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龔昭瑋
Kung, Jau-Woei
論文名稱: 宋.宗曉《法華經顯應錄》研究
宋.宗曉《法華經顯應錄》研究
指導教授: 黃敬家
Huang, Jing-Jia
口試委員: 蕭麗華 李幸玲 黃敬家
口試日期: 2021/12/24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論文出版年: 2022
畢業學年度: 110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270
中文關鍵詞: 石芝宗曉《法華經顯應錄》敘事策略修持方式感應類型
研究方法: 敘事學研究方法詮釋學研究方法宗教學研究方法
DOI URL: http://doi.org/10.6345/NTNU202200068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23下載:38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就筆者耳目所及,目前《妙法蓮華經》靈驗記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於唐代慧詳《弘贊法華傳》與僧詳《法華傳記》,宋代以下尚仍付之闕如,顯然大有拓展的空間。《法華經顯應錄》二卷,成書於宋‧寧宗慶元四年(公元1198年),其目的為了修正宋代所流傳的《法華經》靈驗記:佚名《靈瑞集》,其在體例、內容上的缺失,並彌補天臺元穎《續靈瑞集》亡佚已久的遺憾。宗曉廣泛蒐集、考覈碑傳塔銘、史書傳記、經論注疏、詩文筆記與採訪見聞中,南北朝到宋代的出家僧尼與在家信眾,共計239人。
    本論文聚焦於宋代宗曉《法華經顯應錄》的敘事策略、特色,與其所反映的修行方式、感應類型與宗教社會。可以分為三大方面:其一,《法華經顯應錄》與前行文本的敘事策略不同,因此,僧俗形象塑造的差異甚大;其二,《法華經顯應錄》既為史料,必然能夠反映宋代修持《法華經》的一個側面;其三,《法華經顯應錄》既為天臺宗傳記,其所形塑的高僧形象必然與傳統僧傳的《宋高僧傳》、禪宗僧傳的《景德傳燈錄》、《禪林僧寶傳》,迥然有別,足見其研究價值。

    第一節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義界 1 一、研究動機與目的 1 二、靈驗記的義界與特質 2 第二節 研究文本說明 6 第三節 前人研究成果述評 23 一、 小說史相關研究成果 23 二、靈驗記相關研究成果 24 三、 宋代佛教史與宗曉《法華經顯應錄》相關研究成果 28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章節架構 29 一、研究方法 29 (一)敘事學研究方法 29 (二)詮釋學研究方法 30 (三)宗教學研究方法 31 二、章節架構 31 第二章 石芝宗曉(1151-1214)與《法華經顯應錄》 32 第一節 石芝宗曉的生平與著作 32 一、石芝宗曉的生平行跡 32 二、石芝宗曉的現存作品 35 (一)《樂邦文類》五卷 36 (二)《樂邦遺稿》二卷 36 (三)《四明尊者教行錄》七卷 36 (四)《金光明經照解》二卷 37 (五)《寶雲振祖集》一卷 38 (六)《三教出興頌》一卷 38 (七)《施食通覽》一卷 38 (八)《法華經顯應錄》二卷 38 第二節 《法華經》靈驗記的流變 39 第三節 《法華經顯應錄》的內容與架構 50 一、魏晉南北朝(公元220年–公元589年) 53 (一)晉(220年–420年) 53 (二)南朝宋(420年–478年) 53 (三)南朝齊(479年–501年) 53 (四)南朝梁(502年–557年) 53 (五)南朝陳(557年–589年) 54 (六)北朝魏(386年–534年) 54 (七)北朝齊(550年–577年) 54 (八)北朝周(557年–581年) 54 二、隋唐五代(公元581年–公元960年) 54 (一)隋(581年–618年) 54 (二)唐(618年–907年) 54 (三)五代十國(907年–960年) 55 三、宋代(公元960年–公元1279年) 55 四、未詳 56 第四節 本章小結 56 第三章 《法華經顯應錄》前行文本、情節結構與敘事特色 57 第一節 《法華經顯應錄》的前行文本 57 一、碑銘石刻 59 二、史書傳記 64 三、經論注疏 66 四、詩文筆記 67 五、採訪見聞 69 第二節 《法華經顯應錄》的情節結構 69 一、全結構型 70 二、側重神異感應型 72 三、側重臨終瑞相型 74 四、參學修道型 75 第三節 《法華經顯應錄》的敘事特色 76 一、敘事結構模式化 78 二、敘事篇幅簡短化 78 三、敘事情節聚焦化 80 第四節 本章小結 82 第四章 《法華經顯應錄》修持方式、感應類型與宗教社會 83 第一節 《法華經顯應錄》所反映的修持方式 83 一、讀誦 85 二、講說 86 三、書寫 87 四、禮懺 89 五、習禪 90 六、念佛 91 七、燃身 93 八、聽聞 94 九、造像 95 十、造經 97 第二節 《法華經顯應錄》中的感應類型 99 一、現世利益型 99 (一)疾病痊癒 99 (二)得脫免難 101 (三)死而復生 102 (四)少食輕安 104 二、臨終瑞相型 104 (一)舌生異相 104 (二)肉身不壞 106 (三)舍利圓瑩 107 (四)轉生善趣 109 三、其他感應型 115 (一)降靈顯瑞 115 (二)動物感應 118 (三)經本威力 119 第三節 《法華經顯應錄》所反映的宗教社會 120 一、宋代修持《法華經》的社會風氣 123 二、宋代高僧的試經制度與《法華經》 125 第四節 本章小結 126 第五章 高僧形象的敘事差異:以宗曉《法華經顯應錄》與贊寧《宋高僧傳》、道原《景德傳燈錄》、惠洪《禪林僧寶傳》為觀察重心 127 第一節 《法華經顯應錄》與《宋高僧傳》高僧形象的敘事差異 130 第二節 《法華經顯應錄》與《景德傳燈錄》高僧形象的敘事差異 135 第三節 《法華經顯應錄》與《禪林僧寶傳》高僧形象的敘事差異 140 第四節 本章小結 144 第六章 結論 145 一、《法華經》靈驗記的流變與道俗事蹟 145 二、《法華經顯應錄》的廣泛取材與敘事特色 146 三、《法華經顯應錄》反映的修持方式與感應類型 147 四、《法華經顯應錄》與高僧傳記的敘事差異 147 參考文獻 149

    一、佛教文獻
    (一) 大正藏(東京:大藏出版株式會社,1988年)
    〔南朝梁〕慧皎:《高僧傳》,《大正藏》,第51冊,2059經。
    〔南朝梁〕僧祐:《弘明集》,《大正藏》,第52冊,2102經。
    〔南朝梁〕僧祐:《出三藏記集》,《大正藏》,第55冊,2145經。
    〔隋〕智顗:《仁王護國般若經疏》,《大正藏》,第33冊,1705經。
    〔隋〕智顗:《妙法蓮華經文句》,《大正藏》,第34冊,1718經。
    〔隋〕吉藏:《大品經遊意》,《大正藏》,第33冊,0451經。
    〔隋〕吉藏:《法華玄論》,《大正藏》,第34冊,1720經。
    〔隋〕吉藏:《法華遊意》,《大正藏》,第34冊,1722經。
    〔隋〕吉藏:《百論疏》,《大正藏》,第42冊,1827經。
    〔隋〕灌頂:《國清百錄》,《大正藏》,第46冊,1934經。
    〔隋〕費長房:《歷代三寶紀》,《大正藏》,第49冊,2034經。
    〔唐〕良賁:《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疏》,《大正藏》,第33冊,1709經。
    〔唐〕圓測:《仁王經疏》,《大正藏》,第33冊,1709經。
    〔唐〕窺基:《妙法蓮華經玄義》,《大正藏》,第33冊,1716經。
    〔唐〕法藏:《梵網經菩薩戒本疏》,《大正藏》,第40冊,1813經。
    〔唐〕新羅太賢:《梵網經古迹紀》,《大正藏》,第40冊,1815經。
    〔唐〕明曠:《天臺菩薩戒疏》,《大正藏》,第40冊,1812經。
    〔唐〕法藏:《十二門論宗致義記》,《大正藏》,第42冊,1826經。
    〔唐〕元康:《肇論疏》,《大正藏》,第45冊,1859經。
    〔唐〕新羅崔致遠:《唐大薦福寺故寺主翻經大德法藏和尚傳》,《大正藏》,第50冊,2054經。
    〔唐〕李華:《玄宗朝翻經三藏善無畏贈鴻臚卿行狀》,《大正藏》,第50冊,2055經。
    〔唐〕慧詳:《弘贊法華傳》,《大正藏》,第51冊,2055經。
    〔唐〕僧詳:《法華傳記》,《大正藏》,第51冊,2068經。
    〔唐〕法藏:《華嚴經傳記》,《大正藏》,第51冊,2073經。
    〔唐〕惠英:《大方廣佛華嚴經感應傳》,《大正藏》,第51冊,2074經。
    〔唐〕道宣:《釋迦方志》,《大正藏》,第51冊,2088經。
    〔唐〕道宣:《續高僧傳》,《大正藏》,第50冊,2060經。
    〔唐〕道宣:《集神州三寶感通錄》,《大正藏》,第52冊,2106經。
    〔唐〕道宣:《廣弘明集》,《大正藏》,第52冊,2103經。
    〔唐〕道宣:《道宣律師感通錄》,《大正藏》,第52冊,2107經。
    〔唐〕神清:《北山錄》,《大正藏》,第52冊,2113經。
    〔唐〕智昇:《續集古今佛道論衡》,《大正藏》,第52冊,2105經。
    〔唐〕道世:《法苑珠林》,《大正藏》,第53冊,2122經。
    〔唐〕道宣:《大唐內典錄》,《大正藏》,第53冊,2149經。
    〔唐〕慧琳:《一切經音義》,《大正藏》,第54冊,2128經。
    〔唐〕日本圓珍:《智證大師請來目錄》,第55冊,2173經。
    〔唐〕日本圓珍:《日本比丘圓珍入唐求法目錄》,第55冊,2172經。
    〔唐〕日本圓超:《華嚴宗章疏并因明錄》,第55冊,2177經。
    〔唐〕明佺:《大周刊定眾經目錄》,,第55冊,2153經。
    〔唐〕智昇:《開元釋教錄》,《大正藏》,第55冊,2154經。
    〔唐〕靜泰:《眾經目錄》,《大正藏》,第55冊,2148經。
    〔唐〕圓照:《貞元新定釋教釋教目錄》,《大正藏》,第55冊,2157經。
    〔唐〕靖邁:《古今譯經圖紀》,《大正藏》,第55冊,2151經。
    〔唐〕寶達:《金剛暎卷上》,《大正藏》,第85冊,2734經。
    〔唐〕道掖:《淨名經集解關中疏》,《大正藏》,第85冊,2777經。
    〔唐〕體請:《釋肇序》,《大正藏》,第85冊,2776經。
    〔宋〕智圓:《維摩詰經略疏垂裕記》,《大正藏》,第38冊,1779經。
    〔宋〕淨源:《佛遺教經論疏節要》,《大正藏》,第40冊,1820經。
    〔宋〕宗曉:《樂邦文類》,《大正藏》,第47冊,1969經A。
    〔宋〕宗曉:《樂邦遺稿》,《大正藏》,第47冊,1969經B。
    〔宋〕宗曉:《四明尊者教行錄》,第46冊,1937經
    〔宋〕蘊聞:《大慧普覺禪師語錄》,《大正藏》,第47冊,1998A。
    〔宋〕贊寧:《宋高僧傳》,《大正藏》,第50冊,2061經。
    〔宋〕陳舜俞:《廬山記》,《大正藏》,第51冊,2095經。
    〔宋〕道原:《景德傳燈錄》,《大正藏》,第51冊,2076經。
    〔宋〕宗鑑:《釋門正統》,《大正藏》,第75冊,1513經。
    〔宋〕道誠:《釋氏要覽》,《大正藏》,第54冊,2127經。
    〔宋〕法雲:《翻譯名義集》,《大正藏》,第54冊,2131經。
    〔宋〕贊寧:《大宋僧史略》,《大正藏》,第54冊,2126經。
    〔宋〕志磬:《佛祖統紀》,《大正藏》,第49冊,2035經。
    〔宋〕王日休:《龍舒增廣淨土文》,《大正藏》,第47冊,1970經。
    〔元〕普度:《廬山蓮宗寶鑑》,《大正藏》,第47冊,1973經。
    〔元〕念常:《佛祖歷代通載》,《大正藏》,第49冊,2036經。
    〔元〕覺岸:《釋氏稽古略》,《大正藏》,第49冊,2037經。
    〔明〕朱棣:《神僧傳》,《大正藏》,第50冊,2064經。
    〔明〕如丞:《緇門警訓》,《大正藏》,第48冊,2023經。
    〔明〕祩宏:《往生集》,《大正藏》,第51冊,2072經。
    (二)新纂卍續藏(東京:株式會社國書刊行會,1989年)
    〔晉〕佚名:《東林十八高賢傳》,《新纂卍續藏》,第78冊,1543經。
    〔南朝梁〕寶唱:《名僧傳抄》,《新纂卍續藏》,第77冊,1523經。
    〔隋〕吉藏:《法華統略》,《新纂卍續藏》,第27冊,0582經。
    〔唐〕澄觀:《華嚴經疏鈔玄談》,《新纂卍續藏》,第05冊,
    〔唐〕棲復:《法華經玄贊要集》,《新纂卍續藏》,第34冊,0638經。
    〔唐〕智周:《法華經玄贊攝釋》,《新纂卍續藏》,第34冊,0636經。
    〔唐〕道宣:《四分律含注戒本疏行宗記》,《新纂卍續藏》,第39冊,0714經。
    〔唐〕圓測:《解深密經疏》,《新纂卍續藏》,第21冊,0369經。
    〔唐〕志鴻:《四分律搜玄錄》,《新纂卍續藏》,第41冊,0732經。
    〔唐〕定賓:《四分律疏飾宗義記》,《新纂卍續藏》,第42冊,0734經。
    〔唐〕大覺:《四分律行事鈔批》,《新纂卍續藏》,第42冊,0736經。
    〔唐〕景霄:《四分律行事鈔簡正記》,《新纂卍續藏》,第43冊,0737經。
    〔唐〕道邏:《法華經文句輔正記》,《新纂卍續藏》,第28冊,0593經。
    〔唐〕日本淨慧:《金剛經靈驗傳》,《新纂卍續藏》,第87冊,1634經。
    〔宋〕士衡:《天臺九祖傳》,《新纂卍續藏》,第51冊,2069經。
    〔宋〕守遂:《遺教經補註》,《新纂卍續藏》,第51冊,2069經。
    〔宋〕遵式:《注肇論疏》,《新纂卍續藏》,第54冊,0870經。
    〔宋〕文才:《肇論新疏游刃》,《新纂卍續藏》,第54冊,0872經。
    〔宋〕善卿:《祖庭事苑》,《新纂卍續藏》,第54冊,0872經。
    〔宋〕祖琇:《隆興編年通論》,《新纂卍續藏》,第75冊,1512經。
    〔宋〕本覺:《釋氏通鑑》,《新纂卍續藏》,第76冊,1516經。
    〔宋〕曇照:《智者大師別傳註》,《新纂卍續藏》,第77冊,1535經。
    〔宋〕宗曉:《法華經顯應錄》,《新纂卍續藏》,第78冊,1540經。
    〔宋〕惠洪:《林間錄》,《新纂卍續藏》,第87冊,1624經。
    〔宋〕惠洪:《法華經合論》,《新纂卍續藏》,第30冊,0603經。
    〔宋〕惠洪:《楞嚴經合論》,《新纂卍續藏》,第30冊,0272經。
    〔宋〕守倫:《法華經科註》,《新纂卍續藏》,第30冊,0605經。
    〔宋〕元照:《芝園集》,《新纂卍續藏》,第59冊,1105經。
    〔宋〕宗曉:《金光明經照解》,《新纂卍續藏》,第20冊,0361經。
    〔宋〕宗曉:《寶雲振祖集》,《新纂卍續藏》,第56冊,0944經。
    〔宋〕宗曉:《施食通覽》,《新纂卍續藏》,第57冊,0961經。
    〔宋〕宗曉:《三教出興頌註》,《新纂卍續藏》,第57冊,0960經。
    〔宋〕正受:《嘉泰普燈錄》,《新纂卍續藏》,第79冊,1559經。
    〔宋〕普濟:《五燈會元》,《新纂卍續藏》,第80冊,1565經。
    〔宋〕佚名:《金剛經受持感應錄》,《新纂卍續藏》,第87冊,1631經。
    〔元〕普瑞:《華嚴懸談會懸記》,《新纂卍續藏》,第8冊,0236經。
    〔元〕清遠:《圓覺經疏鈔隨文要解》,《新纂卍續藏》,第10冊,0250經。
    〔元〕性澄:《阿彌陀經句解》,《新纂卍續藏》,第22冊,0421經。
    〔元〕熙仲:《歷朝釋氏資鑑》,《新纂卍續藏》,第76冊,1517經。
    〔元〕曇噩:《新修科分六學僧傳》,《新纂卍續藏》,第77冊,1522經。
    〔元〕王子成:《禮念彌陀道場懺法》,《新纂卍續藏》,第74冊,1467經。
    〔明〕通潤:《楞嚴經合轍》,《新纂卍續藏》,第12冊,0289經。
    〔明〕曾儀鳳:《楞嚴經宗通》,《新纂卍續藏》,第77冊,1522經。
    〔明〕傳燈:《維摩經無我疏》,《新纂卍續藏》,第19冊,0348經。
    〔明〕智旭:《阿彌陀經要解便蒙鈔》,《新纂卍續藏》,第22冊,0430經。
    〔明〕祩宏:《阿彌陀經疏鈔》,《新纂卍續藏》,第22冊,0424經。
    〔明〕大佑:《阿彌陀經略解》,《新纂卍續藏》,第22冊,0422經。
    〔明〕大佑:《阿彌陀經略解圓中鈔》,《新纂卍續藏》,第22冊,0423經。
    〔明〕洪蓮:《金剛經註解》,《新纂卍續藏》,第24冊,0468經。
    〔明〕圓杲:《金剛經音釋直解》,《新纂卍續藏》,第25冊,0483經。
    〔明〕廣伸:《金剛經鎞》,《新纂卍續藏》,第25冊,0475經。
    〔明〕通潤:《起信論續疏》,《新纂卍續藏》,第45冊,0764經。
    〔明〕德清:《肇論略註》,《新纂卍續藏》,第54冊,0873經。
    〔明〕宗本:《歸元直指集》,《新纂卍續藏》,第62冊,1156經。
    〔明〕朱時恩:《佛祖綱目》,《新纂卍續藏》,第85冊,1594經。
    〔明〕心泰:《佛法金湯編》,《新纂卍續藏》,第87冊,1628經。
    〔明〕了圓:《法華靈驗傳》,《新纂卍續藏》,第78冊,1539經。
    〔明〕明河:《補續高僧傳》,《新纂卍續藏》,第77冊,1524經。
    〔明〕道衍:《諸上善人詠》,《新纂卍續藏》,第78冊,1547經。
    〔明〕祩宏:《淨土資糧全集》,《新纂卍續藏》,第61冊,1162經。
    〔明〕夏樹芳:《名公法喜志》,《新纂卍續藏》,第88冊,1649經。
    〔明〕瞿汝稷:《指月錄》,《新纂卍續藏》,第83冊,1578經。
    〔清〕了根:《阿彌陀經直解正行》,《新纂卍續藏》,第22冊,0434經。
    〔清〕存吾:《金剛經闡說》,《新纂卍續藏》,第25冊,0508經。
    〔清〕性起:《金剛經法眼懸判疏鈔》,《新纂卍續藏》,第25冊,0499經。
    〔清〕道霈:《法華經文句纂要》,《新纂卍續藏》,第29冊,0599經。
    〔清〕智祥:《法華經授手》,《新纂卍續藏》,第32冊,0623經。
    〔清〕通理:《法華經指掌疏》,《新纂卍續藏》,第33冊,0631經。
    〔清〕通理:《法華經指掌疏懸示》,《新纂卍續藏》,第33冊,0630經。
    〔清〕佛閑:《法華經科拾懸談卷首》,《新纂卍續藏》,第33冊,0607經。
    〔清〕書玉:《梵網經菩薩戒初津》,《新纂卍續藏》,第39冊,0700經。
    〔清〕續法:《賢首五教儀》,《新纂卍續藏》,第58冊,1058經。
    〔清〕書玉:《沙彌律儀要略述義》,《新纂卍續藏》,第60冊,1119經。
    〔清〕周克復:《淨土晨鐘》,《新纂卍續藏》,第62冊,1172經。
    〔清〕周克復:《法華經持驗記》,《新纂卍續藏》,第78冊,1541經。
    〔清〕周克復:《觀音經持驗記》,《新纂卍續藏》,第78冊,1542經。
    〔清〕俞行敏:《淨土全書》,《新纂卍續藏》,第62冊,1176經。
    〔清〕周夢顏:《西歸直指》,《新纂卍續藏》,第62冊,1173經。
    〔清〕通醉:《錦江禪燈》,《新纂卍續藏》,第85冊,1590經。
    〔清〕瑞璋:《西舫彙征》,《新纂卍續藏》,第85冊,1551經。
    〔清〕紀蔭:《宗統編年》,《新纂卍續藏》,第86冊,1600經。
    〔清〕彭希涑:《淨土聖賢錄》,《新纂卍續藏》,第78冊,1549經。
    〔清〕胡珽:《淨土聖賢錄續編》,《新纂卍續藏》,第78冊,1549經。
    〔清〕咫觀:《修西聞見錄》,《新纂卍續藏》,第78冊,1552經。
    〔清〕徐昌治:《高僧摘要》,《新纂卍續藏》,第87冊,1626經。
    〔清〕弘贊:《六道集》,《新纂卍續藏》,第88冊,1645經。
    〔清〕弘贊:《兜率龜鏡集》,《新纂卍續藏》,第88冊,1643經。
    〔清〕彭際清:《善女人傳》,《新纂卍續藏》,第88冊,1657經。
    〔清〕彭際清:《居士傳》,《新纂卍續藏》,第88冊,1646經。
    〔未詳〕靈操:《釋氏蒙求》,《新纂卍續藏》,第87冊,1623經。
    〔未詳〕佚名:《梵網經述記卷第一》,《新纂卍續藏》,第85冊,2797經。
    二、古典文獻
    〔漢〕董仲舒,賴炎元註譯:《春秋繁露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4年。
    〔漢〕王充,黃暉校釋:《論衡校釋》,《新編諸子集成》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
    〔漢〕許慎,〔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臺北:黎明,2000年。
    〔漢〕班固等,〔唐〕顏師古注:《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4年。
    〔北魏〕酈道元:《水經注》長春:時代文藝版社,2001年。
    〔南朝宋〕范曄,〔唐〕李賢等注:《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73年。
    〔南朝梁〕沈約:《宋書》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
    孫昌武:《觀世音應驗記三種》北京:中華書局,1994年。
    〔唐〕李百藥:《北齊書》北京:中華書局,1972年。
    〔唐〕魏徵等:《隋書》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
    〔唐〕劉知幾,〔清〕浦起龍通釋:《史通通釋》上海:商務印書館,1935年。
    〔唐〕李延壽:《南史》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
    〔宋〕陳彭年:《新校宋本廣韻》臺北:紅葉文化,2010年。
    〔宋〕方萬里、〔宋〕羅浚等纂:《寶慶四明志‧鄞縣志卷‧鄉村》清咸豐四年上徐氏煙嶼樓刻本。
    〔宋〕蘇軾:《東坡全集》,收入〔清〕紀昀:《欽定四庫全書》集部。
    〔宋〕洪邁:《夷堅志》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
    〔日〕日本淨土宗宗典刊行會編:《新編古今淨土寶珠集》,《續淨土宗全書》東京:山喜房佛書林,1974年,卷16。
    曾棗莊、劉琳:《全宋文》上海:上海辭書,2006年。
    〔元〕脫脫:《宋史》北京:中華書局,1977年。
    〔清〕董誥等編:《全唐文》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清〕劉熙載:《藝概》臺北:廣文書局,1969年。
    〔清〕阮元校輯:《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
    〔清〕嚴可均校輯:《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清〕葛元照:《嘯園叢書》,光緒九年序仁和葛氏刊本。
    三、近人研究
    (一)專書
    王國良:《六朝小說考論》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8年。
    王昊:《敦煌小說及其敘事藝術》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年。
    于君方:《觀音——菩薩中國化的演變》臺北:法鼓文化,2014年。
    余國藩:《余國藩西遊記論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9年。
    李劍國:《唐前志怪小說史》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年。
    李幸玲:《中國中古時期法華經注本研究——以授記為中心》臺北:文津,2013年。
    李奭學、黎子鵬主編:《中外宗教與文學裏的他界書寫》臺北:中研院文哲所,2015年。
    周西波:《經法驗證與宣揚:道教靈驗記考探》臺北:文津,2009年。
    周紹良:《敦煌文學》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1989年。
    周紹良:《敦煌文學芻議及其它》臺北:新文豐,1992年。
    林淑媛:《慈航普渡——觀音感應故事敘事模式析論》臺北:大安出版社,2004年。
    胡亞敏:《敘事學》臺北:若水堂,2018年。
    梁麗玲:《漢譯佛典動物故事之研究》臺北:文津出版,2010年。
    程毅中:《唐代小說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3年。
    陳洪:《佛教與中古小說》上海:學林出版社,2007年。
    孫昌武:《中國文學中的維摩與觀音》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
    黃啟江:《北宋佛教史論稿》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7年。
    黃啟江:《因果、淨土與往生:透視中國佛教史上的幾個面相》臺北:學生書局,2004年。
    黃啟江:《泗州大聖與松雪道人——宋元社會菁英的佛教信仰與佛教文化》臺北:臺灣學生,2009年。
    魯迅:《中國小說史略》北京:北新書局,1938年。
    黃敬家:《贊寧《宋高僧傳》敘事研究》臺北:臺灣學生,2008年。
    曹剛華:《宋代佛教史籍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年。
    潘德榮:《西方詮釋學史》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
    楊曾文:《中國佛教史論:楊曾文文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年。
    楊寶玉:《敦煌本佛教靈驗記校注並研究》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2009年。
    湯用彤:《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上)》臺北:駱駝出版社,1987年。
    湯用彤:《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下)》臺北:駱駝出版社,1987年。
    湯用彤:《隋唐佛教史稿》,《20世紀佛教經典文庫》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8年。
    鄭阿財:《見證與宣傳——敦煌佛教靈驗記研究》臺北:新文豐,2010年。
    釋印順:《淨土與禪》臺中:明光堂印書局有限公司,1970年。
    龔隽:《禪史鉤沉:以問題為中心的思想史論述》北京:三聯書店,2006年。

    〔日〕勝呂信靜編:《法華経の思想と展開》京都:平樂寺書店,2001年。
    〔日〕牧田諦亮,金萬居譯:《中國佛教史》下冊,《世界佛學名著譯叢》第45冊新北:華宇出版社,1986年。
    〔日〕高雄義堅等,陳季菁等譯:《中國佛教史論集‧宋代佛教史研究》,《世界佛學名著譯叢》新北:華宇出版社,1987年。
    〔日〕望月信亨,釋印海譯:《中國淨土教理史》臺北,正聞出版社,1991年。〔日〕小南一郎,孫昌武譯:《中國的神話傳說與古小說》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
    〔日〕水野弘元,劉欣如譯:《佛典成立史》臺北:大東圖書公司,1996年。
    〔日〕沖本克己、菅野博史編,辛如意譯:《中國文化中的佛教——中國Ⅲ 宋元明清》臺北:法鼓文化,2015年。
    〔法〕蒂費納‧薩摩瓦約(Tiphaine Samoyault),邵煒譯:《互文性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
    〔法〕熱奈特(Gérard Genette),史忠義譯:《熱奈特論文選》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08年。
    〔法〕克莉絲蒂娃(Julia Kristeva),祝克毅、黃蓓譯:《主體‧互文‧精神分析:克莉斯蒂娃復旦大學演講集》北京:三聯書店,2016年。
    〔德〕伽達默爾,洪漢鼎譯:《真理與方法:哲學詮釋學的基本特徵》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4年。
    〔美〕柯家豪(John Kieschnick),趙悠等譯:《佛教對中國物質文化的影響》上海:中西書局,2015年。
    〔英〕凱斯‧詹京斯(Keith Jenkins),賈士蘅譯:《歷史的再思考》臺北:麥田出版,2006年。
    (二) 期刊論文
    丁敏:〈從漢譯佛典僧人「神通」到《高僧傳》僧人「神異」:佛教中土化過程的考察面向〉,《政大中文學報》(2012年12月)第十四期,頁85-122。
    王美秀:〈從經典翻譯到救贖之道——論《法苑珠林》中「法華故事」的演變及其意義〉,《世界宗教叢刊》(2012年),頁37-71。
    方廣錩:〈敦煌遺書中的《妙法蓮華經》及有關文獻〉,《中華佛學學報》(1977年7月)第十期,頁222-223。
    李玉珍:〈法華信仰的物質性傳播:《弘贊法華傳》的經本崇拜〉,《臺灣宗教研究》(2014年6月),頁5-28。
    李豐楙:〈感動、感應與感通、冥通:經、文創典與聖人、文人的譯寫〉,《長庚人文學報》(2008年10月)第二期,頁257-259。
    林聰明:〈從敦煌文書看佛教徒的造經祈福〉,收入漢學研究中心:《第二屆敦煌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家圖書館漢學研究中心,1991年),頁525、528-529。
    梁麗玲:〈六朝敦煌佛教寫經的供養功德觀〉,《敦煌學》第二十二輯(1999年12月),頁119。
    梁麗玲:〈《法苑珠林‧敬法篇》感應緣研究〉,《玄奘佛學研究》第六期(2007年1月),頁75-93。
    梁麗玲:〈歷代僧傳「感通夢」的書寫與特色〉,《臺大佛學研究》第三十期(2015年12月),頁69-72。
    張先堂:〈佛教義理與小說藝術聯姻的產兒——論敦煌寫本佛教靈驗記〉,《社會科學》(1990年)第五期,頁84-89。
    郭佩君:〈中日佛教文化交流中的《法華經》——中古時期東亞佛教儀式文本的角度出發〉,收入釋果鏡、廖肇亨編:《無盡燈——漢傳佛教青年學者論壇論文集》臺北:法鼓文化,2018年,頁144。
    陳一標主編:《2019 華嚴專宗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下)》臺北:華嚴蓮社,2019年。
    陳一標主編:《2019年國際青年華嚴學者論壇論文集》臺北:華嚴蓮社,2020年。
    黃東陽:〈杜光庭《道教靈驗記》的聖俗反思〉,《東吳中文學報》第二十五期(2013年5月),頁51-76。
    黃敬家:〈佛教傳記文學研究方法的建構——從敘事的角度解讀高僧傳記〉,《世界宗教學刊》第十期(2007年12月),頁112。
    黃敬家:〈中國僧傳對傳統史傳敘事方法的運用——以《宋高僧傳》為例〉,《臺北大學中文學報》(2009年3月),頁85-114。
    黃敬家:〈禪師形象的三種呈現方式:以《宋高僧傳》、《景德傳燈錄》與《禪林僧寶傳》為例〉,《成大宗教與文化學報》第十四期(2010年6月),頁63-86。
    蔡志誠:〈漂移的邊界:從文學性到文本性〉,《福建師範大學學報》第四期(2005年7月),頁41。
    鄭阿財:〈論敦煌文獻對中國文學研究的拓展與面向〉,《人間佛教》第五期(2016年9月),頁123-124。
    劉苑如:〈雜傳體文類生成初探〉,《鵝湖》第二十一卷第一期(1995年7月),頁33。
    劉苑如:〈雜傳體志怪與史傳的關係-從文類觀念所作的考察〉,《中國文哲研究期刊》第八期(1996年3月),頁370。
    釋聖嚴:〈中國佛教以《法華經》為基礎的修行方法〉,《中華佛學學報》(1994年7月)第七期,頁3-4。
    蕭麗華:〈唐代觀音文學的他界書寫〉,收入李奭學、黎子鵬主編:《中外宗教與文學裏的他界書寫》(臺北:中研院文哲所,2015年),頁449。

    〔日〕的場慶雅〈中国における法華経の信仰形態(三)——晋・秦・宋を中心
    とし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1986年3月),頁57-59。
    〔日〕石井修道:〈《大宋高僧伝》から《大明高僧伝》へ——十科の崩壊と高僧伝の断絕〉,《宋代禅宗史の研究:中国曹洞宗と道元禅》(東京:大東出版社,1987年),頁5-6。
    〔日〕小林直樹:〈無住と持経者伝 :《法華経顕応録》享受、補遺〉,收入日本大阪市立大學國語國文學研究室文學史研究會編:《文學史研究》(大阪:文學史研究會,2015年),頁53-62。
    〔日〕中鳩隆藏,廖肇亨譯:〈中國中世懺悔思想的開展——以郗超、蕭子良、智顗為討論中心〉,《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十八卷第二期(2008年6月),頁13。
    〔德〕高澤民(Daniel Getz):〈法華信仰中的淨土往生——宗曉《法華經顯應錄》的法華信仰與淨土往生〉,《中華佛學學報》第二十六期(2013年),頁33-65。
    〔美〕馬克瑞(John R.McRae):〈審視傳承——陳述禪宗的另一種方式〉,《中華佛學學報》第十三期(2000年5月),頁294。
    〔加〕史帝夫‧海因(Steve Heine),呂凱文譯:〈禪話傳統中的敘事與修辭結構〉,收入藍吉富:《中印佛學泛論——傅偉勳教授六十大壽祝壽論文集》臺北:三民書局,1993年。
    (三)學位論文
    汪娟:《唐代彌勒信仰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9年。
    何慧俐:《敦煌佛經感應記研究─以《普賢菩薩說證明經》、《金光明經》、《金剛經》為研究範圍》,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
    邱學志:《形神空間的觀看、顯應與冥遊——六朝觀音感應故事研究》臺中: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所碩士論文,2012年。
    婁新慶:《敦煌佛教靈驗記及相關問題研究——以《唐太宗入冥記》和《道冥還魂記》為中心》蘭州:蘭州大學碩士論文,2007年。
    周語彤:《弘贊法華傳持經感應研究》雲林: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漢學資料整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羅家欣:《宋代佛教玲往生傳研究》嘉義: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9年。
    謝宜君:《比較《觀世音應驗記》與《地藏菩薩像靈驗記》的說服策略》新竹: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8年。
    四、電子資源
    「佛教藏經目錄資料庫」,〈https://jinglu.cbeta.org/cgi-bin/jl_detail.pl?lang=&sid=zrpmu〉。
    「人名規範資料庫Buddhist Studies Person Authority Databases」,〈https://authority.dila.edu.tw/person/〉。
    「地名規範資料庫Buddhist Studies Place Authority Databases」,〈https://authority.dila.edu.tw/place/〉。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