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尤敦弘
Yu, Tun-Hung
論文名稱: 臺美日運動品牌贊助臺灣職棒球員之研究
A Study of Taiwanese,American and Japanese Sports Brand sponsor Professional Baseball Players in Taiwan
指導教授: 林伯修
Lin, Po-Hsiu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體育學系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15
畢業學年度: 103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09
中文關鍵詞: 運動贊助運動行銷臺灣職棒球員
英文關鍵詞: Sport Sponsorship, Sports Marketing, Taiwan Baseball Player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60下載:1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近年來由於媒體廣告費用昂貴,因而促成了贊助活動的成長。故本研究目的在探究運動品牌參與臺灣職棒球員贊助活動時之動機、考量因素及合作方式。研究採質性研究半結構式的深度訪談,訪問六位臺美日運動品牌參與臺灣職棒球員贊助之決策人員。其研究結果發現:一、藉轉播而增加媒體曝光進而增加產品銷售機會與提升企業形象。二、選擇贊助對象時,優異成績及言行舉止也是考量的要素,但效益評估上則感到困難。三、經紀人推薦是最常見的管道,除了契約選手之外,也有默契上的配合。結論:棒球為國內最熱門的職業運動之一,藉由贊助提高品牌知名度及產品銷售率,以及球員優異的表現讓消費者直接產生如是的聯想。效益評估雖感到困難,但贊助的商品及所販售的商品擁有一致性的話,是擁有效益評估的價值。本研究建議如下:一、若是能夠將美日棒球運動品牌該產地國參於贊助活動決策人員納入訪談中,更能分析出美日品牌對於贊助活動決策過程之差異,以期提供國內品牌參考。二、若能將贊助的球員也納入訪談中,藉不同的立場進而做比較,更能讓廠商及球員瞭解彼此思考及決策的模式,以期維持更長久的關係。

    In recent years, due to the high cost of media advertising, which led to the growth of sponsorship activities.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to explore the motivation of Taiwan sports brand participate in sponsorship activities. Also their considerations and ways of cooperation. This research is a semi-structured qualitative interviews. By visiting six interviewees of Taiwan, U.S. and Japan sports brand sponsorship. The Research found That: First, by the broadcast and media exposure, it increases the awareness and sales
    opportunities. Also enhance the corporate image. Second, the choice of sponsorship besides having excellent results, their outside demeanor is also a consideration. But it was difficult to assess the effectiveness. Third, the broker’s recommendation is the most common pipeline. Beside the contract players, they also know how to work with the players. The conclusion is:. Baseball is one of the most popular professional sports in Taiwan. We hope to increase brand awareness by sponsoring and product sales rate. Customers may want to purchases more equipements by the use of the players and their excellent performance. Although it’s difficult to assess the benefit, the sponsor of goods and the goods sold have consistency, then, it still has the value to assess. This study recommends the following. We can include interviews of the decision-makers from the U.S. and Japan to analyz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American and Japanese brands for sponsorship of the decision-making process. This can provide reference to domestic brands. Second, in order to maintain a long-term relationship, we can have players in the sponsorship interviews. By comparing the different positions, and the manufacturers and the players can know each other better.

    口試委員與系主任簽字之論文通過簽名表 i 論文授權書 ii 中文摘要 iii 英文摘要 ⅳ 謝誌 ⅴ 目次 ⅵ 表次 ⅸ 圖次 ⅹ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3 第三節 研究問題 4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4 第五節 名詞釋義 5 第貳章 文獻探討 6 第一節 運動行銷之相關文獻 6 第二節 運動贊助之相關文獻 13 第三節 本章小結 27 第参章 研究方法 28 第一節 研究架構 28 第二節 研究流程 30 第三節 研究參與者 31 第四節 研究工具 34 第五節 研究設計與實施 36 第六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38 第肆章 結果與討論 40 第一節 臺美日運動品牌介紹………………………………………………………..40 第二節 臺美日運動品牌贊助臺灣職棒球員之動機 46 第三節 臺美日運動品牌贊助臺灣職棒球員之考量因素 50 第四節 臺美日運動品牌贊助臺灣職棒球員之合作方式 58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 64 第一節 結論 64 第二節 建議 68 引用文獻 69 附錄一 訪談大綱……………………………………………………………………74 附錄二 訪談逐字稿…………………………………………………………………75

    江建德(2008)。代言人的成就表現對銷售策略與銷售量的影響—以運動明星代言球鞋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朱佩忻(2003)。從消費者觀點分析企業運動贊助效果。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科技大學,臺北市,頁27。

    何光明(2005)。台灣美津濃公司贊助民國九十二年全國運動會效益分析。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頁9-10。

    呂艾穎(2006)。我國金融服務業參與運動贊助動機、考量因素與贊助行為之分析。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學院,臺中市。

    呂雅惠(2008)。業者如何運用名人代言塑造品牌性格?未出版碩士論文,世新大學,臺北市。

    吳國銑、廖誌平(2008)。贊助商參與運動贊助決策制定之考量因素探討。大專體育,95,116-123。

    吳金鳯(1998)。在商言商—談運動贊助與運動效果。大專體育,40,136-143。

    李惠真(2001)。傳播媒體對運動發展的影響。大專體育,52,89-94。

    邱建章(2005)。運動明星與文化英雄。台灣體育運動與健康休閒趨勢研討會。

    邱炳坤 李建興 王瓊霞(譯)(2010)。運動贊助。臺北巿:五南。(Stolar,D,K.,2009)。

    林伯修(2002)。以Zeisei環境行為研究方法的思維探討台灣棒球場使用後評估的發展方向。第二屆中華民國運動與休閒管理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356-372)。臺北巿: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洪睦盛(2004)。企業贊助體育運動賽會之動機與效益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學院,臺中巿。

    涂育菁、江譯群、李城忠(2009)。運動贊助對品牌權益影響之研究—以MAXXIS贊助小型賽車場為例。運動事業管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8,21-34。

    陳志鈞、李文雄、陳君達(2008)。運動行銷對企業價值的影響—以日本職業棒球冠軍賽為例。東吳經濟學學報,63,77-110。

    程紹同(1998)。運動贊助策略學。臺北市:漢文。

    程紹同(1999)。亞洲金融風暴下的曼谷亞運會:運動行銷開創新紀元。廣告雜誌,92,61-63。

    程紹同(2001a)。第5促銷元素—運動贊助行銷新風潮。臺北市:滾石文化。

    程紹同(2001b)。運動行銷商戰剖析。臺北市:漢文。

    程紹同(2004)。運動賽會管理 : 理論與實務。臺北市:揚智文化

    曾文誠(2004)。運動媒體消費者對企業贊助商的品牌認知及購買意願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台北巿立體育學院,臺北巿。

    黃 煜(2000)。剖析運動行銷之通路。國立臺灣體育學院學報,6,121-135。

    黃光玉(2006)。不一樣的品牌行銷。廣告學研究,26,113-126。

    黃成翰(2005)。運動贊助招商教戰守則。活化運動賽會研討會專刊,78-80。

    馮義方(1999)。企業對運動贊助行為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
    台北。

    雷文谷(2006)。運動場館設施:規劃與管理。臺北縣:全威。

    楊聖智(2002)。91年全國中等學校運動會現場觀眾對贊助商認之效果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楊志顯、葉志仙、曾慶裕(2002)。國內企業對大學院校棒球隊贊助行為之研究。輔仁大學體育學刊,1,1-11。

    楊凱婷(2005)。企業進行贊助活動對企業品牌權益影響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朝陽科技大學,臺中巿。

    鄒慶宗(2005)。運動贊助案研究-以宏碁公司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巿。

    蔣宜龍(1999)。企業贊助運動賽會效益之研究。國立體育學院,未出版碩士論文,桃園縣。

    蔡協哲(2000)。運動代言人贊助活動之研究-以美商如新公司贊助陳靜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蔡淑妹(2002)。運動品牌代言人可信度來源因素對消費者購買意願影響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科技大學,臺北市。
    薛堯舜(2008)。大專校院運動性社團與運動代表校隊結合之運動贊助策略分析研究。嘉大體育健康休閒期刊,7(3),92-99。

    蕭嘉惠(2004)。台灣地區觀眾賽會贊助認同之比較研究。大專體育學刊,6(2),79-91。

    顏君彰、陳鎰明(2007)。運動贊助對企業組織發展之影響。休閒運動期刊,6,37-40。

    顏明哲、張家昌(2006)。企業贊助運動選手之效益概述。彰化師範大學體育學報,6,227-235。

    Brooks, C. (1990). Sponsorship :Strictly business. Athletic Business, 59-62.

    Bennett,R.(1999).Sponsorship , spectator recall and false consensus. European Journal of Marketing,33(3),291-313

    Gratton C. & Taylor P.(1985). Sport and Recreation: An Economic Analysis. 217-234.

    Howard, D. R., & Crompton, J. L. (1995). Financing Sport. Fitnes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c.

    Hulk, B.(1980). Should the effectiveness of sponsorship be assessed and how. Admap, 2,623-627.

    Kotler, P. (1991). Marketing Management: Analysis, Planning, Implementation and control(7th Ed).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Mullin, B. J., Hardy, S. & Sutton. W. A. (1993). Sport Marketing.Champaign. IL: Human Kinetics.

    Mullin, B. J., Hardy, S., & Sutton, W. A. (2000). Sport marketing (2nd ed). Champaign, IL:Human Kinetics.

    Stotlar, D. K. (1993).Successful sport marketing. Dubuque, IA: Wm. C. Brown Communications.

    Petty, R. E., J. T. Cacioppo, and D. Schumann (1983), “Central and Peripheral Routes to advertising Effectiveness: The Moderate Role of Involvement.”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10, pp.135-46.

    Pitts, B. G. and D. K. Stotlar (1996), “Fundamentals of sport marleting.” Fitnes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c, pp.75-94.

    下載圖示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