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黃羽梃
Huang, Yu-Ting
論文名稱: 抒情與敘事的辯證──楊牧「詩史」之探究
Dialectic of Lyricism and Narrative : Research on Yang Mu 's “Poetry As History”
指導教授: 須文蔚
Shiu, Wen-Wei
口試委員: 須文蔚
Shiu, Wen-Wei
范宜如
FAN, Yi-Ru
楊宗翰
Yang, Tsung-Han
口試日期: 2024/05/31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論文出版年: 2024
畢業學年度: 112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00
中文關鍵詞: 楊牧詩史現代詩歷史意識社會介入
英文關鍵詞: Yang Mu, Poetry As History, ,Modern Chinese Poetry, historical sense, criticize social reality
研究方法: 文獻分析法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401512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90下載:9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擬以「詩史」為框架,探究楊牧詩作中的「敘事以抒情」技藝,以及詩人如何以歷史敘事之縫隙開展詩作,又如何以詩呈現其介入社會之思考。「詩史」乃中國文學批評中的詩學文論,最早作為杜甫的稱號,闡釋其詩作對安史之亂及其後的現實之描繪。宋以來的論者針對「詩史」開展論述,辯證詩歌的抒情性與敘事性問題。從楊慎、王夫之的討論裡,可見其人探問「詩史」如何鎔鑄抒情與敘事於詩中。清初錢謙益則因世變論證、實踐「詩史」。「詩史」的意涵反映的是詩人如何以史/事/情回應所處的現實,以文學對抗社會的厄難;文學性方面「詩史」則體現「抒情」與「敘事」如何同時作為詩歌的特質而存在。楊牧的文論中,可見重視詩創作與歷史敘事的連結,詩更必須回應現實,進而以詩作實踐「敘事以抒情」成為其一生志業。
    本研究第一章爬梳「抒情傳統」、「詩史」、「楊牧詩作研究」三面向之前行研究,以奠定研究基礎。第二章試圖重點式梳理歷來論者對「詩史」 的討論,釐清詩人如何看待詩歌抒情性與敘事性的問題,進一步探悉論者對「詩史」創作手法的建構。並以楊牧的散文、論述為基礎,討論楊牧與「詩史」相似之創作思路,並辨析楊牧詩的「歷史意識」、「社會介入」內涵。本研究認為「詩史」在楊牧詩作中反映為「歷史意識」、「社會介入」兩面向,此二重性非二元對立,而是互相影響的。為更細緻地詮釋楊牧詩作,因此將其詩作中具備「詩史」意涵之詩作分為「歷史意識」、「社會介入」兩類。第三章以其具備「歷史意識」詩作為例,論證楊牧如何以歷史敘事為題材譜寫詩作,並融入詩人的想像於其中以言志。第四章以具備「社會介入」之詩作為例,探賾楊牧如何以詩批判臺灣海內外的戰爭、威權等。本研究既以「抒情與敘事的辯證」為題,三、四章詮釋詩作時亦關注詩人如何敘事以抒情,藉此闡發楊牧的詩美學技藝。第五章則總結並討論楊牧「詩史」之研究成果,以及未來仍能開展之研究可能性。擬藉本研究之初探,以窺楊牧「詩史」之樣貌。

    This study aims to explore the technique of "Using narrative to promote lyricism" in Yang Mu's poetry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Poetry As History." It will examine how the poet uses the gaps in historical narratives to write his poetry and how his poems reflect his engagement with social issues. "Poetry As History" is a concept in Chinese literary criticism, originally used as a title for Du Fu to explain how his poetry depicted the An-Shi Rebellion and its aftermath. Since the Song Dynasty, scholars have discussed "Poetry As History," debating the issues of lyricism and narrative in poetry. From the discussions of Yang Shen and Wang Fuzhi, we see their inquiry into how "Poetry As History" integrates lyricism and narrative in poetry. In the early Qing Dynasty, Qian Qianyi further demonstrated and practiced "Poetry As History" in response to societal changes. The concept of "Poetry As History" reflects how poets respond to the realities of their time through history/events/emotions, using literature to counter societal hardships. In terms of literary features, "Poetry As History" embodies how "lyricism" and "narrative" can coexist as characteristics of poetry. Yang Mu's literary theory shows his consideration of the importance of historical narrative in poetry creation and how poetry responds to reality. Additionally, he practices the poetic technique of "Using narrative to promote lyricism" in his works. This study argues that Yang Mu's thoughts and practices can be discussed within the perspective of "Poetry As History."
    Chapter One of this study reviews prior research on three aspects: "Chinese Lyrical Tradition," "Poetry As History," and "research on Yang Mu's poetry" to establish the foundation for the study. Chapter Two attempts to systematically outline the discussions by previous scholars on "Poetry As History," clarifying how poets perceive the issues of lyricism and narrative in poetry, and further exploring the construction of creative techniques related to "Poetry As History." Based on Yang Mu's essays and discourses, this chapter also discusses the similarities in his creative approach compared to "Poetry As History." The study posits that "Poetry As History" in Yang Mu's works is reflected in two dimensions: "historical sense" and "criticize social reality," which are not binary opposites but mutually influencing. To provide a more detailed interpretation of Yang Mu's poetry, this study categorizes his works with "Poetry As History" connotations into "historical sense" and "criticize social reality" types. Chapter Three uses examples of poems with "historical sense" to demonstrate how Yang Mu employs historical narrative as a subject to write his poetry and integrates the poet’s imagination to express his intentions. Chapter Four, using examples of poems that criticize social reality, explores how Yang Mu uses poetry to critique wars and authoritarianism both in Taiwan and abroad. Chapter Five summarizes and discusses the research findings on Yang Mu's "Poetry As History" and the potential for future research. This study, focusing on the "dialectic of lyricism and narrative," also examines how the poet uses narrative to promote lyricism, thereby elucidating Yang Mu's poetic aesthetic techniques.

    中文摘要 iii Abstract iv 第一章 緒論──多方匯源而生的詩學問題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文獻回顧與討論 6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32 第四節 章節架構與安排 34 第二章 楊牧「詩史」的二重奏:「歷史意識」與「社會介入」 36 第一節 「詩史」與楊牧詩學 36 第二節 何謂楊牧的「歷史意識」 55 第三節 何謂楊牧的「社會介入」 66 第四節 小結 78 第三章 傳統的承繼與重構:論楊牧「歷史意識」詩作 80 第一節 抒情.言志.敘事──從葉珊到楊牧 80 第二節 古人際遇的借鏡:楊牧的自我期許 88 第三節 「歷史意識」詩作的普世價值 98 第四節 航向臺灣:「以詩寫史」的具體實踐 111 第五節 小結 129 第四章 綵筆的批判與再造:論楊牧「社會介入」詩作 131 第一節 由海外觀島內的「社會介入」 132 第二節 「詩」的超越性格──對家國的「社會介入」 160 第三節 亙古的信仰──花蓮的時間與原住民歷史創傷之介入 169 第四節 小結 179 第五章 結論──仰望多神的星空 181 參考書目 190

    一、 作家文本(依時間排序)
    (一) 詩集
    葉珊:《傳說》,臺北:志文出版社,1971年。
    楊牧:《瓶中稿》,臺北:志文出版社,1975年。
    ──:《吳鳳》,臺北:洪範書店,1979年。
    ──:《禁忌的遊戲》,臺北:洪範書店,1980年。
    ──:《海岸七疊》,臺北:洪範書店,1980年。
    ──:《楊牧詩集I》,臺北:洪範書店,1983年。
    ──:《北斗行》,臺北:洪範書店,1986年。
    ──:《有人》,臺北:洪範書店,1986年。
    ──:《完整的寓言》,臺北:洪範書店,1991年。
    ──:《楊牧詩集II》,臺北:洪範書局,1995年。
    ──:《時光命題》,臺北:洪範書店,1997年。
    ──:《涉事》,臺北:洪範書店,2001年。
    ──:《介殼蟲》,臺北:洪範書店,2006年。
    ──:《長短歌行》,臺北:洪範書店,2013年。
    (二) 散文集
    葉珊:《葉珊散文集》,臺北:洪範書店,1977年。
    楊牧:《柏克萊精神》,臺北:洪範書店,1977年。
    ──:《搜索者》,臺北:洪範書店,1982年。
    ──:《年輪》,臺北:洪範書店,1982年。
    ──:《交流道》,臺北:洪範書店,1985年。
    ──:《山風海雨》,臺北:洪範書店,1987年。
    ──:《疑神》,臺北:洪範書店,1993年。
    ──:《奇萊前書》,臺北:洪範書店,2003年。
    ──:《奇萊後書》,臺北:洪範書店,2009年。
    (三) 論述
    楊牧:《文學的源流》,臺北:洪範書店,1984年。
    ──:《交流道》,臺北:洪範書店,1985年。
    ──:《文學知識》,臺北:洪範書店,1986年。
    ──:《一首詩的完成》,臺北:洪範書店,1989年。
    ──:《隱喻與實現》,臺北:洪範書店,2001年。
    ──:《人文蹤跡》,臺北:洪範書店,2005年。
    ──:《譯事》,香港:天地圖書,2007年。
    (四) 其他
    楊牧:《英詩漢譯集》,臺北:洪範書店,2007年。
    ──:《楊牧書簡1:致瘂弦》,臺北:洪範書店,2023年。
    ──:《楊牧全集》,臺北:洪範書店,2024年3月。
    葉慈撰,楊牧譯:《葉慈詩選》,臺北:洪範書店,1999年。
    二、 古籍文獻(依時代排序)
    [漢]司馬遷撰,瀧川龜太郎考證:《史記會注考證》,東京:東方文化學院東京研究所,1932年。
    [漢]班固:《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
    [晉]王弼等注:《老子四種》,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6年。
    [劉宋]范曄撰,李賢等注:《後漢書.張曹鄭列傳》,北京:中華書局,1973年。
    [唐]孔安國撰,孔穎達等正義:《尚書正義》,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唐]李商隱撰,馮浩箋注:《玉谿生詩集箋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
    [唐]杜甫撰,蕭滌非編:《杜甫全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3年。
    [唐]孟棨:《本事詩.高逸第三》,收錄於丁福保輯:《歷代詩話續編》,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唐]鄭玄注,孔穎達疏:《禮記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79年。
    [唐]鄭玄注,孔穎達等正義:《禮記正義》,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唐]韓愈撰,方世舉箋注,郝潤華、丁俊麗整理:《韓愈詩集編年箋注》,北京:中華書局,2019年。
    [宋]朱熹集註:《詩經集註》,上海:國學整理社,1943年。
    [宋]何晏集解,邢昺疏:《論語注疏》,上海:中華書局,1936年。
    [宋]李復:《潏水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121冊,臺北:商務印書館,1983年。
    [宋]杜甫:《杜工部詩集》,上海:世界書局,1935年。
    [宋]辛棄疾撰,俞樟華注:《稼軒詞注》,長沙:岳麓書社,2005年。
    [宋]邵雍:《伊川擊壤集》,收入《四庫叢刊初編》集部,上海:商務印書館,1922年。
    [宋]洪興祖注:《楚辭補注》,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宋]郭茂倩編:《樂府詩集》,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
    [宋]黃庭堅撰,任淵、史容、史季溫注,劉尚榮校點:《黃庭堅詩集注》,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
    [宋]劉向:《新序》,上海:商務印書館,1937年。
    [宋]劉克莊撰,王秀梅點校:《後村詩話》,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宋]歐陽修、宋祁:《新唐書.杜甫傳》,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
    [宋]蘇軾撰,張志烈、馬德富、周裕鍇編:《蘇軾全集校注》,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10年。
    [明]何景明:《大復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1267冊,臺北:商務印書館,1983年。
    [明]楊慎撰,王仲鏞箋証:《升庵詩話箋証》,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清]《全唐詩》,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年。
    [清]王夫之:《船山全書》,長沙:岳麓書社,2011。
    [清]王夫之撰,戴鴻森箋注:《薑齋詩話箋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清]王禮等編:《臺灣縣志》,臺北:文建會,2005年。
    [清]孟子撰,焦循正義:《孟子正義》,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88年。
    [清]黃宗羲:《南雷詩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
    [清]林紓:《畏廬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續修四庫全書》據上海商務印書館1916年鉛印版影印。
    [清]趙翼撰;李學穎、曹光甫校點:《甌北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清]蔣毓英:《臺灣府志》,臺北:文建會,2004年。
    [清]錢謙益撰,錢曾箋注,錢仲聯標校:《牧齋有學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清]錢謙益撰,錢曾箋注:《錢牧齋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清]孟子撰、焦循正義:《孟子正義》,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88年。

    三、 近人著作(依作者姓名排序)
    (一) 中文專書
    王德威:《現代「抒情傳統」四論》,臺北:國立臺灣大學,2017年。
    宇文所安撰,賈晉華譯:《盛唐詩》,北京:三聯書店,2004年。
    余欣娟:《心游萬仞──現代詩的觀看模式與空間》,臺北:秀威經典,2019年。
    呂正惠:《抒情傳統與政治現實》,臺北:大安出版社,1989年。
    ───:《文學經典與文化認同》,臺北:九歌,1995年。
    李光濤編:《朝鮮「壬辰倭禍」史料》,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70年。
    李歐梵編:《抒情與史詩──中國現代文學論集》,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10年。
    孟樊、楊宗翰:《台灣新詩史》,臺北:聯經出版社,2022年。
    林燿德:《觀念對話──當代詩言談錄》,臺北:漢光文化,1989年。
    邱怡瑄:《史識與詩心──近現代戰爭視域下的「詩史」傳統》,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2022年。
    柯慶明、蕭馳編:《中國抒情傳統的再發現:一個現代學術思潮的論文選集》,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9年。
    胡適:《胡適古典文學研究論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徐宗元:《帝王世紀輯存》,北京:中華書局,1964年。
    翁文嫻:《創作的契機》,臺北:唐山出版社,1998年。
    高友工:《中國美典與文學研究論集》,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社,2004年。
    高嘉謙:《遺民、疆界與現代性:漢詩的南方離散與抒情(1895-1945)》,臺北:聯經出版社,2016年。
    張松建:《抒情主義與中國現代詩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
    張暉:《詩史》,臺北:台灣學生書局,2007年。
    ──:《中國「詩史」傳統》,北京:三聯書店,2016年。
    張鑒等撰、黃愛平點校:《阮元年譜》,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
    許又方編:《美的辯證──楊牧文學論輯》,臺北:台灣學生書局,2019年。
    ───:《向具象與抽象航行:楊牧文學論輯》,臺北:台灣學生書局,2021年。
    ───:《往返尋覓詮釋:楊牧文學論輯》,臺北:台灣學生書局,2024年。
    連橫:《臺灣通史》,臺北:五南圖書,2022年。
    陳寅恪:《元白詩歌箋證槁》,北京:商務印書館,2015年。
    陳文華:《杜甫傳記唐宋資料考辨》,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7年。
    陳世驤:《陳世驤文存》,臺北:志文出版社,1972年。
    陳平原:《中國小說敘事模式的轉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7月。
    陳宏天等編:《昭明文選譯注》,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7年。
    陳芳明:《深山夜讀》,臺北:聯合文學,2001年。
    ───:《台灣新文學史》,新北:聯經出版社,2011年。
    ───編:《練習曲的演奏與變奏:詩人楊牧》,臺北:聯經出版社,2012年。
    陳國球:《抒情中國論》,香港:三聯書店,2013年。
    ───:《抒情傳統論與中國文學史》,臺北:時報文化,2021年。
    陳義芝:《風格的誕生──現代詩人專題論稿》,臺北:允晨文化,2017年。
    陳寅恪:《元白詩歌箋證槁》,北京:商務印書館,2015年。
    曾珍珍:《同樣的心:楊牧生態詩學、翻譯研究與訪談錄》,桃園:逗點文創結社,2021年。
    曾淑美:《無愁君》,臺北:印刻文化,2014年。
    焦桐編:《2006年台灣詩選》,臺北:二魚文化,2007年。
    須文蔚編:《臺灣現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楊牧》,臺南:國立台灣文學館,2013年。
    ───編:《告訴我,甚麼叫做記憶》,臺北:時報文化,2020年。
    馮至:《馮至全集》,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
    黃麗明撰;詹閔旭、施俊州譯:《搜尋的日光:楊牧的跨文化詩學》,臺北:洪範書店,2015年。
    楊儒賓:《1949禮讚》,臺北:聯經出版社,2015年。
    蒲風:《抗戰詩歌講話》,上海:詩歌出版社,1938年。
    趙紫陽:《趙紫陽軟禁中的談話》,香港:開放出版社,2007年。
    劉龍心:《知識生產與傳播──近代中國史學的轉型》,臺北:三民書局,2019年。
    蔡英俊:《抒情精神與抒情傳統》,臺北:聯經出版社,1982年。
    ───:《中國文化新論:文學篇一──抒情的境界》,臺北:聯經出版社,1982年。
    ───:《比興、物色與情景交融》,臺北: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22年。
    鄭毓瑜、郭哲佑編:《心是宇宙的倒影:楊牧與詩》,臺北:時報文化,2023年。
    蕭李居等編:《戰後臺灣政治案件 : 美麗島事件史料彙編》,新北:國家人權博物館,2022年。
    錢理群:《毛澤東時代和後毛澤東時代(1949-2009)──另一種歷史書寫(下)》,臺北:聯經出版社,2012年。
    錢鍾書:《談藝錄》,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
    顏崑陽:《中國詩用學》,臺北:聯經出版社,2022年。
    嚴志雄:《錢謙益的「詩史」理論與實踐》,香港:中華書局,2019年。
    龔鵬程:《詩史本色與妙悟》,臺北:台灣學生書局,1986年。
    (二) 外文譯著
    [希臘]亞里斯多德撰,劉效鵬譯:《詩學》,臺北:五南圖書,2008年。
    [法]伊曼紐爾.列維納斯撰,士盛譯,王恒校釋:《倫理與無限》,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20年。
    [美]勞倫斯紐曼撰,朱柔若譯:《社會研究方法-質化與量化取向》,臺北:揚智文化,2000年。
    [美]劉若愚撰,杜國清譯:《中國文學理論》,臺北:聯經出版社,1981年。
    [英]T.S.艾略特撰;杜國清編譯:《艾略特文學評論選集》,臺北:田園出版社,1969年。
    [英]西蒙.岡恩撰,韓炯譯:《歷史學與文化理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
    [英]馬丁.布林克宏撰、黃煜文譯:《西班牙內戰》,臺北:麥田文化,2001年。
    [德]華特.班雅明撰,莊仲黎譯:《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班雅明精選集》,臺北:商周出版,2021年。
    四、 引用論文(依作者姓名排序)
    (一) 期刊論文
    王承宗:〈車臣戰爭與車臣問題〉,《問題與研究》,第39卷第6期(2000年6月),頁1-31。
    王德威:〈現代中國文論芻議:以「詩」、「興」、「詩史」為題〉,《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第65期(2017年,7月),頁285-309。
    朱光潛:〈中國文學之未開闢的領土〉,《東方雜誌》第23卷第2期,1926年6月,頁81-88。
    佘佳燕:〈論楊牧譯洛爾伽詩的動機及意義〉,《台灣文學學報》,第37期(2020年12月),頁103-122。
    利文祺:〈楊牧花蓮歷史和神話中的神聖性〉,《台灣文學學報》,第38期(2021年6月),頁109-138。
    李奭學:〈楊牧六問〉,《中外文學》第31卷第8期(2003年1月),頁97-104。
    李貞慧編:《歷史、敘述與認同:抒情傳統論述視野下「歷史」與「敘事」的問題》,新竹:國立清華大學出版,2016年12月。
    李貴生:〈文學鑑賞與歷史詮釋:陳寅恪批評觀念探析〉,《國文學報》第62期(2017年12月),頁237-281。
    李福鐘:〈兩蔣威權體制特性再探—從柏楊案談起〉,《國史館館刊》第69期(2021年9月),頁39-75。
    林明德、黃文吉編:《臺灣學術新視野:中國文學之部(一)》,臺北:五南圖書出版,2007年6月。
    林維杰:〈知人論世與以意逆志──朱熹對《孟子.萬章》篇兩項原則的詮釋學解釋〉,《中國文哲研究急刊》第32期(2008年3月),頁109-130。
    林餘佐:〈屈原在現代詩中的抒情召喚-以羅智成、楊澤、陳大為為例〉,《東華中國文學研究》第10期(2011年,6月),頁125-141。
    邱貴芬:〈「世界華文文學」、「華語語系文學」、「世界文學」:以楊牧探測三種研究台灣文學的跨文化框架〉,《台灣文學學報》第35期(2019年12月),頁127-158。
    施正鋒:〈台灣歷史中的加禮宛事件〉,《台灣原住民族研究季刊》第2卷第1期(2009年3月),頁129-149。
    范瑞:〈評Ralph C. Croizier, Koxinga and Chinese Nationalism: History, Myth, and the Hero〉,《二十一世紀》第109期(2008年10月),頁155-159。
    奚密:〈楊牧:台灣現代詩的Game-Changer〉,《台灣文學學報》第17期(2010年12月),頁1-26。
    ──:〈鐫琢之名:楊牧詩中的希臘與羅馬〉《台灣文學學報》第37期,(2020年12月),頁3-36。
    翁文嫻:〈《詩經》「興」義與現代詩「對應」美學的線索追探-以夏宇詩語言為例探研〉,《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31期(2007年,9月),頁121-148。
    馬蘇菲(Silvia Marijnissen)撰,李家沂譯:〈「造物」:台灣現代詩的序列形式(以楊牧〈十二星象練習曲〉為例)〉,《中外文學》第31卷,第8期,(2003年1月),頁192-207。
    高小慧:〈楊慎的「詩史」論〉,《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41卷第1期(2004年1月),頁120-128。
    張松建:〈一個杜甫,各自表述:馮至、楊牧、西川、廖偉棠〉,《中外文學》第37卷第3期(2008年9月),頁103-145。
    ───:〈詩史之際-楊牧的「歷史意識」與「歷史詩學」〉,《中外文學》第46卷第1期(2017年3月),頁111-145。
    張歡歡:〈王夫之「詩史」說析辨〉,《中正漢學研究》,第1期(2020年,6月),頁137-164。
    許嘉瑋:〈楊牧詩、文呈現之儒者情懷與憂患意識探論〉,《臺大文史哲學報》,第100期(2023年11月),頁85-117。
    陳玲華:〈《莎翁情史》與依莉莎白劇場史(上):一五九三年的莎士比亞〉,《中外文學》第31卷第9期(2003年,2月),頁160-184。
    陳國球:〈煅鍊物情時得意,新詩還有百來篇:邵雍《擊壤集》詩學思想探析〉,《嶺南大學中文系系刊》,第5期(1998年,7月),頁33-52。
    ───:〈陳世驤論中國文學──通往「抒情傳統論」之路〉,《漢學研究》第29卷第2期(2011年,6月),頁225-244。
    ───:〈「抒情」的傳統──一個文學觀念的流轉〉,《淡江中文學報》第25期(2011年,12月),頁173-197。
    陳義芝:〈楊牧詩中的花蓮語境〉,《淡江中文學報》,第26期(2012年6月),頁177-196。
    陳正芳:〈葉珊與羅卡的抒情共振──以《西班牙浪人吟》為本的跨文化研〉,《台灣文學研究學報》第36期(2023年4月),頁49-84。
    陸耀東:〈四十年代長篇敘事詩初探〉,《文學評論》第6期(1995年,12月)。
    曾守仁:〈國體、文體與抒情──從詩史到神韻〉,《東華漢學》,第21期(2015年6月),頁31-99。
    須文蔚:〈華語現代詩抒情式批判初探〉,《海南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1卷6期(2008年,12月),頁46-51。
    ───:〈楊牧學體系的建構與開展研究〉,《東華漢學》第26期(2017年,12月),頁209-230。
    ───:〈楊牧臺港文學跨區域傳播影響論〉,《東華漢學》,第32期(2020年12月),頁341-378
    黃千芳:〈王文興與楊牧對談詩詞〉,《中外文學》第31卷第8期(2003年1月),頁77-96。
    黃錦樹:〈抒情傳統與現代性:傳統之發明,或創造性的轉化〉,《中外文學》第34卷第2期(2005年,7月),頁157-185。
    黃麗明:〈何遠之有?楊牧詩中的本土與世界〉,《中外文學》,第8期(2003年1月),頁133-160。
    楊仁煌:〈撒奇萊雅民族文化重構創塑之研究〉,《朝陽人文社會學刊》第6卷第1期(2008年6月),頁339-388。
    楊宗翰:〈楊牧、楊澤與羅智成詩中的現代抒情風貌〉,《文史台灣學報》,第11期(2017年12月),頁153-179。
    楊敏夷:〈湯英伸事件中文學與社會運動互動研究〉,《淡江中文學報》47期(2022年12月),頁245-278。
    解昆樺:〈大海濱城熱蘭遮:楊牧〈熱蘭遮城〉及其手稿之後殖民歷史空間詩學〉《台灣文學學報》第37期(2020年,12月),頁69-101。
    鄔國平、葉佳聲:〈王夫之評杜甫論〉,《杜甫研究學刊》第1期(2001年3月),頁55-61。
    劉正忠:〈楊牧的戲劇獨白體〉,《臺大中文學報》第35期(2011年12月),頁289-328。
    劉正忠:〈漢字詩學與當代漢詩:從葉維廉到夏宇〉,《中山人文學報》第46期(2019年1月),頁31-58。
    ───:〈黼黻與風騷──試論楊牧的《長短歌行》〉,《中國現代文學》第34期(2018年12月),頁143-168。
    蔡英俊:〈詩歌與歷史:論詩史的歷史成分及其敘述的轉向〉,《清華中文學報》第3期(2009年,12月),頁239-271。
    鄭毓瑜:〈仰首看永恆──《奇萊前(後)書》中的追憶與抵抗〉,《政大中文學報》第32期(2019年,12月),頁5-34。
    ───:〈二十世紀的悲傷:陳世驤與楊牧的「時代」〉,《文與哲》第42期(2023年6月)頁1-36。
    鄭慧如:〈敘述的抽象化:論楊牧詩〉,《台灣文學學報》第37期(2020年12月),頁37-68。
    蕭馳:〈「書寫聲音」中的群與我,情與感──〈古詩十九首〉詩學質性與詩史地位的再檢討〉《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30期(2007年3月),頁45-85。
    賴芳伶:〈楊牧山水詩的深邃美─以〈俯視─立霧溪一九八三〉和〈仰望─木瓜山一九九五〉為例〉,收入《第五屆現代詩學研討會論文集─現代詩語言與教學》(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2001年)頁355-392。
    顏崑陽:〈從反思中國文學「抒情傳統」之建構以論「詩美典」的多面向變遷與叢聚狀結構〉,《東華漢學》第9期(2009年,6月),頁2-47。
    龔鵬程:〈不存在的傳統:論陳世驤的抒情傳統〉,《政大中文學報》第10期(2008年,12月),頁39-51。
    (二) 學位論文
    李欣奕:《臺灣現代詩河流意象研究──以余光中、楊牧、吳晟為例》,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2022年。
    潘秉旻:《楊牧詩與中國古典的互文性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8年。
    謝旺霖:《論楊牧的「浪漫」與「台灣性」》,新竹:國立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
    (三) 報刊雜誌
    〈雲門舞集為災區民眾演出〉,《中國時報》第20版(中縣新聞)(1999年11月10日)。
    〈韓國司法部已證實行刺總統歹徒 係一韓裔日人〉,《聯合報》第3版(1974年8月16日)
    中央社:〈韓總統朴正熙 意外槍傷不治〉,《經濟日報》,1版(1979年10月28日)。
    中共中央和國務院:〈告全體共產黨員和全國人民書〉,《中華雜誌》第312期(1989年7月),頁43。
    王德威:〈慾望之島〉,《自由時報》,E7版(2005年8月31日)。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韓釜山爆發學生暴動 朴正熙下令特別戒嚴〉,《中國時報》,5版(1979年10月19日)。
    邱恬琳:〈東勢賑災 雲門舞集當義工〉,《中國時報》第15版(921大地震特別報導)(1999年9月24日)。
    郝譽翔:〈花蓮 我永遠的秘密〉,《聯合報》第41版(1997年9月15日)。
    張惠菁:〈歷史的斥堠:訪楊牧談「以撒斥堠」〉,《聯合報》第39版(聯合副刊)(2002年7月18日)。
    陳文信:〈綠色遊行為了誰〉,《聯合報》第36版(2002年3月12日)。
    陳欣:〈與敘事詩推薦獎得主楊牧談詩〉,《中國時報》第8版(1980年2月14日)。
    陳黎:〈有人問楊牧翻譯的問題〉,《聯合報》第37版(聯合副刊)(1996年9月13日)。
    須文蔚:〈詩與反抗:從珍藏一方名牌講起〉,《印刻文學生活誌》,第200期(2020年4月),頁49-51。
    楊小濱:〈無法磨滅的文學前世──送別楊牧〉,《印刻文學生活誌》,第200期(2020年4月),頁46-48。
    楊牧:〈失落的指環──為車臣而作〉,《中國時報》第37版(人間副刊)(2000年3月2日)。
    蔡逸君:〈搜索者夢的方向楊牧vs 陳芳明對談〉,《聯合文學》192期(2000年10月),頁26。
    ───:〈路曼曼其修遠兮:楊照對談楊牧〉,《印刻文學生活雜誌》,第65期(2009年1月),頁50-63。
    鄭智仁:〈記憶、瞬間與遺忘──楊牧詩作的時間性〉,《創世紀詩雜誌》207期(2021年6月),頁46-50。
    鴻鴻:〈從《吳鳳》回歸──楊牧創作生命的二度轉折〉,《印刻文學生活誌》,第246期(2024年2月),頁149-151。
    五、 網址
    張淑英:〈烏納穆諾以文學喚醒國魂〉。網址:https://homepage.ntu.edu.tw/~luisa/newspaper/bookreview/obras_completas_unamuno.htm,檢索日期:2024年4月10日。
    楊語芸:〈苦楝秘密-跟春天談一場粉紫戀愛!最浪漫本土樹種「苦」在哪?該改名嗎?〉。網址:https://canr.nchu.edu.tw/web/internation/detail.php?lang=zh_tw&cid=1&id=781,檢索日期:2024年4月25日。
    IMDb:《禁忌的遊戲》。網址:https://www.imdb.com/title/tt0043686/,檢索日期:2024年4月10日。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