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王萩惠
論文名稱: 臺北市國中生體育課學習滿意度之研究
指導教授: 黃金柱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體育學系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論文出版年: 2008
畢業學年度: 96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80
中文關鍵詞: 體育課學習滿意度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346下載:99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摘要
    本研究目的在於瞭解臺北市國中生體育課學習滿意度現況,並探討不同背景變項的國中生在學習效果、同儕關係、教師教學、場地設備及教學行政等因素之差異情形。以臺北市12個行政區之公立國中的學生為研究範圍,採叢集抽樣方式進行問卷調查,發出問卷2100份,回收之有效問卷共計1778份,問卷有效率89.2%。根據所得資料,以描述性統計方法、獨立樣本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雪費爾事後比較等統計方法進行資料處理。研究結果發現:
    一、臺北市國中生對目前體育課學習滿意度達到普通程度以上,各因素之
    滿意程度高低依序為:同儕關係、教師教學、學習效果、場地設備、教學行政。二、不同「性別」之國中生,在「學習效果」、「教師教學」因素構面上,達到顯著差異。其差異情形為:男學生滿意度高於女學生;另外,「教學行政」因素構面上,達到顯著差異。其差異情形為:女學生滿意度高於男學生。三、不同「年級」之國中生,在體育課學習滿意度達顯著差異。在「學習效果」、「同儕關係」、「教學行政」等構面其差異情形為:七年級滿意度高於九年級;在「教師教學」、「場地設備」構面其差異情形為:七年級與八年級滿意度高於九年級。四、臺北市不同學校規模的國中生在體育課學習滿意度達顯著差異。在「學習效果」、「同儕關係」、「教師教學」等構面其差異情形為:25~48班滿意度高於24班以下及49班以上;49班以上滿意度高於24班以下;而「場地設備」、「教學行政」等構面其差異情形為:25~48班以及49班以上滿意度高於24班以下。結論:臺北市國中生對目前體育課學習滿意度達到普通程度以上,其滿意程度會因不同性別、年級以及學校規模而有差異。

    關鍵詞:體育課、學習滿意度

    目 次 目 次…………………………………………………………………………ⅲ 表 次…………………………………………………………………………ⅴ 圖 次…………………………………………………………………………ⅶ 第壹章 緒論……………………………………………………………… 0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0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04 第三節 研究問題…………………………………………………………… 05 第四節 研究之重要性……………………………………………………… 05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06 第六節 名詞操作性定義…………………………………………………… 07 第貳章 文獻探討………………………………………………………… 09 第一節 體育課之定義及相關文獻探討…………………………………… 09 第二節 國中生的特性及相關文獻探討…………………………………… 15 第三節 體育課學習滿意度及相關文獻探討……………………………… 20 第四節 研究假設…………………………………………………………… 27 第參章 研究方法與步驟………………………………………………… 28 第一節 研究架構…………………………………………………………… 28 第二節 實施程序…………………………………………………………… 29 第三節 研究對象…………………………………………………………… 30 第四節 研究工具…………………………………………………………… 31 第五節 資料處理…………………………………………………………… 37 第肆章 研究結果之分析與討論……………………………………… 38 第一節 有效樣本基本資料………………………………………………… 38 第二節 體育課學習滿意度調查結果與討論……………………………… 40 第三節 不同性別國中生體育課學習滿意度之差異性比較……………… 47 第四節 不同年級國中生體育課學習滿意度之差異性比較……………… 50 第五節 不同學校規模國中生體育課學習滿意度之差異性比較………… 54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 60 第一節 結論………………………………………………………………… 60 第二節 建議………………………………………………………………… 62 參考文獻 …………………………………………………………………… 65 附錄一 預試問卷…………………………………………………………… 72 附錄二 正式問卷…………………………………………………………… 75 附錄三 問卷通知函………………………………………………………… 79 附錄四 問卷施測說明……………………………………………………… 80 表 次 表2-3-1 國內學者對學習滿意度的定義…………………………………… 21 表2-3-2國內學生體育課學習滿意度之相關研究………………………… 23 表2-3-2 國內學生體育課學習滿意度之相關研究(續一) ……………… 24 表2-3-2 國內學生體育課學習滿意度之相關研究(續二) ……………… 25 表3-3-1 研究樣本學校名稱、學生人數分配表…………………………… 30 表3-4-1 學者專家組合表…………………………………………………… 32 表3-4-2 體育課學習滿意度量表之預試項目分析摘要表………………… 33 表3-4-3 體育課學習滿意度量表因素構面矩陣摘要表……………………34 表3-4-4 育課學習滿意度量表信度考驗摘要表…………………………… 35 表4-1-1 不同性別之人數分配表…………………………………………… 38 表4-1-2 不同年級之人數分配表…………………………………………… 39 表4-1-3 不同學校規模之人數分配表……………………………………… 39 表4-2-1 臺北市國中生體育課學習滿意度得分表………………………… 40 表4-2-2 臺北市國中生體育課學習滿意度在學習效果各題目得分表…… 41 表4-2-3 臺北市國中生體育課學習滿意度在同儕關係各題目得分表…… 43 表4-2-4 臺北市國中生體育課學習滿意度在教師教學各題目得分表…… 44 表4-2-5 臺北市國中生體育課學習滿意度在場地設備各題目得分表…… 45 表4-2-6 臺北市國中生體育課學習滿意度在教學行政各題目得分表…… 46 表4-3-1 不同性別在學習滿意度之差異情形摘要表……………………… 49 表4-4-1 不同年級國中生在體育課學習滿意度各構面差異性考驗 分析表……………………………………………………………52 表4-5-1 不同學校規模國中生在體育課學習滿意度各構面差異性考驗 分析表…………………………………………………………… 57 表5-1-1 研究假設驗證結果 ……………………………………………… 61 圖 次 圖3-1-1 研究架構圖………………………………………………………… 28 圖3-2-1 實施程序流程圖…………………………………………………… 29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王文科(1988)。課程論。台北:五南。
    王瑞仁(1984)。國民中學學生生活調適問題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行政院青輔會(1998)。青少年白皮書。台北:行政院青輔會。
    朱文揚(2004)。臺北市公立高中女生體育教學滿意度之調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李慶泰(2002)。國小學童身心健康與體育課學習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市。
    卓旻怡(1999)。雲林縣國中生體育課學習滿意度調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周宏室(1994)。Mosston(摩斯登)體育教學光譜的理論與應用。台北:師大書苑。
    吳萬福(1992)。體育教學的心理。台北:學生書局。
    吳萬福(1982)。體育課與體育教師。國民教育,24(5),3-5。
    吳婉如(1992)。台灣地區長青學苑教師教學型態與學員滿意度之研究。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吳銘輝(2001)。臺北市高職工業類科學生對新課程學習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吳崑德(2001)。台中市立人國中學生體育課學習滿意度之研究。2004台灣運動教育學會學術研討會報告書,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林貴福(1993)。國小體育實務。台北:心理。
    林博文(1999)。綜合高中學生對工業類科職業學程學習滿意度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馬芳婷(1989)。社教機構短期研習班教師教學行為與學生學習滿意度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黃春木(1998)。談升學主義下國中學生在體育教學中的學習權利。台灣省學校體育,8(1),20-25。
    黃堅厚(1974)。中英青年的社會態度。台北:東方文化書局。
    黃德祥(1994)。青少年發展與輔導。台北:五南。
    黃玉湘(2002)。我國社區大學學員學習動機與學習滿意度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市。
    黃美蓉(2003)。新竹地區高中職學生體課學習滿意度與學習成效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體育學院,臺北市。
    黃政傑(1991)。課程設計。台北市:台灣東華。
    黃雅陵(1998)。體育課教學的新趨勢。台灣省學校體育,43,43-47。
    教育部(1994)。國民中學體育課程標準。教育部。
    教育部體育司大辭典編訂委員會(1992)。體育大辭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陳長明、廖運榮(2002)。台北縣國中生體育課學習滿意度調查研究。中華民國大專院校九十一年度體育學術研討會專刊(上冊),349-356。
    陳智仁(2004)。體育課學習滿意度之研究—以高雄市高中職學生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體育學院,臺北市。
    陳文長(1995)。大學生對興趣分組體育課之意見調查研究。大專院校體育總會八十四年度體育學術研討會專刊(下冊),573-584。
    陳勝雄(2004)。不同體育課程設計模式對國小學生體育課學習滿意度之比較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許義雄等(1998)。運動教育與人文關懷(上)-政策與思想篇。臺北:師大書苑。
    許義雄等(1998)。運動教育與人文關懷(下)-課程與教學篇。臺北:師大書苑。
    張春興、林清山(1989)。教育心理學。台北:東華。
    張春秀(1998)。體育課程改革。載於許義雄等著:運動教育與人文關懷(下)。臺北:師大書苑。
    張思敏(1994)。如何規劃及設計體育課程及教學(一)。大專體育,15,25-29。
    葉憲清(1991)。我國學校體育的回顧與展望。國立體育學院論叢,2(1),1-39。
    葉憲清(1986)。大專興趣分組體育課教學行政與研究。高雄:復文書局。
    葉憲清(1998)。體育教材教法。台北:正中書局。
    葉麗琴(2002)。崇右企專普通體育課滿意度調查之分析研究。中華民國大專院校九十一年度體育學術研討會專刊(上冊),378-389。
    楊昌珣、楊漢琛、許富淑(2003)。資訊科技融入體育教學之探討-以台北市立仁愛國中為例。2003年台灣運動教育學會學術研討會論文集(93-102)。
    楊志顯、吳惠櫻、陳茶瓊、翁樹平(1997)。體育課實施方式與學生滿意度之研究。體育學報,22,153-146。
    楊志顯(1996)。輔仁大學體育課程滿意度量表研製。大專體育,26,25-35 。
    趙坤景(2004)。桃園縣國中生體育課學習成就、學習滿意度與休閒運動參與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蔡貞雄(1989)。國民小學體育教學研究。台北:五南圖書公司。
    蔡貞雄(1986)。學校體育與教學研究。台北:久洋出版社。
    蔡貞雄(2001)。體育的理念。高雄市:復文。
    蔡明砡(1991)。老人教育學員學習滿意度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私立東吳大學,臺北市。
    劉安彥、陳英豪(1994)。青年心理學。台北:三民書局。
    劉明川(2002)。台北市國小學生體育課學習滿意度與學習成效之相關研究。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臺北市。
    劉海鵬(2002)。台南地區高中職學生體育課學習滿意度與學習成效之相關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體育學院,臺北市。
    劉照金(1997)。大學生對興趣分組體育課涉入程度與滿意度之相關研究。大專體育總會八十六年度學術研討會專刊,409-423。
    歐陽金樹(1997)。國立聯合工商專校學生對興趣保齡球運動滿意度之調查。大專體育,31,35-46。
    鄭 田(1995)。交通部電信訓練所學員覺察之學習滿意度調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新竹市。
    賴錦堂 (2003)。臺北縣學生體育課學習滿意度之調查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謝美英(1998)。青少年同儕關係與倫理。訓育研究,37(3),55-60。
    鍾志強(1997)。雲林科技大學學生選修體育運動相關課程動機及滿意度之研究。體育學報,24,73-84。
    蘇建文(1981)。兒童及青少年基本情緒之縱貫研究。國立臺灣師大教育心理學報,14,79-102。

    二、英文部分

    Adelson,J. (1986). Inventing adolescence. New Brunswik,NJ: Transaction
    Books.
    Colemen,J.S. (1961). Athletics in high school. The Annual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 338 (November),33-43.
    Gill,D.L.,Gross,J.B.,& Huddleston,S. (1983). Participation motivation in youth
    sport.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 Psychology,14,1-14.
    Hartup,W.W. (1983). Peer relations.In E.M. Hetherington (Ed.), Handbook of
    child psychology: Socialization, personality, and social development.(Vol.4). NY: Wiley.
    Hartup,W.W. (1979). Peer relations and the growth of social competence.In M.W. Kent & J.E,.Rolf (Ed.), The primary prevention of psycho-pathology: Vol.3. Promoting social competence and coping in children (pp.150-179). Hanover, NJ: University Press of New England.
    Jewett,A.E. (1980). The Status of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Theory.
    Quest,32(2),163-173.
    Joycem,M.H.,& Connie,L.B. (1992). Instructional Strategies for Secondary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Wm.C.Brown Phblishers.
    Keogh,J. (1962). Analysis of general attitudes toward physical education.
    Research Quarterly,33,239-244.
    Martin,C.L.(1988). Enhancing children's satisfaction and participation
    using a predictive regression model of bowling performance
    norms.The Physical Educator,45(4),196-209.
    McVetta,R.(1981). Factors contributing to student affect, satisfaction,and behavioral intention:Research extension at the community college.(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203 962).
    Siedentop,D.(1991). Developing Teaching Skills in Physical Education.(3rd ed.).Palo Alto,CA:Mayfield.
    Tannehill,D.,& Zakrajsek,D. (1993). Student Attitudes Towards Physical Education:Amulticultural study.Journal of Teaching in Physical Education,13,78-84.

    三、網路部分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統計室 (2007)。96學年度臺北市各級學校概況表----初步資料。2007年10月8日,取自臺北市政府教育局,統計室網址http://www.edunet.taipei.gov.tw/public/pub2_content.asp?SEQ=7746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