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張智皓 Chang, Chih-Hao |
---|---|
論文名稱: |
愛滋助人經驗之初探:綜融實務觀點 Helping Experiences on People Living with HIV/AIDS(PLWHA):Generalist Practice Perspective. |
指導教授: |
王永慈
Wang, Yeong-Tsyr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社會工作學研究所 Graduate Institute of Social Work |
論文出版年: | 2019 |
畢業學年度: | 107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24 |
中文關鍵詞: | 綜融實務觀點 、愛滋助人工作 、愛滋感染者 、愛滋病 |
英文關鍵詞: | Generalist practice perspective, The HIV/AIDS helping practices, HIV/AIDS(PLWHA) |
DOI URL: | http://doi.org/10.6345/NTNU201900901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229 下載:9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儘管治療與藥物的革新,愛滋病非絕症,但感染者與疾病共處(PLWHA)的生活仍常受汙名與歧視,故仍有社會適應與功能角色的困境,而有愛滋助人者協助的必要。縱觀當前文獻,少有對愛滋助人經驗的研究情形。據此,本研究以「愛滋助人工作經驗之初探-綜融實務觀點」為題,運用質性訪談法,進行探索性研究,透過愛滋助人社群推薦以滾雪球法立意招募7位受訪者。運用綜融實務觀點的分析,形成本研究結論。
在文獻探討,本論文摘要簡介Kirst-Ashman and Hull (2017)提出的「綜融實務觀點」作為研究論述基礎。回到論文主題,由於1980年代至今愛滋治療由「世紀末黑死病」到「慢性病」下,現今感染者使用助人服務的狀況,從「在醫院老死」到「在社區生活」有截然不同的愛滋助人樣貌。本論文先從「概述我國愛滋助人工作」文獻探討近20年來愛滋助人工作的發展,再以「愛滋助人工作的困境與挑戰」進行文獻探討,最後,為了解當前現有文獻情形,本論文在「愛滋助人工作文獻探討」中共整理4篇與愛滋助人者有關的文獻摘要介紹。
本論文研究結論,分別有「促使成為愛滋助人者的原因」、「愛滋助人工作的實務挑戰」、「愛滋助人實務挑戰的因應策略」、「因應愛滋實務挑戰的考量」、「愛滋助人者的實務建議」。
為與綜融實務觀點進行對話,亦論有「本論文與綜融實務觀點的呼應與啟發」,更周延本論文與理論之間的關係與反思。為提供後續學術研究參考,本論文末以「研究限制與未來研究建議」作結。
Because of treatment and medication innovation, HIV/AIDS now is not a dead disease. However, people living with HIV/AIDS(PLWHA) still suffer from social stigma and discrimination, and face challenges in daily life. The purpose of this master thesis is to find out the practice experiences of those who work in community rather than medical facilties. There are only few research articles in this area in Taiwan, therefore, the qualitative method was used for the study and totally 7 people working in HIV/AIDS community facilities were interviewed.
” Generalist Practice Perspective” was taken as the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of the thesis, i.e., three level-analyses including the micro, mezzo and macro levels. Since HIV/AIDS has become a “chronic illness”, services provided from community facilities are more important than before. The analysis framework of this study is as follows: (1) reason of being the HIV/AIDS helper, (2) the challenges of the HIV/AIDS helping practices, (3) coping strategies of the HIV/AIDS helping practices, (4) the basic criteria of judgement used in HIV/AIDS helping practices, and (5) the suggestions for HIV/AIDS helping practices.
中文文獻
丁志音、涂醒哲(2004)。傳染病照護的選擇性歧視:醫師及牙醫師的愛滋病專業倫理觀與照護意願。臺灣公共衛生雜誌, 23(1),頁 45-58。
王永慈(2017)。家庭經濟安全與社會工作實務手冊。台北:巨流圖書。
王志嘉(2015)。感染人類免疫缺乏病毒病人的相關倫理與法律爭議。家庭醫學與基層醫療, 30(12),頁 363-370。
王彩鸝(2013,8/16)。當年的澎湖愛滋兒 已順利從高職畢業,聯合影音。 取自 https://video.udn.com/news/543437
王增勇譯. (1992). 每位社會工作者都將面對愛滋病的挑戰. 社區發展季刊, 60, 159-161。
台灣愛滋汙名與歧視調查 (2017)。協力單位&資源轉介. 取自 https://plhivtw.wixsite.com/plhivtw/cooperationandresources
田秀蘭. (2010). 質性研究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概論. 取自 http://web.ntnu.edu.tw/~lantien/old/qualitativeresearch.htm
江巧鈴(2008)。愛滋專業助人者助人熱情之相關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碩士班,台北市。
何定照(2017,6/17)。回想國防大學逼退 阿立:鱷魚的眼淚,聯合晚報。取自 https://udn.com/news/story/7321/2530184
即時新聞中心綜合報導. (2018, 2018/06/20). 離譜!愛滋名單外洩3千筆個資po網任人載。蘋果日報。取自 https://tw.appledaily.com/new/realtime/20180620/1376314/
吳秀禎. (1992)。愛滋病與社會工作。社區發展季刊,60,147-150。
吳孟姿(2014)。一位愛滋社工之助人實踐與敘說反思(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高雄市。
呂昶賢、張正學(2014)。2014台灣感染者受侵權經驗調查,權通訊。取自 http://praatw.org/fileopen1.asp?id=151&odb=pub
李大鵬、鍾道詮 (2018)。同志健康社區服務中心經營反思:以大台北同學會為例。東吳社會工作學報,34,頁45-65。
李佳雯. (2017)。愛滋治療新方向:未來長效型針劑之進展。愛之關懷季刊,101,8-13。
李明濱(2003)。愛滋病的倫理議題。愛滋病防治教學手冊。台北市: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頁65-76。
李威撰(2013)。同志=愛滋 反多元成家搞抹黑,台灣立報。 取自 https://tw.news.yahoo.com/%E5%90%8C%E5%BF%97-%E6%84%9B%E6%BB%8B-%E5%8F%8D%E5%A4%9A%E5%85%83%E6%88%90%E5%AE%B6%E6%90%9E%E6%8A%B9%E9%BB%91-161103822.html
李淑春(2015)。長照機構負責人接受感染者安置意願之探討(碩士論文)。玄奘大學社會福利與社會工作學系碩士在職專班,新竹市。
沙依仁(1992)。愛滋病社會工作服務。社區發展季刊,60,頁141-146。
林正鄆(2011)。男同性戀感染者就醫就業障礙與因應方式之初探(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台北市。
林欣柔(2014)。伴侶風險告知侵害感染者隱私?論愛滋接觸者追蹤與公衛人員之保密義務。疫情報導,30(23),頁480-488。
林冠吟、鄭健禹、張君俞、洪健清. (2016). 臺灣愛滋病毒感染患者延遲使用抗愛滋病毒組合療法時機之趨勢及其預後. 愛之關懷季刊(96), 21-30.
林彥彤(2017)。網傳同性婚姻愛滋會拖垮健保 健保署澄清,自由時報。 取自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1937247
林相美(2006)。拒收愛滋兒 北市校方態度軟化,自由時報。 取自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57204
林惠琴(2017,7/18)。藥歷上雲端 傳醫院拒診 愛滋患者資訊 不再全都露,自由時報。 取自 http://news.ltn.com.tw/news/focus/paper/1119645
林惠琴、涂鉅旻、林曉雲(2016,04/27)。國防大學愛滋生被退學 衛福部要求復學敗訴,自由時報。取自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paper/983692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愛滋感染者權益促進會 (2016)。【會後稿】2016年台灣感染者受侵權現況調查結果。取自http://www.coolloud.org.tw/node/87174
社團法人台灣愛之希望協會.(2013)。【新聞報導】「跟進世衛標準」 醫界盼健保治愛滋。取自 http://www.lovehope.org/news_content.asp?code_id=6&newspage=2&id=247
社團法人愛滋病感染者權益促進會(2014)。【函釋】愛滋免列教育部校安通報項目,權促會PRAA電子報。 取自 https://enews.url.com.tw/praa/78110
邱毓慧 (2016).。愛滋病個案管理師工作經驗之研究-以中區為例 (碩士論文)。中臺科技大學, 台中市。
侯建州、溫信學、施睿誼. (2018)。病友組織社會工作的倫理困境。
施侒玓(1998)。台灣地區HIV感染者生活適應之探討(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系,台北市。
柯乃熒,、鍾信心(1996)。護理人員有沒有權利拒絕照顧愛滋病病人?一個倫理困境的議題。護理雜誌,43(1),頁 46-51。
徐森杰(2002)。突破愛滋助人者倫理兩難的困境--保障愛滋患者的人權考驗助人者的倫理分際!。愛滋病防治季刊,41,頁 2-9。
徐森杰(2012)。為臺灣愛滋病個案管理制度把脈─談社會、醫療暨公衛個案管理模式之展望。社區發展季刊。
徐森杰(2016)。從感染者到帕斯堤聯盟的培力歷程探究 (博士論文)。東海大學,台中市。
健康保險署(2017)。網傳同性婚姻染愛滋會拖垮健保,健保署特別澄清,中央健康保險署電子報。 取自 https://www.nhi.gov.tw/epaperN/ItemDetail.aspx?DataID=4619&IsWebData=0&ItemTypeID=3&PapersID=418&PicID=
張正學、鍾道詮. (2016)。陪他走一段路:感染者申訴歷程的觀察與反思。東吳社會工作學報,31,頁149-167。
張菁芬(1997)。愛滋助人者之服務現況及其工作壓力之研究--以社會工作者與志願服務人員為例(碩士論文)。東吳大學,台北市。
莊苹(1995)。HIV/AIDS之社會烙印(碩士論文)。國防醫學院護理學研究所,台北市。
莊苹、劉仲冬 (1997)。AIDS Storm: The Stigma of HIV/AIDS Means to the Client and the Public. [愛滋風暴-愛滋之烙印對感染者及一般民衆之意義]。
莊素蓉(2015)。探討影響護理之家照顧服務員對愛滋個案照顧意願之相關因素(碩士論文)。中國醫藥大學醫務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台北市。
莊登閔 (2011)。 感染者權能增強影響因素之研究 (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台北市。
莫藜藜、鍾道詮. (2006)。從愛滋社工者的工作經驗初探“部分社工者不願提供服務給感染者或病患”之現象。臺灣社會工作學刊,(5),頁2-44。
郭美瑜(2006,11/21)。關愛之家收容爭議 北市府提出因應策略,中央通訊社。 取自 http://www.epochtimes.com/b5/6/11/21/n1529729.htm
陳子萱(2017)。世界愛滋日倡正確愛滋觀念 同志熱線推愛滋電影、邀名人齊聚高喊「HIV很OK!」,取自 https://www.storm.mg/article/366931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 台北:五南。
陳志軒、徐畢卿、李靜姝、黃建豪. (2012)。健康研究中的烙印議題。臺灣醫學,16(1),頁84-92。
陳武宗(1992)。社區工作與基層健康照護。社區發展季刊,60,頁21-29.
陳玟如(2013)。十年長照計畫:協助老年愛滋病患的長期照顧與安置的策略. 愛之關懷季刊,85,頁29-24。
陳興星(1992)。社會工作角色再定位。社區發展季刊,60,頁37-40。
黃道明(2012)。愛滋治理與在地行動(2012))。中壢:中央大學性/別研究室。
溫貴香(2017)。立院報告:110年度愛滋年度醫療費逾60億,中央通訊社。 取自 http://www.cna.com.tw/news/aipl/201707290170-1.aspx
葉琬萍(2010)。論愛滋病患的隱私權(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桃園。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 (2013)。愛滋患者看牙常遇到的問題。取自 http://english.gov.taipei/ct.asp?xItem=53978509&ctNode=65408&mp=109171
趙宥寧(2017)。「人活下來了,問題就來了」當愛滋藥物出現後 社工道出感染者活著卻被社會歧視的悲哀,風傳媒。取自 http://www.storm.mg/article/367143
劉欣怡、潘佩君、陳竹上、韓青蓉. (2015)。愛滋身障者之安置處遇與個資法的倫理兩難。社會工作倫理案例彙編,3,頁69-91。
劉姵伶、高銓吟、黃彥芳、陳昶勳. (2016)。我國同志健康行為調查與同志健康社區服務中心推動成果。疫情報導,32(10),頁203-214。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 台北:心理出版社。
蔣育佩、吳奕璋. (2012)。人類免疫缺乏病毒感染的治療- 30年回顧與更新. 新光藥訊,117。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2013)。愛滋病檢驗及治療指引(四))。 台北: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2014)。愛滋病防治工作手冊。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2015)。首頁 > 傳染病介紹 > 第三類法定傳染病 > 人類免疫缺乏病毒感染 > 相關連結 > 民間團體。取自http://www.cdc.gov.tw/professional/page.aspx?treeid=beac9c103df952c4&nowtreeid=437796d4b280ba84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2017)。同志健康社區服務中心。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2017)。愛滋病統計資料>106年統計月報>HIV月報106-11。
蕭佳華. (1996)。疾病與烙印初探:兼論AIDS防治政策(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台北市。
謝菊英、施夙真、徐森杰(2007)。民間愛滋機構之社區照顧─以社團法人台灣露德協會為例。社區發展季刊,119。
簡春安(1992)。社會工作與質化研究法。當代社會工作學刊,2,頁13-32。
羅一鈞(2016)。心之谷:羅一鈞醫生給感染者和感染者親友的溫暖叮嚀)。台北:貓頭鷹出版社。
羅士翔. (2010)。反AIDS歧視與法律動員-以台灣AIDS防治法制為中心(1981-2009)(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台北市。
羅幸文譯(1991)。愛滋病患者的志願照顧者志工訓練。當代社會工作學刊,,1。
嚴云岑(2016,4/7)。醫護人員反而最怕就醫! 愛滋病患者不敢推開的「心門」,ETtoday健康雲。
蘇木春(2017)。外洩感染者身分 護理師判刑5月,中央通訊社。 取自 http://www.cna.com.tw/news/asoc/201711130220-1.aspx
英文文獻
Corbin, A. S. J. (2001). 質性研究入門:紮根理論研究方法 (吳芝儀,廖梅花, Trans.).
Guo, C., & Saxton, G. D. (2013). Tweeting Social Change: How Social Media Are Changing Nonprofit Advocacy. Nonprofit and voluntary sector quarterly, 43(1), 57-79. doi: 10.1177/0899764012471585
Jonathan, A. O., Paul, Z., & Clifford, L. (2012). Advocacy 2.0: An Analysis of How Advocacy Groups in the United States Perceive and Use Social Media as Tools for Facilitating Civic Engagement and Collective Action. Journal of Information Policy, 2, 1-25. doi: 10.5325/jinfopoli.2.2012.0001
Kirst-Ashman, K. K., & Hull, J. G. H. (2017). Empowerment Series: Generalist Practice with Organizations and Communities: BROOKS COLE Publishing Company.
Ramirez-Valles, J., Molina, Y., & Dirkes, J. (2013). Stigma towards PLWHA: The Role of Internalized Homosexual Stigma in Latino Gay/Bisexual Male and Transgender Communities. AIDS education and prevention : official publica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AIDS Education, 25(3), 179-189. doi: 10.1521/aeap.2013.25.3.179
Remien, R. H., Exner, T., Kertzner, R. M., Ehrhardt, A. A., Rotheram-Borus, M. J., Johnson, M. O., . . . Kelly, J. A. (2006). Depressive symptomatology among HIV-positive women in the era of HAART: a stress and coping model. Am J Community Psychol, 38(3-4), 275-285. doi: 10.1007/s10464-006-9083-y
Scott, J. T., & Maryman, J. (2016). Using social media as a tool to complement advocacy efforts. Global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Practice, 7(5).
Srebalus, D. J., & Brown, D. (2000). A guide to the helping professions: Prentice Hall.
Taggart, T., Grewe, M. E., Conserve, D. F., Gliwa, C., & Roman Isler, M. (2015). Social Media and HIV: A Systematic Review of Uses of Social Media in HIV Communication. J Med Internet Res, 17(11), e248. doi: 10.2196/jmir.4387
UNAIDS. (2014). People living with HIV. Switzerland: Joint United Nations Programme on HIV/AIDS (UNAIDS).
UNAIDS. (2015). 90-90-90: AN AMBITIOUS TREATMENT TARGET TO HELP END THE AIDS EPIDEMIC.
van Sighem, A. I., Gras, L. A., Reiss, P., Brinkman, K., & de Wolf, F. (2010). Life expectancy of recently diagnosed asymptomatic HIV-infected patients approaches that of uninfected individuals. AIDS, 24(10), 1527-1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