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蘇靜華
論文名稱: 戰後初期臺灣女子中等教育之研究 (1945 ~1949)
指導教授: 吳文星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歷史學系
Department of History
論文出版年: 2005
畢業學年度: 94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73
中文關鍵詞: 女子教育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53下載:213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摘 要
    戰後初期,州廳立高等女學校一律改為省立女子中學。接收過程大多面臨校舍殘缺不全,以及同一學區內有二所以上女子中學的合併問題。師資方面,起初暫時留用日籍教師,其後就地甄選及向大陸各省徵聘教師,藉以渡過戰後青黃不接的師荒困難。課程方面,由教育處所頒定的各科教學時數表可看出,此時最大特色就是國語與國文科目,每週教學時數最多。此外,政府通電各女子中學要特別注意家事教育的訓練,充分利用日治時期所留下的家政設備。訓育學風方面,國民政府接收之後,以去日本化、中國化為前提進行學校的整編,在漠視臺灣的特殊性及強力主導三民主義式的教育制度下,中等學校校園紛見抗爭,例如臺南女中及高雄女中。
    戰後初期長官公署准許日治時期的家政女學校改為女子初級職校,其中臺中、曾文、新營、斗六等四所學校自1947年起先後更名,正式有家事職業學校之名稱出現,不過直至1952年家事課程標準才頒定,在無課程標準可資遵循下,部分教師根據自身經驗編輯教材。另外,有鑑於護士、助產士十分缺乏,1947年籌設省立臺北高級醫事職業學校,護理教育正式納入學校體系。當時各職業類科都有教師不足的問題,由於師範學院未有養成家事教師之計畫,過渡階段只能暫用代用教師;教育部規定高級職校教師應由大學生擔任,但當時各大學尚無護理及助產學系之設立。醫事職校的課程,由於夏德貞校長深感專業性重於職業性,除課堂知識、實習之外,尤其著重犧牲服務之精神。家事職校和醫事職校的訓育和學風都相當淳樸,女學生均能將師長的教訓謹記於心,待到日後,實踐於職場或家庭中。
    至於畢業生之動向,女子中學初中畢業生基本上以升學為主,選擇高中的最多,進入原校高中部就讀,為此一時期升學之主要特色。相較於初中畢業生以升學為主,絕大部分高中畢業生沒有繼續升學,但此一現象隨時間推移而有了改變。就業方面則多半擔任教職、銀行業。家事職業學校畢業生則以就業為主,從事勞動生產或者臨時雇員占多數,升學者極少。臺北醫事職校學生畢業後大多數進入公立醫療院所服務,其中以省市立醫院最多,升學者更少。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 1 第二節 研究成果檢討 ........................................................................ 3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方法 .................................................................... 7 第二章 戰後初期女子中學教育 ........................................................... 10 第一節 日治時期高等女學校 ........................................................... 10 第二節 女子中學之接收與改制 ....................................................... 24 第三節 改制後的師資與學生 ........................................................... 36 第四節 改制後的課程與訓育 ........................................................... 51 第三章 戰後初期女子職業教育 ........................................................... 74 第一節 日治時期女子職業教育 ....................................................... 74 第二節 女子職業教育之接收與改制 ............................................... 85 第三節 改制後的師資與學生 ........................................................... 98 第四節 改制後的課程與訓育 ........................................................... 109 第四章 畢業生之動向 ............................................................................ 124 第一節 女子中學 ................................................................................. 124 第二節 女子職業學校 ........................................................................ 142 第五章 結論 ............................................................................................. 156

    參 考 書 目
    一、公報、報紙
    1、《行政長官公署公報》
    2、《臺灣省政府公報》
    3、《臺灣新生報》,民國34 ~ 38年
    4、《民報》,民國35年7月 ~ 12月
    5、《國聲報》,民國35年
    6、《公論報》,民國36 ~ 38年
    7、《中華日報》,民國38年

    二、官書
    1.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教育處編印,《臺灣省教育概況》,臺北: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教育處,民國35年5月。
    2、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秘書處編輯室、民政處秘書室編印,《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施政報告 ~ 臺灣省參議會第一屆第一次大會》,民國35年5月。
    3、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教育處編,《臺灣一年來之教育》,臺灣省行政長官 公署宣傳委員會發行,新臺灣建設叢書之5,民國35年11月。
    4、臺灣省參議會秘書處編印,《臺灣省參議會第一屆第二次大會特輯》,民國35年12月。
    5、臺灣省參議會秘書處編印,《臺灣省參議會第一屆第三次大會特輯》,民國36年。
    6、臺灣省政府教育廳編行,《臺灣省第一屆全省教育會議實錄》,民國37年5月。
    4、臺灣省政府教育廳編,《臺灣之中學教育》,民國37年12月。
    5、臺灣省政府教育廳主計室編輯,《臺灣之教育統計》,臺北市,民國39年12月。
    6、高雄市政府編印,《高雄市三年來之教育行政》,高雄市,民國42年8月。
    7、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編,《臺灣省通志稿》,卷五教育志,制度沿革篇、教育行政篇、教育設施篇,臺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民國44年。
    8、臺灣省政府教育廳編印,《十年來的臺灣教育》,民國44年10月25日。
    9、臺北市文獻委員會,《臺北市志稿》,卷七教育志,學校教育篇,民國47年1月25日。
    10、彰化縣文獻委員會,《彰化縣志稿》,卷八教育志,民國47年9月。
    11、雲林縣文獻委員會,《雲林縣志稿》,卷五教育志,民國49年5月。
    12、高雄市文獻委員會,《高雄市志》,教育篇卷上,高雄,民國50年。
    13、宜蘭縣文獻委員會,《宜蘭縣志》,卷五教育志下篇教育設施篇,民國50年12月。
    13、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編,《臺灣省政資料輯要第一輯(上)》,南投:編者,民國55年6月。
    14、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編,《臺灣省通志》,教育志,教育行政篇、教育設施篇,臺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民國59年。
    15、臺灣省教育廳編印,《臺灣省政府向省議會施政報告教育部門報告彙編》,民國65年8月1日。
    16、臺灣行政長官公署人事室編,《臺灣省各機關職員錄》(民國35年),文海出版社,民國67年3月。
    17、臺灣省政府教育廳印行,《中華民國臺灣省立高級中學校志》,民國73年1月。
    18、臺灣省政府教育廳編印,《臺灣教育發展史料彙編》,職業教育篇、高中教育篇,民國74年6月。
    19、行政院研究「二二八事件」小組編,《「二二八事件」研究報告(下)》,臺北:編者,民國81年2月。
    20、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編印,《慶祝臺灣光復五十週年口述歷史專輯》,民國84年12月31日。
    三、口述歷史紀錄
    1、訪問新營吳淑貞老師,新營家中,2005年7月26日。吳淑貞老師於戰後初期任教於新營初級家事職業學校。
    2、電話訪問豐原張林錦女士,2005年7月29日。張林錦女士於1949年進入臺中市立初級家事職業學校就讀。
    3、電話訪問新營陳清華老師,2005年7月30日。陳清華老師於戰後初期任教於新營初級家事職業學校。
    4、電話訪問臺北何秀慧女士,2005年8月9日。何秀慧女士原是臺中第二高等女學校學生,1946年進入臺中女子中學初中二年級。
    5、電話訪問臺北蕭女瑱女士,2005年8月9日。蕭女瑱女士原是臺中第二高等女學校學生,1946年進入臺中女子中學初中二年級。
    6、電話訪問臺北王瓊珠女士,2005年8月10日,王瓊珠女士是新營初級家事職業學校第一屆畢業生。
    7、訪問臺北彭梅蘭女士,臺北市助產學會,2005年8月11日。彭梅蘭女士於1947年進入省立臺北高級醫事職業學校護士班。
    8、電話訪問臺北謝玉英校長,2005年8月17日。謝玉英女士於1947年畢業於彰化女子中學,並於1979年回到彰化女中擔任校長直到1992年。

    四、期刊
    1、游鑑明,<有關日據時期台灣女子教育的一些觀察>,《臺灣史田野研究通訊》,23卷,民國81年6月,P.13-18。
    2、游鑑明,<女子教育的先驅── 日據時期臺灣第一所公立女學校>,《自立晚報‧本土副刊》,<婦女節專輯>,民國77年3月8日。
    3、胡應元,<論現制初級職業存廢問題>,《教育通訊復刊臺版》,第3卷第11期,民國41年5月5日,P.9~P.12。
    4、吳文星,<始終未能與日人平等共學>,《日本文摘》,9卷4期,臺北市,榮星企業股份有限公司,民國83年5月1日。
    5、瞿立鶴,<近三十年來我國中等學校師資之培養與進修>,《教育資料集刊》,第4輯,民國68年,P.77~P.115。
    6、張素碧,<日據時期臺灣女子教育研究>,《雲林工專學報》,第4期,民國74年,P.429~P.515。
    7、湯熙勇,<戰後初期臺灣中小學教師的任用與培訓>,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第8卷第1期,民國84年6月6日,P.303~P.343。
    8、吳文星,<日據時期臺灣教育史料及其研究之評介>,《臺灣史田野研究通訊》,26期,民國82年3月,P.48~P.57。
    9、張芙美,<我國高級護理職業教育演進之研究>,《慈濟技術學院學報》,第2期,民國89年,P.1~P.64。
    10、葉龍彥,<臺灣光復初期的中等教育> (1945 ~1949),《臺北文獻直字》,108期,民國83年6月,P.17~P.71。
    11、皇甫珪,<女子中學家事教育的改進>,《中等教育通訊》,第2卷第5 期,民國40年12月1日,P.6。
    12、朱阿貴,<改進臺灣女子家事教育之我見>,《教育通訊復刊臺版》,第1卷第5期,民國39年,P.19~P.20。
    13、陳 帶,<談本校之女子職業教育>,《教育通訊復刊臺版》,第1卷第7期,民國39年,P.9。
    14、游鑑明,<日據時期公學校的臺籍女教師>,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系編:《日據時期臺灣史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民國82年,P.559~P.633。
    15、游鑑明,<日據時期的臺籍護士>,《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23 期,民國83年6月,P.367~P.404。
    16、歐素瑛,<戰後初期臺灣中等學校之學風與訓育> (1945 ~ 1949),《國史館學術集刊》,第2期,民國86年6月,P.210~P.244。
    17、歐素瑛,<光復初期臺灣職業學校教師之任用與待遇>,《臺北文獻直字》,126期,民國87年12月,P.77~P.112。
    18、歐素瑛,<光復初期臺灣職業學校學生之來源與出路>,《臺灣文獻》,第51卷第1期,南投,民國89年3月,P.349~P.375。
    19、歐素瑛,<戰後初期臺灣職業學校的調適 --- 以課程變革與教材編印為中心>,《臺北文獻直字》,146期,民國92年12月25日,P.173~P.210。
    20、楊杏庭,<臺省中小學訓育的實際問題>,《教育通訊復刊臺版》,第2卷第4期,民國40年1月。
    21、潘立夫,<嘉義市長當選人許世賢訪問記>,《政治家》,第22期,民國71年2月,P.15~P.17。
    22、鄭通和,<十年來的臺灣中等教育>,《臺灣十年》,臺北:《臺灣新生報社》,民國44年10月25日。
    23、范壽康,<臺灣省中等教育的設施與展望>,《中等教育研究》,創刊號,民國36年4月10日,P.3~P.4。
    24、葉 桐,<臺灣省中等教育之現狀>,《中等教育研究》,創刊號,民國36年4月10日,P.16~P.19。
    25、宗亮東,<臺灣中等學校教職員服務指導之研討>,《中等教育研究》,創刊號,民國36年4月10日,P.61~P.67。
    26、陸 莊,<女子中學教育改進之商榷>,《中等教育通訊》,第4卷第3期,民國42年6月,P.5~P.7。
    27、蔣慧貞,<改進本省女子教育之我見>,《中等教育通訊》,第4卷第3期,民國42年6月,P.8。
    28、鄒季婉,<本省女子教育之展望>,《中等教育通訊》,第4卷第3期,民國42年6月,P.9。
    29、鍾 雲,<臺灣中等學校學生寄宿問題>,《中等教育研究》,創刊號,民國36年4月10日,P.84~P.86。
    30、陳徵毅,<臺灣第一位本土女畫家 --- 陳進>,《傳記文學》,第28卷第3期,民國92年3月,P.114~P.122。
    31、邱素沁,<近三十年來我國家事職業教育的發展>,《家政教育》,第9卷第2期,民國72年6月1日,P.28~P.41。
    32、邱素沁,<我國家事職業學校課程標準的演進>,《家政教育》,第10卷第5期,民國77年2月1日,P.12~P.21。
    33、朱寶鈿,<本省光復後護理教育之發展>,《省立護專學報》,第1期,民國66年,P.1~P.8。
    34、榎本美由紀,<日治時期臺灣家政教育初探>,《臺灣教育史研究會通訊》,第10期,民國89年7月,P.7~P.16。
    35、黃演淮,<臺中市立家事職業學校概況>,《中等教育》,第7卷,民國45年。
    36、葉龍彥,<臺灣光復初期的職業教育> (1945 ~1949),《臺北文獻直字》,114期,民國84年12月,P.55~P.104。
    37、黃季仁,<本省的中學教育>,《臺灣省輔導教育月刊》,第1卷第1期,民國39年11月25日,P.12~P.16。

    五、專書
    1、臺灣省立新竹女子中學校刊編輯委員會,《臺灣省立新竹女中校慶紀念特刊》,民國38年1月1日。
    2、校長室彙編,《臺灣省立臺北第二女子中學概況》,民國36年7月
    3、《臺灣省立臺北第二女子中學八週年校慶特刊》。
    4、臺灣省立臺北第一女子中學編印,《臺灣省立臺北第一女子中學概況》,民國44年12月12日。
    5、《臺南女中》,民國38年12月。
    6、北一女百年特刊編輯委員會編纂,《典藏北一女百年特刊》,正中書局,民國92年。
    7、《花女五十年》,臺灣省立花蓮女子高級中學五十週年校慶特刊,民國66年5月10日。
    8、吳文星,《日據時期臺灣師範教育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專刊(8),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編印,民國72年1月。
    9、何清欽,《光復初期之臺灣教育》,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民國69年4月。
    10、李園會,《臺灣光復時期與政府遷臺初期教育政策之研究》,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民國73年3月。
    11、葉霞翟,《家政教育論文集》,華岡出版部,民國62年6月。
    12、《臺灣省立臺北護理助產職業學校概況》,民國43年。
    13、遲景德、林秋敏訪問,林秋敏紀錄整理,《鄭玉麗女士訪談錄》,國史館,新店,民國89年。
    14、許極燉,《臺灣近代發展史》,臺北前衛出版社,民國85年9月。
    15、《省立臺南女子高級中學回憶錄》,民國74年。
    16、《彰化女中老三甲人 --- 花甲紀念冊》。
    17、《臺南縣立曾文初級女子職業學校普通書類》,民國35年。
    18、宋錦秀編著,宋錦秀、劉安怡紀錄,《日治臺中婦女的生活》,中縣口述歷史第六輯,民國89年11月。
    19、《彰化女中八十週年特刊》,民國88年12月17日。
    20、臺北第三高等女學校編,《創立滿三十年紀念誌》,臺北,昭和3年。
    21、李遠輝、李菁萍編,《北郭園的孔雀 --- 劉玉英的故事》,新竹市立文化中心,民國88年1月。
    22、國立臺北護理專科學校,《北護五十》1947-1997,國立臺北護理學院五 十週年暨附設醫院四十八週年紀念專刊,民國86年。
    23、臺大婦產科同門會編輯委員會,《臺大醫院婦產科百年史料輯錄》,民國84年。
    24、李錦容,《臺灣女英雄陳翠玉》,臺北市前衛出版社,民國92年。
    25、林育淳,<陳進(1907 - )>,《中國巨匠美術週刊》,中國系列075,民國85年2月。
    26、游鑑明,《走過兩個時代的臺灣職業婦女訪問紀錄》,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口述歷史叢書(52),民國83年2月。
    27、《臺灣省立臺北第二女子中學四週年紀念校慶特刊》,民國38年12月。
    28、三高女校友聯誼會編印,《光輝百年》,民國86年4月。
    29、《中山女高學報》,創刊號,臺北市立中山女子高級中學,民國90年12月。
    30、《中山女高學報》,第2期,臺北市立中山女子高級中學,民國91年12月。
    31、《臺中女中創校八十五週年校慶特刊》,民國94年1月31日。
    32、臺北第三高等女學校同學聯誼會編印,《臺北第三高等女學校創立八十五周年紀念 --- 回憶錄》,民國71年。
    33、《百卉涵英 : 臺北市立中山女子高級中學創校百週年紀念專刊》1897-1997,民國86年12月。
    34、汪知亭,《臺灣教育史料新編》,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67年4月。
    35、楊漫華、宋淑鈴,《護理學史概說》,匯華圖書出版有限公司,民國89年。
    36、蔡幸娥,《護理的信心:走過臺灣歷史的足跡》,華騰文化,民國90年5月。
    37、陳鳴鍾、陳興唐主編,《臺灣光復和光復後五年省情》,南京出版社,民國79年。
    38、《臺灣省立臺北高級護理助產職業學校八週年校慶特刊》,民國44年5月4日。
    39、《中山女青》,第40期,臺北市立中山女子高級中學,民國86年12月。
    40、《中女青年》,國立臺中女子高級中學,第84期,民國78年10月25日。
    41、陳李琬若,《臺灣女孩美國市長》,臺北商周出版,城邦文化發行,民國93年。
    42、陳丁清霜,《我的故事我的愛》,趨勢教育基金會,民國93年1月。
    43、國立羅東高級中學,《杜鵑花開---羅東高中的成長1944-1996》,民國86年。
    44、《曾文家商畢業紀念冊》,<校史>,民國89年。
    45、臺灣省立彰化女子中學,《彰女校刊》,第3號,民國38年7月8日。
    46、歐素瑛,《臺灣省參議會史料彙編》教育篇(一),國史館,民國93年。
    47、蔣建白,《臺灣省職業學校畢業生狀況調查研究報告》,臺灣省立師範大學中等教育輔導委員會,民國43年,P.1~P.9。

    六、碩博士論文
    1、游鑑明,《日據時期臺灣的女子教育》,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專刊(20),民國77年12月。
    2、歐素瑛,《光復初期臺灣職業教育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6年6月。
    3、洪瑞重,《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時期教育的接收與推展》(1945 ~ 1947),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7年6月。
    4、黃淑英,《民報》與戰後初期的臺灣,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2年8月。
    5、張壽山,《日據時代臺灣國民教育之分析》,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 士論文,民國48年。
    6、黃禕婷,《光復初期臺灣國民學校師資之培育》,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9年6月。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