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陳嘉凌 Chen Jia-Limg |
---|---|
論文名稱: |
楚系簡帛字根研究 Research on The affixes of Chu Characters written on cotton and bamboo |
指導教授: |
季旭昇
Chi, Hsiu-Sheng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
論文出版年: | 2002 |
畢業學年度: | 90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802 |
中文關鍵詞: | 楚系 、簡帛 、字根 |
英文關鍵詞: | Chu Characters, cotton and bamboo, affixes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321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戰國時代於我國歷史具極重要地位。由於冶鐵術的發明及普遍使用,標誌著當時社會生產力已發展至一新階段,除工商業經濟發達外,在政治制度上則是由周天子為主的宗法時期,進入群雄割據的封建時期。社會經此巨大變革,對當時經濟、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均發生重大影響。就文字使用為例,從考古發掘的資料證明,其使用的文字範圍比過去擴大,使用人數及階層亦比過去廣泛,當時的學者,除以漢字著書立說外,更形成百家爭鳴的繁榮景象,故此一時期的文字,由於使用人數增多,書寫的字體亦更為複雜,且各國間之頻繁戰爭,更加速文字使用的簡化及草率。
由於戰國時代特殊歷史背景,使得當時各國各自使用不同的制度、法令,乃至於方言俗語等,而形成異於春秋的文化體系,產生不同文化風貌。然雖是「分為七國,田疇異畝,車涂異軌,律令異法,衣冠異制,言語異聲,文字異形」 ,但各國間實際上卻相互影響,故於語言文字之使用上,必有某種相似及相承之關係。
不同的時間、空間及書寫的材料、工具等因素,均會影響文字之形體構造。而戰國七雄中的楚國,由於其特殊的歷史背景及地域關係,形成異於中原文化的南方文化,其文字特點豐富反應於出土文物及書寫材料上,而其中又以簡牘帛書的資料為最大宗,故可藉此管窺楚系簡帛文字之書寫特性及多樣性。
而本文即以楚國最大宗文字材料為基礎,對簡帛文字進行分析及整理,依據文字特點,經由比較法及偏旁分析法等方式,同時亦兼顧簡帛材料內容,推求出一獨立形、音、義之成文最小單位---「字根」,探討其於甲、金文至楚系簡帛演變現象及於楚文字中之特色,以期經由個別字根之認定,進而對楚系文字及其他各國文字之考釋有所助益。
且戰國文字上承甲文、金文,下啟秦篆漢隸,為文字的重要環節地帶,彼此間必定有緊密之關連,而楚系簡帛字根孳乳表之建立,更可看出楚系簡帛文字於歷史傳承及地域影響之豐富變化。
(依作者筆畫順序排列)
于省吾〈釋黽〉《古文字研究》7北京:中華1982.06
于省吾《甲骨文字釋林》北京:中華1979.06
于豪亮《于豪亮學術文存》北京:中華1983。
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長沙發掘報告》科學出版社 1957
中國哲學編輯部、國際儒聯學術委員會《郭店簡與儒學研究‧中國哲學第20輯》瀋陽:遼寧1999.01
中國哲學編輯部、國際儒聯學術委員會《郭店簡與儒學研究‧中國哲學第21輯》瀋陽:遼寧2000.01
王人聰《古璽印與古文字論集》香港中文大學2000
王國維《史籀篇疏證》台北:藝文1971
包山墓地竹簡整理小組〈包山2號墓竹簡概述〉《文物》1988.05
史樹青《長沙仰天湖出土楚簡研究》群經出版社 1955
四川大學歷史系《徐中舒先生九十壽辰紀念文集》成都:巴蜀1990.06
四川大學歷史系《徐中舒先生百年誕辰紀念文集》成都:巴蜀1998.10
白于藍〈《包山楚簡文字編》校訂〉《中國文字》新25期
白于藍〈《包山楚簡文字編》校讀瑣議〉《江漢考古》1998.02
白于藍〈包山楚簡考釋(三篇)〉《吉林大學社古籍整理研究所建所十五年紀念文集》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1998.12。
白于藍〈古璽印文字考釋(四篇)〉《考古與文物》1999.03
白于藍〈郭店楚簡《老子》“ ”、“賽”、“ ”校釋〉《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00.02
白于藍〈釋包山楚簡中的“巷”字〉《殷都學刊》1997.03
吉林大學古文字研究室《于省吾教授百年誕辰紀念文集》長春:吉林1996.09
朱芳圃《殷周文字釋叢》台北:學生1972
朱德熙、裘錫圭〈平山中山王墓銅器銘文的初步研究〉《文物》1979.01
朱德熙、裘錫圭〈關於侯馬盟書的幾點補釋〉《文物》1972.08
朱德熙《朱德熙論文集》北京:中華1995.02
何琳儀〈包山楚簡選釋〉《江漢考古》1993.04
何琳儀〈古兵地名雜識〉《考古與文物》1996.06|
何琳儀〈古陶雜識〉《考古與文物》1992.04
何琳儀〈古璽雜識〉《遼海文物學刊》1986.02
何琳儀〈古璽雜識續〉《古文字研究》19北京:中華1992.08
何琳儀〈長沙帛書通釋〉《江漢考古》1986.01
何琳儀〈長沙帛書通釋校補〉《江漢考古》1989.04
何琳儀〈長沙銅量銘文補釋〉《江漢考古》1988.04
何琳儀〈郭店竹簡選釋〉《文物研究》1999.12
何琳儀〈郭店竹簡選釋〉《簡帛研究2001》廣西師範大學2001.09。
何琳儀〈楚官肆師〉《江漢考古》1991.01
何琳儀〈滬簡詩論選釋〉「簡帛研究網站」首發,2002.01。
何琳儀〈戰國兵器銘文選釋〉《考古與文物》1999.05
何琳儀〈釋 舟〉《華夏考古》1995.04
何琳儀《戰國古文字典》北京:中華1998.09
何琳儀《戰國古文字通論》北京:中華1989.04
吳振武〈試說齊國陶文中的“鍾”和“溢”〉《考古與文物》1991.01
吳振武〈說梁重釿布〉《中國錢幣》1991.02
吳振武〈談戰國貨幣銘文中的“曲”字〉《中國錢幣》1993.02
吳振武〈戰國“廩”字考察〉《考古與文物》1984.04
吳振武〈戰國文字中的從「 」和從「」之字〉《古文字研究》19北京:中華1992.08
吳振武〈戰國璽印中的“虞”和“衡鹿”〉《江漢考古》1991.03
吳振武〈燕國銘刻中的“泉”字〉《華學》2廣州:中山大學1995
李天虹〈《包山楚簡》釋文補正〉《江漢考古》1993.03
李天虹〈郭店楚簡與傳世文獻互徵七則〉《江漢考古》2000.03
李守奎〈江陵九店56號墓竹簡考釋四則〉《江漢考古》1997.04
李均明〈簡牘文書學概要〉《第一屆簡帛學術研討會論文》88.12.10
李孝定《金文詁林附錄》香港中文大學1977
李定定《甲骨文字集釋》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82
李家信《說文小篆字根研究》臺灣師範大學國文所碩士論文1998
李家浩〈包山266號簡所記木器研究〉《國學研究》2北京大學1994
李家浩〈包山楚簡研究(五篇)〉《香港第二屆國際中國古文字學研討會論文》1993.10。
李家浩〈信陽楚簡“澮”字及“”之字〉《中國語言學報》1,1982.12。
李家浩〈信陽楚簡中的『柿枳』〉《簡帛研究》2北京:法律出版社1996.09。
李家浩〈從戰國“忠信”印談古文字中的異讀現象〉《北京大學學報》1987.02
李家浩〈楚墓竹簡中的“昆”字及“昆”之字2《中國文字》新25期。
李家浩〈戰國時代的「冢」字〉《語言學論叢》7,1981.07
李家浩〈釋弁〉《古文字研究》1北京:中華1979
李運富《楚國簡帛文字構形系統研究》博士論文1996.05
李零〈“太一”崇拜的考古研究〉《北京大學百年國學文粹‧語言文學卷》1998.04。
李零〈古文字雜識(五則)〉《國學研究》3,北京市 : 北京大學出版社, 1993
李零〈郭店楚簡校讀記〉《道家文化研究》17輯 北京:三聯1999
李零〈讀《楚系簡帛文字編》〉《出土文獻研究》北京:新華1999.08
李零〈讀九店楚簡〉《考古學報》1999.02
李零《中國典籍與文化論叢》(一)北京:中華1993
李學勤〈試論長沙子彈庫楚帛書殘片〉《文物》1992.11
李學勤〈論包山簡中一楚先祖名〉《文物》1988.08
李學勤〈釋郭店簡祭公之顧命〉《文物》1998.07
周何等著《中文孳乳表稿》臺北:國字整理小組
周鳳五〈郭店楚簡《天常篇》疏證〉,稿本
周鳳五〈郭店楚簡《忠信之道》考釋〉《中國文字》新24期,臺北:藝文,1998.12
周鳳五〈楚簡文字瑣記(三則)〉《第一屆簡帛學術研討會論文》88.12.10
季師旭昇〈古璽雜識二題:一、釋 、 、 ,二姜〉《文字學會第11屆研討會論文集》民89
季師旭昇〈由上博詩論「小宛」談楚簡中幾個特殊的從肙的字〉中國文字學會第十三屆全國學術研討會2002.5。
季師旭昇〈讀郭店楚簡札記之二:《老子》第三十二章「知之不殆」解〉《中國文 字》新25期
季師旭昇《甲骨文字根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80
林師清源《楚國文字構形演變研究》東海大學博士論文 民86
林澐〈說戚、我〉《古文字研究》17北京:中華1989.06
武漢大學中國文化研究院編《郭店楚簡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武漢:湖北2000
河南文物所《信陽楚墓》北京:文物 1986
唐蘭《殷虛文字記》北市:中華1981
孫詒讓《契文舉例》台北:大通1986
徐中舒〈甲骨文口形偏旁釋例〉《古文字學論集》初編,香港中文大學1983
徐少華〈包山楚簡釋地八則〉《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96.04
徐少華〈包山楚簡釋地十則〉《文物》1996.12
徐少華〈包山楚簡釋地五則〉《考古》1999.11
徐少華〈楚簡與帛書《五行》篇若干問題探析〉《第一屆古文字與出土文獻論文》2000.11.16
徐在國〈楚簡文字拾零〉《江漢考古》1997.02
徐在國〈楚簡文字新釋〉《江漢考古》1998.02
徐在國〈戰國官璽考釋三則〉《考古與文物》1999.03
荊州地區博物館〈江陵天星觀一號楚墓〉《考古學報》1982.02
荊州地區博物館《江陵藤店一號墓發掘簡報》北京:文物 1973.09
荊州鐵路考古隊〈江陵秦家嘴楚墓發崛簡報〉《考古學報》1976.02
荊門市博物館編《郭店楚墓竹簡》北京:文物1998
袁師國華〈郭店竹簡「 」(卲)、「其」、「卡」(卞)諸字考釋〉〉 《中國文字》新25
袁師國華〈郭店楚墓竹簡從「匕」諸字以及與此相關的詞語考釋〉第十三屆全國暨海峽兩岸中國文字學研討會論文2002.04。
袁師國華《包山楚簡研究》香港中文大學博士論文1994
袁師國華〈由曾侯乙墓竹簡幾個水的文字談起---兼論《詩‧周頌‧殷武》「 入其阻」句「 」字的來歷〉〉《中國文字》新23,臺北:藝文1998.12
袁師國華〈江陵望山楚簡文字考釋五則〉手稿本
袁師國華〈戰國楚簡文字零釋〉《中國文字》新18
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館藏戰國楚竹書 (一)》上海:古籍2000.04
涂白奎〈釋“巫”〉《華夏考古》1997.01
商承祚〈戰國楚帛書述略〉《文物》1964.09
張世超〈史密簋“”字說〉《考古與文物》1995.04
張光裕、袁國華〈讀包山楚簡札迻〉《中國文字》新17
張光裕、黃錫全、滕壬生主編《曾侯乙墓竹簡文字編》臺北:藝文 民86
張光裕主編、袁師國華合編《郭店楚簡研究》 台北:藝文1999
張光遠〈故宮新藏春秋晉文稱霸『子犯和鐘』初釋〉《故宮文物月刊》84.08
張守中主編《郭店楚簡文字編》北京:文物 2000
張亞初〈古文字源流疏證釋例〉《古文字研究》21北京:中華2001.1。
張桂光〈《郭店楚墓竹簡‧老子》釋注商榷〉《江漢考古》1999.02
張桂光〈楚簡文字考釋二則〉《江漢考古》1994.03
張鐵慧〈《曾侯乙墓竹簡釋文與考釋》讀後記〉《江漢考古》1996.03|
清華大學思想文化研究所、輔仁大學文學院《新出楚簡與儒學思想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2.03
郭錫良《漢字古音手冊》北京:新華1986.11
陳偉〈九店楚日書校讀及其相關問題〉《人文論叢》1998
陳偉〈包山楚司法簡131-139號補釋〉《第一屆簡帛學術研討會論文》88.12.10
陳偉〈包山楚簡131-139號考釋〉《江漢考古》1994.04
陳偉〈郭店楚簡別釋〉《江漢考古》1998.04
曾憲通〈楚文字雜識〉《中國古文字研究會第九屆學術研討會論文》南京:南京大學1992.10
曾憲通〈說繇〉《古文字研究》10北京:中華1983.07
曾憲通《長沙楚帛書文字編》北京:中華1993.02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學中文系編《九店楚簡》北京:中華 2000.05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學中文系編《望山楚簡》北京:中華 1995.06
湖北省荊州地區博物館〈江陵天星觀1號楚墓〉《考古學報》1982.01
湖北省荊沙鐵路考古隊《包山楚墓》北京:文物 1991
湖北省荊門市博物館〈荊門郭店一號楚墓〉《文物》1997.07
湖北博物館《曾侯乙墓》北京:文物 1989
湖南博物館〈長沙五里牌古墓清理簡報〉《文物》1973.03
湯餘惠〈包山竹簡讀後記〉《考古與文物》1993.02
黃盛璋〈戰國“冶”字結構類型與分國研究〉《古文字學論集初編》1983.09國際中國古文字學研究會香港中文大學
黃德寬、徐在國〈郭店楚簡文字考釋〉《吉林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建所十五周年紀念文集》長春吉林大學,1998.12
黃德寬、徐在國〈郭店楚簡文字續考〉《江漢考古》1999.02
黃錫全〈楚系文字略論〉《華夏考古》1990.03
黃錫全《汗簡注釋》湖北:武漢1990.08
黃錫全《湖北出土商周文字輯證》湖北:武漢1992.10
楊寬《戰國史》臺北:谷風1986.09
董妍希《金文字根研究》臺灣師範大學國文所碩士論文1999
裘錫圭、李家浩〈戰國平陽刀幣考〉《中國錢幣》1988.02
裘錫圭〈也談子犯編鐘〉《故宮文物月刊》84.08
裘錫圭〈談談隨縣曾侯乙墓的文字資料〉《文物》1979.07
裘錫圭〈戰國文字中的“市”〉《考古學報》1980.03
裘錫圭〈戰國貨幣考(十二篇)〉《古文字論集》北京:中華1992.08。
廖名春〈楚簡老子校釋之七〉《人文論叢》1999
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所、中國文字學會《魯實先先生學術討論會論文集》臺北:萬卷樓 民82.06
趙平安〈釋包山楚簡中的 和 〉《考古》1998.05
劉信芳〈包山楚簡地名考釋十二則〉《第一屆簡帛學術研討會論文》88.12.10
劉信芳〈包山楚簡近似之字辨析〉《考古與文物》1996.02
劉信芳〈包山楚簡解詁試筆十七則〉《中國文字》新25
劉信芳〈郭店文字例解三則〉《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71:4
劉信芳〈郭店竹簡文字考釋拾遺〉《江漢考古》2000.01
劉信芳〈郭店簡文字考釋二則〉《古文字與古文獻試刊號》1999
劉信芳〈郭店簡文字例解三則〉《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71:4
劉釗〈楚璽考辨(六篇)〉《江漢考古》1991.01
劉釗〈談史密簋銘文中的字〉《考古》1995.05
劉釗〈璽印文字釋叢(一)〉《考古與文物》1990.02
劉釗〈璽印文字釋叢(二)〉《考古與文物》1998.03
劉釗〈釋 〉《古文字研究》15,北京:中華1986.06
劉釗〈釋楚簡中的「 穆」(繆)字〉《江漢考古》1999.01
劉釗〈讀郭店楚簡字詞札記〉《郭店楚簡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武漢:湖北人民2000.05。
劉釗《古文字構形研究》博士論文1991
廣東炎黃文化研究會《容庚先生百年誕辰紀念文集》廣東:人民1998.04
滕壬生編《楚系簡帛文字編》武漢:湖北教育1995
鄭剛〈戰國文字中的陵和李字〉中國古文字研究會第七會議論文1986
顏世鉉〈郭店楚簡散論(二)〉《江漢考古》2000.01
羅凡 《郭店楚簡異體字研究》臺灣師範大學國文所碩士論文1999
羅振玉《增訂殷虛書契考釋》三卷,台北:藝文1975
羅運環〈論楚國金文“月肉舟”及“止之出”的演變規律〉《江漢考古》1989.02
饒宗頤〈長沙子彈庫殘帛文字小記〉《文物》1992.11
饒宗頤〈說九店楚簡之武 (君)與復山〉《文物》1997.06
饒宗頤《第二屆國際中國古文字學研討會論文集》香港中文大學三十周年校慶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