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檢索 / 詳目顯示

研究生: 黃家振
論文名稱: 常態編班下的教學策略-REAP教學法
指導教授: 陳文典
學位類別: 碩士
Master
系所名稱: 物理學系
Department of Physics
論文出版年: 2007
畢業學年度: 95
語文別: 中文
論文頁數: 109
中文關鍵詞: 常態編班學習成就以學生為主教學策略
論文種類: 學術論文
相關次數: 點閱:127下載:0
分享至:
查詢本校圖書館目錄 查詢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勘誤回報
  • 「常態編班」在教育改革上,一直以來,都是我們所努力的目標,但
    是當我們實施常態編班的方式時,卻產生了一些教學和評量上的問題,我
    們有必要對傳統的教學方式做出一些改良,在本研究中,研究者提出「以
    學生為主」的精神來作一個最佳的解決方法,並提出四種教學策略以落實
    「以學生為主」的精神,在本研究最後的結果當中,我們可發現當教師能
    妥善運用這四種教學策略之後,對學生在「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成就與
    學習興趣上皆能有正面的影響和幫助。

    致謝 …………………………………………………… i 中文摘要 ……………………………………………… iii 英文摘要 …………………………………………………iv 目次……………………………………………………… v 表次 ……………………………………………………viii 圖次 ………………………………………………………ix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問題背景 …………………………………………………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 ……………………………………………………… 3 第三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 4 第四節 名詞解釋 ………………………………………………………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8 第一節 以「學生為主體」的理論基礎 …………………………… 8 一、教育的合理性 ………………………………………………… 8 二、認知理論的學習觀點 ………………………………………… 10 三、個別調適 ……………………………………………………… 15 第二節 常態編班的意義 ………………………………………… 18 一、歷史演進 …………………………………………………… 18 二、常態編班的意涵 …………………………………………… 19 第三節 解決常態編班的教學問題………………………………… 26 一、多元智慧 …………………………………………………… 26 二、合作學習 ……………………………………………………… 35 三、創造性學習法 ………………………………………………… 38 第四節 小結 ……………………………………………………… 41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工具 ………………………………………… 43 第一節 研究流程 ………………………………………………… 44 第二節 研究對象與限制 ………………………………………… 45 第三節 研究工具設計 …………………………………………… 47 一、工具內容介紹 ………………………………………………… 48 二、工具之效化與信度分析 ……………………………………… 50 第四章 資料整理與分析 ………………………………………… 54 一、變因說明 ……………………………………………………… 54 二、統計分析使用的方法 ………………………………………… 55 三、段考成績說明 ………………………………………………… 58 四、資料分析與整理 ……………………………………………… 59 五、結果與討論 …………………………………………………… 81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 83 第一節 結論 ……………………………………………………… 83 一、運用REAP 教學法可以達成照顧每一個學生之理想……… 83 二、實行REAP 教學法,可以達成鼓勵及敦促每個學生之目的……84 三、REAP 教學法實施得宜,能正面影響學生學習………… 84 第二節 建議 ………………………………………………… 85 一、給教師教學上的建議 …………………………………… 85 二、給後續研究者的建議 …………………………………… 85 參考文獻 ……………………………………………………………………… 86 中文部分 ……………………………………………………………………….86 英文部分 ……………………………………………………………………….88 附錄 …………………………………………………………………………… 90 附錄A 國民中學編班法令修訂歷程及影響分析表 ………………………… 90 附錄B 一名國中後段班學生的信 …………………………………………… 96 附錄C 教學評量與策略應用問卷 …………………………………………… 98 附錄D 學生自然與生活科技科段考成績 …………………………………… 101

    中文部分
    中華創造力中心(1997)。創造思考工作坊。教育部八十六年大專院校教師「創意活力營」。
    今日你放棄我 明日我放棄你 一名國中後段班學生的信(1997年7月7日)。聯合報,第3版。
    王千倖(1999)。「合作學習」和「問題導向學習」—培養教師及學生的科學創造力。教育資料與研究,28,31-39頁。
    朱敬先(1987)。教育心理學。台北市:五南。
    吳清山、林天祐(1997)。真實評量。教育資料與研究,15,67。
    吳清山、林天祐(1998)。多元智慧。教育資料與研究,20,60。
    李平譯(1999)。經營多元智慧。台北:遠流出版社。
    林幸台(1974)。創造性教學對才賦優異者創造力發展的影響。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清山(2005)。心理與教育統計學。台北:東華。
    林清山、林天祐(1996)。合作學習。教育資料與研究,13,75。
    林耀東(2005)。多采的生命、多元的教育 – 論「常態分班」。師說,184,1。
    邱韻如(1997)。成影概念的成長與學習。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博士論文。
    姚式川(1993)。論語體認。臺北:東大。
    能力分班問題(無日期)。台北市:人本教育基金會。2007年4月22日,取自:
    http://hef.yam.org.tw/research/4/down4_2.htm
    涂柏原(2005)。常模參照與標準參照測驗分數的解釋方式。飛揚,34。2007年4月22日,取自:http://www.bctest.ntnu.edu.tw/flying/flying31-40/flying34-3.htm
    康義勇(1993)。論語釋義。高雄:復文。
    教育部(2005年03月30日 )。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常態編班及分組學習準則。台北市,教育部。2007年4月21日,取自:http://law.moj.gov.tw/Scripts/Query4A.asp?FullDoc=all&Fcode=H0070026
    張春興(1997)。教育心理學。台北:東華。
    梁金盛(1998)。活化常態編班的教學-為國中生涯點出希望。師友,368,12-15。
    陳文典(2007)。「以學生為主」的教育理念及其教學。教學與教材。台北市:教育部暨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陳文典(2007)。以學生為主的教育理念及其教學。教學與教材。台北市:教育部暨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陳文典(2007)。如何帶動學生「合作學習」。教學與教材。台北市:教育部暨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陳文典(2007)。培養「創造能力」的教學。教學與教材。台北市:教育部暨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陳龍安(1993)。創造思考教學的理論與實際。台北:心理出版社。
    黃政傑、林佩璇(1996)。合作學習。台北:五南。
    黃湘武(1980)。皮亞傑認知心理學與科學教育,科學教育雙月刊,37,12-17。
    黃湘武(1993)。皮亞傑理論在科學教育上的應用研究。杜祖貽主編,西方社會科學理論的移植與應用,53-62。台北市:遠流。
    黃湘武等(1985)。國中生質量守恆、重量守恆、外體積觀念與比例推理能力的抽樣調查研究,中等教育,36(1),44-65。
    黃旭田(2003)。學校能力分班,校長考績無甲等。人本教育札記,173,45-47。
    楊伯峻(1999)。論語譯注。臺北:五南。
    溱靈(1998)。活化常態編班的教學-為國中生涯點出希望。師友,368,19-21。
    楊俐容(譯),(1990)。皮亞傑。台北市:桂冠。(Margaret A. Boden,1979)
    鄭博真(2000)。多元智能理論在課程統整的應用與設計。台灣教育,596,28-37。
    戴曉霞(1998)。能力分班與常態編班:美國經驗的啟示。課程與教學,1(1),123-142。
    謝小岑(2003)。「能力分班」長期追蹤調查:能力分班無法因材施教。人本教育札記,173,34-36。
    鍾孝瑩(2004年6月22日)。「常態編班」絕不是解決「能力分班」的好方法。蜂報。2004年6月22日,取自:http://www.cyberbees.org/blog/archives/004129.html
    羅銀慧(2001)。「小班、國中常態編班、國小英語教學」政策演變之研究—從郭為藩、吳京到林清江部長。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蘇育任(1997)。運用模組開發活動培育STS教師之可行性研究。科學教育學刊,5(2),245-266。

    英文部分
    Armstrong, T.(1994). Multiple Intelligences in the Classroom. Alexandia, VA: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Campbell, L., Campbell, B., & Dickinson, D. (1996). Teaching & learning through multiple intelligence. Boston: Allyn & Bacon.
    Checkley, K. (1997). The first seven and the eighth:A conversation with Howard Gardner. Education Leadership, 55(1),8-33.
    Callahan, C. M. (1978). Developing creativity in the gifted and talented. Virginia: The Council for Exceptional Children.
    Gardner, H.(1983). Frames of Mind: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 NY:Basic Books, Inc.
    Gardner, H. (1995). Reflections on multiple intelligences: Myths and messages. Phi Delta Kappan, 77(3), 200-203; 206-209.
    Gaffney, K.(1995). Multiple Intelligences Theory and the Arts. http://www.njcommunity.org/artsgenesis/chrysali.html
    Gary D. Borich & Martin L. Tombari(1997). Educational Psychology—A Contemporary Approach. New York : LONGMAN
    Inhelder,B. & Piaget,J.(1958). The Growth of Logical Thinking from Childhood to Adolesence. New York: Basic Books.
    Johnson, D. W., Johnson, R. T. (1975). Learning Together and Alone: Cooperation, Competition and Individualization. Englewood Cliffs,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Press.
    Johnson, D. W., Muruyama, G., Johnson, R., Nelson, D., & Skon, L. (1981). Effects of Cooperative. Competitive and Individualistic Goal Structures on Achievement: A Meta-Analysi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89, pp. 47-62.
    Kline, R. B. (1998).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of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New York: The Guiford Presws.
    Michael F. Giangreco, Chigee J. Cloninger and Virginia Salce Iverson(1993). Choosing options and accommodations for children (COACH): a guide to planning inclusive education. Baltimore: P.H. Brookes.
    Nijhot, W., & Kommers, P. (1985). An analysis of cooperation in relation to cognitive controversy. In Slavin, R., et al. (Eds.) Learning to cooperate, cooperating to learn(125-146). New York: Plenum Press.
    Natriello, G. (Ed.). (1987). School dropouts: Patterns and policies.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Oakes, J. (1985). Keeping track. New Haven, CT: Yale University Press.
    Piaget, J. (1964). The Early Growth of Logic in the Child: Classification and Seriation. Translated from the French by E. A. Lunze, E. A. and D. Papert, D. , Routledge & Kegan Paul, London.
    Piaget, J.(1964). Cognitive development in children: development and learning. Science teaching and the development of reasoning. Karplus, R. et al.(Eds.), U. of California, Berkeley.
    Piaget, J. (1971). Genetic Epistemology. New York: W. W. Norton & Company.
    Piaget, J. (1974). The Child's Conception of Quantities. Translated from the French by Pomerans, A. J. , Routledge & Kegan Paul, London.
    Shafer, W. E. & Oxela, C. (1971). Tracking and Opportunity. Scranton, Penn.: Chandler.

    無法下載圖示 本全文未授權公開
    QR CODE