdieu, P. (1998). Practical Reason: On the Theory of Action.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Original work publish 1994)
    Broin, V. (1993). Integrating Critical Analysis: Philosophy with Multicultural and Gender Focus. Teaching-Philosophy, 301-314.
    Budd, R. W., Thorp, R. K., & Donohew, L. (1967). Content analysis of communications. New York: Macmillan.
    Calhoun, C. (1993). Civil Society and the Public Sphere, Public Culture 5(2): 267-280.
    Calhoun, C. (2011). Civil Society and the Public Sphere. In: Edwards, Michael (ed.), The Oxford Handbook of Civil Society. Oxford handbooks in politics &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NY, USA, 311-323.
    Clifford Geertz, (1973). 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s. New York: Basic Books, Inc., 260.
    Croce, B. (1920). Aesthetics, D. Ainslie (Trans.), London, UK: Macmillan.
    Delgado-Moreira, J. M. (2000). Multicultural citizenship of the European Union. Aldershot: Ashgate Publishing limited.
    Denzin, Norman K. (1978). The Research Act: A Theoretical Introduction to Sociological Methods. New York: McGraw-Hill.
    Department for Culture, Media and Sport. (2008). Creative Britan: New Talents for the New Economy. London: DCMS. 7-22, 61-62.
    Dickie, G. (1969). Defining art. American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6(3). 253-256.
    DiMaggio, P. (1982). Cultural Capital and School Success: The Impact of Status Culture Participation on the Grades of U.S. High School Student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47(2), 189-201.
    Dournon, Genevieve. (1992). "Organology," Ethnomusicology: An Introduction. Helen Myers ed.
    Feldman, E.B. (1996). Philosophy of Art Education. Upper Saddle River, N.J.:Prentice-Hall.
    Freeland, C. (2001). Art theory: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Frith, S. (1996). Performing Rites: Evaluating Popular Music. Oxford, U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Flores, William V., & Rina Benmayor (Ed.) (1997). Latino Cultural Citizenship: Claiming Identity, Space, and Rights. Beacon Press.
    Giddens, A. (1971). Capitalism and Modern Social Theory: An Analysis of the Writings of Marx, Durkheim and Max Weber.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Gold , Raymond L. (1969). Roles in Sociolocial Field Observations. In: George McCall and J. L. Simmons, J. L. (ed.), Issues in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30-39. Menlo Park: Addison-Wesley.
    Grant, C. A., & Sleeter, C. E. (1996). After the School Bell Rings (2nd ed.). New York: Falmer Press.
    Greene, Jennifer C., Caracelli, Valerie J., & and Graham, Wendy F. (1989) Toward 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Mixed-Method Evaluation Designs. Educational Evaluation and Policy Analysis, Vol. 11, No. 3: 255-274.
    Habermas, J. (1974) The Public Sphere: An Encyclopedia Article (S. Lennox and F. Lennox, trans.), New German Critique, 3: 49-55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64).
    Habermas, J. (1989). The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Public Sphere: An Inquiry into a Category of Bourgeois Society.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
    Hall, J. & Neitz, M.(1993). Cultural: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s. Englewood: Prentice Hall.
    Holsti, O. R. (1969). Content analysis for the social sciences and humanities. Reading, MA: Addison-Wesley.
    Inter-University Program for Latino Research, Culture Studies Working Group (1988). Draft Concept Paper on Cultural Citizenship, Unpublished. 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USA.
    Kaplan, A. (1943) .Content Analysis and the Theory of Signs. Philosophy of Science, 10(1), 230-247.
    Kennick, W. E. (1958). Does traditional aesthetics rest on a mistake? Reprinted in Coleman, 411-427.
    Krippendorff, K. (2012). Content analysis: An introduction to its methodology (3nd ed.). Thousand Oaks, CA: Sage Publications.
    Ku, Yi-Ling and Hsin, Woan-Chiau(1996). Cultural living perimeter and facilities. 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Symposum on City Planning 1996: Reshaping Urban Vision and Development Towards 21st Century, 6-21. Taipei: Chinese Institute of Urban Planning.
    Kymlicka, W. (1995). Multicultural citizenship: A liberal theory of minority right.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Marshall, C., & Rossman, G. B. (2006). Designing Qualitative Research (4th ed.). Thousand Oaks, CA: Sage.
    McMillan, J. H. & Schumacher, S. (2001). Research in education. New York: Addison Wesley Longman.
    Mercer, Colin.(2002). Towards Cultural Citizenship: Tools for Cultural Policy and Development. Stockholm: The Bank of Sweden Tercentenary Foundation.
    Merriam, S. B. (1998). Qualitative research and case study applications in education: Revised and Expanded from study research in education.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Merriam, S. B. and Simpson, E. L. (2000). A guide to research for educators and trainers of adult (2nd ed.). Malabar, Florida: Krieger Publishing Company.
    Merriam, S. B. (2009). Qualitative research : a guide to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3rd ed.).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3-5.
    Mercer, C. (2002). Towards cultural citizenship: Tools for cultural policy and development. Stockholm: the Bank of Sweden Tercentenary Foundation.
    Miller, T. (2002). Cultural Citizenship. In: Engin F. Isin and Bryan S. Turner (ed.), Handbook of Citizenship Studies, 231-244. London: Sage.
    Nexica, Irene J.(1997). Musical Marketing: Tropes of Hybrids, Crossovers, and Cultural Dialogue through Music. Popular Music and Society, 21, 61.
    Ong, A. (1999). Cultural citizenship as subject making: Immigrants negotiate racial and cultural boundaries in the United States. In Rodolfo D. Torres, Louis F. Miron and Jonathan Xavier Inda (Ed.), Race, Identity and Citizenship: A Reader, 262-294. Oxford: Blackwell.
    Patton, M. Q. (1990). Qualitative education methods (2nd ed.). Thousand Oaks, Calif: Sage.
    Plato (1955). Republic. H. D. P. Lee (Trans.). London, UK: Penguin.
    Platz, F., & Kopiez. R. (2012). When the Eye Listens: A Meta-analysis of how Audio-visual Presentation Enhances the Appreciation of Music Performance. Music Perception, 30(1), 71-83.
    Poirrier, Philippe.(2000). L’Etat et la culture en France au XXe siècle. Paris: Librairie Générale Française.
    Richard, Schechner(2003). Performance Studies: An introduction. New York:Routledge.
    Rosaldo, R. (1997). Cultural Citizenship, Inequality, and Multiculturalism. In: William V. Flores & Rina Benmayor (Ed.), Latino Cultural Citizenship, 27-38. Boston: Beacon Press.
    Sadie, Stanley. ed.(2001). “Organology,” The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and Musicians.
    Shelemay, K, K. (2015). Soundscapes : exploring music in a changing world. New York: W W Norton & Co Inc.
    Shepherd, John (1991). Music as Social Text. Cambridge: Polity Press.
    Silvestrini, B. G.. (1997). The World We Enter when Claiming Rights: Latinos and Their Quests for Culture. In: William V. Flores & Rina Benmayor (Eds.), Latino Cultural Citizenship, 39-56. Boston: Beacon Press.
    Stevenson, N. (2001). Culture and citizenship: An introduction. In: Nick Stevenson (Eds.), Culture & Citizenship (1-10). London: Sage.
    Sturman, A. (1999). Case study methods. In J. P. Keeves & G. Lakomski (Eds.), Issues in educational research (103-112). Oxford, UK: Elsevier Science.
    Tatarkiewicz, T. W. (1980). History of six ideas: An essay in aesthetics. London: Polish Scientific.
    Thomas, Helen. (1995). Dance, Modernity, and Culture: Explorations in the Sociology of Dance.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Thornton, S. (1996). Club Culture: Music, Media and Subcultural Capital. Nanover, NH: University Press of New England.
    Throsby, D. (2003). Cultural Capital. In: R. Towse (Eds.), A Handbook of Cultural Economics. Northhampton: Edward Elgar Pub.
    Tolstoy, L. (1995). What is art? A. Maude (Trans.). U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Turner, S. B. (2001). Outline of a General Theory of Cultural Citizenship. In: Nick Stevenson (Eds.), Culture & Citizenship, 11-32. London: Sage.
    Walker, J., & Chaplin, S. (1997). Visual Culture as a Field of Study, and the Origins of Visual Culture Studies. Visual Culture: An Introduction, 31-50. New York: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Wang, L.-J. (2004). Multiculturalism in Taiwan: Contradictions and challenges in cultural polic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ultural Policy, 10(3): 301-318.
    Weitz, M. (1956). The role of theory in aesthetics. Journal of Aesthetics and Art Criticism, 15, 27–35.
    Weitz, M. (1970). The role of theory in aesthetics. In Problems in Aesthetics. M. Weitz (Ed.) New York, NY: Macmillan.
    Wimmer, R.D. and J.R. Dominick (2000). Mass Media Research: An Introduction (6th ed.). Belmont, CA: Wadsworth.
    Yin, R. K. (1994). Case study research: Design and methods (2nd ed.). Thousand Oaks, CA: Sage.
    Yin, R. K. (2011). Qualitative research from start to finish. New York, NY: Guilford Press.
    Young, I. M. (1990). Justice and the Politics of Difference.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三、 電子資源
    TVBS-Yam新聞。最佳年度歌曲戰內心情感PK社會現況。2015年6月23日報導。取自http://video.n.yam.com/20150623109024(下載時間2016年5月9日)
    文化部(2004)。文化新聞。取自http://www.moc.gov.tw/informationlist_250.html(下載時間2016年11月9日)
    文化部(2009)。臺北市社教館。臺灣大百科全書。取自http://nrch.culture.tw/twpedia.aspx?id=10762(下載時間2017年3月29日)
    文化部(2015)。業務說明>藝術發展>表演藝術。取自http://www.moc.gov.tw/content_278.html(下載時間2016年11月9日)
    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2015)。獎勵業務>流行音樂>金曲獎>金曲獎沿革。取自https://www.bamid.gov.tw/files/11-1000-135.php(下載時間2016年11月9日)
    文化部(2017)。業務說明-藝術發展-表演藝術。取自http://www.moc.gov.tw/content_278.html(下載時間2017年3月9日)
    中國百科全書(線上資料庫)(1983)。「中國音樂史」。取自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9708(下載時間2017年6月30日)
    中國大百科全書智慧藏(線上資料庫)(1993)。「音樂形態學」。取自http://www.tpml.edu.tw/chinese/eresource/database/database.php(下載時間2016年5月10日)
    中華民國舞蹈學會-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http://web.arte.gov.tw/tdance/b/mid01/50.htm(下載日期2017年7月5日)
    行政院主計總處(2016)。國民幸福年報(官網資料)。取自http://happyindex.dgbas.gov.tw/field.htm?y=201604(下載時間2016年5月10日)
    孫瑞穗(2004)。中時論壇。http://reader.roodo.com/sabinasun/archives/413279.html(下載日期:2017年7月31日)
    陳其南(2004)。就職演說—對文化公民權的一些思考。取自http://mypaper.pchome.com.tw/chaiing/post/1241031889(下載日期:2015年11月17日)
    郭力昕(2007)。拒領金曲獎的省思。臺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http://mediawatch.org.tw/node/735。轉載自中國時報 2007.06.18。
    梁岱琦(2007)。音樂無國界 林生祥:最不想拿客語獎http://reader.roodo.com/sabinasun/archives/3484261.html轉載自:聯合晚報2007.06.17 03:29 pm。
    張子超(2000)。國家教育研究院雙語詞彙:二次分析Secondary Analysis。教育大辭書。取自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301530/(下載日期:2016年5月1日)
    張洪模(2016)。阿德勒Guido Adler。中國大百科,詞條檢索。取自http://163.17.79.102/%A4%A4%B0%EA%A4j%A6%CA%AC%EC/Content.asp?ID=69770(下載日期:2016年5月10日)
    誠品講堂(2010)。古典音樂語法解析:古典音樂的章法-動機、樂節、樂句、樂段到樂章。取自http://sweetbroom.blogspot.tw/2010/11/20101122.html(下載時間2016年5月10日)
    經濟部(2015)。國民所得統計摘要 (104年5月更新)。取自http://www.dgbas.gov.tw/ct.asp?xItem=33338&ctNode=3099&mp=1(下載日期:2016年6月20日)
    臺北市文化局(2010)。臺北市街頭藝人從事藝文活動實施要點。 https://www.culture.gov.taipei/frontsite/content/performerDownListAction.do?method=viewDownLoadList&subMenuId=12&siteId=MTAz#(下載日期:2017年3月8日)
    臺北市政府文化局(2016)。臺北市政府文化局策略地圖。https://www.culture.gov.taipei/frontsite/cms/contentAction.do?method=viewContentList&subMenuId=103012341&siteId=MTAx(下載日期:2017年5月10日)
    劉新圓(2005)。什麼是文化公民權。國政研究報告,教文(研)094-001號。取自http://old.npf.org.tw/PUBLICATION/EC/094/EC-R-094-001.htm(下載日期:2015年11月17日)
    數位網路報(2015)。2015媒體公民會議:十年媒改,改了沒?取自http://hanreporter.blogspot.tw/2015/05/2015_55.html(下載日期:2017年3月8日)
    關秉寅(2007)。信度與效度,2013年12月21日。取自《社會研究方法》,http://www3.nccu.edu.tw/~soci1005/methods.htm。(下載時間2014年4月17日)
    藝文推廣處(2016)。首頁>關於本處>課室業務簡介>展演活動課。取自http://www.tapo.gov.taipei/ct.asp?xItem=102045429&CtNode=78394&mp=119051(下載時間2017年2月14日)
    藝文推廣處(2017)。臺北市藝文推廣處>首頁>最新消息。取自http://www.tapo.gov.taipei/ct.asp?xItem=270380424&ctNode=9673&mp=119051(下載時間2017年3月23日)
    Oxford Music Online- Grove Music Online(線上資料庫)(2001).“motive”; “segment”; “phrase”; “period”; “sections”. (下載時間2016年5月10日)
    Oxford Music Online- Grove Music Online(線上資料庫)(2001). “Crossover,”. (下載時間2017年6月30日)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