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黃少瑋 |
---|---|
論文名稱: |
以生態博物館再現地方集體記憶之研究 ─以桃園眷村故事館為例 Research on Eco-museum’s Representing Local Collective Memory ─ A Case of the Military Dependents Village Museum, Taoyuan |
指導教授: | 廖世璋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社會教育學系 Department of Adul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
論文出版年: | 2014 |
畢業學年度: | 102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60 |
中文關鍵詞: | 生態博物館 、集體記憶 、地方性 、眷村文化 |
英文關鍵詞: | eco-museum, collective memory, localty, culture of military dependents village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61 下載:55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眷村是臺灣特有地景,是政治性移民所形成的群居現象,並因而衍生出獨特的眷村文化樣貌。眷村的空間與人物,是筆者兒時記憶的一部分,有感改建政策實行後,眷村 徹底地改變,對往昔的思念轉變成眷村研究的動機。生態博物館概念於 1971 年在法國被 提出,它是對傳統博物館角色與功能的反思,其所注重的是博物館與地方的連結,關心 地方集體記憶與居民參與。眷村故事館本著生態博物館的理念並根據對地方認知的積累 發展出三個館所核心文化觀點,分別為:村內村外共融的精神、族群與兩性角色的照見、 落地生根的情誼。並透過物質與非物質性並用的方式,再現地方集體記憶,亦即此地之 眷村文化。而集體記憶再現的過程中居民的角色至為關鍵,因居民參與是生態博物館的 核心訴求之一,居民參與可以歸納為:展示物件的提供、支援館方所舉辦的眷村主題活 動、擔任眷村故事館的導覽員,這三個具體層面。
然而理念與執行存在著距離,眷村故事館所強調的共融精神在執行層面實難以察覺, 試圖打破「村外」與「村內」界域的理想並未在館中獲得實踐。研究發現居民的集體記憶並非齊一的,但館方未能將地方的多元觀點加以紀錄保存與回應,因此博物館內再現 的是片段、未見累積、甚至專斷的集體記憶,觀眾不易從博物館中看出整體地方文化脈 絡。居民參與是眷村故事館得以運作的關鍵,而居民對在地文化的發聲則是令眷村故事 館與其它眷村博物館有別之處,故鼓勵地方居民參與是眷村故事館永遠需面對的課題。
博物館的展示就是一種文化詮釋權力的表現。而修正權力傾斜的現象乃透過居民參 與來落實,由來自地方的發聲詮釋自身,博物館扮演的是平台角色。地方居民因為眷村 而同處集體記憶的社會框架中,但居民之間凝視歷史角度不同而建構出了各自不同的意涵。作為生態博物館,應鼓勵居民發言,並紀錄與回應這些多元性,避免均質化眷村文 化論述。而外在環境不斷變動,博物館也成為地方居民想望地方歷史的憑藉,居民在博 物館內觀照自身,人與館互相指認,建構意義,這便是生態博物館在地方存在的積極意義。
Military dependents village was a unique community outline that appeared in Taiwan due to particular political circumstances. The military dependents village hence evolved its very own culture which was part of the author’s childhood memory. The policy of recontruction of military dependents village thoroughly changed the face and nature of the village. The melancholy turned into motive of this research. The Military Dependents Village Museum is operated under eco-museum concept which was considered as reflectiveness of traditional museum values and was initially proposed in France, 1971. The concern for local culture and resident participation are the beliefs of an eco-museum. Based on research of local community, the The Military Dependents Village Museum developed it’s own view of local culture which are promoting understanding between either sides of military dependents village boundry, revealing the diversity of both sexes and ethnic groups, and the solidarity of neighbors who have no biological bound. Both material and immaterial manners are adopted by the museum to represent local collective memory that means culture of military dependents village in this case. Resident participation is crucial to the museum. Residents provided objects for museum exhibition, supported the museum activities and guided the audience.
However, there is gap between idea and practice. The goal of promoting understanding between either sides of military dependents village boundry isn’t fully achieved. The division is still obvious in this research. The collective memories shared by residents are different and showed diversities, but these opinions are neither conserved nor responded by the museum. Hence the representation of local colletive memory in the museum is fragmental, inconsistent and somehow arbitrary. It’s the resident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 makes Military Dependents Village Museum distinctive. So encouraging local community to be part of the museum is a lasting mission.
The museum proposes its power through selecting the contens of display. What the audience see in the museum is determined in advance. However, an eco-museum advocates itself to balance the contention of both parties which are museum and residents. This ambition would be achieved by encouraging residents to speak for themselves. The diversities within residents shape an eco-musem, and keeping different opinions in record is the museum’s priority. The museum thereby becomes where the residents identify themselves.
一、 中文部分
王汎森(1993)。歷史記憶與歷史-中國近世史事為例。當代,91,頁40-50。
王甫昌(1994)。光復後臺灣漢人族群通婚的原因與形式初探。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76,頁43-96。
王甫昌(2003)。當代臺灣社會的族群想像。台北:學群。
王佳煌(2007)。眷村文化與眷村研究:問題與展望。2007多元文化與族群和諧國際學術研討會,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北市。
王明珂(1993)。集體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當代,91,頁6-19。
王明珂(1994)過去的結構—關於族群本質與認同變遷的探討,新史學,5(3),頁119-140。
王明珂(1995)。誰的歷史:自傳、傳記與口述歷史的社會記憶本質。思與言,34(3),頁147-184。
王雅芳(2004)。地方文化與集體記憶之探討-以犁頭店「麻芛文化」為例。逢甲大學都市計畫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王嵩山(2003)。博物館與地方史知識。博物館學季刊,17(2),頁5-6。
任凱、王佳煌譯(2005)。John Lofland & Lyn Lofland著。質性研究法:社會情境的觀察與分析。台北:湯姆生。
朱天心(1992)。想我眷村的兄弟們。台北:麥田。
朱柔若譯(2000)。社會研究方法-質化與量化取向。台北:揚智。
江濡因、陳佳利(2011)。眷村、博物館與性別:論龜山眷村故事館之性別展演,博物館與文化,2,頁53-87。
吳芝儀、李奉儒譯(1995)。Michael Quinn Patton著。質的評鑑與研究。台北:桂冠。
吳睿淳(2012)。花蓮達蘭埠部落之產業發展與集體記憶。國立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呂以榮譯(2002)。Abraham Naftali Oppenheim著。問卷設計、訪談及態度測量。台北:六合。
呂理政(1996)。地球是個博物館。台北:稻鄉。
李如南(1988)。臺灣地區軍眷村更新配合都市發展之研究。台北:中華都市計畫學會。
李宜潔(2007)。眷村文化的形成與外省人的認同研究―以臺南縣仁和村為例(1950-2007)。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李欣如(2004)。眷村再生活力再現。書香遠傳,32,頁20-23
李雅文(2006)。「我們是西螺」一齣集體記憶爭奪的戲碼-對西螺觀光文化節慶的探討。南華大學教育社會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李謁政(2005)。建構社區美學:邁向臺灣集體記憶之空間詩學。環境與藝術學刊,3,頁1-12。
沈台訓譯(2003)。Susanne Schech & Jane Haggis著。文化與發展:批判性導論。台北:巨流。
周靖泰(1999)。軍眷村改建國民住宅之環境意義探討-以台北市士林區忠義新城為例。中原大學室內設計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尚道明(1995)。眷村居民的生命歷程與國家認同-樂群新村的個案研究。國立清華大學社會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房明德(2007)。桃園縣陸光新城眷戶改建決策之研究─多屬性效用之研究。世新大學行政管理學系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淑馨(2010)。質性研究:理論與實務。台北:巨流。
林樹(1997)。新竹市眷村田野調查報告書。新竹:新竹市立文化中心。
社團法人外省臺灣人協會(2008)。老舊眷村改建條例文化修法。檢索日期:2014年3月2日。網址:http://amtorg-amtorg.blogspot.tw/2008/08/blog-post_5705.html
邱勇標(2003)。從眷村改建中探討居民對居住品質之期望—以中和地區為例。華夏學報,37,頁107-118。
邱澎生譯(1993)。Lewis A. Coser著。阿伯瓦克與集體記憶。當代,91,頁20-39。
邵世楨(2000) 。國軍老舊春村改建後居住空間使用調查之研究-以台北縣大鵬華城為例。中國文化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姚誠(1997)。在鄉土發現歷史-論鄉土意識與歷史意識。鄉土史教育學術研討會,台北: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
施明發(2000)。博物館教育活動如何規劃。台北:文化部。
胡正光(2007)。從柏格森到阿布瓦希:論集體記憶的本質。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21,頁147-201。
胡志平(2008)。眷村社區環境再造之社會成本效益分析。建築與規劃學報,9(3),頁193-210。
唐於華(2004)。台南市水交社眷村居民的文化與族群身份變遷。國立台南大學學院臺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夏春祥(1998)。文化象徵與集體記憶競逐:從台北市的凱達格蘭大道談起。臺灣社會研究季刊,31,頁57-96。
徐明德(2005)。國軍老舊眷村改建關鍵成功因素之研究-AHP方法之運用。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桃籽園文化協會。檢索日期:2014年3月2日。網址:http://sixstar.moc.gov.tw/blog/taoz/communityResultListAction.do?method=doRead&type=1&resultId=18378
桃園縣政府文化局。憲光二村-法定文化資產。檢索日期:2014年4月13日。網址:http://www.tyccc.gov.tw/artasset/historicalbuilding/upt.asp?p0=82
翁秀琪(2001)。集體記憶與認同構塑-以美麗島事件為例。新聞學研究,68,頁117-149。
馬曉蘭(2010)。「我們」打從眷村來:眷村生活史的考察。東海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張安捷(2008)。末代臺灣國軍老舊眷村改建觀察:以拍攝紀錄片「沙舟」為例。台南藝術大學音像紀錄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張汝芳(1995)。緣起緣滅─臺灣眷村文學「聚散」主題之探析。國立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張婉真(2002)。博物館定義的再思考。歷史文物月刊,12(8),頁86-91。
張譽騰(1996)。生態博物館的規劃理念與個案之解析。博物館學季刊,10(1),頁7-18。
張譽騰(2000)。當代博物館探索Exploring Contemporary Museums。台北:南天。
張譽騰(2004)。生態博物館:一個文化運動的興起。南投:五觀藝術管理有限公司。
畢恆達(2001)。空間就是權力。台北:心靈工坊。
畢然、郭金華譯(2002)。Maurice Halbwachs著。論集體記憶(On Collective Memory)。上海:上海人民。
眷村故事,文化光影(2009)。眷村前傳。檢索日期:2014年3月11日。網址:http://ntmvc.moc.gov.tw/develop.htm
眷村故事館(2009)。為什麼眷戀大榕樹part2。檢索日期:2014年3月9日。網址:http://blog.yam.com/mphonor/article/28321646
眷村故事館(2009)。眷味坊--酸辣黃瓜。檢索日期:2014年3月9日。網址:http://blog.yam.com/mphonor/article/25323821
眷村故事館(2009)。這件棉襖,從大陸來到臺灣。檢索日期:2014年3月1日。網址:http://blog.yam.com/mphonor/article/25736194
眷村故事館(2009)。這裡也有『光陰的故事』:說一個眷村的愛情故事。檢索日期:2014年3月23日。網址:http://blog.yam.com/mphonor/article/20200773
眷村故事館(2009)。關於「眷村故事館」Part2。檢索日期:2014年3月28日。網址:http://blog.yam.com/mphonor/article/25594847
眷村故事館(2010)。故事館的萬能鍋。檢索日期:2014年3月11日。網址:http://blog.yam.com/mphonor/article/27398994
眷村故事館(2011)。2011 龜山小旅行 巡溪騎、漫步遊,等您來玩。檢索日期:2014年3月19日。網址:http://blog.yam.com/mphonor/article/27398994
眷村故事館(2012)。《漂泊.落地.生根-張志群》3/17紀錄片放映會。檢索日期:2014年3月18日。網址:http://blog.yam.com/mphonor/article/48233936
眷村故事館(2013)。眷村故事舘要整修囉!!!。檢索日期:2014年3月11日。網址:http://blog.yam.com/mphonor/article/25323821
許功明(1994)。文化、觀光與博物館。博物館學季刊,8(2),頁3-8。
許綬南譯(1997)。Peter Burke著。製作路易十四(The Fabrication of Louis XIV)。台北:麥田
郭冠麟(2005)。從竹籬笆到高樓大廈的故事-國軍眷村發展史。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
陳乃郡(2011)。地方文化館與社區總體營造之研究:以桃園縣一眷村館舍為例。元智大學社會暨政策科學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陳妍容(2006)。想像與實踐—吉安鄉客家文化之再現。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陳李綢(2000)。個案研究。台北:心理。
陳佳利(2007)。被展示的傷口:創傷與記憶的博物館筆記。台北:典藏。
陳茂泰(1998)。博物館與慶典:人類學文化再現的類型與政治。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84),頁137-182。
陳音音譯(1996)。Francois Hubert著。生態博物館在法國─矛盾與曲解。博物館學季刊,10(1),頁19-23。
陳書豪(2011)。地方觀光發展與集體記憶的疏離-以九份地區為例。東吳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國寧(2003)。博物館學。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陳清江(2002)。眷村居民居住品質滿意度與對社區改建需求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陳朝興(2013)。眷村的空間特色。臺灣眷村文化與保存-檢討與展望研討會。台北:文化部、國防部、臺灣研究基金會。
陳朝興等(2009)。眷村的前世今生-分析與文化保存政策。台北:文化資產總管理處籌備處。
陳顥月(2006)。生態博物館之研究-以黃金博物館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博物館入口網,文化部。檢索時間,2013年11月。網址:http://museum.moc.gov.tw/frontsite/museum/museumListAction.do?method=doMuseumDetail&museumId=6。
彭大年(2007)。眷戀―陸軍眷村。臺北:國防部部長辦公室。
黃秀端(2008)。政治權力與集體記憶的競逐-從報紙之報導來看對二二八的詮釋。臺灣民主季刊,5(4),頁129-180。
黃承令(2007)。中壢龍岡地區眷村調查-桃園縣傳統聚落調查建檔計畫。桃園:桃園縣政府文化局
黃敏潔(2012)。文化部臺灣社區通:眷村故事館,生活的一部分。檢索日期:2014年3月22日。網址:http://sixstar.moc.gov.tw/frontsite-community/blog_index/SpecialCommunityContentListAction.do?method=doRead&contentId=93323&type=2&menuId=MjcwNQ%3D%3D
黃瑞琴(1994)。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心理。
楊姍儒(2009)。臺灣文化資產再利用為博物館之探討-以古蹟與歷史建築為例。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市。
楊長鎮、莊豐嘉(2006)。認識臺灣眷村。台北:民主進步黨族群事務部。
葉重新(2001)。教育研究法。台北:心理。
廖世璋(2014)。後博物館的地方實踐—寶藏巖。博物館學季刊,28(1),頁35-71。
趙以寧、陳怡雯(2011)。眷村故事館 與你一起眷戀臺灣村。生命力新聞。檢索日期:2014年3月22日。網址:http://www.vita.tw/2011/11/blog-post_17.html
趙如璽(2009)。一探桃園眷村眷村文化與空間肌理。桃園:桃園縣文化局。
趙偉伶(2005)。哈瑪星社區文化發展之研究—生態博物館學觀點。國立中山大學國際高階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劉婉珍(2006)。從博物館意識談博物館人的誕生與形塑。博物館學季刊,20(3),頁7-22。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
蔡怡心(2002)。台中縣清水鎮大楊油庫的集體記憶及其社會意涵之研究。逢甲大學都市計畫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蔡旺洲(2005)。全球化趨勢下的臺灣博物館展望:整合型地方文化行銷策略。博物館學季刊,19(4),頁49-57。
蔡明欽(1995)。國軍老舊眷村改建條例草案之評估。立法院院聞,23(11),頁63-73。
鄧榮坤、邱傑(2007)。竹籬笆的記憶與保存 : 眷村文化之搶救與保留。桃園:桃園縣文化局。
蕭阿勤(1997)。集體記憶理論的檢討: 解剖者、拯救者、與一種民主觀點。思與言,35,頁247-296。
蕭阿勤(2000)。民族主義與臺灣一九七○年代的「鄉土文學」:一個文化(集體)記憶變遷的探討。臺灣史研究,6(2),頁77-138。
蕭阿勤(2002)抗日集體記憶的民族化:臺灣一九七0年代的戰後世代與日據時期臺灣新文學。臺灣史研究,9(1),頁181-239。
蕭阿勤(2008)。回歸現實:臺灣 1970 年代的戰後世代與文化政治變遷。台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顏毓瑩(2006)。眷戀我的臺灣村-關於龜山九村的故事。台北:民主進步黨。
顏毓瑩(2009)。堅持夢想與妥協現實的掙扎。檢索日期:2014年1 月 22 日。網址:http://blog.yam.com/mphonor/article/24264352
顏毓瑩(2009)。顏毓瑩走過1993。檢索日期:2014年1月22 日。網址:http://blog.yam.com/mphonor/article/24167267
顏毓瑩(2009)。顏毓瑩走過1998.1999.2000。檢索日期:2014年2月 2 日。網址:http://blog.yam.com/mphonor/article/24314945
顏毓瑩(2009)。關於桃籽園-龜崙口工作室。檢索日期:2014年2月2 日。網址:http://blog.yam.com/mphonor/article/24517725
顏毓瑩(2010)。浪漫桃籽園。檢索日期:2014年3月 5 日。網址:http://blog.yam.com/mphonor/article/27256687
顏毓瑩(2010)。給自己一顆希望的種籽part1。檢索日期:2014年2月 5 日。網址:http://blog.yam.com/mphonor/article/24314945
羅仕昂(2001)。社區博物館活動特性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建築及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羅欣怡(1998)。生態博物館之緣起與發展—兼論法國兩座生態博物館。現代美術學報,1(2),頁1-21。
羅欣怡(1998)。博物館與社區發展-兼論美國二座社區博物館。博物館學季刊,12(4),頁89-103。
蘇文汎(2010)。眷村生活空間與歷史記憶的變遷-從陸光三村到千禧新城。國立東華大學臺灣文化學系碩士在職專班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蘇冠華(2012)。集體記憶的衝突與凝聚:金瓜石地方觀光產業發展的可能性。東吳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二、 英文部分
Arnstein, Sherry R. (1969) A ladder of citizen participation.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Institute of Planner, 4, 216-224.
Bartlett, Frederic Charles (1932) Remembering: A study in experimental and social psycholog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Davis, Peter (1996) Museums and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The role of natural history museums in biological conservation. New York: Leicester University Press.
Davis, Peter (1999) Ecomuseums: A sense of place. New York: Leicester University Press.
Halbwachs, Maurice (1980) The collective memory. New York: Harper & Row Colophon Books.
Hubert, Francois (1985) Ecomuseums in France: contradictions and distortions. Museum, 148, 186-190.
Jedlowski, Paolo (2001) Memory and sociology - Themes and issues. Time & Society 10(1), 29-44.
Kinsley, Rose Paquet (2012) Beyond depiction: Engaging with homeless adults. Master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Seattle, WA.
Qurrien, Max (1985) Taking the measure of the phenomenon. Museum, 148, 198-199.
Vergo, Peter. Edit (1989) The new museology. London: Reaktion Books.
Zelizer, Barbic (1995) Reading the past against the grain: the shape of memory studies. Critical Studies in Mass Communication. 12, 214-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