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 |
黃家振 |
---|---|
論文名稱: |
常態編班下的教學策略-REAP教學法 |
指導教授: | 陳文典 |
學位類別: |
碩士 Master |
系所名稱: |
物理學系 Department of Physics |
論文出版年: | 2007 |
畢業學年度: | 95 |
語文別: | 中文 |
論文頁數: | 109 |
中文關鍵詞: | 常態編班 、學習成就 、以學生為主 、教學策略 |
論文種類: | 學術論文 |
相關次數: | 點閱:187 下載:0 |
分享至: |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常態編班」在教育改革上,一直以來,都是我們所努力的目標,但
是當我們實施常態編班的方式時,卻產生了一些教學和評量上的問題,我
們有必要對傳統的教學方式做出一些改良,在本研究中,研究者提出「以
學生為主」的精神來作一個最佳的解決方法,並提出四種教學策略以落實
「以學生為主」的精神,在本研究最後的結果當中,我們可發現當教師能
妥善運用這四種教學策略之後,對學生在「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成就與
學習興趣上皆能有正面的影響和幫助。
中文部分
中華創造力中心(1997)。創造思考工作坊。教育部八十六年大專院校教師「創意活力營」。
今日你放棄我 明日我放棄你 一名國中後段班學生的信(1997年7月7日)。聯合報,第3版。
王千倖(1999)。「合作學習」和「問題導向學習」—培養教師及學生的科學創造力。教育資料與研究,28,31-39頁。
朱敬先(1987)。教育心理學。台北市:五南。
吳清山、林天祐(1997)。真實評量。教育資料與研究,15,67。
吳清山、林天祐(1998)。多元智慧。教育資料與研究,20,60。
李平譯(1999)。經營多元智慧。台北:遠流出版社。
林幸台(1974)。創造性教學對才賦優異者創造力發展的影響。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清山(2005)。心理與教育統計學。台北:東華。
林清山、林天祐(1996)。合作學習。教育資料與研究,13,75。
林耀東(2005)。多采的生命、多元的教育 – 論「常態分班」。師說,184,1。
邱韻如(1997)。成影概念的成長與學習。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博士論文。
姚式川(1993)。論語體認。臺北:東大。
能力分班問題(無日期)。台北市:人本教育基金會。2007年4月22日,取自:
http://hef.yam.org.tw/research/4/down4_2.htm
涂柏原(2005)。常模參照與標準參照測驗分數的解釋方式。飛揚,34。2007年4月22日,取自:http://www.bctest.ntnu.edu.tw/flying/flying31-40/flying34-3.htm
康義勇(1993)。論語釋義。高雄:復文。
教育部(2005年03月30日 )。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常態編班及分組學習準則。台北市,教育部。2007年4月21日,取自:http://law.moj.gov.tw/Scripts/Query4A.asp?FullDoc=all&Fcode=H0070026
張春興(1997)。教育心理學。台北:東華。
梁金盛(1998)。活化常態編班的教學-為國中生涯點出希望。師友,368,12-15。
陳文典(2007)。「以學生為主」的教育理念及其教學。教學與教材。台北市:教育部暨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陳文典(2007)。以學生為主的教育理念及其教學。教學與教材。台北市:教育部暨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陳文典(2007)。如何帶動學生「合作學習」。教學與教材。台北市:教育部暨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陳文典(2007)。培養「創造能力」的教學。教學與教材。台北市:教育部暨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陳龍安(1993)。創造思考教學的理論與實際。台北:心理出版社。
黃政傑、林佩璇(1996)。合作學習。台北:五南。
黃湘武(1980)。皮亞傑認知心理學與科學教育,科學教育雙月刊,37,12-17。
黃湘武(1993)。皮亞傑理論在科學教育上的應用研究。杜祖貽主編,西方社會科學理論的移植與應用,53-62。台北市:遠流。
黃湘武等(1985)。國中生質量守恆、重量守恆、外體積觀念與比例推理能力的抽樣調查研究,中等教育,36(1),44-65。
黃旭田(2003)。學校能力分班,校長考績無甲等。人本教育札記,173,45-47。
楊伯峻(1999)。論語譯注。臺北:五南。
溱靈(1998)。活化常態編班的教學-為國中生涯點出希望。師友,368,19-21。
楊俐容(譯),(1990)。皮亞傑。台北市:桂冠。(Margaret A. Boden,1979)
鄭博真(2000)。多元智能理論在課程統整的應用與設計。台灣教育,596,28-37。
戴曉霞(1998)。能力分班與常態編班:美國經驗的啟示。課程與教學,1(1),123-142。
謝小岑(2003)。「能力分班」長期追蹤調查:能力分班無法因材施教。人本教育札記,173,34-36。
鍾孝瑩(2004年6月22日)。「常態編班」絕不是解決「能力分班」的好方法。蜂報。2004年6月22日,取自:http://www.cyberbees.org/blog/archives/004129.html
羅銀慧(2001)。「小班、國中常態編班、國小英語教學」政策演變之研究—從郭為藩、吳京到林清江部長。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蘇育任(1997)。運用模組開發活動培育STS教師之可行性研究。科學教育學刊,5(2),245-266。
英文部分
Armstrong, T.(1994). Multiple Intelligences in the Classroom. Alexandia, VA: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Campbell, L., Campbell, B., & Dickinson, D. (1996). Teaching & learning through multiple intelligence. Boston: Allyn & Bacon.
Checkley, K. (1997). The first seven and the eighth:A conversation with Howard Gardner. Education Leadership, 55(1),8-33.
Callahan, C. M. (1978). Developing creativity in the gifted and talented. Virginia: The Council for Exceptional Children.
Gardner, H.(1983). Frames of Mind: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 NY:Basic Books, Inc.
Gardner, H. (1995). Reflections on multiple intelligences: Myths and messages. Phi Delta Kappan, 77(3), 200-203; 206-209.
Gaffney, K.(1995). Multiple Intelligences Theory and the Arts. http://www.njcommunity.org/artsgenesis/chrysali.html
Gary D. Borich & Martin L. Tombari(1997). Educational Psychology—A Contemporary Approach. New York : LONGMAN
Inhelder,B. & Piaget,J.(1958). The Growth of Logical Thinking from Childhood to Adolesence. New York: Basic Books.
Johnson, D. W., Johnson, R. T. (1975). Learning Together and Alone: Cooperation, Competition and Individualization. Englewood Cliffs,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Press.
Johnson, D. W., Muruyama, G., Johnson, R., Nelson, D., & Skon, L. (1981). Effects of Cooperative. Competitive and Individualistic Goal Structures on Achievement: A Meta-Analysi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89, pp. 47-62.
Kline, R. B. (1998).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of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New York: The Guiford Presws.
Michael F. Giangreco, Chigee J. Cloninger and Virginia Salce Iverson(1993). Choosing options and accommodations for children (COACH): a guide to planning inclusive education. Baltimore: P.H. Brookes.
Nijhot, W., & Kommers, P. (1985). An analysis of cooperation in relation to cognitive controversy. In Slavin, R., et al. (Eds.) Learning to cooperate, cooperating to learn(125-146). New York: Plenum Press.
Natriello, G. (Ed.). (1987). School dropouts: Patterns and policies.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Oakes, J. (1985). Keeping track. New Haven, CT: Yale University Press.
Piaget, J. (1964). The Early Growth of Logic in the Child: Classification and Seriation. Translated from the French by E. A. Lunze, E. A. and D. Papert, D. , Routledge & Kegan Paul, London.
Piaget, J.(1964). Cognitive development in children: development and learning. Science teaching and the development of reasoning. Karplus, R. et al.(Eds.), U. of California, Berkeley.
Piaget, J. (1971). Genetic Epistemology. New York: W. W. Norton & Company.
Piaget, J. (1974). The Child's Conception of Quantities. Translated from the French by Pomerans, A. J. , Routledge & Kegan Paul, London.
Shafer, W. E. & Oxela, C. (1971). Tracking and Opportunity. Scranton, Penn.: Chandl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