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王雪娥
論文名稱: 你是我的眼?!視覺障礙工作者運用視力協助員之經驗
指導教授: 邱滿艷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復健諮商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Rehabilitation Counseling
論文出版年: 2014
畢業學年度: 102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39
中文關鍵詞: 視力協助員視覺障礙者職務再設計職場個人協助服務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219下載:24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本研究始於瞭解視覺障礙者運用視力協助員服務的經驗,進而探討視力協助員在視覺障礙者的職場生態系統關係,並藉資料分析、歸納,提供「職務再設計」措施的相關建議。
    經以半結構訪談題綱蒐集七位研究參與者的經驗,並以質性研究電腦軟體NVivo第10版進行資料分析,研究發現如下。
    一、在運用視力協助員服務的經驗方面:
    社政及勞政體系為研究參與者獲得服務資訊的主要來源;需協助的工作有共通性,然亦因工作的專業度與豐富化,而有差異性;審查結果會因僱用單位支持度而影響到職務再設計的成效;研究參與者認同接受服務時數遞減之做法,但亦認為應考量個別化及建立減列時數的指標。
    二、在視覺障礙者的職場生態系統關係方面:
    視覺障礙者運用視力協助員服務從自我要求開始,藉尊重與包容成就彼此、藉溝通建立工作默契。視力協助員因「被他人需要」樂於多付出,而成為職場的潤滑劑。
    三、在「職務再設計」提供視力協助員服務的建議方面:
    研究參與者認為善用科技與建立服務標竿典範有助於制度的精進;服務品質提升的關鍵則在於溝通、傾聽與同理心;組織的支持可以彌補申請職務再設計未被滿足的層面;友善職場可創造更多的職場自然支持者,協助視覺障礙者發揮工作潛能。

    第一章 緒 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2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5 第三節 名詞釋義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1 第一節 國內視覺障礙者就業現況與社會適應 11 第二節 視覺障礙對視障工作者的影響與適應 17 第三節 視覺障礙者的職務再設計 24 第三章 研究方法 41 第一節 研究方法的選擇與研究設計 41 第二節 研究參與者 43 第三節 研究者 46 第四節 資料蒐集與分析 48 第五節 研究倫理 56 第四章 研究結果 59 第一節 筱梅的故事-臺北橋兩端大不同 59 第二節 安柏的故事-視協員是職務再設計最後一步? 63 第三節 威旭的故事-透過視協員看見自己的價值和責任 68 第四節 阿傑的故事-用心啟航迎接未知的挑戰 72 第五節 樂樂的故事-挫折中猶見樂觀的盼望 77 第六節 恆豪的故事-職涯Restart的同行者 81 第七節 盈盈的故事-我的心看見視協員 84 第五章 綜合討論 89 第一節 視覺障礙者運用視協員服務經驗現況 89 第二節 視協員在視覺障礙者的職場生態系統關係 95 第三節 視覺障礙者對視協員服務的建議 98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103 第一節 結論 103 第二節 建議 107 第三節 研究限制與對未來研究建議 111 參考文獻 113 附錄 121 附錄一 民國98-102年視力協助源補助案量統計 121 附錄二 新北市101年視力協助員研習課程及時數表 122 附錄三 桃園縣102年視力協助員研習課程及時數表 123 附錄四 臺中市102年視力協助員研習課程及時數表 124 附錄五 視覺障礙者運用視力協助員訪談大綱(試訪用) 125 附錄六 視覺障礙者運用視力協助員服務經驗訪談綱要 126 附錄七 訪談同意書 128 附錄八 研究參者確認訪談資料佐證 130 附錄九 同儕檢證佐證資料 131 附錄十 NVivo10 資料整理圖示 135 附錄十一 NVivo綜合分析圖 136

    內政部(2013):中華民國100年身心障礙者生活狀況及各項需求評估調查報告。臺北市:內政部統計處。
    王育瑜(2005):身心障礙者「個人協助」的定位探討:以視力協助員服務為例。臺大社會工作學刊,12,89-139。
    王育瑜(譯)(1998):迎接視茫茫世界:盲的意義、影響及面對(原作者:Thomas J. Carroll)。臺北市:雅歌。
    王雪娥、吳亭芳(2012):身心障礙者職場個人協助服務模式之探討。就業安全半年刊,11(1),87-95。
    中華民國無障礙科技發展協會(2006):FVF視力協助手冊。取自http://www.twacc.org/file.php?c_id=8。
    司法院(2008):大法官議決釋字第649號解釋。取自http://www.judicial.gov.tw/constitutionalcourt/p03_01.asp?expno=649。
    身心障礙者鑑定作業辦法(2013):民國102年8月6日衛生福利部衛部照字第1022863741號令修正發布。取自http://law.moj.gov.tw/LawClass/LawContent.aspx?PCODE=L0020020
    朱貽莊(2010):強化視覺障礙者獨立生活能力的新思惟。社區發展季刊,130,334-384。
    行政院主計總處(2014):勞動力統計。取自http://www.stat.gov.tw/ct.asp?xItem=1360&ctNode=516&mp=4
    余鴻文、潘冠宇、黃靜玲、徐薇雅、林韻茹、賴炳良、...邱滿艷 (2012):結合教學與實務的行動研究:探討低成本的職務再設計。「2012促進身心障礙者就業國際研討會」發表之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吳純慧、河內清彥(2010):從失明時期探討中途失明者之日常生活問題與其相關影響因素。特殊教育學報,31,27-51。
    李永昌(2003):視覺障礙者工作職類研究。特殊教育與復健學報,11,55-73。
    李政賢(譯)(2007):透視質性研究 : 18位研究者的反思(原作者:Kathleen B. deMarrais)。臺北市:五南。
    居家服務資訊平台(2014):居家服務小幫手。取自http://www.homecare.org.tw/ugC_FAQ.asp
    林宏熾、張瑋珊(2005):身心障礙者生態觀生涯發展理論之運用與啟示:以智能障礙者職業重建為例。身心障礙研究季刊, 3(2),88-101。
    林幸台(2007):身心障礙者生涯輔導與轉銜服務。臺北:心理。
    林聰吉、游清鑫、汪芝宜、林啟耀(2010):我國視覺障礙者就業現況調查與就業輔導問題分析。公益彩券回饋金補助中華民國無障礙科技發展協會研究報告,未出版。
    社團法人台灣數位有聲書推展學會(2010年9月14-15日):2010開創視覺障礙者多元就業之探討國際研討會論文集。DAISY格式錄製【CD】。
    邱滿艷(2001):身心障礙者取向的職務再設計-探討身心障礙者工作環境改善之經驗(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邱滿艷(2010):伴隨著「障礙」的就業路。臺北市:師大特教中心。
    邱滿艷、王建立、李秀鳳、楊岱宏(2010):中途視覺障礙者職業重建之路的新思維-分享一個實驗方案的初步發現。就業安全半年刊,11(1),102-106。
    邱滿艷等(2011):美國職務再設計諮詢網(JAN)常用策略(摘述手冊)。未出版。
    胡幼慧(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臺北市:巨流。
    紀佳芬(2003):身心障礙者職務再設計與工作改善。臺北市:五南。
    桃園縣政府(2013):桃園縣政府勞動及人力資源局委託辦理102年度桃園縣視力協助員訓練。取自http://www.tycg.gov.tw/site/ex_news_detail.aspx?site_id=037&page=0&messages_type=01&input_search=%e8%a6%96%e5%8a%9b%e5%8d%94%e5%8a%a9%e5%93%a1&sn=201308060017
    高淑清(2008):質性研究的18堂課 : 首航初探之旅。高雄市:麗文文化。
    梁偉岳(2010):視覺障礙者工作表現、工作角色行為及工作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取自http://ndltd.ncl.edu.tw/cgi-bin/gs32/gsweb.cgi?o=dnclcdr&s=id=%22098NKNU5284018%22.&searchmode=basic
    莊棋銘(2010):臺灣個人助理制度推廣狀況【身心障礙者資訊服務網】。取自http://www.vitality.org.tw/html/pa4.htm
    郭峰誠、張恆豪(2011):保障還是限制?定額進用政策與視覺障礙者的就業困境。臺灣社會研究,83,95-136。
    陳向明(2009):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市:五南。
    推動身心障礙者職務再設計服務實施計畫(2013):中華民國一百零二年十月二十四日勞工委員會勞職特字第1020505421號令修正發布。
    彭淑青、花敬凱(2004):從雇主的觀點談視覺障礙者的就業限制。取自http://assist.batol.net/academic/academic-detail.asp?id=4
    彭淑青(2010):功能性視覺與自我因應策略之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取自http://etds.lib.ntnu.edu.tw/cgi-bin/gs/ntnugsweb.cgi?o=dntnucdr&i=sid=%22GN0693170060%22.
    黃雪娥(2012):企業定額進用視覺障礙者就業狀況及其工作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取自http://ndltd.ncl.edu.tw/cgi-bin/gs32/gsweb.cgi?o=dnclcdr&s=id=%22101NTNT5284012%22.&searchmode=basic
    楊聖弘(2008):我國視覺障礙職業重建的機會與困局~尋找在地成功的關鍵密碼。就業安全半年刊,8(2),取自http://www2.evta.gov.tw/safe/docs/safe95/userplane/half_year_display.asp?menu_id=3&submenu_id=470&ap_id=731
    楊聖弘(2010):誰該為視覺障礙就業的問題負責。2010年開創視覺障礙者多元就業之探討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北。
    楊熾康(譯)(2007):輔助科技 : 原則與實行(原作者:Albert M. Cook & Susan M. Hussey)。臺北市:心理出版社。(原著出版年:2002)。
    臺中市政府勞工局(2013):臺中市102年視覺障礙者申請「視力協助員服務計畫」視力協助服務規範。取自http://www.labor.taichung.gov.tw/ct.asp?xItem=295347&ctNode=12333&mp=117010
    臺中市政府勞工局(2013):臺中市政府勞工局102年度視力協助員招募報名簡章。取自http://www.labor.taichung.gov.tw/ct.asp?xItem=212879&ctNode=1359&mp=117010
    臺北市勞動力重建運用處(2013):102年度職場人力協助試辦計畫。取自http://www.fd.taipei.gov.tw/ct.asp?xItem=58343226&ctNode=67030&mp=116053
    臺北市勞動力重建運用處(2013):臺北市勞動力重建運用處視覺障礙者接受視力協助服務規範。取自http://www.fd.taipei.gov.tw/ct.asp?xItem=58343226&ctNode=67030&mp=116053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臺北市:心理。
    盧台華(2012):身心障礙者服務專業手冊。臺北市:內政部。
    Beth, Loy, P. D. (2013). Accommodation and compliance series: Employees with vision impairments. Retrieved from http://askjan.org/media/Sight.html
    Coble-Temple, A., Mona, L. R., & Bleecker, T. (2003). Accessing personal assistance services in the workplace: Struggles and successes. Journal of Vocational Rehabilitation, 18(2), 113-123.
    Dowler, D. L. D. L., Solovieva, T. I. T. I., & Walls, R. T. R. T. (2011). Personal assistance services in the workplace: A literature review. Disability and Health Journal, 4(4), 201-208.
    EEOC. (2002) Procedures for providing reasonable accommodation for Individuals with disabilities. Retrieved from http://www.eeoc.gov/policy/docs/accommodation.html#reasonable
    Ellison, M. L., Glazier, R. E., O'Connell, E., Norton, G., & Himmelstein, J. (2010). Design features for employment-supportive personal assistance services in medicaid programs. Journal of Disability Policy Studies, 21(9), 90-100.
    Falvo, D. R. (2009). Medical and psychosocial aspects of chronic illness and disability (4th ed.): North Carolina: Jones and Bartlett.
    Golub, D. B. (2006). A model of successful work experience for employees who are visually impaired: the results of a study. Journal of Visual Impairment & Blindness, 100(12), 715-725.
    Labor, U. S. D. (2013). Job accommodations. Retrieved from http://www.dol.gov/dol/topic/disability/jobaccommodations.htm
    Orslene, L., Batiste, L. C., Fullmer, C., & Gamble, M (2010). Workplace personal assistance services(WPAS). Retrieved from http://askjan.org/topics/persassist.htm
    Matsuda, S. J., Clark, M. J., Schopp, L. H., Hagglund, K. J., & Mokelke, E. K. (2005). Barriers and satisfaction associated with personal assistance services: Results of consumer and personal assistant focus groups. Otjr-Occupation Participation and Health, 25(2), 66-74.
    McConnell, J. (1999). Parents, adolescents, and career plans of visually impaired students. Journal of Visual Impairment & Blindness, 93(8), 498-515.
    Misra, S., Orslene, L. E., & Walls, R. T. (2007). Personal assistance services (PAS) for workers with disabilities: Views and experiences of rehabilitation service providers. Disability Studies Quarterly, 27(3), from http://www.dsq-sds.org/article/view/31/31
    Misra, S., Orslene, L. E., & Walls, R. T. (2010). Personal assistance services (PAS) for workers with disabilities: Views and experiences of employers. Journal of Rehabilitation, 76(1), 22-27.
    Neri, M. T., Wong, A., & Harrington, C. (2013). Barriers to use of workplace personal assistance services to support employment in California. Journal of Disability Policy Studies, 23(4), 207-214. doi: 10.1177/1044207311433205
    Solovieva, T. I., Walls, R. T., Hendricks, D. J., & Dowler, D. L. (2009). Cost of workplace accommodations for individuals with disabilities: with or without personal assistance services. Disability and Health Journal, 2(4), 196-205.
    Solovieva, T. I., Wallsh, R. T., Hendricks, D. J., & Dowler, D. L. (2010). Workplace personal assistance services for people with disabilities: Making productive employment possible. Journal of Rehabilitation, 76(4), 3-8.
    Stoddard, S. S.(2006). Personal assistance services as a workplace accommodation. Work (Reading, Mass.), 27(4), 363-369.
    Turner, E., Revell, G., & Barrett, J. C. (2003). Being an effective workplace Personal Assistant. Journal of Vocational Rehabilitation, 18(2), 93-97.
    Wolffe, K., & Candela, T. (2002). Expanding the labor pool: Recruiting, hiring and retaining workers with visual impairments. Employment Relations Today(Wiley), 29(3), 59-68.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